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形理论——高温带钢板形计算
BQB301-2009-热连轧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将钢板自由放在平面上,除钢板本身重量外不施加任何压力,测量钢板下表面与平面之间的最 大距离,如图 1 所示。 7.4 镰刀弯
钢板或钢带凹形侧边与连接测量部分两端点的直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如图 2 所示。对于长度小
于 5000mm 的钢板,钢板的测量长度为实际长度;对于长度≥5000mm 的钢板,钢板的测量长度为 5000mm。 7.5 脱方度(切斜)u
±0.12
>1.50~2.00 ±0.17 ±0.13 ±0.19
±0.14
>2.00~2.50 ±0.18 ±0.14 ±0.21
±0.15
>2.50~3.00 ±0.20 ±0.15 ±0.22
±0.17
>3.00~4.00 ±0.22 ±0.17 ±0.24
±0.18
>4.00~5.00 ±0.24 ±0.19 ±0.26
切边
+3 0 +5 0 +6 0
公称宽度
120~≤160 >160~250 >250~600 >600~900
表 5 纵切钢带的宽度允许偏差
mm
在下列厚度时的宽度允许偏差
≤4.0
+1 0 +1 0 +2 0 +2 0
>4.0~8.0
+2 0 +2 0 +2.5 0 +2.5 0
>8.0
+2.5 0
+2.5 0 +3 0 +3 0
±0.26 ±0.21 ±0.27 ±0.22
±0.28 ±0.22 ±0.29 ±0.23
±0.29 ±0.23 ±0.31 ±0.25
±0.31 ±0.25 ±0.35 ±0.28
±0.34 ±0.27 ±0.40 ±0.32
热轧带钢生产中的板形控制范本

热轧带钢生产中的板形控制范本热轧带钢生产中的板形控制是一个关键的工艺环节, 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成本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板形控制的目标、过程、方法以及优化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板形控制的目标热轧带钢的板形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使得钢带的板形达到设计要求, 即保持带钢在轧机出口处的平直度和边部的整齐度, 同时减小带钢在轧机出口处的侧弯、扭曲和波浪板形等缺陷。
对于一些对称性较好的带钢产品, 还需保持带钢两端表面与轧机的同心度。
二、板形控制的过程热轧带钢板形控制的过程主要包括前段控制、中段控制和后段控制三个阶段。
1.前段控制: 前段主要包括热轧连铸过程和热轧过程中的预弯矫直机、厚度控制等过程。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减小带钢的不均匀厚度分布, 控制带钢的凸度和波浪度, 为后续的板形控制打下基础。
2.中段控制: 中段主要包括轧制机组控制和冷却控制等过程。
通过控制轧机的速度、压下力以及冷却速度等参数, 调整带钢的板形。
在轧制机组控制上, 采用辊形调整、辊系控制等技术手段来改变带钢板形。
在冷却控制上, 通过改变冷却方式、喷水的位置和喷水量等参数来调整带钢的板形。
3.后段控制:后段主要包括带钢的拉直和切割等过程。
通过采用拉直机进行带钢的拉直,使得带钢在轧机出口处达到平直度的要求。
同时,通过切割机对带钢进行切割,保证带钢的两端表面与轧机的同心度。
三、板形控制的方法热轧带钢板形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参数调整法、辊形调整法和辊系控制法。
1.参数调整法: 通过调整轧机的速度、压下力、冷却速度等参数来控制带钢的板形。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 但对于复杂的板形控制要求, 效果较差。
2.辊形调整法: 通过调整辊系的形状来改变带钢板形。
辊形调整主要包括辊筒调整和辊系调整两种方法, 通过改变辊系的形状, 调整辊系的凸度、侧弯等参数来控制带钢板形。
3.辊系控制法:辊系控制主要是通过辊系控制技术来改变辊系间的关系,从而改变带钢的板形。
辊系控制主要包括辊系窜凸控制、动力控制和形态控制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实现对辊系间的力学和几何关系进行控制,进而控制带钢的板形。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对数平均温差法和NTU 法。
在计算机没有普及的时候,各个厂家大多采用计算参数近似估算和流速-总传热系数曲线估算方法。
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计算机计算,这样,板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变得快捷、方便、准确。
以下简要说明无相变时板式换热器的一般计算方法,该方法是以传热和压降准则关联式为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
以下五个参数在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中是必须的:总传热量(单位:kW).一次侧、二次侧的进出口温度一次侧、二次侧的允许压力降最高工作温度最大工作压力如果已知传热介质的流量,比热容以及进出口的温度差,总传热量即可计算得出。
温度T1 = 热侧进口温度 * A3 F7 y& G7 S+ QT2 = 热侧出口温度 3 s' _% s5 s. T" D0 q4 bt1 = 冷侧进口温度 & L8 ~: |; B: t2 M2 w$ zt2= 冷侧出口温度热负荷热流量衡算式反映两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在换热器保温良好,无热损失的情况下,对于稳态传热过程,其热流量衡算关系为:0 B N/ I" A+ m0 z' H9 ~(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冷流体吸收的热流量)在进行热衡算时,对有、无相变化的传热过程其表达式又有所区别。
