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脊柱区
(局部解剖学)09脊柱区1

8.试述听诊三角的位置、境界及临床意义。
8.听诊三角位于肩胛骨的内侧,下界为背阔肌, 内上界为斜方肌,外侧界为肩胛骨,底为第6肋 间隙、脂肪组织、筋膜。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 清楚的部位。
9.试述椎管构成及内容物。 9. 椎管是由椎骨的椎孔和骶骨的骶管与椎骨之
腰间椎穿刺层次
Up
一.论述题 根据棘突的形态,在棘突间进针至蛛网膜下隙,
病人通常用何种姿势,进针的方向如何和经过 哪些结构进蛛网膜下隙? 答:1、病人在行椎管阻滞麻醉通常取侧卧和胸膝
位; 2、 胸上部穿刺针方向与皮肤的角度在60°左右; 3、 胸下部穿刺针方向与皮肤的角度在35°左右;
4 、经过结构: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隙→硬脊膜→ 硬膜下隙→蛛网膜→蛛网膜下隙。 也可以用:
骶管裂孔和骶角
3. Coccys 尾骨
4. 髂嵴和髂后上棘 S2 5. 肩胛冈 T3 6. 肩胛骨下角 T7
Up
二、表面解剖 Surface Anatomy
7.第12肋 8.竖脊肌
脊肋角
第二节 层次结构
Section 2 layer structure
一、浅层结构
(一)皮肤 (二)浅筋膜 (三)皮神经
Up
五、椎管及其内容物
(一) 椎管 Vertebral canal
Up
1. 椎管壁的构成
前壁:椎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 后壁: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 侧壁:椎弓根和椎间孔
意义:椎体骨质增生、椎间 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可 使椎管腔变形或变狭窄, 压迫其内容物而引起症 状。(截瘫)
Up
人体解剖

人体解剖一、人体分布1、头部:头由颅和面部两部份组成。
2、颈部:位于头部、胸部和上肢之间。
3、胸部:是躯干的一部分,位于颈部和腹部之间,其上部两侧与上肢相连。
4、腹部:是躯干的一部分,位于胸部与盆部之间,包括腹壁、腹腔及腹腔脏器等内容物。
5、盆部与会阴:盆部:位于躯干的下部。
骨盆构成盆部的支架,其内面有盆壁肌及其筋膜覆盖,骨盆下口有盆底肌及其筋膜封闭,骨与肌围成盆腔。
会阴:是指盆膈以下封闭骨盆下口的全部软组织。
6、脊柱区:是指脊柱及其后方和两侧的软组织所共同配布的区域。
分为项区、胸背区、腰区和骶尾区。
7、上肢:分为肩、臂、肘、前臂和手部。
肩部和手部分为三区,其余各部分为前、后两区。
8、下肢:下肢是指人体腹部以下部分。
包括臀部、会阴部、股部、膝部、小腿部和足部。
股部分前、内和后区,膝部分为前、后区,小腿部分前、外和后区,足部分踝、足背、足底和趾。
二、骨骼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3个大部分。
其中,有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
1、头部骨: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
脑颅骨有6种8块,分别是额骨(1块)、顶骨(2块)、枕骨(1块)、颞骨(2块)、筛骨(1块)、蝶骨(1块)。
面颅骨有9种15块,分别是鼻骨(2块)、上颌骨(2块)、泪骨(2块)、腭骨(2块)、颧骨(2块)、下鼻甲(2块)、犁骨(1块)、舌骨(1块)、下颌骨(1块)。
2、胸部骨:包括胸骨和肋骨。
3、骨盆: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以及其间的骨连接构成。
4、脊柱:人类脊柱由33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尾骨共9块)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
分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
