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 风儿吹呀吹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品德一年级下册《8风儿吹呀吹》word教案 (2)

人教版小学品德一年级下册《8风儿吹呀吹》word教案 (2)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第八课风儿吹呀吹一、主题目标:1.感受风的不同特征,初步知道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

2.观察与风有关的一些生活现象,了解并体会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风的利用。

3.学习风车的制作方法,并通过玩风车感受到风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难点:感受风的不同特征以及风的产生。

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课前准备:1.制作风车的工具和用品。

2.收集一些可以表现风存在的物品:小手绢、羽毛、扇子、蜡烛等。

3.收集风与人们生活有关系的资料。

4.学生准备好画画用品。

第一课时主题目标:1.感受风的不同特征,初步了解风的形成。

2.画出风的感受。

活动过程:一、猜谜导课,激发兴趣树儿见它把头摇,苗儿见它就弯腰。

水儿见它浪花起,云儿见它快快跑。

风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一找风好吗?二、找风。

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去游戏并观察1.从哪些方面可以感受到风的存在?(树枝摇晃、红旗飘扬、手绢飘动、头发飞扬……)2.风吹到身上是什么感觉?三、造风。

让学生玩一玩吹羽毛、扇扇子、吹蜡烛等游戏。

(体会利用空气流动产生风的原理)四、画风。

刚才,我们不仅找到了风,还学会了制造风,现在就让我们来画一画风,看看谁的画最能表现风。

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五、结束新课,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主题目标:1.结合自身的经历,探究风在人们生活中的不同影响。

2.学习制作风车,感受风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一、谈风课,这节课我们一起再来说一说风好吗?二、论风1.你知道风的哪些事情呢?(散热、助燃、传播花粉、发电等)2.风对人们有什么害处呢?(沙尘暴、台风等)3.我们能不能治理沙尘暴呢?(植树造林)三、玩风。

上节课我们做了吹羽毛,吹蜡烛,扇扇子的游戏。

这节课我们再来做个风车玩玩。

1.教师指导学生看图,小组合作制作风车。

2.到户外玩风车。

四、结束本课。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风儿轻轻吹教案[五篇范文]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风儿轻轻吹教案[五篇范文]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风儿轻轻吹教案[五篇范文]第一篇: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风儿轻轻吹教案一、教学目标:1、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与大自然有共在感;2、了解并体会风在生活中的作用及人们对风的利用,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

二、教学重点:①了解风的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②了解风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①人们对风的利用。

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四、活动准备:扇子风车气球薄纸张香水五、活动过程:一、风儿在哪里游戏导入,引入主题——猜谜语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好吗?(好),那就开动你们聪明的小脑瓜猜一猜这是什么?(出示课件)2、师:同学们,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风)对,是风。

今天,老师把风娃娃请到了我们的教室,让他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好不好?(好)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风儿轻轻吹》。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和风儿一起玩感受风,发现风。

师:风娃娃天天和我们在一起,但风娃娃可喜欢捉迷藏了,粗心大意的小朋友看不见风娃娃,细心肯动脑筋的小朋友就可以找到它。

同学们,你们能找到风娃娃吗?(能)师:老师看见风娃娃躲在河水里,因为他把河水吹皱了。

我找到风娃娃了,就在旁边的花丛里。

同学们,你们也能像老师这样找到风娃娃吗?(能)好,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一起找风娃娃吧!①学生在四人小组找风娃娃,边找边说风娃娃藏在哪里?②集体交流,指名学生说。

生:我做的风车被风吹转起来了。

生:风藏在柳条里,因为柳条被风吹地斜斜的。

生:小女孩手里拿着的手绢,因为被风吹得飘起来了。

生:那个男孩子用手把帽子捂住了,不然他的帽子就要被风吹走了。

生:这个小女孩闻到了花香。

师:这个小女孩是怎么闻到了花香呢?生:因为风把花儿的香味带过来了,所以她闻到了花香。

生:小男孩在河边玩帆船,风把帆船吹向远方。

生:房子上的炊烟也被风吹得越来越远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一年级下品德 与社会教学实录风儿吹呀吹_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品德 与社会教学实录风儿吹呀吹_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风儿吹呀吹_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感受风的不同特征,初步感知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知道风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2.学习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对自然界的风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3.体会风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与快乐,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准备:1.课前让学生观察与风有关的生活现象。

