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5.2 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案3 冀教版

合集下载

最新冀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5 四则混合运算(一)》word教案 (1)

最新冀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5 四则混合运算(一)》word教案 (1)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结合买书包和鞋的问题情境,经历自主尝试连减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过程。

2. 能力目标:了解小括号的重要作用,会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式题。

3. 情感目标:在与他人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增强自主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小括号的作用以及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过程。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创设师:小华带100元钱到商店买了一个书包和一双运动鞋,小华还剩多少元钱?师:要想知道小华还剩多少元,必须先知道什么?(让学生弄明白问题与条件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生:先说一说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探究体验观察情景图师:你从图里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师:我们怎么就知道小华还剩多少元了呢?你们会算吗?(自己在本上写一写,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算法)师巡视,找不同算法来展示并请学生说一说师: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谁愿意把生:我知道了小华买书包花了20元,买鞋花了56元。

生:我知道了小华带了100元。

①生:我是这样算的100―29=71(元)71―56=15(元)我想先用100减去买书包的29元钱等于71元,再用71减去买鞋的56元钱就是剩下的钱。

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师:你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师:你的想法和刚才那位同学的一样,只是写的算式不一样。

那你在计算的时候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呀?师:你说的真棒!这样的算式是连减算式,我们在计算的时候要从左往右算。

那你们能用完整的竖式把它计算出来吗?师:好,在你的本上试着算一算。

师:谁愿意把你的计算过程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师:大家和他的计算方法一样吗?师:除了这两种算式之外,你还有不同的算式吗?师:真不错,这种方法也很简便,还有谁是用这种方法做的呢?你们都很聪明!师:你还有和他们不一样的算式吗?师:你这个算式挺有意思,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吧!生:我是先算29+56=85,在用100减85就是剩下的钱。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5四则混合运算(一)教案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5四则混合运算(一)教案

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结合买书包和鞋的问题情境,经历自主尝试连减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过程。

2. 能力目标:了解小括号的重要作用,会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式题。

3. 情感目标:在与他人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增强自主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小括号的作用以及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过程。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创设师:小华带100元钱到商店买了一个书包和一双运动鞋,小华还剩多少元钱?师:要想知道小华还剩多少元,必须先知道什么?(让学生弄明白问题与条件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生:先说一说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探究体验观察情景图师:你从图里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师:我们怎么就知道小华还剩多少元了呢?你们会算吗?(自己在本上写一写,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算法)师巡视,找不同算法来展示并请学生说一说生:我知道了小华买书包花了20元,买鞋花了56元。

生:我知道了小华带了100元。

①生:我是这样算的100―29=71(元)71―56=15(元)我想先用100减去买书包的29元钱等于71元,再用71减去买鞋的56元钱就是剩下的钱。

师: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师:你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师:你的想法和刚才那位同学的一样,只是写的算式不一样。

那你在计算的时候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呀?师:你说的真棒!这样的算式是连减算式,我们在计算的时候要从左往右算。

那你们能用完整的竖式把它计算出来吗?师:好,在你的本上试着算一算。

师:谁愿意把你的计算过程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师:大家和他的计算方法一样吗?师:除了这两种算式之外,你还有不同的算式吗?师:真不错,这种方法也很简便,还有谁是用这种方法做的呢?你们都很聪明!师:你还有和他们不一样的算式吗?师:你这个算式挺有意思,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吧!生:我是先算29+56=85,在用100减85就是剩下的钱。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学 精选教学PPT课件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学 精选教学PPT课件冀教版
这份深爱是我忘却了世界,唯独忘不了你。你看我即使忘记了我们的一二事,我还是绝对信任你啊。他说:“只要她能醒过来,忘记就忘记吧,不管她变成什么样子,我依然爱她。大不了,我们重新开始,从我叫什么开始。 只要她还活着,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足够我们再好好爱一回。“那之后,他日夜守在医院里陪伴她,这期间他的朋友不是没出过劝他再找的主意,他狠狠的说:”再说这样的话,绝交。世上好女孩万万千,我爱的只有这一人。“
亲身体验者,因此他们有时候抛出的观点,直观理性但又武断片面。“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然而,对于爱情我从来都是借鉴些我认为对的地方,并不会全盘吸纳。 有房又如何?房子没法给我这种人安全感。现实世界中我很理性,我清楚自己要的什么。然而当我遇上喜欢的人,我是很感性的。没有爱作为精神纽带的婚姻我觉得索然无味。人活一世不过3万多天,人生苦短,不容后悔。 如果你是个“圣斗士”或许你的家人即便知道你心不属他,可仍旧会强撮合,只因这个对象他们看着还不错,又怕你错失了他“你找不着怎么办”。但我想劝叔叔阿姨一句:“古话说的好,强扭的瓜不甜。”我想对那些如闺蜜般夹杂其中,不停苦恼的女孩说一声:“你有追求幸福的权力,选择权只在你自己手里,别人的话只能是参考,如果你并不认为那是对的,让他如云烟般路过就好。别人不是你,不会有你的感同身受。当事人以外的人的话语
每千克4元
观察情说境一图说,该说怎一么说计你算发呢现?了哪些数 学信息?
妈妈带了50元钱去买水果,买香蕉用去22 元。用剩下的钱买橘子,可以买几千克?
每千克4元
①分步计算:先算买完香蕉后还剩多少元钱, 再算可以买几千克橘子。
50-22 =28(元) 28÷4 =7(千克) 答:可以买7千克橘子。
②列综合算式
好的爱情大抵就是这个样子,不论你变成什么样子,我都欣然接受,依然爱你。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在好的爱情面前这条定理并不受用。 三、阿娇结婚:谢谢你出现,我还以为遇不到你了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一(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学课件 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一(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学课件 冀教版

