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褥疮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老年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压疮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

老年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压疮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

老年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压疮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压疮施以系统化整体护理措施,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9月到2018年7月内在本区收治的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其分为甲、乙两组(每组50例患者),甲组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而乙组则施以传统的护理方式。

分别实施护理后比较患者压疮减轻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分别进行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后,甲组患者压疮减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乙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压疮施以系统化整体护理能有效减轻压疮,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推广实施。

关键词:老年;脑卒中;长期卧床;压疮;护理脑卒中,在我国传统医学上又称为中风,是极易引起多种并发症的一种常见病且其发病率目前正处于猛增的态势[1]。

因该病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且很多患者需长期卧床并在受压部位引发压疮,因此只有从探求高效的治疗和护理手段方面入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

本研究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压疮施以系统化整体护理措施,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协议书的前提下,选取100例患者(均于2017年9月到2018年7月在我区诊疗)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且均经我区确诊为脑卒中并在治疗后需长期卧床。

患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心肺功能衰竭、严重认知及意识受损及原发肝肾不足的患者均不许参与本次研究。

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各50例),甲组年龄在66至81岁之间,平均(68.42±2.12岁);乙组年龄65~80岁,平均(66.01±3.03)岁。

患者性别、病程长短、文化程度等基础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研究标准。

1.2方法对乙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对患者血压、呼吸等基本生命体征的监测,并为避免局部组织受压导致缺血缺氧,因此定期给予体位的变换,对于皮肤无异常改变的患者进行局部按摩,从病房环境方面给予舒适的康复环境,从饮食上给予充足的营养,增强自身抵抗力,加速组织自我修复。

脑卒中患者压疮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脑卒中患者压疮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脑卒中患者压疮的治疗及护理进展发表时间:2015-12-11T10:03:24.157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8月作者:张珏管晓燕[导读] 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奉贤区中心医院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压疮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患者局部皮肤、软组织、肌肉和骨骼长时问压迫。

张珏管晓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奉贤区中心医院上海 201499【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487-02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的局限性或弥散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通常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1],其起病急骤,难以及时治疗,往往其预后较差,容易导致肢体瘫痪等功能障碍。

在我国的脑卒中发病率约为120—180/10万,死亡率约为60一120/10万。

幸存者中约3/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不能自我调节体位,导致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极易引起压疮[2]。

压疮的发生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

为了提高卧床病人的皮肤护理水平,减少压疮的发生和促进压疮的康复。

现将近年来对脑卒中患者压疮的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及护理进展的研究综述如下:1 压疮的定义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压疮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患者局部皮肤、软组织、肌肉和骨骼长时问压迫,导致细胞缺血缺氧,代谢产物堆积,局部组织坏死,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3]。

2007年美国国家压疮专家组(NPUAP)对压疮的新定义: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复合有剪切力或/和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4]。

2 压疮的分期美国压力溃疡小组(NPUAP)2007将压疮分为六期[5]:(1)可疑深部组织损伤的压疮:皮下软组织受到压力或剪切力的损害,局部皮肤完整但可出现颜色改变,如紫色或褐红色,或导致充血的水疱。

与周围组织比较,这些受损区域的软组织可能有疼痛、硬块,有黏糊状的渗出、潮湿,发热或冰冷。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脑卒中病人压疮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脑卒中病人压疮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脑卒中病人压疮防治中的应用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糖尿病脑卒中病人中,压疮的防治尤为重要。

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和血液循环障碍,皮肤易受损,容易发生压疮。

脑卒中患者常常卧床休息,容易产生长时间的局部压力,增加皮肤受损的风险。

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脑卒中患者的压疮,成为护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将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脑卒中病人压疮防治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脑卒中病人压疮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分析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脑卒中病人压疮防治中的原理,探讨其对压疮预防的作用机制;2. 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脑卒中病人压疮防治中的具体方法和实施步骤,以及不同方法的效果比较;3. 评价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脑卒中病人压疮防治中的效果,包括降低压疮发生率、减轻疼痛和促进伤口愈合等方面的影响;4. 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脑卒中病人压疮防治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挑战;5. 展望未来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脑卒中病人压疮防治中的发展趋势,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3 研究意义压疮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在糖尿病和脑卒中患者中更为常见。

