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语言领域教案5篇

幼儿园语言领域教案5篇

幼儿园语言领域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字母认知,能够正确书写和朗读。

2. 培养幼儿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所学词语进行简单交流。

3. 培养幼儿的句子构建能力,使其能够独立组成简单的句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字母书写、词汇运用、句子构建。

教学重点:字母认知、词汇积累、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字母卡片、图片、挂图、故事书、儿歌CD。

2. 学具:练习册、画笔、彩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字母歌谣、手指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进入字母的世界,激发他们对字母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字母的书写方法,带领幼儿一起书写。

(2)展示图片,引导幼儿用所学词语进行描述。

(3)出示句子卡片,示范句子构建,让幼儿模仿。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独立完成字母书写练习。

(2)组织幼儿进行词语接龙游戏。

(3)指导幼儿用所学句子进行交流。

4. 儿歌学唱(5分钟)教唱教材中的儿歌,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5. 故事分享(5分钟)分享教材中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

六、板书设计1. 字母卡片:展示本节课所学的字母。

2. 图片:展示与所学词语相关的图片。

3. 句子卡片:展示本节课所学的句子。

4. 儿歌歌词:展示儿歌歌词,方便幼儿学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所学字母。

(2)用所学词语造句。

(3)学唱儿歌,并表演给家长看。

2. 答案:(1)字母书写:参照教材中的书写规范。

(2)词语造句:例句:“我喜欢吃苹果。

”(3)儿歌表演:参照教材中的歌词和旋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家长参与字母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家也能巩固所学。

(2)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增加幼儿的词汇量。

(3)鼓励幼儿参加讲故事比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幼儿园语言教学教案7篇

幼儿园语言教学教案7篇

幼儿园语言教学教案7篇教案一:认识字母目标:通过认识字母的教学,让幼儿学会字母的发音和书写,为后续的语言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步骤:1. 观看字母卡片:教师出示字母卡片,逐个介绍字母的名称和发音。

引导幼儿一起跟读字母的发音。

2. 辨认字母:教师出示混合排列的字母卡片,要求幼儿辨认并说出字母的名称和发音。

3. 书写字母:教师给幼儿分发写字母的纸张,引导幼儿按照字母卡片上的示范,学习书写字母。

4. 游戏活动:设计一些与字母相关的游戏,如形状配对、字母接龙等,加强幼儿对字母的记忆和掌握程度。

教案二:认识颜色目标:通过认识颜色的教学,帮助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颜色,并培养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教学步骤:1. 制作颜色卡片:教师事先准备好不同颜色的卡片,并在卡片上贴上相应颜色的纸片。

2. 出示颜色卡片:教师逐个出示颜色卡片,引导幼儿说出卡片上的颜色名称,并鼓励幼儿举起相同颜色的物品。

3. 颜色分类:教师给幼儿分发不同颜色的小球或积木,要求幼儿将相同颜色的物品放在一起,进行简单的颜色分类活动。

4. 游戏活动:设计一些与颜色相关的游戏,如找颜色、抓颜色等,巩固幼儿对颜色的记忆和理解。

教案三:学习动词目标:通过学习动词,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动作,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 出示图片:教师出示一些动作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动作。

2. 学习动词:教师逐个介绍动作的名称,并教授相应的动作手势。

引导幼儿模仿发音和动作手势。

3. 情景模拟:教师根据具体情境,设计一些对话或故事情节,让幼儿运用所学的动词进行表达。

4. 游戏活动:设计一些与动作相关的游戏,如找动作、做动作等,加强幼儿对动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教案四:认识身体部位目标:通过认识身体部位的教学,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身体部位,并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 出示图片:教师出示一些身体部位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身体部位的名称。

幼儿语言教育课程教案(大全7篇)

幼儿语言教育课程教案(大全7篇)

幼儿语言教育课程教案(大全7篇)幼儿语言教育课程教案(大全7篇)幼儿是1岁的孩子度过了婴儿期,进入了幼儿期的阶段。

幼儿无论在体格和神经发育上还是在心理和智能发育上都有新的发展,以下是小编准备的幼儿语言教育课程教案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幼儿语言教育课程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准备1、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

