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铁路的影响研究王小林

合集下载

《2024年下穿隧道对既有车站的稳定性影响分析》范文

《2024年下穿隧道对既有车站的稳定性影响分析》范文

《下穿隧道对既有车站的稳定性影响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交通设施的修建愈发普遍,特别是下穿隧道项目的大量建设,其在提供便捷交通的同时,也可能会对现有地面建筑,特别是地铁车站等重要设施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本篇报告将深入分析下穿隧道对既有车站的稳定性影响,以期为相关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下穿隧道与既有车站概述下穿隧道通常指在既有道路或建筑下方修建的地下通道,其施工方法多样,包括盾构法、明挖法等。

而既有车站则指的是已投入使用或正在运营的地铁站等交通设施。

这类设施由于历史原因或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通常需要承受大量的人流和物流压力。

三、下穿隧道对既有车站的稳定性影响分析1. 地质条件影响分析下穿隧道的建设可能会对既有车站所在的地质环境产生影响,包括土壤应力、地下水位和土体位移等。

这些变化可能导致既有车站地基的不稳定,进而影响其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2. 施工过程影响分析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如采用盾构法,可能会对既有车站的周围土体产生扰动,造成土体松动和位移。

此外,施工过程中的振动和噪音也可能对既有车站的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3. 结构安全影响分析下穿隧道与既有车站的距离过近或施工方法不当可能导致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加剧。

这种影响可能表现为既有车站的结构变形、裂缝甚至坍塌等,严重威胁乘客的安全和交通的正常运行。

四、应对措施与建议1. 加强地质勘察与监测:在隧道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监测工作,了解既有车站及其周围环境的地质条件,为施工设计和施工过程提供科学依据。

2. 优化施工方法: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如盾构法、明挖法等,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减少对既有车站的扰动和影响。

3. 加强结构安全保护: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既有车站的结构安全,如设置支护结构、加强结构连接等。

同时,定期对既有车站进行结构检查和维护。

4. 引入新技术与设备: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智能监测系统、新型支护材料等,提高隧道施工的精度和效率,减少对既有车站的影响。

新建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

新建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

新建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杨满仓(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摘要:为了探讨新建隧道下穿施工对上部既有隧道的影响,以上海某工程为例,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新建隧道下穿施工过程中既有隧道的沉降变形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既有隧道随着下穿隧道的开挖而持续性沉降,中点处为沉降最大位置,整体上呈左右对称状,下穿隧道开挖面过叠交处16环后继续开挖对上部既有隧道沉降无影响,最终沉降是下部隧道过叠交处时的1.8倍左右,过叠交处后的开挖扰动对上部隧道有巨大影响,最后通过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

关键词:隧道;下穿;开挖;沉降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B Influence of new tunnel underpassconstruction on existing tunnelYANG Mancang(The 3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12th Bureau Group,Shanxi Taiyuan 030024 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new tunnel underpass construction on existing tunnel, taking a project in Shanghai as an example, 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analysis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settl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the existing tunnel in the process of new tunnel underpass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ttlement of the existing tunnel is continuous with the excavation of the underpass tunnel. The middle point is the largest settlement position, which is symmetrical on the whole. The excavation of the underpass tunnel after the excavation surface passes through the overlap of 16 rings has no effect on the settlement of the upper existing tunnel. The final settlement is about 1.8 times of that when the new tunnel underpasses through the overlap. The excavation disturbance after the overlap has a huge impact on the upper tunnel. Finall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verifi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field measured data.Key words:tunnel; underpass; excavation; settlement 引言随着城市轨道技术的快速发展,应地下交通网络布局的需求,不可避免地出现隧道下穿上部隧道的情况,而隧道的施工会对周围土层造成扰动,特别是施工所带来的土体损失及应力释放会改变周围土体的应力场,由此产生的荷载增量造成上部既有隧道的纵向变形[1-2],若变形过量,会对隧道正常的服役产生较大影响[3-4],如北京地铁6号线下穿越4号线隧道,白水江电站引水隧洞下穿内昆铁路隧道[5-6]。

