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人名家生态文化行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在名人名家生态文化行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在名人名家生态文化行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2018年在名人名家生态文化××行活动启动仪式上

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由、、省委宣传部、00省林业厅、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举办的“名人名家生态文化00行”活动今天正式启动。这是00林业生态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喜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具体体现。这次活动得到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000会长的大力支持,中国作家协会000副主席、000副主席、书记处000书记等一批全国知名的生态专家和文化界名人在百忙之中应邀出席这次活动,使这次活动增光添彩。借此机会,我代表00省林业厅对各位院士专家和文化名人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给予00林业建设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这些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000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可喜步伐。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

第一,来自于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发展理念。00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00连续组织实施了“山江湖工程”“造林灭荒”“山上再造”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先后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上办绿色银行”“建设绿色生态00”等科学理念,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了“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始终强调宁可经济发展慢一些,也要保护好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00通过近18年的艰苦努力,使全省森林覆盖率从原来的36%提高到现在的60%以上。省委00书记强调:00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多少代人艰苦努力换来的,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青山绿水,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青山绿水。省长000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000最大的品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后劲,保护青山绿水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2005—18年,仅省财政投入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就超过20个亿,今年一年就达到13个亿。对00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中部省份来说,能始终做到以保护生态为先,而且舍得花钱搞生态建设,确实是难能可贵。

第二,来自于林业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省委、省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18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林业产

权制度改革,彻底还权于民、还利于民,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保护生态、发展林业的热情。通过3年多的改革,江西把80%以上的集体山林分给老百姓经营,大幅度地减税让利给老百姓,保护了林农利益,促进了林农增收,调动了林农造林护林的积极性。江西连续3年造林面积超过320万亩,今年将达到500万亩,80%以上的造林都是企业和林农自发组织、自己投入的,全省每年投入造林的社会资金超过50个亿,农民来自林业的现金收入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同时,我们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现在老百姓的山林可以到交易中心交易,可以到银行抵押贷款,改革后江西山林资源的价格普遍翻了一番,老百姓把山林当作家庭财产,把林权证当作银行存折,过去是林业部门一家管山,现在是千家万户护林,整个林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搞活,林改为保护和发展江西的青山绿水正在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来自于对生态环境的严格保护。这些年来,我们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林业改革,激发广大群众的造林护林积极性;一手抓森林资源保护,主要是加强林业立法和生态公益林保护,组织开展保护森林资源专项行动,全面实施天然阔叶林禁伐,使江西林业和生态建设步入了全国先进行列。现在,江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0.05%,居全国第2位;森林蓄积量排全国第7位;建立了156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8个,排全国第2位;建立了99个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39个,排全国第1位;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5100万亩,城市绿地率达到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接近9平方米。无论是国内国外的朋友,现在来到江西,无不称赞江西的生态环境好,生态环境优美已经成为江西最大的品牌。

第四,来自于对生态文化品牌的精心打造。近年来我们精心打造林业生态文化“十个一”工程:一是邀请全国知名作家、艺术家创作了一首林业歌曲——《为了百姓好》;二是邀请知名编剧和导演拍摄了一部反映林业改革的电影——《踏界》;三是创作了《希望在山》等一批反映林业生态建设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摄影文学作品;四是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打造了武夷山、井冈山、鄱阳湖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生态文化宣教基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基地;五是积极建设一批森林博物馆,组织全省林业系统开展文艺调演,大力繁荣我省独特的竹文化、油茶文化、野生动植物文化、古树名木文化、湿地文化;六是筹备申办中国竹文化节;七是建立了一个省、市、县三级林业部门联网的全

省林业门户网站;八是总结、培养和推出了武宁长水村等一批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典型;九是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江西省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管理办公室”,将森林、动物、植物等林业生态基础知识编入了全省中小学教材,切实加强青少年林业生态教育;十是邀请院士和名人名家到我省开展一次生态文化采风活动,不断营造繁荣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

参加这次活动的名人名家,你们在生态文化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省委、省政府对大家的光临非常重视,0部长、0副省长亲自参加今天的启动仪式。这几天,各位名人名家还要到各地采风,实地感受江西的青山绿水和人文风情。希望各位名人名家对江西的生态文化建设多提指导意见,同时借助你们的优势和平台更好地宣传江西、展示江西。各有关市、县要积极配合好这次活动,保证名人名家的安全,抓好活动成果的总结和运用,把我们的生态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水平。衷心祝愿大家在江西期间身体健康,工作愉快。谢谢大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依次是: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根、阿奎那、伏尔泰、康德。孔子名列第一,是中国人的骄傲。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后因避乱迁居鲁国。孔子幼年丧父,家境中落,自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而立之年开始授徒讲学,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不为景公所用,不久即归。晋定公时期,曾为司寇。后去鲁,周游卫、陈、宋、蔡、楚等国,宣扬自己的主张,终不见用。晚年归鲁,从事著述和讲学,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并根据鲁史删修《春秋》。相传孔子有弟子3000人,著名的有70余人。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众弟子周游列国近十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未就此灰心丧气,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视富贵如浮云 孔子说过这样的话:“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冲突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当然,我们不能单纯地把孔子的安贫乐道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义,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孔子也曾说过:“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谦虚好学闻名,对于各种知识都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却不这样看,孔子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生态文化发展三年工作计划