2.五彩风车、电风扇。

3.制作风与人们生活有关系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玩具,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生:想!师:请你们把眼睛闭上,等魏老师数到“3”时再把眼睛睁开,好吗?(出示五彩风车。

)这是什么?生:风车!师:谁能让这漂亮的风车转起来?(教师随机找3名学生并发给他们风车玩,其他学生为这3名同学加油。

)师:他们的风车都转起来了,而且用的是不同的方法,所以你们都是胜利者。

那么你们知道风车为什么能转起来吗?(因为有风。

)师:对了,就是因为有风,风车才转了起来。

同学们身边到处充满了空气,当你们用力吹,使劲跑时空气也跟着同学们做起了运动。

空气流动,就形成了风。

今天,我们就和风姐姐交朋友,去听听她的声音,看看她的表演,夸夸她的好处,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教师板书课题:和风姐姐交朋友。

)(点评: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作为切入点,在儿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积极思考,并以“和风姐姐交朋友”这种拟人的方式,把注意力引向了主题活动。

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

)活动二:我会找风师:听,谁来了?(师用媒体播放风的声音。

)生:风姐姐来了。

师:对,让我们大声对风姐姐说声:“风姐姐,你好!”生:风姐姐,你好!师:风姐姐就藏在书中32页图画里,快打开书找一找。

(生翻开教科书32页。

)同学们看,风姐姐和我们玩迷藏的游戏呢。

谁要是能把风姐姐从这幅画中找出来,她就会和你成为好朋友。

看谁找得又快又准!找到了就大声说给大伙儿听听。

生:风把小朋友的帽子、纱巾、头发和衣服吹动了。

生:风让帆船随风飘动。

一年级下册品德风儿吹呀吹教案

一年级下册品德风儿吹呀吹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风,知道风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的能力。

3. 教育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风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理解风的特点。

2. 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风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有关风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观察风的经历和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风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风的名称。

1.2 学生分享自己观察风的经历和感受。

2. 学习风的特点2.1 教师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源,展示风的作用和特点。

2.2 学生观察、思考,总结风的特点。

3. 体验风的魅力3.1 教师组织学生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风的力量。

3.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4. 学习风的保护作用4.1 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风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4.2 学生思考、讨论,总结风的保护作用。

5. 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5.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

5.2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6. 总结课堂内容6.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6.2 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

7. 作业布置7.1 教师布置有关风的观察和实践作业。

7.2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6.1 教师回顾课堂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成果和不足之处。

6.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七、课堂评价7.1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成果等进行评价。

7.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八、拓展活动8.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与风相关的拓展活动,如制作风车、风向游戏等。

8.2 学生积极参与拓展活动,提高对风的认知和兴趣。

九、家庭作业9.1 教师布置有关风的观察和实践作业,如观察家中空调吹出的风、了解风的级数等。

9.2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一下品德与生活教案风儿吹吹

一下品德与生活教案风儿吹吹

一下品德与生活教案风儿吹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基本知识,知道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风的基本知识:风的形成、风的速度、风向等。

2. 风在生活中的作用:风力发电、风力灌溉、风能利用等。

3. 风与环境:风对气候的影响、风对植物生长的作用、风与污染等。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风的基本知识,知道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2. 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风的速度和风向的概念。

2. 让学生了解风能利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风的基本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风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4.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风的威力。

第一章:风的基本知识1.1 风的形成1. 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风是如何形成的。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1.2 风的速度和风向【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风的速度和风向的概念。

2.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风的速度和风向的判断方法。

第二章:风在生活中的作用2.1 风力发电【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风力发电的原理和应用。

2.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或观看视频,了解风力发电设施。

2.2 风力灌溉和风能利用【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风力灌溉和风能利用的方法和优点。

2. 学生通过实验或案例分析,了解风力灌溉和风能利用的实际应用。

第三章:风与环境3.1 风对气候的影响【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风对气候的影响,如季风、台风等。

2.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气象数据,了解风对气候的影响。

3.2 风对植物生长的作用1. 教师介绍风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如传粉、种子传播等。

2. 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了解风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一年级下品德与社会说课风儿吹呀吹_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品德与社会说课风儿吹呀吹_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品德与社会说课风儿吹呀吹_人教新课标两根羽毛、卡纸若干、木棍、剪刀、胶布、图钉五、说教法学法学生的品德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

