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俄国的改革知识点 新人教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共37张PPT)

第二课 俄国的改革
第一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二课 俄国的改革
第一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二课 俄国的改革
第一单元
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十四日)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 主义的扩展 第2 课 俄国的改革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二课 俄国的改革
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政权?
革命,亦即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深入思考:何谓革命? 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革命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 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从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指社会革命和政 治革命,指用非和平方式实现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变革的活动,是政治的 最高行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二课 俄国的改革
第一单元
政 治 军事 经济 文教 风俗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 的专制权力。
创建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 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第一单元
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18世纪初
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二课 俄国的改革
第一单元
彼得大帝,被称为“俄国之父”他 亲手将俄国推入了现代世界。他深知 “拖延就是死亡”,所以他勇敢挑战俄 国数百年的无知与孤立,推动俄国巨大 的社会变革,让数百万人脱离黑暗时代, 使俄国 逐步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 国.同时,彼得大帝的改革与扩张充满了 血腥和杀戮,他将很多人推上了断头台, 甚至亲手执行他们的死刑.他严刑拷打 逆乱的儿子,并且毫不留情地宣判了他 的死刑.
2019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课件:第2课俄国的改革 (共24张PPT)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农奴制改革 (1)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专制统 治。 (2)时间:1861 年。 (3)领导者:亚历山大二世❼(颁布了废除农 奴制的法令)。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4)内容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 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 ❽,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 的地价。农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助学资料❽ 历山大二世颁 令宣布农奴在 得一份土地,
解读:1861 年,沙皇亚 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 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 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知识点二 废除农奴制(重点、难点)
1.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 世纪中期,俄国 资本主义经济有 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 输与对外贸易 也比以前发达。 (2)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助学资料❻ 1853—1856年,为争夺对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
助学资料❼ 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1881 年3 月13 日,亚历山大二世准备签署法令, 宣布改组国家委员会,启动俄罗斯君主立宪的政 治改革进程,但在这一天他遇刺身亡。刺客投掷 的第一枚炸弹炸伤了亚历山大二世的卫兵和车夫, 亚历山大二世不顾左右劝阻,执意下车查看卫兵 伤势,结果刺客投掷的第二枚炸弹在他的脚下爆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史料阅读❹ 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马克思 解读:“俄国的野蛮”指俄国经济文化落后; “彼得一世的 野蛮”指推行改革的手段野蛮。彼得一世在位 期间,顺应历史潮流,仿照西欧实行军事和经
2019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共20张PPT)

(3)据材料三分析亚历山大二世宣布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案: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分析比较】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俄国历史上两次改革有何相同点。 答案:①两次改革都是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②改革都 从不同方面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③改革都增强了俄国的经 济、军事实力,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7.“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 到了。”这句出自亚历山大二世的话,从侧面反映出俄国 废除农奴制改革的特点之一是( C ) A.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 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 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 的381 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 620 000人……”材料显示这次改 革( C ) A.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B.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C.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9.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区别于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本点 是( A ) A.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B.维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提供了对外扩张的条件
10.历史上,俄国的沙皇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分别通 过改革为俄国成为欧洲强国和发展资本主义创造了条件。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彼得一世改革】 材料一:彼得大帝,被称为“俄国之父”,他亲手将俄国推入 了现代世界。他深知“拖延就是死亡”,所以挑战数百年的无 知与孤立,推动巨大的变革,将数百万人脱离黑暗时代,使 俄国逐步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 制度的扩展
2019年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2课 俄国的改革(共24张PPT)

6.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年后,当我再看
到农民时 ,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 ,就像一个平
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D) ( A.农奴得到与地主相等的份地 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了 C.改革完全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D.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2.彼得一世改革
农奴制 (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 ,俄国盛行 ________,封闭落后。农业
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时间:18世纪初。 (3)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__________ 。 富国强兵
(4)特点:向西方学习,全面推行改革。
(5)内容
中央集权
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
农奴制
3.背景: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 ,但________ 严
重制约俄国的经济发展,俄国内外交困。 亚历山大二世 1861 4.开始:_____年,_____________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5.内容 (1)农奴获得__________ ,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人身自由 (2) 农 奴 在 获 得 解 放 的 同 时 , 可 以 获 得 一 份 土 地 , 但 是 必 须 出 钱 _________,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赎买
(6)评价 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 , 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 为 对外扩张 瑞典 ____________准备了条件(打败_______,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__________)。 ②开启了俄国 __________ 近代化 的进程。但 ___________ 农奴制 进一步强化 , 成为
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共33张PPT)

