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期末复习(上) 课后练习及答案详解

专题 期末复习(上) 课后练习及答案详解
专题 期末复习(上) 课后练习及答案详解

期末复习(上) 课后练习

主讲教师:郑坛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政治教师

题一: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有审议和表决“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的议程。这是全国人大在行使()

①立法权②决定权③监督权④审议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题二: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案(草案)》。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的是()

A.立法权B.决定权C.监督权D.审议权

题三:2014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本届人大到会代表2939人,他们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人民解放军等35个选举单位。作为全国人大代表()

①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②拥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③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与选民保持密切联系

④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②

题四:某市人大实行代表无陪同视察制度。有陪同的视察,往往使人大代表看不到真实情况,听不到群众发自内心的声音;无陪同视察,使人大代表摆脱了官气,更容易与群众打成一片。可见,实行无陪同视察制度有利于()

①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其职责

②政府更好地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人大代表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④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题五: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与原有的刑事诉讼法比较,新法作了一些较大改动,如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从起草到高票通过,历经多次审议,广泛征求意见,这体现了我国()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B.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

C.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D.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题六: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实行民主集中制。这一特点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是()

①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人民有权依法罢免违反人民意志和利益或不称职的人大代表

④人大代表是权力机关执行机关的组成人员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题七:为解决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中共中央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把加快调整国民收入结构列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八点意见”中的第一条;在向全国人大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说明()

A.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坚持以人为本,心系人民

B.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法行政

C.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D.科学执政和依法执政通过民主执政体现出来

题八: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回顾总结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④坚持科学执政,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题九:某区为是否建造垃圾焚烧发电厂而引发激烈争论,广受人们关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该区某人大代表说:“我没有去与群众沟通,沟通应该是政府的事情”,“我们主要是听政府部门的”。下列对该代表说法的评论中,正确的观点是()

A.该代表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密切联系群众

B.该代表间接行使国家权力,应增强履职能力

C.该地政府与该地人大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D.人大代表的主要职责是支持政府部门进行决策

题十:某县坚持开展人大代表述职活动,通过人大代表的述职,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的监督由评议转变为对履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当地百姓形象地把这种做法称为人大代表的“赶考”。该县人大代表的做法()

①表明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有利于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行使国家权力

③体现了公民具有对人大代表进行社会评议的义务

④是公民对人大代表行使监督权和质询权的体现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题十一:从1921年到2014年,中国共产党已走过93年的光辉历程。古训有云:“行百里者半九十。”这句古训对中国共产党的启示有()

①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要加强改进党建工作,永葆党的先进性

④要戒骄戒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

题十二:“2012年,可能是最困难的一年。”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3月14日回答记者提问时这样说。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赢得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这是因为()

A.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

C.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

题十三:《西藏和平解放60年》白皮书指出:60年来中央对西藏的直接投资超过1 600亿元,一大批关系西藏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大工程项目陆续得以实施。这一事实说明()

A.中央政府坚持贯彻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B.民族平等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C.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D.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已经形成

题十四: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时期民族工作。“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0多年来,随着边疆和民族地区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各民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明显增强。这说明()

A.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

B.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C.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D.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题十五:2012年10月8日,韩国总统府宣布,已与美国达成一致,将韩国弹道导弹射程由现在的300公里延长至800公里。两国官方均强调,此举旨在应对“朝鲜的挑衅”。但在国际媒体看来,它不仅可能激怒朝鲜,还可能加剧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的担忧。这表明()

①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④半岛形势的发展改变了当今时代的主题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④

题十六:在二十国集团峰会上,各方围绕汇率问题引发激烈冲突,美国的利己政策遭遇中国、德国、日本等出口大国坚决反对。经过艰难谈判,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最终采纳了折中方案。这说明()A.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依然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B.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难以得到贯彻实施

D.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和结盟,共同对抗发达国家

题十七:2013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相聚北京,胜利召开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全国人大代表们提交大会的议案中,“关注民生”的提案所占比例最大。在会议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听取、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议、批准《关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领导人。

说明材料中是如何体现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职权的。

题十八: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建设美丽中国,青年当先行。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人,谁都希望为建设美丽中国留下精彩的一笔。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该做些什么。

题十九:2012年6月29日,随着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顺利返航,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首次载人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从“神一”到“神九”,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到多人,从一天到数天,中国航天人迈着稳健的步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航天传奇,用昂扬的志气、自信的姿态书写着美妙的中国故事。

材料2: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强调,中国发展载人航天的宗旨,是为了和平开发利用太空,造福人类。工程实施以来,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透明开放的原则,积极与世界有关国家和地区开展载人航天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世界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的意义。

题二十:近年来,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等使国际社会对核安全更加关注。核材料流失和扩散、核恐怖主义威胁、核能开发利用中的风险控制等核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核能全面和平利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积极对外提供核安全援助;主张强化核安全能力建设,承担核安全国家责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全球核安全水平;标本兼治、综合管理,消除核扩散及核恐怖主义根源。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阐明,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的依据。

期末复习(上)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题一:C

详解: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表决“一府两院”工作报告体现了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

题二:A

详解:审议立法草案,推动国家立法,可见行使了立法权,故答案为A。

题三:B

详解:本题考查对全国人大代表的认识。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是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②不选;全国人大代表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③不选;①④符合题意。

题四:C

详解:题目强调的主体是人大代表,故排除②;无陪同视察可以使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职,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因此①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代表履行义务,而不是行使权利,③不符合题意。

题五:B

详解: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这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B符合题意;A与题干无关;C观点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D观点错误,人民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题六:C

详解: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故②错误;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而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行政机关,故④错误;①③符合题意。