2、与儿歌相应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1.教师:荷花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怎样的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2.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小鱼、小虾、小雨还有风儿和荷花。

)2、老师把这张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4、幼儿根据图片内容逐步念出儿歌的内容,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含义。

教师: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呀(荷花)三、启发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1、教师:暖暖的风儿吹过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小鱼、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2、先让个别幼儿演示他创编的动作,在选择合适的集体练习。

3、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

附儿歌:池塘里,暖暖的风儿吹过来,细细的小雨落下来,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红色的大伞,一朵一朵打开来!幼儿语言教育课程教案【篇2】活动目标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能够用表演、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欣赏诗歌的快乐感受。

3、能够联系生活,理解什么是快乐。

活动准备1、诗歌ppt2、教师绘画一幅大森林的背景图,并将诗歌中的角色:小朋友、小屋、萤火虫、小蜘蛛、小麻雀、纺织娘、蛐蛐和小蚂蚁制作成可以粘贴的卡片。

3、小朋友、萤火虫、小蚂蚁的头饰各一个,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一、教师:孩子们,今天天气这么好,春天这么美丽,我们一起去郊游吧。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 15篇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 15篇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 15篇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 1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为大家做好事,自己也会得到快乐的道理。

2、能运用故事中的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

3、愿意与别人交流。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知识经验:初步了解植物的生长。

环境材料:根据故事绘制图片二张。

录音、磁带,每人一个小花籽胸饰,花籽娃娃脸一个。

活动过程:1、出示花籽娃娃,语言导入:这是谁?你们看它快乐吗?2、录音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提问:小花籽要去做什么?讨论:什么是快乐(幼儿根据自己理解与经验回答)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语言连贯回答并学说角色对话。

讨论:太阳、小鸟、蜜蜂、青蛙为什么感到快乐?3、录音讲故事后半部分:提问:谁能帮助小花籽想办法,让它找到快乐。

提问:小花籽找到快乐了吗?4、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5、请幼儿谈自己感到快乐的事。

老师或几个能干幼儿戴上小花籽胸饰,问其他幼儿:你快乐吗?为什么?(请幼儿仿照故事中的对话回答)请每个幼儿戴上胸饰扮花籽,去询问幼儿园其他班小朋友与老师是否快乐,鼓励幼儿大胆与他人交往。

附故事:有颗黑黑的小花籽,悄悄地从妈妈的怀里蹦了出来,它要出来寻找快乐。

它看见太阳,问:“太阳公公,你快乐吗?”太阳笑着说:“快乐,快乐,我给大家阳光和温暖,大家喜欢我。

”它看见小鸟,问:“小鸟,你快乐吗?”小鸟笑着说:“快乐、快乐,我给大家唱歌,大家喜欢我。

”它看见蜜蜂,问:“蜜蜂,你快乐吗?”蜜蜂笑着说:“快乐、快乐,我给大家采蜜,大家喜欢我。

”它看见青蛙,问:“青蛙,你快乐吗?”青蛙笑着说:“快乐、快乐,我给大家捉害虫,大家喜欢我。

”小花籽要去寻找自己的快乐。

它请风姑娘帮忙,风姑娘带着小花籽飘呀飘,飘过大河、飘过草原、飘到雪山上。

小花很喜欢这儿,它留下来了,把雪山当作自己的家,它要在雪山上开朵花。

春天来了,黑黑的'小花籽真的开出了一朵美丽的大红花,香喷喷的,好闻极了,香味传得很远很远,白熊、海豹、雪兔、海象、还有大人、小孩都跑来了。

幼儿园语言教案9篇

幼儿园语言教案9篇

幼儿园语言教案9篇幼儿园语言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为生活中各种常见的事物找关联。

2、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竞赛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谁和花儿好?”图片或照片、卡片若干(柳树、鸟、录音机、电话、太阳、牛奶等)。

