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1-lzj

合集下载

年产5万吨聚醋酸乙烯酯生产工艺设计

年产5万吨聚醋酸乙烯酯生产工艺设计

年产5万吨聚醋酸乙烯酯生产工艺设计学 生 毕 业 设 计(论 文)课题名称年产5万吨聚醋酸乙烯酯生产工艺设计 姓 名XXX 学 号1008103—14 学 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 业化学工程 指导教师XXX 讲师2014年06月02日※※※※※※※※※ ※※ ※※ ※※ ※※※※※※※※※ xxxx 届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材料 (四)XXXX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设计作者签名:二零一四年六月二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1. 概述 (2)1.1 产品概述 (2)1。

1。

1 聚醋酸乙烯酯的概述 (2)1.1.2醋酸乙烯的概述 (2)1。

2 国内外聚醋酸乙烯酯生产现状与分析 (3)1。

2。

1 国外聚醋酸乙烯酯生产现状与分析 (3)1。

2.2国内聚醋酸乙烯酯生产现状分析 (3)1。

3 国内外醋酸乙烯酯的生产技术及研究情况 (4)1.3。

1 醋酸乙烯的生产工艺概述 (4)1.3。

2 聚醋酸乙烯的生产工艺概述 (6)1.4 本人见解 (7)1。

4。

1 乙炔气相法和乙烯气相法的比较 (7)1。

4.2 乙炔气相法Wacker流程和Borden流程的比较 (8)1.4.3 乳液聚合法和其他聚合法的比较 (8)1。

5 生产所需原料 (9)2. 聚醋酸乙烯酯生产工艺 (9)2.1 聚醋酸乙烯酯生产的反应原理 (9)2.1.1 醋酸乙烯合成反应原理 (9)2.1。

2 醋酸乙烯聚合反应原理 (10)2。

2 聚醋酸乙烯酯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11)2。

2。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2
(20)
25
异丁烯
isobutylene
(CH3)2CCH2
易燃气体
(有毒)
5。13,5.75,
5。109
2
(20)
26
环丙烷(液化的)
cyclopropane
CH2CH2CH2
易燃气体
5。1,5。13,
5。102
2
27
环氧乙烷
ethylene oxide
CH2CH2O
5。1,5。13,
5.94
28
乙烯基溴
CH2CHBr
易燃气体
5.1,5.10
2
32
硫化氢(液化的)
hydrogen sulfide
H2S
易燃气体
(有毒)
5。1,5.13,
5.20,5。75,
5.103,5。111
2
(20)
A2。2 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
表A3
序号
品 名
别 名
分子式
(或结构式)
主(次)
危险性类别
危险特性
标志
1
一氧化二氮(压缩的)
Kr
不燃气体
5.20
20
氪(液化的)
krypton
Kr
21
氮(压缩的)
nitrogen
N2
5.20,5。103
22
氮(液化的)
nitrogen
液氮
N2
A2.3 有毒气体
表A4
序号
品 名
别 名
分子式(或结构式)
主(次)
危险性类别
危险特性
标志
1
二氧化硫(液化的)
sulfur dioxide

CH-801弹性防水材料

CH-801弹性防水材料

CH-801弹性防水材料CH-801简介CH-801弹性防水材料是由A组份为端NCO基团的半预聚体,B组份由氨基聚醚扩链剂、颜填料等原料现场喷涂成型的环保型聚脲弹性体。

该技术具有强度高、性能好、施工快捷等优点,是传统施工技术的一次革命性飞跃,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施工技术之一。

被称为“第三代”聚脲材料。

CH-801优点1、固化速度快,立面、顶面连续喷涂不流挂。

2、对湿气、温度不敏感,热稳定性好。

3、100%固含量,无VOC,无污染,对环境友好。

4、物理性能优良,与混凝土底材附着力好。

5、涂层无接缝,防水性能优异。

6、伸长率高,耐冷热交替效果好。

7、施工速度快,不粉化,不失色。

8、可与多种基材具有良好的结合力。

9、可手工造粒,获得“麻面”效果,美观、防反光。

CH-801用途CH-801弹性防水材料具有极快的反应速度,一次喷涂厚度可达数十毫米,涂层外观均匀、美观。

主要用于高级建筑物的屋顶防水、工业厂房、冷库隔汽层、水库、桥梁、隧道、地下工程以及发电厂冷却塔、废/污水处理池、水族馆、游泳池内衬装饰,电厂除盐水箱防腐、工业重防腐、海洋防腐等领域。

