2017-工程项目资源节约利用分析评价方法-咨询师继续教育-94分(答案已更正)
2017工程项目资源节约利用分析评价方法继续教育考试试卷答卷100分剖析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1.()强调要在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符合环保要求的前提下,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应最大限度地综合回收资源。
A.矿产资源合理开发B.矿产资源综合利用C.“三废”综合节约D.“三废”综合利用用户答案:[B] 得分:2.002.人类为保护某一类资源以便将来需要时能够将其加以利用而愿意支付的价格,称为资源的()A.使用价值B.非使用价值C.选择价值D.存在价值用户答案:[C] 得分:2.003.从资源空间分类看,国家资源安全属于()资源安全。
A.全球性B.地方性C.区域性D.内生性用户答案:[B] 得分:2.004.()是污染物产生并排放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数量。
A.污染物产生量B.污染物吸收量C.污染物循环量D.污染物入河量用户答案:[D] 得分:2.005.一种资源应采用哪种产权制度,主要取决于哪种产权制度安排的()更低。
A.市场价格B.交易成本C.稀缺程度D.环境污染用户答案:[B] 得分:2.006.土地为劳动者提供立足处所,为整个劳动过程提供工作场所,是使一切劳动过程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这体现了土地的()A.容载功能B.生产功能C.栽培植物功能D.资源载体功能用户答案:[A] 得分:2.007.反映目前剩余资源可供消费的时间长短的评价指标,是对资源本身因素进行安全评价的()指标。
A.资源保障度B.资源对外依存度C.资源储备率D.资源进口集中度用户答案:[A] 得分:2.008.建立资源安全预警系统,规范资源产权管理,属于构建资源安全保障体系中的()。
A.资源利用战略B.资源回收战略C.资源创新战略D.资源管理战略用户答案:[B] 得分:2.009.以保护资源环境、资源生产力和改变不利条件而采取相应措施为目的的评价称为()。
A.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评价B.自然资源资源环境评价C.自然资源经济评价D.资源保护改造评价用户答案:[D] 得分:2.0010.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系统的()特征,使系统结构稳定地朝着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工程项目资源节约利用分析评价方法试卷

1.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1.用资源净进口量与资源消费量之比,反映资源总需求中需要通过贸易方式从国外获取情况的评价指标,是对资源本身因素进行安全评价的()指标。
A.资源储备率 B.资源进口集中度 C.资源进口份额 D.资源对外依存度2.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主要采用()形式反映某类自然资源的存、流量和平衡状况。
A.价格 B.价值 C.效用 D.账户3.在油气藏中,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采出的油、气量称为()。
A.地质储量 B.技术储量 C.经济储量 D.可采储量4.以保护资源环境、资源生产力和改变不利条件而采取相应措施为目的的评价称为()。
A.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B.自然资源资源环境评价C.自然资源经济评价 D.资源保护改造评价5.按照()原则要求,应尽可能利用循环再生资源,促进生产循环与生态循环的耦合。
A.大系统分析 B.生态成本总量控制 C.尽可能利用高科技 D.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6.人类为保护某一类资源以便将来需要时能够将其加以利用而愿意支付的价格,称为资源的()A.使用价值 B.非使用价值 C.选择价值 D.存在价值7.对于那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通常称为()资源。
A.可更新资源 B.可耗竭资源 C.恒定性资源 D.可替代资源8.资源的产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若干权能的集合。
其中,()是指财产的转让、消费、出售、封存处理等方面的权利。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9.从发展的眼光看,下列关于资源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A.资源的可更新性、再生性和循环性是相对无限的 B.资源的可更新性、再生性和循环性是绝对无限的 C.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度可随科技进步而不断提高 D.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在总量、分布等多个层面10.资源的()是指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社会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时形成的均衡价格,反映的是资源的最优使用效率。
A.垄断价格 B.市场价格 C.经济价格 D.社会价格11.土地为劳动者提供立足处所,为整个劳动过程提供工作场所,是使一切劳动过程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这体现了土地的()A.容载功能 B.生产功能 C.栽培植物功能 D.资源载体功能12.在评价资源安全的政治因素指标中,一般采用()指标反映资源供应国的国内稳定程度。
