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II)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II)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II)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某同学在写一篇论文,其中涉及“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策”这一论点,下面能作为他写作论据的是A.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到弱化B.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出现著名的商帮D.离城镇较远的地方民间集市开始形成2.明隆庆初年,“ 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

”这说明当时A. 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 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 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 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3. 在20 世纪20 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 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 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 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

”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A. 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B. 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C. 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D. 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4.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

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

”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20年代5.“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

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

”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6.“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

新疆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新疆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新疆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20高一下·天津月考) 如图所示的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分别出现于()A . 秦朝和西汉B . 西汉和东汉C . 秦朝和唐朝D . 唐朝和宋朝2. (2分) (2020高二下·江西月考)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A . 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 . 从血缘政治向科举政治转变C .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 .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3. (2分) (2019高一上·定远期中) 秦朝的中央官职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秦朝政体的本质特征是()A . 职位细化,各司其职B .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C .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 .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4. (2分) (2016高二下·大庆期中) 在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有皇帝家仆的性质;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把皇帝家仆正规化、权力化;明清时期取消丞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

这一变化过程体现的古代中国政治的发展趋势是()A . 公天下意识不断加强B .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 . “家天下”意识不断强化D . 皇帝治理国家的能力不断下降5. (2分) (2018高二上·浙江月考) 唐朝时期,周边国家中,大量吸收汉族文化推动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是()A . 高丽B . 百济C . 新罗D . 日本6. (2分)(2019·宁波模拟) 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留下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时代坐标。

新疆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份(联考)试卷

新疆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份(联考)试卷

新疆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份(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20高一上·辽阳月考)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是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的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帝王。

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A . 创立中央集权B . 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C . 杯酒释兵权D . 稳固大一统局面2. (2分) (2019高一上·宜丰月考) 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母范”主要提供钱“范”的标准样板,造出“子范”后用于大批量铸钱。

秦朝“钱范”折射出的重大意义在于()A . 对后世铸造工艺影响深远B . 规范了铜钱的轻重和大小C . 确立外圆内方的钱币形制D . 统一铸币加强了中央集权3. (2分) (2020高二下·郑州月考) 有学者认为,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既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否定,又是对前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这里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A .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B . 皇位继承与家天下的政治原则C . 郡县制与封国制的有机统一D . 皇帝制度与公卿制度相互结合4. (2分)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A . 《史记》的记载B . 史家的研究论文C . 秦简的记载D . 民间的传说5. (2分)在两千多年前,秦已经按照“国标”进行大规模生产各类标准化兵器;秦朝律法中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袤亦必等。

”对上述材料释读正确的是()A . 反映了秦代官营手工业的标准化生产B . 说明了秦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C . 有利于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统一性D . 秦朝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6. (2分) (2017高二上·浙江月考) 图所示为秦始皇廿六年诏铭:“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检测(一)历史(选修)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商人在攻灭了夏之后“因于夏礼”,继承了华夏文化并且将其发展壮大;起源于白狄的周在取代商以后,自称夏人之后,是中原文化正统,将自己族群与四周“蛮夷戎狄”区分开来。

这种做法旨在()A. 构建起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B. 确立起民族融合的观念C. 形成华夏同源的文化心理认同D. 加强宗族文化传承意识2.《仪礼•丧服传》指出:“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称(祭祀)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祭祀)诸侯,此自卑别于尊也。

若公子之子有封为国君者,则世世祖是人也,不祖公子,此自尊别于卑也。

”这反映的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禅让制D. 郡县制3.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

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

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这反映出()A. 诸侯兼并战争的破坏性B. 战国时期时局的混乱性C. 建立专制集权的必要性D. 秦统一全国具有可能性4.先秦时期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的说法,到秦始皇时期,“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其祭祀的对象。

”这实质上表明()A. 周朝礼乐制度遭到破坏B. 秦朝继承了古代的祭祀制度C. 秦始皇不遵循古代礼制D. 秦朝大一统君主专制的形成5.“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的列国纷争、一个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

以下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是()A. 皇帝制度B. 世袭制度C. 大一统制度D. 郡县制度6.秦统一六国后对官吏实行严格的上计制度,即下级官员须定期把自己所辖范围的户籍、钱谷、刑狱狱状等汇编成册,呈送上级,报告治理状况。

新疆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新疆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新疆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9高二上·拉萨月考)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

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 . 英雄、侠客、隐士、君子B . 君子、侠客、隐士、英雄C . 英雄、隐士、侠客、君子D . 君子、侠客、英雄、隐士2. (2分) (2017高二下·河南期中) 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一次重要的文明转型时期。

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现象有()A . 铁犁牛耕+庄园经济+贵族政治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B . 铁质农具+小农经济+官僚政治体制+百家争鸣的局面C . 男耕女织+城市商业+垂直管理体制+宗法和礼乐制度D . 精耕细作+重农抑商+分封制度体系+大一统思想观念3. (2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期中) 风水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下列主张与这一核心思想吻合的是()A . 道法自然,逍遥自得B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 民贵君轻,仁政治民D .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4. (2分) (2019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A . 儒家B . 道家C . 墨家D . 法家5. (2分) (2020高二下·衢州期末)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据统计,“仁”字在《论语》中出现高达109次。

下列关于孔子“仁”的理解,正确的有()①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②体现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③强调“君轻民贵”,实行仁政④主张恢复周礼的权威,君臣有别,长幼有序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③D . ②④6. (2分) (2017高一上·唐山月考)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A . 御史B . 郡守C . 巡抚D . 刺史7. (2分)(2016·抚顺模拟)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新疆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新疆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新疆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20高一下·金华开学考) 《汉书•艺文志》载:“□□者流,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者流,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者流,信赏必罚,以辅礼制;□□者流,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

”依次填入上述方框的流派是()A . 道家、法家、墨家、儒家B . 儒家、道家、法家、墨家C . 墨家、儒家、道家、法家D . 法家、儒家、墨家、道家2. (2分) (2020高二上·怀仁月考) 百家争鸣时期,农家钟情于神农时代,道家以黄帝传人自居,儒家喜欢尧舜禅让和后公礼乐,墨家崇拜夏禹治水的实干精神。

这反映出诸子百家()A . 根据各自理论需要而改造古代的历史B . 从古人身上寻找理想社会的设计方案C . 形成较为完整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D . 代表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共同理想追求3. (2分) (2019高二上·佛山期中) 西周分封制下等级森严,秩序井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相对稳固。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兼并等事件频繁发生,促使老子“小国寡民”,孔子“克己复礼”思想产生。

先秦诸子的这种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A . 社会变革符合历史潮流B . 先秦诸子的思想落伍C . 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D . 社会进步与付出代价之间的矛盾4. (2分) (2018高二上·南宁期中)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出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A . 仁者爱人B . 无为而治C . 以法治国D . 兼爱非攻5. (2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II)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II)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I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海国图志》远远不止是一部地理著作,如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远非一部生物学著作一样。

它引领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显示着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眼光和气度。

梁启超说:“治域外地理者,(魏)源实为先驱。

”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A.《海国图志》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B.魏源被人们看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C.魏源是第一个系统地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人D.“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冲破了传统的夷狄观2.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道:“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

”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3.“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

”此评论适用于A.林则徐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B.洪仁玕提出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C.洋务派开启中国近代化的步伐D.维新派第一次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4.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

形成此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A.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陌生B.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会阻碍西学的发展C.多为外国人士或在华传教士,自然会偏重于西学或新学的引介D.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5.马克思曾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这一观点适合评价A.毛泽东思想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C.孙中山的三民主义D.新文化前期的指导思想6.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