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青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23年上海静安区九年级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年上海静安区九年级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年上海静安区九年级二模语文试卷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高峰入云,。

(《答谢中书书》)2. ,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鱼我所欲也》)4.初春,你和家人去杭州西湖踏青。

听到耳边清脆婉转的鸟鸣声,你抬头望去,情不自禁引用了《钱塘湖春行》中“,”这两句诗来形容眼前的景象。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5—10 题(22分)【甲】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乙】出师表(节选)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丙】九龄风度(唐)明皇以李林甫为相,后因召张九龄问可否。

九龄曰:“宰相之职,四海具瞻①。

若任人不当,则国受其殃。

林甫为相,臣恐他日之后,祸及宗社。

”帝意不悦。

一日,帝曲宴②近臣于禁范中。

帝指示于九龄、林甫曰:“庭前盆池中所养鱼数头,鲜活可爱。

”林甫曰:“赖陛下恩波③所养。

”九龄曰:“盆池之鱼,犹陛下任人,但能装景致助儿女之戏尔。

”帝甚不悦。

时人皆美九龄之忠直。

(选自《开元天宝遗事》,有删改)[注释]①具瞻:为众人所仰望。

②曲宴:私宴,多指宫中之宴。

③恩波:帝王的恩泽。

5.【甲】诗作者陈子昂是代诗人。

【乙】文作者是(姓名),刘禹锡曾在《陋室铭》中以“”赞美他德才兼备,因而陋室不陋。

(3分)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上海市静安区、青浦区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1)

上海市静安区、青浦区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1)

上海市静安区、青浦区2021年中考二模语语文试卷(完成时刻:100分钟,总分值150分)2021.4第一部份阅读(90分)文言文(39分)默写(15分)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

(《望岳》)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蝶恋花》)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4分)送友人[唐]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1字)(2分)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7、以下对作品内容的明白得不正确...A、第一联写送别的环境清新如画。

B、第二联表达对友人的关心、不舍。

C、第三联点出黄昏,更显愁苦之深。

D、第四联借“班马鸣”道出惜别之意。

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曹刿论战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捐躯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能够一战。

战那么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

2023届上海青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届上海青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青浦初三二模语文一、文言文(36分)(一)默写与运用(12分)1、默写(1)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2)_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4)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5)《飞越荆楚》栏目组在长江实地取景,当看到江流突破万重峡壁,崇山峻岭被它抛向身后景象时,主持人脱口吟诵起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4分)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小题【甲】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马后①闻得元府库输其货宝至京师,问太祖曰:“得元府库②何物?”太祖曰:“宝货耳。

”后曰:“元有是宝,何以不能守而失之?盖货财非宝,抑帝王自有宝也。

”太祖曰:“皇后有意,朕知之矣,但谓以得贤为宝耳。

”后曰:“妾每见人家产业厚则骄生,时命顺则逸生,家国不同,其理无二。

故世传技巧为丧国斧斤,珠玉为荡心鸩毒③,诚战是言。

但得贤才,朝夕启沃④,共保天下,即大宝也。

”【注释】①马后: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马氏。

②府库:收藏文书财物和兵器的地方。

③鸩毒:毒酒。

④启沃:谓竭诚开导,辅佐君王。

2、【甲】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姓名)。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得元府库何物()(2)珠玉荡心鸩毒()4、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货物财宝不是宝贝,要阻止帝王有自己的宝贝。

2023年语文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二模题带答案和解析

2023年语文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二模题带答案和解析

名句名篇默写(1)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

(《竹枝词》)(2)________________,故克之。

(《曹刿论战》)(3)知否,知否?_________。

(《如梦令》)(4)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5)_____________,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答案】道是无晴却有晴彼竭我盈应是绿肥红瘦豁然开朗殚其地之出【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晴、盈、豁. 殚”等字词容易写错。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各题。

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观沧海》《望岳》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采用写景抒情的方式。

B.两首诗都运用了想象的方法。

C.两首诗都有对偶句。

D.两首诗都是篇末点题。

【2】《观沧海》中的“星汉”指的是_________;《望岳》中的“岱宗”指的是_________。

【答案】【1】D【2】银河泰山【解析】【1】《观沧海》中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故D项“两首诗都是篇末点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2】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可以看出,诗句中的“星汉”指的是银河。

“岱宗”是指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

据此可填写作答。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为学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上海市青浦区【语文中考】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上海市青浦区【语文中考】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青浦区【语文中考】九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浮云游子意, 。