850×2 - 850=850(台)
答:下半月比上半月多卖出计算机850台。
3. 学校买来5盒羽毛球,每盒12个。用去20个, 还剩下多少个? 12×5 - 20=40(个) 答:还剩下20个。
4. 学校买3个篮球花294元,买一个足球花了 58元。
不带括号的两级 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为
综合算式计算的过程。 2、结合具体事例,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 序,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感受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 学信息?
12+24×3
=72+12
=84(瓶)
=12+72
=84(瓶)
答:一共有84瓶饮料。
买整箱的葡萄酒,平均每瓶比零售价便宜 多少钱?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 说一说该怎么计算? 学信息?
买整箱的葡萄酒,平均每瓶比零售价便宜 多少钱?
480÷6=80(元) 86 - 80=6(元)
86 -480÷6 =86 - 80 =6(元)
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①用连加法计算
24+24+24+12 =84(瓶)
答:一共有84瓶饮料。
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②先算3箱的瓶数,再加箱外的12瓶。
24×3 =72(瓶) 72+12 =84(瓶)
答:一共有84瓶饮料。
24×3 =72(瓶) 72+12 =84(瓶)
24×3+12
归纳 总结 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除法,又
有加法、减法,要先算乘法、除法。
1.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4+246÷6 40×5 -162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 PPT精品课件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 PPT精品课件冀教版
简单的三步混合 运算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解答问题、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
综合算式计算的过程。 2、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 正确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 3、感受数学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同一 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决。
学校计划给每个班配置一个保温桶和一个 垃圾桶。
学校计划给每个班配置一个保温桶和一个 垃圾桶。6个班一共要用多少钱?
①分步计算:先算每个班买保温桶和垃圾桶 一共需要多少钱,再计算6个班需要多少钱。 65+17 =82(元) 82×6 =492(元)
学校计划给每个班配置一个保温桶和一个 垃圾桶。6个班一共要用多少钱?
②分步计算:先算6个班买保温桶共需要多少 钱。再算6个班买垃圾桶共需要多少钱,再把 两份钱数加起来。 65×6 =390(元) 17×6 =102(元) 390+102 =492(元)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27、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 生命才真正开始。 28、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精品文档)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5.1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案1冀教版

(精品文档)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5.1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教案1冀教版

四则混合运算(一)-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为综合算式计算的过程。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情感目标: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感受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准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

教学过程:【导入】一、复习铺垫,引出新知课的开始部分,我带领学生做一个“口算”抢答游戏,目的为了缓解孩子们的紧张心情,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适应听课的紧张氛围与环境,更是为了运用旧知引出新知。

25+25×3的算式给予学生新知探索的同时也为以后的乘法结合律概念做铺垫。

【讲授】二、经历探究,建构新知(课件先出示(例1)计算饮料主题图,让学生从图上收集数学信息及问题。

让学生明白要解决总量问题,要先计算3箱的数量,再加8瓶的总数量。

并让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及改写为一道综合算式过程。

24×3+8 与8+24×3综合算式的比较,是为了强化两级运算的计算顺序教学、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2)通过让学生审题,从图中找出信息和问题,并分析信息。

求“买整箱葡萄酒,每瓶葡萄酒比零售的每瓶便宜多少元钱?”让学生理解先求什么?再算什么?通过这样思路引导,达到大多数学生理解每一步的运算含义,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上课实录:师: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读题,独立完成)带着2个问题去写:如何列式?每一步算式表示什么?24 ×3=72(瓶)72+8=80(瓶)师: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并说出计算顺序?每一步表示什么?先加上8瓶和后加8瓶,影响计算顺序吗?24×3+8=72+8=80(瓶)8+24×3=8+72=80(瓶)“代换法”讲解:一看:①24×3=72(瓶)②72+8=80(瓶)第2步,8为已知信息,72为第1步算式的得数。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四则混合运算(一)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精品课教案_10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四则混合运算(一)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精品课教案_10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