2017年全国咨询工程师网络教育工程项目资源节约利用分析评价方法

第一章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第01讲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一)第02讲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二)第二章资源安全保障战略第01讲资源安全保障战略(一)第02讲资源安全保障战略(二)第三章资源基础评价第01讲资源基础评价(一)第02讲资源基础评价(二)第四章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评价第01讲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评价(一)第02讲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评价(二)第03讲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评价(三)第五章资源价值的分析评价第01讲资源价值的分析评价(一)第02讲资源价值的分析评价(二)第一章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第01讲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一)咨询工程师(投资)继续教育公共课教材工程项目资源节约利用分析评价方法主讲人:李开孟(供12学时使用)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二○一五年三月目录第一章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1)一、资源的特征及分类 (1)(一)资源的主要特征 (1)(二)自然资源的分类 (5)二、当代资源可持续利用史观...................................13 (一)生态环境及其与资源的关系. (14)(二)资源持续利用与资源承载力 (17)(三)环境吸收能力与环境容量 (18)(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20)三、科学发展观与资源可持续利用 (24)(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25)(二)发展循环经济 (25)(三)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26)第二章资源安全保障战略 (29)一、资源安全 (29)(一)资源安全的定义与内涵 (29)(二)资源安全类型划分 (32)二、影响资源安全的因素及评价指标 (35)(一)影响资源安全的主要因素 (35)(二)资源安全评价指标 (37)三、我国资源安全特征与安全战略 (43)(一)我国资源安全的主要特征 (43)(二)国家资源安全战略 (45)第三章资源基础评价 (54)一、资源基础评价的目的及方法 (54)(一)资源基础评价的目的 (54)(二)资源基础评价方法分类 (54)二、资源基础评价内容及方法...................................58 (一)评价目的.. (59)(二)评价内容 (60)(三)评价原则 (64)(四)评价方法 (69)第四章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评价 (74)一、评价的目的和依据 (74)(一)评价目的 (74)(二)评价原则和依据 (75)(三)主要内容 (78)二、评价思路和方法 (79)(一)评价思路 (79)(二)评价方法 (80)三、评价指标 (84)(一)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指标 (84)(二)油气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指标 (85)(三)水资源节约利用评价指标 (86)(四)土地节约利用评价指标 (91)四、投资项目资源综合利用分析评价 (96)(一)金属矿产资源开发项目资源综合利用评价 (96)(二)油气资源开发项目资源综合利用评价 (98)(三)工程项目水资源节约利用评价 (101)(四)工程项目土地资源节约利用评价 (113)第五章资源价值的分析评价..................................118 一、资源定价的理论基础.. (118)(一)资源最优利用定价理论 (118)(二)共享资源与外部效果理论 (120)(三)科斯定理与资源产权制度理论 (121)二、资源的价值和价格 (124)(一)资源的价值及其构成 (124)(二)资源的价格 (126)三、资源价值核算 (133)(一)资源核算概述 (133)(二)自然资源核算中定价方法的选用 (137)四、资源的经济价格 (143)(一)静态效益最大化 (143)(二)动态效益最大化 (144)(三)可再生资源的定价......................................146工程项目资源节约利用分析评价方法[1]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咨询师继续教育工程项目资源节约利用分析评价方法试卷84分

1.从资源空间分类看,国家资源安全属于()资源安全。
A.全球性B.地方性C.区域性D.内生性2.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方式、方向选择进行比较论证,属于对自然资源的()。
A.技术评价B.战略评价C.经济评价D.社会评价3.()又称为外部费用和效益或间接费用和效益。
A.社会效益B.外部效果C.综合效果D.连锁效应4.建立资源安全预警系统,规范资源产权管理,属于构建资源安全保障体系中的()。
A.资源利用战略B.资源回收战略C.资源创新战略D.资源管理战略5.下列关于资源属性的说法,表达不准确的是:()A.矿产资源属于耗竭性资源B.生物资源为具有自我更新复原能力C.水资源属于可循环资源D.物质资源的占有使用不具有排他性6.按照()原则要求,应尽可能利用循环再生资源,促进生产循环与生态循环的耦合。
