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版徒手心肺复苏流程(最新)

合集下载

徒手心肺复苏流程

徒手心肺复苏流程

单人徒手成人心肺复苏(CPR)操作流程(2010版新指南)1、CPR有效指征:自主呼吸恢复,颈动脉有搏动,瞳孔由大缩小,口唇及甲床转红润。

2、在病房口对口人工呼吸用呼吸囊【操作要点说明】一、目的:尽快恢复患者的循环、呼吸,保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供氧,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二、注意事项及相关理论:1、操作者姿势:站或跪于患者右侧,两膝与肩同宽。

2、判断循环呼吸时间:不超过10秒。

观察循环呼吸与触摸颈动脉搏动同时进行。

3、触摸颈动脉搏动方法:右手食指或中指尖触及气管正中的喉结,然后向旁滑移2-3cm处。

4、打开气道要求:应用仰头提颏法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面垂直成人呈90度,儿童呈60度,婴儿呈30度。

怀疑颈椎受伤时宜用下颚前推法打开气道。

5、按压部位:成人及儿童为胸骨下1/2段,或剑突上2指处。

婴儿紧贴乳头连线下方胸骨处。

6、按压方法:成人双手掌、儿童双或单掌根,婴儿中指与无名指或环抱法。

7、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cm,儿童5cm,婴儿4 cm。

8、按压频率:成人至少100次/分,儿童110-120次/分,婴儿130-140次/分。

9、按压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血胸;过轻不足以推动循环。

10、口对口吹气要求: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ml,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吹气与放气均应超过1秒,10秒内吹气2次,避免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

11、应用复苏囊的频率:成人12-15次/分,小儿14-20次/分,婴儿35-40次/分。

三、复苏成功指征:自主呼吸恢复、颈动脉有搏动、瞳孔由大缩小、口唇甲床转红润。

四、2005与2010版新指南的主要区别:双人徒手成人心肺复苏(CPR)操作流程CPR有效指征:自主呼吸恢复,颈动脉有搏动,瞳孔由大缩小,口唇及甲床转红润.。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新)

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新)

6-T
• 毒物/药物中毒--Tablets overdose • 心包填塞-Tamponade cardial • 气胸-Tension pneumothorax • 心脏栓塞-Thrombosis heart • 肺栓塞- Thrombosis lungs • 创伤-trauma
CPR的三个阶段
2010版CPR最主要改动
4、BLS其他注意ຫໍສະໝຸດ 项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避免过度通气 取消“看、听和感觉呼吸” 心脏按压的速度与深度 进一步强调实施高
质量的心肺复苏
2010版CPR最主要改动
5、不再强调脉搏检查: 如果在 10 秒钟之内没有触摸到脉搏或
征) • 20-30秒后呼吸停止 • 45秒后瞳孔散大 • 1-2分钟瞳孔固定 • 4-6分钟后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
心脏骤停的类型
1、心室颤动 2、心脏停搏 3、心电机械分离
引起心搏骤停常见原因
易逆转概括为:
6H
6T
6-H
• 低血容量----hypovolemia • 缺氧----hypoxia • 酸中毒----hydrogenion-acidosis • 低/高血钾----hypo/hyperkalemia • 低体温----hypo/ hypothermia • 低/高血糖----hypo/hyperglycemia
• 给予更多的按压可以提高存活率。
• 不仅强调足够的按压速率,还强调尽可能 的减少中断的时间和次数。
问题2:按压深度更改理由
• 如果给出多个建议的幅度,可能会导致理 解困难,所以现在只给出一个建议的按压 幅度。
• 研究表明,按压至少5厘米比按压4厘米更 有效。

2010心肺复苏技术操作流程、指引

2010心肺复苏技术操作流程、指引

2010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指引
操作流程要点说明
[相关链接]
1.成人、儿童和婴儿的关键基础生命支持步骤的总结*见表一
表一成人、儿童和婴儿的关键基础生命支持步骤的总结*
缩写:AED,自动体外除颤器;AP,前后;CPR,心肺复苏;HCP,医务人员。

*不包括新生儿,因为新生儿的心脏骤停病因几乎都是窒息。

2.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system,EMS)。

如果发现患者没有反应,例如,没有活动或对刺激没有反应等,急救者应启动EMS系统(拨打急救电话),去除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ic external defribrillator,AED)。

