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七年级生物下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案1
山东省郯城县七年级生物下册4.1.1人类起源和发展教学案1无新版新人教版

人类的发源和发展时间2020年2 月日第1 周第1 课时第四单元第一章人的由来课题课型新讲课第一节人类的发源和发展①归纳人类发源于丛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比较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发源与发展过程的表示图,归纳人类在发源和发展过程中自己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讲课目的③参加资料剖析和技术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认可人类发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看法、人类应当与自然友善发展的看法以及科学是不停发展的看法讲课要点认可人类发源于丛林古猿的看法,认识人类发源和发展的过程。
②认识到先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发源的重要性;讲课难点③认可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久斗争中进化来的看法。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学生发言我们先思虑以下问题:答:人类是由丛林古猿进化来的、女1.假如让你买一张去火星的单程宇宙飞船票,你愿意娲造人、上帝创办人吗?表达课前采集的相关人类发源2.销售月球土地有意义吗?地球是否是合适人类生计的的相关资料和内容,小组之间相互交独一星球?流。
3.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地球?学生发言,经过采集的资料表达聆听同学发言、教师相关生物进教师总结化论与神创论的介绍,并宣布自己的师:这个学期,我们将要学习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并进看法。
一步研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让我们共同来商讨: 1.观看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图片和录1.人类是怎么来的呢?像片。
经过观察图片和录像片,小组你怎么知道的?介绍进化论是如何被世人接受的呢?指引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唯物主义看法和唯物主义看法的斗争,使学生理解科学的发展是很多人付出艰辛和坚持努力的结果。
二、自主学习新课,合作交流指导学生阅读图片和观看录像,启迪学生发现、思索问题,完成相关观察思虑题:1.这些类人猿今日分布在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2.3.4.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的确与人有很多相像处,但终归在哪些方面与人有根本差别?激励和指引学生从运动方式、捕食等方面勇敢进行想象,并进行合适的增补。
初中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1.1【教学设计】《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本节内容选自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部2013年审定通过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作为第四单元讲述生物圈中的人的开篇章节,本节内容从浩瀚的历史中抓住人类的起源这条主线讲述人类的由来和发展,旨在让学生从根本上考虑人与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的由来与人的发展情况,会使学生感受到人类历史的渊远与进步,会设想今后人灯将怎样发展。
想到了人类的发展,就会想到与人类发展相关的生物圈中的各种问题:首先要了解人类自己,如人类自身的结构与生理功能,人类的健康问题等等;人类的发展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环境的质量与人类的发展密切相关。
所以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对学生本单元的学习起着领航作用。
【知识目标】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3、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
【能力目标】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2、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难点】1、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搜集有关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观点的资料及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像片等、多媒体课件一情境导入师:关于人类起源的争论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在仍有许多问题是悬而未解的。
在这方面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想了解些什么呢?生:(学生各抒已见,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师:说到人类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和他的《物种起源》。
请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课前搜集的这方面材料。
生:(分组汇报交流)生1: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
山东省郯城县七年级生物下册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时间2020年 2 月日第 1 周第 1 课时课题第四单元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③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教学重点认同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观点,了解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教学难点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我们先思考以下问题:1.如果让你买一张去火星的单程宇宙飞船票,你愿意吗?2.出售月球土地有意义吗?地球是不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教师总结师:这个学期,我们将要学习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并进一步探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让我们共同来探讨:学生发言答: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女娲造人、上帝创造人叙述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相关资料和内容,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学生发言,通过收集的资料讲述倾听同学发言、教师有关生物进化论与神创论的介绍,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1.观看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图片和录像片。
通过观察图片和录像片,小组1.人类是怎么来的呢?2.你怎么知道的?3.介绍进化论是如何被世人接受的呢?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斗争,使学生理解科学的发展是很多人付出艰辛和坚持努力的结果。