新建隧道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影响及对策_王晓梅

新建隧道施工对邻近既有隧道的影响及对策_王晓梅
3 施工中的工程对策
3. 1 既有石庙沟隧道加固 新石庙沟隧道与既有 线 净 距 < 20 m,并 且 既 有 隧
道部分衬砌已出现混 凝 土 老 化 等 现 象,为 确 保 既 有 隧 道 安 全 ,对 其 采 取 加 固 措 施 。
具体措施如下: 1) 衬砌背后钻孔 压 注 水 泥 浆,封 堵 衬 砌 和 围 岩 裂 隙 ,隔 离 水 源 ,堵 塞 水 点 ,以 排 除 衬 砌 背 后 积 水 ,增 强 衬 砌与围岩黏接。能使 衬 砌 与 岩 层 结 合 密 实,以 防 止 围 岩 进 一 步 变 形 ,并 相 应 地 加 固 衬 砌 和 使 其 均 匀 受 力 。 2) 在靠近新建线 路 一 侧,对 既 有 线 隧 道 拱 腰 及 边 墙部位采用系统锚杆加固,锚杆为 R25 mm 中空锚杆, 长 3 m,间距 1. 0 m,梅花形布置。 3. 2 新建石庙沟隧道施工措施 新石庙沟隧道施工安排在既有石庙沟隧道加固后 进 行 ,主 要 施 工 措 施 如 下[6 -9 ]: 1) 开挖时采 用“套 拱 法 ”进 洞;进 洞 后 YDK323 + 138 ~ YDK323 + 160 段 采 用 双 侧 壁 导 坑 法 施 工; Ⅳ 级 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单线Ⅴ级围岩采用上部弧形导 坑预留核心土三台阶法施工。几种开挖方法视围岩及 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平滑过渡。隧道开挖后对隧道围岩 进行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
摘要:由于受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相当一部分新建隧道与既有 隧 道 之 间 设 计 距 离 较 近,新 隧 道 施 工 会 对 既 有 隧 道 造 成 不 利 影 响 ,同 时 也 妨 碍 了 新 建 隧 道 的 顺 利 施 工 。 实 践 证 明 ,充 分 考 虑 新 旧 隧 道 的 相 互 影 响 ,并 采 取 有 效 措 施 ,能 够 确 保 既 有 隧 道 结 构 的 安 全 和 新 建 隧 道 的 质 量 。 关键词:既有隧道 新建隧道 施工对策 中图分类号:U455. 3 + 9 文献标识码:B

基坑施工对下方双线地铁隧道影响的数值模拟

基坑施工对下方双线地铁隧道影响的数值模拟

基坑施工对下方双线地铁隧道影响的数值模拟左自波;黄玉林;吴小建;王虓【摘要】针对基坑开挖对下方既有双线隧道影响规律研究缺乏的问题,统计和分析26个国内地铁隧道上部基坑开挖卸载的工程实例,结果表明上部基坑开挖引起隧道的隆起变形值是0.19‰~1.81‰倍的相对开挖宽度,平均值为相对开挖宽度的0.37‰;与单线隧道相比,上部基坑开挖卸载对双线隧道的影响更加显著.提出软土地区双线隧道最大隆起值的修正经验公式,并给出不同斜交宽度条件下双线隧道最大隆起值与卸载率的关系图.以北横通道工程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高架桥箱涵基坑施工对下方已建上海地铁13号线双曲线地铁隧道的影响,探讨不同开挖方式对双线隧道的影响规律.基于所提出的修正经验公式,预测双线隧道的最大隆起值,并提出隧道变形控制的施工建议.【期刊名称】《北京交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43)003【总页数】7页(P50-56)【关键词】基坑;双线隧道;三维数值模拟;抽条开挖【作者】左自波;黄玉林;吴小建;王虓【作者单位】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080;上海建工集团工程研究总院,上海 201114;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080;上海建工集团工程研究总院,上海 201114;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080;上海建工集团工程研究总院,上海 201114;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56.3随着大量地铁的建设运营,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日趋饱和,不可避免在已建地铁隧道的上方开展基坑开挖等施工活动[1-2].基坑土方开挖必然会引起土体扰动变形,导致下方已建地铁隧道产生变形和附加内力[3-4],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营,甚至引发事故.然而,各大城市对地铁隧道变形均有明确的规定,如上海市规定地铁隧道最终绝对位移不能超过20 mm[5],并且这种规定日趋严格.因此有必要开展基坑开挖对下方已建隧道的影响研究.特别是软土地区地铁隧道的变形控制,已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以单条直线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型试验、理论分析、经验解析、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基坑开挖对下方常规隧道影响的变形规律分析和预测研究,并采用施工实时监测、坑内加固设计和时空效应施工等手段进行下方地铁隧道的变形控制。

