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
青蒿素提取工艺流程

青蒿素提取工艺流程
青蒿素是一种从青蒿植物中提取的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疟疾。
以下是青蒿素提取的一般工艺流程:
1.采集青蒿植物:青蒿素主要来源于青蒿植物,因此首先需要采集新鲜的青蒿植物。
最佳的收割时间通常是在植物的花朵开始开放但尚未完全开放的阶段。
2.晾晒:采集的青蒿植物需要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晾晒,以降低植物的水分含量。
3.粉碎:干燥后的青蒿植物需要被粉碎成细小的颗粒,以便后续的提取过程。
4.溶剂提取:将青蒿植物颗粒与适当的溶剂(通常是乙醚或丙酮)混合,并进行提取。
这一步骤有助于将青蒿素从植物中分离出来。
5.过滤:提取后的混合物需要经过过滤,以去除植物残渣和其他杂质。
6.溶剂蒸发:过滤后的溶液需要进行溶剂蒸发,使得青蒿素在残留物中沉淀。
这通常通过加热溶液并使溶剂挥发来完成。
7.结晶:蒸发后,青蒿素开始结晶。
这些结晶可以通过进一步处理和提纯来得到更纯净的青蒿素。
8.干燥:提取和结晶后的青蒿素需要经过干燥过程,以去除残留的水分。
9.提纯:最终的产品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提纯步骤,以确保
青蒿素的纯度达到药品标准。
10.包装:最终提纯的青蒿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包装,以便在制药、医疗或其他应用中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青蒿素的提取工艺可能会因生产厂家和提取规模而有所不同。
在工业生产中,可能采用更复杂的提取和纯化工艺,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符合药品标准。
青蒿素

植物学研究表明黄花蒿系一年生草本植 物,3月上旬至中旬出苗,4~7月植株营养生 长旺盛,其中5~6月抽苔分枝,7月下旬至8 月上旬结实,11月倒苗。黄花蒿中青蒿素含 量开花前期最高,开花后迅速降低,故采摘 时间应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
青蒿素的提取方法
大孔吸附树脂 超临界CO2提取 有机溶剂提取
疟疾的典型症状
典型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变现为间歇 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现有明显的寒 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 战持续约十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 升,常达40度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 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 身大汗淋漓,大汉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 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 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
青蒿素的理化性质
青蒿素为无色针状晶体,熔点为156-157度, 分子式C15H22O5
青蒿素的来源
从植物黄花蒿中直接提取 半合成 全合成 组织培养
关于青蒿素
“黄花蒿”是一年生植物,大约120天就可供 提取青蒿素。这种植物容易采集,生命力旺盛, 繁殖能力强,不仅自身能抵御各种病虫侵袭,而 且还能适应各种恶劣气候,并且还会在夏秋之交 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黄花蒿虽然系世界广布种,但青蒿素含量 随产地不同差异极大。据迄今的研究结果,出我 国重庆东部、福建、云南、广西、海南部分地区 外,世界绝大多数地区生产的黄花蒿中的青蒿素 含量都很低,无生产价值。因此,我国具有明显 的资源优势。
解雇.png
有机溶剂浸提法
青蒿素易溶于氯仿,丙酮,乙酸乙酯和 苯,可溶于乙醇,乙醚,微溶于冷石油醚, 几乎不溶于水。因此可用有机溶剂提取植 物中的有效成分,然后用柱层析或重结晶 等方法分离精致得到青蒿素。 基本工艺:干燥—破碎—浸泡、萃取(反 复进行)--浓缩提取液—粗品—精致。 具体事例:用石油醚溶剂从青蒿素原料出 发提取分离青蒿素的一条可行的工艺路线, 其表述如下图所示。
高一必修二青蒿素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青蒿素知识点青蒿素是一种从中草药青蒿叶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被广泛应用于抗疟疾药物中。
它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最有效的抗疟疾药物之一。
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给全球人类健康事业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围绕青蒿素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作用机理、提取方法和应用领域展开论述。
一、基本概念与历史背景青蒿素,又被称为青蒿素A,是从青蒿叶中提取的一种有机化合物。
它具有强烈的抗疟疾活性,能有效杀灭感染人类的恶性疟原虫。
历史上,青蒿素被中国古代医药学家所记录并应用于治疗疟疾,被尊称为“青蒿”。
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的有效成分,革命性的发现在医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作用机理青蒿素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主要通过干扰疟原虫的生物代谢过程而起作用。
它可以在细胞质中生成活性氧,导致疟原虫的DNA、RNA和蛋白质的损伤,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疟原虫的效果。
此外,由于疟原虫具有较高的突变率,青蒿素疗效也受到一定的限制,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三、提取方法青蒿素的提取方法通常采用溶剂萃取法。
首先,获得的青蒿叶被晾晒、研磨,并用溶剂进行提取,然后通过重结晶纯化技术将青蒿素纯化。