二、自主学习新课,合作交流指导学生阅读图片和观看录像,启发学生发现、思索问题,完成相关观察思考题: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2.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处,但究竟在哪些方面与人有根本区别?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运动方式、捕食等方面大胆进行想象,并进行适当的补充。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从森林古猿到现代人类,从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能理解现代人类是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通过分析课本上露西的化石,尝试分析骨骼变化与人类进化的关系,进而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科学思维:通过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进一步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和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3.探究实践:通过资料推测人类的起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通过合作讨论,分析人和类人猿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4.态度责任:认同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进化观点,渗透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圈其它物种的态度责任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难点:采用对比的方法观察、总结归纳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
三、教学设计思路视频导入,从而引出人类起源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利用已知的知识大胆进行猜测。
从而引出关于人类起源的各种学说。
聚焦目前证据较多的达尔文的进化论。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展示现代类人猿的图片,采用比较的方法,引导比较分析:类人猿和人类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上有哪些异同,再通过课本的讨论题,得出结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从猿到人的进化”,让学生站在科学家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去证实这个进化的过程。
首先是从地质学家的角度,从图片和文字资料去分析自然环境变化的变化对森林古猿的影响,增强态度责任感;其次从考古学家的角度去比较挖掘出来古人类化石和辅助资料,让学生理解人类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直立行走、制造工具、火的利用和语言的产生,都是促进成“人”的关键元素,通过时间线总结归纳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大致过程,最后进行技能训练:区分事实和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视频导入:用80秒从猿到人面孔的进化过程。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人的起源和发展》教案
2)观察现代类人猿的体型,找出其共同点
3)总结: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第二题
4.第三题
1.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4,想一想,1000万至2000万年前,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对当时的森林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
2.
3. 思考科学家以什么为证据去研究从森林古猿到人的进化?
1)“露西”化石
2)石器
4. 经过对化石的一系列研究,科学家总结出了人的进化历程
略
略
§1.1 人类的进化和起源
一、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二、从猿到人的进化
略。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案设计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内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目标:1.熟悉人类起源于哪一类生物?2.了解人类和类人猿的根本区别?3.熟悉从猿到人的进化历程;4.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教学重难点:1.理解从猿到人的进化具体历程;2.培养学生区分事实和观点的能力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个案设计导入:新课第一问:大家知道最早的人类来自于哪里吗?播放1:中国远古神创论的图片和文字;播放2:一段视频内容为黑猩猩的生活习性及与人相处的画面。
过渡句:1.大家觉得黑猩猩的行为跟哪一类生物很像?(人类)2.人类是不是黑猩猩变成的呢?如果不是,那么人类到底起源于哪一类生物呢?自学环节1:自学教材P2-3,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人类起源于哪一类生物呢?(森林古猿)2.现代类人猿的分布和生活方式是怎样呢?(教材P3)3.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根本区别?(教材P3)4.随着人类数量的不断增加,类人猿的数目却日益减少的原因。
小组讨论1:小组成员各抒己见,互动讨论,并派代表阐述本组的观点。
教师作补充,并带着学生画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区别对照表。
过渡句:通过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了解到人类和现代类人猿都是起源于森林古猿。
那么,距今1200万年前的森林古猿,是如何分别逐步演化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呢?自学环节2:自学教材P4-5,回答以下问题:1.森林古猿一支为什么会演化成现代类人猿呢?森林古猿的另一支为什么会向人类进行演化呢?2.从猿进化成人的具体历程是怎样呢?并尝试画出进化阶段图。
小组讨论2:小组成员各抒己见,互动讨论,并派代表阐述本组的观点。
教师作补充,并带着学生画出从猿进化成人的历程图。
补充提问:1.从猿进化成人的直接证据有哪些呢?直立行走的证据:露西化石;使用工具的证据:石器化石等。
2.为什么露西能直立行走呢?露西髋骨较宽阔;下肢骨更加粗壮3.产生语言的内因和外因分别是什么呢?内因:大脑越来越发达;外因:群居生活。
4.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类吗?因环境不能重演,现代类人猿难以进化成人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案设计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
3.确立感恩父母、珍爱生命的情感。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我们人类今天居住的地球是一个鸟语花香、五彩缤纷的生命世界。
这个生命世界里生存的生物是经过大约35亿年的漫长时间进化而来的。
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生命的原有类群一个接一个地灭绝,新的类群又不断地出现。
那么,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二、师生互动,传授新课知识点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新知梳理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3.现代类人猿主要有四种: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
4.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欧洲地区,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
◎互动交流【问题1】现代类人猿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交流点拨】具有复杂的大脑和宽阔的胸廓及扁平的胸骨。
此外,类人猿眼的位置、外耳的形状、血型以及怀孕时间和寿命长短等方面与人类也十分相近。
类人猿具有前肢长于后肢、半直立行走以及善于臂行等特点。
【问题2】人猿相区别的标志是什么?【交流点拨】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在行走方式、是否会思考、能否直立行走、生活环境、能否制造工具和是否使用语言等多个方面有区别。
