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光谱颜色复制技术应用研究

多光谱颜色复制技术应用研究
多光谱颜色复制技术应用研究

多光谱颜色复制技术应用研究

传统的颜色复制方式,虽然成功地实现了色度颜色再现及正确颜色再现两种方式,但由于其基于同色异谱的本质特性,无法实现颜色的无条件再现,即光谱颜色再现。而多光谱颜色复制技术采用的是多基色成像方法,通过增大颜色复制的自由度从而增大了颜色色域。其光谱匹配的再现方式消除了同色异谱的问题,从而实现了颜色的无条件匹配。此项技术对高保真印刷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也必将成为未来印刷业发展的方向。

一、传统四色印刷存在的缺陷

传统印刷方式采用CMYK四种基色来实现颜色复制。四色油墨由于本身的局限性,无法涵盖原稿颜色的全部光谱信息。事实上,传统四色印刷都是基于同色异谱原理来实现颜色复制的。同色异谱原理是指在印刷复制中,只要所印颜色与原稿颜色的人眼感觉相同,即使二者光谱组成不同,仍可将其作为正确颜色复制给予认可。此种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颜色复制的难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实现颜色的正确再现,因此构成了传统印刷方式实现的基础。然而,在照明光源及观察者变化较大时,其复制效果往往会显现出较大的偏差。这一问题也是传统印刷业中质量纠纷的一个重要根源。此外,四色印刷所能再现的颜色仅约为可见光谱色域的一半,对于鲜艳的颜色及动态范围较大的图像复制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在当前技术水平条件下,即使人们在复制时进行精确的色彩管理及色域匹配,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同色异谱以及色域过小的问题。

传统印刷方式着重以印刷颜色密度来匹配原稿密度。然而,此种匹配方式过分注重对油墨用量的讨论而忽略了复制颜色色度及亮度的匹配问题。事实上,由于四色印刷自身色域的局限性,其在调控彩色成分及中性灰成分时往往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若要增加彩色成分墨量以提高饱和度,则不可避免的增大了中性灰成分从而降低了亮度。换言之,四色印刷往往过分地强调了饱和度的再现,而不得不采用牺牲亮度的方法。

由于传统复制的上述缺陷,其复制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为图像颜色沉重,立体感较差,层次损失较为严重,并存在不同程度的颜色失真现象。

二、多光谱颜色复制技术的优越性

多光谱颜色复制技术通过对多光谱数据的获取,分析及处理从而实现颜色的复制。此项技术以光谱匹配为颜色再现标准,通过增大颜色叠加的自由度从而实现了再现色域的扩大。由于光谱反射曲线的唯一性,不论光源及观察条件如何改变,其再现效果依然可以保持稳定。此外,对光谱反射率多个波段的采样可以尽可能详细的记录颜色特性,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模式下数据精度过低的问题。

在颜色复制领域,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等数字设备的颜色再现原理与人眼视觉的形成机理存在着极大的差别。传统的四色印刷模式由于其自身的局

限性,即使借助色彩管理系统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颜色偏离的问题。而多光谱复制技术通过对采样通道数量的提高,极大地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完整性,从而实现了高质量的颜色复制。鉴于上述优势,目前此技术已成功地用于名贵艺术作品的复制保存以及网络购物等领域。同时,该技术也为未来高保真印刷及跨媒体出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多光谱复制技术工艺流程

多光谱颜色复制技术通过对颜色光谱反射率或透射率的描述,以光谱数据来描述颜色信息。其具体工艺流程(如图一)可分为如下步骤:

1.数据获取

利用带有多色滤色片的多光谱相机获取原稿或事物的多光谱图像数据。通常,采集系统由多光谱光源、滤色片以及多光谱相机组成。相比于传统的基于三色的图像获取方式,此系统具有如下优势:

光源启动过程短,光谱较宽,辐射效率高;滤色镜选择透射性强,不受背景光干扰;可采集高分辨率数据,多种数据支持模式,高成像对比度。

在获取光谱数据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光谱重建。现将多光谱数据获取的数学模型的矩阵表示方法介绍如下:

设多光谱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为S,

物体的光谱放射率为r,r=[r1,r2,...rn]T,其中n表示采样波长的数量,T 表示矩阵的转秩运算。在多光谱相机中,m个滤色片的光谱透射特性可由矩阵F 表示,

探测器的光谱灵敏度由矩阵D表示,

综合上述矩阵,由色度学积分计算公式可得,采集颜色的颜色值为t=(DF)TSr.随后,通过相应的线性及非线性变换,即可求得颜色的三刺激值XYZ以及CIELAB坐标等颜色值。

除上述方法之外,也可以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PCA)来选择最佳滤色片设计以及实现更精确的光谱重建。此种方法常用于摄影技术中积分密度与解析密度的相互转换,也常用于扫描仪高精度设备特性文件的建立。

2.原稿色料的预测及最佳墨色选择

在多光谱数据获取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颜色光谱分布的预测,从而确定颜色复制的最佳墨色选择,最大限度的消除同色异谱现象对颜色匹配的影响。为了实现复制颜色与原稿颜色的最佳匹配,必须保证复

制颜色光谱分布曲线最大限度的逼近原稿颜色的光谱分布。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随后通过受限旋转变换预测出实际可能的最佳色料选择。最后,通过将预测色料组合与数据库中油墨组合的对照比较,最终确定最佳墨色选择方案。

3.油墨叠印模型的建立与光谱预测

关于颜色复制中半色调模型的建立,目前存在多种理论。通常,人们较多的采用Kubelka-Munk理论来计算尤尔-尼尔森修订的涅格伯尔模型基色反射率。其中,尤尔-尼尔森修订的涅格伯尔模型(简称YNSN模型)是最为常用的反射率预测模型,该模型阐明了半色调印刷颜色光谱反射率与网点面积率在各个波长上的对应关系,并将光学网点扩大问题考虑在内,其具体公式为:

λ=1…8(4)

其中,Rprint,λ代表打印颜色的反射率,n为尤尔尼尔森因数。Rp,λ为涅格伯尔第p种基色的光谱反射率,αp为基色的网点面积率。

4.基于光谱数据的分色及印刷

基于多光谱数据的分色技术是多光谱颜色复制技术的核心,通常采用YNSN 模型的逆变换来实现。在利用YNSN方程求得油墨网点的光谱值时,应采用适

当的非线性化优化迭代方法来确定各基色油墨的分色设置。此种分色技术的颜色查找表与四色基于相同的原理,所不同的是需要对颜色空间的色相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使油墨颜色匹配输入色能够保持最小程度的同色异谱,提高匹配的精度。由于分色效果可以最大限度的逼近原稿,故此项技术常应用于高保真印刷。

