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年版)

第2 位常见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目前仍无法
治愈。随着新药不断问世及检测手段的提高,
MM 的诊断和治疗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次指
南修订中增加了达雷妥尤单抗联合治疗部分及相
关注意事项,在难治复发性MM 部分增加了嵌合
抗原受体T 细胞免疫疗法,强调自体造血干细胞
移植对于适合移植患者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肾功能正常[肌酐清除率>40ml/min或血清肌酐水平<177umol/L(2.0mg/dl)] 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40ml/min或血清肌酐水平≥177umol/L(2.0mg/dl)]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 年修订)
本次指南修订中增加了达雷妥尤单抗联合治疗部 分及相关注意事项,在难治复发性MM 部分增加了嵌合 抗原受体T 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免疫疗法,强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SCT)对于适合移植患者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本文是对该指南分析解读,供同行学习
·标准与讨论·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
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多发性
骨髓瘤专业委员会
通信作者:黄晓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
血液病研究所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
心10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4,Email:xjhrm@
【提要】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浆细
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在很多国家是血液系统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指南; 诊断; 治疗
一:临床表现
骨髓瘤相关器官功能损害 “CRAB”症状 C——血钙增高 R——肾功能损害(轻链管型肾病,蛋白尿,肌酐清除率下降) A——贫血(常为单纯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少数伴白细胞、血小板减 少) B——骨病(骨痛、局部肿块、病理性骨折) 其他——免疫力下降、高粘滞血症、淀粉样病变等
多发性骨髓瘤是什么多发性骨髓瘤如何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是什么多发性骨髓瘤如何诊断
一、概述
多发性骨髓瘤分期症状表现有哪些呢,多发性骨髓瘤这种疾病主要指的就是浆细胞异常增生之后所引发的一种恶性肿瘤,此病在发病初期的时候患者就会有骨痛的症状发生,之后随着疾病的逐渐加重,患者还会有贫血和出血的症状出现,要是这个时候还不能够及时的影响治疗,不但会引起其他的并发症出现,严重的话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二、步骤/方法:
1、如果患者患有的是早期的多发性骨髓瘤,会有骨痛的症状出现,主要是由于骨髓瘤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活性因子激活了破骨细胞所引发的,这种症状出现之后,患者的骨质就会逐渐的被溶解和破坏,这个时候患者不但会有腰骶、胸骨以及肋骨疼痛的症状出现,严重的患者还会有病理性骨折的症状发生。
2、如果患者是中期的多发性骨髓瘤,不但会有骨痛的症状出现,还可能有贫血和出血倾向的症状发生,主要是因为骨髓内的癌细胞逐渐增多之后就会破坏患者的造血功能,血小板就会减少,患者也就会有贫血和出血的症状发生。
3、如果患者是晚期的多发性骨髓瘤晚期,会侵及到患者的多个系统和器官,患者就会有肝脾肿大以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发生,而且严重的患者肾脏还会发生严重的损害,慢性肾衰竭发生,这个时候要
是还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治疗,严重的话是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
三、注意事项:
大家在对这些症状了解之后,就可以发现这种疾病一旦发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危害就是极大的,到了晚期还会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患者患有了这种疾病之后一定要及时的发现并治疗。
多发性骨髓肿瘤最佳治疗方案

多发性骨髓肿瘤最佳治疗方案第1篇多发性骨髓肿瘤最佳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恶性浆细胞克隆性增生,血清中出现过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以及多发性骨髓瘤骨病。
鉴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复杂性与治疗难度,制定一套合法合规、人性化且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二、治疗目标1. 缓解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期;2. 控制病情进展,减轻患者痛苦;3.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三、治疗方案1. 诊断评估1.1 完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免疫固定电泳、骨髓穿刺涂片及活检等。
1.2 影像学检查:全身骨骼X线片、全身低剂量CT、MRI等。
1.3 心脏、肝脏、肾脏等脏器功能评估。
2. 初期治疗2.1 化学治疗:采用VAD(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方案,或B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及耐受性调整药物剂量。
2.2 支持治疗:纠正贫血、改善骨痛、预防感染等。
2.3 骨病治疗:针对骨髓瘤骨病,给予双磷酸盐类药物,减轻骨痛,预防病理性骨折。