题七:C

详解:“广泛征求意见”,体现了党民主执政;“向全国人大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体现了党依法执政。“为解决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体现了党科学执政。故答案选C。

题八:C

详解:党的代表大会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①④正确。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是政府的职能,②错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大,③错误。

题九:A

详解: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是其应尽的义务。故A项正确,B、D两项错误。C颠倒了政府与人大的关系,观点错误。

题十:A

详解:人大代表“赶考”体现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密切联系,人大代表只有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及格”。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说法错误,公民没有这样的义务,也没有质询权,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

题十一:A

详解:党的中心工作仍然是经济建设,①错误;题目强调的是对党的启示,②不符合题意;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题十二:C

详解: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新局面,赢得新胜利,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C符合题意;A、B、D观点正确,但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

题十三:A

详解:中央对西藏的直接投资关系西藏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说明中央政府坚持贯彻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故答案选A。

题十四:B

详解:“随着边疆和民族地区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各民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明显增强”,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对民族团结的意义,B项符合题意且观点正确。

题十五:C

详解:韩国与美国达成一致体现了国家间的合作关系,此举可能加剧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的担忧体现了国家间的竞争乃至冲突关系,从中也说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明显,易排除。

题十六:B

详解:“美国的利己政策遭遇中国、德国、日本等出口大国坚决反对”,说明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经过艰难谈判,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最终采纳了折中方案”,说明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故答案选B。

题十七:全国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关注民生’的提案所占比例最大”反映了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听取、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权,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审议、批准《关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决定权,决定国家和社会的重大事项。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领导人,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任免权。

详解:本题考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的职权的相关知识。考查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即可。题十八: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权,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相关法律、制度保障。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要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和要求,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行使好提案权、表决策、审议权及质询权。

详解:本题以“美丽中国”为背景,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代表的相关知识。结合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的权利、义务、地位等知识组织答案。

题十九: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②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承担着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责任。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有利于我国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③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实力量。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有利于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载人航天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和应用成果。

详解:本题考查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知识,考查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要抓住“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等题眼信息,回扣题目限定知识,分析说明其政治意义。

题二十:①实现核能全面和平利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②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积极对外提供核安全援助,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③强化核安全能力建设,承担核安全国家责任,符合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④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消除核恐怖主义根源,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详解:从第一段“实现核能全面和平利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可以概括国际社会的主体即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在核能全面和平利用方面的责任;从第二段“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的具体举措可以概括我国的外交政策,可知我国在对外交往中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也尊重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行程问题答案及详解

关于行程问题 一、为什么小学生行程问题普遍学不好? 1 、行程问题的题型多,综合变化多。行程问题涉及的变化较多,有的涉及一个物体的运动,有的涉及多个物体的运动。涉及两个物体运动的,又有“相向运动”(相遇问题)、“同向运动”(追及问题)和“相背运动”(相离问题)三种情况。行程问题每一类型题的考察重点都不一样,往往将多种题型综合起来考察。比如遇到相遇问题关键要抓住速度和,追击问题则要抓住速度差,流水行船中的相遇追及问题要注意跟水速无关等等。 2 、行程问题要求学生对动态过程进行演绎和推理。奥数中静态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学会。打个比方,比如数线段问题,学生掌握了方法,依葫芦画瓢就行。一般情况,静态的奥数知识,学生只要理解了,就能容易做出来。行程问题难就难在过程分析是动态的,甲乙两个人从开始就在运动,整个过程来回跑。学生对文字题描述的过程很难还原成对应的数学模型,不画图,习惯性的在脑海里分析运动过程。还有的学生会用手指,用橡皮模拟,转来转去往往把自己都兜晕了还是没有搞明白这个过程,更别说找出解题所需要的数量关系了。 二、行程问题“九大题型”与“五大方法” 很多学生对行程问题的题型不太清楚,对行程问题的常用解法也不了解,那么我给大家归纳一下。 1 、九大题型: ⑴简单相遇追及问题;⑵多人相遇追及问题;⑶多次相遇追及问题;⑷变速变道问题;⑸火车过桥问题;⑹流水行船问题;⑺发车问题;⑻接送问题;⑼时钟问题。 2、五大方法: ⑴公式法:包括行程基本公式、相遇公式、追及公式、流水行程公式、火车过桥公式,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其实也有很多技巧,使用公式不仅包括公式的原形,也包括公式的各种变形形式,而且有时条件不是直接给出的,这就需要对公式非常熟悉,可以推知需要的条件。 ⑵图示法:在一些复杂的行程问题中,为了明确过程,常用示意图作为辅助工具。示意图包括线段图、折线图,还包括列表。图图示法即画出行程的大概过程,重点在折返、相遇、追及的地点。另外在多次相 遇、追及问题中,画图分析往往也是最有效的解题方法。 ps :画图的习惯一定要培养起来,图形是最有利于我们分析运动过程的,可以说图画对了,意味着题也差不过做对了30%! ⑶比例法:行程问题中有很多比例关系,在只知道和差、比例时,用比例法可求得具体数值。更重要的是,在一些较复杂的题目中,有些条件(如路程、速度、时间等)往往是不确定的,在没有具体数值的情况下,只能用比例解题。 ps :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复杂的行程问题经常考,而且要考都不简单。 ⑷分段法:在非匀速即分段变速的行程问题中,公式不能直接适用。这时通常把不匀速的运动分为匀速的几段,在每一段中用匀速问题的方法去分析,然后再把结果结合起来。 ⑸ 方程法:在关系复杂、条件分散的题目中,直接用公式或比例都很难求解时,设条件关系最多的未知量为未知数,抓住重要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常常可以顺利求解。 ps :方程法尤其适用于在重要的考试中,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⑹假设法:在速度发生变化、或提前(晚)出发等数值发生变化的的行程问题中,假设速度没变或时间统一,往往非常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极其有利于解决行程问题。 三、怎样才能学好行程问题? 因为行程的复杂,所以很多学生已开始就会有畏难心理。所以学习行程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贪多,力争学一个知识点就要能吃透它。学习奥数有四种境界:第一种:课堂理解。就是说能够听懂老师讲解的题目。第二种:能够解题。就是说学生听懂了还能做出作业。第三种:能够讲题。就是不仅自己会做,还要能够讲给家长听。 第四种:能够编题。就是自己领悟这个知识了,自己能够根据例题出题目,并且解出来。