活动过程:游戏一:谁和花儿好?玩法:幼儿为花儿找十个不同的朋友。

找对了,每一片花瓣的颜色就会变,最后成为一朵美丽的花。

规则:1、幼儿给花儿找好朋友,每讲出一样和花儿要好的东西,花瓣的颜色就会变,如果幼儿能讲出十样和花儿要好的东西,它就会变为一朵美丽的花,你们就赢了。

2、幼儿为花儿找到的朋友不能重复,而且要讲出这些东西和花儿要好的理由。

重点:引领幼儿大胆想象,寻找不同的事物和花儿做朋友。

游戏二:谁和谁好?玩法:幼儿分成两队比赛,看哪一组能在卡片中寻找到多种关联,得卡片数多的队为赢。

规则:1、每组派一个代表选择两张能做好朋友的图片,用优美好听的话说出它们做好朋友的理由。

2、答对者将图片放在排头幼儿的旁边。

3、找到的两个好朋友不能和别人的重复。

4、游戏轮番进行,最后图片得数多的一队获胜。

重点: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达各种关联。

幼儿园语言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喜欢听故事。

2、学说“白白的牙齿真漂亮”。

活动准备1、玩具小熊。

2、图片,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1、出示玩具小熊,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玩具小熊的故事可多了,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小熊拔牙》的故事。

2、出示图片《小熊拔牙》,教师边指图片边讲述故事。

故事里有谁?他最喜欢吃什么?后来怎么办?3、讲述故事第二遍,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嘟嘟熊笑起来很漂亮,为什么?学说:“白白的牙齿真漂亮!”后来小熊的牙齿为什么会变黑的?小熊牙疼时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来学一学。

小熊拔了牙以后,是怎么做的?4、请幼儿当医生,每人对小熊说一句话。

让我们来告诉小熊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吧。

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说话。

附《小熊拔牙》嘟嘟熊是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熊,他个子高高的,身体棒棒的,还长着一口白白的牙齿。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15篇)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15篇)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15篇)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1教案目标:1、引导幼儿仔细观测画面,大胆想象、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2、观赏,理解小男孩想像小鸟一样自由飞行的愿望。

3、鼓舞幼儿大胆想象飞上天空后的见闻。

教案预备:1、画面,2、DV教案过程:一、观测画面1、今日老师为小伙伴们带来一幅美丽的图画,图画里有些很古怪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画面,幼儿自由观测:你看到了什么?3、这个小男孩看起来还很小,我们可以叫他什么?4、弟弟在哪里干什么?弟弟向上伸出小手想干什么?5、为什么有三个一模一样的人?6、一颗红红的心表示什么意思?7、弟弟的心愿是什么?8、他为什么想变小鸟?〔引导幼儿理解小鸟有翅膀,可以自由飞行。

〕9、你们猜猜弟弟变成小鸟了会想飞到哪里?10、小结幼儿想法。

二、观赏1、小弟弟究竟想去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听完你就知道了。

2、播放录音3、提问:弟弟变成小鸟想飞到哪里?里还说了些什么?4、再次观赏:这首的名字叫《天高高》,我们再来听一听里还说了些什么。

5、提问:的名字叫什么?里面说了些什么?三、逍遥自在的小鸟1、你们想变成小鸟自由飞行吗?2、假如你变成了小鸟,你想飞到哪里?3、你在高高的天上飞,会看到些什么?4、你能来学学小鸟逍遥自在飞行的样子吗?5、播放小鸟叫的音乐:请小伙伴变成小鸟一起飞到外面去逍遥自在地吧。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1、观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青蛙与蛤蟆之间深厚的友情。

2、了解、认识生活中各种送信的交通工具。

活动预备: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环节:1、最近我遇到一件难受的事情,我的好伙伴很久没给我打电话了,我觉得没人关怀我了?2、你们有难受的时候吗?为什么难受?请你说说你难受的事情?3、天老师给你们带来的故事里的主人公也遇到了一件难受的事情。

二、观赏、理解故事的前半段,初步感受青蛙和蛤蟆之间的友情:1、观赏故事图片1—3,提问:孩子们,知道了吧,蛤蟆为什么难受?你就得青蛙这个时候会怎么做呢?2、观赏故事图片4、5,提问:“青蛙急匆忙忙跑回家,他回去干什么呢?”3、故事图片6,青蛙为什么要写信呢?你就得青蛙在写信的时候心里在想些什么呢?4、观赏故事图片7。

幼儿园语言教案集合15篇

幼儿园语言教案集合15篇

幼儿园语言教案集合15篇幼儿园语言教案幼儿园语言教案1一、教育教学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和保护小动物的美好情感。

