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急性出血性肠炎误诊分析
骨关节疼痛为早期表现的小儿白血病15例分析

D0I1 . 9 9 j is . 6 2 9 5 . 0 0 2 . 5 :0 3 6 /.s n 1 7 — 4 5 2 1 . 4 0 2
中 图分 类 号 : 7 9 R 2
文 献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29 5 ( 0 0 2—7 80 1 7 —4 5 2 1 ) 42 6—1
查 血涂 片 和 及 时 的 骨 髓 细 胞 形 态 学 检 查 , 于早 期 确 诊 小 儿 白 对
血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参 考 文 献
肢 骨及 关 节 受 累 为 主 。疼 痛 部 位 可 固定 可 游 走 , 易误 诊 为 风 常 湿 及类 风 湿 性 关 节 炎 [ 。 2 ]
以 往 报 道 以 骨 关 节 痛 为 早 期 表 现 的4 J 白血 病 占 1 . % , ,L 86
1] 朱忠 勇. 用 医学检 验 学 [ ]北 京 : 民军 医 出版 社 , - 1 实 M . 人
19 97: . 52
[] 邝 贺 龄 . 2 内科 病 鉴 别 诊 断 学 [ .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M] 北 人
剂 , 保 质 期 长 , 合 微 生 态 制 剂 标 准 。整 肠 生 略 带 甜 昧 , 糟 故 符 呈
末状 , 儿易于服用 , 临床观 察应用 , 药安 全性能好 , 全 患 经 该 安 系 数 高 , 不 良反应 , 疗 小 儿 肠 炎 效 果 显 著 , 于单 纯 用 抗 生 无 治 优 素治疗 ( <O0)值得推广应用 。 P .5 ,
参 考 文 献
导 , 医 师 处 方 服 用 。有 的 患 者 症 状 刚 刚 变 好 就 停 药 果 因 依 结
病历分析大全集

二、病例分析: (50分)2.26+男性,59岁,因非劳力性心前区钝痛,向左臂放射,伴大汗,轻度恶心入院。
患者近2年中类似症状间断发作,持续20分钟左右,通常由劳累诱发,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自上月以来,发作较为频繁,有时出现在休息时,最近48小时在休息或轻微体力活动时有几次胸痛发作。
体检:BP160/100mmHg HR80次/分,律齐,余未见异常。
心电图:发作时:偶发室性期前收缩V1-3 ST段抬高,T波倒置发作后:V1-3 ST-T恢复正常,室早消失问题:1、诊断及诊断依据(22.5分)2、鉴别诊断(7.5分)3、进一步检查及治疗(20分)二、病例分析: (50分)1、诊断(10分)及诊断依据(12.5分)(1)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或变异型心绞痛心脏不大、偶发早博窦性心律,心功能II级(2)高血压病,(极高危组)依据:(1)反复心前区疼痛,持续20分钟,含硝酸甘油可缓解,劳累、休息均有发作,近48小时仍有发作。
(2)ST段抬高(发作时)(3)高血压中度升高2、鉴别诊断(7.5分):1、急性心肌梗死2、肺梗塞3、急腹症3、治疗(10分):(1)抗血小板、抗凝Asprin 0.1 qd波立维75mg qd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或克赛)0.4ml 皮下注射Bid(2)钙拮抗剂,恬尔心30mg tid或拜心同30mg tid(3)硝酸酯类药5%GS500ml +NG25mg ivdrip 8~10gtt/分(4)吸氧,测Bp Bid进一步检查(10分):1、心酶4项,肌钙蛋白,异常为高危患者。
2、彩超,了解心脏情况,定时ECG监测3、血糖、血脂,血脂↑加用调脂药,如立普妥10mg qd4、冠脉造影,必要时PTCA+支架二、病例分析: (50分)3.26刘某,男,58岁,因持续性胸痛6小时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8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疼痛,疼痛呈持续性,压榨性。
活动时胸痛加重,伴有气促、咳嗽、大汗淋漓,不能平卧,呕吐胃内容物2次。
基层医院15例急性腹痛误诊原因分析

迷走神经而产生的腹痛 以突发的上腹痛伴恶 心,呕吐甚至休克 为主要表现0 部分病人 可能存在反射性 的膈肌痉挛 , , 从而有呃 逆或者不 同程度上腹部肌的紧张等症状 ,少数患者在急性 胃粘 膜 的病变表现出上消化道的出血 ,因此 临床上也会被误诊为溃 疡病 、急性 胃肠 炎 、上消化道 出血或急性胰腺炎 。
一
