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公司的成本结构与弹性分析文件

合集下载

中国移动案例分析报告

中国移动案例分析报告

中国移动案例分析报告第一篇:中国移动案例分析报告中国移动营销分析报告2目录一、背景 (3)二、问题 (3)三、探究分析 (3)(1)环境分析.........................................3 ν中国移动外部营销环境分析...........................3 ν通信行业竞争环境分析...............................4 ν中国移动企业的内部环境分析.........................4(2)顾客分析...........................................5(3)产品策略分析.......................................5(4)价格策略分析.......................................5(5)渠道分析...........................................6 ν中国移动营销渠道现状:.............................6 ν中国移动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6)(6)营销策略分析.....................................7 ν中国移动的广告策略:...............................7 ν中国移动的公关策略 (7)附录:团队基本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3一、背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20日,其前身是中国电信移动通信局,后来从里面分离出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从中分离出。

它是一家基于GSM网络(即GPRS网络)和TD-SCDMA 制式网络的移动通信运营商,简称中国移动。

它的主营业务有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口局业务经营权。

(通信企业管理)移动通信定价策略研究

(通信企业管理)移动通信定价策略研究

(通信企业管理)移动通信定价策略研究移动通信定价策略研究平新乔No.C20020202002年12月30日移动通信定价策略研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平新乔目录1.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2.S移动公司的比较优势3.收入—成本弹性分析4.盈利空间与市场空间潜力5.价格—边际成本之比率的变动趋势6.价格下降的收敛性分析—降低底线测算7.降价的效益分析8.地区差价与对不同收入阶层的差别定价9.定价策略建议10.结论*本文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产业组织课题组参加的一个移动电信定价研究项目的总报告,课题组成员有平新乔、窦文章、魏军锋、郝朝艳、龚鹏。

1.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1.1研究目标移动通信的资费决定,是当前中国电信行业乃至整个中国的产业政策调整与产业体制改革的关注点之一。

这种研究的迫切性,直接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国内电信业改革与结构性调整所形成的电信竞争格局,提出了移动通讯市场竞争定价的课题;二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与外国电信企业的进入,会使我国的电信资费定价逐步与国际企业接轨,实践迫切需要我们预知,电信资费的走势会收敛于一个什么样的均衡点?(一)国内电信资费改革所提出的定价课题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1994年7月中国联通公司成立为标志,我国电信资费改革进入结构性调整时期。

在移动通信领域,自1994年联通进入,市场呈双寡头垄断结构,资费水平一路下降。

2000年3月21日起,移动电话实现分时段收费政策,即法定节假日和非节假日0时至7时,国内通话费按国家规定标准的30%收费,非节假日21时至24时,优惠50%;对应的国际长途优惠分别是60%和80%。

由于移动通信市场的非对称结构,国家采取非对称管制模式,意在扶持中国联通,因而在移动通信资费定价上,中国联通各项收费均可较中国移动优惠20%。

对此,中国移动将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移动通信市场价格竞争达到白热化状态。

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也对电信定价、尤其是移动通信定价提出了新课题。

中国移动定价方式

中国移动定价方式

娱乐套餐是20元、时尚套餐是30元、情侣套餐是30元。 5、需求差异定价:动感地带为创造一种新的、即使的、 方便的、快乐的生活方式。 6、首创短信批发:本案例中提到学生套餐是20元的200 条网内短信+20分钟本地通话、娱乐套餐是20元300条网内短 信、时尚套餐是30元的200条网内短信+60分钟本地通话+10 分钟IP电话、情侣套餐是30元300条网内短信+时段免费互 通等形式定价 7、利用网内品牌、分级定价:中国移动通信继“全球通 ”、“神州行”后,针对年轻群体推出的客户品牌。
需求导向定价法
市场需求决定了产品定价的上限。在市场竞争条件下 ,需求导向定价法应该是一种主导性的定价方法。该方法 是指企业在确定产品或服务价格时不完全以成本为中心, 而是以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弹性强度为依据,包括 拉姆塞定价和差别化定价。 (1)拉姆塞定价。通信业由于存在规模经济性而不能按 照经济学中最优的边际成本制定业务资费。为此,通信企 业需要提高定价直到实现收支平衡。
(2)差别化定价。差别化定价是指在同一时期对不同的客户 群就同一种业务制定不同的资费标准。通信行业具有天然 垄断性,提供的多数业务种类都具有有效分隔市场的能力 。 需求决定了运营公司对通信套餐的定价。这是很显而 易见的。 例如:以动感地带为例,动感地带有10元,15元,25 元,以及35的套餐,有的客户认为这几个套餐的性价比不 是很高,移动公司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推出了一个18元的 动感网聊套餐,这样一来才能满足各个年龄段的客户的需 求。
竞争导向定价法
竞争导向定价法是市场商品供应充足和竞争剧烈化 的产物,在现代社会被普遍采用,尤其为以实现增加销量 或提高市场占有率、应付竞争、避免竞争或保持价格稳定 、保持营业或生存等作为定价目标的企业所经常采用。这 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处于竞争位置的企业,可以通过研究竞 争对手的既定价格、生产条件、服务状况等,以竞争对手 的价格为基础,确定自己产品的价格。根据企业定价行为 的主动或被动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即跟随定价法和主动定 价法。