2. 能力目标:理解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

3. 情感目标:在自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的活动中,感受混合运算在实际应用中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生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吃什么水果?(喜欢)生1:我喜欢吃西瓜,因为西瓜能解渴。

生2:我喜欢吃桔子。

生3:我喜欢吃苹果。

生4:我喜欢吃香蕉。

……师: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可真多。

今天一位小朋友的妈妈就带了50元钱去买小朋友喜欢吃的香蕉和橘子。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买的。

课件出示第58页题目和插图: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同时结合下面的情境图,看看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生1:妈妈带了50元钱。

生2:买香蕉用去14元钱。

生3:橘子每千克3元。

生4:要解决的问题是可以买几千克的橘子?师:谁能完整地说一遍。

生:妈妈带了50元钱去买水果,买香蕉用去14元钱,橘子每千克3元,可以买几斤橘子?师:要求可以买几千克橘子,你会解答吗?试着算一算吧!算完了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师巡视,以便掌握学生的解题方法2.交流反馈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解答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生1:50-14=36(千克)36÷3=12(千克)师:你能把这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吗?生1:50-14÷3生2:(50-14)÷3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生:第二个算式中的36是50-14的结果,用50-14换掉36就可以了。

师:她用了上节课我们改写时用的方法,真不错。

那你说一说在50-14÷3这个算式里,有减法,有除法,按运算顺序应先算什么?生:先算14÷3师:可是我们要先算50-14的差,怎么办?生:给50-14加上小括号。

师:对,请小括号帮忙。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一) 第1课时 混合运算(1)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一)  第1课时  混合运算(1)

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第1课时混合运算(1)【教学目标】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

【教学重难点】正确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

一、板书课题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找学生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

三、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66页。

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出示自学指导(老师读)。

认真看课本第66~67页的内容,看图、1、从图上能知道些什么,谁能算一算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2、看例2的情境图,仔细观察,了解观察到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独立试算。

3、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先自学4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姿势正确,自学效果最好。

1生看书自学,将自学成果和疑问记录在堂清本上。

师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不宜辅导学生。

2看完的学生举手示意3秒钟后继续复看,示意给同伴和教师,待第二个同伴举手后开始交流。

主要交流自学指导中的问题,解题的思路、下一步的展示。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成果的汇报。

针对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可以口的引导或讲解解疑。

4同学们学得不错,下面就来解决问题吧。

67页练一练的第1题。

抽后进生先说再到到台上做题。

老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1老师:做完的请举手,全部做完了。

请大家一起观察台上同学做的,如果有不同的答案,可以举手上台来订正。

也可以站到台下补充。

上台订正的时候用其他颜色的粉笔。

2大家积极踊跃的写出自己的答案,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

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进行表扬。

六、练一练中第2、3题要求:1、独立完成、互相讨论。

学法指导:先自己独立完成题目,然后举手示意。

2、组内交流、整合答案。

学法指导:待组内成员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终形成统一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并能正确计算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2.强化学生对于小括号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所有学生明确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

4.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脱式过程中避免出现遗漏和不等式。

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引入课题。

口算:(卡片)
81÷9×3 20+3×4 3×9÷3 100÷4-21
18-2×7 24÷6×3 7×3+2×3 40-5×7
18÷3-4 64÷8-2 20-30÷5 7×4-10
(二)呈疑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讲授】学习新课
出示例1:计算 68-100÷5×2
出示例2:计算 74+100÷5×3,并根据下面问题进行思考:
(1)这道题包括几级运算?
(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桌同学互相讨论一下,然后在各自的练习本上试做。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给予具体指导。

出示例3:
计算:(1)35+7×(11-8)
(2)35+7×11-8
让学生计算出答案后,教师提出问题:上面的两道题的数字、运算符号和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
只有加、减法混合的运算,从左到右,谁在前先算谁;
只有乘、除法混合的运算,也是从左到右,谁在前先算谁;
加、减、乘、除法混合的运算,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算式中有括号的,都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再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来进行计算。

出示例4:
计算(440-280)×(300-260)
教师提出问题“这道题有两个小括号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让学生进行尝试运算,通过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两个小括号同时进行计算比较简便”的结论。

【测试】加强练习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200-8×5×4 (2)84÷6÷4+63
(3)(15×20-180)÷6 (4)(26+19)×(49÷7)
2、做一做:
(1)75-6×5÷2 (2)52+42÷7×3
(3)(15×20-180)÷6 (4)75+360÷(20-5)
(5)(59+21)×(96÷8) (6)(220-100)÷(15×2)
【作业】进行课堂总结并布置课堂作业。

1、反馈刚才课前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巩固练习
3、课代表小结本节课各小组学习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