(1)无相变化传热过程式中Q----冷流体吸收或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W;# Q/ p3 p: I4 ~0 N' I) Wmh,mc-----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 Z: I9 b- h9 h" r3 P) {/ ^Cph,Cpc------热、冷流体的比定压热容,kJ/(kg·K);6 L8 t6 b3 o& m/ nT1,t1 ------热、冷流体的进口温度,K;T2,t2------热、冷流体的出口温度,K。
《板形控制方法》课件

当轧制力增大时,轧机的弹塑性 变形程度增加,轧材的延伸率增 大,从而使得板材的横向厚度差 减小,板形趋向于平坦。
重要因素
•·
然而,过大的轧制力可能导致轧 机负荷过大,影响轧机的稳定性 和寿命,同时也会使得轧材表面 粗糙度增加,影响产品质量。
轧制温度对板形的影响
关键因素
同时,轧材温度的均匀性也会影响板形 的质量。温度不均匀会导致轧材的变形 不均匀,进一步影响板形的平整度。
当轧材温度升高时,其变形抗力减小, 轧机的功率消耗降低,有利于提高轧机 的生产效率。
轧制温度是影响板形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轧制过程中,轧材的温度变化会影响 其变形抗力和轧机的功率消耗。
•·
轧制速度对板形的影响
间接影响
轧制速度对板形的影
•·
响是间接的,主要通
过影响轧机的振动特
性和轧材的变形过程
来影响板形。
02
板形是衡量板带材质量的一项重 要指标,对于后续加工和使用具 有重要影响。
板形的重要性
良好的板形可以提高板带材的平直度 、表面质量和整体性能,从而满足各 种加工和使用的需求。
不良的板形会导致板带材出现波浪、 翘曲、瓢曲等缺陷,影响其使用性能 和外观质量。
板形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
1
早期的板形控制技术主要依靠经验和实践,通过 调整轧机参数和操作技巧来控制板形。
详细描述
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板形控制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实 现更加精准和智能的控制效果。同时,利用深度学习等技术,可以对板形控制算法进行
优化和改进,进一步提高控制精度和效率。
多目标优化与协同控制在板形控制中的研究
总结词
多目标优化和协同控制是当前控制领域 研究的热点问题,将其应用于板形控制 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热连轧带钢板形控制

4 5
∞
用一些特殊辊形 曲线 , H C高效变凸度工 作辊辊形 , C 如 V V R变接触支
撑辊辊形等。 1 0
: 7
1 4
.
圜
耀掰
鳓
幽隧霸强嚣蒋图鬣黼
蘑蘸麓 麓
霪
32 在 生 产 中, . 负荷 分 配 常 常是 根 据 经验 进 行 分 配 , 然 快 捷 、 效 , 虽 有 也 能 满 足 生 产 的 需 要 , 是 所 给 出 的 负 荷 并 不 是 最 优 的 , 没 有 充 分 但 也 考 虑 对 板 形 的 影 响 , 往 后 几 个 机 架 负 荷 分 配 的 不 合 理 , 影 响平 坦 往 将 度 的 控 制 , 至 出 现 板形 缺 陷 。希 望 尝 试 采 用 能 够兼 顾 板形 的智 能 优 甚 化 负荷 分 配 。 33 采 用 常规 的抛 物 线 辊 形 ,板 形 控 制 中弯 辊 力 是 主 要 的 板 形 调 控 _ 手段 。 于 窄 带 钢 的 板形 调 控 能 力 差 . 常部 分 弯 辊 力 达 到 最பைடு நூலகம்低 限 , 对 经 失 去控 制 能 力 。 正 补偿 目标 凸 度 效 果 有 限 , 需 要 采 用 特 殊 曲线 辊 形 , 修 仍 改 善 对 窄 带 钢 弯 辊力 调 控 能 力 。 34 当出 现 带 坯 温 度 不 均 匀 , 轧 温 度 控 制 过 高 或 过 低 时 , 制 力 会 . 终 轧
21 年 01
第 l 期 1
S IN E&T C N L G F R A I N CE C E H O O YI O M TO N
0机械 与电子 。
科技信息
板材理论重量及相关基础知识

板材理论重量计算1、钢板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厚度(单位mm)×宽度(单位mm)×长度(单位mm)×7.85(国标密度)÷1000000000壹后面九个零=重量(单位吨)钢板四切边是理论计算重量,毛边或者两切是过磅计重。
压力容器用钢板理论计算重量附加值请点击这里参阅。
2、方钢每米重量=0.00786×边宽×边宽3、六角钢每米重量=0.0068×对边直径×对边直径4、八角钢每米重量=0.0065×直径×直径5、螺纹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6、等边角钢每米重量=边宽×边厚×0.0157、扁钢每米重量=0.00785×厚度×宽度8、无缝钢管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9、电焊钢每米重量=无缝钢管10、圆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11、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12、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13、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14、有色金属比重:紫铜板8.9黄铜板8.5锌板7.2铅板11.3715、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16、方管: 每米重量=(边长+边长)×2×厚×0.0078517、不等边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18、工字钢每米重量=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19、槽钢每米重量=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专业术语:1、两切2、四切3、两毛4、四切三探正火(容器板)5、热轧卷6、开平理计基础知识:1、按厚度分类:薄板4mm、中板4—20mm、厚板20—60mm、特厚板60mm以上2、按生产分类:热轧钢板、冷轧钢板3、表面特性分类:(1)、镀锌板(热镀锌板、电镀锌板)(2)、镀锡板(3)、复合钢板、(4)、彩色涂层钢板4、用途分类:桥梁钢板、锅炉钢板、造船钢板、装甲钢板、汽车钢板、屋面钢板、结构钢板、电工钢板(电工板)、弹簧钢板钢板材质普板Q235B、锰板Q345B、Q345C、Q345D、SM490A、Q390GJD—Z25、Q420GJC—Z15、容器板Q345R、碳结板S50C、碳结板45#、Q345D钢板Q345D为低合金板1 牌号表示方法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强度的汉语拼音字母,屈服强度数值,质量等级符号三个部分组成,例如:Q345D。