在分色完成后,可以利用多色打印机或印刷机进行多基色印刷。相比于传统的印刷方式,多光谱复制技术拥有更大的色域空间,可以复制更为鲜艳真实的颜色。此外,其印品层次感更为真实,视觉变化效果更贴近原稿光谱。

四、多光谱颜色复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机构

1.多光谱复制技术的研究内容

按照颜色处理的不同阶段,多光谱颜色复制大体可分为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以及颜色输出三个方向,而每一个方向又可细分为若干个子方向:

数据获取:设备特征化方法,滤色片的设计,多光谱相机的调教以及数据的记录等等。

数据处理:色空间转换,色域匹配,光谱数据的编码与解码等。

数据输出:对照表的建立,分色算法的研究,墨色选择等。

2.相关机构

目前,世界上许多的国际组织、实验室及研究机构都在致力于多光谱颜色复制技术的研究。比较著名的有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的孟塞尔颜色科学实验室、美国北卡罗莱那州立大学、英国利兹大学以及日本千叶大学等高校。此外,成像科学与技术学会IS&T、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等组织也在对此项研究做出了极大贡献。

在国内,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及江南大学等高校也对此课题做出了不同方向的研究。

3.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

虽然多光谱颜色复制技术在光谱匹配方面的优势毋庸置疑,但相比于成熟的传统印刷技术,该技术的完善与普及仍需要印刷业界与研究者的共同努力。目前阶段,此项技术高昂的成本及复杂的操作技术使大多数人对此望而却步。另外,此项技术对数据采样及处理的精度要求非常高,据意大利国家研究院多媒体信息技术研究所所做的相关研究显示,在光谱数据无法达到要求精度的情况下,多光谱颜色复制的效果非常的不尽人意。也就是说,尽管光谱匹配是最高级的颜色匹配这一结论毋庸置疑,但光谱匹配程度的增高与色差及人眼视觉

差异的减小并无直接联系。可见,尽管其优势在原理上显而易见,但其具体实施其实具有比较大的难度。

五、结束语

传统的四色印刷,存在这同色异谱的根本缺陷,其颜色匹配只能维持在特定条件下。为此,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聚焦于可以实现无条件颜色复制的多光谱颜色复制技术。尽管目前此项技术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其对颜色精准复制的优势使其必将成为今后业界研究的热点,并为高保真印刷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文章由广州深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编辑修改。

光谱仪的性能指标

光谱学测量的基础是测量光辐射与波长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光谱学测量的直接结果是由很多个离散的点构成曲线,每个点的横坐标(X轴)是波长,纵坐标(Y轴)是在这个波长处的强度。因此,一个光谱仪的性能,可以粗略地分为下面几个大类: 1. 波长范围(在X轴上的可以测量的范围); 2. 波长分辨率(在X轴上可以分辨到什么程度的信号变化); 3. 噪声等效功率和动态范围(在Y轴上可以测量的范围); 4. 灵敏度与信噪比(在Y轴上可以分辨到什么程度的信号变化); 5. 杂散光与稳定性(信号的测量是否可靠?是否可重现); 6. 采样速度和时序精度(一秒钟可以采集多少个完整的光谱?采集光谱的时刻是否精确?)1. 波长范围 波长范围是光谱仪所能测量的波长区间。最常见的光纤光谱仪的波长范围是400nm-1100nm,也就是可以探测可见光和一部分近红外的光。使用新型探测器可以使这个范围拓展至 200nm-2500nm,即覆盖紫外、可见和近红外波段。光栅的类型以及探测器的类型会影响波长范围。一般来说,宽的波长范围意味着低的波长分辨率,所以用户需要在波长范围和波长分辨率两个参数间做权衡。如果同时需要宽的波长范围和高的波长分辨率,则需要组合使用多个光谱仪通道(多通道光谱仪)。 2. 波长分辨率 顾名思义,波长分辨率描述了光谱仪能够分辨波长的能力,最常用的光谱仪的波长分辨率大约为1nm,即可以区分间隔1nm的两条谱线。Avantes公司可以提供的最高的波长分辨率为 0.025nm。波长分辨率与波长的取样间隔(数据的x坐标的间隔)是两个不同概念。一般来说,高的波长分辨率意味着窄额度波长范围,所以用户需要在波长范围和波长分辨率两个参数间做权衡。如果同时需要宽的波长范围和高的波长分辨率,则需要组合使用多个光谱仪通道(多通道光谱仪)。 3. 噪声等效功率和动态范围 当信号的值与噪声的值相当时,从噪声中分辨信号就会非常困难。一般用与噪声相当的信号的值(光谱辐照度或光谱辐亮度)来表征能一个光谱仪所能够测量的最弱的光强(Y轴的最小值)。噪声等效功率越小,光谱仪就可以测量更弱的信号。狭缝的宽度、光栅的类型、探测器的类型等等参数都会影响噪声等效功率。因为这些参数也会影响波长范围和波长分辨率,用户需要在这些指标间做出取舍。对探测器制冷(Avantes公司的制冷型光谱仪)有助于减小探测器的热噪音,优化探测器检测弱光的能力。 动态范围描述一个光谱仪所能够测量到的最强的信号与最弱的信号的比值。最强的信号为光谱仪在信号不饱和情况下,所能测量的最大信号值,最弱的信号用上述的噪声等效功率衡量。动态范围主要受制于探测器的类型。传统上,动态范围是影响测量方便性的一个很关键的指标,但目前大部分光纤光谱仪都可以通过调整积分时间的方式等效地扩大动态范围,因此,动态范围一般不会对用户的测量带来困扰。 4. 灵敏度与信噪比 灵敏度描述了光谱仪把光信号变成电子学信号的能力,高的灵敏度有助于减小电路本身的噪声对结果影响。狭缝的宽度、光栅的类型、探测器的类型以及电路的参数都会影响灵敏度。衍射效率高的光栅和量子效率高的探测器都有利于提高光谱仪的灵敏度。人为地调高前置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也会提高名义上的灵敏度,但并不一定有助于实际的测量。宽的狭缝会改善灵敏度,但也会降低分辨率,因此,需要用户综合考虑和权衡。