3. 持续治疗3.1 疾病稳定期:采用口服药物(如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等)维持治疗,定期监测病情。
3.2 疾病进展期: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化学治疗方案,可考虑联合使用免疫调节剂、蛋白酶体抑制剂等。
3.3 骨髓移植:对于年轻、体能状态良好的患者,可考虑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4. 个体化治疗4.1 根据患者年龄、体能状态、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4.2 结合基因检测、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筛选敏感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5. 生活管理5.1 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5.2 心理干预:针对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
5.3 饮食调理:保持营养均衡,提高患者免疫力。
高危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与治疗PPT

素。
HRMM的治疗原则
03
HRMM总体治疗策略包括接受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
HRMM治疗的目标是根除所有肿瘤克隆,尽可能获得并维持骨髓内
外MRD阴性。
专家委员会的共识
01
MM肿瘤细胞的遗传学特征
MM的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是HRMM的主要决定因素,如t(4;14)、t(14;16)等 。
”
02
MM肿瘤细胞的非遗传学特征
CAR-T细胞治疗的应用
01
CAR-T细胞治疗的疗效
CAR-T细胞治疗在多线复发难治MM患者 中展现出显著的疗效,整体有效率达85% ,完全缓解率近50%。
02
适合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人群
复发HRMM患者推荐选择新一代药物或不同 作用机制药物的联合方案,鼓励复发HRMM 患者参加CAR-T细胞治疗。
auto-HSCT即自体造血干细胞移 植,是通过将患者自身的造血干 细胞采集后经过处理再移植回体 内,以替代病变的骨髓细胞。
auto-HSCT在HRMM治疗中 的应用
对于HRMM患者,auto-HSCT 是标准治疗的一部分,它有助于 加深治疗深度并获得MRD阴性。
auto-HSCT的适用人群和条件
建议HRMM患者在第1次动员后 尽量采集满足2次auto-HSCT所 需的造血干细胞数量,第1次移 植后无论获得何种疗效均建议在 半年内进行串联移植。
复发HRMM的治疗策略
新一代药物或不同作用机制药物的联合方案
复发HRMM的治疗策略
推荐选择新一代药物或不同作用机制药物的联合方案。
BCMA CAR-T细胞治疗的应用
在多线复发难治MM患者中展现出显著的疗效,整体有效率达85%,完全缓 解率近50%。
血液科多发性骨髓瘤治疗

3.3 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
随着科技发展,靶向治疗和免疫 治疗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发 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治 疗方法能够更精确地作用于肿瘤
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并发症处理与支持治疗
第三章:治疗策略与药物选择
4.1 高钙血症与肾功能 不全处理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伴有高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针对这些并发症,
诊断与评估
第一章:多发性骨髓瘤概述
2.1 诊断流程
诊断多发性骨髓瘤通常需要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及骨髓活检等综 合信息
2.2 实验室 检查与评分系统
通过血液学检查如血清蛋白电 泳、免疫固定电泳等,可以初 步判断是否存在多发性骨髓瘤。 此外,DSI、ISS等评分系统 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
总结与建议
第六章:最新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7.1 总结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 肿瘤,其治疗涉及多个方面。通过综合治 疗、个体化治疗等策略,可以有效缓解患 者症状、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
7.2 建议
为了更好地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建议 加强临床研究,推动新型药物与治疗策略 的研究与应用;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 对疾病的认知与治疗信心;同时,注重患 者的心理护理与支持治疗,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
血液科多发性 骨髓瘤治疗
1 引言 3 诊断与评估 5 总结与建议 7 附录 9 总结与感谢
-
2 多发性骨髓瘤概述 4 治疗策略与药物选择 6 结束语 8 互动环节
10 致谢
引言
引言
今天我将就"血液科多发性骨髓瘤治疗" 这一主题,与大家分享一些专业见解和 临床经验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 性肿瘤,其治疗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诊 断、治疗策略、药物选择等
多发性骨髓瘤诊治要点

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
其特征为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绝大部分病例存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的分泌,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害。
常见临床表现为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血钙增高和感染等。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逐年增加,其发病率也逐年升高,现已达2/10万左右,低于西方国家(约5/10万)。