尽管青蒿素的提取方法相对简单,但仍需要严格的工艺控制和质量检验来确保青蒿素的纯度和质量。
四、应用领域青蒿素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除了抗疟疾药物外,还广泛应用于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领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蒿素在抗肿瘤领域的潜力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关注。
研究表明,青蒿素可以抑制某些癌细胞的生长,并增强放疗和化疗的效果。
这为青蒿素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五、总结与展望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彰显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智慧和价值。
青蒿素作为有效的抗疟疾药物,对于全球疟疾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外,青蒿素在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领域的应用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然而,青蒿素的耐药性问题仍然需要引起重视,需要加强研究和开发新的替代品,以维持抗疟疾的有效性。
青蒿素的发现及发展历程

青蒿素的发现及发展历程青蒿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疟疾药物,具有广谱、快速和有效的杀虫作用。
它是从一种叫做青蒿的植物中提取出来的。
青蒿素的发现及其发展历程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故事,以下将详细介绍。
1. 青蒿素的发现青蒿素最早是在公元4世纪时,由中国的中药医生发现的。
这位医生名叫屠呦呦,她在研究中药治疗疟疾时,发现了一种叫做青蒿的植物具有治疗疟疾的功效。
她在实验中提取出了这种植物的有效成份,并将其命名为青蒿素。
2. 青蒿素的发展历程青蒿素的发现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关注。
在屠呦呦的发现之后,科学家们开始研究青蒿素的药理学和治疗机制。
他们发现青蒿素可以有效地杀死疟原虫,并且对疟疾的治疗非常有效。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大规模生产青蒿素,并将其用于临床治疗。
青蒿素的疗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目前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之一。
为了更好地利用青蒿素的疗效,科学家们开始研究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和合成方法。
他们通过对青蒿素的结构进行分析和改进,合成出了更加稳定和高效的青蒿素类似物。
这些类似物不仅具有更好的药效,还可以通过化学合成大规模生产,从而满足全球疟疾治疗的需求。
青蒿素的发展还推动了疟疾的防控工作。
青蒿素的广泛应用使得疟疾的发病率大幅下降,有力地控制了疟疾的传播。
此外,青蒿素还被用于疟疾的预防,通过服用青蒿素可以有效地预防疟疾的发生。
青蒿素的发展历程中,国际合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各国科学家通过合作研究,共享数据和经验,加速了青蒿素的研发和推广。
这种国际合作模式也为其他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3. 青蒿素的未来发展青蒿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疟疾药物,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科学家们正在不断研究青蒿素的其他潜在用途,如治疗其他寄生虫病、抗癌等。
他们希翼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发现更多青蒿素的应用领域,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此外,青蒿素的研发也面临一些挑战。
疟疾病原虫的耐药性逐渐增强,这使得青蒿素的疗效受到一定的限制。
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疟疾病原虫的耐药机制,并寻觅新的药物来克服这一问题。
青蒿素作用

青蒿素作用
青蒿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疟药物,主要从青蒿植物中提取得到。
青蒿素的作用机理涉及多个方面。
1. 杀灭疟原虫:青蒿素具有很强的抗疟原虫活性,可以直接杀死感染人体的疟原虫。
青蒿素能够进入疟原虫内部,与其体内的血红素结合,破坏血红素降解系统,导致疟原虫无法正常分解体内的血红素,从而引起其死亡。
2. 减少疟原虫感染红细胞数量:青蒿素还具有抑制疟原虫发育和繁殖的作用。
它能够影响疟原虫对红细胞的黏附能力,减少其侵染红细胞的数量,从而抑制疟原虫感染的进程。
3. 抗炎作用:青蒿素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疟疾患者的发热、关节痛等炎症反应。
青蒿素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相关物质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
4. 免疫调节作用:青蒿素还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疟原虫的免疫力。
它能够提高炎症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促进机体产生更多的抗疟抗体,从而增强机体对疟原虫的清除能力。
5. 抗氧化作用:青蒿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抑制体内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活性,保护机体的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这对于预防疟疾患者因氧化应激引起的组织损伤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总的来说,青蒿素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对疟原虫和疟疾产生了治疗和预防作用。