A.大系统分析B.生态成本总量控制C.尽可能利用高科技D.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7.人类为保护某一类资源以便将来需要时能够将其加以利用而愿意支付的价格,称为资源的()A.使用价值B.非使用价值C.选择价值D.存在价值8.()是指一定时期内灌区实际灌溉面积上有效利用的水量(不包括深层渗漏和田间流失)与渠首进水总量的比值。
A.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B.灌溉水利用系数C.单方水GDP产出量D.单方水粮食产量9.资源的()是指资源承接并吸收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所排放的废弃物而具有的价值。
A.经济价值B.社会价值C.存在价值D.环境价值10.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强调要根据()原则,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构建合理的资源国际贸易安全体系。
A.比较优势B.国际贸易C.技术经济D.安全保障11.()应分析投资项目废污水退至地表水域后,对论证范围内水功能区的水资源使用功能、纳污能力、水质、水温和水生态的影响。
A.入河排污口设置B.地表取水影响C.地下取水影响D.退水影响12.在评价资源安全的政治因素指标中,一般采用()指标反映资源供应国的国内稳定程度。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工程项目资源节约利用分析评价方法答案(96分)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工程项目资源节约利用分析评价方法(96分)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1.()是指参照完全市场价格来确定那些无市场或市场发育不完全的资源价格的方法。
A.资源市场价值法B.再生产补偿费用法C.机会成本法D.净价值法用户答案:[A] 得分:2.002.从发展的眼光看,下列关于资源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A.资源的可更新性、再生性和循环性是相对无限的B.资源的可更新性、再生性和循环性是绝对无限的C.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度可随科技进步而不断提高D.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在总量、分布等多个层面用户答案:[B] 得分:2.003.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主要采用()形式反映某类自然资源的存、流量和平衡状况。
A.价格B.价值C.效用D.账户用户答案:[D] 得分:2.004.土地为劳动者提供立足处所,为整个劳动过程提供工作场所,是使一切劳动过程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这体现了土地的()A.容载功能B.生产功能C.栽培植物功能D.资源载体功能用户答案:[A] 得分:2.005.对于那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通常称为()资源。
A.可更新资源B.可耗竭资源C.恒定性资源D.可替代资源用户答案:[C] 得分:2.006.()是指一定时期内灌区实际灌溉面积上有效利用的水量(不包括深层渗漏和田间流失)与渠首进水总量的比值。
A.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B.灌溉水利用系数C.单方水GDP产出量D.单方水粮食产量用户答案:[B] 得分:2.007.保持资源系统自身的自然补偿能力,如定期的封山、休渔、休牧、休耕等,是建立国家资源安全的()机制。
A.自然补偿B.行政补偿C.市场补偿D.经济补偿用户答案:[A] 得分:2.008.按照()原则要求,应尽可能利用循环再生资源,促进生产循环与生态循环的耦合。
A.大系统分析B.生态成本总量控制C.尽可能利用高科技D.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用户答案:[D] 得分:2.009.资源的()是指资源承接并吸收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所排放的废弃物而具有的价值。
2016咨询师继续教育-工程项目资源节约利用分析评价方法94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1.下列关于资源属性的说法,表达不准确的是:()A.矿产资源属于耗竭性资源B.生物资源为具有自我更新复原能力C.水资源属于可循环资源D.物质资源的占有使用不具有排他性用户答案:[D] 得分:2.002.资源的()是指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即不损害其充分更新的利用能力。
A.更新能力B.持续能力C.临界产量D.循环利用能力用户答案:[B] 得分:2.003.保持资源系统自身的自然补偿能力,如定期的封山、休渔、休牧、休耕等,是建立国家资源安全的()机制。
A.自然补偿B.行政补偿C.市场补偿D.经济补偿用户答案:[A] 得分:2.004.从发展的眼光看,下列关于资源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A.资源的可更新性、再生性和循环性是相对无限的B.资源的可更新性、再生性和循环性是绝对无限的C.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度可随科技进步而不断提高D.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在总量、分布等多个层面用户答案:[B] 得分:2.005.土地为劳动者提供立足处所,为整个劳动过程提供工作场所,是使一切劳动过程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这体现了土地的()A.容载功能B.生产功能C.栽培植物功能D.资源载体功能用户答案:[A] 得分:2.006.()的问题源于允许每个人使用这种资源而又能排斥他人使用这种资源的权利。