kpmg36题答案解析

Classcical 36 Verbal Questions Example Individuals who are responsible for databases that hold information about people are now bound by the Data Protection Act (PDA). This Act covers any information stored on a computer that identifies a living individual. Companies holding such information mus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Act, make sure that they take ‘adequate care’ of the data, both technically and in terms of the behaviour of the organisation. The personal data stored has to be protected from loss, destruction or damage. Example 1. Any information stored about a named individual currently working for an organisation is subject to the Data Protection Act. Example 2. As long as any data about a named individual is managed in a technically adequate way, there are no other restrictions as to how it can be used or handled. Example 3. Damage to data held about named individuals represents the biggest threat to its proper management. Example 4. Data about named individuals who have left a company is not subject to the Act. Section A Competitor analysis involves the examination of competitors in order that the planner can develop and sustain superior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for the organisation. This statement belies the fact that in order to do this one must first establish from where the competition currently stems and from where it might stem in the future. One also has to consider and appraise competitors’ present and likely future objectives and strategies, and their likely reactions to the competitive moves that an organisation might make. 1. Planners can only sustain superior performance for their organisation by doing competitor analysis. 2. Effective competitor analysis involves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3. It is easier to establish where competition currently stems from, rather than where it might stem from in the future 4. It is not always apparent to organisations who their competitors are. Section B The model of consumer behaviour on which neo-classical demand theory is based implies that consumers are perfectly informed about the price and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ducts on offer, and are constantly altering their expenditure patterns in response to price and quality changes, so as to maximise their total ‘utility’(satisfaction). This m odel is unrealistic, as the range of products on offer in modern markets is immense, and no consumer has the knowledge or inclination to acquire the information that would be

行程问题典型例题及答案详解

行程问题典型例题及答案详解 行程问题是小学奥数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西安小升初考试中的热点题型,纵观近几年试题,基本行程问题、相遇追及、多次相遇、火车、流水、钟表、平均速度、发车间隔、环形跑道、猎狗追兔等题型比比皆是,以下是一些上述类型经典例题(附答案详解)的汇总整理,有疑问可以直接联系我。 例1:一辆汽车往返于甲乙两地,去时用了4个小时,回来时速度提高了1/7,问:回来用了多少时间? 分析与解答:在行程问题中,路程一定,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也就是说速度越快,时间越短。设汽车去时的速度为v千米/时,全程为s千米,则:去时,有s÷v=s/v=4,则 回来时的时间为:,即回来时用了3.5小时。评注:利用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解题,其中任一项固定,另外两项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正比或反比)。 例2:A、B两城相距240千米,一辆汽车计划用6小时从A城开到B城,汽车行驶了一半路程,因故障在中途停留了30分钟,如果按原计划到达B城,汽车在后半段路程时速度应加快多少? 分析:对于求速度的题,首先一定是考虑用相应的路程和时间相除得到。 解答:后半段路程长:240÷2=120(千米),后半段用时为:6÷2-0.5=2.5(小时),后半段行驶速度应为:120÷2.5=48(千米/时),原计划速度为:240÷6=40(千米/时),汽车在后半段加快了:48-40=8(千米/时)。 答:汽车在后半段路程时速度加快8千米/时。 例3:两码头相距231千米,轮船顺水行驶这段路程需要11小时,逆水每小时少行10千米,问行驶这段路程逆水比顺水需要多用几小时? 分析:求时间的问题,先找相应的路程和速度。 解答:轮船顺水速度为231÷11=21(千米/时),轮船逆水速度为21-10=11(千米/时),逆水比顺水多需要的时间为:21-11=10(小时) 答:行驶这段路程逆水比顺水需要多用10小时。

KPMG经典24题Numerical和36题Verbal

KPMG经典24题 The Classical 24 Numerical Reasoning · ,

"The big economic difference between nuclear and fossil-fuelled power stations is that nuclear reactors are more expensive to build and decommission, but cheaper to sun. So disputes

答案详解 1. E (28x200+25x100)/(100%-10%)=9000 2. C (20x250+16x300) x6%=588 3. B Region E (permanent: temporary)=3:2 Region SE Total: 400 Permanent: 150 Temporary: 250 (New) Permanent: 400x3/5=240 Temporary: 400x2/5=160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P增加了90人,T减少了90人 90x(30-18)=1080 (我们可以用其他方法算,但是却不是最节约时间的算法) 4.E 目测,(SE和SW的P每小时接的电话数是最高的,而且SW的P的人数多,所以总数上SW可定比SE要高。虽然E 的每小时接电话数不高,但是他人数最多,所以总数也很高) 5. C (43200+80000+16000) x105%-11232-12096-21600-19200-4160-4640=73232 6. A (40x120x4-1600)/16000=20% 7. A 43200/48-44000/50=20 8. D 80000/50/25=64 9. E (2.50-2.40)/2.40x2.50+2.50=2.604 (1.10-1.08)/1.08x1.10+1.10=1.120 2.604-1.120=1.48 10. A 1.70-(3.20-1.70)=0.2 11. C (1.70-0.3)x(1-15%)=1.19 12. E 1.08x(1-20%)/ 2.40=36% 13.G (70-50)x4x40x3=9600 14. B 50x40x4x6+50x4x4x10=56000 15. E 3/2.4x40-40=10 16. C (40-38)x4x3x(55+40)=2280 17. C

