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客运站维修改造工程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道路维修改造可行性分析

道路维修改造可行性分析

道路维修改造可行性分析引言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保障城市交通畅通的同时,也对城市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道路的状况逐渐恶化,需要进行维修改造以提升道路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

本文将分析道路维修改造的可行性,从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估,以期为道路维修改造提供决策支持。

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首先,对道路维修改造的经济可行性进行分析。

道路维修改造需要大量的投资,包括设计、施工和材料等成本,因此需要确保维修改造后的道路能够为社会创造足够的经济效益。

具体分析如下:1. 路况改善:道路维修改造后,路面平整、排水良好,能够提高车辆行驶效率,减少交通堵塞。

这将节省车辆的能耗和运行时间,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将带来经济上的节约。

2. 减少事故:道路维修改造能够提升道路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据统计,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维修改造道路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从而减少经济损失。

3. 能源节约:道路维修改造后,交通流畅,减少了汽车的急刹车和加速操作,降低了燃油消耗,从而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环境可行性道路维修改造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具体分析如下:1. 噪音污染:道路维修改造后,道路会更加平整,减少车辆运行时的噪音产生。

这有利于降低城市环境中的噪音污染,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 空气污染:道路维修改造后,交通流畅,减少了排车时的排放量和排放时间。

这将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社会可行性道路维修改造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也需要考虑。

具体分析如下:1. 便利性提升:道路维修改造能够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减少了人们的出行时间,提升了出行的便利性。

2. 社会效益:道路维修改造后,能够为城市提供更好的交通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道路的维修改造也为就业提供了机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精编范文】客运站建设可行性报告-范文模板 (17页)

【精编范文】客运站建设可行性报告-范文模板 (1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客运站建设可行性报告客运站建设可行性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总论 .................................................................. .. (1)1.1 项目概况................................................................... .. (1)1.2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 (5)1.3 可行性研究概要................................................................... .. (6)1.4 可行性研究结论................................................................... .. (7)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 (8)2.1 项目建设背景................................................................... (8)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16)第三章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 (18)3.1某某区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18)3.2某某区交通运输分析................................................................... .. (20)3.3项目旅客发送量分析预测................................................................... (23)3.4站内作业量指标预测................................................................... .. (27)第四章站场位置及建设条件 .................................................................. .. (30)4.1 站场位置................................................................... (30)4.2 建设条件................................................................... (32)第五章建设内容及规模 .................................................................. . (37)5.1 设计生产能力及功能定位................................................................... .. (37)5.2项目设施组成................................................................... .. (39)5.3 建设规模及内容................................................................... (40)5.4 项目主要经济指标................................................................... .. (41)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 (42)6.1 工程概况................................................................... (42)6.2 交通组织方案................................................................... . (42)6.3 站场总平面布置................................................................... (52)6.4 建筑设计................................................................... (55)6.5 结构设计................................................................... (59)6.7 电气设计................................................................... (63)6.8通风与空调设计................................................................... . (69)6.9 消防设计................................................................... (70)6.10 无障碍设计................................................................... (73)6.11 总图工程 .................................................................. .. (74)第七章节能 .................................................................. (78)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 (78)7.2能耗状况分析................................................................... .. (78)7.3能耗指标测算................................................................... .. (79)7.4节能措施................................................................... . (80)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 .. (86)8.1 环境影响评价依据及标准................................................................... .. (86)8.2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 (86)8.3施工期环境影响及治理措施................................................................... .. (87)8.4运营期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 (90)8.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94)第九章项目实施方案 .................................................................. .. (95)9.1 项目建设组织管理................................................................... .. (95)9.2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 (96)9.3 项目招标初步方案................................................................... (100)第十章项目运营管理及人力资源配置 (102)10.1 项目运营管理................................................................... ........................ 102 10.2 人力资源配置................................................................... ........................ 103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104)11.1估算依据与说明 .................................................................. ...................... 104 11.2建设投资估算 .................................................................. .......................... 105 11.3流动资金估.......................... 109 11.4项目总投资 .................................................................. (109)11.6资金使用计划 .................................................................. .......................... 110 第十二章财务评价 .................................................................. . (110)12.1依据、方法与说明................................................................... ................. 110 12.2基础数据................................................................... ................................. 111 12.3营业收入与税金估算................................................................... ............. 112 12.4生产成本估算................................................................... ......................... 114 12.5经济费用效果分析................................................................... ................. 114 12.6偿债能力分析................................................................... ......................... 115 12.7不确定性分析................................................................... ......................... 116 12.8财务分析结论................................................................... ......................... 119 第十三章国民经济评价 .................................................................. .. (119)13.1影子价格及通用参数选取................................................................... ..... 120 13.2效益费用范围调整................................................................... ................. 120 13.3效益费用数值调整................................................................... ................. 121 13.4项目投资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 122 13.5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 122 13.6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 122 第十四章社会效益评 (123)14.1项目对所在地生产建设的影响................................................................123 14.2项目对当地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容量的影响........................................ 124 14.3项目对所在地居民就业和收入的影响.................................................... 125 14.4项目对区域土地价值的影响.................................................................... 125 第十五章风险分析 .................................................................. . (125)15.1风险因素识别................................................................... ......................... 125 15.2风险因素评估................................................................... ......................... 127 15.3风险防范对策................................................................... ......................... 128 第十六章结论及建议 .................................................................. (129)16.1 结论................................................................... . (129)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某某客运站建设项目1.1.2 项目业主某某省某某交通发展公司1.1.3 项目性质新建1.1.4 项目建设地点拟建的某某客运枢纽站位于某某市某某区某某镇绕城路东侧(泗义村、万和村),项目地处某某中心城区东南部,东靠成绵乐高速、成绵高速公路;西临绕城路;南临南二路;北接电子路。