A.共享资源B.资源稀缺性C.资源竞争效应D.资源排他性用户答案:[A] 得分:2.007.反映目前剩余资源可供消费的时间长短的评价指标,是对资源本身因素进行安全评价的()指标。
A.资源保障度B.资源对外依存度C.资源储备率D.资源进口集中度用户答案:[A] 得分:2.008.对于那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通常称为()资源。
A.可更新资源B.可耗竭资源C.恒定性资源D.可替代资源用户答案:[C] 得分:2.009.建立资源安全预警系统,规范资源产权管理,属于构建资源安全保障体系中的()。
2017工程项目资源节约利用分析评价方法继续教育考试试卷答卷100分

、单选题【本题型共15 道题】1. ()强调要在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符合环保要求的前提下,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应最大限度地综合回收资源。
A.矿产资源合理开发B.矿产资源综合利用C.“三废”综合节约D.“三废”综合利用用户答案:[B] 得分: 2.002. 人类为保护某一类资源以便将来需要时能够将其加以利用而愿意支付的价格,称为资源的()A.使用价值B.非使用价值C.选择价值D.存在价值用户答案:[C] 得分: 2.003. 从资源空间分类看,国家资源安全属于()资源安全A.全球性B.地方性C.区域性D.内生性用户答案:[B] 得分: 2.004.()是污染物产生并排放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数量。
A.污染物产生量B.污染物吸收量C.污染物循环量D.污染物入河量用户答案:[D] 得分: 2.005. 一种资源应采用哪种产权制度,主要取决于哪种产权制度安排的()更低A.市场价格B.交易成本C.稀缺程度D.环境污染用户答案:[B] 得分: 2.006. 土地为劳动者提供立足处所,为整个劳动过程提供工作场所,是使一切劳动过程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必要条件,这体现了土地的()A.容载功能B.生产功能C.栽培植物功能D.资源载体功能用户答案:[A] 得分: 2.007. 反映目前剩余资源可供消费的时间长短的评价指标,是对资源本身因素进行安全评价的()指标。
A.资源保障度B.资源对外依存度C.资源储备率D.资源进口集中度用户答案:[A] 得分: 2.008. 建立资源安全预警系统,规范资源产权管理,属于构建资源安全保障体系中的()A.资源利用战略B.资源回收战略C.资源创新战略D.资源管理战略用户答案:[B] 得分: 2.009. 以保护资源环境、资源生产力和改变不利条件而采取相应措施为目的的评价称为()。
A.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评价B.自然资源资源环境评价C.自然资源经济评价D.资源保护改造评价用户答案:[D] 得分: 2.0010. 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系统的()特征,使系统结构稳定地朝着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
(整理)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资源节约利用评价方法考试答案96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1.从发展的眼光看,下列关于资源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A.资源的可更新性、再生性和循环性是相对无限的B.资源的可更新性、再生性和循环性是绝对无限的C.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度可随科技进步而不断提高D.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在总量、分布等多个层面用户答案:[B] 得分:2.002.保持资源系统自身的自然补偿能力,如定期的封山、休渔、休牧、休耕等,是建立国家资源安全的()机制。
A.自然补偿B.行政补偿C.市场补偿D.经济补偿用户答案:[A] 得分:2.003.()不属于生态用地评价指标。
A.人均林木绿化地面积B.绿化绿地空间占有率C.水域健康指数D.城市用地扩展系数用户答案:[D] 得分:2.004.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系统的()特征,使系统结构稳定地朝着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
()A.整体性B.地域性C.动态性D.科学性用户答案:[A] 得分:2.005.()是指一定时期内灌区实际灌溉面积上有效利用的水量(不包括深层渗漏和田间流失)与渠首进水总量的比值。
A.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B.灌溉水利用系数C.单方水GDP产出量D.单方水粮食产量用户答案:[B] 得分:2.006.()是污染物产生并排放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数量。
A.污染物产生量B.污染物吸收量C.污染物循环量D.污染物入河量用户答案:[D] 得分:2.007.下列关于资源属性的说法,表达不准确的是:()A.矿产资源属于耗竭性资源B.生物资源为具有自我更新复原能力C.水资源属于可循环资源D.物质资源的占有使用不具有排他性用户答案:[D] 得分:2.008.()是指参照完全市场价格来确定那些无市场或市场发育不完全的资源价格的方法。
A.资源市场价值法B.再生产补偿费用法C.机会成本法D.净价值法用户答案:[A] 得分:2.009.()的问题源于允许每个人使用这种资源而又能排斥他人使用这种资源的权利。