生态文化发展三年工作计划 一、洪雅生态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区域统筹、城乡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大文化大发展的工作部署,以建设生态文化旅游、生态经济强县,打造眉山市著名的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基地为目标,以县城为中心,以瓦屋山景区为依托,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紧紧抓住和谐社会发展重大机遇,做强“生态洪雅,绿色洪雅”文化旅游品牌,着力实施“景点带乡村,乡村带农户”的“带动”工程,全面推进生态文化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化是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认识的精神成果,是指一种文化观念,是人们对于自然以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各种思想观念,包括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文学、生态价值观等观念和思想。生态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1)关于人类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还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事物的认识;(2)关于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影响的性质的认识,出现了自然支配人类的思想和人类支配自然的思想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平衡共进的思想;(3)关于人类要生存而如何利用自然的认识;(4)关于在自然面前人类如何处理那边相互关系的认识。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是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的四大体系之一,这也充分说明了,如果没有生态文化引导,生态县建设就有可能成效不大,或美中不足,或半途而废。只有建立起一套符合洪雅实际的先进生态文化,将个体的动物人、经济人改造成群体的生态人,才能形成全民珍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与氛围,生态县建设才能顺利实施,生态县建设成果才能获得保障。生态文化作为生态县建设作用力的源泉,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说,生态文化工程是统帅我县“生态工程”的灵魂。 二、洪雅生态文化发展的奋斗目标: 总体目标-----推动我县生态旅游产业实现“三个转变”(由单一的景点观光旅游向生态休闲度假文化旅游转变,由单一的旅游景点开发向文化旅游综合开发转变,由单一追求门票消费向提高社会综合环境保护消费转变),完成“四个提升”(提升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效力,提升生态旅游行业经济效力,提升生态旅游市场扩张力,提升生态文化与旅游产业支撑力),把生态文化旅游业建设成为全县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一)总体产业定位和阶段性目标 总体发展定位: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强县,打造川西南地区著

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一般理解为当时的名士风度,实际上指的是在中国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人格精神与生活方式的统一体。包括哲学思辨、人格境界、文学创作、审美追求等方面。从时间上来说,指的是三国时的魏(公元220-265年)至两晋年代(公元265-420年),再到刘宋时代以士族名士为主体的生命体验,它以七林七贤中阮籍嵇康和晋宋时期诗人陶渊明为代表人物。 今天我们就来与大家一起讨论一下什么是魏晋风度,以及它的现代人生意义问题。主要谈两个问题:一、魏晋风度的形成背景;二、魏晋风度的表现形式。 谈到魏晋风度,不能不与当时兴起的士族阶层相联系。士族,或者叫做世族是东汉末年兴起的世家大族,他们垄断做官的权力,有着自己的政治特权与庄园经济,可以与皇权平分秋色,比如东晋时就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在中国历史上,唯一可以与皇权分庭抗礼的,就是魏晋南北朝年代的士族阶层。魏晋风度的名士大部分是世家大族的人物,比如王谢家族,他们既是政治与经济上的大族,也是文化的大族,谢氏是诗歌家族,王氏是书法大族。所以魏晋风度既是名士的精神贵族的产物,也是凭借经济与政治上的特权而形成的。 东汉末年,社会陷入了空前的战乱之中,南北分裂,生灵涂炭,老庄人生无常,企求解脱的学说走进人们的心灵之中。王瑶先生在《中古文学史论集》中曾指出,感叹人生无常是汉魏以来文学的主旋律。这种时代情绪又因了当时文化的主体士族的崛起形成为特定的思想体系。当时,对人生苦难的解脱,对逍遥境界的寻求,成了魏晋以来人生哲学的重大课题。当时,围绕着这一主题,各种人生哲学纷纷出现。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这么几种:一、以阮籍为代表的逍遥论。二、以嵇康为代表的养生论。三、以《列子·杨朱篇》为代表的纵欲论。此外,还有何晏、王弼的无为论,向秀、郭象的安命论等等。魏晋以后逐渐兴盛的佛教,则是从宗教麻痹的角度,来解释人生问题的。 这几种人生哲学虽然旨趣不同,角度各异,但都是探讨如何解脱苦难,实现人生价值的。正像著名学者汤用彤先生在《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一文中所说的那样:“魏晋人生观之新型,其期望在超世之理想,其追求者为玄远之绝对,而遗资生之相对。从哲理上来说,所在意欲探求玄远之世界,脱离尘世之苦海,探得生存之奥秘。”这种生命精神在《世说新语》这部记载名士轶事的笔记小品中有着生动的表现。收入这部笔记中的大都是汉末以来名士冲决礼法,率真自得,狂诞任放的轶事。他们的行动有着明确的追求,这就是抛弃了传统儒家哲学中过于拘执的一些道德说教,而以自己的生命意志来支配行为,通过偶发性的情节来组织行为,形成创作。最典型的则是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雪夜访戴的轶事: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任诞》)