等级客运站转型发展改造计划

等级客运站转型发展改造计划

等级客运站转型发展改造计划是一项旨在提升客运站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的改革举措。

该计划主要针对不同等级的客运站,通过转型升级和改造,提高客运站的服务能力、完善设施设备、优化运营管理模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旅客需求。

具体来说,该计划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服务品质提升:通过加强员工培训、优化服务流程等措施,提高客运站的服务水平,为旅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2. 设施设备改造:对客运站的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包括站房、停车场、候车区等,以提高客运站的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旅客需求。

3. 运营管理模式优化:引入先进的运营管理理念和技术,提高客运站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例如,通过智能化调度系统、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客运站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4. 业务拓展:在保证主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客运站多元化经营的可能性,如开展旅游、餐饮、购物等业务,提高客运站的盈利能力。

5. 绿色环保:在改造过程中,注重节能减排和环保措施的落实,推广绿色建筑和清洁能源的应用,实现客运站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等级客运站转型发展改造计划将推动客运站行业的整体进步,为旅客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

维修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

维修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

维修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维修改造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

维修改造是指对已有建筑或设施进行改进和更新,以适应不同的需求或提高其性能。

在此报告中,我们将重点考虑以下方面:维修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资源需求和可能的风险。

2. 维修改造的必要性维修改造对于现有建筑和设施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维修改造的几个必要性:2.1 更新技术和功能要求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建筑和设施可能无法满足新的技术和功能要求。

维修改造可以提供必要的更新,以适应现代需求。

2.2 增加设施的使用寿命古老的建筑和设施可能面临使用寿命的限制。

通过维修改造,可以延长建筑和设施的使用寿命,从而最大化投资回报。

2.3 提高建筑或设施的性能维修改造可以改善建筑和设施的性能,例如提高能源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这将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并降低运营成本。

3. 可行性分析在维修改造之前,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来评估是否值得进行维修改造。

以下是可行性分析的几个关键方面:3.1 技术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是评估维修改造的技术方案是否可行的关键因素。