它在疟疾的治疗和控制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也为疟疾的有效防治提供了有效的药物手段。
青蒿素原理

青蒿素原理
青蒿素,也称为阿蒿素,是从蒿属植物中提取的一种药物成分。
它是一种有效的抗疟药物,特别是对于疟原虫的成熟血红素型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青蒿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疟原虫的代谢活动来抑制其生长繁殖。
具体来说,青蒿素可以与寄生虫中的血红素结合,形成稳定的血红素-青蒿素蛋白复合物。
这个复合物会积累在疟原
虫的食物液泡中,并与脂质双层相互作用,导致液泡内外压力不平衡,最终破裂。
此外,青蒿素还可以干扰疟原虫内部的氨基酸、核酸和脂类的合成过程,进一步破坏寄生虫的正常代谢途径,致使其死亡。
青蒿素还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研究表明,青蒿素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减轻炎症症状,并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分泌等途径,增强机体免疫力。
总的来说,青蒿素是一种多效性药物,具有广谱的抗疟活性,且作用机制复杂多样。
它的发现和应用为疟疾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突破,对于全球范围内的抗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青蒿素的作用

青蒿素的作用
青蒿素是一种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来的化学物质,被广泛应用于抗疟疾治疗领域。
青蒿素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1. 杀虫作用:青蒿素可以杀死寄生在人体红细胞内的疟原虫,从而有效治疗疟疾。
它通过破坏疟疾病原体的细胞膜结构,干扰其正常生理功能,最终导致其死亡。
2. 抗炎作用:青蒿素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它可以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
这种抗炎作用对于治疗因感染引起的发热和病症缓解非常有帮助。
3. 免疫调节作用:青蒿素还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它可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提高免疫细胞活性,提高免疫抗体的生成能力,从而加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4. 抗肿瘤作用:除了用于治疗疟疾,青蒿素还在抗肿瘤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研究发现,青蒿素可以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5. 抗寄生虫作用:除疟疾外,青蒿素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如血吸虫病和钩虫病等。
它可以杀灭寄生虫,帮助患者摆脱寄生虫的侵害。
总的来说,青蒿素是一种多功能药物,具有抗疟疾、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寄生虫等多种作用,对于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天然产物的提取青蒿素

将多种提取方法联用,实现多种有效成分的同时提取和分离,提高 天然产物的综合利用率。
THANKS感谢观看Fra bibliotek构的鉴定。
青蒿素的发现为抗疟治疗提供了 新的药物,拯救了全球数百万人
的生命。
青蒿素的化学结构
青蒿素是一种由黄花蒿植物提 取的化合物,属于倍半萜类化 合物。
青蒿素的化学结构由多个环组 成,其中包含一个过氧桥,这 种特殊的结构是青蒿素抗疟作 用的关键。
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其独 特的生物活性,使其成为一种 高效、低毒的抗疟药物。
青蒿素的生物活性
青蒿素具有显著的抗疟活性,能够有效杀死疟 原虫,从而治疗疟疾。
青蒿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疟原虫的膜蛋白结 合,引发疟原虫的膜脂质过氧化反应,破坏疟 原虫的细胞膜结构,导致疟原虫死亡。
除了抗疟作用外,青蒿素还具有抗炎、抗氧化 和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对一些病毒感染、癌 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天然产物的提取青蒿素
contents
目录
• 青蒿素简介 • 青蒿素的提取方法 • 青蒿素的应用 • 青蒿素的生产现状与前景 • 天然产物的提取技术发展
01
青蒿素简介
青蒿素的发现
青蒿素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 纪70年代,当时中国科学家在 黄花蒿中发现了具有抗疟作用的
活性成分。
通过深入研究,科学家成功提取 出青蒿素,并对其进行了化学结
超声波辅助萃取
通过超声波的振动和空化作用,加速目标成分的释放和扩散,提高 提取效率。
微波辅助萃取
利用微波的能量,使目标成分在短时间内快速加热,促进其从基质中 释放出来。
未来天然产物提取技术的发展趋势
绿色提取技术
发展环保、低能耗的提取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连接
感动中国”屠呦呦颁奖词 2016年,屠呦呦被评为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委会 给她的颁奖辞是: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 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 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葛。今有嘉 宾,德音孔昭。
1、自己热衷于中草药研究。 2、领悟了有关人体和宇宙的中国 传统哲学思想。 3、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继承和 发扬中国传统医药学的精髓。