急性腹痛是基层 医院常见 内科病症之一 ,本研究显示我 院 发生腹痛误诊 以急性阑尾炎 最为常见 ,占 4%。急性阑尾炎 为 0 基层 医院常见急性腹痛病症之一 , 但部分患 者缺少 转移性 的腹 痛病史 ,只表现为腹胀、恶心及呕吐等胃肠症状或出现转移性 的腹痛 时间晚 , 病人 就诊 的时候 尚未 出现典 型的体征 ,此时常 会造成误诊 宫外孕急性腹痛在女性患者中也较为常见 , 。 本研 究 中急性 腹痛 2 . 6 %为宫外孕误诊 , 7 多为问诊 咨询不全面所致 , 对 月经婚 育史 等病 史询问不全。腹主动脉瘤 以剧烈 的腹痛为主 要的特点, 并伴血压的明显升高,对此病的确诊需及时行 M I R 或彩超检查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主要病 因为位 于心脏后下壁 的 表面迷走神经的传人纤维感受器在心肌缺血缺氧的时候刺激了
些胸腔的急性疾病牵涉痛包括肺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 肺炎 、 急性心包炎、食管裂孔疝等症状 , 常常存在向腹部 放射 的疼痛 , 而产生类似 “ 急性腹 痛”的症 状 ,下壁心肌梗死也可 以引起迷 走神经 的张力过高 ,从而引发腹痛 。基层 医院医生因为平常临 床经历病例有一定的片面性 ,对基础知识涉及不全面也会造成 误诊发生 。4对老年性腹痛病人检查不全面 。老 年腹 痛病人较 . 年轻病人预后较差 ,因为老年病人 的免疫功能有所下降 ,常存 在潜在心肺。 肾等疾病 ,容易发生肠系膜 的缺血或主动脉瘤等症 状 。且随着病人年龄的增 大 ,一些濒危感常伴发 ,所 以诊治中 应考虑患者心脏疾病可能 ,进行常规 的心 电图检查必不可少 。 在~些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中对其体温测量 、血 白细胞检 查均正常的情况 下则应该考虑其他疾病 的可能旧 。 33 改进措施 . 331 规范诊疗 规范诊疗为降低误诊率 的前提 。基层医院医 ..
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1例临床分析论文

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21例临床分析【关键词】误诊;急性阑尾炎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22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92-01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具有典型临床症状时诊断并不难,但是误诊也并不少。
统计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实施的阑尾切除术615例,其中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手术者21例,占34%,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3-56岁,平均285岁,误诊病种有: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4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结核2例,急性盆腔炎1例,卵巢黄体破裂出血2例,腹型过敏性紫癜2例,右侧输卵管妊娠破例3例,克隆病2例,肾病综合征1例,急性胆囊炎1例,胆囊切除术后并胆漏1例,原发性腹膜炎1例,急性胰腺炎1例。
2 讨论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诊断并不困难,但是将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并进行手术的并不少见。
本组资料均经手术证实并有病理为证,误诊为34%,略高于许恒利(32%)[1]的报道资料。
误诊的原因归纳如下:21 病史询问不详细病史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因病史询问不详细或表达不清误诊较多。
外科医师容易满足于简单的询问,而忽略了与一些相关疾病的有鉴别意义的病史采集。
一般集中在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病史上有所询问,忽略了一些少见疾病的病史询问。
对于男性,主要集中在输尿管结石上的鉴别,病史也有所询问,就会忽略了结核病史的询问,对于女性,特别是未婚,以及一些学生,对于性生活的询问,虽然想到了,有时个别年轻大夫觉得不好意思询问,也是导致误诊的原因。
对于小孩,表达不是很清楚,家长也不能正确补充,也容易导致误诊。
一些小孩因为发热在门诊或自行在家给予了退热,过1-2天后,因为腹痛就诊,家长不能准确提供病史,极易误诊。
急性阑尾炎病程一般不长,本组一个病例3月来一直反复出现发热,自付退热药后好转,反复发作,反复自行服用解热镇痛要缓解,突发腹痛3小时入院,病人未有告知3月来反复发热,医师未有问出3小时以前的病史,所以误诊。
伪膜性肠炎15例诊治分析

临床分析 [ ] 中外 医疗 ,0 1 3 ( 9 :0— 0 J. 2 1 ,0 1 ) 8 8 .
