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成化高级中学高中生物教案 必修1 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名师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名师教案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教学设计
江津中学廖小凤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参与实验,能够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及作用原理。

2.通过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学科素养
1、基础知识(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作用原理);
2、基本技能(通过进行实验和讨论,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3、基本思想(通过探究合作学习,能够感知科学的实验结论要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素养);
4、基本活动经验(通过探究合作学习进而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
“酶的作用”探究实验
解决方法:
(1)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切入,引入酶的学习。

(2)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出酶的作用
2、教学难点:
(1)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解决方法:
(1)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

(2)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学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直观教学、讲解、问题式启发、实验法。

五、教具准备:课件
(提示:可在同步学习网编辑自己的预习任务发给学生)
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

5.1《降低化学反映活化能的酶》教案(新课标必修1)

5.1《降低化学反映活化能的酶》教案(新课标必修1)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教学目标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3.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教学难点(1)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探究法、讲授法四、课时安排2五、教学过程〖复习及板书〗1. 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叫做~~。

2.物理消化:通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这叫~~。

3.化学消化:通过各种消化液、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这叫~~。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这个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是:鸟类的胃是否只有物理性消化,没有化学性消化?2.是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

3.收集胃内的化学物质,看看这些物质在体外是否也能将肉块分解。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注意。

〖板书〗一、酶的作用和本质细胞代谢:细胞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

㈠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演示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教师边做边让学生完成“讨论”。

〖提示〗1.2号试管放出的气泡多。

这一现象说明加热能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提高反应速率。

2.不能。

3+34.4号试管的反应速率比3号试管快得多。

说明过氧化氢酶比Fe3+的催化效率高得多。

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需要在常温、常压下高效率地进行,只有酶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所以说酶对于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板书〗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讲述〗催化效率: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效率更高。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案设计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案设计
“生命活动的有序性”是一个深奥的道理,在这里不必做详尽的解释,否则将限入泥潭。只需简要说明即可。
目的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去解答“问题探讨”。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思维热身。引导学生分析说明。
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化学知识)引导学生构建新的知识。
细胞内的环境是一个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化学反应却能高效有序地发生,即细胞代谢。而细胞代谢应该有适合的生物催化剂——酶。引导学生产生疑问:酶在细胞代谢中起了什么作用?究竟是怎样起作用的呢?
引导:试管2产生气泡较多是因为加热所致,加热使h2o2分子得到了能量,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分解的活跃状态。我们把这种转变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ppt展示:h2o2分子由常态形成活跃状态.
思考分析:
问题1.汽油在常温下会不会自发地起火?为什么?
(在高温下,少数汽油分子获得了一定的能量而被活化,才能发生氧化反应.)
问题3:3、4号管中,哪个反应速度快?说明什么问题?(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问题4:这个实验的结论?
通过实验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的问题:
①该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②这个实验为什么要选用新鲜的肝脏?
③为什么要将肝脏制成研磨液?
④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一个吸管?为什么?
⑤实验的关键是什么?判断依据是什么?
讨论学生归纳
难点通过动画形象的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在愉快中理解概念.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图形转换能力.
培养学生比较、归纳能力.
构建系统知识
练习反这些让学生归纳出来。问题由浅开始,以便让学生很快得出结论。
问题的讨论继续深入,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思考

阅读教材,结合实验,加深对活化能这一概念的理解。

高中生物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的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的教学设计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地位内容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主要学习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这两个过程都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些复杂化学反应的进行都需要酶的催化。

学习“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方面能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讲述作铺垫,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在常态下就能高效和有序的进行。

教材首先利用斯帕兰札尼的著名实验创设“问题探讨”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产生对酶的作用及本质探究的冲动。

其次安排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通过实验一方面认识酶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学会控制变量进行对照实验的设计。

再次以卡通图片配合文字说明酶催化的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有助于学生理解酶的作用机理。

最后引导学生对有关资料进行阅读分析,要求学生在分析资料后自己进行归纳、总结和完善,认识酶的本质并概括酶的含义。

既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品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

(2)通过学习,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课教学,初步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设置对照实验。

(2)通过思考讨论、资料分析等,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

2.教学难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对催化剂的作用比较熟悉,但是对于酶的认识有限。

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中双氧水的分解反应和有关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可以用来进行有关实验和酶知识的教学。

同时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新课学习。

高中必修一生物《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案

高中必修一生物《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案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举例说明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说明酶的本质,能说出酶的概念、酶的本质、总结出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并能分析应用。

2.能力方面: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和网络探究,让学生体验酶发现的艰辛,让学生关注有关酶研究的最新发展及应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1.酶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的.2.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影响;3.对照性实验设计中的几个主要原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模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回忆细胞各部分的功能,并建立细胞室一个有机整体的观点。

教师活动:(1)展示图片(细胞)同学们,这是一个典型的细胞,里面有什么?它们忙着还是闲着?忙着干什么呢?(2)教师讲述:细胞是忙碌的,组成它的各个部分都在忙着完成自己的使命,合成、加工、运输,这一切的过程都伴随着复杂的生化反应。

展示图片(细胞部分有序进行的生化反应)图中是细胞中一小部分生化反应,但是可以看出很复杂了,但是从网络构架上可以看出这些反应很杂乱吗?这些在细胞中有序发生的生化反应成为细胞代谢。

