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学习资料集合学习资料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及习题(精)

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归类一、【重点课文解析】《草原》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猫》《母鸡》。
2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3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4草原的景:辽阔、碧绿;草原的人:热情,好客5理解句子:1〉“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这句话是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3〉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
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
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
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白杨》1本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献身边疆的精神。
2 理解句子:1〉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句话借物喻人,描述了白杨树的特点:a直,b生命力强,c坚强,不动摇,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献身边疆的精神。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表白:解释说明。
这是一个设问句。
爸爸以白杨自勉,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3〉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1、《草原》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人,代表作《骆驼祥子》。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
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草原》、《母鸡》、《猫》。
我还知道拿的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草原秀美,草原迎客、联欢。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2、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
它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以产自我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贸易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他们的一些故事都与这条道路有关。
3、《白杨》作者袁鹰。
本文的写作手法是借物喻人。
袁鹰,原名田钟洛,以散文影响最大。
著有《袁鹰散文选》等。
他的作品都反映了社会的人情风貌,跳动着时代脉博。
《白杨》是60年代初的作品,当年大批内地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奔赴新疆,开发大西北,艰苦创业。
作者借物喻人,通过对白杨的赞美来歌颂这些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的崇高品格。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科学创新精神。
(青藏铁路)5、《牧童》的作者是唐朝的吕岩。
《舟过安仁》的作者是宋朝的杨万里。
《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清平乐是词牌名。
作者是宋朝的辛弃疾。
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
6、《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
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
小说作者林海音是台湾著名女作家,小名英子。
我们还学习过她的作品《窃读记》。
全册语文知识点集结——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

全册语文知识点集结——人教部编版五年
级下册
一、文言文阅读
- 熟练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型结构。
- 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
- 能够理解文言文中的典故和成语的含义。
二、诗词鉴赏
- 熟悉五年级下册课本中的古代诗词作品。
- 能够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和表达方式。
- 掌握常见的韵律和格律。
三、阅读理解
- 能够独立阅读五年级下册课文,并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 掌握提取文章中重要信息的技巧,如关键词标记、段落概括等。
- 能够回答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
四、写作技巧
- 熟练运用五年级下册所学的写作技巧,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 能够按照要求组织文章结构,合理安排内容。
-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五、成语故事
- 理解五年级下册所学的常用成语及其故事。
- 掌握成语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语境。
- 能够运用成语进行简单的表达和写作。
以上是全册语文知识点集结,包括文言文阅读、诗词鉴赏、阅读理解、写作技巧和成语故事等内容。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点,可以提高五年级下册语文水平。
部编人教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各单元总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各单元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通过描写农人及小孩劳动的情景,表现了(人人热爱劳动)以及(劳动充满乐趣)的思想感情。
《稚子弄冰》描写了孩童在冬天穿冰作钲的情景,表现了孩童的(天真活泼、聪明可爱)。
《村晚》描绘了一幅幽静美丽、富有生活情趣的(乡村晚景图),表达了诗人(热爱山村自然风光),对(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的喜爱之情。
2.《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通过对(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的介绍,写出了童年生活的(自由与快乐),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3.《月是故乡明》《月是故乡明》以(“月亮”)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4.《梅花魂》《梅花魂》通过写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坚贞不渝)的爱国心。
第二单元5.《草船借箭》《草船借箭》记叙了XXX由于对XXX心怀妒忌,要XXX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