2、对文学作品有兴趣,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3、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天鹅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丑小鸭》故事大图书一本、幼儿小图书人手一册、天鹅头饰一个、音乐磁带《天鹅湖》一盘活动过程一、情景设置,激发兴趣。

老师头戴天鹅头饰边舞边来到幼儿的面前,引起幼儿的兴趣,从而引出故事《丑小鸭》二、出示大图书,感知故事内容。

1、展示大图书第一页:鸭妈妈正在孵小鸭,看着小鸭一个个破壳而出,它可开心了。

请幼儿说一说图上有什么?图中讲了什么意思?2、展示大图书第二页:可有一只小鸭过了几天才出壳,模样又丑又土。

请幼儿说一说小鸭们长得都一样吗?不一样的小鸭能和他的哥哥姐姐们相处好吗?3、展示大图书第三页:哥哥姐姐都认为丑小鸭太丑不愿意理它。

请幼儿说一说哥哥姐姐们为什么不喜欢丑小鸭?5、展示大图书第五页:丑小鸭在农庄实在呆不下去了,就离开了农庄。

请幼儿说一说丑小鸭还在农庄吗?它为什么离开农庄?6、展示大图书第六页:丑小鸭来到一个沼泽地里住下。

有一天,飞来两只大雁,他们正在捉弄丑小鸭,被猎人打了下来。

请幼儿说一说丑小鸭去了哪里?发生了什么事?从图上看它高兴吗?7、展示大图书第七页:猎狗抓了一下丑小鸭没抓着,就走开了,丑小鸭认为猎狗都嫌它丑,更伤心了。

请幼儿说一说猎狗抓到丑小鸭了吗?丑小鸭为什么更伤心了?8、展示大图书第八页:天冷了,一个老婆婆收留了丑小鸭,可老婆婆的猫和鸡又成天欺负它。

请幼儿说一说谁收留了丑小鸭?老婆婆的猫和鸡喜欢它吗?9、展示大图书第九页:下大雪的时候丑小鸭被猫和鸡赶了出来,在水里快冻成冰了,幸好一个农夫救了它。

请幼儿说一说下大雪的时候丑小鸭被谁赶了出来?它冷吗?有没有人救它?谁救了它?10、展示大图书第十页:可在农夫家没多久丑小鸭就跑了出来,不久春天到了,它看到几只白天鹅优雅地在水里游着。

幼儿园语言教案15篇(模板)

幼儿园语言教案15篇(模板)

幼儿园语言教案15篇幼儿园语言教案1活动目标:1、欣赏古诗,了解诗的意思,体验诗的意境。

2、幼儿学念古诗。

活动重点:幼儿学念古诗。

活动难点:欣赏古诗,了解诗的意思,体验诗的意境。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幼儿用书画面活动过程:一、活动开始。

教师:小朋友们好,你们听过古诗吗?谁会念的?(幼儿回答)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谈论自己的感受。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这张图片上有什么?从上往下观察。

(观察后回答)(2)教师小结:山上被白雪覆盖,树叶落光了,一位老爷爷坐在船上,身穿蓑衣、头戴斗笠在钓鱼。

(3)教师:你们看了这张图后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幼儿自由回答)2、教师说说自己的`感受,并用比较慢的速度朗诵古诗。

教师:现在我来说说我的感觉吧,我感觉到这个画面是很安静,很悠闲自得的感觉。

教师:这张图描述的是一首诗。

我们念一念吧。

(教师用比较慢的速度念一遍古诗)3、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含义。

(1)幼儿对古诗提问。

教师:你们听了以后,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吗?(如果幼儿已经不太能记得古诗的内容,教师要反复念,加深幼儿记忆)(2)幼儿谈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教师:你们觉得这首古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幼儿自由回答)4、引导幼儿学习幼儿用书,了解古诗的特点。

(1)迁移幼儿已有经验,发现古诗和现代诗歌的相同与不同。

教师:这首诗歌和我们以前念过的诗歌一样吗?哪些地方一样?又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幼儿回答)(2)教师简单介绍古诗特点。