行程问题 例题答案

模块一、时间相同速度比等于路程比 【例1】甲、乙二人分别从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4 : 3,二人相遇后继续行进,甲到达 B 地和乙到达A地后都立即沿原路返回,已知二 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第一次相遇的地点30千米,则A、B 两地相距多少千 米? 【解析】两个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时间相等,路程比等于速度之比,即两个人相遇时所走过的路程比为4 : 3.第一次相遇时甲走了全程的4/7;第二次相遇时甲、乙 两个人共走了3个全程,三个全程中甲走了45 31 77 ?=个全程,与第一次相遇地 点的距离为542 (1) 777 --=个全程.所以A、B两地相距 2 30105 7 ÷=(千米). 【例2】B地在A,C两地之间.甲从B地到A地去送信,甲出发10分后,乙从B地出发到C地去送另一封信,乙出发后10分,丙发现甲、乙刚好把两封信拿颠倒了, 于是他从B地出发骑车去追赶甲和乙,以便把信调过来.已知甲、乙的速度相等, 丙的速度是甲、乙速度的3倍,丙从出发到把信调过来后返回B地至少要用多少 时间。 【解析】根据题意当丙发现甲、乙刚好把两封信拿颠倒了此时甲、乙位置如下: 因为丙的速度是甲、乙的3倍,分步讨论如下: (1)若丙先去追及乙,因时间相同丙的速度是乙的3倍,比乙多走两倍乙走需要10分钟,所以丙用时间为:10÷(3-1)=5(分钟)此时拿上乙拿错的 信 5分钟5分钟 10分钟 当丙再回到B点用5分钟,此时甲已经距B地有10+10+5+5=30(分 钟),同理丙追及时间为30÷(3-1)=15(分钟),此时给甲应该送的信, 换回乙应该送的信 在给乙送信,此时乙已经距B地:10+5+5+15+15=50(分钟), 此时追及乙需要:50÷(3-1)=25(分钟),返回B地需要25分钟 所以共需要时间为5+5+15+15+25+25=90(分钟) (2)同理先追及甲需要时间为120分钟 【例3】 (“圆明杯”数学邀请赛) 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点出发,甲每分钟行80米,乙每分钟行60米,出发一段时间后,两人在距中点的C处相遇;如果甲出发后 在途中某地停留了7分钟,两人将在距中点的D处相遇,且中点距C、D距离相

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三册课后练习答案及课文翻译

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三册课后练习答案及课文翻译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课后练习答案 Unit 1 Part II Text A Text Organization P.10 1. Parts, Paragraphs and Main Ideas Part One Paras 1-3 The writer views his life in the country as a self-reliant and satisfying one. Part Two Paras 4-7 Life in the country is good yet sometimes very hard. Part Three Paras 8-11 After quitting his job, the writer's income was reduced, but he and his family were able to manage to get by. Part Four Paras 12-15 A tolerance for solitude and a lot of energy have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 family to enjoy their life in the country. 2. Happy Moments and Events: 1) growing nearly all their fruits and vegetables 2) canoeing, picnicking, long bicycle rides, etc. 3) keeping warm inside the house in winter 4) writing freelance articles 5) earning enough money while maintaining a happy family life Hardships: 1) working hard both in winter and in summer 2) harsh environment and weather condition 3) anxious moments after the writer quit his job 4) cutting back on daily expenses 5) solitude Vocabulary P.14 I

小升初行程问题大全(含答案)

行程问题 【题目1】有甲乙丙三车各以一定的速度从A到B,乙比丙晚出发10分钟,出发后40分钟追上丙,甲比乙又晚出发10分钟,出发后60分钟追上丙,问,甲出发后多少分钟可以追上乙? 【解答】乙丙的速度比是(10+40):40=5:4,甲丙的速度比是(20+60):60=4:3。所以甲乙的速度比是4/3:5/4=16:15,甲比乙晚出发10分钟,可以得出甲用了15×10=150分钟追上乙。 【题目2】正方形ABCD是一条环形公路,已知汽车在AB上的时速为90千米,在BC上的时速是120千米,在CD上的时速是60千米,在DA上的时速是80千米。已知从CD上的一点P同时反向各发一辆汽车,他们将在A、B的中点上相遇。那么如果从PC中点M点同时反向各发一辆汽车,他们将在A、B上的一点N相遇。求AN占AB的几分之几? 【解答】设每边720千米,AB、BC、CD和DA分别需要8,6,12,9小时,D→P需要(12-9+6)÷2=4.5小时,P→D→A需要13.5小时,这时相距8+6-13.5=0.5小时的路程,A→N就需要0.5÷2=1/4小时,所以AN:AB=1/4÷8=1/32 【题目3】甲乙二人在400米的跑道上进行两次竞赛,第一次乙先跑到25米后,甲开始追乙,到终点比乙提前7.5秒,第二次乙先跑18秒后,甲追乙,当乙到终点时,甲距终点40米,求在400米,甲乙速度各多少? 【解答】第一次甲行全程的时间乙行了全程的1-25÷400=15/16少7.5秒。第二次甲行全程的1-40÷400=9/10的时间乙就行了全程的15/16×9/10=27/32少7.5×9/10=27/4秒。乙行完全程需要(18-27/4)÷(1-27/32)=72秒。乙每秒行400÷72=50/9米。甲每秒行(400-40)÷(72-18)=20/3米 【题目4】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在AB之间往返跑步,甲每秒跑3米,乙每