A.共享资源B.资源稀缺性C.资源竞争效应D.资源排他性用户答案:[A] 得分:2.0010.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强调要根据()原则,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构建合理的资源国际贸易安全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总题量: 38,总分: 100.00分】用户得分:94.0分,用时2222秒,通过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环境容量用于反映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受危害前提下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
A.可循环量
B.可降解量
C.临界吸附量
D.最大负荷量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2.从资源空间分类看,国家资源安全属于()资源安全。
A.全球性
B.地方性
C.区域性
D.内生性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3.()是指参照完全市场价格来确定那些无市场或市场发育不完全的资源价格的方法。
A.资源市场价值法
B.再生产补偿费用法
C.机会成本法
D.净价值法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4.下列关于资源属性的说法,表达不准确的是:()
A.矿产资源属于耗竭性资源
B.生物资源为具有自我更新复原能力
C.水资源属于可循环资源
D.物质资源的占有使用不具有排他性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5.水资源()由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组成。
A.可利用量
B.可开采量
C.可储存量
D.可循环量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6.反映目前剩余资源可供消费的时间长短的评价指标,是对资源本身因素进行安全评价的()指标。
A.资源保障度
B.资源对外依存度
C.资源储备率
D.资源进口集中度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7.()是指一定时期内灌区实际灌溉面积上有效利用的水量(不包括深层渗漏和田间流失)与渠首进水总量的比值。
A.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B.灌溉水利用系数
C.单方水GDP产出量
D.单方水粮食产量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8.强调资源供给来源或渠道的多样性,特别要注意建立资源共同体,这是强调的是资源安全内涵的()含义。
A.数量
B.质量
C.结构
D.均衡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9.空间资源()。
A.属于可耗竭资源
B.属于恒定性资源
C.具有国家主权的强排他性
D.可无限使用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10.在自然资源质量分析中,通过对自然属性在开发利用中所反映出的适宜性及适宜程度、存在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强度,划分出自然资源的()。
A.质量分析评价标准
B.潜在开发利用能力等级
C.资源质量影响因素
D.资源开发潜在价值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11.建立资源安全预警系统,规范资源产权管理,属于构建资源安全保障体系中的()。
A.资源利用战略
B.资源回收战略
C.资源创新战略
D.资源管理战略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正确答案:B
12.用资源净进口量与资源消费量之比,反映资源总需求中需要通过贸易方式从国外获取情况的评价指标,是对资源本身因素进行安全评价的()指标。
A.资源储备率
B.资源进口集中度
C.资源进口份额
D.资源对外依存度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13.()是污染物产生并排放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数量。
A.污染物产生量
B.污染物吸收量
C.污染物循环量
D.污染物入河量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14.()强调要在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符合环保要求的前提下,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应最大限度地综合回收资源。
A.矿产资源合理开发
B.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C.“三废”综合节约
D.“三废”综合利用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15.根据资源的社会成本确定资源价格的方法就是资源的()。
A.社会价值定价法
B.虚拟市场定价法
C.机会成本定价法
D.重置成本定价法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进行自然资源价值核算,所考虑的费用包括()等因素。
A.物质资本
B.人力资本
C.自然资本
D.环境资本
E.政治资本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2.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评价的重要依据包括()。