温州文化习俗

温州文化习俗 永嘉四灵:代表人物(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 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赵师秀(号灵秀)、翁卷(字灵舒) 现存最早的描写江心屿的诗。 《登江中孤屿》 东晋谢灵运 乱流趋正绝, 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 空水共澄鲜。 1、①被称为中国“山水诗鼻祖”的是东晋诗人谢灵运,世称“谢康乐”。 ②温州百姓本着对生活的热爱,逢年过节都有要制作当令的小吃来供神祭祖、招待客人、犒劳一家老少。元宵节炒槐豆,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冬至吃汤圆,过年时更要捣年糕、炊松糕、炒炒米,日子过得滋润红火。 ③温州传统宴席上要上什么菜肴以及上菜的顺序,也有一定的讲究。一般要有八个盘头或十个盘头;分岁酒必须要有年糕,取其“年年高”之意;生日宴、寿宴一定要有长面,俗名“长寿面”;宴席的最后一道大菜一定要是整条鱼,寓意“年年有余”、“有头有尾” 2、在徜徉书本、汲取知识的同时,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自然、投向社会、投向历史。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温州山清水秀,景观多姿,名山秀水遍布全境。请仿照示例,介绍一处家乡景观的特点。 示例:洞头岛美,美在滩佳,美在壁峭,美在鱼儿丰。 仿句:雁荡山美,美在洞悠,美在峰奇,美在溪水秀 (2)总有一些习俗,勾起我们美好的记忆。瓯绣,是温州的传统工艺,早在唐宋时期,温州民间就有“十一十二娘梳头,十二十三娘教绣”的风俗。你从诗句中读出了什么信息?(2分) 答:温州妇女从小就学瓯绣这门手艺。(或:温州民间重视瓯绣这种传统手艺,代代相传。) (3)民俗温州中谈到,每逢四季八节,温州的岁时风俗丰富多彩。像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情是争先恐后放“开门炮”。有人认为这种习俗不好,你的看法呢?请说说理由。(2分) 答:很可惜,这些民俗包含着浓农的人情味道,有一定的文化和道德内涵,要尽力保存。或这很正常,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旧的东西肯定会被淘汰,也会产生许多新的风尚。(正反面,言之有理即可) 3、根据规划设计,温州新火车站的广场上将立一个名人塑像。为了更好地塑造温州城市形象,推动“文化大市”的建设,提高温州的知名度,根据有关专家的建议,拟以以下四个历史文化名人为塑像候选人物。你认为这四个候选人物中哪个最恰当?请从中选择一个,并简要说明理由。 候选人物:(按历史年代先后排列)谢灵运、叶适、刘基、孙诒让 你的选择是:谢灵运 你的理由是:因为他在永嘉任职期间所进行的文学创作,对我们瓯越文学产生 了无人可比的影响。他的诗篇使永嘉成为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让温州名扬天下。 4、温州乃人文荟萃之地,人物俊雅,文章风流,素为海内瞩目。凭借丰厚的文化积淀,温州人民正致力于将温州打造

30部必读的名人传记经典

30部必读的名人传记经典 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页页是由许多大师承接起来的。莎士比亚、贝多芬、达尔文、梵高、弗洛伊德、甘地、毕加索、海明威、钱钟书、、、、、、每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知识领域的高峰,正是他们不同凡响的创造,成就了人类文化的鸿篇巨作。有人说,“阅读大师,读懂读不懂都有收获。”的确,尽管很的多大师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几乎时刻伴随在我们精神境界世界中,遥远而又亲近。每一位大师都是一座丰碑,他们是精神的引领者和行为的楷模。阅读他们的经典之作,可以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深刻而非肤浅,可以使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而阅读经典,了解大师,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境界。千百年来,大师们的经典著作曾经影响了无数人。然而行色匆匆,为了事业、生活忙碌奔波的现代人,几乎没有闲暇静下心来解读这些大师们给予我们的忠告和教诲,我们难以感受到伟大的力量。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著名英国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水平、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忏悔录》让·雅克·卢梭 (法国 1712~1778) 让·雅克·卢梭是近代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大师,他的思想标着理性时代的终结和浪漫主义的诞生。《忏悔录》是卢梭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被誉为“文学史上的奇书。”在本书中,卢梭将自己作为人的标本来剖析,其坦率程度是史无前例的。 2.《贝多芬传》罗曼·罗兰(法国 1866~1944) 罗曼·罗兰,这个名字就像一颗恒星,永久的闪耀着光芒。这位法国著名作家和音乐专家,在世界文学领域里占据着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图书之一。 3.《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欧文·斯通(美国 1903~1989) 今天,梵高之所以作为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关注,绝对离不开那些极力推广和宣传梵高的人。其中之一就是著名的传记作家欧文·斯通。他的《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畅销全球,很多人是通过这本书开始了解并喜欢梵高的。 4.《巴尔扎克传》安德烈·莫洛亚(法国 1855~1967) 《巴尔扎克传》是安德烈·莫洛亚一生所写的传记文学作品中的最后一部。当时安德烈·莫洛亚已经是80多岁的老者,然而其笔锋优雅,技巧圆熟,且资料翔实,才华不减当年,所以不少人把这部传记视为安德烈·莫洛亚传记文学的冠冕之作。 5.《我生活的故事》海伦·凯勒(美国 1880~1968) 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的海伦·凯勒并没有做过任何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却受到全世界亿万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她的自传被誉为1902世界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俩大贡献之一,其中的精神内涵曾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中国古代茶文化历史上的名人

中国古代茶文化历史上的名人 布朗族史书《奔闷》记载,叭岩冷是布朗族先民的首领。一千多年前,他率领人在澜沧县景迈、芒景一带大规模开垦种植茶园,并给茶取了一个特殊的名称叫"腊",从此,与种茶有关的傣族、布朗族、佤族、拉枯族都把茶称为腊。如今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和芒景古茶园仍然生机勃勃,明清以来景迈、芒景一直是普洱茶重要产区,恩泽后人。布朗族《祖先歌》唱道:"叭岩冷是我们的英雄,叭岩冷是我们的祖先,是他给我们留下了竹棚和茶树,是他给我们留下生存的拐棍"。每年农历六月初七日,布朗族人和傣族都要在一棵大茶树下,祭祀茶祖叭岩冷。 陆羽:传奇“茶圣” 陆羽(733-804年),字鸿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陆羽精于茶道,有了陆羽,茶的原意“人在草木间”和茶道的本质“天人合一”才被广为流传。其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因被后人称为"茶圣"。《茶经》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关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茶经》是中国茶叶生产、茶叶文化历史的里程碑。宋代陈师道在《茶经序》中评论:"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陆羽不仅在总结前人的经验上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身体力行,善于发现好茶,善于精鉴水品。陆