在临床实践中,压疮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降低生活质量,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

对于糖尿病脑卒中患者来说,有效预防和治疗压疮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脑卒中患者压疮防治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更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为糖尿病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保障。

通过本研究,还可以为循证护理在其他疾病或病种的护理实践中提供借鉴和启示。

【2000字】2. 正文2.1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脑卒中病人压疮防治中的原理循证护理注重依据最新的临床研究和最优化的临床实践指南,采用基于证据的方法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护理方案。

对于糖尿病脑卒中病人而言,这种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其特殊的需求,减少发生压疮的风险。

预防压疮护理在脑卒中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应用

预防压疮护理在脑卒中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应用

预防压疮护理在脑卒中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性疾病,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也是造成世界范围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脑卒中患者常常伴随有偏瘫、言语障碍等后遗症,导致患者长期卧床休息。

长期卧床不动会给患者带来很多并发症,其中之一就是压疮。

压疮是指由于组织受持续压迫而造成的缺血、缺氧以及细胞代谢紊乱,最终导致组织坏死的一种病理性皮肤溃疡。

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肢体运动受限,容易发生压力分布不均,导致患处局部皮肤受到持续的压迫而发生压疮。

为了降低脑卒中患者出现压疮的风险,预防压疮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预防压疮护理在脑卒中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应用。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方法,帮助脑卒中患者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预防压疮护理在脑卒中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减少压疮发生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通过对压疮风险因素、预防措施及实施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推动预防压疮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预防压疮护理在脑卒中长期卧床患者中的重要性,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完善压疮护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期望能够促进预防压疮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2. 正文2.1 脑卒中患者的压疮风险脑卒中患者的压疮风险主要来自于长期卧床导致皮肤缺血缺氧、压力集中、湿度过高、摩擦和剪切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脑卒中患者由于瘫痪、感觉障碍等症状,往往无法主动改变体位,容易出现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从而造成局部皮肤受压,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皮肤组织缺血缺氧,细胞代谢紊乱,最终引起组织损伤和压疮形成。

脑卒中患者常常伴有尿、便失禁,皮肤湿润,易受细菌感染,加重了压疮的发生和恶化。

脑卒中患者压疮护理新进展

脑卒中患者压疮护理新进展

脑卒中患者压疮护理新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人类的平均寿命明显延长。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其中80%是老年人[1]。

脑卒中患者由于瘫痪肢体感受冷、热、硬、潮湿等物理因素的能力下降,不能感受到某些部位长时间受压加上长期卧床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减慢。

因此容易发生压疮,压疮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不但会加重病情,延误治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引起严重的感染,导致患者死亡,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

因此,做好腦卒中患者压疮的预防和护理,对于疾病预后的是非常关键的。

1压疮的预防1.1对危险因素的评估是预防压疮的关键,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有Norton5种参数评估、Anderson主次指标计分法、Braden评分法等[2]。

我科现用Braden 评分法,见表1。

评分标准:最高分23分,最低6分,15~18分低度危险,13~14分中度危险,10~12分高度危险,<9分极度危险。

对压疮高度危险者及时将风险告之患者及家属,发放压疮风险告知书,告之预防压疮护理措施。

在床尾插上”预防压疮”标识牌,警示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以增强安全意识。

1.2避免局部理化因素刺激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感觉障碍等导致大小便失禁、多汗易使皮肤感染而形成压疮,应及时给予留置导尿,保护皮肤及床单清洁,勤换洗。

但应注意:不应过度清洁皮肤,避免破坏皮肤自身的保护屏障,不主张使用爽身粉等吸水粉末物质,因易堵塞毛孔而对皮肤造成损害。

1.3避免局部长期受压促进血液循环,尽可能让患者活动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定时翻身,每2h变换体位一次,认真填写翻身卡,准确记录翻身时间、体位及皮肤情况。