多光谱图像

多光谱图像 图像理解是在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模拟人的图像识别机理的理论,它与计算机视觉理论有许多共同的部分,或者说有许多交叉的部分,它与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也有着一些共同的地方。 图像理解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其低层为一般图像处理;中层为图像中特征的符号化组织过程;高层为抽象的符号推理。因此,计算机视觉主要与其低层,人工智能主要与其高层产生重叠。目前,就图像理解这一理论的研究探讨有了专门的期刊;有关大学设置了专门的课程;有关专家学者写了专著。比如国防科技大学的王润生教授就系统地介绍和总结了图像理解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1〕。这一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引起了有关学者和科研人员的注意和浓厚兴趣,他们结合自己的工作领域,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应当说,有关的理论和方法已经被极大地丰富了。比如,有关图像纹理分析这方面的论文、论著数不胜数,其中,有关新理论新方法(如分形分维方法)的应用,更为这一理论注入了新内容;再如,我国数字摄影测量界已经将“双目”图像的分析理论和方法推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境界。 尽管如此,图像理解的理论与方法仍有严重不足之处。这并不是指这一理论尚未成熟,而是指它的理论与方法还存在着片面性,还没有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因为图像理解的对象是各类图像,并没有限定是某一类图像,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遥感图像理解(主要是多光谱图像理解)的理论十分贫乏。以人类生存环境及地球资源为主要研究目标获取的各种遥感图像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丰富的光谱信息及其在时间空间域的分辨率的提高,配合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和因特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图像信息的广泛应用创造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成为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在信息高速公路和数字地球战略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现有的图像理解理论和方法在如此丰富的信息面前却显得苍白无力。应当说,面对丰富的遥感信息,人们一直在研究如何处理和应用,有关这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成果也是不少的,但似乎并没有从图像理解的角度加以总结、提练,有的方面甚至缺乏系统的研究。如对于多光谱图像边缘提取、区域分割等应以什么理论为基础,应采取什么方法;在纹理分析方面,多光谱图像的纹理具有怎样的意义,或者多光谱图像的纹理概念是什么,需要采取什么方法进行分析;时序多光谱图像又应当采取什么分析方法;针对多光谱图像的符号化工作应当如何进行,在此基础上如何利用知识进行推断,如何在模拟人的思维模式方面更深入地开展研究,等等,这些都是应当考虑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图像理解的理论与方法之中尚没有或很少有现成的答案。应该承认,对上述一些问题已有一些研究,至少我们自己就已经在一些方面作了初步的研究,但这些研究还不够,研究的成果还未加以总结。 在现实工作中,多光谱图像的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丰富的光谱信息为地物的边界和地物目标的识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比起单色图像,多光谱图像具有极大的优越性。随着多光谱图像空间分辨率的提高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信心更加增强,对多光谱图像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在地形图更新生产中,如果以多光谱图像为背景,就可以半自动地确定地物分布的边缘或跟踪线状地物的“骨架线”,从而大大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又如,利用多光谱图像和各种背景数据如地貌、土壤信息,即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引入人工智能方法,就象已有的图像理解系统那样,更好、更准确地提取地物目标信息,为土地利用分析、资源环境调查,提供更高质量的成果,已经是许

印刷色彩基础知识考题及答案

印刷色彩基础知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色是( A )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后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感觉。 A、光 B、颜色 C、颜料 2、下列波长中( D )为可见光波长。 A、λ= 3.7×102nm B、λ= 8.5×102nm C、λ= 5.2×103nm D、λ= 4.9×102nm 3、自然界的日光,以及人造光源如日光灯、白炽灯、镝灯所发出的光都是( A ) A、复色光 B、单色光 C、无色光 D、白光 4.物体固有色是物体在(D)光源下的颜色。 A、荧光灯 B、白炽灯 C、标准照明体D65 D、日光 5、当光源的( B )确定时,光源的颜色特性即被确定。 A、光谱密度的部分值 B、相对光谱能量分布S(λ) C、辐射能的大小 D、红光含量 6、光源的色温表示的是( B ) A、光源的温度 B、颜色的特性 C、颜色的温度 D、色光的温度 7、观察印刷品使用的光源其色温度为下面哪一个。( C ) A、4000K左右 B、5000K左右 C、6500K左右 D、7000K 左右 8、色温低的光源( C )光成分少,( C )光成分多。 A. 红,绿 B. 蓝,绿 C. 蓝,红 D. 红,蓝 9、同一颜色印刷品在色温3800K和6500K光源照射下观察会出现怎样结果。( B ) A、纯度不同 B、色相不同 C、光泽不同 D、亮度不同 10、如果某物体能将入射光按不同比例吸收,并有部分光反射出来,那么这种物体色就是( D )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彩色 11、实地密度随着墨层的增加,( B )。 A、是无限度增大的; B、不是无限度增大的; C、是无限度减少的; D、不是无限度减少的 12、实地密度只能反映油墨的( D ),不能反映出印刷中网点大小的变化。 A、黑度; B、灰度; C、饱和度; D、厚度 13、彩色物体形成的颜色是由( C )所决定的。 A、光谱的不同波长被等量吸收 B、光谱的不同波长全部吸收 C、光谱对不同波长的选择吸收 D、光谱的所有波长均未被吸收 14、人眼睛的明适应和暗适应时间大致是( A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技术指标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技术指标 1.基本配置性能参数 光谱范围:7800-350cm-1 标准分辨率:优于0.8cm-1 波数精度优于0.01cm-1 灵敏度:噪音峰值小于1×10-5Abs,(即峰-峰信噪比优于40000:1;测试条件:双密封窗片、4cm-1光谱分辨率、1分钟扫描) 2干涉仪:动态调整干涉仪,同时保证长期检测的高稳定性和准确性,无光谱偏离和失真。 3. 红外光源:热稳定、高能量、长寿命红外光源,精确定位的无线接插式光源 4. 检测器: 仪器可自动识别、自动参数设置,采用24位200KHz高速A/D转换器, 保证高精度、高速数据采集。 5. 精度通讯接口:采用USB2.0速度快、适配性广的计算机与仪器通讯接口,高速数据采集 6. 智能透射测样装置:采用不同固体、液体和气体测样附件而无需位置调整,仪器能自动识别、设置和适配性诊断等智能化操作。 7. 应用功能:适配各种透射、反射应用附件及智能检测附件,仪器能自动进行附件类型识别,参数设定,性能检查及提示。 8. 红外软件操作界面可按操作者需求进行中英文等多语言切换,与Windows 7 、Windows XP、Vista兼容。