羽的贡献也日益为中国和世界所认识。 卢仝:“七碗”茶诗茶史留名 卢仝(约795-835),号玉川子,济源(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对爱喝茶的人而言,对卢同的印象一定是他那首脍炙人口的「七碗茶歌」(《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卢仝一生爱茶成癖,他的这首《茶歌》,自唐以来,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传唱千年而不衰,至今诗家茶人咏到茶时,仍屡屡吟诵。"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可谓人以诗名,诗则又以茶名也。 皎然:中国茶道之父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是南朝大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其是一位嗜茶的诗僧,不仅知茶、爱茶、识茶趣,更写下许多饶富韵味的茶诗。与茶圣陆羽诗文酬赠,成为「缁素忘年之交」,共同探讨饮茶艺术,并提倡「以茶代酒」的品茗风气,对唐代及后世的茶艺文化的发展有莫大的贡献。皎然与陆羽堪称为中国茶道的双子星座:一个为茶道始祖,一个为茶道之神;一个为茶道之父,一个为茶道之母。白居易:乐天知命禅茶一味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祖籍为太原,后来迁居陕西境内。白居易对自己的爱茶、烹茶技艺十分自信,他在《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中吟到:"汤添勺水煎鱼

中国十大影响世界的人物

NO.1孔子 孔子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汉代已有人称孔子为“素王”。清代统治者封给他一个称号:“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概是二千多年中读书人的最高头衔。宋明理学家甚至说过更加极端的话:“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就是说孔子是宇宙间的太阳,没有他的降临,人类至今只能在黑暗中摸索。难怪明代思想家李贽对此嘲笑说:怪不得三皇五帝时代的人们白天都点着蜡烛在走路。评语:“孔子学说只强调个人的责任而不是个人的权利。根据以这种哲学来保持国内和平繁荣所发挥的作用而论,大体说来,中国是地球上治理得最佳的地区。” NO.2秦始皇 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使中国进入了多民族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人。他也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其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但自古以来,秦始皇一直是一个倍受争议的人物。评语:“他用武力统一了中国。中国人口实际上并不比欧洲多很多,两者的差别在于欧洲总是分裂成许多小国,而中国则是一个统一的大国,使西方人对庞大的中国一直怀有恐惧心理。” NO.3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成吉思汗(Chinggis Khan),庙号元太祖,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蒙古族。世界历史上最伟大和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帝国的大汗,统一蒙古各部。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西亚、中欧的黑海海滨。评语:起于灾难而终于卓越,除了耶稣,恐怕再难有人与成吉思汗匹敌。 NO.4毛泽东 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的1976年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评语:“与秦始皇的功绩最相当的是毛泽东,两者都是中国人,都是在自己的国家实行一系列革命改造的掌舵人。” NO.5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死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评语:“他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来自《孟子》一书,该书阐明了他的主要学说,那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组成分子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 NO.6隋文帝 隋文帝结束了自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前近400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实现了自秦汉以来的又一次统一,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使隋代获得了“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的赞誉,为我国封建社会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评语:“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

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专项规划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专项规划----【2009--2020】----

目录 第一章规划依据与编制特点 (1) 第一节规划编制依据 (1) (一)主要法律法规 (1) (二)主要行政文件 (2) (三)主要规划依据 (2) 第二节规划编制范围与期限 (2) (一)规划范围 (2) (二)规划期限 (3) 第三节规划编制特点 (3) (一)工作特点:多部门分工协作 (3) (二)技术特点:整合引导型规划 (3) 第二章资源状况与生态环境评价 (4) 第一节圈域概况 (4) (一)自然地理概况 (4) (二)社会经济概况 (5) 第二节资源特征 (7) (一)森林资源 (7) (二)动植物资源 (7) (三)水资源 (7) (四)农业资源 (8) (五)矿产资源 (8) (六)文化旅游资源 (9) 第三节生态环境总体评价 (9) (一)生态价值总体评价 (9) (二)环境质量总体评价 (10) (三)重点旅游集散地及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 (10) 第四节生态环境主要问题 (11) 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17) 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 (17) 第二节规划目标 (18) (一)总体目标 (18) (二)阶段目标 (18) 第三节规划任务 (19) 第四节控制指标 (20)

第四章生态空间格局与功能构建 (23) 第一节整体生态格局 (23) 第二节生态功能构建 (24) (一)秦巴山地北亚热带常绿一落叶阔叶林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25) (二)长江三峡水库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27) (三)武陵山地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28) (四)鄂中北丘陵岗地农林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30) (五)长江中游平原湿地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31) (六)鄂东北低山丘陵森林生态区生态功能构建 (33) 第三节生态利用区划 (34) 第五章生态文化旅游支撑与保障 (37) 第一节旅游资源开发管制 (37) 第二节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41) (一)生态旅游发展的意义 (41) (二)生态旅游发展的目标 (42) (三)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则 (43) (四)生态旅游发展的策略 (44) 第三节主要集散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47) (一)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48) (二)旅游住宿、餐饮等接待设施建设 (49) (三)旅游服务 (49) 第四节重点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50) (一)“一江两山”区 (50) (二)清江土(家)苗民俗生态旅游区 (53) (三)荆楚文化旅游区 (54) 第六章生态保护与建设统筹规划 (57) 第一节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策略 (57) 第二节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 (59)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 (59) (二)森林资源保护 (60) (三)森林生态修复 (61) (四)生态景观林建设 (62) (五)生态林业建设项目 (62) 第三节农业生态保护与建设 (62) (一)生态农业布局 (63) (二)农业生态资源保护 (64) (三)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64) (四)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65) (五)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基地建设 (65)