根据教材特点,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体验式和引导式等学习方式。

结合当地实际和学生生活,设计了“寻找风”、“感受风”两个个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学会用各种方式了解风的特点,学会观察生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与风有关的迹象,并通过多媒体课件与亲自实践,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则谜语,你来猜猜看:谜语一:看不见来摸不到,四面八方到处跑,飞过江河水生波,穿过森林树呼啸。

(生猜:风)谜语二:树儿见它把头摇,苗儿见它就弯腰。

水见它浪花起,云儿见它快快跑。

猜一猜,这是什么?(风)二、揭题:对,就是风,今天我们将要去感受风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去了解风。

来,让我们一块儿来读题目。

(板书:风儿吹呀吹,生齐读)三、活动一:寻找风1、游戏: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件玩具,你们想看看吗?就是两根羽毛。

下面老师找两位同学来比赛,看谁的羽毛在天空中带的时间最久,第一个掉在地上同学就输了。

2、寻找风姑娘羽毛为什么可以一直飞在天上?(因为有风)师:对了,就是因为有风,羽毛才飞起来了。

在同学们身边到处都充满了空气,刚才同学使劲吹、用力跑,空气也跟着同学们动起来了,这样就形成了风。

风,就形成于空气的流动。

师:听风姑娘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吧:(课件出示:谁也没有见过风,风在哪儿呢?当小草翩翩起舞的时候,我知道风来做客了。

谁也没有见过风,风在哪儿呢?当乌云在四处跑动的时侯,我知道风要生气了。

谁也没有见过风,风在哪儿呢?当你感觉一阵凉爽时,我知道风要与你交朋友了。

)3、探究师生共同思考探究风在哪?完成探究题:风姑娘藏在___,因为我发现___。

(师生共同探讨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寻找风在哪)四、活动二:感受风】1、感受不同季节的风教师出示课件不同季节的风的图片,大家一起说说不同季节的风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风儿吹呀吹教案

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风儿吹呀吹教案

教案:一年级思品与生活下册《风儿吹呀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的概念,知道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保护。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风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风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教学准备:1. 风的教学图片或视频。

2. 吹风机等演示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空气流动,让学生感受到风的存在。

2. 提问:“你们知道风是什么吗?风是如何形成的?”二、基本概念(10分钟)1. 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风的基本概念。

2. 讲解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空气流动的原因有多种,如温度差异、气压差异等。

三、观察与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观察教室里的风,记录风的方向和强度。

2. 使用吹风机等演示工具,让学生亲身体验风的形成和作用。

四、想象与创造(10分钟)1.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风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风吹树叶、风帆等。

2. 让学生动手制作有关风的创意作品,如风车、风筝等。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风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2.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热爱大自然。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风的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六、风与气候(1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与气候的关系,知道气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2. 培养学生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风与气候的关系。

2. 气候变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准备:1. 气候变化的相关图片或视频。

2. 气候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了解风与气候的关系,如风的强度、风向等对气候的影响。

2. 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气候变化的现象,如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等。

3. 分发气候资料卡片,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8 风儿吹呀吹 》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8 风儿吹呀吹 》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8 风儿吹呀吹》教案及教学反思《风儿吹呀吹》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风的特征,并能与人交流对风的感受。

2、观察与风有关的生活现象,用画表现出来。

3、体会风的积极与消极的作用。

4、学习风车的制作方法,并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做出许多和风儿游戏的手工制品。

教学准备1、课前收集风的作用的相关资料。

2、准备做风车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揭示课题。

1、树儿见它把头摇,苗儿见它就弯腰。

水见它浪花起,云儿见它快快跑。

猜一猜,这是什么?2、对,就是风,这个单元我们将要感受风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了解风的作用,和风一块玩,大家高兴吗?来,让我们一块儿读读本单元的题目吧!(板书:风儿吹呀吹)二、感受风,表现风。

1、看画面:(课本P32—33的图)你从哪儿发现了风?2、让学生谈感受:到走廊吹吹风,谈谈风吹在脸上,身上的感受。

还能谈其它风吹在脸上的感受吗?(海风、山顶风、树林风)3、画画风:看谁的画最能表现风。

①学生画。

②小组内交流自己画得怎样。

③指名在全班交流。

④师小结:从以上同学们的画和大家的相互交流中,我们了解到风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散热、助燃、传播花粉,还可以产生动力,用来发电,风的作用真不小。