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缓和俄国的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
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1861年3月3日,沙皇亚 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关于废 除农奴制的法令。
沙 皇 亚 历 山 大 二 世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使资本主义工 请思考: 业缺乏大量自由的劳动力。
“解放”的农奴
农民在庄园里听贵族宣读废除农奴制法令
内容: 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地主不得买卖,不得干涉他 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2、俄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 17世纪末俄国落后的表现:
1.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 2.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但工商业发展缓慢 3.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地方成为独霸一 方的小沙皇 4.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只占23.6%
彼得一世 学习造船
彼得一世出访欧洲
彼得一世初见波罗的海
3.改革内容(全盘西化,强制欧化)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学习目标
1.了解彼得一世强制西化的改革,了解历史人物 发挥的重要作用;
2.知道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
3.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和改革的局限 性。
一.彼得一世改革
• 9世纪晚期: 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 • 13世纪上半叶: 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 14世纪: 莫斯科公国建立
英法联军与俄军在克里米亚的激战
俄国—— 固守封建农奴制。(根本原因)
败
英法——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源自完成工业革命,技术 先进。胜
亚历山大二世
……现行的农奴领有制 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 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 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 解放农民。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 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 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 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 果。
2019全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册知识点

2019全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册知识点2019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全册知识点复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背景:(1)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4.独立运动:(1)南美洲北部:XXX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
1819年,他率领军队大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XXX、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2)南美洲南部:XXX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5.XXX和XXX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叛逆1.原因:(1)英国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
(2)英国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XXX的领地。
(3)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起义: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
最终起义失败。
4.代表人物:XXX。
5.意义:(1)对内:印度民族大叛逆沉重进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悟。
(2)对外:这次叛逆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XXX改革1.背景:在XXX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2.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改革时间:18世纪4.领导人:XXX5.内容:(1)政治:①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XXX的专制权力;②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③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案1 新人教版

第2课俄国的改革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三百年前,三十一岁的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之滨建起一个全新的城市,命名为圣彼得堡。
从此,俄国获得了一个连接西方的出海口,也打开了一扇通往当时先进文明的窗户。
之后,圣彼得堡作为沙皇俄国的首都历时二百余年。
因其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的卓然战绩,还被授予了“英雄城”的称号。
至今,圣彼得堡仍被视作俄罗斯的“北方之都”。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涅瓦河畔发表了圣彼得堡300周年庆典讲话。
在会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彼得大帝能成为普京总统“此生最佩服的人”?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1.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对俄国历史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提示:2.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提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类归纳改革举措,并认识其作用。
4.读教材说一说:P7“人物扫描”体现了彼得一世怎样的精神品质?提示: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神;勇于实践的践行精神;虚心好学的态度等。
目标导学二: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影响1.材料展示“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
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设问:材料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的基础?讨论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提示: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彼得一世的改革不仅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加强。
总结: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改革。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5—18世纪俄罗斯疆域的扩张图》和《兴建新都圣彼得堡》,说说改革的影响。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件 新人教版

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影响不同 性质不同
强化了俄国农奴制度,增强了国力,使俄国走上侵略扩张道路 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 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2.本课可以采用四个“两”记忆俄国的改革 两次历史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 两个代表人物: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 两个改革时间:18世纪初和1861年。 两种体制的确立:彼得一世改革确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农 奴制改革确立了资产阶级体制。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和 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 展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学考点击
1.本课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不同点可以采用列表 法进行整理
背景不同
彼得一世改革 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内容不同
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增强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行文化教育,改革社 会习俗,没有触动农奴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俄国的改革
1、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18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内容: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他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要求贵族必须到车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派遺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提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作用: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増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3、农奴制改革: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于资本主义发展。
主要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意义: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