XXX与XXX 斗智,用妙计向XXX(“借箭”),挫败了XXX的阴谋,表现了XXX(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6.《景阳冈》《景阳冈》记叙了XXX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XXX饮后,趁着酒兴上了XXX,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XXX(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性情品质。
7.《猴王出世》《猴王出世》主要写了花果山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XXX(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性格。
8.《红楼春趣》《红楼春趣》记叙了XXX和众姐妹、丫头们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欢乐情景,表现了他们(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第三单元1.《有趣的形声字》《有趣的形声字》以四个形声字“(星、凤、蜀、祭)”为例,告诉我们形声字中蕴藏的秘密。
有的形声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出来的,比如“(星、凤)”;有的形声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创造出来的,比如“(蜀、祭)”。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文学常识及基础知识

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文学常识及基础知识一、【日积月累】(一)《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传家宝》*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偶成》*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三)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回文联)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数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叠字联)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顶针联)(四)关于磨砺意志、艰苦奋斗、尽职尽责、不怕困难的成语。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含辛茹苦任劳任怨艰苦卓绝百折不挠千里迢迢肝胆相照风雨无阻坚贞不屈赤胆忠心全心全意鞠躬尽瘁扶危济困赴汤蹈火冲锋陷阵程门立雪(五)*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徐庶(shù)进曹营——一言不发*梁山泊的军师——无(吴)*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七)关于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行动、说话情态的词语文质彬彬仪表堂堂虎背熊腰身强力壮神采奕奕满面春风垂头丧气目瞪口呆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摇大摆点头哈腰低声细语巧舌如簧娓娓动听语重心长(八)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德国)歌德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印度)泰戈尔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里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
——(俄国)普希金古诗词:《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前一句意思: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语文知识的重要工具。
在这个学习阶段,学生将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包括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句子的结构和表达、篇章的组织和写作等等。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介绍一些复习资料和方法。
一、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词语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掌握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对于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至关重要。
在复习资料中,可以有一些词语的解释和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词语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填空、选择或造句等。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句子的结构和表达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学生需要学会正确地构建句子并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复习资料中,可以有一些句子的分析和改错题,让学生找出句子中的错误并进行修正。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句子的造句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句子结构和词语进行表达。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句子的构建和表达能力。
三、篇章的组织和写作篇章是语文学习的高级阶段,学生需要学会组织篇章并进行写作。
在复习资料中,可以有一些篇章的阅读和分析题,让学生理解篇章的结构和意义。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篇章的写作题,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篇章的组织和写作能力。
四、其他辅助资料和方法除了以上提到的内容,还可以在复习资料中加入一些其他辅助资料和方法,如诗歌的欣赏、成语的解释和运用、阅读理解题等等。
这些内容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培养他们的语感和阅读能力。
同时,可以利用一些互动的学习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总之,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应该全面、系统地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语文知识。
通过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句子的结构和表达、篇章的组织和写作等方面的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语文水平,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同时,通过其他辅助资料和方法的引入,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培养他们的语感和阅读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语文复习资料(最新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语文复习资料一、【古诗词】《牧童》唐代·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文: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注释:⑴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⑵铺:铺开。