(3)引出本节重难点:①为什么以上生化反应(新陈代谢)都离不开酶的参与,酶在生化反应里有什么作用呢?②酶在生化反应里有什么作用?酶是什么?模块二:突破重难点,共同实验探究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和来源设计意图:①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分析所观察到的现象并得到结论,体验成功的喜悦。

②通过比较分析,理解实验设计中的单一变量原则、对照性原则。

③通过看活化能部分知识以及flash的观看,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学生识图总结的能力。

教师活动:(1)过氧化氢,这是一种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必须及时的将过氧化氢分解才能保证细胞正常的生存。

H O分解呢?(2)化学上我们如何将22展示:加热Fe 做催化剂②用3细胞里不可以加热,也没有更多的三价铁离子做催化,如何分解呢?(3)展示:用双氧水擦伤口时的现象;有气泡产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设计:5.1.1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的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设计:5.1.1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的酶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分析现象--究其原因
以过氧化氢的分解为例,总结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过氧化氢在四种反应条件下的分解速率不一样。

观察实验步骤表格,以问题形式带领学生从本实验实例中总结出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设计对照实验原则。

问题:
1、在实验中,有哪些因素是可以改变的?(试管大小、过氧化氢
的浓度和使用量、反应的温度、反应的时间长短、加入的试剂、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我们称这些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改变的因素为变量。

2、在实验设计的四支试管中,有哪个因素是不一样的?(反应条
件)。

我们改变了反应条件,而保持其他变量一样。

在实验中我们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作自变量,例如(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

3、反应条件改变之后,会跟着改变的是什么?(现象)这个反应
现象代表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为因变量。

4、其他变量,例如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和使用量,它会不会影响
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会)怎么排除这些影响?(把各支试管中这些变量都保持一致)像这样的变量,我们叫无关变量。

尝试得出结论
从本实验实例中总结出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设计对照实验原则。

巩固练习
评价学生设计的方案,并且补充完善。

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讲解。

组织教学和导言
分析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并讲解控制变量法和对照实验法
通过习题的训练,总结实验设计的。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案)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案)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材与学情分析《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在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这一节关于蛋白质的功能中提到:“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本节是理解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知识的基础。

本节从学生自主复习入手,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并评价与酶相关的实验,以此为依托,进行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的复习。

然后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酶活性的因素,让学生形成基本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细胞代谢的概念,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2、理解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二、过程与方法进行分组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3)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教学难点(1)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教法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本节内容的特点,采用探究式教学法,由教师提出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分析、提出问题,然后设计实验,通过对实验方案的分析和评价来解决问题。

在探索过程中研究和领悟得出结论,从而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能也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实验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和分析,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为掌握理性知识创造条件,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有兴趣地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符合教学论中的可接受性原则。

教学工具:PPT 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老 师 组 织 和 引 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 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只有不断输入能量才能维持生命活动有序性。

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案(新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

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案(新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能力方面: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解决方法:⑴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切入,引入酶的学习。

⑵通过实验、资料分析得出酶的本质和三大特性。

2、教学难点:⑴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⑵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解决方法:⑴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

⑵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学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教学方法:直观教学、讲解、启发、实验法。

五、教具准备:课件六、学生活动1、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需了解的知识点,细胞代谢的定义,酶的本质,酶的特性等。

2、完成教材中的实验。

七、教学程序第1课时[问题探讨]介绍教材P78斯帕兰扎尼的实验,讨论下列问题:⑴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⑵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对细胞来说,能量的获得和利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细胞中代谢过程离不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学生回忆:⑴化学反应中无机催化剂的概念?⑵无机催化剂的作用、特点和条件是什么?学生思考:细胞内的环境是一个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化学反应却能高效有序地发生,应该有适合的生物催化剂——酶。

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原理:2H 2O 22H 2O +O 2 2H 2O 22H 2O +O 2 23、讨论⑴——⑷见教材P79。

⑸这个实验为什么要选用新鲜的肝脏?为什么要将肝脏制成研磨液? ⑹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一个吸管?为什么? 4、实验结论5、实验过程的理论分析⑴在做该实验时让学生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的突出特点——高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纲】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B 2.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c
【知识网络】
P
酶活性越大,蛋白质分解越快,蛋(3
)为确认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还应对实验进行什么设计
调到适当,加入高温处理
甲:在酶量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
甲: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1.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起催化作用
B.酶都有消化作用
C.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不一定是酶
D.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2.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A.不断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3.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4.将刚采摘的乱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

这是因为加热会
A.提高淀粉酶活性
B.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结构
C.防止玉米粒发芽
D.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
7.动物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脱羧酶,能专一催化1 mol 谷氨酸分解为1 mol γ-氨基丁酸和1 mol CO2。

某科
研小组从小鼠的脑中得到该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10 mmol/L、最适温度、最适pH值的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见下图甲和图乙。

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在图甲画出反应过程中谷氨酸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1”标注)。

(2)当一开始时,将混合物中谷氨酸脱羧酶的浓度增加50%或降低反应温度10℃,请在图甲中分别画出理想条件下C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2”标注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用“3”标注温度降低后的变化曲线),并分别说明原因。

(3)重金属离子能与谷氨酸脱羧酶按比例牢固结合,不可解离,迅速使酶失活。

在反应物浓度过量的条件下,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
...的重金属离子后,请在图乙中画出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的曲线(请用“4”标注),并说明其原因。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