5、下肢骨:下肢骨分为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
下肢带骨即髋骨,自由下肢骨包括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及7块跗骨、5块跖骨和14块趾骨。
6、上肢骨与关节:⑴、上肢骨上肢带骨包括锁骨,肩胛骨;自由上肢骨包括肱骨,桡骨,尺骨,手骨(8块腕骨,5块掌骨,14节指骨)。
局部解剖学学第9版配套PPT-第六章 脊柱区

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7. 椎内静脉丛的组成与交通。
了解 1. 脊柱区的境界和分区;深筋膜解剖特点;
2. 椎骨与颅骨、肋的连结;
3. 脊髓的血供。
第一节
概述
局部解剖学(第9版)
一、境界与分区
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的部位
局部解剖学(第9版)
腰上三角
内侧界:竖脊肌外侧缘 外下界:腹内斜肌 上界:第12肋 底: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 表面:背阔肌
是腹后壁薄弱区之一,腹腔脏器可 经此三角向后方突出,形成腰疝。
局部解剖学(第9版)
腰下三角
前界:腹外斜肌后缘 后界:背阔肌前下缘 下界:髂嵴 底:腹内斜肌 表面:仅覆以皮肤和浅筋膜
第二节
层次结构
局部解剖学(第9版)
一、浅层结构
(一)皮肤
厚而致密,移动性小,有较丰富的毛囊和皮脂腺。
(二)浅筋膜
致密而厚实,含有较多脂肪,并有许多结缔组织纤维束与深筋膜相连。项区上部的浅筋膜 含纤维较多,故特别坚韧,腰区的浅筋膜含脂肪较多。
局部解剖学(第9版)
(三)皮神经
一、浅层结构
1. 项区 颈神经后支较为粗大的皮支,包括枕大神经和第3枕神经。枕大神经(greater occipital nerve)是第2颈神经后支的分支,在上项线下方、斜方肌的起点处浅出,伴 枕动脉的分支上行,分布至枕部皮肤。枕大神经与枕小神经在名称上看似相关,但枕小 神经是颈神经前支所构成的颈丛的分支。第3枕神经(third occipital nerve)是第3颈 神经后支的分支,穿斜方肌浅出,分布于项区上部的皮肤。
局部解剖学(第9版)
局部解剖学试题库及答案

A.腹股沟韧带 B.腹外斜肌腱膜
C.腹横筋膜和联合腱 D.弓状下缘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流程较长
1.男性左精索静脉曲张常见于左侧的原因( )
A.流程较长 B.直角汇入左肾静脉
4..肝门的说法何者有错( )
A.肝的脏面三条构呈H形,横沟称第一肝门
B.肝的膈面腔静脉沟的上部,肝左、中、右静脉出肝处称第二肝门
C.在腔静脉沟下部,右半肝脏面的副肝右静脉肌尾状叶的一些小静脉出肝处称第三肝门
D.肝如同肺、肾、脾脏一样只有一个门
5. 腓深N支配( )
A.小腿前外侧群肌 B.小腿三头肌
6. 分布于颅顶部的血管神经有 、 、 、
、 。
7. 甲状腺的前面层次由浅入深依次为 、 、
、 、 。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一、 名词解释(每个名词2分,共计10分)
1. 神经点
2. 会阴浅隙
3. 动脉导管三角
4. 股环:
5. 腹股沟韧带
二、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 掌深弓由桡动脉 和 掌深支吻合构成,位于 和 之间,有 伴行。该支经 与 间的一段易受损伤,可形成“爪形手”。
2. 额、顶、枕区软组织的层次结构由浅入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 __________五层。
3. 形成腮腺床的血管神经包括 、 、 、
、 、 。
9、椎管内容何物。
10、脊髓表面被膜有哪些,并形成了哪些腔隙,有何意义。
11、简述脊髓的动脉血供及静脉回流。
--断层解剖学脊柱区课件

椎孔 椎弓板 椎 椎弓根 弓
椎体
椎弓 椎弓根、 椎弓板及7个突起 (上、下关节突、横突和棘突)