弹性防水材料CH-801主要性能指标固含量 100% 凝胶时间 12秒拉伸强度 15MPa 扯断伸长率 400%撕裂强度 55KN/m 硬度,邵A 85~95附着力(砼) 2.5MPa 耐冲击性 1.5kg.m 不透水性 0.4MPa/60min不透水耐液体介质(氢氧化钠/10%) 无锈蚀、不起泡、不脱落耐液体介质(硫酸/10%) 无锈蚀、不起泡、不脱落耐盐雾2000h 无锈蚀、不起泡、不脱落人工气候老化(2000hrs)良好颜色可根据用户要求调制密度 1.02g/cm3涂装方法必须采用专用的(1:1)双组分喷涂设备进行施工。

如GRACO公司的H2035、HXP-2、HXP-3等无气喷涂设备。

涂装间隔最短,时间不限;最长,不超过3小时。

底材处理旧混凝土应先用腻子对孔洞、裂缝进行修补。

一氯丁烷的构造异构体

一氯丁烷的构造异构体

一氯丁烷的构造异构体
氯丁烷(1,1,1-三氯甲烷)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也是一个具有正八面体构型的有机离子,由三个氯原子和一个甲烷分子构成,其分子式为CHCl3。

一氯丁烷的构造异构体包括正八面体构型、折叠构型、T形构型和T 形反构型。

正八面体构型是最常见的构型,具有八个完全平面,氯原子围绕中心甲烷分子排列,使氯丁烷具有共价性,并且构型稳定。

折叠构型又叫折叠半八面体构型,其特点是甲烷分子围绕外部的六个氯原子之间的三角空间形成一个六角型,与正八面体构型相比,折叠构型的稳定性较低。

T形构型的典型特征是甲烷分子由四个氯原子组成的三角形围绕,形成一个T形图案。

T形反构型与T形相反,由三个氯原子组成一个四边形,由中心的甲烷分子围绕而成。

1-氯丁烷的概况

1-氯丁烷的概况

1-氯丁烷的概况1.1 1-氯丁烷的概况1-氯丁烷别名:氯代正丁烷;氯代正丁基;正丁基氯;丁基氯;氯丁烷;英文名:Butyl chloride;1-Chlorobutane;分子式:C4H9Cl;结构式:CH3CH2CH2CH2Cl;分子量:92.57;CAS:109-69-3;EINECS号:203-696-6图1.1 1-氯丁烷结构式1-氯丁烷别名为氯代正丁烷、氯代正丁基、正丁基氯、氯丁烷等。

是一种重要的一元卤代烷烃,一般由正丁醇与氯化氢反应而得。

可用作溶剂,用于有机合成。

用于油脂、橡胶、天然树脂溶剂、医药中间体、助催化剂等。

1-氯丁烷目前主要制备烯烃聚合催化剂——丁基锂,格氏反应制备丁基锡类产品,医药制备保泰松,农药制备杀虫剂腈菌唑等,聚醚生产用作溶剂。

1.2 1-氯丁烷的理化性质1-氯丁烷为无色挥发性易燃液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

几乎不溶于水(12℃时水中溶解度为0.066%),与乙醇和乙醚混溶。

熔点-123.1℃;沸点78.5℃/101.325kPa;闪点20°F(-6.7℃);相对密度0.8862(20/4℃);折射率n20D1.40223。

LD50大鼠口服:2.67g/kg。

极易燃烧,有毒,对皮肤有刺激性。

表1.2 1-氯丁烷的质量指标表1.3 1-氯丁烷的安全与包装储运危险特性1-氯丁烷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稳定性:稳定。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碱。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毒性危害毒性:LD50:2670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害:1-氯丁烷加热分解时,可产生光气,应注意。