1)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谱库检索等功能外,具有采集光谱质量检查、自动实验设置以及遵循ASTM 标准和相关方法进行各项性能验证; 2)具备样品质量及组分含量比对鉴别功能,高精度鉴别功能,鉴别不同晶型、含量的物质,同属不同种等样品状态。 3)高级ATR校正软件,可精确校正不同ATR采集对光谱的峰强、位移以及非极化的影响,使得ATR谱图与透过谱图高达97%的最佳匹配,实现谱图高准确度检索和鉴别。 4)多组分混合物鉴别软件,提供先进的自动光谱分离解谱功能、可对混合物和污染物样品红外光谱进行采集自动搜索分离鉴别、给出混合物不同物质相对含量的信息,支持不同红外光谱格式和拉曼光谱分析,可联网检索光谱化学结构,提供全程多媒体教学。 5)提供不少于一万张高分辨凝聚相红外光谱图(不低于4cm-1) 9. 红外附件: 1)智能型透射测样附件: 适配各种固、液、气测样装置,仪器能自动识别、设置和适配性诊断等智能化操作。 2) 国产压片机一套:包括压机、模具、样品勺、磁性样品架、玛瑙研磨、溴化钾碎晶等 3) 液体池一套:包含液体池架和KBr窗片 10.电脑打印机(赠送) 电脑:不低于戴尔Inspiron One 灵越 2320(I2320D-268) CPU:Intel 酷睿i3 2120M,双核心四线程/ 内存:4GB/ 硬盘:1TB/ 显卡:独立显卡/光驱:DVD刻录机。 打印机:不低于惠普(HP)LaserJet Pro MFP M175nw彩色激光一体机

分形理论在光谱识别中的应用

第26卷,第4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Vol 126,No 14,pp7722774 2006年4月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April ,2006  分形理论在光谱识别中的应用 熊宇虹,温志渝,张流强,温中泉,梁玉前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重庆 400044 摘 要 分形理论是研究一类不规则、混乱复杂,但其局部和整体具有相似性体系的科学。分形维数是分形 理论中用于描述对象的不规则度和自相似性的基本度量。文章以符合朗伯2比尔定律的光谱信号为研究对象,在概述分形几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分形维数作为光谱识别特征的方法,运用相空间重构得出了光谱信号的分形维数,通过对光谱信号的分形维数进行比较,达到识别不同光谱的目的,最后举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说明。 主题词 分形;分形维数;光谱分析;光谱识别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593(2006)0420772203  收稿日期:2005201228,修订日期:20052062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9476023)和国家“863”项目(2004AA4040,2004AA404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308007)和重庆 市“十五”攻关项目(7341;8149)资助  作者简介:熊宇虹,1971年生,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引 言 分形理论是数学家曼德布罗特创立的,主要研究一类不 规则、混乱复杂,但其局部和整体具有相似性体系的科学[1]。由于其在描述复杂现象方面的独特作用,从而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人们研究复杂问题提供了新方法,开辟了新视野[2]。 光谱识别技术是光谱定性分析的基础。随着光谱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光谱识别已成为光谱分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符合朗伯2比尔定律的光谱信号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分形理论在光谱识别中的应用。在概述分形几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分形维数作为光谱识别特征的方法,运用相空间重构得出了光谱信号的分形维数,通过对光谱信号的分形维数进行比较,达到识别不同光谱的目的,最后以常见的中药材党参及其伪品夜关门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说明。 1 分形和分形维数[325] 分形理论经过了许多年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分形下过不同的定义,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确切、简明、令人满意的定义,一般而言,把分形看作具有如下典型性质的集合F , (1)F 具有精细结构,即有任意小比例的细节;(2)F 是如此不规则,以致它的局部和整体都不能用传 统的几何语言来描述; (3)F 通常有某种自相似的形式,可以是近似的或是统计的; (4)一般地,F 的“分形维数”大于它的“拓扑维数”; (5)在大多数情况下,F 可以用非常简单的方法定义,可以由迭代产生。 一般而言,如果所研究的对象满足上述性质中的全部或大部,即使有某个性质例外,也并不影响把其称为分形。 分形维数是分形理论中用于描述对象的不规则度和自相似性的基本度量,在一定区间内具有标度不变性。数学家以Hausdorrf 维数为基础,定义了多种维数,如盒维数、信息维数、关联维数、广义维数和自相似维数等。这些维数从不同的方面刻画了分形集的分形特征。其中关联维数计算简单,可以由一维时间序列利用相空间重构的方法直接计算得出,因而应用较普遍,其基本计算过程如下, 假设{x k }为观测得到的时间序列,其中k =1,2,…,h 。对该时间序列采用时间差法进行相空间重构,重构结果记为y n (m ,p )=(x n ,x n+p ,…,x n+(m-1)p ),其中n =1,2,…,h -m +1,p =a Δt 为时间延迟,Δt 为数据采样的时间间隔,a 为任意整数,m 为嵌入维数。 在y n 中,凡是距离小于给定正数r 的矢量称为关联矢量,计算一下有多少对关联矢量,它在一切可能的配对中所占的比例称为关联积分,

近红外光谱仪主要性能指标及研究进展

综 述 近红外光谱仪主要性能指标及研究进展 张 琳1 周金池2 (11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保护系,北京,100083;21北京林业大学分析测试实验中心,北京,100083) 摘 要 介绍了近红外光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对国内外在仪器硬件、测样附件、软件开发及新型仪器研制等方面的进展作了评述。总结了我国近红外光谱仪发展的成就与不足。讨论了近红外光谱仪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我国近红外光谱仪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仪 性能指标 国内外进展 资助项目:北京林业大学/211工程0三期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建设计划子项目。 作者简介:张琳,女,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系在读硕士生。E -mail:Zhanglin20051986@https://www.360docs.net/doc/0e16397767.html, 通讯联系人:周金池,男,汉族,1971年出生,山东省德州市人,副教授,专业方向:仪器分析与造林新技术的应用。E -m ail:zjc@https://www.360docs.net/doc/0e16397767.html, 1 引 言 近红外(NIR)光谱仪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高新分析测试技术,是光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计量学技术与基础测量技术的有机结合。与传统分析技术相比,近红外光谱仪具有无损检测、分析效率高、分析速度快、分析成本低、重现性好、样品测量一般勿需预处理、光谱测量方便、适合于现场检测(如大批量抽检)和在线分析等独特优势[1] 。 NIR 光谱仪的类型较多,主要有滤光片型、发光二极管(LED)型、光栅色散型、傅里叶变换干涉仪型、声光可调滤光片型(AOTF)、多通道检测型(二极管阵列PDA 、电荷耦合器件CCD)等[2]。光栅色散型仪器又可分为扫描-单通道检测器和固定光路-阵列检测器两种类型。除了采用单色器分光以外,也有仪器采用多种不同波长的发光二极管(LED)作光源,即LED 型近红外光谱仪。尽管我国NIR 光谱仪硬件研制相对较晚,但以上提到的6种类型NIR 光谱仪,在我国都有相关单位进行研发[3]。 2 近红外光谱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211 分辨率 近红外光谱仪的分辨率是指仪器对于紧密相邻 的峰可以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表示仪器实际分开相邻峰的能力,即M /$M 或(K /$K ),M 为两峰中任一峰的波数,$M 为两峰波数之差。它是仪器的最主要指标之一,也是仪器质量的综合反映。仪器的分辨率主要取决于仪器分光系统的性能。对于色散型仪器而言,其分辨率取决于分光后狭缝截取的波段精度,狭缝越小截取的波段越窄,分辨率越高。但随之而来的是能量急剧下降,灵敏度不断降低,为了兼顾检出灵敏度,就不能以无限制地缩小狭缝来提高分辨率,因此,要想让色散型仪器既能分辨率达到0.1cm -1,又能得到一张质量良好的谱图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对于傅里叶变换型的近红外光谱仪,由于有多路通过的特点,无狭缝的限制,因此仪器的分辨率仅取决于干涉采样数据点的多少,即取决于动镜移动的距离,由于动镜的移动由激光控制,因此可以很轻松地得到一张高质量、高分辨率的谱图。212 波长准确性 光谱仪波长准确性是指仪器测定标准物质某一谱峰的波长与该谱峰的标定波长之差(傅里叶变换型红外光谱仪习惯用波数cm -1来表示)。波长准确度一般用波长误差,即上述两值之差来表示。由于近红外分析是用已知样品所建立的模型来分析未知样品的,如果仪器的波长准确度不能保证,则不同测定光谱就会因仪器波长的移动(即x 轴发生了平