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钢材面积计算公式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钢材面积计算公式1.钢板重量计算公式公式:7.85×长度(m)×宽度(m)×厚度(mm) 例:钢板6m(长)×1.51m(宽)×9.75mm(厚) 计算:7.85×6×1.51×9.75=693.43kg2.钢管重量计算公式公式:(外径-壁厚)×壁厚mm×0.02466×长度 m例:钢管 114mm(外径)×4mm(壁厚)×6m(长度) 计算:(114-4)×4×0.02466×6=65.102kg3.圆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 m 例:圆钢Φ 20mm(直径)×6m(长度) 计算:20×20×0.00617×6=14.808kg4.方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边宽(mm)×长度(m)×0.00785例:方钢50mm(边宽)×6m(长度) 计算:50×50×6×0.00785=117.75(kg)5.扁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厚度(mm)×长度(m)×0.00785例:扁钢50mm(边宽)×5.0mm(厚)×6m(长度) 计算:50×5×6×0.00785=11.7.75(kg)6.六角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对边直径×对边直径×长度(m)×0.00068例:六角钢50mm(直径)×6m(长度) 计算:50×50×6×0.0068=102(kg)7.螺纹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 m 例:螺纹钢Φ 20mm(直径)×12m(长度) 计算:20×20×0.00617×12=29.616k8.扁通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长+边宽)×2×厚×0.00785×长 m 例:扁通100mm×50mm×5mm 厚×6m(长) 计算:(100+50)×2×5×0.00785×6=70.65kg9.方通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4×厚×0.00785×长 m例:方通50mm×5mm 厚×6m(长) 计算:50×4×5×0.00785×6=47.1kg10.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mm×厚×0.015×长 m(粗算) 例:角钢50mm×50mm×5 厚×6m(长) 计算:50×5×0.015×6=22.5kg(表为 22.62)11.不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公式:(边宽+边宽)×厚×0.0076×长m(粗算) 例:角钢100mm×80mm×8 厚×6m(长) 计算:(100+80)×8×0.0076×6=65.67kg(表 65.676) 其他有色金属12.黄铜管重量计算公式公式:(外径-壁厚)×厚×0.0267×长 m 例:黄铜管20mm×1.5mm 厚×6m(长) 计算:(20-1.5)×1.5×0.0267×6=4.446kg13.紫铜管重量计算公式公式:(外径-壁厚)×厚×0.02796×长 m 例:紫铜管20mm×1.5mm 厚×6m(长) 计算:(20-1.5)×1.5×0.02796×6=4.655k g14.铝花板重量计算公式公式:长m×宽m×厚mm×2.96 例:铝花板 1m 宽×3m 长×2.5mm 厚计算:1×3×2.5×2.96=22.2kg15.黄铜板:比重 8.516.紫铜板:比重 8.917.锌板:比重 7.218.铅板:比重 11.3719.计算方式:比重×厚度=每平方的重量20.注:公式中长度单位为米,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其余单位均为毫米2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2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2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2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2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28.直径=半径×229.半径=直径÷230.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31.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32.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33.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34.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35.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36.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37.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38.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39.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40.