⑶横野:辽阔的原野。
⑷弄:逗弄,玩弄。
⑸饱饭:吃饱了饭。
⑹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用来遮风挡雨。
⑺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创作背景:钟傅原本是一个书生,因李宪推荐做了兰州推官,但是仕途不顺,多次被降职。
钟傅在镇守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县)的时候,曾经与一位道士闲游,看见一个牧童牵着一头大黄牛来到院子里。
道人说此牧童会作诗,钟傅不信。
牧童应道人之请,即兴作下此诗。
作者:吕岩,也叫做吕洞宾。
唐末、五代著名道士。
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
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
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译文: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注释:①安仁:县名,1914年因与湖南安仁县同名而改名余江县。
②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③棹:船桨。
④怪生:怪不得。
⑤使风:诗中指两个小孩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促使渔船向前行驶。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作为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五年级下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巩固和提高基础知识,同时学习一些更复杂的课文和知识点。
这里提供一些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供学生参考。
1. 《小兔子和小鸟学画画》这篇课文讲述了小兔子和小鸟的画画经历。
通过学画画的过程,小鸟和小兔子学会了很多知识,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学生可以通过这篇课文了解绘画艺术的一些基础知识,培养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2. 《水浒传》节选《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国内外广为传诵的一部小说。
在五年级下册语文中,学生需要学习一些《水浒传》的节选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文学特点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学生还需要通过阅读《水浒传》内有关“忠诚”“勇敢”等主题的内容,加深对这些价值观念的理解。
3. 《三个愿望》这是一篇寓言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因为贪心,最终得不偿失。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贪心的危害,学会珍惜身边的东西。
同时,也可以参照故事中的主人公,思考“人生的价值”这一主题,促进内心成长。
4. 《雀儿喜》这是一首古诗。
在五年级下册语文中,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古代诗歌,了解古代文学的特点和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雀儿喜》是一首描写鸟儿欢快的诗歌,学生可以通过这首诗了解诗歌的写作手法和诗歌的魅力。
同时,也可以对诗歌中的“明月”和“鸟语”等元素进行感性认识。
5. 写话题在五年级下册语文中,学生需要学习一些书写技能和写作能力。
其中,“写话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写话题,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叙述内容、组织语言和表达思想。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对生活中的话题的理解。
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的一些内容。
无论是基础知识的巩固还是更高层次的学习,都需要学生认真备课和阅读。
通过深入地阅读和思考,相信学生可以在语文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资料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1.出使西域的张骞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
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
张骞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把他们分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
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
但是,张骞坚贞不屈。
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张骞才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今费尔干纳)。
国王热情地接见了张骞,并帮助他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马尔罕)、大月氏、大夏等地。
但大月氏在阿姆河游安居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
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
于13年后回到长安。
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
公元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
这次,张骞带了三百多人,顺利地到达了乌孙。
并派副使访问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国家。
但由于乌孙内乱,也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
汉武帝派名将霍去病带重兵攻击匈奴,消灭了盘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两关,开通了丝绸之路。
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2.投笔从戎的班超匈奴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善骑射,骠悍骁勇,进如鸟飞,顷刻毕至,退如烟云,须臾消逝,每当秋高马肥,即四下掳掠,中原一带不堪其扰。
西域一带有五十余小国,全被匈奴控制,要有效抵御匈奴的侵扰,就必须控制西域各国,斩断匈奴的臂膀。
公元73年,班超随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并奏请明帝派遣他出使西域。
先到鄯善,国王先恭而后倨,班超推断匈奴也派使者来了。
情势非常危急,只有先下手为强。
班超集中随从36人,乘夜火烧匈奴使者的住所,杀死30余人,烧死100余人,鄯善国举国震恐,首先归汉。
接着,班超马不停蹄出使于阗、疏勒,镇服两国,又粉碎了受匈奴指使的焉耆、龟兹两国的进攻,恢复了与汉朝中断了65年的关系。
班超决心长期留驻西域,从公元87年起,又陆续平定了莎车等国的叛乱,击退了大月氏王朝7万人的进攻,保护了西域南道各国的安全及“丝绸之路”的畅通。
公元91—94年,龟兹、姑墨、温宿、焉耆、尉犁、危须等国先后臣服归汉,西域大小50国全部归属,汉章帝封班超为定远侯,西域从此安定,匈奴不敢南下。