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

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引起头晕、倦睡甚至昏迷。

ch1 基本概念及定义

ch1 基本概念及定义

7
注意:
1)闭口系与系统内质量不变 的区别; 2)开口系与绝热系的关系; 3)孤立系与绝热系的关系。
8
Simple compressible system
最重要的热力系统
只交换热量以及可逆的功中的体积变化功
Moving Boundary Work
简单可压缩系统
体积变化功
Compression Work
状态参数的积分特征
状态参数变化量与路径无关,只与初终态有关。 数学上: 1
1, a
a
dz
1
2
dz dz z2 z1
1,b
2
2
b
2

d z 0
山高度变化
11
例:温度变化
状态参数的微分特征
设 z =z (x , y)
dz是全微分
z z dz dx dy x y y x
pb
pv 当 p < p p p p b v b p
26
注意: 只有绝对压力 p 才是状态参数
不同环境大气压力发生变化,即使绝对压 力不变,表压力和真空度仍有可能变化。
p > pb
p < pb
pe p pb
pv pb p
27
3 比体积及密度 Specific volume
18
温度测量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要求:感应元件应随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同有显著的变化。
物质 (水银,铂电阻) 温度计
特性 (体积膨胀,阻值)
基准点 Reference state 刻度 Scale 温标 Temperature scale

分离工程习题完整答案

分离工程习题完整答案

第一部分 填空题非常全的一份复习题, 各个方面都到了。

1. 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

2. 衡量分离的程度用(分离因子)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固有分离因子)。

3. 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分离剂)来达到分离目的。

4. 工业上常用(分离因子)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理想分离因子)。

5. 固有分离因子是根据(气液相平衡)来计算的。

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板效率来表示。

6. 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汽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

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化学位相等)。

7. 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1,1 ∑∑iK i z i z i K )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物料平衡和相平衡)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8. 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萃取剂回收段)。

9. 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是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小)的组分增加。

10. 吸收因子为( A=L/KV ),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难易程度)。

11. 对一个具有四块板的吸收塔,总吸收量的80%是在(塔顶釜两块板 )合成的。

12. 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用蒸汽或惰性气体的蒸出塔),(用再沸器的蒸出塔),(用蒸馏塔)。

13. 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方程)确定。

14. 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 L = A V )。

15. 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16. 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17. 吸收过程在塔釜的(i N x i K iN y ,,1≥+ ),它决定了吸收液的(该组分的最大浓度)。

18. 吸收过程在塔顶的限度为(ix i K i y ,0,1≤ ),它决定了吸收剂中(自身挟带)。

19. ?限度为(吸收的相平衡表达式为(L = A V ),在(温度降低、压力升高)操作下有利于吸收,吸收操作的限度是(i N x i K iN y ,,1≥+,ix i K i y ,0,1≤ )。