但人类由树栖转为陆地生活,能够直立行走,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本质区别,其他方面的区别都是建立在直立行走基础之上的,有了直立行走,才出现了手足分工,使上肢越来越灵巧,才进一步有了发达的脑,才会制造工具和使用语言。
◎典例引导【例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B)A.长臂猿B.森林古猿C.北京猿人D.类人猿【点拨】选B。
本题考查人类的起源。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都是由森林古猿向着不同方向进化而来的,故他们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例2】“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公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
这个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说明(B)A.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B.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C.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D.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点拨】选B。
七年级生物下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2. 人类的进化:介绍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逐渐发展出适应环境的特征,如直立行走、大脑发育等。
3.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如工具的使用、火的发现、农业革命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案例分析等。
强调人类起源和发展在理解人类行为和特征方面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相关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1) 科普书籍:推荐学生阅读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科普书籍,如《人类的起源》、《人类简史》等,以深入了解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全过程。
(3)鼓励学生提问:教师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提问,以解决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并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八、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本次《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在导入新课时,我通过提问和展示图片的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然而,在讲解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基础知识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进化概念和因果关系理解不够清晰。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生动形象地解释这些概念,可能通过动画或互动式教学软件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拓展建议:
(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的古生物博物馆或人类起源展览,亲眼观察化石、工具等实物,加深对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认识。
(2)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如考察当地的古人类遗址、岩石层等,让学生亲手挖掘化石,体验考古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时间2016年2月日第1周第1课时
课题
第四单元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①概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②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③参加资料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活动,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认同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观点,了解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教学难点
②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③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思考以下问题:
1.如果让你买一张去火星的单程宇宙飞船票,你愿意吗?
2.出售月球土地有意义吗?地球是不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
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
教师总结
师:这个学期,我们将要学习人体的结构和生理,并进一步探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让我们共同来探讨:
学生发言
答: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女娲造人、上帝创造人
叙述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起源的相关资料和内容,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学生发言,通过收集的资料讲述
倾听同学发言、教师有关生物进化论与神创论的介绍,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1.观看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图片和录
像片。
通过观察图片和录像片,小组
1.人类是怎么来的呢?
2.你怎么知道的?
3.介绍进化论是如何被世人接受的呢?引导学生认识到
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
观点的斗争,使学生理解科学的发展是很多人付出艰辛
和坚持努力的结果。
二、自主学习新课,合作交流
指导学生阅读图片和观看录像,启发学生发现、思索问题,完成相关观察思考题:
1.这些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哪些地方?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2.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处,但究竟在哪些方面与人有根本区别?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运动方式、捕食等方面大胆进行想象,并进行适当的补充。
3.随着人类数量的不断增加,类人猿的数量却日益减少,为什么会这样呢?
.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教师组织学生分析课文,教师进行补充、纠正
三,归纳总结,查漏补缺
指导学生归纳总结
四、检测
指导学生完成同步检测以合作的方式尝试性地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情况。
2.通过对比找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的异同点。
类人猿人类
运动
方式
臂行直立行走
制造
工具
能力
可以使用
自然工
具,但是
不会制造
工具
可以制造并使
用各种简单和
复杂工具
脑发
育程
度
脑的容量
为400mL,
没有语言
文字能力
人脑的容量
为1300mL,具
有很强的思维
能力和语言文
字能力
3.激发学生踊跃发言
互相交流完善
自主完成同步检测
板书设计: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二、森林古猿进化成为人类的原因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