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管理职责划分的通知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管理职责划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公布日期】2022.05.24•【字号】青环发〔2022〕47号•【施行日期】2022.05.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管理职责划分的通知青环发〔2022〕47号各分局、机关有关处室、局属有关单位: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现调整青岛市局、分局两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管理的职责分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列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市级2022年本)》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审批管理。
二、生态环境部、山东省生态环境厅、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审批目录以外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分局审批管理。
三、根据省、市有关赋权规定,西海岸新区分局、高新区分局、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青岛蓝谷管理局分别在西海岸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蓝色硅谷核心区的管辖范围内行使青岛市本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权限(不含建设地点跨区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省生态环境厅赋予的省级权限建设项目)。
西海岸新区分局、高新区分局、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行使省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权限,按照省政府333号令及相关委托协议、规定执行。
四、各生态环境分局根据管理职责划分,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的名义对外实施。
五、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发生重大变动的,按照现行分级审批规定,向生态环境部门报批重大变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六、各级环评审批部门对其环评文件的审批行为和程序合法性、审批结果合规性负责。
根据权责一致原则,审批单位违法、违规审批的,将按照监督问责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最新模板资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建设单位全名称并盖章)
年月
环境保护部制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
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法人代表(签名或盖章):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联系人:
电子邮箱:联系电话:
项目名称:
评价单位(盖公章):法人代表(盖章):环评项目负责人:
表1项基本情况
表2放射源
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
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
表4射线装置
表5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
2.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说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和活度(Bq)。
核技术利用项目审批与管理

➢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及批复
•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要求: • 1、应当按照其规划设计的放射性同位素与
射线装置的生产、销售、使用规模进行评 价 • 2、按照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编制 或者填报 • 3、还应当包括对辐射工作单位从事相应辐 射活动的技术能力、辐射安全和防护措施 进行评价的内容
➢ 审批机关分类
射线装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与监管: 国家环保部:Ⅰ类射线装置 省级环保部门:Ⅱ类射线装置 地级市环保部门:Ⅲ类射线装置
➢ 审批机关分类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与 监管:
国家环保部:甲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 作场所
省级环保部门:乙级、丙级非密封放射 性物质工作场所。
➢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及批复
• 实施退役前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报原辐射安全许可证发证机关审查批准, 未经批准的,不得实施退役。
➢核技术利用项目的退役
• 退役环评分类 •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
(制备PET用 放射性药物的除外);甲级非密封 放 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制备PET用放射性药 物的; 乙级非密封放 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Ⅰ类、Ⅱ 类、 Ⅲ类放射源场所 存在污染的;使用Ⅰ 类、Ⅱ类 射线装置存在污染的; • 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Ⅰ 类、Ⅱ类、Ⅲ 类放射 源场所 不存在污染的;丙级非密封放 射性物质 工作场所。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以及工作场所:
4、操作外放型放射性物质的工作场所,应根 据有关规定实行分区管理。人员通行和放 射性物质传递的路线应严格按规定执行, 防止交叉污染
5、对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或意外事故, 要有充分的假想和预测,并制定相应应急 预案;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以及工作场所: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新建综合楼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新建综合楼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1.05.21•【字号】鄂环审〔2021〕109号•【施行日期】2021.05.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新建综合楼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鄂环审〔2021〕109号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你院《关于提请审批辐射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函》及相关资料收悉。
经研究,对《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新建综合楼核技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提出审批意见如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我厅原则上同意核工业二三零研究所编写的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结论及其提出的环保措施。
二、项目基本情况和辐射工作种类、使用范围: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大道183号,已取得原湖北省环保厅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证书编号为:鄂环辐证E[0262],有效期至2023年08月08日,许可的种类和范围为:使用Ⅲ类、Ⅴ类放射源;使用Ⅱ、Ⅲ类射线装置;生产、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乙级、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为满足医疗服务需求,进一步提高综合医疗技术水平,医院拟在江北院区新建综合楼的不同楼层建设放射诊疗相关科室。
本项目代码为2020-420503-84-03-033709。
项目建设内容如下:(一)综合楼地下三层和地下四层设放疗科,拟新购置1台TOMO、1台赛博刀、1台后装治疗机(含1枚192Ir)、1台CT模拟定位机、2台医用直线加速器和移机1台医用直线加速器(原肿瘤防治中心直线加速器1室设备)。