有机化合物英文系统命名法

有机化合物英文系统命名法
• chlorine氯、chloro 氯基; bromine溴、bromo 溴基; iodine碘、iodo碘基; fluorine 氟、fluoro
CH3CHClCH2CH(CH3)CH2CH3 , 4-甲基-2-氯己烷 (2-chloro-4-methylhexane)
CH3CH=CHCH(CH2CH3)CH2CH2Cl 4-乙基-6-氯-2-己烯 6-chloro-4-ethyl-2-hexene Br
• 正丙基 CH3CH2CH2- n-propyl (n-Pr-) • 异丙基 CH3CH(CH3)- i-propyl (i-Pr-) • 正丁基 CH3CH2CH2CH2- n-butyl (n-Bu) • 异丁基 CH3CH(CH3)CH2- i-butyl (i-Bu) • 仲丁基 CH3CH2CH(CH3)- s-butyl (s-Bu) • 叔丁基 CH3C(CH3)2- t-butyl (t-Bu) • 新戊基 CH3CH2C(CH3)2- neopentyl
CH3
1 2
3
4
CH3
6
5
H3C(H2C)3
CH2CH3
12
CH2CH2CH3
3
4
1,3,5-三甲苯 1,3,5-trimethylbenzene
1-乙基-2-丙基-5-丁基苯 5-butyl-1-ethyl-2-propylbenzene
七.卤代烃命名(alkyl halide)
• 系统命名法以相应烃为母体,把卤原子作为取代基。命名 旳基本原则,措施与一般烃类旳相同 (字母顺序)。
4. 酸酐 –COOCO-
由相应旳酸加“酐”字构成,英文把相应酸旳acid换为anhydride
CH3CH2 C CH CH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一. 质点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1. 质点 (particle) 有质量而无形状和大小的几何点。 突出了质量 质量和 有质量而无形状和大小的几何点。 突出了质量和位置 质点系: 若干质点的集合。 质点系: 若干质点的集合。 2. 参考系 坐标系 (frame of reference) )
如图所示, 例 如图所示,以速 度v 用绳跨一定 滑轮拉湖面上的 船,已知绳初长 l 0,岸高 h 求 绳子与水平方向夹 角θ时,船的速度? 船的速度?
v v
l0
h
l(t)
v v1
O
θ
x(t)
x
解: (一) 一 (二) 二 (三) 三
υ1 =υ cosθ υ1 =υ / cosθ
取坐标系如图
×
v r cosω t, y = r sinω t
P (x, y) v • r s x ωt • x •O' O
v v v v r = r (t ) = r cosωti + r sin ωtj
意义: 已知运动学方程,可求质点运动轨迹、 意义 已知运动学方程,可求质点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
三. 位矢 (position vector)
讨论
v v(t)
v ∆v
v v(t + ∆t)
(1) 加速度反映速度的变化(大小和方向)情况。 加速度反映速度的变化(大小和方向)情况。 (2) 加速度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曲线凹的一面。 速度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曲线凹的一面。
2. 用直角坐标表示加速度
r r dv dvx v dvy v dvz v d2x v d2 y v d2z v a= = i+ j+ k= 2i + 2 j+ 2k dt dt dt dt dt dt dt v v v v a = axi + ay j + azk
v r 1
• O x
v ∆r
y • Q (x2, y2, z2)
v r2
v v v 时间 ∆t 内质点的位移为 ∆r = r − r 2 1 v v v v ∆r = ∆xi + ∆yj + ∆zk v v v = (x2 − x1)i + ( y2 − y1) j + (z2 − z1)k
五. 速度(velocity) (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 )
1. 第一类问题 2. 第二类问题
v v 已知加速度和初始条件, 已知加速度和初始条件,求 v , r
1.第一类问题 1.第一类问题
v v 已知运动学方程, 已知运动学方程,求 v , a
v v a (2) t =2s 时 v ,
v v 2 v 例 已知一质点运动方程 r = 2t i + (2 − t ) j
2 dvy d2 y dvx d x dvz d z ax = = 2 , ay = = 2 , az = = 2 dt dt dt dt dt dt 2
dvx 2 dvy 2 dvz 2 r 2 2 2 大小为 a = ax + ay + az = ( ) +( ) +( ) dt dt dt
方向用方向余弦表示为
ax cosα' ' = v a
ay cos β ' ' = v a
az cosγ ' ' = v a
七. 运动学的二类问题
v v r (t) ⇔ v (t)
v ⇔ a(t) v v υ0 (t0 ) r (t0 ) 0 v r (t0 ) 0
v v 已知运动学方程, 已知运动学方程,求 v , a
z P
参照物:为了描述物体运动而选作参考的物体或物体系。 参照物:为了描述物体运动而选作参考的物体或物体系。 参考系:参照物 + 坐标系 + 时钟 参考系: (1) 运动学中参考系可任选。 运动学中参考系可任选。
y
O
x
参照物
(2) 参照物选定后,坐标系可任选。 照物选定后 坐标系可任选。 选定后, 坐标系是参考系的数学抽象 (coordinate system) ( reference system) ) ) (3) 常用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 x , y , z ) 直角坐标系( 柱坐标系( 柱坐标系(ρ , ϕ , z ) 3. 空间和时间 时空观 球坐标系( r,θ, ϕ ) 球坐标系( 自然坐标系 ( s )
1. 定义 平均速度
(average velocity)
v v v v ∆ r r (t + ∆t) − r (t) = v = ∆t ∆t
瞬时速度(instantaneous velocity) )
v r (t)
O•
v ∆r
v r (t + ∆t)
v v v r (t + ∆t) − r (t) dr v v = lim = ∆t→0 ∆t dt
质点某时刻位置P (x,y,z) 由位矢 质点某时刻位置
z
P(x, y, z)
v r 表示。 表示。
位矢的直角坐标系表示:
γ
O
v r
β
参考物
z
y
v v v v r = xi + yj + zk
α
x
位矢的大小为: 位矢的大小为 大小
y
x
v r = x2 + y2 + z2
位矢的方向用方向余弦表示,则有: 位矢的方向用方向余弦表示,则有: 方向用方向余弦表示
力学
(Mechanics) )
研究物质机械运动的科学。 研究物质机械运动的科学。
∗ ∗ ∗
质点动力学 (第1-2章) 刚体的定轴转动 (第3章) 相对论基础( 相对论基础(第4章)
第一章 力和运动
(质点动力学) 质点动力学)
解决如何描述质点机械运动的问题。 质点运动学 —— 解决如何描述质点机械运动的问题。 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质点动力学 —— 研究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 种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物体的运动状 态发生变化的规律。 态发生变化的规律。 质点动力学的基础。 牛顿运动定律 —— 质点动力学的基础。
空间---物质的广延性, 空间 物质的广延性,与体积位置变化相联系 物质的广延性 时间—物理事件的顺序性和持续性 时间 物理事件的顺序性和持续性
运动学方程(运动函数) 二. 运动学方程(运动函数) (function of motion) )
直角坐标下
x = x(t)
y = y(t)
z = z(t)
六. 加速度(acceleration) )
1. 定义 平均加速度
A •
v v(t)