(《送友人》)2. ,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4. ,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5.而乡邻之生日蹙,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黠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拟把”的意思是。

(2分)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这是一首婉约词,词牌名是“蝶恋花”。

B.这首词紧紧围绕上阙中的“望”字展开。

C.“伫倚”“望极”表明词人挂念远方的人。

D.最后两句表明词人对其所恋忠贞不渝。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威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廷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作者是田园诗人陶渊明。

B.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来叙写故事。

C.“世外桃源”“豁然开朗”等成语源于本文。

D.本文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的虚构。

②阅读前,要确立安全、绿色的原底线。

网络病毒、不良网站防不胜防,而网络软硬件以及我们的思想总有层出不穷的漏洞。

上海届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静安

上海届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静安

上海届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静安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2016年静安-青浦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1、注意: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

(《送友人》)2、______________,无言谁会凭阑意。

(《蝶恋花》)3、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

(《过零丁洋》)4、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克之。

(《曹刿论战》)5、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本篇作者曾出现在以下哪篇课文中()(2分)A.《武松打虎》B.《煮酒论英雄》C.《明湖居听书》D.《劳山道士》7、作品中的大海具_______的特点,作者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想要的抱负。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9分)橘逾淮为枳《晏子春秋》①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②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③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④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⑤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⑥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023届上海市青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届上海市青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届上海市青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 ,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3.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大学生小张找工作屡屡受挫,就在他灰心丧气之际,却收到心仪公司的面试通知,他感慨自己的境遇就像陆游《游山西村》中所描述的:“,。

(二)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5—10题(22分)【甲】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搞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乙】沈庆之,吴兴武康人也。

元嘉十九年,雍州刺史刘道产卒,群蛮①大动,征西司马朱修之讨蛮失利,以庆之为建成将军,率众助修之。

修之失律下狱,庆之专军进讨,大破缘沔诸蛮,禽②生口七千人。

二十七年,太祖将北讨,庆之谏曰:“马步不敌,为日已久矣。

将恐重辱王师,难以得志。

”丹阳尹徐湛之、吏部尚书江湛并在坐,上使湛之等难庆之。

庆之曰:“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上大笑。

【注释】①群蛮:楚国境内“苗变”各部落的统称。

②禽:同“擒”。

5.【甲】文作者是(填姓名) (2分)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修之失律下狱( ) (2)陛下今欲伐国( )7.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将军害怕让君王军队重新受辱。

B.恐怕将使君王的军队严重受辱。

C.将军害怕让君王军队严重受辱。

D.恐怕将使君王的军队重新受辱。

8.【甲】文中牧童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画中的错误是“”。

【乙】文中沈庆之认为陛下讨论北伐问题时所犯的错误是“”。

(4分) 9.【甲】【乙】两文三次写到“笑”。

【甲】文中“拊掌大笑”一词,凸显了牧童的人物形象;“处士笑而然之”与【乙】文“上大笑”中的“笑”都隐含着赞许的态度,刻画出了处士和太祖的人物形象。

2024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详解

2024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详解

2023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学业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024.04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2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4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写出空缺部分(1)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十九首》)(2)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3)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青西郊野公园的水杉茂密成荫,鸟儿嘤嘤鸣唱,不由让人联想起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唐荆川①性俭素。

冬不炉,夏不扇,岁衣一布,月食一肉。

结庐陈渡②,不蔽风雨。

时往来乡郭,乘小舟,低头盘膝,见者不知为贵人。

即遭凌侮,不较也。

冬则加草以为温,有老友见之泪下,为市一床,而终身无厚菌褥③。

门生子弟,从公游处,不堪其苦,而公独安之,曰:“不如是,何以被除欲根?”【注释】①唐荆川:唐顺之,号荆川。

明朝大臣。

②陈渡:地名。

③茵褥:床垫。

2.【甲】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人名)。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谈笑有鸿.儒()(2)为市.一床()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5.【甲】【乙】两文都描写了住所的环境。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则凸显出唐荆川住所简陋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静安-青浦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1、注意: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

(《送友人》)2、______________,无言谁会凭阑意。

(《蝶恋花》)3、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

(《过零丁洋》)4、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克之。

(《曹刿论战》)5、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本篇作者曾出现在以下哪篇课文中()(2分)A.《武松打虎》B.《煮酒论英雄》C.《明湖居听书》D.《劳山道士》7、作品中的大海具_____ __的特点,作者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想要的抱负。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9分)橘逾淮为枳《晏子春秋》①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②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③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④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⑤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⑥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4分)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⑤段中,晏子面对“齐人固善盗乎”的挑衅,通过四句话便得出了“_____________”的结论..,完成了漂亮的反击。