班超在西域32年,纵横捭阖,使西域与内地联为一体,为中华民族的基业立下了丰功伟绩。
世说新语的资料《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出版的图书,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
[1]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它原本有八卷,被遗失后只有3卷。
1. 内容简介《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
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
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
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
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在《世说新语》的3卷36门中,上卷4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9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惠、豪爽,这13门都是正面的褒扬。
2.主要思想《世说新语》今存最早刊本为宋绍兴八年董弅所刻三卷本,共36门。
其上卷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4门。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
从《世说新语》及相关材料中魏晋士人的言行故事可以看到,魏晋时期谈玄成为风尚,而玄学正是以道家老庄思想为根底的,道家思想对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艺术特色《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涉及各类人物共1500多个,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
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又有许多广泛应用的成语便是出自此书,此外,《世说新语》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世说新语》成书以后,敬胤、刘孝标等人皆为之作注,今仅存刘孝标的注本。
4.鲁迅先生称它为:“一部名师的教科书。
”晏子的故事1.鸟齐景公特别喜欢鸟。
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漂亮的鸟,就派一个叫烛邹(zhúzōu)的人专门负责养这只鸟。
可是几天后,那只鸟飞跑了。
齐景公气坏了,要亲手杀死烛邹。
晏子站在一旁请求说:“是不是先让我宣布烛邹的罪状,然后您再杀了他,让他死得明白。
”齐景公答应了。
晏子板着脸,严厉地对被捆绑起来的烛邹说:“你犯了死罪,罪状有三条:大王叫你养鸟,你不留心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
使国君为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
这件事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了,都会认为我们的国君只看重鸟而轻视老百姓的性命,从而看不起我们,这是第三条。
所以现在要杀死你。
”说完,晏子回身对齐景公说:“请您动手吧。
”听了晏子的一番话,齐景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
他干咳了一声,说:“算了,把他放了吧。
”接着,走到晏子面前,拱手说:“若不是您的开导,我险些犯了大错误呀!”这就是晏子用自己的智慧规劝国君的一个故事。
2.折冲樽俎春秋中期,诸侯纷立,战乱不息,中原的强国晋国谋划攻打齐国。
为了探清齐国的形势,便派大夫范昭出使齐国。
齐景公以盛宴款待范昭。
席间,正值酒酣耳热,均有几分醉意之时,范昭借酒劲向齐景公说:“请您给我一杯酒喝吧!”景公回头告诉左右待臣道:“把酒倒在我的杯中给客人。
”范昭接过侍臣递给的酒,一饮而尽。
晏婴在一旁把这一切看在眼中,厉声命令侍臣道;“快扔掉这个酒杯,为主公再换一个。
”依照当时的礼节,在酒席之上,君臣应是各自用个人的酒杯。
范昭用景公的酒杯喝酒违反了这个礼节,是对齐国国君的不敬,范昭是故意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试探对方的反应如何,但还是为晏婴识破了。
范昭回国后,向晋平公报告说:“现在还不是攻打齐国的时候,我试探了一下齐国君臣的反应,结果让晏婴识破了。
”范昭认为齐国有这样的贤臣,现在去攻打齐国,绝对没有胜利的把握,晋平公因而放弃了攻打齐国的打算。
靠外交的交涉使敌人放弃进攻的打算,即现在“折冲樽俎”这个典故,就是来自晏婴的事迹。
孔子称赞晏婴的外交表现说:“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正是晏子机谋的真实写照。
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话说宝玉在林黛玉房中说“耗子精”,忽听他房中嚷起来,大家侧耳听了一听,林黛玉先笑道:“这是你妈妈和袭人叫嚷呢。
那袭人也罢了,你妈妈再要认真排场他,可见老背晦了。
”宝玉赶过来,只见李嬷嬷拄着拐棍,在当地骂袭人:“忘了本的小娼妇!我抬举起你来,这会子我来了,你大模大样的躺在炕上,见我来也不理一理。
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
你不过是几两臭银子买来的毛丫头,这屋里你就作耗,如何使得!好不好拉出去配一个小子,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袭人先只道李嬷嬷不过为他躺着生气,少不得分辨说“病了,才出汗,蒙着头,原没看见你老人家”等语。
后来只管听他说“哄宝玉”“妆狐媚”又说“配小子”等,由不得又愧又委屈,禁不住哭起来。
宝玉虽听了这些话,也不好怎样,少不得替袭人分辨病了吃药等话,又说:“你不信,只问别的丫头们。
”李嬷嬷听了这话,益发气起来了,说道:“你只护着那起狐狸,那里认得我了,叫我问谁去?谁不帮着你呢,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我都知道那些事。
我只和你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去讲了。
把你奶了这么大,到如今吃不着奶了,把我丢在一旁,逞着丫头们要我的强。
”一面说,一面也哭起来。
彼时黛玉宝钗等也走过来劝说:“妈妈你老人家担待他们一点子就完了。
”李嬷嬷见他二人来了,便拉住诉委屈,将当日吃茶,茜雪出去,与昨日酥酪等事,唠唠叨叨说个不清。
可巧凤姐正在上房算完输赢帐,听得后面声嚷,便知是李嬷嬷老病发了,排揎宝玉的人。
──正值他今儿输了钱,迁怒于人。
便连忙赶过来,拉了李嬷嬷,笑道:“好妈妈,别生气。
大节下老太太才喜欢了一日,你是个老人家,别人高声,你还要管他们呢,难道你反不知道规矩,在这里嚷起来,叫老太太生气不成?你只说谁不好,我替你打他。
我家里烧的滚热的野鸡,快来跟我吃酒去。
”一面说,一面拉着走,又叫:“丰儿,替你李奶奶拿着拐棍子,擦眼泪的手帕子。
”那李嬷嬷脚不沾地跟了凤姐走了,一面还说:“我也不要这老命了,越性今儿没了规矩,闹一场子,讨个没脸,强如受那娼妇蹄子的气!”后面宝钗黛玉随着。
见凤姐儿这般,都拍手笑道:“亏这一阵风来,把个老婆子撮了去了。
”宝玉点头叹道:“这又不知是那里的帐,只拣软的排揎。
昨儿又不知是那个姑娘得罪了,上在他帐上。
”一句未了,晴雯在旁笑道:“谁又不疯了,得罪他作什么。
便得罪了他,就有本事承任,不犯带累别人!”袭人一面哭,一面拉着宝玉道:“为我得罪了一个老奶奶,你这会子又为我得罪这些人,这还不够我受的,还只是拉别人。
”宝玉见他这般病势,又添了这些烦恼,连忙忍气吞声,安慰他仍旧睡下出汗。
又见他汤烧火热,自己守着他,歪在旁边,劝他只养着病,别想着些没要紧的事生气。
袭人冷笑道:“要为这些事生气,这屋里一刻还站不得了。
但只是天长日久,只管这样,可叫人怎么样才好呢。
时常我劝你,别为我们得罪人,你只顾一时为我们那样,他们都记在心里,遇着坎儿,说的好说不好听,大家什么意思。
”一面说,一面禁不住流泪,又怕宝玉烦恼,只得又勉强忍着。
五年级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日积月累词语解释文质彬彬:形容举止文雅,态度从容的样子.仪表堂堂: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