v v(t + ∆t)
B
v v v v ∆v v(t + ∆t) −v(t) a = = ∆t ∆t
v r (t)
v r (t + ∆t)
瞬时加速度
O •
v v v v v(t + ∆t) −v(t) dv d2r v a = lim = = 2 ∆t→0 ∆t dt dt
讨论 (1) 速度的矢量性、瞬时性和相对性。 速度的矢量性 瞬时性和相对性。 矢量性、
) (2) 注意速度与速率(speed)的区别
v vA
B'
B
v ∆r
A
v dr v v= dt
v v dr ds dr v =v = = ≠ dt dt dt
2. 用直角坐标表示速度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v v ∆r ∆x v ∆y v ∆z v v = = i+ j+ k ∆t ∆t ∆t ∆t v v v v dr dx v dy v dz v v v = = i + j + k =vxi +vy j +vzk dt dt dt dt
x y z cosα = v , cos β = v , cosγ = v r r r
四. 位移 (displacement)
位移矢量反映了物体运动中位置 ( 距离与方位 ) 的变化。 的变化。 1. 定义
v r (t)
P •
∆s
• P’
uuu v r v v pp′ = r (t +∆t) − r (t) = ∆r
求 (1) t =1s 到 t =2s 质点的位移 (3) 轨迹方程
v v v v v v r = 4i − 2 j r = 2i + j 解 (1) 由运动方程得 2 1 v v v v v v v ∆r = r2 − r = (4 − 2)i + (−2 −1) j = 2i − 3 j 1 v v 2v v v v r dr v d r dv (2) v = = 2i − 2t j a= 2 = = −2 j dt dt dt v v v v v a2 = −2 j 当 t =2s 时 v2 = 2 i − 4 j
一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 例 一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 r ,角速度为 ω 。 求 用直角坐标表示的质点运动学方程。 直角坐标表示的质点运动学方程。 表示的质点运动学方程 解 以圆心 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 以圆心O 为原点。 点为起始时刻, 系Oxy ,O ′点为起始时刻,设t 时 刻质点位于P( 刻质点位于 (x , y),用直角坐 ) 标表示的质点运动学方程为
r ∆r
O• v
r (t + ∆t)
讨论 (1) 位移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 位移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
v 位移不同于路程 位移不同于路程 ∆r ≠ ∆S r (path)但 d r = d s )
v ∆r
v ∆r
∆r
(2) 位移与参照系位置的变化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