KPMG经典24题和36题详解(2016版)

一、KPMG经典24题 The Classical24Numerical Reasoning (200*28+100*25)*0.9=7290错(200*28+100*25)/0.9=9000E C(250*20+300*16)*0.06=588 400*3/5=240240-150=9090*(30-18)=1080B 4.which two regions had the highest total number of calls handed per hour by permanent staff? SW和E(5400,5600)

(43200+80000+16000)*1.05=139200*1.05=146160 146160-11232-…-4640=73232C 4*120*40=19200(19200-16000)/16000=3200/16000=20%A 44000/50–43200/48=880-900=-20A 80000/(50*25)=64D

Commuter:(远距离)上下班往返的人(2.5-2.4)/2.4=(x-2.5)/2.5x=2.6 (1.1-1.08)/1.08=(y-1.1)/1.1y=1.12E (3.2-1.7)-1.7=-0.2A (1.7-0.3)*(1-15%)=1.19C 1.08*(1-20%)/ 2.4=36%E

20*4*40*3=G 50*4*(40*6+4*10)=B 40*3=(40+x)*2.4E (55+40)*4*(40-38)*3=C

8000/61.8–100/1.62=C 1000*1.52/1.62*11.1=10414.8F (61.8-65.4)/65.4=5.5这是不对的应该除以后者(1/61.8–1/65.4)/(1/65.4)除的是year1的数D B 根据前一题知,比较:差额/yr2

行程问题 (讲义及答案)

行程问题 ?课前预习 1.小学我们已经学过行程问题,那么行程问题中的基本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小明家离学校2千米,一天小明在下午5:00放学之后开始步行回家,同时爸 爸骑自行车从家出发去接小明,已知小明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钟,爸爸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40米/分钟,请问小明爸爸从家出发几分钟后接到小明?设小明爸爸从家出发x分钟后接到小明,分别用含x的代数式表达小明和爸爸所走的路程. 爸爸 学校 3.上题中的等量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睛 行程问题: ①理解题意,找关键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运动过程,通常采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方法来进行; ③梳理信息,列表,提取数据,列表时要按照运动状态或者运动过程进行分类; ④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精讲精练 1.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35千米/时的速度前进,突然,1号 队员以45千米/时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10千米后掉转车 头,仍以45千米/时的速度往回骑,直到与其他队员会 合.1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了多长时间? 2.启明中学举行了一次路程为60千米的远足活动,八年级学生步行,七年级学生乘 一辆汽车,两个年级的学生同地出发,这辆汽车开到目的地后,再回头接八年级的学生.若八年级学生的速度为5千米/时,比汽车提前一小时出发,汽车的速度为60千米/时,问八年级学生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与回头接 他们的汽车相遇? 3.王力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陈平骑自行车从B地到A地,两人都沿同一公路 匀速前进,已知两人在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

六年级行程问题练习及答案知识讲解

六年级行程问题练习 及答案

行程问题(1) 一、填空题 1.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千米,相遇时两车离中点3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千米. 2.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走6公里,回来时每小时走9公里,来回共用5小时.小明来回共走了公里. 3.一个人步行每小时走5公里,如果骑自行车每1公里比步行少用8分钟,那么他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倍. 4.一位少年短跑选手,顺风跑90米用了10秒钟.在同样的风速下,逆风跑70米,也用了10秒钟.在无风的时候,他跑100米要用秒. 5.A、B两城相距56千米.有甲、乙、丙三人.甲、乙从A城,丙从B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丙分别以每小时6千米、5千米、4千米的速度行进.求出发后经小时,乙在甲丙之间的中点? 6.主人追他的狗,狗跑三步的时间主人跑两步,但主人的一步是狗的两步,狗跑出10步后,主人开始追,主人追上狗时,狗跑出了步. 7.兄妹二人在周长30米的圆形水池边玩,从同一地点同时背向绕水池而行,兄每秒走1.3米,妹每秒走1.2米,他们第十次相遇时,妹妹还需走米才能回到出发点. 8.骑车人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从102路电车始发站出发,沿102路电车线前进,骑车人离开出发地2100米时,一辆102路电车开出了始发站,这辆电车每分钟行500米,行5分钟到达一站并停车1分钟,那么需要分钟,电车追上骑车人.

9.一个自行车选手在相距950公里的甲、乙两地之间训练,从甲地出发,去时每90公里休息一次,到达乙地并休息一天后再沿原路返回,每100公里休息一次.他发现恰好有一个休息的地点与去时的一个休息地点相同,那么这个休息地点距甲地有 公里. 10.如图,是一个边长为90米的正方形,甲从A 出发,乙同时从B 出发,甲每 分钟行进65米,米,当乙第一次追上甲时,乙在 边上. 二、解答题 11.动物园里有8米的大树.两只猴子进行爬树比赛,一只稍大的猴子爬上2米时,另一只猴子才爬了1.5米.稍大的猴子先爬到树顶,下来的速度比原来快了2倍.两只猴子距地面多高的地方相遇? 12.三个人自A 地到B 地,两地相距36千米,三个人只有一辆自行车,这辆车只能坐两人,自行车的速度比步行速度快两倍. 他们三人决定: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同乘自行车,第三个人步行.这三个人同时出发,当骑车的二人到达某点C 时,骑车人放下第二个人,立即沿原路返回去接第三个人,到某处D 与第三个人相遇,然后两人同乘自行车前往B ;第二个人在C 处下车后继续步行前往B 地.结果三个人同时到达B 地.那么,C 距A 处多少千米?D 距A 处多少千米? B C