椎弓峡部pars interarticularis 为椎弓根与椎弓板移行部,由 于位于上、下关节突之间,故又称为关节突间部
✓椎骨的构造
椎弓根、关节突和横 突主要是骨密质
椎体:内大量骨松 质,外为一层薄的 骨密质
椎间盘 硬脊膜囊 竖脊肌
硬膜外脂肪 椎弓板
前纵韧带
硬膜外脂肪
3.椎间孔
位于椎管前外侧,
其内的脊神经根呈
软组织密度,周围 椎体
有低密度的脂肪组 脊神经根
织环绕
关节突关节
脊髓 椎间孔
4.椎间盘
呈软组织密度影,CT 值为70±5HU,不能区 分髓核和纤维环
椎间盘 纤维环
5.脊椎韧带
前、后纵韧带均较薄, CT上不能单独显示。 ✓ 黄韧带较厚(正常时 ≤5mm),位于椎板和关 节突的内侧面,密度高于 硬脊膜囊和硬膜外脂肪, 显示较清晰 ✓ 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也 呈细条状软组织密度影。
上关节突
黄韧带
椎间盘 下关节突
(三)脊髓被膜及被膜间隙
脊髓被膜(外→内):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 被膜间隙(外→内):硬膜外隙、硬膜下隙、蛛网膜下隙
软脊膜
硬脊膜 蛛网膜 蛛网膜下隙 硬膜下隙 硬膜外隙
三、脊柱静脉
1.椎外静脉丛:椎外前静脉丛和椎外后静脉丛
2.椎内静脉丛:椎内前静脉丛和椎内后静脉丛
脊柱区
一、境界与分区
脊柱区(vertebral region)是指脊柱及其后方、两侧软组织 所配布的区域。
上界:枕外隆凸、上项线 下界:尾骨尖 两侧界:(上→下)斜方肌前缘、 三角肌后缘上份、腋后襞与胸壁交 界处、腋后线、髂嵴后份、髂后上 棘至尾骨尖的连线。
简述脊柱区各层肌肉的名称和神经支配。

简述脊柱区各层肌肉的名称和神经支配。
脊柱区是人体最重要的支撑和运动部位。
在脊柱区有许多层的肌肉,它们起到固定脊柱稳定性、支撑体重、促进身体活动的重要作用。
下面介绍下脊柱区各层肌肉的名称和神经支配。
脊柱区肌肉可分为深层肌群和表浅肌群,深层肌群分布在脊椎周围,表浅肌群贴近皮肤。
其中深层肌群又可分为三层:脊柱旁肌、多裂肌和横突肌。
1、脊柱旁肌脊柱旁肌分布在脊柱两侧,由于与神经纤维交错,被认为是脊柱区在维持生理曲度和固定稳定方面的主要肌群之一。
这组肌肉主要由三个小肌组成,分别是斜方肌、棘上肌和棘下肌。
斜方肌起始于骨盆,由下胸部的肋骨、脊椎旁的韧带和腰椎下突组成。
棘上肌则从中背部的颈椎上突、枕骨后突至胸椎的棘突,棘下肌则由腰椎下突向上至第三或第四胸椎的椎板。
这些肌肉由胸部和腰部神经丛及其分支支配。
比如斜方肌由胸部神经丛分支支配,棘上肌由枕神经和颈部神经分支支配,棘下肌由腰丛分支支配。
2、多裂肌多裂肌位于脊柱旁肌的内侧,为脊柱支撑提供了更稳定的支持。
它由许多细分的小肌肉组成,包括椎间肌、股肌、肋椎肌、髂肌、股突肌等。
这些肌肉主要通过脊背神经根和中枢神经系统相连接,肌肉收缩时,脊柱也会相应地稳定。
3、横突肌横突肌位于人体最外层的脊柱区表浅肌群中。
这组肌肉主要负责身体的侧向和旋转运动,它们位于脊柱两侧,是人体侧位肌肉的主要组成部分。
横突肌不仅覆盖脊柱两侧,还有分别向颈部、背部和肩部的分支。
这些肌肉通过脊神经支配,同时也有来自腰部和类似于肋间神经的斜角肌神经分支支配。
总之,脊柱区肌肉层次丰富,各自发挥不同功能,如支撑、固定、运动等。
对它们进行科学的训练和保健,可以减轻脊柱区因过度劳累、运动损伤而引起的相关疾病和疼痛。
局部解剖第六章脊柱区

表面解剖
1.棘突 2.骶管裂孔、骶角 3.尾骨 4.髂嵴、髂后上棘 5脊肌
第二节 脊柱区的局解
层次结构 椎管及其内容物
椎管减压术
脊柱区的层次结构
一、皮肤和浅筋膜 二、深筋膜 三、肌层 四、肌间三角区 五、血管和神经 六、脊柱
一、皮肤、浅筋膜
• 肾手术时,切断此韧 带可加大第12肋的 活动度,便于显露肾 。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三、肌 层
第一层 斜方肌、背阔 肌、腹外斜肌后部
第二层 半棘肌、夹肌、 肩胛提肌、菱形肌、 上后锯肌、下后锯肌
第三层 竖脊肌 第四层 枕下肌、横突
棘肌、横突间肌
肌间三角
枕下三角 听诊三角 腰上三角 腰下三角
Luschka关节
椎体钩作用: 可限制上一椎体向侧
方移位,增加稳定性 ,防止椎间盘脱出 椎体钩意义:
颈椎病: 椎动脉型 脊髓型 神经根型 混合型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2、脊髓被膜和脊膜腔
脊髓 上端平枕骨大孔连于脑 下端终于第1腰椎下缘 ①被膜
硬脊膜 脊髓蛛网膜 软脊膜 齿状韧带
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 功的路
局部解剖第六章脊柱区
2020年4月27日星期一
第六章 脊柱区
概述 脊柱区的局解
第一节 概 述
境界与分区 表面解剖
境界与分区
—— 枕外隆凸、上项线
项区
—— 第7颈椎棘突、肩峰连线
胸背区
—— 第12胸椎棘突、第12肋下 缘、第11肋前份的连线
腰区
—— 两髂嵴后份及两髂后上 棘的连线
骶尾区
—— 尾骨尖
腰下三角
下界----髂嵴 下外界--腹外斜肌后缘 上内界--背阔肌下缘
脊柱区(New)

脊柱区的范围及边界
脊柱区又称背区,是指脊柱及其后方 和两侧的软组织所共同配布的区域。
边界
上界自枕外隆突和上项线,下至尾骨 尖;两侧界为上斜方肌前缘、三角肌后 缘上份、腋后线、髂嵴后分、髂后上棘 至尾骨尖的连线。
脊柱区的分区
脊柱区区分为项区、胸背区、腰区 和骶尾区。项区的上界为脊柱区的上界, 下界为第7颈椎脊突至两侧肩峰的连线。 胸背区的上界为项区的下界,下界为第 12胸椎棘突、第12肋下缘、第11肋前份 的连线。腰区的上界为胸背区的下界, 下界为两髂嵴后份及髂后上棘的连线。 骶尾区为两髂后上棘与尾骨尖所围成的 三角区。
体表标志 Surface landmarks
棘突 骶管裂孔 尾骨 髂嵴 肩胛冈 肩胛下角 竖脊肌 脊肋角
骶角 髂后上棘 第12肋
两侧肩胛骨内侧端 的连线(过胸3棘突) 两侧肩胛骨下角 的连线(过胸7棘突)
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 (过腰4棘突) 两侧髂后上棘的连线 (过骶2棘突 )
层次结构
脊柱区由浅入深有皮肤、浅筋膜、深筋膜、 肌层、血管神经等软组织和脊柱、椎管及其内 容物等结构。
腰下三角 :
位于腰上三角的外下方,由髂嵴、腹外斜肌后缘 和背阔肌前下缘组成。三角的底为腹内斜肌,表面仅 覆盖以皮肤和浅筋膜。在右侧,此三角的前方与阑尾 和盲肠相对,故盲肠后位阑尾炎时,此三角区会有明 显压痛。
枕下三角 suboccipital triangle
位于枕下、项区上部深层,由枕下肌围成。其内上 界为头后大、小直肌,外上界为头上斜肌,外下界为头 下斜肌。三角的底为寰枕后膜和寰椎后弓,三角内有枕 大神经和枕动脉通过。
枕下肌的名称及起止点
头后大直肌 头后小直肌 头上斜肌 起点 第二颈椎棘突 寰椎后结节 寰椎横突 止点 下项线外侧部 下项线内侧部 下项线上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境界:上:枕外隆凸和上项线 境界: 下:尾骨尖 两侧:斜方肌前缘、三角 两侧:斜方肌前缘、 肌后缘上份、 肌后缘上份、腋后壁与胸壁交界 腋后线、髂嵴后份、 处、腋后线、髂嵴后份、髂后上 棘至尾骨尖。 棘至尾骨尖。 分区: 胸背、腰和骶尾区。 分区:项、胸背、腰和骶尾区。
腰上三角
内侧界: 内侧界:竖脊肌外侧缘 外下界: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上界: 12肋 上界:第12肋 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 底: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 肋下神 经 髂腹下神经 髂腹沟神经 前方有肾和腰方肌。 前方有肾和腰方肌。 意义:肾手术腹膜外入路, 意义:肾手术腹膜外入路,注意保 护上述三神经;腹后壁薄弱区, 护上述三神经;腹后壁薄弱区,腰 疝
枕动脉 肩胛背动脉 椎动脉 颈椎病 (二)静脉(了解) 静脉(了解)
(三)神经
1. 脊神经后支 骨纤维孔:位于椎间孔的后外侧, 骨纤维孔:位于椎间孔的后外侧, 上外界 横突间韧带 位椎骨横突, 下界 下 位椎骨横突, 内侧界 上关节突 骨纤维管: 骨纤维管:位于腰椎乳突与副突间 前壁 乳突副突间沟 后壁 上关节突副突韧带 上壁 乳突 下壁 副突
腰下三角