[] 陈 洁 , 3 吴秀英. 内镜下取上消化道异 物的注意事项 [ ] 实用 医 J.
学杂 志 ,02,8 4 :4 . 2 0 1 ( ) 34
[ ] 王桂芳. 4 内镜下 取 上 消化 道 异物 的 配 合 [ ] 中外 医学 研 究 , J.
发 症 的情 况之 下才 可 以进行 内镜 治疗 , 据 患 者 内镜 治疗 根
行 , 取 出。如果 吞 入 的异 物较 为 锋 利 就需 要 在其 外 面 方便
置外 套管 以减少 并发 症 。
总之 , 对于 内镜下 取 异 物 要坚 信 异 物 能 被 吞 进 就 可 能 被取 出 的理 念 , 于 复杂 的异物 , 中应 该认 真 探 查 , 据 对 术 依 异物及 周 围组织 的情 况 适 当处 理 , 可 能取 得 患 者 的理 解 尽 和配合 , 随时调 整操作 技巧 是 内镜 成 功取 出异 物 的关 键 , 避
伪 膜 性 肠 炎 1 5例 诊 治 分 析
唐 尚伟 唐 国传 谢 昆 华
5 82 ) 30 1 ( 广西 防城港 市 防城 区人 民医 院 内科 , 防城 港市
【 摘要】 目的 分析 因使 用抗 生素所致 的伪膜性 肠 炎( MC 的诊 断及 治疗 , 高对 P C的 ̄ T及诊 治水平。 P ) 提 M Ai ,
治水平 , 者对 我 院近 5年来诊 治 的 1 例 P 笔 5 MC患者 的临 床
资料 进行 了 回顾 性分 析 , 将结 果报 告如下 。 现
伪膜性 肠炎 ( MC 是抗 生 素 相关 性 肠 炎 , 列 入 医 院 P ) 被 内感染性 疾病 。 由一 种 由难 辨 梭状 芽孢 杆 菌 ( D) c 引起 的 ,
急性阑尾炎漏诊,误诊,误治4例分析

急性阑尾炎漏诊,误诊,误治4例分析
顾存德
【期刊名称】《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17)002
【摘要】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但往往因症状不典型,或患者自认为是一般性胃肠炎或者是医师不慎而被漏诊,误诊,误治.现介绍4病例以引起同行注意.【总页数】3页(P28-30)
【作者】顾存德
【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体育系,四川,内江,6411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
【相关文献】
1.浅谈误诊、漏诊与误治 [J], 马金瑞
2.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误诊误治及漏诊情况 [J], 郭红玲
3.急性阑尾炎的误诊误治原因分析 [J], 黄加银
4.浅谈误诊、漏诊与误治 [J], 马金瑞
5.非典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5例误诊漏诊误治分析 [J], 朱诗家;谭治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6道病例分析

1病历分析例题-右额颞急性硬膜外血肿[病例摘要]男性,23岁,因骑车进行中被汽车撞倒,右颞部着地半小时,到急诊就诊患者摔倒后曾有约5分钟的昏迷,清醒后,自觉头痛,恶心。
体检:BP 139-80mmHg,P80次/分,一般情况可,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
头颅平片提示:右额颞线形骨折。
遂将患者急诊留观。
在随后2小时中,患者头疼逐渐加重,伴呕吐,烦燥不安,进而出现意识障碍。
体检:T 38℃,BP 160/100mmHg,P60次/分,R18次/分,浅昏迷,左侧瞳孔3mm,对光反射存在,右侧瞳孔4mm,对光反应迟钝。
左鼻唇沟浅,左侧Babinski's Sign阳性。