(二)综合楼地下二层设核医学科,拟新购置1台PET-CT,内含7枚22Na或68Ge(活度均为3.7E+6Bq)用于质控,拟新购1枚68Ge进行校准,拟使用非密封物质放射性18F、11C、13N、68Ga和64Cu进行显像;拟购置2台SPECT-CT,并拟移机1台SPECT-CT(原影像楼4楼设备,内含活度为1.85E+6Bq的57Co和活度为3.7E+8Bq的153Gd各1枚),拟使用放射性非密封物质99mTc进行显像,并拟新购1枚57Co进行校准。
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

射线装置使用台账附件7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辐射事故应急预案为了在发生辐射事故时能作出快速反应,减少危害程度,保护人员和公众健康,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机构和职责分工1、应急机构本单位成立“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织、开展辐射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在突发辐射事故出现时,应急处理小组成员应在10分钟内赶到现场,研究制定应急措施,并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
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成如下:组长:唐亚升(安全部经理)组员:刘知微(安全工程师)王怀兴(测试实验室经理)朱美霞(测试实验室工程师)李小闯(厂房部经理)安全部经理电话值班工程师电话2、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1)定期对辐射工作场所、设备和人员的辐射防护情况进行自查和监测,发现事故隐患时及时上报单位领导并落实整改;(2)事故发生后立即切断电源,封锁事故现场,通知建设单位应急处理机构成员,由成员向组长汇报并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辐射事故应急处理;(3)由应急处理机构人员向生态环境行政部门及时报告事故情况;(4)负责辐射事故应急处理具体方案的研究、确定和组织实施工作;(5)辐射事故中人员受照射时,要通过个人剂量计或其它工具、方法迅速估算受照人员的受照剂量;(6)负责迅速安置受照人员就医,组织控制区内人员的撤离工作,并及时控制事故影响,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
二、辐射事故分级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辐射事故(I级)(I)I类、∏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和失控,且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2)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3)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江河流域、水源等)放射性污染事故;2、重大辐射事故(II级)(1)I类、∏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2)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3)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局部环境放射性污染事故。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厦门虹鹭钨钼工业有限公司
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
(公开版)
厦门虹鹭钨钼工业有限公司(盖章)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
环境保护部监制
表1 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所在地
图1-2 厂区平面布置图
1.3.4车间平面布置
钨钍车间开展掺杂、还原、混粉、装粉、等静压、预烧结、中频烧结、垂熔等作业,生产钨钍合金坯条;特种合金丝车间主要开展旋锻开坯、热处理、拉丝、切割等作业,生产钨钍合金;线圈车间开展绕丝、切丝等作业,生产磁控线圈产品;机加工车间开展打磨、切割等作业,生产钨钍电极产品。
车间平面布置情况见附图1。
11
表2 放射源
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
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
12
表4 射线装置
(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
(二)X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
(三)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
13
表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
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体为mg/kg,气态为mg/m3;年排放总量用kg。
2.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或Bq/kg或Bq/m3)和活度(Bq)。
14
表6 评价依据
表7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
表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
表9 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
表10 辐射安全与防护
表11 环境影响分析。
核技术应用项目辐射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程序

核技术应用项目辐射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程序核技术应用项目辐射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程序一、引言核技术应用项目是指利用核能源或核技术开展的各类项目,包括核电站、核燃料循环设施、辐照设施以及核技术应用于医疗、工业等领域的设施。
在核技术应用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辐射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对核设施的有效运行和保证公众安全至关重要。
核技术应用项目辐射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程序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确保核技术应用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同时保证公众的安全和健康。
二、程序要求核技术应用项目辐射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要求:1. 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在建设核技术应用项目之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旨在评估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确保项目的安全运行和环境保护。
2. 环境监测与评估:核技术应用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环境监测与评估,以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实际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或改进。
3. 辐射环境监管机构的参与:核技术应用项目在竣工验收过程中,需要邀请辐射环境监管机构参与,对项目的辐射环境保护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项目达到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4. 辐射环境保护技术措施:核技术应用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需要采取一系列辐射环境保护技术措施,包括辐射防护设施的建设、废物管理、辐射事故应急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辐射对环境和公众的影响。
三、程序实施步骤核技术应用项目辐射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程序的实施步骤如下:1. 竣工验收方案编制:核技术应用项目竣工验收方案应由项目建设单位编制,包括项目概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等。
2. 辐射环境监督机构评审:竣工验收方案编制完成后,需要提交辐射环境监督机构进行评审。
监督机构将评审结果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3. 辐射环境监测和评估:核技术应用项目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如何分类?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如何分类?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不含在已许可场所增加不超出已许可活动种类和不高于已许可范围等级的核素或射线装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和登记表3类。