光谱信息数据库的建立研究

光谱信息数据库的建立研究 【摘要】光谱库是存储各类地物的数据库。地面或大气光谱库的建立对于成像光谱仪的应用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费时和费力的。一旦建立了光谱库,我们就能够从图像立方体中提取出光谱曲线并根据其光谱特性与光谱库中检索到的类似的光谱做匹配处理,找到最接近的光谱,达到像元分类的目的;同时也为地物光谱重建及重建光谱的比较分析提供了依据。本文就光谱库的建立引入数据库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字】数据库技术;红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数据库的设计。 1.数据库技术概述 数据库技术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处理数据的有效的工具。 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也已从用户模式逐步向客户机/ 服务器网络模式发展,企事业单位对于一些数据库资源共享、数据的集中处理与分布式处理要求越来越高,而Microsoft 的SQL Server 作为一个优秀的大型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已成为许多数据库应用程序首选的数据存储和检索的后台支持,同时VisualC+ + 6. 0 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具有对数据库应用支持全面,访问速度快,占用资源少等优,并且广泛应用于基于数据库应用程序中。 2.红外光谱仪和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与质谱、核磁共振光谱不同,它是连续的曲线谱,数字化处理困难,因此,尽管在六十年代中期就已出现第一个早期的计算机检索系统,然而,知道最近几十年,出现了使用计算机的傅立叶(Fouricr)变换红外光谱仪后,才有了比较好的红外全光谱谱图信息处理系统。 红外光谱仪可分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两大类型:①棱镜和光栅光谱仪。属于色散型,它的单色器为棱镜或光栅,属单通道测量。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它是非色散型的,其核心部分是一台双光束干涉仪。当仪器中的动镜移动时,经过干涉仪的两束相干光间的光程差就改变,探测器所测得的光强也随之变化,从而得到干涉图。经过傅里叶变换的数学算后,就可得到入射光的光谱。这种仪器的优点:①多通道测量,使信噪比提高。②光通量高,提高了仪器的灵敏度。③波数值的精确度可达0.01cm-1。④增加动镜移动距离,可使分辨本领提高。⑤工作波段可从可见区延伸到毫米区,可以实现远红外光谱的测定。当前色散型红外光谱仪均采用双光束自动记录仪器。按波数范围、精度和某些功能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简易型、中等型、和大型三种。简易型:波数范围一般为4000~650 cm-1,分辨串与读数精度较低,功能较少,但易于维护,操作简便。中型:波数范围为4000~400 cm.1,分辨率及精度较高,功能也较多(如具备坐标扩大及改善性能等功能)。大型:波数范围为4000~200 cm.1,分辨率高,读数精度较好,功能比较齐全,大多均为数字化读数,可与计算机连接

光谱分析仪指标参数及操作方法

光谱分析仪指标参数及操作方法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是根据原子所发射的光谱来测定物质的化学组分的。在正常的情况下,原子处于稳定状态,它的能量是最低的,这种状态称为基态。但当原子受到能量(如热能、电能等)的作用时,原子由于与高速运动的气态粒子和电子相互碰撞而获得了能量,使原子中外层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更高的能级上,处在这种状态的原子称激发态。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所需的能量称为激发电位,当外加的能量足够大时,原子中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力,使原子成为离子,这种过程称为电离。 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成为离子时所需要的能量称为一级电离电位。离子中的外层电子也能被激发,其所需的能量即为相应离子的激发电位。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十分不稳定的,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跃迁至基态或其它较低的能级上。当原子从较高能级跃迁到基态或其它较低的能级的过程中,将释放出多余的能量,这种能量是以一定波长的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的。每一条所发射的谱线的波长,取决于跃迁前后两个能级之差。 由于原子的能级很多,原子在被激发后,其外层电子可有不同的跃迁,但这些跃迁应遵循一定的规则(即光谱选律),因此对特定元素的原子可产生一系列不同波长的特征光谱线,这些谱线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并保持一定的强度比例。光谱分析就是从识别这些元素的特征光谱来鉴别元素的存在(定性分析),而这些光谱线的强度又与试样中该元素的含量有关,因此又可利用这些谱线的强度来测定元素的含量(定量分析)。 一、概述光谱分析仪是在平时的光通信波分复用产品中较常使用到的仪表,当WDM系统刚出现时,多用它测试信号波长和光信噪比。其主要特点是动态范围大,一般可达70dB;灵敏度好,可达-90dBm;分辨率带宽小,一般小于0.1nm;比较适合于测试光信噪比。另外测量波长范围大,一般在600~1700nm.,但是测试波长精度时却不如多波长计准确。 在光谱的测量、各参考点通路信号光功率、各参考点光信噪比、光放大器各个波长的增益系数和增益平坦度的测试都可以使用光谱分析仪。光谱分析仪现在也集成了WDM的分析软件,可以很方便地把WDM的各个波长的中心频率、功率、光信噪比等参数用菜单的方式显示出来。