弹性分析newMBA

弹性分析newMBA

DS S 1奢品富于需求弹性时需求曲线平缓五、供求理论与弹性理论的完美结合弹性不同表现在——需求供给曲线的斜率不同DS S 1石油、缺乏需求弹性时需求曲线陡峭这对于供求分析非常重要!!1975-1977+39.6+53.6-3.61972-1974-14.6-5.7+5.31966-1967-24.9-19.0+5.11951-1954农民实际收入(%)价格(%)产量(%)年份美国农产品价格、产量及农民收入的变化(1951-77)-35.5-4.5+4.4丰收悖论说明,缺乏弹性的商品,增加供给反而降低收入,要想增加收入,只有适当限产。

而产量能否完全让市场调节呢?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

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政府应该选择补贴还是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如图。

P 2是政府制定的农产品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P 1是自由市场均衡价格。

然后补贴DS B A P 1P 2P Q Q 2Q 1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收入=市场销售收入+余下政府购买收入=P 2·Q 2+P 2·(Q 2Q 1)=P 2·Q 1自由市场交易+补贴:农民的收入=交易收入+补贴收入=P 1·Q 1+Q 1·(P 1·P 2)= P 2·Q 1对农民来说,两种政策收入是一样的但是对政府来说,财政支出是不同的:一个是P 2·(Q 2Q 1)保护支出;一个是Q 1·(P 1·P 2)补贴支出Q 1·(P 1·P 2)P 2·(Q 2Q 1)P 2·Q 1农民的收入由两部分组成:消费者支付+政府支付消费者支付大,政府支付就小;消费者支付小,政府支付就大。

政府的选择与什么有关呢?由于农产品是缺乏弹性的,对政府而言,从图形分析可得,政府选择农产品保护价格的方式,政府支付较小。

§2 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1.替代品多少及替代程度替代品多则大,替代程度越大,弹性越大2.商品的界定范围界定范围大,弹性小;反之,则大界定范围大指商品的统称、大类、泛指。

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

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资金成本
边际资金成本的计算 边际资金成本是指资金每增加一个单位而增加的成本,
边际资金成本也是按加权平均法计算的。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确定步骤如下: 首先测定各类资金来源的资金成本分界点。资金成本
分界点是指使资金成本发生变动时的筹资金额。 确定追加筹集资金的资金结构。 确定筹资分界点和划分与之相对应的筹资范围。 分组计算追加筹资数额的边际资金成本。
公司价值是其股票的现行市场价值
公司价值等于其长期债务和股票的折现价值之和。
上一页
返回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财务管理中的杠杆原理
杠杆效应的含义
自然界中的杠杆效应,是指人们利用杠杆,可以用较 小的力量移动较重物体的现象。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 应,具体表现为:由于特定费用(如固定成本或固定财 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 度变动时,另一相关财务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合 理运用杠杆原理,有助于企业合理规避风险,提高企 业财务管理水平。
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可以通过分析每股利润的变化来衡 量。
绘制EPIT-EPS分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资金结构
公司价值分析法
每股利润无差异点分析法以每股利润的高低作为衡量 标准对筹资方式进行厂选择,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没 有考虑风险因素。
公司价值的内容和测算原理如下:
公司价值等于其未来净收益(或现金流量,下同)按照 一定的折现率折现的价值
个别资金成本,是指单种融资方式的成本,如银行借 款成本、债券成本、优先股成本、普通股成本等,一 般用于不同融资方式的比较和评价。
综合资金成本,又称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是指以各种 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为权数,对各种个别资金成本 进行加权平均后的资金成本,其权数可以在账面价值、 市场价值和目标价值中选择。

移动机器人结构设计

移动机器人结构设计

移动机器人结构设计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其中,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

移动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型机器人、工业自动化、无人驾驶、智慧城市等领域。

结构设计是移动机器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决定了机器人的运动性能、稳定性和耐用性。