然后回到患者身边进行CPR,如果需要,可进行除颤。

3.如果有多名急救者在现场,一名急救者按步骤进行CPR,另一名启动EMS系统,同时取出AED。

2010心肺复苏指南

2010心肺复苏指南

2010心肺复苏指南亮点 2010心肺复苏指南亮点
生存链的变化 CPR操作顺序的变化 CPR操作顺序的变化 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 取消“ 取消“一听二看三感觉 胸外按压频率的变化 胸外按压的深度的变化 救援者应避免停止胸外按压和过度通气。 救援者应避免停止胸外按压和过度通气。 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 CPR, 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 的作用。 的作用。 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 PEA(无脉性 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无脉性 电活动)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电活动)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早期识别成人心脏骤停是建立在评估患者的反应以 及有没有正常的呼吸。 及有没有正常的呼吸。 心脏骤停患者一开始可能有叹气样呼吸或者甚至表 现为癫痫样发作。 现为癫痫样发作。这种非典型表现可能使施救者困 导致呼救或开始CPR延迟。 CPR延迟 惑,导致呼救或开始CPR延迟。 培训的重点必须集中在使救援者警觉心脏骤停的特 殊表现。 殊表现。
CPR操作顺序的变化 CPR操作顺序的变化
A-B-C→→C-A-B C→→C2010( ):C ★2010(新):C-A-B 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 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2005( ):A ●2005(旧):A-B-C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即: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 该顺序的改变适用于成人、儿童和婴幼儿,但 该顺序的改变适用于成人、儿童和婴幼儿, 不适用于新生儿。对于新生儿, 不适用于新生儿。对于新生儿,心脏骤停的最可 能的原因为呼吸因素导致的,复苏程序应当为A 能的原因为呼吸因素导致的,复苏程序应当为A顺序,除非已知是心脏原因导致的。 B-C顺序,除非已知是心脏原因导致的。

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步骤(新版)

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步骤(新版)

徒手心肺苏醒操纵步调(新版)操极目标:3以徒手方法来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自立轮回.自立呼吸和意识,以抢救患者的性命,进步生计质量.操纵步调1.护士巡查病房,发明情形平常的病人. 32.连忙扶住患者颈部,轻拍患者肩部,大声召唤患者姓名. 53.断定患者意识已损掉,快速触摸颈动脉搏动(10秒以内),肯定患者心脏停滞.连忙追求旁人帮忙,呼叫大夫,看表肯定心脏骤停时光. 5(备注:触摸颈动脉搏动的办法:护士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感到搏动)4.撤掉落枕头 . 25.将被子掀至床尾,完整吐露患者2,肯定患者卧于硬板床.27.使患者处于仰卧位,身材无扭曲28.解开患者上衣及腰带,充分吐露患者前胸29.肯定胸外心脏按压部位(护士右手食指.中指从左侧肋缘上滑至剑突处,在剑突上两横指处为按压部位),连忙进行胸外按压1010.两手掌重叠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应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1011.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至少5cm,尔后敏捷放松,包管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反复进行. 3(备注: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4厘米,儿童大约为5厘米)按压时光:放松时光=1:1 3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312.不雅察患者口腔有无运动性义齿213.将患者头倾向一侧,清算患者的口鼻排泄物314.将患者头扶正,凋谢气道 .515.连忙进行人工呼吸.左手捏住患者鼻子,右手抬起患者下颌进行口对口人工送气,送气时捏住患者鼻子,完整笼罩患者口唇.呼气时松开,送气时光为1秒,见胸廓抬起即可816.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2 317.反复上述动作5断定苏醒是否有用219.苏醒有用指征为:自立呼吸恢复;大动脉搏动恢复;散大的瞳孔缩小,角膜反射及对光反射消失;面色,口唇,指甲由紫绀转红润;肌张力恢复. 520苏醒有用后,持续进行高等性命支撑. 2操纵速度:(5分)限3分钟以内留意事项:(10分)(1)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止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以包管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5(2)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材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部不克不及分开胸壁.3(3)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防止过度通气. 2分解评分1. 1项不相符请求扣2分.2. 操纵程序颠倒一处扣5分.3. 操纵时光超出3分钟扣5分.。

心肺复苏的标准操作程序(2010年指南)

心肺复苏的标准操作程序(2010年指南)
28
第三阶段处置:第三个ABCD
(心肺复苏成功后的进一步治疗)
A
B C D
Assist Care
多器官功能支持 ICU床旁重症监护
确诊并祛除病因
Brain 脑保护与冬眠、促清醒 Diagnosis
内容已超出现场心肺复苏的范围,从略
29
特别说明
有关实施第二个、第三个ABCD的程序问
题,由于此时已至少有 3 名以上的医生 护士赶到,组成了一个抢救团队,在组长 的指挥下、每个组员按照各自的分工,同 时执行ABCD程序,齐心协力地集体抢救 患者。因此单纯讨论操作流程究竟是 ABCD还是CABD、甚至DCAB,已经完 全失去了临床实际意义,只不过为了顺口 和方便记忆,仍然将其步骤归纳为ABCD 而已。
14
大量证据证明,延误或者中断胸外按 压将明显降低复苏成功率和出院生存率, 而过度通气会加重中枢神经损害,说明心 脏按压比人工通气更为重要,应该避免过 度通气,因此新指南提出六个更改要求:
先“压”后“吹”(第一步就是按压) 多“压”少“吹”(比例仍为30︰2)
15
快“压”慢“吹”(按压频率至少100
2
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构成“生存之链条”
及早呼救
及早CPR
及早除颤
及早ACLS
3
时间是影响心肺复苏 成功率的最重要因素!
时间就是生命!!
四个“及早”便 是时间观念的具体体现 心搏骤停留给我们的抢救时间,只 有短短的8~10分钟,称之为“心肺 复苏的黄金8分钟” 动物实验证明,CPR成功率与开始 抢救的时间大约呈10%的正相关性
30
心肺复苏的方法与流程
C
第一步
A
第二步 (1) 徒手开放 气道:压头抬颏 (2) 建立人工