[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右额颞急性硬膜外血肿(二)诊断依据1. 有明确的外伤史2.有典型的中间清醒期3.头部受力点处有线形骨折4.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并脑疝二、鉴别诊断(5分)1.急性硬膜下血肿及颅内血肿:同有外伤史;血肿多出现于对冲部位;意识障碍持续加重;明确诊断靠CT三、进一步检查(4分) 头颅CT平扫四、治疗原则(3分) 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2右髋关节后脱位[病例摘要]男性,40岁,右髋外伤后疼痛,不能活动四小时四小时前患者乘公共汽车,左下肢搭于右下肢上,突然急刹车,右膝顶撞于前座椅背上,即感右髋部剧痛,不能活动。
遂来院诊治。
患者身体素健。
无特殊疾病,无特殊嗜好。
检查:全身情况良好,心肺腹未见异常。
骨科情况:仰卧位,右下肢短缩,右髋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各项活动均受限。
右大粗隆上移。
右膝踝及足部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均可,右下肢感觉正常。
[分析]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一)诊断右髋关节后脱位(二)诊断依据1. 典型的受伤机制2.大粗隆上移3.典型的右下肢畸形表现4.右下肢其它关节功能正常,感觉正常,说明未合并坐骨神经损伤二、鉴别诊断(5分)1.股骨颈骨折和转子间骨折(骨折机制走路滑倒时,身体扭转倒地所致患肢短缩,患髋呈屈曲内收外旋畸形)三、进一步检查(4分)右髋正侧位X线片可证实脱位,并了解脱位情况及有无合并骨折四、治疗原则(3分)1.无骨折或只有小片骨折的单纯性后脱位,应手法复位,皮索引固定2.如髋臼后缘有大块骨折或粉碎骨折或股骨头骨折,属复杂性后脱位,目前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切开腹位与内固定3右肱骨髁上骨折[病例摘要]女性,6岁。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分析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预后,并分析误诊原因。
方法:分析对15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预后。
结果:EG患者均有腹痛症状,不同分型(黏膜型、肌层型、浆膜型)临床表现各有差异,内镜下可见黏膜充血、糜烂、出血、溃疡。
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
结论:EG临床表现多样性,无特异性,外周血及胃肠黏膜组织中嗜酸细胞增多是诊断的关健,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
资料与方法2003年1月~2008年1月收治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亦称嗜酸性胃肠炎患者15例,年龄23~52岁,平均39岁,男10例,女5例,从发病至确诊的病程为1个月~4年。
临床表现:①腹痛:本组15例均有腹痛。
疼痛部位:中上腹9例,脐周3例,左中腹痛3例。
②腹泻:本组中5例出现腹泻,多为稀水样便,1例可见黏液便。
③其他伴随症状:恶心呕吐4例,腹胀1例;15例首次就诊均未确诊,曾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球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胰腺炎、腹腔结核等。
实验室检查:①外周血常规:血红蛋白,红细胞及血小板均正常。