本文将对移动机器人的结构设计进行深入探讨。

二、移动机器人的基本结构移动机器人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运动系统:包括轮子、履带、足等运动部件,用于实现机器人的移动。

2、控制系统:包括电机、驱动器、控制器等,用于驱动运动部件,控制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3、感知系统: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GPS等感知设备,用于获取周围环境信息,为机器人提供导航和定位数据。

4、计算系统:包括计算机主板、处理器、内存等,用于处理感知数据,做出决策,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5、电源系统:包括电池、充电器等,为机器人的运行提供电力。

三、移动机器人的结构设计要点1、轻量化设计:为了提高机器人的移动性能和续航能力,需要尽量减轻机器人的重量。

因此,应选择轻质材料,优化结构设计,减少不必要的重量。

2、稳定性设计: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避免因摇晃或震动导致结构损坏或数据丢失。

因此,需要设计合适的支撑结构和防震措施。

3、耐用性设计:考虑到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和维修需求,结构设计应便于维护和更换部件。

同时,应考虑材料和部件的耐久性,确保机器人在恶劣环境下的正常运行。

4、适应性设计:由于应用场景的多样性,机器人的结构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例如,在复杂地形或狭小空间中,机器人需要具备爬坡、过坎、越障等能力;在无人驾驶领域,机器人需要具备快速反应和灵活避障的能力。

因此,结构设计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5、安全性设计:考虑到机器人与人或其他物体的交互,结构设计应确保安全性。

例如,应避免尖锐的边缘和突出的部件,以减少碰撞风险;在感知系统中加入安全预警机制,避免潜在的危险情况。

生产成本分析ppt课件

生产成本分析ppt课件
着垄断程度的上升
五、垄断竞争市场
1、垄断竞争:指 许多竞争对手在市场中 供应类似产品,不是替 代产品,是通过差异产 品获得竞争优势的市场 2、成本与收益曲 线:利润等于平均收益 减去单位平均总成本P1C1总净利润额用阴影部 分表示
五、垄断竞争市场
3、净利润吸引新的 厂商进入市场 4、垄断市场的特征 (1)竞争会降低价 格和利润 (2)生产在低于最 佳经济规模的情况下进行 (3)垄断竞争与品 牌差异产品有很大联系
倾斜的,产品供应量是q1点,
阴影面积是厂商的总利润
4、存在进入限制,
垄断厂商能够保持其市场份

四、垄断市场
5、垄断市场的进入限制 (1)专利和版权 (2)政府的规定、许可证、国有化制度 (3)进口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4)自然垄断的存在 (5)享有低成本生产的优势 (6)控制必要的生产要素 (7)垄断厂商需要很大的资本投资 (8 )控制销售渠道
十一、供给弹性
1、供给弹性Es= 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价 格变化的百分比
2、供给弹性的数 值是正数。大于1,供给 对于价格的变化就敏感, 小于1,供给相对缺乏弹 性,等于1,供给和价格 按同一比例变化,等于0, 供给没有弹性
十二、结语
成本是分析企业经营的基础
第4章 竞争环境
一、竞争环境的本质 1、完全竞争:高度竞争的市场 2、垄断:单一供应商的市场 3、垄断竞争:多供应商和差异产品并存 4、寡头:一些大供应商和品牌产品并存
如巴西咖啡:总供给
与总需求决定咖啡的市场价
格P1
因价格与平均收益是
常量,边际收益也只能是常
量,因而等于平均收益和价

超过正常部分的利润
称为超额利润或净利润

中国移动业务市场价格战分析

中国移动业务市场价格战分析

通信信息化& new business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加入中国电信市场以后引发的中国移动市场价格战,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其原因如何?造成结果怎样?面对着入世引发的即将进行的更大范围的移动业务竞争,电信运营商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就上述问题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双寡头垄断局面近10年来,中国信息产业(主要由电信业构成)以年均高于GDP 3倍的速度增长,而在信息产业中,移动通信业务作为发展的潮流,表现得尤为生机勃勃。

无疑,中国移动电信市场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1994年,中国联通公司的成立,打破了中国电信一支独秀的局面,并最终在移动通信市场上形成双寡头垄断局面。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双寡头垄断的市场发展的最终是双方自然形成协议定价,共同瓜分市场。

但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上,我们耳熟能详的是以价格战为主线的白热竞争态势的不断演绎。

使得其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不得不一而再地予以干涉调停,并下发《关于全面清查移动资费违规行为的通知》予以规范。