(2分)9、以下分析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3分)A.“晏婴,齐之习辞者也”这句话在下文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B.“酒酣”是晏子完全放松警惕的时刻,因此楚王选择在此时发难。

C.“晏子避席对曰”的一番话展现了他的机敏和智慧。

D.晏子成功破解楚王设下的难题,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长庆中,元微之、刘梦得①、韦楚客同会.白乐天之居,论南朝兴废之事。

乐天曰:“古者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今群公毕集,不可徒然,请各赋《金陵怀古》一篇。

”刘骋②其俊才,略无逊让,满斟一巨杯,请为首唱③。

饮讫不劳思忖,一笔而成。

白公览诗曰:“四人探骊④,吾子先获其珠,所余鳞甲何用。

”三公于是罢唱,但取刘诗吟味竟日,沉醉而散。

【注释】①刘梦得,即刘禹锡。

②骋,施展。

③唱,诗文创作。

④探骊获珠,在黑龙的颔下取得宝珠,比喻诗文写作抓住了关键。

吾子,对对方的敬称。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1)同会.白乐天之居()(2)古者言之不足.()11、以下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人于是停止创作,只拿刘禹锡写的那首诗吟咏玩味了一整天B.三人于是创作完毕,只拿刘禹锡写的那首诗吟咏玩味了一整天C.三人于是歌唱完毕,但是竟然拿刘禹锡写的那首诗吟咏玩味了一天D.三人于是停止歌唱,但是竟然拿刘禹锡写的那首诗吟咏玩味了一天12、选文中“不可徒然”的“然”所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3、选文表现了刘禹锡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特点。

(3分)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

(18分)留青竹刻(有删改)①“江南”自古以来,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生命的概念,在这一文化生命中有一个不变的意象,那就是竹。

在江南地区保留至今的上百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不少都与竹有关。

常州的留青竹刻就是其中的一种。

② A 以竹作为艺术创作的基材,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代, B 鲁班削竹为雀,可见当时已有竹刻。

C 竹刻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时间在明中朝,至清代出现了“翻黄竹刻”和“留青竹刻”两种流派。

D③“留青竹刻”也称为“皮雕”是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竹皮上雕刻图纹,然后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底。

④一件上好的留青竹刻,竹刻材料选用3年左右的毛竹为佳,采集时间以严冬为上,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竹青层变为淡淡的米黄色,洁净细腻,近似琥珀或比琥珀更雅致。

竹肌贴近竹青的薄薄的一层则变为赭色,作为底色与米黄色的竹青相互映衬,和谐自然。

竹肌历时越久颜色越深,图纹部分的竹青却淡雅如初,脂润如玉,越显古雅隽美。

⑤留青竹刻是特有的一门雕刻艺术,它与玉石雕、象牙雕、米雕相比,具有简朴、品高、雅致的艺术特色。

⑥“简朴”主要指处理方法的朴素简洁,竹材价廉易得,我国有丰富的竹材资源可供采用。

竹刻艺术品完成后,不须敷色、上漆,有自然之趣。

⑦“品高”体现在竹刻艺术之高和创作难度之高。

留青竹刻之难为竹刻艺术之首,毛竹表皮的厚度一般只有毫米,相当于一张办公用纸,但在竹刻师手中却是片“宽阔”的写意空间。

最绝的是,表现山水、花鸟作品中深浅过渡,也得在竹子皮毫米的范围内,刻成不同的薄厚。

留青竹刻还力求“一刀到位”,从线条的完整、流畅,到整幅画面的神韵,均取决于此。

如果力道中断,两刀刻一条线,就会明显凌乱。

⑧《古玩指南》有“竹刻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之说。

留青竹刻可以演绎名家书法,再现花鸟鱼虫的灵动,甚至还能表现云雾山水的朦胧,被誉为艺苑中的兰花、水仙,其气质、情趣自成一色。

14、文章第一段提到“竹“的形象与文化密切相关。

除了竹以外,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还出现过哪一个富有文化意味的植物形象请按要求填写以下表格。

15、请在第二段ABCD四个位置中选择最恰当的一处填入下面这句话,并说明理由。

(4分)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彩漆龙纹竹勺“,纯熟地使用了透雕和浮雕两种技法,这是现存最早的竹刻出土文物。