需要考虑可用的技术、设备和系统,以及其是否能够满足设定的目标和要求。

3.2 经济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评估维修改造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需要考虑项目的总成本、预期收益、回报率和投资回收期等指标。

3.3 社会可行性社会可行性评估维修改造项目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接受度。

需要考虑项目对社区居民、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影响,以及项目的社会可持续性。

3.4 法律和政策可行性法律和政策可行性评估维修改造项目是否符合相关法律和政策的要求。

需要考虑建筑标准、环保要求和土地使用规划等方面。

4. 资源需求维修改造项目需要适当的资源来完成。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资源需求:4.1 人力资源维修改造项目需要有足够的专业人员来进行设计、建造和监督工作。

这些专业人员包括建筑师、工程师、项目经理等。

4.2 财务资源维修改造项目需要适当的财务资源来支持项目的实施。

XXXX客运南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X客运南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X客运南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你可任意修改编辑)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XXXX客运南站建设项目1.1.2项目坐落地址XXXXXXXXXX1.1.3项目建设法人单位XX市运输有限责任公司1.2项目法人概况XX市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为XX市运输总公司,成立于1950年1月,2005年12月由XXXX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收购,经过企业重组变更为现在的XX市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现任法定代表人马士恒,注册资本2000万元,实收资本400万元,主要经营旅客运输、汽车长短途运输及汽车出租、汽车修理、驾驶员培训等业务。

公司从事旅客运输已有20余年历史,经营资质二级。

目前公司拥有XX 客运东、西站,拥有旅客运输车辆139辆,大小货车228辆;出租车630辆,占XX出租车总数的三分之一;驾驶员培训学校是XX市第一家获得交通主管部门认定具有驾驶员培训资质的学校,是交通部授予的一级驾校;职业技能鉴定站及培训中心,是经XX市劳动部门批准的唯一从事驾驶员、修理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单位。

公司控股股东XXXX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是安徽南翔集团控股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余渐富,经营范围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会展、配送、户外广告设计、制作、各种广告媒体代理及仓储业。

由于公司经营业绩突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几年获得了多项社会及经济荣誉,其中:2003年度被评为纳税信用A级企业;2005年2月,由XX市人民政府授予“2004年度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企业”称号;2004与2005年,两度被中国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评定授予AAA级信用企业。

另外,公司董事长余渐富因其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突出业绩受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安徽省工商联副会长、安徽省XX事业促进会副会长,并先后荣获全国和安徽省“XX事业奖章”、“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安徽省杰出私营企业家”、“全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等荣誉称号。

客运站消防管网维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客运站消防管网维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客运站消防管网维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Title: Feasibility Study on Maintenance of Fire Hydrant System at Passenger StationsIntroduction:The maintenance of fire hydrant systems in passenger stations is crucial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esidents and travelers. It is essential to conduct a feasibility study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acticality of maintaining the fire hydrant network in these facilities. This report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feasibility of performing regular maintenance on fire hydrants at passenger stations.1. BackgroundPassenger stations serve as vital public transportation hubs, accommodating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daily. These facilities are prone to various risks, including fire accidents that can have severe consequences without proper preventative measur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regular maintenance of a functional firefighting system,particularly the fire hydrant network, are imperative in ensuring effective response capabilities during emergencies.背景:客运站作为重要的公共交通枢纽,每天都接纳大量人员。

关于汽车客运站候车室改造工程的报告

关于汽车客运站候车室改造工程的报告

关于汽车客运站候车室改造工程的报告
总公司:
由于**客运站候车室原设计面积过于窄小,候车室内配套商业摊点无法市置,利用率比较低,另外受到民航铁路冲击客运班线,造成客流急剧下滑,营收大幅度下降,客运车辆逐年减少,如果客运站不发展多种经营,将造成客运站正常开支捉襟见肘。

为了进一步利用候车室资源,经客运站研究拆除候车室风景墙及旅行社散客部、调度室,扩展实用面积,增加摊点营收,具体方案如下:
一、拆除原有风景墙及旅行社散客部、调度室,能扩展130面积。