下列是我国古代的一些历史文化名人,其中属于两汉时期的是()。.doc

其中属于两汉时期的是哪几个 下列是我国古代的一些历史文化名人,其中属于两汉时期的是()。 ①老子; ②屈原; ③华佗; ④孔子; ⑤李斯; ⑥孙武; ⑦张衡; ⑧董仲舒

A . ①⑤⑦ B . ②⑥⑧ C . ③⑦⑧ D . ③④⑤ 参考答案C 华佗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名旉,字元化,汉末沛国谯(今XXX亳县)人,东汉末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XXX、XXX、XXX、XXX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XXX西XXX(今XXXXXX市石桥镇)人,XXX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任尚书,于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北宋时被追封为西XXX伯。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隋书·经籍志》有《张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张河间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XXX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誉为"木圣" (科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后人为纪念张衡,在XXX修建了张衡博物馆。 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XXX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思想家、政治家

瑞安名人介绍

瑞安名人介绍 1、汉代安乡侯——蔡敬则 蔡敬则(151-约221),字文庄,生于东汉元嘉元年辛卯,建罗阳县前已是本地土著。历经东汉桓帝、灵帝、少帝、献帝及三国东吴等朝代。 东汉建安中,朝廷授官蔡敬则为会稽部东部都尉,镇守永宁,并创立“都尉衙署”于邵公屿(原瑞安县治所在地)。他在都尉任内,治绩显著,朝廷以公论赏,晋爵为“安乡侯”。 蔡敬则墓在今锦湖周岙山腰(少艺校旁),即“蔡忠义之墓”所在,现有墓碑立于民国廿六年,墓况为一弧形土堆,青草葱郁,墓旁有高树数竿,外有水泥院墙围成小院,但院外现为拾荒 者居住,观瞻不雅。 2.永嘉学派先声人物——谢佃 谢佃,字用休,一名天申,谢岙人(今潘岱桃花村)。继许景衡之后,为永嘉学派先声人物。曾与潘旻远赴伊洛向程颐问学,又拜蓝田吕大临门下,以贤良荐知阁门事,为尹炖所器 重。 谢佃墓位于潘岱桃花村,始建于北宋年间,圈椅式,坐东南,朝西北,原为青石垒筑,由墓室、墓坛、拜坛三部分组成,现存墓碑一方,八角额,云头纹,正面刻楷书“皇宋理学名臣谢佃公乡贤之墓,敕封知阁门事,葬梅垄山,入于圣庙,春秋丁祭,子孙乡贤世奉祀。”墓前粗石柱4根,为原享亭遗构。 3、南宋著名学者——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南宋瑞安人,《宋史·儒林》有传,永嘉学派代表人物。 陈傅良墓位于塘下镇凤山村凤凰山南坡上。墓始建于开禧年间(1205—1207),叶适铭其墓。但地面上宋代原设置不知何时坍毁,今墓为清咸丰元年(1851)重建,1986—1988年间,陈氏后裔集资进行全面维修。墓修建成圈椅形式,神座牌楼建在,墓室后面,青砖砌筑,正面隐出四柱与额枋、斗拱,上盖重檐悬山顶。有墓碑一方,碑文刻“宋集英殿修撰进宝谟阁 待制止斋陈公之墓,合族嫡派裔孙立。” 4、南戏鼻祖——高明 高明(1305-1359?)字则诚,号菜根道人,阁巷人,在他任官期间,经常为人民着想,替百姓办了不少好事...... 所著《琵琶记》“成了戏文中第一部伟大不朽的作品”(郑振铎),被誉为“南戏鼻祖”,他死于宁海,归葬在家乡柏树桥南岸。生平著作《柔克斋集》20卷。 高明墓原在集善堂东侧,方形台基,坐北朝南,四隅立石栏杆,中设石级,墓室居台基中心,正面嵌石制隔扇门,前立青石墓碑一通,据说在“文革”中毁为平地,荡然无存。现有高则诚纪念堂,掩映在松柏之中,墓外青青阡陌,别有一番水乡滋味。 集善院位于飞云镇柏树村上桥南岸。高则诚纪念堂位于集善院西侧,相互连通,砖木混土仿木歇式建筑,曹禺题署“高则诚纪念堂”匾额,堂内锓木楹联,多为当代知名人士撰书。 5、英敖之才——韩伟 韩伟(1385—1445)字英仲,瑞安罗南八水里人(今属塘下镇)。其先祖于韩寓自五代间从闽之赤岸(今福鼎)避战乱徙罗南,将其所居之处称为韩田、上韩。等到明初,后裔韩山童迁 八水,生韩伟。 韩伟自幼聪颖好学,13岁入县学。训导黄潮光为他讲学,经明行修,文翰兼美。1418年韩伟成为贡生,入京太学。升试优等,由太学试事。1427年入狱史泰台见习,后巡按广西、河南。九年授文林郎、四川道察御史。次年巡按京师真定府。所到之处,励精图治,风 纪肃然。1445年六月中暑而死。 韩伟墓在韩田山上,现今墓道依山而建,新建花岗岩牌坊确有些雄伟,新铺石级也足见