光谱仪基础知识

第1章衍射光栅:刻划型和全息型 衍射光栅由下列两种方法制成:一种是用带钻石刀头的刻划机刻出沟槽的经典方法,另一种是用两束激光形成干涉条纹的全息方法。(更多信息详见Diffraction Gratings Ruled & Holographic Handbook). 经典刻划方法制成的光栅可以是平面的或者是凹面的,每道沟槽互相平行。全息光栅的沟槽可以是均匀平行的或者为优化性能而特别设计的不均匀分布。全息光栅可在平面、球面、超环面以及很多其他类型表面生成。 本书提到的规律、方法等对各类不同表面形状的经典刻划光栅和全息光栅均适用,如需区分,本书会特别给出解释。 1.1 基础公式 在介绍基础公式前,有必要简要说明单色光和连续谱。 提示:单色光其光谱宽度无限窄。常见良好的单色光源包括单模激光器和超低压低温光谱校正灯。这些即为大家所熟知的“线光源”或者“离散线光源”。 提示:连续谱光谱宽度有限,如“白光”。理论上连续谱应包括所有的波长,但是实际中它往往是全光谱的一段。有时候一段连续谱可能仅仅是几条线宽为1nm的谱线组成的线状谱。 本书中的公式适用于空气中的情况,即m0=1。因此,l=l0=空气中的波长。 定义单位 α - (alpha) 入射角度 β - (beta) 衍射角度 k - 衍射阶数整数

定义单位 n - 刻线密度刻线数每毫米 D V - 分离角度 μ - 折射率无单位 λ - 真空波长纳米 λ0 - 折射率为μ0介质中的波长 其中λ 0 = λ/μ 1 nm = 10-6 mm; 1 mm = 10-3 mm; 1 A = 10-7 mm 最基础的光栅方程如下: (1-1) 在大多数单色仪中,入口狭缝和出口狭缝位置固定,光栅绕其中心旋转。因此,分离角D V成为常数,由下式决定, (1-2) 对于一个给定的波长l,如需求得a和b,光栅方程(1-1)可改写为: (1-3) 假定D V值已知,则a和b可通过式(1-2)、(1-3)求出,参看图1.1、1.2和第2.6节。

PEOptim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技术指标

P E O p t i m 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技术 指标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9018)

Optima80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技术规格 1.设备用途及总体要求: 用于对各类样品中主量、微量及痕量元素的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仪器以固体检测器为基础,由进样系统、高频发生器、等离子体炬、光路系统、检测器、分析软件和计算机系统组成,全自动控制,仪器监控仪表全部由计算机控制,任何仪器参数都不需要手动调节的全谱直读型台式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2.设备总体性能: 2.1动态范围:? 106,具有同时准确分析出中量(1%以上)、常量 (0.01%)和微量(1ppm以下)元素的实际样品用户应用实例。具有同时准确分析主量(50%以上)和常量(0.01%)元素的实际样品用户应用实例。 2.2分析速度: ? 15 个元素/分钟,且实施背景校正。 2.3精密度:1ppm 混合多元素溶液。CV<0.5%。 2.4 稳定性:1小时RSD<1%, 4小时RSD<2%。 2.5分辨率:在200nm处,像素分辨率:?0.003nm。 2.6 检出限,以1ppm混标测量建立仪器的灵敏度,以6次空白溶液测量的3?强度所对应的浓度计算检出限,所有下列检出限必须在同一个仪器参数下同时做出。

2.7灵敏度 旋流雾室和同心雾化器(单位:cps/ppm) Mn 257.610nm > 8.5×106,Al 396.153nm > 1×106,Ni 231.604nm > 3×105 As 193.696nm > 1.5×104,Pb 220.353nm > 5×104,P 213.617nm > 3×104 2.8 具有高纯气体中痕量杂质分析的能力和用户应用实例。可以分析高纯氮气、氢气、氦气中0.1微克/升以下含量的杂质。 2.9 具有99.99%高纯材料(例如高纯石英砂)中痕量杂质分析的能力和用户应用实例。 2.10 具有镀铝锌板、锆铁合金、钛合金、铝铁锰青铜、铸造铝合金、耐磨铸铁、变形铝合金、铅黄铜、黄金合金、催化剂、电镀液等冶金材料中痕量杂质分析的能力和用户应用实例。 2.11 具有土壤、沉积物、植物、沉积岩、硅灰石、水、动物组织、纺织品、松香、植物油、化妆品、食品、中药、西药等样品类型中痕量杂质分析的能力和用户应用实例。 3.进样系统 3.1 雾化器:标配耐HF酸耐高盐分的雾化器,耐: 50% (v/v) HCl、 HNO 3、H 2 SO 4 、H 3 PO 4 ,20% (v/v) HF,30% (w/v)NaOH以及30%的高盐样品。 3.2 雾化器喷嘴为红宝石和蓝宝石材料制成。 3.3 雾室:标配耐HF酸耐高盐分样品。 3.4 雾室为不亲水的高强度高纯氟塑料材料制成。 3.5 分析含HF、HCl、HNO 3 酸等各种样品,雾化器和雾室的使用寿命不少于5年,并有超过5年的用户使用实例。

光谱图像与高光谱图像的区别介绍

光谱图像与高光谱图像的区别介绍 光谱分辨率在10l数量级范围内的光谱图像称为高光谱图像(Hyperspectral Image)。遥感技术经过20世纪后半叶的发展,无论在理论上、技术上和应用上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高光谱图像技术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无疑是这种变化中十分突出的一个方面。通过搭载在不同空间平台上的高光谱传感器,即成像光谱仪,在电磁波谱的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和中红外区域,以数十至数百个连续且细分的光谱波段对目标区域同时成像。在获得地表图像信息的同时,也获得其光谱信息,第一次真正做到了光谱与图像的结合。与多光谱遥感影像相比,高光谱影像不仅在信息丰富程度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在处理技术上,对该类光谱数据进行更为合理、有效的分析处理提供了可能。因而,高光谱图像技术所具有的影响及发展潜力,是以往技术的各个发展阶段所不可比拟的,不仅引起了遥感界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其它领域(如医学、农学等)的极大兴趣。 高光谱图像:是指一系列包含一些列可见/近红外光谱,一般有400-1000 nm,已经包含了可见光(400-780 nm)和近红外(780-1000nm)。 多光谱图像简介多光谱图像是指包含很多带的图像,有时只有3个带(彩色图像就是一个例子)但有时要多得多,甚至上百个。每个带是一幅灰度图像,它表示根据用来产生该带的传感器的敏感度得到的场景亮度。在这样一幅图像中,每个像素都与一个由像素在不同带的数值串,即一个矢量相关。这个数串就被称为像素的光谱标记。 1.用不相关或独立的其他带替换当前带;这个问题特别与遥感应用有关,但在一般的图像处理中,如果要从多光谱图像生成一幅单带灰度图像也与此有关。 2.使用一个像素的光谱标记来识别该像素所表示的目标种类。这是一个模式识别问题,它取决于下列图像处理问题的解:消除一个像素的光谱标记对图像采集所用光谱的依赖性。这是一个光谱恒常性问题。 3.处理多光谱图像的特定子集,它包括在电磁谱里仅光学部分的3个带,它需要以或者替换或者模仿人类感知颜色的形式来进行处理。 4.在特定应用中使用多光谱图像,并对它们进行常规的操作。这里的一个问题是,现在