二、将安检仪挪至票房进入候车室出口位置进行安检,同时对除购票者其余进入候车室的人员收取站台费1元(送旅客的亲友、托运货物的、周边商户如厕等人员),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旅客直接通过司机托运货物,减轻客运站厕所的支出费用等。

另外,候车室四周可以增加摊点,增加收入。

三、候车室改造方案。

通过市场咨询及核算,拆除风景墙及旅行社散客部、调度室所需费用如下:
1、拆除费用前期固定吊顶费用25000元,工时费8500元。

2、垃圾清运费用18000元,拆除费用10000万。

3、重新购置材料(瓷砖、干挂砖、龙骨、吊顶材料,角铁,灯具等) 瓷砖18000元,补砖6000元。

4、对于拆除的风景墙重新组装(可装可不装),费用另计。

消防管道、电路改造
5、由于客运站资金紧缺,建议申请总公司拨付9万-10万的改造费用。

此报妥否,请批示。

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前言客运站是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集散、换乘等功能,对于提高城市交通效率、优化交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的目的是对客运站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为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经济评价。

二、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量逐渐增大,客运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目前,本市客运站的规模已经不能满足人口流动的需求,既有客运站设施老化、拥堵等问题频发。

为了满足市民对客运站服务的需求,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本市政府计划新建一座现代化的客运站。

三、目标与范围本项目的目标是新建一座现代化的客运站,提供便捷、高效的客运服务,促进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优化升级。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将对项目的各项要素进行全面调研和评估,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投资规模、运营模式等。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4.1市场需求分析通过对本市客运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发现本市客运需求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并且既有客运站已经饱和,无法满足人口流动的需求。

新建一座现代化的客运站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和投资潜力。

4.2技术可行性分析通过对现代化客运站建设技术的研究,发现该技术已经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保证项目的高质量完成。

4.3项目投资规模分析通过对项目建设所需投资的估算,包括土地购置费、建筑施工费、设备采购费等,得出了项目总投资约XXX万元。

同时,通过对项目的经济效益的分析,预计项目将在XX年内实现投资回收并获得持续的盈利。

4.4运营模式分析在客运站的运营模式上,可以采取政府出资建设、委托经营的方式。

政府出资建设可以有效控制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委托经营可以通过引进专业运营管理公司,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五、风险与对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投资成本上升、政策风险等。

为了降低项目的风险,可以采取灵活的经营策略,例如与周边地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客源市场;与银行合作,寻求融资支持;与相关部门保持良好沟通,及时了解政策变化,并及时调整项目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平客运站维修改造工程第一章概述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康平客运站维修改造工程建设性质:维修改造所属单位:康平县第一运输公司项目拟建设地点:康平县向阳街估算总投资:394.5万元主要维修改造工程如下:修建长30m,宽8m,高5m的240㎡的检测车间;铺设6000㎡的石地面的站前广场;铺设12000㎡的水泥地面的院停车厂;维修门和门台、更换客运大厅天窗等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1促进康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康平客运站,现有职工444人,在岗职工96人,是一座集客运、商场、宾馆、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性办公服务场所。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性大幅增长,对交通承载负荷大量增加,对作为汽车客运站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目前其站前广场、院停车厂等地面较差,候车厅、售票厅、停车坪等基础设施老化、破旧,并且场地狭小,已经无法满足居民出行和中转旅客的要求。

另外随着对车,为此,对汽车客运站进行改扩建确有必要。

2、抓紧完成康平县“十二五”规划目标的需要《康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指出,要完善全县交通体系,突出抓好城市提质扩容,实现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康平县交通网络的日渐完善和城市扩容提质进程的加快,必然要求康平县具有一个具备承载全县公路交通运输任务的汽车站,作为县城发往各乡镇、周边各县市及其他地区的公路交通枢纽。