外周血嗜酸细胞比例0425±0231,其中4例行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嗜酸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但均以成熟型为主。
②粪常规:2例粪常规OB(+),但均无白细胞,红细胞,排除感染性腹泻,15例均行大便培养及虫卵检查,都为阴性。
③免疫功能检测:15例均行免疫球蛋白(IgA、IgE、IgM、IgG)检查,补体C3、C4检查,均正常。
内镜及影像学检查:15例均行胃镜检查,镜下胃黏膜可见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溃疡,组织活检均可在黏膜层发现大量嗜酸细胞浸润。
均行快速尿素酶实验无Hp感染。
3例接受结肠镜检查,2例发现有黏膜糜烂,2例行全消化道造影,可见小肠黏膜皱襞粗大,1例B超检查提示少量腹腔积液,腹水内可见大量嗜酸细胞。
治疗:①剔除过敏食物:应积极寻找并排除致敏食物或可能的致敏食物,不少患者经过此治疗,腹痛腹泻等症状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 : 2 58 R 4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2 8 5 ( 0 1 1 — 0 8 0 1 7 — 3 1 2 1 】0 0 5 — 1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 常见病 ,其 中以神经根型 的病人较 为 径 约 2r 的艾条 , e a 长度约 1 - c , 治疗 不止 于颈椎病 , . 2m)其 5 腰 多见, 针灸是疗效较好 的常用疗法 。江苏省名 中医吴旭主任医 椎病 、 脏腑疾病等 皆可施治。其道理在于“ 通督温阳” 法是 以经 师多年来采用 “ 通督温 阳” 法治疗该病 , 有独特疗效 。除了针刺 络 学说为指导 , 并结合藏象理论 , 重点不在病经某穴位或阿是 以外, 温针灸的使用也是疗效显著 的因素之一 , 现探讨 治疗 该 点 , 而是以疏通督 脉和诸 阳脉及 其别 、 络的气机为要 , 促进 和 病艾灸机理 , 总结如下 。 恢 复其分野 阳气 的温 煦和濡养 。借 由针刺督脉及诸阳脉及其
使得症状体征更 特征, 大多于起病第 13 - 天出现血便或果酱样便。多数伴有呕 例。特别是有的患者是辗转几家医院过来 的, 不典 型 。 吐、 腹泻、 腹胀, 腹部压痛、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中毒症状为发
热、 精神萎靡 、 乏力、 嗜睡或烦躁不安 、 肢端凉 、 网状花纹 、 3体 会 皮肤 不 特别 血压下降等 , 严重者呈 中毒性休克。 5例中腹痛 1 1 5例占 10 31医生 的临床思路要 宽一些 , 要只想到 常见 多发 病 , 0 %、 . 对那些 症状体征不典 型的患者 。在实 际工作 中, 笔者发现 : 该 血便 1 0例占 6 %、 7 发热 8 占 5 %、 例 3 呕吐 1 2例占 8 %。 0
21 .对本病重视不足 , 或者说接诊 医生没有想到本病
本病并非 常见多发病 , 有的年轻 医生甚至没见到过 , 以 及颜色情况帮助判断。具体术式如下 : 所 ①肠减压术 , 适 易出现误诊 。因此在 临床工作 中应提高对本 病的重视程度 , 让 无明显坏死 但有肠管扩张者 ;
别、 , 络 以补 肾通督 、 疏通经 络 , 发和加强 阳气 的温煦 , 激 推动 气 血的运行 , 从而 畅通气机 , 调和气血 , 促进恢 复机体组 织器 官 之生理机能 , 脏腑藏精气和传化物功能运行无碍 , 有助于临 床 症状 的改善 和消除 。关 于艾灸 的作用吴旭 主任医师认为 : “ 艾灸不仅仅有 温通 的作用 , 重要 的是激发 和调畅机体组织 更 器官气机的作用” 。根据前人经验总结 , 艾灸功用有 : 温经通 ①
急性 出血性肠炎是一种好发于小肠 的局 限性 急性 出血 坏 思路不仅仅局 限在常见多发病上 。