高考作文素材十位文化名人

高考作文素材 中国历史上十位最博学的文化名人 一、张衡(公元78-139) 字平子,今河南南阳人,东汉著名天文学家,地理学家,科技发明家,文学家。117年制造出世界最早的用水力推动的浑天仪(现藏于南京紫金山天文馆),之后造出第一台测量地震的地动仪(早于欧洲1700年)以及气象仪器候风仪(类似于西方的风信鸡,但早1000多年),此外,指南车、会飞的木雕、活动日历等很多当时领先于世界的发明都出自张衡之手。科技著作有专门解释浑天仪运行原理的《浑天仪图注》。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解释月食成因的人,著有天文著作《灵宪》,这些伟大的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科技史上的卓越地位,也影响了整个世界的科技发展。在数学上,张衡著有《算罔论》(已失传),他计算的圆周率是3.1622,虽不够准确,但在1800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确的计算的确十分令人惊叹。地理学上,他绘制的地图十分先进,流行了几百年。同时,张衡还是个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二京赋》是京都大赋的极致,堪与辞赋大家的作品比肩,《四愁诗》、《归田赋》等也是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绘画方面他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成就非凡。张衡以其耀眼的科技发明和多面的全才令人景仰,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语:“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历史中亦所罕见。” 二、蔡邕(公元133-192)字伯喈,今河南杞县人。蔡邕广博典籍,是东汉时期广学无所不逮的文化巨匠,曾拜中郎将,故世称“蔡中郎”。《后汉书》关于他的记载:“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蔡邕是一个艺术全才,书法成就卓然,自成一家,字体工整秀丽,创造的“飞白书”独具一格,影响深远。他的碑文纂刻“骨气通达,爽爽为神”,作品有《六经碑石》等。作为杰出的音乐家,他通晓音律,对琴很有研究,焦尾琴就是他的发明。蔡邕的文学成就也十分突出,作品很多,艺术水平也居于魏晋大家的行列,比较著名的有《述行赋》,《翠鸟诗》等。蔡邕同时是东汉享有盛名的画家,他的绘画作品有《讲学图》,《小列女图》等,可惜大都散佚不传。作为魏晋时代少有的博学之才,蔡中郎在当时是非常有名气的人物,受到很多学士的追随,他的女儿蔡文姬同样也是多样皆通,这与他的影响有很大关系。蔡中郎的光芒同时也会引来其他文人、同行的嫉妒,最终这位文化巨人被司徒王允陷害至死,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十分可惜。 三、王维(公元701-761)字摩诘,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画家,书法家,音律专家。他九岁能诗文,21岁中进士,多才多艺,名动京师。诗歌上开唐代山水田园一派,成就很高,作品意境清旷苍秀,静谧幽美,充满禅趣,诗风清丽自然,流传甚广,至今仍有很多名句争相传诵,被认为是盛唐时期成就仅次于李,杜的诗歌大家,号称“诗佛”。王维另一个可与诗歌并行的成就便是他的绘画成就,他首创泼墨山水画,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基础,几乎影响着中唐以后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全部历史,历代在山水画上占主流的人物都受了王维的影响,他的文人画理论也为后代继承并发扬,被尊为文人画的前辈和“南宗画派”之祖。他把诗与画两种艺术的意境巧妙的相互融会,做到了诗有画境,画有诗意的艺术特色,为历代文人所激赏。苏轼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法上王维主要工于草书和隶书,自成一体。他还娴于丝竹音律,懂得作乐。此外在文学上他的散文和政论也很出色。后期罢官归隐山林,读禅讼佛,他的字就是取自于佛教的维摩诘居士(博学之士),而他也作到了真正的博学,隐士的情怀与淡薄的人格也是后世文人所标榜与效仿的一种精神境界。 四、李煜(公元937—978)字重光,今江苏徐州人,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著名词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被后人传诵千古的名句就是出自这位懵懂皇帝之手,作为文学家,他是一流的,作为帝王,他却是末流的,因为南唐这个小国就是在他的手中埋葬的。“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便是对这位才子的真实评价。李煜的诗词现存约四十首,数量不多,但每首都是精品,每一句都透露着他的纯真的性情与

立足生态文化 打造旅游强县

立足生态文化打造旅游强县 婺源,位于江西东北部,是一颗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绿色明珠;婺源历史悠久,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一直以来,婺源以其五彩缤纷的田园风光、敦朴厚重的古村文化、诗境画意的山水风情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被广大游客评为人一生50个不可不去的地方、中国四大花海(油菜花)、中国十大踏青的好去处、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等。2007年,婺源县还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15个旅游强县之一。 婺源旅游业起步于1993年,当年接待游客2.6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3.4万元。1998年达6.88万人次,487.08万元。2003年尽管受到“非典”冲击,旅游接待量依然上升到138.04万人次,同比增长46%,旅游综合收入为18,740万元,同比增长89.9%。经过十几年发展,婺源旅游业已从规模小、起步低的起步阶段走入高速增长阶段。 婺源凭借本土浓绿山水风光和深厚文化底蕴,打出了“绿色婺源”的旅游品牌,吸引了八方游客。婺源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婺源经济的跨越式的发展。 (一)、悠久的徽文化和优越的生态是婺源建设旅游强县的基础婺源建县的历史大约有1200多年,自古属安徽管辖。