谢士芳等[3]认为脑卒中患者使用气垫床后,翻身拍背可延长至1次/4h,不会增加患者发生压疮与肺部感染的机会,同时保证了患者的休息和睡眠,并且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而且周萍[4]等也主张对于急性期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在压疮的预防中,若营养良好,无低蛋白血症、全身皮肤完好,可采取每2.5h或3.0h或3.5h左右30。

延伸护理预防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并发压疮的效果观察

延伸护理预防老年脑卒中卧床患者并发压疮的效果观察
优于对照组 , 卧床 5年以上压疮发 生率显著降低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1, 0 0 ) x 6 0 P< . 1 。结论: 高龄 脑卒中患者行 心理 护理 、 对 健康宣教 、 饮食指导 、 功能康复训练 、 指导家属为患者提供及时护理干预 , 可明显改善 生存质量 , 减少并发症 。
( =1. lP< . 1 。见 表 1 X 60 , 00 ) 。
龄7 9 O一 3岁 。临床 确诊 为脑卒 中, 均有 不 同程度 肢体 功 能
障碍 , 患者 卧床。随机分为观察组 和对照组 各 4 2例 , 两组性 别 、 龄 、 情 等一 般 资 料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发压疮 , 脑卒 中的康 复是相
对漫 长的过程 , 患者 不可 能长期住 在 医院接 受正规 治疗 , 很 有必要对 患者 行延 伸护理 干预 。通 过家庭 护理 干预使 患 者 和家属掌握护理技巧 , 自觉 采 用有利 于健 康的行 为 , 以减 少 并发症 , 使患 者肢体 功能 、 生活质 量明显改 善 , 无压疮 发生 , 减少 了患者 痛苦 , 减 轻 了家庭 经 济负 担 , 也 值得 推 广应 用 。 本文结果表明 , 5年 以上指 导及 随访 , 经 观察组 压疮 发 生率
【 关键词 】 老年脑卒中; 延伸护理; 压疮
d i1 .9 9 ji n 17 0 6 .0 2 1 .5 o:0 36 /.s .6 2— 3 92 1 .8 0 2 s
中圈分类号 : 1 7 .4 1 37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7 62一o 6 ( 02 1 24 0 3 9 2 1 ) 8— 2 4— 2 翻身拍 背 , 加强这方 面 的护 理指导 , 患者 出院后 能得 到家 让

Braden量表在脑卒中患者压疮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Braden量表在脑卒中患者压疮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Braden量表在脑卒中患者压疮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脑卒中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常伴随着肢体运动障碍、感知障碍等,患者长期卧床不动,易发生压疮,给患者的护理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压疮是指由于局部组织受到长时间持续的压力损伤而导致的组织损伤和坏死。

对于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的护理,防治压疮具有重要的意义,常采用的压疮风险评估工具之一为Braden量表。

Braden量表是美国肯塔基大学褥疮研究小组开发的一种常用的压疮风险评估工具,适用于临床各科患者的压疮风险评估。

Braden量表评估指标共计6项,分别为感觉、潮湿、活动、移动、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

评分范围为1-4分,评分越低,表示该项指标对压疮风险的影响越大。

将6项评分得分相加,得到总分,总分越低,表示患者的压疮风险越高。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Braden量表在脑卒中患者压疮护理中的效果。

收集了5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Braden量表进行评估,得到评分结果。

评估完成后,根据评分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

随访1个月,记录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统计压疮发生率与Braden量表得分的关系。

结果显示,50例患者中,28例(56%)压疮风险评估总分低于18分,22例(44%)压疮风险评估总分在18分及以上。

在随访期间,共有3例(6%)患者发生压疮,其中两例发生于评估总分低于18分的患者,一例发生于评估总分在18分及以上的患者。

压疮发生率低于研究前文献报道的9%-38%。

分析发现,压疮风险评估总分低于18分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高于评估总分在18分及以上的患者(P<0.05)。

本研究结果表明,利用Braden量表进行脑卒中患者压疮风险评估,可发现高危患者,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

但同时需要注意,评估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私密性和隐私保护,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创伤和不适感。