《下穿隧道对既有车站的稳定性影响分析》范文

《下穿隧道对既有车站的稳定性影响分析》范文

《下穿隧道对既有车站的稳定性影响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下交通设施如隧道、地铁车站等不断涌现。

然而,在新建的下穿隧道施工过程中,其对既有车站的稳定性影响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下穿隧道对既有车站的稳定性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旨在为相关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下穿隧道施工方法及特点下穿隧道施工方法主要包括盾构法、明挖法、沉管法等。

这些方法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土体产生扰动,进而对既有车站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下穿隧道的特点包括埋深较浅、跨度大、施工周期长等,这些特点使得其对既有车站的稳定性影响更为显著。

三、下穿隧道对既有车站的稳定性影响分析1. 土体扰动下穿隧道施工过程中,土体受到扰动,可能导致土体沉降、隆起等现象。

这些现象会对既有车站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严重时可能导致车站结构变形、开裂等问题。

2. 结构振动下穿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机械、爆破等因素产生的振动,会传递到既有车站结构上,导致结构振动。

长期的结构振动可能对既有车站的结构安全产生威胁。

3. 地下水变化下穿隧道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可能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这种变化可能对既有车站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四、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1. 影响因素(1)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影响下穿隧道对既有车站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包括土层厚度、土质类型、地下水位等。

(2)施工方法:不同的施工方法对土体的扰动程度不同,进而影响既有车站的稳定性。

(3)结构设计:既有车站的结构设计对抵抗施工扰动的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2. 应对措施(1)加强监测:对下穿隧道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土体位移、结构振动等问题。

(2)优化施工方法:根据地质条件和结构设计,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减小对土体的扰动。

(3)加固措施:对既有车站结构采取加固措施,提高其抵抗施工扰动的能力。

(4)合理设计:在新建下穿隧道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对既有车站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小影响。

《2024年下穿隧道对既有车站的稳定性影响分析》范文

《2024年下穿隧道对既有车站的稳定性影响分析》范文

《下穿隧道对既有车站的稳定性影响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交通设施的建设愈发重要。

下穿隧道作为城市交通建设中的一种常见形式,其在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对既有车站的稳定性影响不可忽视。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下穿隧道建设对既有车站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二、下穿隧道与既有车站的概况下穿隧道通常指在已有道路或轨道下方建设隧道,以实现车辆通行或交通转换。

而既有车站则是已投入使用的轨道交通站点,承载着较大的客流和交通压力。

在下穿隧道建设过程中,由于其与既有车站地理位置相近,施工及运营对既有车站的稳定性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三、下穿隧道对既有车站稳定性的影响分析1. 地质条件变化下穿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地层移动、土体扰动等现象,从而改变既有车站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

这种地质条件的变化可能对既有车站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如导致车站结构变形、地基沉降等问题。

2. 振动与噪声影响下穿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可能对既有车站的结构和设备造成一定影响。

长期来看,这些振动和噪声可能加速车站结构的老化,影响车站内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对乘客的出行体验造成不良影响。

3. 交通压力与客流变化下穿隧道的建设及运营可能改变既有车站的交通压力和客流分布。

一方面,下穿隧道的通行能力可能分流部分原本经过既有车站的客流;另一方面,施工期间可能对既有车站的交通组织产生影响,导致客流分布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对既有车站的稳定性和运营效率产生一定影响。