光谱测量仪中的光谱信息 高分二号 水文遥感 地质遥感

光谱测量仪中的光谱信息 由野外光谱仪测得的原始数据是16位的,对应于VNIR探测器的每一探测元素在 SWIR 范围内的采样间隔是2nm。光谱采集数据格式有:反射、透射、辐射及辐射照度,这些数据都是利用软件计算原始数据得到的。原始数据是被测光场及仪器本身特征的综合函数。例如前视透射、光纤透射、光电效应、探测器灵敏度等都是波长的变化参数,这就决定了原始谱线的形状与被测光电场的辐射谱线有差异,并且这些物理参数并不随时间和粗糙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原始谱线与被测光电场的密度间存在线性关系。 反射是人射光被接触表面反射的部分,透射是人射光透过物体的那部分,反射和透射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并且独立于照射在样品上的光源。因为仪器只能通过空间中的点来测量光场的强度,反射和发射通过未知材料和已知发射及透射性质的标准物质计算得出,这种标准反射物质是“反射板”或“反射标准”,在整个光谱段内具有约100%发射率的材料可以称之为“白色反射板”或“白色反射标准”,这种光谱比率在某-一时间可以运用野外光谱测试模型来计算。在分割时可以除去发射源的性质影响,对未知物质及白色参考体的照射儿何模型是一样的,光谱测量时光源要稳定,任何的不稳定都将导致不稳定数据的产生。 绝对反射是野外光谱实际测量的物理量,实际校准参考标准的反射光谱得到反射因子光谱,利用计算机过程把反射因子与相对反射相乘即可得到绝对反射值。另外必须要考虑到观视几何学,因为即使是最好的反射标准也不是完会的朗伯体(例如全反射,任意方向的均辐射) 。如果用户有校正参考板,可以考虑进步描述测量数据的相对应资料。对大多数测量目

的,未校准的参考板(例如未校准的9%具有反射数据采集所需要的近似性质。

Nicolet is10型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技术指标

Nicolet is1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技术指标 一、红外光谱仪主机 1.1.*光谱分辨率:优于0.4cm-1 1.2.干涉仪:平面镜(非立体角镜)电磁驱动,具有13万次或以上连续动态调整功能。 1.3.光谱范围:7800-350cm-1。 1.4.*灵敏度:优于45000:1 (峰-峰值,4cm-1分辨率,1分钟扫描,DTGS检测器) 1.5.红外光源:长寿命中/远红外光源,更换无需打开光学台。 1.6.分束器:涂锗的溴化钾分束器(7800 cm-1 - 350 cm-1)。 1.7.检测器:DTGS检测器(12500 cm-1 - 350 cm-1)。 1.8.波数精度:0.01cm-1 1.9.*ASTM线性度(ASTME1421方法):小于0.1%(使用3 mil Polystyrene,4cm-1分辨率)。 1.10.快速扫描:可做到40张谱图/秒(16 cm-1分辨率)。 1.11.*系统验证:NG-11玻璃片用于检测器线性测试,1.5mil厚的NIST可溯源PS薄膜,认证 轮上必须标有序列号和数据失效日期。 二、红外光谱仪采样附件: 2.1. 智能型单次反射采样附件:美国原厂生产;适用于难溶、微量、不可破坏的、表层、不可处 理、颜色深的、强吸收的固体、液体或胶状样品;带晶体压力保护装置,保证晶体与样品紧密接触,得到最佳谱图效果。 2.2. 制样工具,包括:100克KBr粉末、玛瑙研钵、25mm锁式样品架、25x4mm溴化钾窗片、 磁性样品架、标准13mm压片模具。 三、软件和谱图库: 3.1. 32位红外光谱软件包,与Windows2000、Windows XP兼容,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 谱库检索、谱图解析等。要求全部汉化,可用中文对谱图进行标注。实时显示系统当前所处的状态,并实时给出主要元器件的电流、电压、温度值,指示出故障问题并指导使用者如何解决故障问题。 3.2.分峰拟合软件 3.3.多组分定量分析软件 3.4.混合物分离解析软件,可得到半定量结果 3.5.原厂正版10000张以上红外谱图。 四、配套设备 国产12吨压片机 五、仪器工作条件: 5.1. 环境温度:15-30摄氏度

典型光谱矿物识别

【ENVI入门系列】16.基本光谱分析 (2014-09-30 17:38:25) 转载▼ 分类:ENVI 标签: 杂谈 版权声明:本教程涉及到的数据仅供练习使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目录 基本光谱分析 1.概述 2.详细操作步骤 2.1标准波谱库与浏览 2.2波谱库创建 2.3高光谱地物识别 2.3.1从标准波谱库选择端元进行地物识别 2.3.2自定义端元进行地物识别 1. 概述 光学遥感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全色(黑白)—>彩色摄影—>多光谱扫描成像—>高光谱遥感四个历程。 高光谱分辨率遥感(HyperspectralRemote Sensing)用很窄(小于10nm)而连续的光谱通道对地物持续遥感成像的技术。在可见光到短波红外波段其光谱分辨率高达纳米

(nm)数量级,通常具有波段多的特点,光谱通道数多达数十甚至数百个以上,而且各光谱通道间往往是连续的,因此高光谱遥感又通常被称为成像光谱(Imaging Spectrometry)遥感。相比多光谱传感器,如Landsat8 OLI包括9个波段,光谱分辨率为106nm。 如下图为从多光谱和高光谱数据上获取的波谱曲线,更高波谱分辨率的图像可以用于识别物质,而相比多光谱图像,如TM只能用于区分物质。 图:从多光谱和高光谱数据上获取的波谱曲线对比 本课程学习ENVI的高光谱基本分析功能,包括波谱库的浏览与创建、基本的高光谱物质识别流程。 2. 详细操作步骤 2.1 标准波谱库与浏览

ENVI自带多种标准波谱库,包括建立在JPL波谱库基础上的,从0.4~2.5μm三种不同粒径160种"纯"矿物的波谱。美国USGS从0.4~2.5μm包括近500种典型的矿物和一些植被波谱。来自Johns Hopkins University(JHU)的波谱包含0.4~14μm。IGCP246波谱库有5部分组成,通过对26个优质样品用5个不同的波谱仪测量获得。植被波谱库由Chris Elvidge 提供,范围是0.4~2.5μm。ENVI 5.1波谱库中新增了2443种Aster的波谱文件,同时对应的波谱工具也有了很大的该进,用户可直观地看到每一种波谱库中的文件个数,以及更为方便的查看每一种波谱文件的波谱曲线。 ENVI的波谱库文件存放在HOME\ Program Files\Exelis\ENVI51\classic\spec_lib。 启动ENVI 5.1,主菜单> Display > Spectral Library View,在对话框中显示的就是ENVI自带的波谱库文件; 图:ENVI自带波谱库文件 (1)选择打开Veg_lib(99)中的几个植被波谱文件; 在vegetation波谱库中选择6种不同植被的波谱曲线,在下图可以看到起对应的波谱曲线,以及波谱文件的属性信息,包括常规信息和曲线信息。