选择:理由:16、第⑦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说明方法,它直接说明了____ ___,结合上下文又说明了(4分)17、请联系全文内容概括留青竹刻的雅致体现在:(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以下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江南“自古就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文化生命概念。

B.留青竹刻的出现标志着竹刻终于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C.刘青竹刻用来打底的竹肌,其色泽会随时间产生变化。

D.留青竹刻的简朴主要表现为原材料的物美价廉。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22分)祖父梁漱溟(有删改)梁钦宁①祖父一直对我们讲人不能贪。

②“不贪”是一个很高的要求。

比如我堂哥钦东通宵夜读,按理说读书是好事,但祖父说,这也是不可取的,也是“贪”。

祖父自己吃得非常清淡,每餐七分饱。

有一次,祖父一个人带4个孩子出去玩,当时我最小,只有4岁,最长的11岁,下馆子吃饭,祖父给我们4个孩子总共就要了2两米饭。

他认为,小孩得病都是吃饱了撑的。

七分饱,吃得慢,有节制才好,美食同样“不贪”。

这点上,我自己的修为也不够,好吃的总忍不住多吃两口,可祖父能做到,他不管好吃不好吃,吃几筷子就停下。

③祖父梁漱溟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想可以用两个字:宽放。

他从不会强加干涉子女后人的决定,而是让我们自己去看,自己去选择。

④上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的迪斯科舞传到中国,它强烈的节奏、自由奔放的舞姿,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我也不例外。

一个夏日午后,我来到祖父家。

祖父午休过后,正在客厅里踱步,我放下书包,来到祖父面前,给他演练我新学的迪斯科舞。

⑤舞毕,我便问祖父:“爷爷,喜欢吗”其实我内心知道,祖父对我们这些小孩的玩意不会感兴趣,但我还是想从他口中知道他对我们年轻人行为的看法。

那个场景我至今记得清楚,祖父戴着瓜皮帽,⑥祖父的回答令我很意外。

因为在那个时代,与我父辈、祖辈年纪相近的大人们,对我们年轻人喜欢这种舞蹈颇多非议,无法接受甚至厌恶,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而当时,祖父已经93岁了,却依然很开明。

他懂得,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各自的喜好,即使不理解、看不懂,也要互相尊重。

⑦我哥后来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有时候也用到我祖父的理念,那就是“相信孩子,全然地相信”。

当时有一位朋友向我哥咨询,说儿子5岁,要做牙科手术,医生说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把孩子捆着不动,还有一种是要打麻药,但可能对身体有伤害。

这位朋友就来问我哥:“梁老师你说怎么选”我哥就回答:“你可以去问问你儿子,看他自己怎么选。

”结果出乎意料,他儿子的选择是:“我不动,也不要打麻药。

”⑧手术做完后,这个小男孩一下手术台,就对他父亲说:“告诉梁老师,我没有动。

”这就是相信孩子的力量。

相信这样的孩子等长大后,也能学会自己做决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⑨祖父是活到96岁去世的,有人问有什么长寿秘诀,我觉得和祖父自身的修养有关,其中不生气是很重要的。

⑩“情贵淡,气贵和,唯淡唯和,乃得其养。

”这就是他的理念。

⑪我唯一一次见到祖父不快,是这样一件事。

⑫祖父写得一手好字。

因他是文化名人,上门慕名求字者众多。

家人怕他劳累,常劝他少写一些。

可他总是尽量满足来客的请求。

⑬一日下午,家里来了几个外地客人登门拜访。

寒暄过后,客人道明来意,请梁老赐墨宝,同时说了许多gōng wěi的话,什么“梁老是当代的伟大书法家”等等,此时祖父正在取纸笔,闻听此言,十分不快,用手轻拍书案,“啪”的一声,厉声呵斥道:“轻看我!”客人和我都被祖父严厉的态度震慑住了,呆若木鸡,室内静得出奇。

但最后,祖父还是给他写了。

⑭祖父一直用他的言传身教,影响着我们这些后辈。

19、看拼音写汉字 gōng wěi( )(2分)20、第○1、○2段中,梁漱溟先生对小辈们的“言传”体现“身教”体现21、下列对第○5段划线句子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祖父戴着瓜皮帽,架着一副眼镜”的描写反映出“我对那个场景记忆犹新。

B.祖父“用左手扶一下眼镜”是在斟酌措辞,“莞尔一笑”是表达对我的宠爱。

C.“你喜欢就好”并未正面回答我的提问,隐含着祖父并不喜欢迪斯科的事实。

D.祖父的回答表明了他对我这个年轻人的喜好有着充分的尊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