四、应对措施与建议1. 加强地质监测与评估在下穿隧道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地质监测与评估工作,实时掌握地质条件变化情况。

通过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措施,确保既有车站的稳定性。

2. 优化施工工艺与控制振动噪声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手段,减少下穿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声。

同时,采取有效的隔振和降噪措施,降低对既有车站结构和设备的影响。

3. 合理组织交通与客流疏导在下穿隧道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应合理组织交通和客流疏导工作。

铁路隧道下穿既有连续刚构桥施工相互影响及工程应对措施研究

铁路隧道下穿既有连续刚构桥施工相互影响及工程应对措施研究

铁路隧道下穿既有连续刚构桥施工相互影响及工程应对措施研究发布时间:2022-04-27T09:39:58.409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41卷第1月第1期作者:陈连喜[导读] 目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大规模发展阶段,铁路网规划陈连喜湖南交通国际经济工程合作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目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大规模发展阶段,铁路网规划也日渐完善,西南地区铁路建设也紧跟步伐,势必会带动大规模的山岭隧道建设。

限于西南地区崇山峻岭,无论是公路还是铁路线路,桥隧比都非常高,必然会出现对线型要求严格的高铁、既有铁路复线、扩能改造工程的大量建设。

限于西南地区地形条件,山岭隧道在前期选线及后期施工建设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与既有运营铁路、公路桥梁近接相交的情况。

关键词:铁路隧道下穿;刚构桥施工;施工相互影响;工程应对措施研究隧道下穿既有桥粱施工过程中,毫无疑问会导致周边一定范围内围岩产生变形和位移,当周边围岩的应力及变形传递到桥梁时,会打破桩基周围土体原有已经平衡的应力状态,降低桩基及上部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自稳能力,直接影响既有运营桥梁的正常使用,甚至会导致桥梁桩基结构及上部结构产生失稳破坏。

同时,由于既有桥梁多种荷载的作用,将严重影响到隧道自身开挖阶段的施工效率,后期运营阶段的安全也势必受到影响3。

隧道邻近既有桥梁施工不仅直接增加工程建设成本,甚至会引发重大施工事故,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展新建隧道下穿既有运营桥梁条件下的桥梁与隧道两者的相互作用及工程应对措施研究显得意义重大。

一、研究铁路隧道下穿施工工程的意义目前,有关隧道工程近接施工方面的分析讨论大体上可归纳成三大类别:新建工程接近既有隧道、新建隧道接近既有工程、两条及以上新建隧道近距离同期施工例。

在新建隧道近接下穿既有桥梁施工研究方面,绝大多数研究均集中于浅埋暗挖法及盾构法施工的城市地铁和地铁车站近接既有城市桥梁施工,且施工所近接的既有桥梁一般较矮,结构形式较为简单,多为简支梁桥,并且多数研究只单方面考虑新建隧道施工对邻近既有桥梁影响,很少关注运营桥墩对新建隧道施工过程及安全保障的影响。