此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目前仍无法治愈。
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不明。
遗传、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病毒感染、抗原刺激等可能与骨髓瘤的发病有关。
尽管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对MM分子机制的研究显示MM是一种由复杂的基因组改变和表观遗传学异常所驱动的恶性肿瘤。
遗传学的不稳定性是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明显多变的染色体异常核型,同时骨髓瘤细胞与骨髓微环境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了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和耐药的发生。
临床表现1.骨骼损害骨痛为主要症状,以腰骶部最多见,其次为胸部和下肢。
活动或扭伤后剧痛者有病理性骨折的可能。
MM骨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活性失衡所致。
2.贫血贫血为本病的另一常见表现。
因贫血发生缓慢,贫血症状多不明显,多为轻、中度贫血。
贫血的发生主要为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与骨髓瘤细胞浸润抑制造血、肾功能不全等有关。
3.肾功能损害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和急慢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多因脱水、感染、静脉肾盂造影等引起。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是多方面的:①游离轻链(本周蛋白)被近曲小管重吸收后沉积在上皮细胞胞质内,使肾小管细胞变性,功能受损,如蛋白管型阻塞,则导致肾小管扩张;②高钙血症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损害;③尿酸过多,沉积在肾小管,导致尿酸性肾病;④肾脏淀粉样变性,高黏滞综合征和骨髓瘤细胞浸润等。
4.高钙血症食欲缺乏、呕吐、乏力、意识模糊、多尿和便秘等,主要由广泛溶骨性改变和肾功能不全所致。
5.感染正常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甚至败血症。
多发性骨髓瘤的科普知识PPT

多发性骨髓瘤 的预防措施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防措施
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尽量避免暴 露在有害化学物质和辐射中。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 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可减少患 病风险。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疾病 迹象,及早治疗。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多发性骨髓瘤 的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
骨痛:多数患者会出现骨痛, 尤其是脊柱、胸骨和骨盆区域 。 骨折:恶性细胞侵蚀骨骼,使 骨骼容易发生骨折。
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
贫血:恶性细胞占据正常造血细胞的空 间,导致贫血。 免疫功能下降:多发性骨髓瘤会影响免 疫系统的功能,导致易感染。
多发性骨髓瘤 的诊断和治疗
质量
Hale Waihona Puke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预后因患者年龄、治疗效果和 其他因素而异。 定期随访:患者需要定期进行 随访,以监测病情和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生活护理:患者需要注意饮食、锻炼和 避免感染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心理支持:患者和家人可以通过心理咨 询和支持团体来缓解心理压力。
多发性骨髓瘤 的科普知识 PPT
目录 了解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防措施
了解多发性骨 髓瘤
了解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血液肿瘤 。 它主要发生在骨髓中的浆细胞。
了解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会导致骨髓中的恶性细胞 过度增生。 这些恶性细胞会占据正常造血细胞的空 间,导致贫血和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和治疗
检查和检测:通过骨髓活检、血液 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来进行确诊。 化疗和靶向治疗:化疗药物和靶向 药物可用于控制多发性骨髓瘤的细 胞增殖。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如何诊断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如何诊断
一、概述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日常护理是很重要的方面,一般患上此病的病人可适当做些有氧活动,这是因为过度的限制患者的身体状况,常常会导致病人出现继发感染情况,或是发生骨质疏松的病症等,那么患者的机体的抵抗力也会下降的,但是患者也不要做剧烈的活动,应在平时避免负载过重的情况,那么请问,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如何诊断啊?分析一下。
二、步骤/方法:
1、在临床上,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方法有很多,建议患者需要到医院检查一下自己患上这种疾病的原因,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主要是骨髓穿刺或是骨髓活检的方式,还有骨骼的X线片检查可发现比较典型的症状表现,比如贫血、感染和皮下出血等等。
2、在患有该疾病后,为了帮助患者尽快摆脱疾病的困扰,建议患者在服用药物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吃辛辣的食品,而且在饮食上面应该吃清淡的食物为好,如果出现严重的症状的话,那么就一定要及时就医哈。