此外,脑卒中患者由于活动能力受限,应加强身体转位和肌肉锻炼,防止出现压力过久、过大,增加压疮的风险。

脑卒中患者的压疮护理探讨

脑卒中患者的压疮护理探讨

脑卒中患者的压疮护理探讨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压疮心理与认知护理效果。

方法:将50例脑卒中压疮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都给予常规皮肤护理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积极的心理与认知护理干预,周期为1个月。

结果: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96.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经过调查,治疗组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和总体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脑卒中患者的压疮心理与认知护理可在保持良好疗效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脑卒中;压疮;护理压疮(Pressure Ulcer,PU)是压力或压力与剪切力和(或)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主要发生于卧床部位等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黑头、丘疹、脓疱、结节等损害[1]。

特别是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许多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各种护理不当就容易造成压疮的形成。

其中脑卒中患者多有生活功能障碍,也需要进行卧床干预,非常容易发生压疮[2]。

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脑卒中患者的压疮心理与认知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脑卒中压疮患者50例,纳入标准:脑卒中后长期住院;符合压疮的诊断标准;年龄20~80岁;预计生存期大于6个月;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2周以内局部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和其他皮肤病者。

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25~78岁,平均(66.44±3.13)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09±3.45)岁;临床分期依据四级改良分级法:Ⅰ级22例,Ⅱ级20例,Ⅲ级6例,Ⅳ级2例。