蒿中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 树的使用;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 在研究最困难、最关键的时刻,我从传统中医文献中获得新 的灵感和启示。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 步,基于青蒿素的联合疗法(ACT)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 的一线抗疟方案,对此我深受鼓舞和欣慰。为此,我也衷心 感谢为青蒿素发现和应用作出诸多贡献的中国同事们和国际 友人们。长久以来,中医药服务于中国和亚洲人民,毫无疑 问,对传统医药的继续探索,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良药。 我呼吁大力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对中医以及其他传统医学的 研究,使之最大程度地造福人类。
冒着生命危险,科研人员首先 试用青蒿提取物,奉献精神令 人动容。
发现青蒿素的初期经历了怎样 的过程?
1、研究者做志愿者,尝试提取物。 2、在海南对病人进行临床治疗。 3、分离提纯抗疟的有效成分。
第三部分,叙述青蒿素从 分子到药物的提取制造过 程。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影响世界 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协作下,我们确 定了青蒿素分子的立体结构,1977年在《科学通报》发表, 并迅速被《化学文摘》收录。1979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授予我们“国家发明奖”,表彰青蒿素的发现。 1981年,联合国发展署、世界银行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赞 助的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个会 议上,我国关于青蒿素及其抗疟性的几个报告引起热烈反响。 作为这个会议的第一个发言人,我作了题为《青蒿素的化学 研究》的报告,随后这一报告在1982年公开发表。青蒿素的 发现及疗效开始引起世界关注。1986年,青蒿素成为我国新 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一类新药。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 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找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 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书中有这样的记 录:
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我们使用通常的加热提取方式,也许恰恰 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因此考虑改为低温提取,以保存其抗疟有 效成分。改变提取方式后,抗疟效果果然大幅度提升! 我们随后将青蒿提取物分为酸性和中性两大部分。在1971年10月4 日,我们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并获得对感染疟疾的 小白鼠和猴子百分之百的抗疟效果!我们终于找到了发现青蒿素抗 疟疗效的突破口!
2011年度拉斯克奖颁奖典礼上拉斯克基金会将拉 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 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
这是拉斯克奖设立以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评 审委员会认为,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古老的中医 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 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将其中最宝贵 的内容带入21世纪,在全球特別是发展中国家挽 救了数白万人的生命。
以奎宁的发现作类比,说明青蒿素 的发现是从传统中医文献中获得灵 感的
第一部分:概括发现和提取 青蒿素的大致过程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 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20世纪50年代,由 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出现,疟疾重新开始肆掠,消灭疟疾的 国际努力遭受重挫。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 抗击疟疾。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我带 领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研究者组成的团队,开始从中 草药中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在第一阶段,我搜集了2000种中草药,挑选出可能 具有抗疟作用的640种,从其中的200种中草药中提取了380 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获奖感言:是指在获奖后所发表的讲话。表达出获奖之 后的感想以及对自己有帮助的人表示感谢。
开头一般先简介获奖情况,简要表达自己的获奖心 情,然后表达对有关方面的感激、感谢。
中间部分多以时间顺序较详细地介绍自己工作、研 究的过程,包括自己遇到了哪些挫折困难,是如何克服 的,包括自己的心得感悟,也包括别人对自己的帮助, 等等。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1955年,我从北京医科大学药学系毕业,在
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开始了富有意义的工 概括青蒿素是怎样被发现和提取的。
作,特别在全脱产学习中国传统医学的那两年半中, 从本段看,哪些因素促成屠呦呦发 我对中草药从好奇转化为热衷。那两年半的训练, 现并提取出青蒿素?