3、如果该疾病已经被确诊,如果患者想要更好的治疗这种疾病的话,那么对于这种疾病的预防措施也要引起患者的重视,建议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出现过度的劳累的情形,避免身体受凉,不要有大喜大悲的情绪哈。
三、注意事项:
患有该疾病后,在平时的生活中,需要患者注意的事项是,在服用药物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控制一些辛辣的食品的,如有症状严重的话,就要及时就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hr protein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 Skeletal survey Unilateral bone marrow aspirate and biopsy evaluation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or flow cytometry, cytogenetics, and FISH MRI as indicated
Initial Diagnostic Evaluation
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Blood workup
Urine
CBC with differential and platelet counts BUN, creatinine Electrolytes, calcium, albumin, LDH Serum quantitative immunoglobulins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and immunofixation
Other
NCCN Practice Guidelines. V.1.2011. β2-microglobulin
IMWG Classification of Active MM
High Risk (25%) FISH
Standard Risk (75%)* All others, including:
II期 III期
0.6-1.2x1012/m2 非 > 1.2x1012/m2
1) HB<85g/L; 2)血钙>12mg/dl 3)进展性溶骨性病变 4) IgG> 70g/L;IgA > 50g/L 尿轻链型> 12g/24h
A:血肌苷<2.0mg/dl; B:血肌苷 > 2.0mg/dl
分期与预后的关系
多发性骨髓瘤的髓外侵润(髓外浆细胞瘤)
有症状骨髓瘤诊断标准
●
血清和/或尿中有M蛋白
●
骨髓中有克隆性浆细胞或浆细胞瘤
通常以10%
为标准
●
相关器官或组织受损
非分泌型骨髓瘤诊断标准
●
● ● ●
IF法血清和/或尿中无M蛋白
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10%,或者浆细胞瘤
ROTI
免疫过氧化物酶或免疫荧光检测浆细胞内为单克 隆免疫球蛋白
0.5%~2.5%,临床表现无明显的特殊性。
IgE 型
罕见
Durie 和Salmon分期标准(1975)
分期
I期
瘤细胞数
<0.6x1012/m2
分期标准
1) HB>100g/dl;2)血清钙正常 3)X线无溶骨病变; 4)IgG<50g/L;IgA<30g/L 轻链型:<4g/24h I、非III
男女比例:男性:女性约为2-2.5:1
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临床表现/并发症
单克隆蛋白
淀粉样变性 高粘血症 肾功能衰竭 细胞因子释放
无功能性免疫球 蛋白免疫缺陷
骨髓浸润
贫血,出血
感染
高钙血症
骨质破坏 神经系统症状
骨痛
骨髓瘤特征性表现
骨髓瘤细胞
血清蛋白电泳或尿蛋 白电泳中的单株峰
溶骨性病变
骨质疏松
多发性骨髓瘤的脊柱溶骨性破坏
MM 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 约占全部肿瘤的1%,血液肿瘤的10%。 美国:白人 4/10万,黑人 10/10万以上 欧洲:2.5~3.0/10万 亚洲:1.0/10万左右 中国:无确切资料,可能在1.0-2.0/10万左右
发病年龄:老年病,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 欧美:高峰 65~70岁,中位年龄 68岁 中国:高峰 55~65岁,中位年龄 57岁
三期间有显著的生 存差异 (P < 0.0001) 与Durie-Salmon分 期相比,有更好的 预测结果 但仍未包括细胞遗 传学指标
Greipp, PR et al. J. Clin. Oncol. 23:3412, 2005.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血液肿瘤科
MM的诊断、分型与预后
MM治疗模式的演进
高度重视并发症的治疗
概 述
定义:多发性骨髓瘤(MM)是由于单克隆浆细 胞恶性增生、广泛浸润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 球蛋白从而引起广泛骨质破坏、反复感染、贫 血、高钙血症、高粘滞综合症及肾功能不全等 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恶性肿瘤。 历史:1844 Samuel Solley报告首例 1850 William Macintype 和Henry Bence Jones发现本-周氏蛋白尿 1873 J.von Rustizky提出MM病名 1935 发现和认识蛋白电泳 M峰
多发性骨髓瘤的分型
IgG型
40%~50%,血中具有较高 M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 水平很高,易于感染,肿瘤相对生长缓慢,高钙血症 和淀粉样变少见。
IgA型
15%~20%高粘滞血症高钙血症感染和淀粉样变少见, 髓外浸润较常见,预后较IgG型差
轻链型
20%,以λ轻链居多易并发肾功能不全,骨骼损害严 重,病程进展较迅速,预后较IgG型和IgA型差
多发性骨髓瘤的分型
IgD型
国外在1%~3%,我国比例在5%-10%。此型患者发 病年龄偏轻,以50岁以下男性多见,易出现肝脾肿大, 淀粉样变常见,多数患者有本周氏蛋白尿,轻链成分 主要为λ,易合并高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骨质硬化 多见,生存期短,预后不良。
IgM型
易出现高粘滞血症
双克隆型或多克隆型
Del 17p t(4;14)* t(14;16)
Cytogenetic deletion 13q
Hyperdiploidy t(11;14) t(6;14)
*Patients with t(4;14), β2-M < 4 mg/L and Hb ≥ 10 g/dL may have intermediate-risk disease. Dispenzieri A, et al. Mayo Clin Proc. 2007;82:323-341. Fonseca R, et al. Leukemia. 2009;23:2210-2221. Munshi N, et al. Blood. 2011;117:469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