教师:每句话的字一样多,有时是五个字的五言律诗,有时是七个字的七言绝句。

5、幼儿完整念古诗。

教师:我们一起来大声的学念这首古诗吧。

(教师带领幼儿念1-2遍,再幼儿单独念)三、活动结束。

教师:我们学会了念古诗,小朋友们回到家里念给爸爸妈妈听好吗?幼儿园语言教案2活动目标:1、观察理解画面内容,尝试用简单完整的语言讲述画面内容。

2、初步懂得尊敬长辈,礼貌待人。

活动准备:《分果果》PPT课件角色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红头饰,大、苹果等活动过程:一、出示屏幕图片后提问:1、这幅图中有些谁?2、他们在干什么?3、小红给奶奶吃苹果时会对奶奶说什么?(这个苹果给您吃)4、奶奶会对小红说什么?小红会说什么?小结:小红从盘子里拿来一个苹果走到奶奶面前说:奶奶,这个苹果给您好吃,奶奶高兴地说:谢谢你,好孩子,小红说:不客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过春节(儿歌)目的:1、回忆过年的经历,理解儿歌的内容。

2、有节奏地朗诵儿歌,领略新年的快乐气氛。

准备:1、幼儿入园期间,在教室里播放春天喜庆的音乐。

2、在教室最醒目的地方摆放或张贴一两件春节装饰品,如春联、年画。

过程:1、由公历新年引出农历新年:每年的1月1日是公历的新年,又叫“元旦”,我国还有一个农历的新年叫“春节”。

2、谈话:你是怎样过春节的?启发幼儿说说自己家过春节的情形和当地过春节的习俗,如吃饺子、贴春联、放鞭炮、拜年、舞狮玩龙等。

3、学习儿歌《过春节》。

(1)教师有节奏地朗诵儿歌《过春节》。

(2)翻开语言课本第1页。

引导幼儿朗诵儿歌。

(3)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4)画一画,说一说。

春节里你最喜欢吃和最喜欢玩的是什么?请你们把它们画在书中的空白处,再用它们说一段话。

4、组织幼儿玩游戏。

过春节/春节到,真热闹,/男女老少哈哈笑。

/爷爷贴春联,/奶奶蒸年糕,/妈妈包饺子,/爸爸把地扫。

/我穿新衣戴新帽,/恭喜恭喜春节好。

第二周课题:红红的“嘣叭”故事目的1、在感知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理解并表演故事。

2、能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续编故事,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

准备:活动前让幼儿观察爆竹和蜡烛,为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奠定基础。

:过程:1、利用故事的名称----《红红的“嘣叭》引出幼儿兴趣:咦,红红的“嘣叭是什么东西呢?听听这个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2、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讲完故事的开头一段后插问:红红的“嘣叭是什么东西?(爆竹)幼儿回答问题后,再接着往下讲述故事。

讲完故事后提问:3、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设计系列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2)翻开语言课本第2—3页,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中内容。

4、引导幼儿表演故事的主要情节。

5、启发幼儿续编故事。

(1)指导语:过了好久,“嘣叭”一声也不响,静静地燃烧着。

这时,小狐狸、小松鼠、小野兔、小乌龟心里回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请把这个故事接着往下编。

(2)幼儿相互讲述自己续编的故事。

(第二周)教学内容:复习一教材简析:本次复习有五项内容。

一是认读6个单韵母、10个声母。

二是比较并抄写形近的字母。

三是看图拼读音节。

四是练习拼音,认识事物,把音节和图画正确地连起来。

教学目标:1、掌握所学的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

2、比较并抄写形近的声韵母。

3、能够看图说话,拼读音节。

4、认识事物,把音节和图正确地连接起来。

5、能认读本单元所学的生字和词语。

教学准备:带调的6个单韵母和学过的10个声母的字母卡片;事物图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第一题:我会读。

1、打乱顺序认读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卡片,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集体读)2、这些声母和韵母太调皮了,跑到外边玩儿,现在找不到家了,请同学们送他们回家好吗?师画两座房子。

3、按顺序连读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区分字母不同的发音方法。

二、第二题:我会写。

1、出示:b---df---tn---mu---ü先集体认读,再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可用顺口区别。