而康平县目前的汽车客运站,承载能力和服务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康平当前公路客运的要求,更无法适应康平县今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新建康平汽车客运站,根据客流量的预测结果,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趋势,按照国家二级车站标准设计,是抓紧完成康平县“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措施之一。

3、推动康平县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

各地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农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取得了可喜成就。

康平客运站维修改造工程能够加快康平县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促进“三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4、是适应康平县公路客运市场发展的需要康平县地处辽河流域。

对于康平县这样一个深处陆的贫困县来说,大力发展公路交通,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县域交通瓶颈的现实措施。

近年来康平交通尤其是公路运输发展迅速,公路网络不断完善,本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康平县公路客运市场环境,有利于市场的规化管理,从而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运输支持条件。

1.3 项目研究过程我公司于2012年9月在接到委托函后立即开展工作,成立了《康平县汽车客运站维修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小组,在康平县进行了一系列的国民经济发展现状调查及城镇远景建设发展规划、现有客运站及载人停靠点状况等其它相关容的资料搜集,对该项目的概况、市场需求及目标功能、建设标准和规模、站场选址、工程地质、水文、建筑材料供应以及料场分布等进行了实地踏勘工作;在此基础上按照《公路运输站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的要求,充分结合本项目实际,并相关取费标准对本项目进行财务分析,于2012年9月完成了《可研报告》。

1.1.4 可研编制依据1.《康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康平县城市总体规划》;3.《公路运输站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5.《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6.《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JGJ60-99);7.建设部2000年颁发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8.国家现行的其它有关规、规程、标准、定额;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1.4 主要研究结论1.4.1 项目建设条件1.项目选址康平县汽车客运站项目选址位于位于康平县向阳街,靠近城市主干道及公路干线出入口,流向合理,交通出入方便,便于旅客集散和换乘市交通。

选址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且具备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及排污等条件。

2.工程地质和水文情况康平县地处辽河流域,年平均气温 6.9℃,最高气温36.5℃,最低气温-29.9℃,年平均日照时数2867.8小时,10℃以上积温在3283.3℃,无霜期在150天左右,年降水量540毫米左右,地下水开发量仅为8000万立方米。

地势特点为西高东洼,南丘北沙,地貌可概括为一水二草三林四分田。

3.市政配套设施1.供水方面:康平县城安装有自来水系统,能够满足县城生产、生活用水,能够确保正常施工用水。

2.供电方面:康平县县供电质量好;,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3.交通、通信方面:交通便利,水、电、建材能便捷的通入施工现场。

另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无线网络覆盖县域全境,通信保障条件良好。

4.建材供应方面:项目建设所需各类建筑材料,均可从当地建材市场购买,或从临近的县市调运,供应有保障。

1.4.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项目市场定位康平县县汽车客运站按照国家二级车站标准设计,定位为今后康平县的公路交通客运中心,进一步完善康平县公路客运站点布局,真正实现居民出行“零换乘”和“车进站,人归点”的目的。

2.主要功能康平汽车客运站维修改造后将成为具备客运、换乘、中转通讯信息、综合服务等多项功能,以中短途客流为主、长途客流为辅的现代化公共开放型客运站。

3.主要建设容及规模项目建设容及规模为:修建长30m,宽8m,高5m的240㎡的检测车间;铺设6000㎡的石地面的站前广场;铺设12000㎡的水泥地面的院停车厂;维修门和门台、更换客运大厅天窗等1.4.3 估算总投资及融资方案经测算,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394.5万元,其中检测车间建设费用40万元,设备购置安装费23万元,站前广场、院停车厂的路面改造,维修门和门台、更换客运大厅天窗等合计331.5万元。

总投资的394.5万元均来源于2012年市交通局专向资金。

1.4.4 经济及社会评价1.经济评价经测算:本项目经营计算期年实现营业收入837.01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45.83万元,总成本费用269.58万元,企业所得税111.87万元,净利润409.74万元,投资利润率20.37%,投资利税率22.16%,税后财务部收益率16.34%,税后财务净现值2208.14万元(Ic=6%),税后投资回收期为8.21年(含建设期),盈亏平衡点为26.23%。