死性炎症 , 病变 主要在 空肠或 回肠 , 至整个小肠 , 尔也 可 22 甚 偶 .早期 的症状和体 征多数不相符 累及结肠 。 病因尚未确定 , 有认为是 由产生毒素的 C型魏 氏杆 早期虽有较明显 的症 状 , 但腹膜刺激征不 明显 , 腹部体征 菌或肠道内缺乏 足够破坏毒素 的胰 蛋白酶所 引起 。病变肠 管 与 全身 中毒症状多有不符 , 症状重而体征轻 。当某些症状突出
北方药学 2 1 年第 8卷第 l 01 O期
1 急性 出血性肠炎误诊分析 5例
苏公 典 ( 东 山 兖州市 医院 人民 普外科 济宁 220) 71 0
摘要 : 急性 出血性肠炎又称急性坏 死性肠 炎, 其病 因尚未确定。以腹痛、 泻、 腹 血便、 发热为主要表现 , 因临床症状和体征 无特殊 性, 而且也无特异性辅助检查 , 故早 期易误诊。本文对在 18 ~ 0 9年间临床 工作 中遇 到的 1 9620 5例误诊的急性 出血性肠炎患者 进 行 剖析 。 以期 能 引起 同道 关 注 。 关键词 : 急性 出血性肠炎 早期诊 断 误诊 中图分 类号 : 5 4 R 7 文献标识码 : t 3 文章编号:6 2 8 5 ( 0 )0 0 6 — 2 1 7 - 3 12 1 1 - 0 8 0 1
常呈节段性肠壁充血 、 水肿 、 广泛 出血 、 坏死和溃疡形成 , 至 时 , 甚 忽视 了 不典 型的体征 而误诊 。比如有一患者 , 在外院辗转
穿孔。肠管扩张 , 肠管 内充满血性液和坏死物质 。腹腔 内可有 两 天 , 吐较重 , 呕 腹膜炎体征 不明显 , 但是查血常规 白细胞超 浑浊的或血性渗液。
检查均为出血性肠炎。
32 于 便 血 .关
1 . 4临床误诊
事实上 , 便血 的出现往往在病程 的晚期 , 特别是伴有肠梗
因此被动的等待便血 出现往往贻误最佳手术时机。 误诊 为中毒性菌痢 1 , 例 急性 胃肠炎 4例 , 肠梗阻 4例 , 阻者 ,
急性 阑尾炎 2例 , 急性胰腺 炎 2例 , 肠套 叠及肠肿 瘤各 1 。 33把握最佳手术时机 例 , 笔者认为 : ①保守 治疗 2h肠梗 阻无 缓解 ; 4 ②明显腹膜 刺 病变在空肠 6例 , 回肠 8例 , 同时累及 1 例。
《 孟子》“ : 七年之病 , 求三年之艾 。 显示在两千多年前就知 ” 道艾能起沉疴 , 因各 种 因素 , 灸 的使 用 在古往 今 来却有 但 艾 不同的认知 , 因此才有孙 真人 :若针 而不灸 , 而不针 , “ 灸 皆非 良医也 。 针灸而药 , 药不针灸 , 亦非 良医也 ” 的说 法。 古人对艾 灸的认 知较为偏 颇 , 不若现代讯 息交通 之流畅 ,扁鹊心书 》 《 : “ 医之治病用灸 , 做饭 需薪 , 如 今人 不 能治大 病 , 良由不知 针
1资 料
过 2 xO , 0 l 笔者甚至想是否化验室查的有问题 , 而未给予足够
的重视 ,致使患者手术时机把握不 当,术 中见大面积小肠坏 死, 肠管水肿 明显。术后出现肠瘘 。 本病多是一种或几种症状较突出, 典型表现却 不多见。虽 多有腹痛 , 但其 部位 常不固定。血便虽是主要症状 , 但有早 晚
1 . 3辅助检查
病诊断上很 易被误 导 , 很像 阑尾炎 、 胰腺炎 、 中毒性菌 痢、 肠梗
实际上 , 它们只是急性 出血性肠炎在不同阶 自细胞>O l 的 8 。 中>0 1 3 , lx& 例 其 2x0的 例 腹腔穿刺有 阻等但又不典型 ,
混浊液体或血性液体 6 , 例 镜检均见脓细胞和红细胞 , 经病理 段 的表 现而 已 。
临床表现 : 以急性腹痛出现最早 , 多为脐周 、 上腹部呈阵发 似 阑尾 炎 而 易 被 误 诊 , 组有 2例 。 当 病 变 位 于上 腹 部 , 心 本 恶
性绞痛 , 少数病例为持续性疼痛伴 阵发性加剧。便 血是本病的 呕吐明显伴 血淀粉酶升高时 , 易误诊为急性胰腺炎 , 本组有 2
11 .一般资料 例 ; 5 7月份 8 ;— 0月份 5例。多数无 明显发病诱因 , 例 81 少数
有饮食不洁史 。 1 . 2临床特点
本组男 9例 , 6例 , 女 年龄 1 ~ 8岁。发病季节 : 76 2月份 2 23临床表 现复杂 .