小学数学小升初行程问题总结及答案详解

行程问题经典题型 1、甲、乙两地相距6千米,某人从甲地步行去乙地,前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80米,后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70米。问他走后一半路程用了多少分钟?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每小时行56千米,乙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2千米处相遇。问:东西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3、李华步行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学校出发到20.4千米外的冬令营报到。0.5小时后,营地老师闻讯前往迎接,每小时比李华多走1.2千米。又过了1.5小时,张明从学校骑车去营地报到。结果3人同时在途中某地相遇。问:骑车人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4 小轿车的速度比面包车速度每小时快6千米,小轿车和面包车同时从学校开出,沿着同一路线行驶,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当面包车到达城门时,小轿车已离城门9千米,问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5 小张从家到公园,原打算每分种走50米.为了提早10分钟到,他把速度加快,每分钟走75米.问家到公园多远? 6、上午8点8分,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8分钟后,爸爸骑摩托车去追他,在离家4千米的地方追上了他.然后爸爸立即回家,到家后又立刻回头去追小明,再追上小明的时候,离家恰好是8千米,这时是几点几分? “相遇问题”,常常要考虑两人的速度和. 7、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步行需要36分钟,小王骑自行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12 分钟.他们同时出发,几分钟后两人相遇? 8、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步行5千米,小王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步行4千米.两人同时出发,然后在离甲、乙两地的中点1千米的地方相遇,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 9、一列长100米的火车过一座桥,火车的速度是25米/秒,它过桥一共用了10秒,那么桥的长度是多少?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课文翻译

AppendⅡ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Texts A (Units 1-8) 参考译文 目录: 第一单元生活方式的改变 (2) 第二单元民权英雄 (5) 第三单元安全问题 (8) 第四单元外星人 (10) 第五单元如何欢庆节日 (14) 第六单元人情味 (18) 第七单元谋生 (21)

第八单元克隆技术 (27) 第一单元生活方式的改变 课文A 在美国,不少人对乡村生活怀有浪漫的情感。许多居住在城镇的人梦想着自己办个农场,梦想着靠土地为生。很少有人真去把梦想变为现实。或许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因为,正如吉姆·多尔蒂当初开始其写作和农场经营双重生涯时所体验到的那样,农耕生活远非轻松自在。但他写道,自己并不后悔,对自己做出的改变生活方式的决定仍热情不减。 多尔蒂先生创建自己的理想生活 售姆·多尔蒂有两件事是我一直想做的——写作与务农。如今我同时做着这两件事。作为作家,我和E·B·怀特不属同一等级,作为农场主,我和乡邻也不是同一类人,不过我应付得还行。在城市以及郊区历经多年的怅惘失望之后,我和妻子桑迪终于在这里的乡村寻觅到心灵的满足。 这是一种自力更生的生活。我们食用的果蔬几乎都是自己种的。自家饲养的鸡提供鸡蛋,每星期还能剩余几十个出售。自家养殖的蜜蜂提供蜂蜜,我们还自己动手砍柴,足可供过冬取暖之用。 这也是一种令人满足的生活。夏日里我们在河上荡舟,在林子里野餐,骑着自行车长时间漫游。冬日里我们滑雪溜冰。我们为落日的余辉而激动。我们爱闻大地回暖的气息,爱听

牛群哞叫。我们守着看鹰儿飞过上空,看玉米田间鹿群嬉跃。 但如此美妙的生活有时会变得相当艰苦。就在三个月前,气温降到华氏零下30度,我们辛苦劳作了整整两天,用一个雪橇沿着河边拖运木柴。再过三个月,气温会升到95度,我们就要给玉米松土,在草莓地除草,还要宰杀家禽。前一阵子我和桑迪不得不翻修后屋顶。过些时候,四个孩子中的两个小的,16岁的吉米和13岁的埃米莉,会帮着我一起把拖了很久没修的室外厕所修葺一下,那是专为室外干活修建的。这个月晚些时候,我们要给果树喷洒药水,要油漆谷仓,要给菜园播种,要赶在新的小鸡运到之前清扫鸡舍。 在这些活计之间,我每周要抽空花五、六十个小时,不是打字撰文,就是为作为自由撰稿人投给报刊的文章进行采访。桑迪则有她自己繁忙的工作日程。除了日常的家务,她还照管菜园和蜂房,烘烤面包,将食品装罐、冷藏,开车送孩子学音乐,和他们一起练习,自己还要上风琴课,为我做些研究工作并打字,自己有时也写写文章,还要侍弄花圃、堆摞木柴、运送鸡蛋。正如老话说的那样,在这种情形之下,坏人不得闲——贤德之人也歇不了。 我们谁也不会忘记第一年的冬天。从12月一直到3月底,我们都被深达5英尺的积雪困着。暴风雪肆虐,一场接着一场,积雪厚厚地覆盖着屋子和谷仓,而室内,我们用自己砍伐的木柴烧火取暖,吃着自家种植的苹果,温馨快乐每一分钟。 开春后,有过两次泛滥。一次是河水外溢,我们不少田地被淹了几个星期。接着一次是生长季节到了,一波又一波的农产品潮涌而来,弄得我们应接不暇。我们的冰箱里塞满了樱桃、蓝莓、草莓、芦笋、豌豆、青豆和玉米。接着我们存放食品罐的架子上、柜橱里也开始堆满一罐罐的腌渍食品,有番茄汁、葡萄汁、李子、果酱和果冻。最后,地窖里遍地是大堆大堆的土豆、葫芦、南瓜,谷仓里也储满了苹果和梨。真是太美妙了。 第二年我们种了更多的作物,差不多就靠着从自家树林砍伐的木柴以及仅仅100加仑的燃油过了冬。其时,我开始认真考虑起辞了职去从事自由撰稿的事来。时机选得实在太差。当时,两个大的女儿肖恩和埃米正在费用很高的常青藤学校上学,而我们只有几千美金的银行存款。但我们一再回到一个老问题上来:真的会有更好的时机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于是,带着老板的祝福,口袋里揣着作为累积津贴的半年薪水,我走了。