综上所述,项目经营期财务状况较好,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2.社会评价项目建设能够完善康平*县公路客运基础设施条件,规客运市场,促进当地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能够为当地居民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

项目与当地文化、教育、卫生、技术具有良好的互适性,各相关利益群体均为项目受益群体。

项目与国家、省和县发展战略具有一致性。

项目实施对协调我国区域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2.1项目外部环境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2.1.1 外部环境发展现状康平县地处辽河流域,年平均气温6.9℃,最高气温36.5℃,最低气温-29.9℃,年平均日照时数2867.8小时,10℃以上积温在3283.3℃,无霜期在150天左右,年降水量540毫米左右,地下水开发量仅为8000万立方米。

地势特点为西高东洼,南丘北沙,地貌可概括为一水二草三林四分田。

康平县是国家半农半牧县,草场建设示县。

近年来,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一村一业”发展步伐明显将加快。

2006年,全县白鹅饲养量到500万只;桑树、寒富苹果、大扁杏等经济林达到6.3万亩;花生等杂粮面积达到40万亩。

康平境共有8条河,总长218.7公里。

辽河是康平与昌图两县的界河,康平境长度为52.7公里,流域面积89.2平方公里。

有大、小型水库14座,总容量25181万立方米,以中部的卧龙湖水库为最大。

境已经探明开采的矿藏有矿泉水、煤、石灰石、萤石、硅石、膨润土、玛瑙石、粘土、泥灰等。

康平地下矿泉水不仅储量居全国之最,且品位极高,含有锶、偏硅酸和碘等14种微量元素,一般每升水锶最高含量可达2.54——3.20毫克,在国外均属罕见,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2.1.2 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康平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开发、合理利用自身资源作为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后劲的关键来抓,走自主创新、自我发展之路,同时坚持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建立和完善“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的现代农业模式,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康平县经济社会全面均衡发展。

未来随着康平县国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一步加快,部分农村人口进入县城居住并稳定就业,将使康平县交通体系得到完善,其人员流动也就更加频繁;经济外向程度进一步提高,进城务工人口及商贸往来人员将不断增加,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将带动休闲和旅游活动的增加,这些因素均会使康平县未来公路客运量保持长期不断的快速增长势头,而且还会呈现出行影响深层次化和出行目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2.2市场需求分析根据康平县城现有客运站的布局、功能、规模、运营能力等方面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城乡公路建设计划的逐步落实,“村村通”目标基本已经实现,城乡居民对城乡公路客运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

由此可见,国民经济和交通事业的大发展使得康平县的营运车辆和旅客运输量还将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2.3目标市场分析及项目功能研究2.3.1服务对象康平县康平汽车客运站作为该县的公路客运枢纽,服务对象主要是该县的城乡居民、往返的商贸人员和参加营运的车主。

2.3.2市场竞争力分析1.硬件设施康平汽车客运维修改造后,场地设施齐全,站前广场、停车场、发车位根据用地地形,合理组织人车流线,布置科学合理,最大限度的方便司乘人员。

站房设置无障碍通道和残疾人服务设施,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在候车大厅配备电子显示屏、旅客留言板、饮水机等,彰显“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可以说,该车站维修改造后,将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

2.软件服务维修改造后康平汽车站配备电子售票设备、行包搬运与便民设备,汽车安全检测、清洁清洗和汽车维修用房,服务于广大乘客和运营车主。

通过开展以“三优(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三化(服务质量标准化、服务管理规化、服务过程程序化)”为主要容的规化服务,使车站的安全服务管理和站场秩序稳步提升,“窗口”建设持续发展,使司乘人员都能感受到车站的高效体贴服务,从软件服务上提升车站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章站场位置及建设条件4.1站场选址康平汽车客运站选址位于康平县************,流向合理,交通出入方便,便于旅客集散和换乘市交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