报告书: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的除外);使用I类放射源的(医疗使用的除外);销售(含建造)、使用I类射线装置的;甲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报告表: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的;医疗使用Ⅰ类放射源的;使用Ⅱ类、Ⅲ类放射源的;生产、使用Ⅱ类射线装置的;乙、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医疗机构使用植入治疗用放射性粒子源的除外);在野外进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试验的。
登记表:销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放射源的;使用Ⅳ类、Ⅴ类放射源的;医疗机构使用植入治疗用放射性粒子源的;销售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销售Ⅱ类射线装置的;生产、销售、使用Ⅲ类射线装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57Co
8
153Gd
Ⅲ类放射源 Ⅴ类放射源 Ⅴ类放射源 Ⅴ类放射源 Ⅴ类放射源
3.7×1011 (1.85×106)*2 (1.2×108)*2 (3.7×108)*2 (3.7×108)*2
闽环辐评 〔2016〕22 号
2019 年 4 月 4 日通 过竣工环 保自主验
收
使用 使用 使用 使用 使用
序 工作场所
号
名称
1 院内介入室
2 院内核医学科 3 院内核医学科
4 院内核医学科
5 院内核医学科 6 院内核医学科 7 院内核医学科 8 院内核医学科
表 1-3 医院原有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一览表
场所 等级
核素
日等效最大操 年最大用 作量(Bq) 量(Bq)
环评
乙级 乙级 乙级
125I 粒子源 153Sm
Ⅲ类射线装置;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辐射安全许
可证见附件2)。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有1台瓦里安Trilogy型直线加速器由于使用时间较
长,故障频发且精度降低,医院计划购置1台医科达Infinity型直线加速器替换原有设备。
该项目于2019年8月编制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台直线加速器项目环境影响报
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居于全省前列。医院本部位于福州
市台江区茶中路 20 号,占地面积 105 亩,核定床位 2500 张。医院现有职工总数超过 3000 人,其中正、副高职称人员 484 人,医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超过总数 60% 以上,年门诊量 240 万多人次、出院病人数 8 万多人次、年手术量 2 万 3 千多台。 1.2、项目建设内容与目的
为了更好的给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拟在外科综合楼一层
Pheno 手术室新建 1 台数字平板减影血管造影机(DSA)。Pheno 手术室位于一层复合手 术室预留区域内,本项目将对预留区域进行重新分隔改造,并加装防护及装修。外科综
1
合楼建设项目已于 2005 年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 2005 年 2 月 3 日取得了原福建
**%
占地面积(m2)
/
□销售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使用 □Ⅰ类(医疗使用)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生产
制备 PET 用放射性药物
□销售
/
□使用
□乙 □丙
□生产 □销售
使用
□Ⅰ类 □Ⅱ类 □Ⅲ类 □Ⅰ类 □Ⅱ类 □Ⅲ类
□Ⅰ类 Ⅱ类 □Ⅲ类
1.1、建设单位情况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建于 1937 年,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
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 44 号,2018 年修正版)等国家辐射环
境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 台 DSA 机项目应进行辐射
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辐射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 2019
年 11 月正式委托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测试研究中心进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江西省核
工业地质局测试研究中心则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等相关工作,在此
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辐射环境影响报告表。
1.3、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许可情况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取得原福建省环境保护厅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闽
环辐证[00174])。辐射工作许可的种类和范围为:使用Ⅲ类、Ⅴ类放射源;使用Ⅱ类、
省环境保护局的批复。本项目射线装置情况详见表 1-1。
表 1-1 医院此次环评射线装置情况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台)
型号
类别 应用目的
设备位置
数字平板减影血管
1
1
造影机(DSA)
Artis Pheno
外科综合楼一层 Ⅱ类 介入治疗
Pheno 手术室
根据《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
放射源
应 非密封放射第一医院
康**
联系人
吴*
联系电话 186****5583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茶中路 20 号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综合楼一层 Pheno 手术室
/
批准文号
/
项目环保投资
**
(万元)
**
新建 □改建 □扩建 □其他
投资比例(环保
投资/总投资)
3.2×1012 2×1010 6.82×1012 1.15×1013
闽环辐评 〔2016〕
告表》,并于2019年10月12日取得了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的批复,批复文号“闽环辐评
〔2019〕46号”。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有密封源环保手续履行情况见表1-2,原有非密封放
射性物质环保手续履行情况见表1-3,原有射线装置环保手续履行情况见表1-4。
2
序号 1 2 3
核素 90Sr 68Ge 68Ge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 台 DSA 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公示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 环境保护部监制
表 1 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 台 DSA 机项目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 注册地址 项目建设地点 立项审批部门 建设项目总投资 (万元) 项目性质
89Sr
7.4×108 1.85×108 2.96×107
2.13×1012 4.44×1010 7.4×1010
闽环辐评 〔2016〕
22 号
68Ge 乙级
(68Ga)
7.4×107
9.6×1010 已环评
乙级 乙级 乙级 乙级
18F 125I 131I 99mTc
1.11×108 5.0×104 2.37×109 4.44×108
会公告 2017 年第 66 号)可知,本项目新建的 1 台 DSA 属于Ⅱ类射线装置。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
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修订本)(国务院令第 653 号)、《放射性同位素
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19 年修订 生态环境部部令第 7 号)、《建设项目
表 1-2 医院原有密封源一览表
类别
总活度(Bq)
环评
Ⅴ类放射源
4×108
2009 年 4 月 24 日批复
Ⅴ类放射源
(9.25×107)*2
闽环辐评
Ⅴ类放射源
(4.63×107)*4 〔2014〕1 号
验收
闽环辐 [2010]验
收 79 号
活动种类 使用 使用 使用
4
192Ir
5
57Co
6
57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