2、对比抄写,边抄写边小声念字母。

3、游戏:给声母找朋友把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的卡片分别贴在16个同学的胸前,这些同学依次走上台,问:“谁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某位同学胸前贴着可以与之相拼的韵母,就要立即走上讲台,站在他的左侧,并大声读所拼出的音节。

第三周主题:我来了目的:1、在欣赏故事的基础上理解“我是怎么来的”。

2、学习词汇:睡、用、穿、看、玩、钻、切。

3、在想像的基础上编一编,讲一讲“我是怎样来的”故事。

准备活动前让幼儿向爸爸妈妈询问“我是怎样来的”。

过程:1、谈话:宝宝从哪里来?幼儿自由的谈话。

2、欣赏故事-----《我来了》。

(1)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后再提问。

(2)老师再次讲述故事。

(3)引导幼儿理解动词“睡、用、穿、看、玩、钻、切”。

并尝试用这些词说话。

3、翻开语言课本,指导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4、教师扮演妈妈,和小朋友一起表演故事中的情节。

5、请幼儿像故事中的小朋友一样,自己编一个故事,讲一讲我是怎么来的。

拼音教学内容:ɑi ei ui教材简析: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复韵母ɑi、ei、ui及其四声,每个复韵母配有一幅图。

第二部分是声母和ɑi、ei、ui的拼音练习。

教学目标:1.学会复韵母ɑ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声母与ɑi、ei、ui组成的音节,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ɑi、ei、ui的发音、声母与ɑi、ei、ui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1.认读“ai、ei、ui”三个复韵母的四声。

2.拼读音节。

教学准备:拼音卡片教学过程:一、学习复韵母ai1、师:小朋友互相看一看,你前后左右都挨着谁?自己先说一说,然后告诉我。

2、师:老师听见了。

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小朋友挨在一起学习,多好哇!哪个韵母发“挨着”的“挨”这个音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

3、师:先看黑板。

(贴上单韵母“a”的卡片,让学生认读,离“a”卡片远一点贴单韵韵母i的卡片,让学生认读。

)师:单韵母的本事可大,你知道它有哪些本事吗?3、师:单韵母有的可以自成音节,都能跟声母组成音节。

还能自己单独韵母,还可以组成新的韵母,叫复韵母。

(老师挪动“i”的卡片紧挨在卡片“a”的右边,就组成了复韵母。

)4、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汉语三个复韵母:ai ei ui 。

二、学习复韵母ai。

1、师范读ai。

教发音方法:先发a的音,声音响亮,中间气不断,逐渐向i滑动,一口气读成ai。

2、学生练习发音。

师:请同学们看书,你从图上发现了什么?(小朋友比高矮的矮的音是复韵母ai的三声。

)3、在语言环境中学ai的四声练习。

4、说话或组词,其中要有ai的音。

(几声都可。

)5、学生尝试拼读音节。

6、老师检查纠正。

三、学习复韵母ei1、师:你们同桌谁的力气大?咱们扳手腕比赛比一比,好不好?(学生扳手腕比赛。

)师:(喊加油)刚才听到小朋友憋足了劲,拉长声音都发ei的音。

声音短一点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二个韵母的发音。

2.师写ei 师:比赛时,嘴里喊着ei,是不是能给自己加点油,增加一点力气?刚才谁胜了?咱们再来一次,这会看谁能赢?可别忘了喊ei,给自己加油。

3.看图,谁说说怎么利用图来记住音和形? 4.教发音方法师:与ai的发音方法相同,先发e,再滑向i。

学生练发音。

5.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四声练习。

6.拼读右面的音节,说含有这些音节的词或句。

四、学习复韵母ui 1.打电话的小游戏师:小朋友都会打电话吧?下面开展打电话的游戏(伸出大拇指和小指作电话状放在耳朵上。

)师:丁呤呤,电话铃响了,小朋友接电话。

(喂,你好,请问您是谁?)师:我是妈妈。

生:您有事吗?师:没什么事,想问你这一班学了哪几个复韵母?生:我们学了aiei。

师:还有一个吧?师:对,还有一个,你们已经会了,就是“喂”,板书ui。

2.谁能利用图来记住复韵母ui 的音和形? 3.发音方法:先发u的音,接着发i的音,中间气不断。

4.四声练习。

5.说话或组词,其中有ui的音,6.师:快打电话告诉妈妈,一共学了三个复韵母aieiui。

7.拼读音节。

五、巩固练习、指导书写六、学写音节 1.学生自己试拼音节。

师:哪些词句含有以上三个音节的音? 2.指导书写。

3.读儿歌,找出会拼的音节。

七、小结(和学生一起总结)师:这一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三个复韵母,(学生接:aieiui)会拼读了很多音节,还会写了三个音节(学生接:aieiui)。