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一、目的:用人工方法是使患者迅速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尽快恢复心跳、呼吸,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二、操作流程:1、操作者准备:服装、鞋帽整洁、举止端庄、态度严谨,紧急时立即徒手投入抢救。

准备2、患者准备:卧于地面或硬板床3、用物准备:视情况准备纱布和急救用品↓4、环境准备:周围宽敞、安全判断意识判断意识状态:拍患者双肩,分别在双耳呼叫。

↓呼救1、患者无反应;大声呼救↓2、记录时间: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摆体位1、摆体位:去枕仰卧,头、颈、躯干无扭曲,双上肢放置身体两侧。

↓2、解开衣领及裤袋评估循环1、判断心脏是否停搏:触摸颈动脉搏动(不超过10S),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停搏。

2、报告患者大动脉搏动消失,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1、定位:于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胸外心脏按压2、按压:两手掌根部重叠,手指翘起不接触胸壁,双臂肘关节绷直,手掌不离胸部,依据抢救者的体重、肘及臂力,有节律的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按压30次,按压↓频率100/min以上,胸骨下限5cm以上,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为1:1,。

3、配合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次数比为30:2开放气道1、检查口腔有无异物及活动性义齿,并报告处理。

2、手法开放气道: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仰头抬颌法、托颈压额法、托颌法开放气道↓1、口对口人工呼吸:纱布盖口鼻:抢救者取出一单层纱布垫于患者口鼻部封闭鼻腔:用按于患者前额的手的拇指与示指捏紧患者鼻翼下端人工呼吸分开口唇:另一只托下颌的手的拇指分开口唇吹气:术者双唇包绕封住患者口唇,用力向患者口内缓慢吹气↓呼气:吹气完毕,松开捏鼻孔的手,让患者呼气重复吹气一次2、口对比人工呼吸:用于口部严重损伤或牙关紧闭患者3、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用于婴幼儿观察指征1、观察复苏效果:5各按压/通气周期后,再次检查呼吸循环体征2、无复苏指征,则继续行心肺复苏↓1、看时间:记录复苏成功的时间2、口述:患者复苏成功,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整理用物3、摆体位:置枕,头偏向一侧4、穿好衣裤并整理床单位5、洗手、记录。

2010版成人心肺复苏操

2010版成人心肺复苏操

2010版成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双人院内)每次A医嘱,B必须复诉后完成操作前报告:“成人心肺复苏操作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听到考官“开始”指令后开始操作。

A:1.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左右上下环顾,“现场环境安全”↓(A首先上场,看表记录时间)A:2.迅速判断意识:判断患者有无反应:“喂、喂!你怎么啦?↓(同时观察呼吸是否正常)呼唤患者、拍双肩,患者无反应,确认患者意识丧失。

A:3.呼唤来人急救:“快来人呀,急救”B:“医师己到,行胸外心脏按压并下医嘱。

”(A在给做6、7、8的同时给B下指令)A:4.给B下达指令:“患者意识丧失,准备急救。

”“请你拿除颤仪、面罩呼吸皮囊和抢救车”B:5.B准备:除颤监护仪放在患者头右侧,显示屏面对操作者;抢救车打开将简易呼吸器放在患者头右侧;将氧气源接到简易呼吸器上(无氧气源时可以除外,操作时用口述“连接氧气”表示)。

A:6.摆放体位:患者取去枕仰卧位,置于硬板床上;操作者靠近患者右侧肩部跪床或站于床右侧台阶上,左膝与肩平行。

↓“建立静脉通路”“如有需要请垫入按压背板”A:7.同时判断颈动脉搏动与呼吸:操作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向近侧方滑动2-3cm,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有无颈动脉搏动,同时判断患者有无呼吸,判断时间在10秒钟以内(数6个数)并抬头巡视四肢和面色。

“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无循环体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A:8.胸外心脏按压:“立即胸外按压”↓(A边压边下医嘱B执行)“请尽快开放气道”下达紧急医嘱:↓“快!打开除颤仪、调至心电监护位”“肾上腺素1mg静推”“急查血常规、血生化和动脉血气”1)、部位:暴露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成人男性可快速定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处);2)、姿势:双手叠加,十指相扣,以下方一手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冲击式按压,抬起时手掌根不能离开按压位置;按压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