据婺源旧县志记载,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洪真谋反,以安徽的休宁县回玉乡鸡笼山为营寨,聚众活动于歙、衢、睦边境之遂安、开化、休宁等县400余平方公里地区。朝廷发兵经三年讨平。为便于统治,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唐玄宗决定,于正月初八设置婺源县,将安徽休宁县的回玉乡和江西乐平县的怀金乡划归婺源县管辖,县城设在清华镇,到天复元年(公元901年),县城迁至弦高(今县城紫阳镇)。建县时,婺源隶歙州。 婺源在文化上和徽州其他各县一样,属徽文化的组成部分。宋代宣和三年,朝廷改歙州为徽州,辖歙县、绩溪、休宁、黟县、祁门、婺源六县。 徽文化的形成,主要得力于外来移民,这些移民来源于为躲避战乱而迁徙来到徽州的难民,也包括在这里做官或喜爱这里山水的人。外来移民带来了比山里居民更为丰富的儒家文化,更为先进的文明。 徽文化正是以历史上的古徽州府为核心,并扩展辐射到其他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现象。 徽文化既是地域文化、移民文化、儒家文化,又反映着中华儒家文化的特性,具有典型性和标本价值。 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沿袭了中原文化的精髓,成长鼎盛于安徽,延绵古今,影响播散于海内外,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主流文化特征,对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

温州八中高中新课程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

温州八中高中新课程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 实施方案 《感受瓯越文化》、《瓯越民俗和民间工 艺》校本课程实施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形成 具有我校办学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 课程,走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 我特”的办学路子,达到“学校传统”与“现化 办学理念”相交融共辉映,从而推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并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提倡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创造,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一、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组织管理 我校建立了四个层次级别的组织机 构,加强领导,形成管理网络。 第一层级——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 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综合实践 活动型校本课程实施纲要的制定,决定 实施该课程的年度计划及相应步骤;统 一部署、协调学校各部门的工作;负责 宏观上保证课程的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开 发等。

第二层级——教务处负责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教科室负责教师培训和专家指导;政教处指导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第三层级——教研组:负责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的计划和落实;建立课题组,研究和引领学校的实践活动; 第四层级——建设一支专职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任课与指导教师队伍,形成学校内部的管理与教学指导网络。 二、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内容体系 师生共同学习校本课程《流逝的文化》和《瓯越民俗和民间工艺》过程中,需要同学们同时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1、温八中校本课程Ⅰ——《感受瓯越文化》

2、温八中校本课程Ⅱ——《瓯越民俗和民间工艺》

三、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实施步骤 校本课程《流逝的文化》和《瓯越民俗和民间工艺》实施过程中,同时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为了顺利地完成实践活动,你必须:⑴制订的计划,分步骤进行; ⑵需要阅读有关书籍、储备一定的知识底蕴,才能较好完成任务;⑶学会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类、综合;⑷集思广益,不断修正完善你的方案;⑸查访地方民间艺人,带上相机、录音机、笔、纸等,真实记录你看到的、听到的,你觉得有意义的资料;⑹准备应对各种困难、突发事件的对策,若遇到困难无法克服或力所不能及的,可以请老师、校团队、家长委员会、社区人员帮助;⑺小组之

高考作文素材:历史文化名人打印版

高考历史文化名人作文素材集锦 李白 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忆李白》 1.有人说,他是一个酒鬼,终日与酒共眠;有人说,他是一个侠客,执剑行走千岳;有人说,他是一个诗人,惊天地泣鬼神;有人说,他是一个仙人,被贬谪人间。他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宏大豪放的不朽精神;他成了一座丰碑,一座永远耸立不倒的丰碑。 2.他自由,豪爽,不受名利与富贵的羁绊;他逍遥自在,四处行走,仿佛世间的种种纷争与摩擦都和他无关;他只关心他的朋友,他的诗,他的酒。他就是他,独一无二的诗仙。 3.一星升起,他灿烂的是整个盛唐星空。他飘逸,欲上青天揽明月;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狂放,我辈岂是蓬蒿人!他用酒,涤荡自己的秉性,用诗放牧自己的灵魂! 评价: 他追求自由,追求理想,追求没有被人的心智造成阻隔的天地,追求完美的不容有丝毫卑屈的人格,因而在他笔下,一切高山大川都像是这种内心世界的外化,他眼里的黄河,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眼里的长江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声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虽然经过了一千多年的沧桑,我仍能清晰地体察到李白当年的痛苦与挣扎。为了一生的追求与梦想,也许他想到过妥协,毕竟生命是短暂的啊,而侧身长安天子身旁又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千载难逢的机遇。繁华沉寂的深夜里,仗剑醉酒的李白让目光投向月明星稀的杳深的苍穹。此时,惊惧的飓风横扫着痛苦与挣扎:怎能让如此短暂高贵的生命,沉溺在庸俗中、禁锢在牢笼里!我李白怎能当一个摇尾乞怜的弄臣!长安的街道幻化为捆人的绳索,长安的宫殿已成牢狱。于是在中国知识分子的群体中,终于出现了一个伟大的叛徒。李白用自己傲岸独立的人格,为后来的知识阶层树起了一个虽然险恶却藏着无限人生乐趣、通向无限风光的大境界的路标。杜甫 “在你的眼光里,我看见盛唐的光辉,一闪即逝。在你的茅屋里,我听到怒吼的秋风,冰冷刺耳。在你的诗句里,我读到铮铮白骨,呐喊千秋。在你的草堂上空,我看见总有一只孤雁,成为太阳的影子,以及你那宽厚的布衣里,裹满了沧桑。而你,只用一滴眼泪,便把家园,淋湿。” 1.有这么一个人,天涯流转,四处漂泊。有这么一个人,穷途潦倒,贫病交迫。这个人,把诗当做一生的事业;这个人,把一生的遭遇都写成诗;而他那波折多难的一生,正是历史沉吟悲痛的一页。他的诗,是时代的实录,历史的见证。我们因此称他的诗作是“诗史”,也尊他为“诗圣”。他就是--杜甫。杜甫一生东奔西跑,颠沛流离。但是他心中有爱,笔下有詩,他的真实人生虽然愁苦不堪,他的文学生命却光芒万丈。 2..他自己穿单衣,睡茅屋,却还关怀天下的寒士,他用他最低沉的声音,喊出了最有力量的呼唤。他用他的笔记录了唐朝由盛到衰的历史,他的每一个字都影响着后代,成为无价的文化瑰宝。 曹雪芹 1.为了一个梦他忍饥挨寒孜孜不倦;为了一个梦他呕心沥血笔耕不辍。一部《红楼梦》凝结了一个文人的辛酸血泪;一部《红楼梦》映现了一个时代的风雨沧桑。“增删五次披阅十载”的他创造了文学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 2.正是他用一部小说为世人描绘一个民族最细腻动人的至美情感,并发展成了一门不朽的学问——红学。 评价: 一曲红楼,万声叹息。曹雪芹用尽沧桑的老眼,墨香四溢却又锐利的笔尖在这红楼集积所有情思,感叹了黑暗与觉醒,道尽了那个世界的种种流连……红楼一梦,写尽了大观园的繁盛,写尽了豆蔻年华的热烈,亦写尽了这所有盛大繁华掩盖之下,因男尊女卑而引起的重重悲剧。 一曲红楼,万声叹息。这叹息不仅是对大观园里所有女性的怜惜和同情,更是为女性觉醒而高歌的悭锵之词。小小大观园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学贵博而能专,因为各种知识是互相联系、互为作用的,掌握的知识越广,就越能左右逢源,豁然