小朋友又学了好多知识,祝贺你们。

第四周课题:小天使(故事)目的1、能看图复述故事,并在把握故事基本结构的基础上续编故事。

2、学习数量词:一条、一只、一辆;动词:买、牵、开、抱、捡。

3、感受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依存关系,激发爱妈妈的情感。

准备提供狗、汽车、贝壳、西瓜、金鱼玩具各一个。

过程1、教师将故事讲一边。

提问:小天使叫什么?淘气的安奇变成了什么?3、翻开语言课本6---7页,让幼儿边看图边欣赏教师讲述故事。

4、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忆并理解故事内容。

(1)安奇变成了什么?妈妈是怎样将带回家的?(2)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中的数量词“一条、一只、一辆;动词:买、牵、开、抱、捡”。

5、幼儿两人一组,一人说安奇的东西,另一人扮妈妈说动词,并进行表演。

6、启发幼儿续编故事:如果你是安奇。

你还会变成什么?妈妈又怎样把它们带回家呢?课题:我有一个好妈妈目的1、仔细观察图片,能够根据图片中的妈妈的动作、神态等特征描述妈妈们的各种活动。

2、理解妈妈劳动的意义,培养尊敬妈妈、关心妈妈的情感。

准备1、活动前要求幼儿询问妈妈的工作情况,最好到妈妈工作的现场去观察。

在家还要注意观察妈妈做家务、学习或生活细节。

2、带妈妈的工作照片一张。

过程1提问:你的妈妈在哪里上班?她是干什么工作的?妈妈下班后在家做些什么?你喜欢妈妈吗?2、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词和较完整的语句描述自己的妈妈工作的情景。

3、翻开语言课本第8页,引导幼儿逐一观察画面,并能够用完整的语句说出图中的妈妈在做什么事情。

4、启发幼儿用简单的语句概括妈妈们所做的事情。

5、将幼儿分组,让幼儿出示妈妈的工作照片,相互介绍和夸奖自己的妈妈。

6、教师小结:教育幼儿热爱并尊重自己的妈妈,在家要做妈妈的小帮手。

第五周课题:扩句和缩句(游戏)目的1、能够正确区分短句子和长句子,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学习把短句子扩充成长句子。

把长句子缩成短句子2、提高幼儿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准备有情节的图片若干幅。

过程1、翻开语言课本第9页,指导幼儿观察提问:图片上有睡?她在干什么?2、练习扩充句子。

3、练习把句子缩短。

4、比较短句子和长句子的相同和不同。

5、出示有情景的图片若干幅,幼儿练习扩句和缩句。

6、指导幼儿把短句扩充成长句,把长句所成短句。

课题:春天的电话(故事)目的:1、能理解故事中小动物们报告的关于春天的不同信息,感受春天大自燃的美景。

2、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了解小动物之间打电话的顺序,感受小动物们相互关心、相互友爱的美好心灵。

3、能依据故事的主要情节续编故事。

发展形象力和表现力。

准备玩具电话一部过程1、猜谜语,引出故事《春天的电话》丁零零,丁零零,一头说话一头听,两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

(电话)2、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一遍,边讲解边提问,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3、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全面理解故事情节。

4、分组表演故事。

5、续编故事。

课题:它们在变(语言游戏)(第四周)一、目的看图添画,并学习用“越、、、、、、越、、、、、、”句型描述事物的变化。

二、准备:不完整的画面3组,彩笔一套。

三、过程1、观察第1组图。

提问:(1)妈妈在干什么?毛衣和线球变得怎么样了?(2)阿姨在干什么?毛衣和线球变的怎样了?2、观察第2组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