行程问题(讲义及答案)

行程问题(讲义) ?课前预习 1.小学我们已经学过行程问题,那么行程问题中的基本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小明家离学校2千米,一天小明在下午5:00放学之后开始步行回家,同时爸 爸骑自行车从家出发去接小明,已知小明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钟,爸爸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40米/分钟,请问小明爸爸从家出发几分钟后接到小明?设小明爸爸从家出发x分钟后接到小明,分别用含x的代数式表达小明和爸爸所走的路程. 爸爸 学校 3.上题中的等量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家到学校的距离. 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睛 行程问题: ①理解题意,找关键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运动过程,通常采用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方法来进行; ③梳理信息,列表,提取数据,列表时要按照运动状态或者运动过程进行分类; ④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精讲精练 1.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35千米/时的速度前进,突然,1号 队员以45千米/时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10千米后掉转车 头,仍以45千米/时的速度往回骑,直到与其他队员会 合.1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了多长时间?

2.启明中学举行了一次路程为60千米的远足活动,八年级学生步行,七年级学生乘 一辆汽车,两个年级的学生同地出发,这辆汽车开到目的地后,再回头接八年级的学生.若八年级学生的速度为5千米/时,比汽车提前一小时出发,汽车的速度为60千米/时,问八年级学生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与回头接 他们的汽车相遇? 3.王力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陈平骑自行车从B地到A地,两人都沿同一公路 匀速前进,已知两人在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 两人还相距36 km,到中午12时,两人又相距36 km.求 A,B两地间的路程.

行程问题-例题答案

行程问题-例题答案

模块一、时间相同速度比等于路程比 【例 1】甲、乙二人分别从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4 : 3,二 人相遇后继续行进,甲到达 B 地和乙到达 A地后都立即沿原路返回,已知二人第二 次相遇的地点距第一次相遇的地点30千 米,则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两个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时间相等,路程比等于速度之比,即两个人相遇时 所走过的路程比为 4 : 3.第一次相遇时甲 走了全程的4/7;第二次相遇时甲、乙两个 人共走了3个全程,三个全程中甲走了 45 ?=个全程,与第一次相遇地点的距离为 31 77 542 --=个全程.所以A、B两地相距 (1) 777 2 ÷=(千米). 30105 7 【例 2】B地在A,C两地之间.甲从B地到A地去送信,甲出发10分后,乙从B地出发到 C地去送另一封信,乙出发后10分,丙发 现甲、乙刚好把两封信拿颠倒了,于是他

从B 地出发骑车去追赶甲和乙,以便把信调过来.已知甲、乙的速度相等,丙的速度是甲、乙速度的3倍,丙从出发到把信调过来后返回B 地至少要用多少时间。 【解析】 根据题意当丙发现甲、乙刚好把两封信拿颠 倒了此时甲、乙位置如下: 10分钟C B A 因为丙的速度是甲、乙的3倍,分步讨论如下: (1) 若丙先去追及乙,因时间相同丙的 速度是乙的3倍,比乙多走两倍乙走需 要10分钟,所以丙用时间为:10÷(3 -1)=5(分钟)此时拿上乙拿错的信 5分钟5分钟10分钟C B A 当丙再回到B 点用5分钟,此时甲已经 距B 地有10+10+5+5=30(分钟),同理丙追及时间为30÷(3-1)=15(分 钟),此时给甲应该送的信,换回乙应 该送的信

初一行程问题及答案

25. 甲、乙两站相距480 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90 公里,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140 公里。 (1)慢车先开出 1 小时,快车再开。两车相向而行。问快车开出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 (2)两车同时开出,相背而行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600 公里? (3)两车同时开出,慢车在快车后面同向而行,多少小时后快车与慢车相距600 公里? (4)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的后面,多少小时后快车追上慢车? (5)慢车开出 1 小时后两车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后面,快车开出后多少小时追上慢车? 此题关键是要理解清楚相向、相背、同向等的含义,弄清行驶过程。故可结合图形分析。 26. 甲乙两人在同一道路上从相距5千米的A B两地同向而行,甲的速度为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3千米/小时,甲带着一只狗,当甲追乙时,狗先追上乙,再返回遇上甲,再返回追上乙,依次反复,直至甲追上乙为止,已知狗的速度为15千米/小时,求此过程中,狗跑的总路程是多少? 27. 某船从A地顺流而下到达B地,然后逆流返回,到达A B两地之间的C地,一共航行了7小时,已知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8千米/时,水流速度为2千米/时。A C两地之间的路程为10千米,求A B两地之间的路程。

28.有一火车以每分钟600 米的速度要过完第一、第二两座铁桥,过第二铁桥比过第一铁桥需多 5 秒,又知第二铁桥的长度比第一铁桥长度的2倍短50米,试求各铁桥的长. 29 .已知甲、乙两地相距120 千米,乙的速度比甲每小时快1 千米,甲先从A地出发2小时后,乙从B地出发,与甲相向而行经过10小时后相遇,求甲乙的速度? 30.一队学生去军事训练,走到半路,队长有事要从队头通知到队尾,通讯员以18米/ 分的速度从队头至队尾又返回,已知队伍的行进速度 为14 米/ 分。问:若已知队长320 米,则通讯员几分钟返回?若已知通讯员用了25 分钟,则队长为多少米?31.一架飞机在两个城市之间飞行,风速为24千米/ 小时,顺风飞行需要 2 小时50 分,逆风飞行需要 3 小时,求两个城市之间的飞行路程? 32.一轮船在甲、乙两码头之间航行,顺水航行需要4 小时,逆水航行需要 5 小时,水流的速度为 2 千米/ 时,求甲、乙两码头之间的距离。