使我发现了中医药学的丰富宝藏,领悟了中国传统 哲学有关人体和宇宙的精妙思想。在中医药学和现 代医药科学紧密结合的原则下,我的团队运用现代 科学和技术,继承了中医药学的精髓,成功地从青
为什么先写研究工作的背景而不 直接写研究工作的过程?
1、写疟疾重新肆虐,突出研究工 作的使命感。 2、写“523项目”和中医研究院的任 命,突出了国家规划和院所领导的 作用。 3、强调团队的作用,不独自贪功, 客观公正。
列数字,真实客观地反映了研究过 程的艰难,说明青蒿素的发现和提 取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经过大量 繁琐的工作,需要接受困难挫折的 挑战。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 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青 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 获得者。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 青蒿素。 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 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 成就奖” 。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 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 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 的最高奖项。
你是否看到他们的艰辛——
但这不是第一次没有硝烟的战争……
2003年 非典型性肺炎 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 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
2005年 禽流感 亚洲已有80多人患上;死亡人数已超过20人
2020年 冠状病毒感染 截至3月1日19时,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79971例, 累计死亡病例2873例,累计治愈出院42120例,现有疑似病例851例
青蒿素并不来自青蒿
有一种野草叫青蒿,青蒿素的含量微乎其微。提取 青蒿素的原植物,在植物学上叫“黄花"。青蒿长相和 我们涮火锅吃的蒿子杆极其相似,叶子很难分别,只是 蒿杆不是滚光滑的,而是棱形杆状。另一个分别別就是 我们吃的蒿子杆有淡淡的清香,而青蒿则基本无香气。 黄花蒿结籽,细叶羽状,茎杆较细,株高一米左右,最 关键的是其香气有点类似苦艾的味道,但比苦艾好闻。
青蒿素的成功研发和成果发表 是跨单位协作的结果,揭示了 一个项目的完成需要协调各方 的力量,而非一个单位能独立 完成的。
第四部分,叙述研究成果公 布、传播的经过,其疗效引 起世界关注。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发展与超越 青蒿素与以往的抗疟药物相比,在化学结构和作用特点上有明显 的差异。我们在研究评价的时候发现,比之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的 效果提高近十倍。更重要的是,用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很 低。在分子中引入羟基,也给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更多的 机会。 我们团队后来将双氢青蒿素发展成新的药物。在过去十年,我们 也尝试用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其他的疾病。《青蒿素及青蒿素 类药物》一书于2009年出版,这本书记录了青蒿素发现的历史及我 们在研究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 如今,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这一疗法极大减轻了疟疾 的症状,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特别是非洲的孩子们的生命。
我们的战争仍没有结束……
目录
CONTENTS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的一小步
学习目标: 1.了解获奖感言的体裁特点,体会其准确严谨、朴素自然、平实 易懂的语言特色 2.把握文章以小标题结构文章的好处,梳理作者及其团队发现、 应用青蒿素的科研过程 3.体会科学家从事科研工作的好奇心、求真精神、团结协作精神 和创新精神,为了造福社会不达目标不罢休的信念与毅力
CONTENTS
有一种勇气,叫“舍生忘死”——一批批“白衣逆行者”们主动请缨“到救 治一线去”,申请书中赫然写道: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有一种帮助,叫“雪中送炭”——2月8号元宵节,辽宁省再派1000人 的医疗队伍驰援武汉,这已经是辽宁派出的第四支医疗队了,截至 到2月9号,辽宁总共驰援武汉医护人员1382人,居东北三省首位。
青蒿素 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灾难磨砺精神
梦想凝聚力量
你的假期是怎么过的?
有没有抱怨过没法出去玩?
有没有牢骚过为什么疫情这么久还没有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