双寡头垄断市场这一理论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被颠覆了。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何在?其结果如何?作为电信运营商,其更为理性的行为应当是怎样的?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动因目前的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是一个双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在这样一个市场结构中,每一个寡头面对的实际上是一个囚徒困境。

根据Nash均衡理论,处于囚徒困境中的企业,由于短期内选择不合作(即降价)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大于选择合作(即不降价)带来的经济利益,因此,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会选择降价行为。

但是,长期来看,由于市场上只有两个寡头,一方降价的行为必然会招致另外一个寡头作出相似反应,因而价格战不断地重复进行。

最后的结果是形成纳什均衡,市场价格定位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每一个寡头所获得的利润也远远少于串通协议定价时所获得的利润。

单纯的价格竞争给寡头双方带来的损耗是巨大的。

在移动通信市场上,也存在这个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1 移动公司的成本结构和弹性分析 魏军锋 中富证券公司 平新乔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No.C2002019 2002年12月30日

摘要:本文以移动公司的成本结构为中心,构造了多 1 / 1

产出成本结构模型。依照S移动公司2000年1月至2001年8月各个分公司的成本数据来可能模型。在此框架下,首先,我们分析移动公司的成本函数特点以及各个投入要素(劳动,资产和物料)的替代弹性、价格弹性和产出成本弹性。然后,我们简要分析了S移动公司的收入和盈利空间同时预测了其趋势。 1 / 1

移动公司的成本结构和弹性分析 魏军锋 中富证券公司 平新乔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以移动公司的成本结构为中心,构造了多产出成本结构模型。依照S移动公司2000年1月至2001年8月各个分公司的成本数据来可能模型。在此框架下,首先,我们分析移动公司的成本函数特点以及各个投入要素(劳动,资产和物料)的替代弹性、价格弹性和产出成本弹性。然后,我们简要分析了S移动公司的收入和盈利空间同时预测了其趋势。

一、 引言 中国移动通信业从1987年11月18日,第一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以来,进展特不迅速。1995年,GSM数字电话网正式开通;1997年中国移动用户突破1000万户;1998年8月18日,中国移动客户突破2000万;2000年 1 / 1

底,中国移动的交换容量超过1亿户;到了2001年7月,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差不多跃居全球第一大移动通信市场。在市场迅速变化的同时,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了。从一开始中国电信独家经营,继而1994年中国联通公司的成立打破中国电信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通信市场一分为二;1997年,广东和浙江移动公司在香港的上市,开始了移动分营。到2000年4月20 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两寡头竞争局面的正式形成。然而故事并没有在此结束,中国电信的再次改组方案的出台和其他电信营运商,如吉通公司、网通公司,纷纷进入电信市场参与竞争,使得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尽管去年移动通信接着维持高增长、高利润的双高态势,然而中国移动营运商都面临着通信技术更新换代、市场竞争多元化、资费水平总体走低等市场和政策环境。而且随着中国加入WTO,外国电信营运商能够通过资本融入或者直接投入等方式参与中国移动市场的竞争。面临如此的市场价竞争环境,各个移动通信营运商内外兼修、竞争战略层出不穷。其中传统而有效的市场战略是降低价格、扩张市场规模,然而价格策略的底线是公司本身的成本,而且它的成效还依靠于市场需求规模和需求弹性。 1 / 1

移动通信企业的成本结构不同一般的传统企业,它的特点是前期固定投入巨大,要紧包括基站建设和交换机建设;营运中网络维护和设备保养的固定支出比率较大;而人工和其他费用支出较小。下表I是S移动公司近几年的通信业务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表I 项目 1999年 2000年 2001年7月 一、通信业务成本 66.96% 81.40% 71.31% 1、工资 3.71% 2.79% 4.36% 2、职工福利费 0.35% 0.39% 0.57% 3、折旧费 40.82% 37.41% 41.80% 4、修理费 9.08% 7.06% 3.79% 5、低值易耗品 1.76% 1.73% 0.39% 6、业务费 11.24% 32.03% 20.40% 二、治理费用 31.59% 15.74% 8.14% 三、财务费用 1.45% 2.85% 1.08% 四、营业费用 19.4% 合计 100% 100% 100%

从上面成本结构表中,我们能够看出,S移动公司的成本中要紧是通信业务成本,大体占70%-80%之间,尤其是交换机和 1 / 1

基站上的建设成本特不大,就98年的两项投资占当年总成本的50%左右。这使得移动公司的折旧费用在总成本中占专门高的份额,差不多上占总成本40%左右的份额。移动公司的要紧收入来源是移动通信业务收入,要紧包括全球通、神州行和神州通,以及其他增值业务,如IP业务和INTERNET业务。下表是S移动公司2000年的要紧收入结构。 表II 差不多月租费 差不多通话费 国内长话费 其他收入 收入小计 20.57% 56.26% 9.87% 13.30% 100%