行程问题(题-答案)

一、相遇与追及 1、路程和路程差公式 【例 1】如下图,某城市东西路与南北路交会于路口A.甲在路口A南边560米的B点,乙在路口A.甲向北,乙向东同时匀速行走.4分钟后二人距A的距离相等.再继续行走24分钟后,二人距A的距离恰又相等.问: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考点】行程问题【难度】3星【题型】解答 【关键词】2003年,明心奥数挑战赛 【解析】本题总共有两次距离A相等,第一次:甲到A的距离正好就是乙从A出发走的路程.那么甲、乙两人共走了560米,走了4分钟,两人的速度和为:5604140 ÷= (米/分)。第二次:两人距A的距离又相等,只能是甲、乙走过了A点,且在A点 以北走的路程=乙走的总路程.那么,从第二次甲比乙共多走了560米,共走了 ÷=(米/分),甲速+乙速140 =,显然+=(分钟),两人的速度差:5602820 42428 甲速要比乙速要快;甲速-乙速20 =,解这个和差问题,甲速()(米/分),乙速1408060 =-=(米/分). 14020280 =+÷= 【答案】甲速80米/分,乙速60米/分 2、多人相遇 【例 2】有甲、乙、丙3人,甲每分钟走100米,乙每分钟走80米,丙每分钟走75米.现在甲从东村,乙、丙两人从西村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甲与乙相遇6分钟后,甲又与丙相遇. 那么,东、西两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考点】行程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 【解析】甲、丙6分钟相遇的路程:() +?=(米); 1007561050 甲、乙相遇的时间为:() ÷-=(分钟); 10508075210 东、西两村之间的距离为:() +?=(米). 1008021037800 【答案】37800米 3、多次相遇 【例 3】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地95千米处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在离B地25千米处相遇.求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考点】行程问题【难度】2星【题型】解答 【解析】画线段示意图(实线表示甲车行进的路线,虚线表示乙车行进的路线):

KPMG经典24题和36题详解(2016版)

一、KPMG经典24题。 The Classical 24 Numerical Reasoning (200*28 + 100*25)*0.9 = 7290 错(200*28+100*25)/0.9 = 9000 E C (250*20+300*16)*0.06 =588 400*3/5 = 240 240-150=90 90*(30-18)=1080 B 4.which two regions had the highest total number of calls handed per hour by permanent staff? SW 和E (5400,5600)

(43200+80000+16000)*1.05 = 139200*1.05 = 146160 146160-11232-…-4640 = 73232 C 4*120*40 = 19200 (19200-16000)/16000 = 3200/16000 = 20% A 44000/50 – 43200/48 = 880-900 = -20 A 80000/(50*25) = 64 D

Commuter:(远距离)上下班往返的人(2.5-2.4)/2.4 = (x-2.5)/2.5 x=2.6 (1.1-1.08)/1.08=(y-1.1)/1.1 y=1.12 E (3.2-1.7)-1.7=-0.2 A (1.7-0.3)*(1-15%)= 1.19 C 1.08*(1-20%)/ 2.4 = 36% E

20*4*40*3 = G 50*4*(40*6+4*10) = B 40*3 = (40+x)*2.4 E (55+40)*4*(40-38)*3 = C

行程问题(题答案)

! 一、 相遇与追及 1、路程和路程差公式 【例 1】 如下图,某城市东西路与南北路交会于路口A .甲在路口A 南边560米的B 点, 乙在路口A .甲向北,乙向东同时匀速行走.4分钟后二人距A 的距离相等.再继续行 走24分钟后,二人距A 的距离恰又相等.问: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考点】行程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关键词】2003年,明心奥数挑战赛 【解析】 本题总共有两次距离A 相等,第一次:甲到A 的距离正好就是乙从A 出发走的路 程.那么甲、乙两人共走了560米,走了4分钟,两人的速度和为:5604140÷= (米/分)。第二次:两人距A 的距离又相等,只能是甲、乙走过了A 点,且在A 点 以北走的路程=乙走的总路程.那么,从第二次甲比乙共多走了560米,共走了 42428+=(分钟),两人的速度差:5602820÷=(米/分),甲速+乙速140=,显 然甲速要比乙速要快;甲速-乙速20=,解这个和差问题,甲速 14020280=+÷=()(米/分),乙速1408060=-=(米/分). \ 【答案】甲速80米/分,乙速60米/分 2、多人相遇 【例 2】 有甲、乙、丙3人,甲每分钟走100米,乙每分钟走80米,丙每分钟走75 米.现在甲从东村,乙、丙两人从西村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甲与乙相遇6分钟 后,甲又与丙相遇. 那么,东、西两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考点】行程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 甲、丙6分钟相遇的路程:()1007561050+?=(米); 甲、乙相遇的时间为:()10508075210÷-=(分钟); 东、西两村之间的距离为:()1008021037800+?=(米). 【答案】37800米 》 3、多次相遇 【例 3】 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 、B 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在离A 地95千米处相遇.相 遇后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又立刻返回,第二次在离B 地25千米处相遇.求A 、B 两 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考点】行程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 画线段示意图(实线表示甲车行进的路线,虚线表示乙车行进的路线): 可以发现第一次相遇意味着两车行了一个A 、B 两地间距离,第二次相遇意味着两 车共行了三个A 、B 两地间的距离.当甲、乙两车共行了一个A 、B 两地间的距离 时,甲车行了95千米,当它们共行三个A 、B 两地间的距离时,甲车就行了3个 95千米,即95×3=285(千米),而这285千米比一个A 、B 两地间的距离多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