下界: 下界:髂嵴上缘 外上: 外上:腹外斜肌后缘 内上: 内上:背阔肌前下缘 意义: 意义: 腹后壁的薄弱区,腰疝。 腹后壁的薄弱区,腰疝。 盲肠后位阑尾炎时, 盲肠后位阑尾炎时,此三角区有 明显压痛。 明显压痛。 腹膜后隙脓肿可形成膨隆性皮下 脓肿。 脓肿。
四、深部的血管和神经
(一)动脉
1. 椎管壁的构成
椎体钩作用: 椎体钩作用: Luschka关节 关节 可限制上一椎体向侧 方移位,增加稳定性, 方移位,增加稳定性, 防止椎间盘脱出 椎体钩意义 颈椎病 椎动脉型 脊髓型 神经根型 混合型
(二)脊髓被膜和脊膜腔
脊髓
上端平枕骨大孔连于脑 下端终于第1腰椎下缘 下端终于第 腰椎下缘 1. 被膜 硬脊膜 脊髓蛛网膜 软脊膜 齿状韧带
2. 脊膜腔
(1)硬膜外隙 (2)硬膜下隙 (3)蛛网膜下隙
腰椎穿刺部位 或第4 第3、4或第4、5腰椎棘突之间
腰椎穿刺层次 腰椎穿刺层次
Up
(三)脊神经根(自学) 脊神经根(自学) 脊髓的血管和窦椎神经(自学) (四)脊髓的血管和窦椎神经(自学)
【思考题】 思考题】
1. 试述在腰上三角处做肾脏手术时由浅入深到 肾脏的层次结构有哪些? 肾脏的层次结构有哪些? 试述听诊三角、 枕下三角、 腰上三角、 2. 试述听诊三角 、 枕下三角 、 腰上三角 、 腰下 三角的位置、境界及临床意义。 三角的位置、境界及临床意义。 何谓胸腰筋膜?分几层?各层的位置怎样? 3.何谓胸腰筋膜?分几层?各层的位置怎样? 腰椎棘突旁2 厘米处切口, 4.第1腰椎棘突旁2.5厘米处切口,由浅入深到肾 脏的层次有哪些? 脏的层次有哪些? 何谓Luschka关节?其易引起什么病变? Luschka关节 5.何谓Luschka关节?其易引起什么病变? 脊髓表面的被膜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6.脊髓表面的被膜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 腰肋韧带:胸腰筋膜 腰肋韧带: 中层上部张于第12 12肋 中层上部张于第12肋 与第1 与第1腰椎横突之间 的部分增厚, 的部分增厚,形成 • 肾手术时,切断此韧 肾手术时, 带可加大第12 12肋的活 带可加大第12肋的活 动度,便于显露肾。 动度,便于显露肾。
三、肌层
听诊三角或肩胛旁三角
二、表面解剖
1.棘突 2.骶管裂孔和骶角 3.尾骨 髂嵴和髂后上棘 4.髂嵴和髂后上棘 5.肩胛冈 6.肩胛骨下角
7.第12肋 7.第12肋 8.竖脊肌 8.竖脊肌 脊肋角
第二节 层次结构
一、浅层结构 (一)皮肤 (二)浅筋膜 (三)皮神经 枕大神经 臀上皮神经 (四)浅血管
二、深筋膜
(一)项筋膜 (二)胸腰筋膜
内上界: 内上界:斜方肌的外下缘 外侧界: 外侧界:肩胛骨脊柱缘 下界:背阔肌上缘 下界: 脂肪组织、筋膜和第6 底:脂肪组织、筋膜和第6肋 间隙 意义 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 楚
:
Up
枕下三角
内上界: 内上界:头后大直肌 外上界: 外上界:头上斜肌 外下界: 外下界:头下斜肌 底:寰枕后膜和环椎后弓 浅面: 浅面:夹肌和半棘肌 意义:内有枕大神经、 意义:内有枕大神经、椎动 脉经过, 脉经过,各种疾病可压迫之形 成脑供血不足
(三)神经
2. 副神经 3. 胸背神经 4. 肩胛背神经
五、椎管及其内容物
(一) 椎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椎管壁的构成
前壁:椎体、 前壁:椎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 后壁:椎弓板、 后壁: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 侧壁: 侧壁:椎弓根和椎间孔
意义: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 意义: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 黄韧带肥厚可使椎管腔变形或 变狭窄, 变狭窄,压迫其内容物而引起 症状。(截瘫) 症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