本文试图研究,在如此的成本和收入结构情况,移动公司如何应用其价格策略,以及如此策略的制约因素和作用空间。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们可能S移动公司的成本函数,同时分析移动公司的成本函数特点以及各个投入要素(劳动,资产和物料)的替代弹性、价格弹性和产出成本弹性;在第二部分,我们简要分析了移动公司的收入和盈利空间同时预测其趋势;第三部分是结论。

二、成本函数分析 1 / 1

生产函数或者成本函数的计量模型,其目的在于可能函数本身的特点,如要素替代关系、技术变化的特性和规模经济的作用等。传统的计量模型以生产函数或者成本函数的某些特点为假设来构造的。然而如此假设先验地给定了函数特性,使得不能专门好的描述成本函数的特点。如闻名的Cobb-Douglas函数形式就要求所有要素的替代弹性等于单位弹性。尽管阿罗(Kenneth Arrow)、索罗(Robert Solow)等(1961年)构造了一种常替代弹性(CES)函数,该函数形式将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作为一个未知的变量,使得函数形式相对灵活。然而该函数形式同样给定了一些假设约束,如可加性和齐次性,同时限定了替代弹性的形式。McFadden(1963)和Uzawa(1962)分不证明了常替代弹性(CES)函数形式的各要素替代弹性差不多上一样的。本文中采纳的translog函数形式专门好的克服了以上问题,首先,translog成本函数的要素替代弹性不一定为单位弹性,而且没有给函数形式上预先假定要素替代弹性的固定模式,增加了函数的灵活性;其次,能够对translog 成本函数求导能够得到投入要素份额函数。 对电信行业生产函数或者成本函数的研究和可能差不多有专 1 / 1

门多文献。在美国,要紧注意对象是AT&T和Bell公司。如Christensen等(1983年)、Evans和Heckman (1988年)、和Diewert 和Wales(1991年)依照Bell电话公司分割往常的数据,可能和研究了美国电信行业的生产函数和成本结构。由于时刻跨度的增加和竞争的多元化,近来的研究更关注市场竞争对生产率的阻碍以及Bell公司的分割对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阻碍。Oum 和Zhang(1991年)依照美国电信行业1961-1987的数据可能了那个时期电信竞争对生产率的效果,同时得出竞争对促进生产率有正效应的结论。Robert Crandall (1990年)研究了Bell公司的分割对美国电信业的生产效率、劳动效率和生产率等方面的阻碍,他认为如此的分割并没有造成电信业效率的损失。而Wilson和Zhou(2001年)对本地电话公司成本函数的研究发觉,它们的成本函数是满足次可加性的,这就表明本地电话市场是一个自然垄断市场,引入更多的竞争者反而会造成效率的损失。 本文试图依照S移动通信公司的成本结构,构建多投入-多产出成本模型,应用移动公司实际成本数据,可能成本函数,同时依照差不多可能的成本函数来分析移动公司成本函数的特点,例如投入要素替代关系和投入要素的价格弹性等。 1 / 1

I、 模型描述 本文构造了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成本函数模型。我们假定移动公司使用一定量的资本(K)、人工(L)和物料(M)进行生产,产出向量为Y,那么生产函数为: (,,)(1)YYKLM 依照对偶性,我们能够得出移动公司的成本函数: (,)(2)CCPY 其中C是移动公司的总通信成本,P是投入要素的价格向量(其中KP是资本价格,LP是人工成本,MP是物料价格),Y是产出向量, 我们将成本函数用translog函数来逼近,具体形式如下:

011111111(,)ln12lnln12(3)nnniiijijiijnnniiijijiijnnijijijLnCLnCPYYYYLnPLnPLnPLnPLnY









依照Shephard’s Lemma,各个要素的份额函数Si:

1(4),,nniiijjjijijjLnCSLnPLnYLnPiKLM

 1 / 1

限制条件:

1,0nnnniijjiijijii

我们将上述成本函数和要素份额方程联立,应用叠代大概不相关回归(ITSUR:iterated 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方法进行可能。为了幸免奇异性,我们在可能中没有包括物料份额方程。

II、数据和变量 要紧的数据来源是S移动公司以及下属11个分公司的月度财务报表。这些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明细表、成本费用明细表和要紧财务指标报表。原始数据是一个包括了这些单位从2000年1月到2001年8月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然而由于报表的不完整性,回归所用的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了调整,具体请见下表:

序号 公司 有效数据时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