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41.平面图形42.周长—C,面积—S,43.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44.长方形: a、b—边长 C=2(a+b) ;S=ab45.三角形: a、b、c—三边长, H—a 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 =ab/2·sinC=[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46.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 -对角线夹角S=dD/2·sinα47.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 边的高,α -两边夹角S=ah =absinα48.菱形: a-边长,α -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 =a2sinα49.梯形: a 和 b-上、下底长,h-高, m-中位线长S=(a+b)h/2 =mh50.圆: r-半径,d-直径 C=π d=2π rS=π r2 =π d2/451.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52.C=2r+2π×(a/360)53.S=πr2×(a/360)54.弓形:l-弧长,b-弦长,h-矢高,r-半径,α -圆心角的度数S=r2/2·(π α /180-sinα ) =r2arccos[(r-h)/r] - (r-h)(2rh-h2)1/2 =π α r2/360 - b/·2 [r2-(b/2)2]1/2 =r(l-b)/2 + bh/2 ≈2bh/355.圆环: 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S=π (R2-r2) =π (D2-d2)/456.椭圆: D-长轴,d-短轴 S=π Dd/457.立方图形面积 S 和体积 V 正方体 a-边长 S=6a2 V=a358.长方体 a-长,b-宽,c-高 S=2(ab+ac+bc) V=abc59.棱柱: S-底面积,h-高 V=Sh60.棱锥:S-底面积,h-高V=Sh/361.棱台:S1和S2-上、下底面积,h-高V=h[S1+S2+(S1S1)1/2]/362.拟柱体: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截面积,h-高V=h(S1+S2+4S0)/663.圆柱: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S侧—侧面积,S表—表面积C=2πr S底=πr2 S侧=Ch S表=Ch+2S底V=S底h =πr2h64.空心圆柱: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V=πh(R2-r2)65.直圆锥:r-底半径,h-高V=πr2h/366.圆台: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V=πh(R2+Rr+r2)/367.球:r-半径,d-直径 V=4/3πr3=πd2/668.球缺: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V=πh(3a2+h2)/6 =πh2(3r-h)/3 a2=h(2r-h)69.球台: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V=πh[3(r12+r22)+h2]/670.圆环体: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V=2π2Rr2 =π2Dd2/471.桶状体: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V=πh(2D2+d2)/12 (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 V=πh(2D2+Dd+3d2/4)/15 (母线是抛物线形)。
板形理论基础

板形理论基础孙蓟泉北京科技大学板形研究的意义随着汽车、机械行业的发展,热轧带钢用户对热轧带钢的尺寸精度和组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热轧板形直接影响冷轧板形质量;后步工序常要求有微小浪形,如罩式退火炉希望来料为微双边浪的板形状态,而有些厂家的连续退火希望对应微中浪的应力状态;板形影响到镀锌层厚度的均匀性,为保证质量要求板形误差越小越好;从后续深加工上看,需要板形优良,如板形好坏影响板材的深冲性能等,如汽车板、家电板等。
带钢横截面轮廓楔形h e1-h e2中心凸度C h =h c -(h e1+h e2)/2 边部减薄h e1-h e3比例凸度C p =C h /h c *100%局部高点和局部低点h e1h e2h e4h e3h c板形及其度量板形所谓板形直观地说是指板材的翘曲程度;其实质是指带钢内部残余应力的分布。
板形不良:带钢中存在残余内应力称为板形不良。
潜在板形不良:带钢中存在残余内应力,但不足以引起带钢翘曲,称为潜在板形不良。
表观板形不良:带钢中存在残余内应力足够大,以致引起带钢翘曲,则称为表观的板形不良。
平直度热轧成品带钢平直度一般指边浪和中浪,并以二次浪为主要控制指标,对于宽度大而厚度很薄的情况才要适当考虑四次浪a-侧弯;b-中浪;c-边浪;d-小边浪;e-小中浪;f-小偏浪带钢的应力分布承载辊缝轧件残力应力 理论分布板形仪显示 应力分布生成浪形双侧边浪中浪四分之一浪边中复合浪单侧边浪+σ0 -σ-σ 0 +σ板形的度量板形度量的目的:定量地表示板形,既是生产中衡量板形质量的需要,也是研究板形问题和实现板形自动控制的前提条件。
因此,人们依据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及不同的板形控制思想,采取不同的方式定量地描述板形。
¾相对长度差表示法¾波形表示法¾张力差表示法¾带材断面形状的多项式表示法¾厚度相对变化量差表示法相对长度差表示的板形翘曲带钢(a)及其分割(b)R VaL VLΔLb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表示板形的方法,就是取横向上不同点的相对延伸差D L /L 来表示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