A.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B.资源节约利用标准规范
C.地方法律法规
D.地方相关规定
E.市场经济客观规律
用户答案:[AB] 得分:0.00 正确答案:ABCD
3.评价国土资源质量,可以采用()及地域对比评判法和标准值对照评判法等方法。
A.主导因素评判法
B.最低限制因素评判法
C.综合指标评判法
D.多因素综合评判法等方法
E.逻辑框架分析法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4.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必须通过制定包括()、资源回收战略、资源创新战略和资源管理战略,构建完整的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A.资源保护战略
B.资源流通战略
C.资源消费战略
D.资源价格战略
E.资源利用战略
用户答案:[ABCE] 得分:2.00
5.综合自然资源基础评价一般包括()等内容。
A.确定综合评价的目标
B.确定综合评价基本单元
C.选定评价项目及相应指标
D.制定资源综合开发方案
E.资源综合利用方案可行性评价
用户答案:[ABC] 得分:2.00
6.资源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以下方面的含义:( )
A.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B.可枯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C.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D.不可再生资源的有效替代
E.资源的层次性可持续利用
用户答案:[AC] 得分:2.00
7.生态用地的服务功能是否得到提高,可从()等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A.维持生物多样性
B.生产功能是否得到提高
C.降低生态用地的布局破碎程度
D.能否实现社会文化价值
E.用地节约效果
用户答案:[AC] 得分:2.00
8.根据资源进口国与主要资源贸易国的政治关系稳固程度的不同,可将对外关系稳定度分为盟国关系()等不同等级。
A.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B.单边合作关系
C.一般关系
D.关系紧张
E.敌对关系
用户答案:[ACDE] 得分:2.00
9.有关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对()等均有一定的预警功能。
A.人口
B.资源
C.环境
D.增长
E.发展
用户答案:[ABCE] 得分:2.00
10.按照资源的重要性进行分类,可将资源安全划分为()。
A.战略性资源安全
B.非战略性资源安全
C.常态性资源安全
D.非常态性资源安全
E.垄断性资源安全
用户答案:[AB] 得分:2.00
11.下列属于可耗竭资源的是:()
A.煤
B.石油
C.森林
D.水
E.土壤
用户答案:[AB] 得分:2.00
12.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自然资源基础评价可以分为()。
A.单项自然资源基础评价
B.综合自然资源基础评价
C.自然资源质量评价
D.自然资源经济评价
E.资源自然属性评价
用户答案:[AB] 得分:2.00
13.所有生物资源都具有()等基本特征。
A.可繁殖
B.可遗传
C.可耗竭
D.可循环
E.可再生
用户答案:[AB] 得分:0.00 正确答案:ABE
14.资源的循环利用应遵循()等原则。
A.快速高效
B.投入减量化
C.产品再使用
D.废弃物再循环
E.资金再周转
用户答案:[BCD] 得分:2.00
15.水资源节约利用重点关注()。
A.农业节水
B.工业节水
C.城市生活节水
D.人工增雨
E.增加水资源储备
用户答案:[ABC] 得分:2.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8道题】
1.资源价值和价格的分析计算,是投资项目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中对资源投入物和产出物进行定量分析计算的基础性工作。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2.资源价格是鼓励节约使用资源、引导和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加强资源管理的主要经济杠杆。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3.理论上,资源价值是资源价格的货币表现,资源价值围绕资源价格上下波动。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
4.产权学派着重研究资源的产权制度、激励机制、经济活动和资源利用效率等之间的关系。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5.国土资源是一个由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与社会资源共同组成的、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复杂物质系统。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6.项目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及设备,不利于提高油气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
7.资源的价格应能反映其所有权或使用权发生转让的经济补偿。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8.资源进口集中度指标,用于反映一个国家资源进口量占世界资源贸易总量的比例。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