之别 , 多少之差 , 或仅有稀水样便。当病变局限于下腹 部, 因酷
1 治疗和转归 . 5 笔者对手术探查持积极态度。 1 2例, 口造瘘 Ⅱ期吻合术 1例 , 系膜 普鲁卡因封闭 1 。 虑手术 。总之 , 双 肠 例
死亡 l 。 例
2误 诊 原 因讨 论
4术 式 选择
根据术 中具体情况选择适 当术式 。若 肉眼难 以判断病变
范围 , 以用 O2 %利多卡 因封 闭肠 系膜 , 可 . 5 然后观察肠管蠕动
激症状 ; 穿为血性脓 性液 ; 出现血便 ; ③腹 ④ ⑤其他需要手术 的急腹症。出现上述情况 , 均应 考虑手术 。 另外 , 观察患者要仔 1 例在急性期 大部分禁食 , 5 腹胀严重 者行 胃肠 减压 ; 及时 特别 是腹部体征 , 一定要 全程 、 动态并认真对 比治疗前后 静脉输液 , 以维持水电解 质平衡 。中毒性休克者补充血容量 , 细 , 若虽经积极治 疗 , 病情无 明显 缓解 甚至加重 , 就要考 纠正酸中毒 。 5例均行手术治疗 , 1 其中 I 期切除病变肠吻合术 的变化 ,
艾故也 。……或 日: 人之皮 肉最嫩 , 五百之 壮 , 岂不焦枯皮 肉 络 、 湿散寒 , 祛 故能治寒凝 血滞 、 经络 闭阻所致 肢体脏腑 诸病 乎?日 : 。 否 已死之人 , 二三十壮 , 肉便焦 , 灸 其 无血荣养故也 。 证 。 颈椎病 、 如: 腰椎病 、 面瘫及各种脏腑病 。 ②升阳举陷、 回阳 若真气未脱之人 , 自然气血流行 , 荣卫 环绕 , 虽灸千 壮 , 何焦烂 固脱 。可用 于中气下 陷、 阳气不足及元 阳虚脱 、 汗多肢冷之脱 之有哉 。 故治病必先别其死 生 , 真气 已脱 , 若 虽灸亦无用矣 。 证 、 ” 休克、 脱肛 、 胃下垂等 。 ③消瘀散结、 拔毒泄热 。 可用于外科 可见艾 灸的使 用不能局限于某些 虚证及 寒证 。随着科技 的进 诸 种疮疡初起 , 乃采“ 热因热用” 之法 ; 或疮疡久溃不愈使其通 步, 近代艾灸 的研 究 已进 一步 发展 , 有实验 发现 [ 测量燃烧 畅气机 , 1 】 , 营卫调 和, 瘀毒 自散。④预防疾病 、 保健强身。可用于 高血脂 及流感等疾病 的预 防, 强 自身免疫力 。上述 增 的艾条含有 少量 的可见 光光谱 , 以远 红外线 为 主 , 证实 了 高血压 、 并 温热刺激是艾灸疗法 中起主要作 用 的因素 , 揭示 了艾灸热 辐 艾灸功用与近代 实验研究 相符合 。“ 通督温 阳” 法是基于中医 射的物理特性。 艾灸活血化瘀 作用机制实验【 显示 , 灸具有 基础理论 , 艾 能调整 中枢神经 , 定内环境 , 稳 可治疗多种疾病 , 充 分体现 了中医的整体观。且艾灸具有 活血化瘀的作用 , 本法使 活血化瘀 的作用 , 作用 与改善 血液 流变性 , 其 纠正 血瘀 时 自 由基代谢 的紊乱 , 节血 管的舒 缩 功能活 动 , 调 抑制炎 性细胞 气机得畅 , 气血得和 。艾灸能提高 自由基清除能力及增强机体 因子释放 , 强机体免疫 功能 , 增 调整 中枢 神经递质水 平 , 定 免疫力 , 稳 相关的实验证明和 中医治未病 的理论是等同的 , 免疫 内环境等多方 面作用有关 。 相关测定[ 3 1 已说明艾灸通过提高体 力提高 , 故能预 防疾病 。 “ 通督温 阳” 法治疗 神经根 型颈椎病有较好 的疗效 , 中 其 内 S D活性 , O 自由基清 除 MD A等氧化 代谢产物的作用增强 , N O含量和生物学活性升 高 , 从而改善 老年机体 状况 , 延缓 组 施 以艾灸是重要 因素之一 ,艾灸在 临床 治疗具有疗效好 、 副 织器官衰老和老年病 的发生 。由于艾灸 提高了 自由基的清除 作 用小 、 价廉等优 点 , 应在 医疗实 践中持续推广 , 不可因医者 能力 , 减少 了自由基 诱导的免疫器官细胞凋亡 , 而延缓免疫 之怠惰或好恶 使其势微 , 充分发挥此项具有 中医特色之疗 从 应 器官萎缩和功能退化 , 提高了机体免疫力 。以上研 究说 明艾灸 法 。 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 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吴旭主任医师多年临床心得 认为: 除去 明显外 伤外 , 不外乎 阳气温 煦失职 , 血濡 养失常 , 气 风寒 杂至 因得痹 阻 , 脉失 其畅通 , 经 则诸 证 由生 , 而诸般 病因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