影响世界的十大圣人

影响世界的十大圣人 释迦牟尼 一、释迦牟尼 创立了佛教、众生平等、普度众生的思想。 佛教创始人,佛教开启者,成佛后的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称呼佛祖、如来佛祖。在佛教中记载着农历的四月初八是佛的鼻祖释迦摩尼诞辰日。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 释迦牟尼佛是净饭王太子,名为悉达多,释迦牟尼的意思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也就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孔子 二、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华夏族,孔氏,子姓,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是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贵族后裔。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主要思想主张:“仁”(孔子的思想核心)、“德”(以德教化人民)、“礼”(以礼治理国家)。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 曾编纂《春秋》、修订“五经”,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世界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

耶稣 三、耶稣 创立了神教、爱人如己、赎人救世的思想

基督教里的核心人物,在基督教里被认为是犹太旧约里所指的救世主(弥赛亚)。大部分基督教教派相信他是神子和神的转世。而***教则认为,耶稣是先知以及救世主。 30岁开始四处传福音,拣选有12个门徒,期间曾怜悯穷人,医治病人,行许多神迹奇事。33岁在耶路撒冷的犹太祭司压力下,耶稣被古罗马犹太行省执政官彼拉多判处在十字架上钉死,并且死后复活升入天国。 耶稣死后第三日,门徒发现耶稣基督的坟墓空了,2012年,在对耶路撒冷一个1世纪的基督徒墓室进行研究时,考古学家在骨瓮上发现了一段古代铭文:“神圣的耶和华,复活,复活”。认为这个墓室就是耶稣的最终安息地。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了不起家乡人》(2课时)优秀教案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了不起家乡人》(2课 时)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 《了不起,家乡人》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中的第4篇课文,是属于我与家乡这一单元主题的内容,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热爱家乡这一主题。这一单元教学的前3篇课文分别通过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景色,了解家乡的物产,来激发对家乡热爱之情。本篇课文通过了解家乡名人和普通劳动者的优秀事迹,学习他们的品质,激发自豪感,树立建设家乡的信心。课文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图文介绍了几位了不起的家乡名人,以及说明家乡的建设凝结着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家乡人的辛勤汗水。第二部分是介绍学生去采访名人要制定计划、选择工具、注意事项,以及采访中的收获和困难。第三部分是对整单元的一个总结:设计“家乡一日游”的路线图。 学情分析: 家乡人,课文中主要体现名人和普通劳动者,对于普通劳动者,学生耳濡目染,相对而言能够激发孩子去感受他们为家乡的建设立下汗马功劳。而“名人”的概念也比较模糊,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名人与学生生活相对有一定的距离,对这些名人勤奋努力、艰苦创业的精神比较难以体会,可以说三年级的孩子,对家乡的名人了解很少。因此,我们要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身边教学资源,拉近将学生与名人的距离,去感受家乡名人身上所蕴含的精神品质,从而达成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课文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古今名人优秀事迹,向他们学习; 2、了解普通劳动者为家乡建设立下的汗马功劳,尊敬、感激这

些创业者,为他们自豪; 3、初步树立建设家乡的信心和决心。 4、在采访身边的家乡人过程中,初步学会采访的注意事项和简单方法。 课时安排:课文教学共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人这一生活的群体,知道谁是我们的家乡人。 2、以永昌堡为切入点,感受在家乡的古贤名人事迹和当时普通人们的英勇对敌和勤劳智慧的品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3、掌握参观博物馆获取信息的方法,能主动去了解家乡事迹。了解采访身边的家乡人应注意的事项和基本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在家乡的古贤名人事迹和当时普通人们的英勇对敌和勤劳智慧的品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难点:学会采访身边可爱的家乡人。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收集各种资料 学生:参观学校对面的永昌博物馆,搜集家乡的名人故事和传说故事。 教学过程预设: 一、乡音无改——谁是我的家乡人 1、方言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用家乡话导入课堂,进行师生问好。 (2)笑什么?还有什么别的感受或想法? (3)你知道我们的家乡话与普通话有什么区别? 2、创设情境,感悟乡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