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与受教育年限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两组都给予常规皮肤护理和基础治疗,根据患者活动能力,制定个体化的翻身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宜 ,如为 4 。,患者易滑动 ,臀 部垫方 枕,可 减少骶 尾部 5 的剪切力; 保持床铺 干燥平整 , 无褶皱、 渣屑, 翻身时抬高患者, 避免拖 、拽 、扯、拉 ,防止产生摩擦。 床单 、 被褥 、 衣裤要保持清洁、
干燥 ,有汗水 、大小 便污染 ,要立 即更 换。有 尿失 禁的患者 大便 失禁 和腹泻 的患者,要立 即清洗 肛门周围皮肤 ,并在肛 门周围涂抹氧化锌 膏和生 茶油 。
脑卒 中是威胁人类 生存 的三大疾病 之-・ ,具有高发病率、 高致残 率和高病死 率的特点。在 我国,脑卒 中已高居人 口死 亡原因的第二位 ,脑卒 中是威胁 中老年人 生命 健康及致 残 l
失禁,汗液、尿液浸渍皮肤 ,皮肤潮湿使 身体易粘贴于床垫, 增加剪切力,也易使受压部位发生褥疮 。
持续性压力是 引起褥疮 的最主要原因,单位面积承受 的压力 越大 ,组织 发生所 需要时间越短 ,持 续受压 3 4h就可以引  ̄ 用简易小水枕 ,减轻 受压,取得了良好 效果 。 1 湿 度与温 度 . 3 化也是发 生褥 疮的重要原 因,体 温每 升高 1℃,组织代谢 需 氧量 增加 1%,当组织 持续受压产生缺血 ,合并体 温升高引 0 起 的高代谢 需求 ,可大 大增加 褥疮 的易感性 ; 应用加温毯子 温 度过低 ,外周血 运不 良,末梢血液循环 障碍 ,导致受 压 区 域血供减 少,也容易发生褥疮 “ 。由于脑卒 中患者长期 卧床 , ”
10护士协助患者 3 从护理角度 出发 ,针对脑卒 中患者褥 疮 的危 险因素 、预 防及 位的受压时 间,可防止大部分褥 疮的发生 [] 采取平 卧 位 一右侧卧 位 一 侧卧 位。护 士协助患者 翻身 时, 左 要认真观察患者皮肤情况 ,并给 予局部皮肤按 摩,以促进 血 患者采取侧 卧位时,可 以在患者肩部 、臀 部 、两腿 褥疮 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4 液循环 ; O 间垫软枕 ,以减轻 局部压力。如局 部皮 肤有压 红的现象 ,可
《 国 学 新 第9 第1期( 第2 期)0 年5 综 中 医 创 》 卷 5 总 2 21 月 5 2
述 Z nsu o g h
脑卒 中患者褥疮 的研究进展
卢秀红①
【 关键词 】 脑卒中 ; 综合预防 ; 护理 ; 褥 疮 ; 危 险因素
d i 1 . 6 0i n17 - 9 52 1 . . 3 o : 03 9 .s . 4 4 8 .021 1 9 s 6 50
1 卧床时间 . 4 褥疮 的形成与卧床时间长短有密切关 系,卧
的常见神经 系统疾病。脑卒 中后由于意识 障碍 、 瘫 、长期 偏
卧床 、被动体位,褥疮 是常见的并发症 之・ 。褥疮 的发生率 ,
床时间越长 ,局部受压组织处于低灌注或缺 血状态时 间越长, 患者发生褥疮 的几率就越大 。
.. 增加。褥疮所受 压力来 自自身体重 ,患者的体重与褥疮 受压 231 减压设 施
如气垫床 ,利用 电子充气泵定 时充气 或排
气 ,从而改变 身体 与床 垫的接触部位 ,使 用小水垫 ,增 加患 者身体与床垫的接触面积 ,减轻 局部的压 力,也降低局部 体
温 ,达 到预防褥 疮的目的。 半卧位时, 床头抬高 1。一 0 5 3。
1 垂 直性 压力 褥疮与压 力、摩擦 力、剪切力呈 正相关 , . 2
可以发生不可逆 的细胞变化 【。从褥疮发生 的力学原 因分析, _
.. 有资料显示 ,皮肤持 续承压 7 m H (mm H = . 3 P) 0m g1 g 01 a就 232 避 免剪切力和摩擦力 3k
发展 到深层 组织 ,侵害肌 肉、肌腱 和骨 骼,造成 严重 感染 , 危及生命 。 脑卒 中患者是褥疮 的高危人群 , 随着社会 的发展 ,
人们 维权意识 的提 高,护理工作在褥 疮中 日 受重视 ,笔者 益
护理 进行综述。
1 危险因素
2 勤翻身 . 2
适当的体位和每小 时翻 身 1 ,以减 少受 压部 次
以缩短翻身时间。 23 相关 措施 .Βιβλιοθήκη 1 年龄与患者的体型 . 1
岁以上患者较 4 0岁以下患者发病率高 6 倍,根据美 国相关
资料统计,7% 的褥疮 出现于 7 1 0岁以上 的老人 [ 5 】 。患者 的体
型过胖 会导致体 重增加 ,当患者体重 大于 7 时,致 压力 5
程度成正 比,而 当极度消瘦或体弱时,皮下无脂肪组织保护, 也易发生褥疮 】 。
2 预 防 和护 理 措 施
美 国住 院患者 为 3 6 %~ %,护 理之 家患 者 为 3 2 %,住 院 %-4 损伤患者为 2 % 85 2 5 5 .%_ 】 。褥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 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 ,致使皮肤 失去正常功能而引
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 3 】 疮如不及 时治疗及护理 ,坏死可 。褥
起组织不可逆 的坏死 】 。临床上常给患者使用气垫 床,也使 233 避 免局部皮肤受 刺激 ..
褥 疮与局部 的潮湿关 系密切 [ o体 温变 要定时接尿 , 1 0 ] 必要时留置尿管, 被尿液浸湿 的皮肤用温水擦洗 ;
2 保 持皮肤 清洁 . 4
将患者安置在空气新 鲜、阳光充足 的病
. 老年患者 为 1%- 5 0 2 %,昏迷瘫 痪患者 为 2 %一 85 4 4. %,脊 髓 21 采用临床 护理 路径
临床护理路 径作为一种新 的护理模
式 ,在护理分工 的实施 过程 中,改进了护 理流程 ,提高 了护 理质 量,满足了患者 的需求 ,节省了护士 的工作时 间 【 ,使 1 护士有更 多的时间对患者实施基 础护理,只有护士多接触 患 者,才能仔细、认真地观 察病情变化 ,使患者病情 变化能得 到及时处理,保障患者安全。
和加 温床垫增 加了组织 的氧耗,也增 加了褥疮 的危 险性 。而 室 内,注意保 暖,防止上 呼吸道感染而致 发热 。对长期卧床 患者进行 全身皮肤擦 浴,保持皮肤 清洁,增加抵抗 力,预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