光谱透过率实验(2012级)2.0

光谱透过率测量实验 物体透过率是指物体透射的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之比,标志着物体传输光辐射能量的强弱,光谱透过率是指物体对某个波长的单色光的透过率。随着科学的发展,光谱所贡献的力量越来越大,光谱学及光谱分析在各个领域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如物质成分检测,农作物病害虫检测,物质品质检测等等。这些都主要是通过分析物质的吸收光谱或透射光谱来实现的,因此测量光谱透过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透明、半透明物体(包括液体、玻璃等)的光谱透过率的测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例如根据溶液浓度与光谱透过率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利用光谱透过率测量液体的浓度;根据滤光片的光谱透过率来评价滤光片的质量好坏;以玻璃为主要材料的光学系统的光谱透过率是系统能量传输的重要指标。光谱透过率反映了整个光学系统的辐射光通量的损耗与成像质量的好坏以及成像质量好坏的参考标准。 本实验系统所搭建的平台既可以进行双光束双通道测量系统的设计与搭建,也可以进行普通的单通道测试系统搭建。并运用所设计的光谱透过率测量实验系统测量透明、半透明物质的光谱透过率等。 实验目的 1、加深对光栅单色仪、锁定放大器工作原理设计结构的理解。 2、掌握光栅单色仪、锁定放大器等光电检测仪器的应用。 3、学会设计光谱透过率测量系统的基本方法。 实验原理 光谱透过率原理 光是一种电磁波,当光波遇到有界面时会受到影响而引起反射和透射现象。一般光学元件表面都镀有薄膜, 光学镀膜是在光学元件上或独立基板上镀上特定的膜质来

改变光波传递的特性,如眼镜镜片有不同颜色均是由镀膜所导致的。因此光学元件具有光谱特性,也就具有光谱透过率。在测量和计算透明物体或溶液的光谱和颜色特性时,也常要用到这一物理量。 光谱透过率表示从光学系统出射的辐射光通量与投射到光学系统的辐射光通量之比,光学系统光谱透过率一般用τ表示[6],即: (1) 式中: 波长为λ、光通量为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光学系统,由于光学系统对不同波长的光的透过能力不一样,所以透过光学系统的光强也不一样。 因此,搭建光谱透过率测试系统,主要目标就是测量出和。 相关检测原理 在检测光谱透过率测量系统中的信号时,噪声是一种扰乱信号,它是限制和影响检测系统的灵敏度、精确性和重复性的重要因素。为了将噪声所淹没的信号检测出来,通过考察和研究各种信号及噪声的规律发现,信号与信号的延时相乘后累加的结果可以区别于信号与噪声的延时相乘后累加的结果,从而提出了“相关”的概念。 根据相关函数的性质,可以利用乘法器,延时器及积分器进行相关运算,从而将周期信号从噪声中检测出来,这就是所谓的“相关检测”。相关检测可分为自相关检测与互相关检测。互相关检测比自相关检测抑制噪声的能力强,并有一定的互相关增益,故抑制噪声的能力优于自相关。 互相关检测 互相关检测原理图(如图所示): 互相关检测原理图 ’λF ()λF ()’100%() ()() F F λτλλ= ?λF ()’λF ()’λF ()λF ( )

近红外光谱仪的性能指标

近红外光谱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北京英贤仪器有限公司销售工程师王燕岭 在近红外光谱仪器的选型或使用过程中,考虑仪器的哪些指标来满足分析的使用要求,这是分析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一台近红外光谱仪器进行评价时,必须要了解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下面就简单做一下介绍。 1、仪器的波长范围 对任何一台特定的近红外光谱仪器,都有其有效的光谱范围,光谱范围主要取决于仪器的光路设计、检测器的类型以及光源。近红外光谱仪器的波长范围通常分两段,700~1100nm的短波近红外光谱区域和1100~2500nm的长波近红外光谱区域。 2、光谱的分辨率 光谱的分辨率主要取决于光谱仪器的分光系统,对用多通道检测器的仪器,还与仪器的像素有关。分光系统的光谱带宽越窄,其分辨率越高,对光栅分光仪器而言,分辨率的大小还与狭缝的设计有关。仪器的分辨率能否满足要求,要看仪器的分析对象,即分辨率的大小能否满足样品信息的提取要求。有些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比较接近,要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就要对仪器的分辨率提出较高的要求,例如二甲苯异构体的分析,一般要求仪器的分辨率好于1nm。[1] 3、波长准确性 光谱仪器波长准确性是指仪器测定标准物质某一谱峰的波长与该谱峰的标定波长之差。波长的准确性对保证近红外光谱仪器间的模型传递非常重要。为了保证仪器间校正模型的有效传递,波长的准确性在短波近红外范围要求好于0.5nm,长波近红外范围好于1.5nm。[1]

4、波长重现性 波长的重现性指对样品进行多次扫描,谱峰位置间的差异,通常用多次测量某一谱峰位置所得波长或波数的标准偏差表示(傅立叶变换的近红外光谱仪器习惯用波数cm-1表示)。波长重现性是体现仪器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校正模型的建立和模型的传递均有较大的影响,同样也会影响最终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一般仪器波长的重现性应好于0.1nm。[1] 5、吸光度准确性 吸光度准确性是指仪器对某标准物质进行透射或漫反射测量,测量的吸光度值与该物质标定值之差。对那些直接用吸光度值进行定量的近红外方法,吸光度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6、吸光度重现性 吸光度重现性指在同一背景下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扫描,各扫描点下不同次测量吸光度之间的差异。通常用多次测量某一谱峰位置所得吸光度的标准偏差表示。吸光度重现性对近红外检测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模型建立的效果和测量的准确性。一般吸光度重现性应在0.001~0.0004A之间。 7、吸光度噪音 吸光度噪音也称光谱的稳定性,是指在确定的波长范围内对样品进行多次扫描,得到光谱的均方差。吸光度噪音是体现仪器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将样品信号强度与吸光度噪音相比可计算出信噪比。 8、吸光度范围 吸光度范围也称光谱仪的动态范围,是指仪器测定可用的最高吸光度与最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