不过,风有时也会发脾气,你们在看电视中看过狂风及台风的新闻吗?让学生说一说。

4、谈一谈有时风对人类及自然界的危害。

①台风,暴风雨。

(你在什么时间,地点遇到过)②我们有治理它们的办法吗?三、和风一块玩,动脑又动手。

1、有了同学们和我们人类的共同行动,风是能和我们永远做朋友的。

现在,你最想和这位好朋友做什么呢?2、你们打算怎样和风做游戏,能告诉我们吗?3、大家想出的玩法可真多。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块儿动手来做一个和风儿玩的玩具吧!①做风车。

师做指导,小组合作做风车。

A、折(对角折)B、剪(四个对角都剪开,留下同样长度的角)C、粘(翻转粘四个角)D、固定(用图钉固定在木棍上)②玩风车:你有什么办法让风车动起来?4、小组讨论:下节课,我们将和风儿一起玩,你们还将准备带些什么?怎么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儿吹呀吹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风,了解风的特点,初步知道风产生于空气的流动,明白制造风是人类智慧的一种体现,引导学生自己能制造风。

2.通过图片,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风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感受风的特点。

(2)知道风产生于空气流动。

(3)了解风在生活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
(1)自己制造风。

(2)对风的利用的畅想。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1)搜集风在生活中的作用资料。

(2)自己在家想一些制造风的方法,准备制造风用具,上课备用。

2.教学器材:投影片、一些制造风的用具(扇子、气球、纸张等)、小纸船、长方塑料水槽。

3.教学课件:风在生活中的作用的图片投影片、风给人们带来灾难的录像片、一些自然现象的图片(包括雨、闪电、大雾、雪、霜、彩虹等)
教学设计:
流程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每组桌子上放一个长方形水槽,将一只小纸船放在水槽一端)
师:我们做个游戏,比一比哪组同学先把小纸船送到对岸。

要求不能用手直接动纸船。

1.同组同学讨论,用什么方法?
2.游戏开始。

(在学生游戏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借助一些物品,例如纸张、嘴、手等制造出风来。

对有创造的方法教师要及时给以鼓励。


3.选出速度最快的一组,发一面“胜利小红旗”。

4.请得红旗的小组派代表,向大家介绍速度快的“秘诀”。

5.其他同学和教师队伍结合学生发言发表自己看法.
二、我们也能制造风。

1.师:刚才大家自己制造了风把小船送到了对岸,现在小组讨论一下,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制造出风?(小组讨论,可以借助一些物品作为制造风的工具。


2.每组派代表向大家展示讨论的方案,其他同学给以评价。

3.在学生展示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以补充,对一些有创造性的方法更应大力表扬、鼓励,激发
学生创造的积极性。

4.学生在展示的时候,要对自己所用的方法加以说明,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能将风的形成说出来。

5.师:通过刚才大家的展示,谁来说一说风是怎么形成的?
6.学生小结,教师补充:是空气流动产生了风。

(没必要让学生说的很专业,只要能说明意思即
可。


三、风在生活中的作用:
1.师:生活中人们离不开风,风在生活中到底有哪些作用?请看投影片。

(播放风在生活中作用
的投影片。


2.除了投影片上所表现的,利用在家搜集的材料,小组讨论:风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作用。

(学生
讨论,汇合在家搜集的资料。


3.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讨论汇合的结果。

在汇报时,可以用在家搜集来的图片等来说明,教师
也应多搜集一些图片素材,在学生介绍时可以配合学生进行讲解。

4.师:风给我们带来什么?
学生:风给我们带来了……(让学生充分发言,表达自己对风的感觉,发言中可能会出现风的好处,但也会出现风给人们带来的灾难,配合灾难教师放“风给人们带来灾难的录象片。


5.师:风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灾难,但更多的是造福了人类。

让我们也来发挥我们的想象力,
畅想一下能够利用风做些什么?
6.学生畅想,发表建议。

在学生发表建议时,教师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对有创造性的想法
及时鼓励,尊重学生的意见。

四、课后延伸:
大自然中除了风之外,有很多自然现象,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自然现象进行资料搜集,然后咱们一起出个“科普宣传展板”。

(播放一组其它自然现象的图片,让学生选择。


五、总结: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总结,老师加以补充。


教案点评:
这节课学生能通过自己在家搜集的资料和课上的投影资料,基本上知道了风是怎样形成的、了解到风的作用,并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制造风,对风的利用进行畅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不要讲得过多,尤其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东西,点到为止,应该多让学生发言、发表意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积极性。

对学生的异向思维及时鼓励。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