新建隧道正交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

新建隧道正交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
武 湖公路隧道 超 近接 工程 ,运用 三 维有 限元数 值 模
拟 方法 ,深入分 析 了 区间盾 构 隧道施 工 对 玄武 湖 隧
道 结构的影 响。
李围等 运用 大 型通用 有 限元 软件 A N S Y S ,研 究 了不 同的盾构 顶 推力 和 同步 注浆未 及 时起 到 支撑 作用 的两 种施工 工 况下 ,新 建 盾 构隧 道 近接 下穿 施 工对地 下大型结构所产 生 的影 响。
0 引 言
上 、下行线 近距 离交 叠 区间 隧道 工程 ,运 用有 限元
近年来 ,随着 我 国轨 道交 通 的迅速 发 展 ,地 铁 工程 的修建 不 断增多 。错综 复 杂 的地 下结 构 易导 致 隧道施工遭 遇与 既有 隧道 的近接 施 工 问题 ,给施 工
造成 了极大 困难 。
事工程项 目管理工作 。E - m a i l : 1 9 1 9 1 3 1 5 1 3 @q q . c o m 。
路 基 工 程 S u b g r a d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1 7年第 l期 ( 总第 1 9 0期 )
越地层条件 为粉质黏土层夹粉 土层 。 土层及初 期支护物理 力学 参数 ,见表 1 。
胥俊玮 :新建 隧道正交下 穿施 工对 既有隧道的影响
D O I : 1 0 . 1 3 3 7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8 2 5 . 2 0 1 7 . 0 1 . 3 5
・ 1 6 9・
新 建 隧道 正 交 下 穿施 工对 既 有 隧 道 的影 响
参考。
新建地铁 隧道近 距离 下 穿 既有 隧道 是 最 常见 的 结构 形式之一 ,主要包括正交 与斜交 下穿 两种类 型 。 由于新 建隧道 近距 离下 穿过 程 中不 可避 免 地对 既有 地铁运 营 隧 道 造成 影 响 ,并 引起 地表 沉 降 或 隆起 , 而地 铁运营对其轨 道变形又有非 常严格 的控 制标 准 , 通常地 铁隧 道下 穿既 有地 铁运 营 隧道 多为 “ 特 、一 级风 险工程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7·
表现于岩体完整性较差 、局部破碎,施工中部分地段 可能会发生坍塌 、掉块及突水 。 3 3. 1 数值模拟
模型的建立 本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 MIDAS GTS 进行二维模 拟分析。根据其围岩性质和设计需要,并考虑开挖影
响的范围选取合理的区域及尺寸建立模型,模型尺寸 为宽 × 高 = 57. 0 m × 34. 5 m,模型上部为既有铁路 。 模型地表为自由边,两侧采用法向变形约束,底部采 用全约束 。初始应力场仅考虑土体自重应力场,不考 虑地层构造应力 。 本模型建模时所采用的地层和材料参数以及隧道 支护参数如表 1 、表 2 。

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时,既要保证隧道的 施工安全又要保证既有铁路的运营安全 。 大量的地铁 降和变形 隧道工程实践表明,城市隧道施工势必会引起地层沉 [1 , 2 ] 。地层移动,一方面在地表引起不均匀
沉降,另一方面直接引起相近结构物的变位,当变位 [3 ] 不均匀时还会产生附加应力 。 对于既有铁路来说, 当土体发生沉降时,轨枕的支撑面会随之下沉,轨道 的多支座超静定系统也遭到破坏 。在列车的动荷载作 用下,这些支撑面下沉的轨枕带着轨道产生较大变形 量,导致轨道中应力大大升高 。土体沉降过大时可使 轨道断裂,甚至会造成出轨事故
收稿日期: 2012 - 02 - 14 作者简介: 王 小 林 ( 1963 - ) ,男,陕西蓝田人 。 副教授,硕 士 mail: 生 导 师,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地 下 结 构 工 程 。 Elijiwei1126@ 163. com。
王小林,等: 新建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铁路的影响研究
中等风化 18. 5 粗粒花岗岩 微风化粗 9. 0 粒花岗岩 注浆层 喷射混凝土 锚杆
地层和材料参数
密度 厚度 弹性模量 泊松 粘聚力 摩擦角 侧压 / m / ( g·cm -3 ) / MPa / kPa / ( ° ) 系数 比 1. 6 5. 0 2. 03 2. 30 2. 45 2. 53 2. 45 2. 50 7. 85 7. 5 8. 7 0. 35 0. 24 17 60 2000 8000 24 30 35 40 0. 70 0. 32 0. 18 0. 15
图1 区间隧道与铁路位置关系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区间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段,表覆第四系全新统人 工堆积层,下伏燕山晚期花岗岩,局部糜棱岩 、 砂土 状碎裂岩及碎裂状花岗岩发育,煌斑岩 、 花岗斑岩岩 脉穿插 。基底稳固,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局部具弱 承压性,富水性贫 - 中等 。 由于本段区间隧道位于破碎带及破碎带影响范围 内,受其影响,岩体风化较强烈,节理发育,花岗斑 岩及煌斑岩脉体的侵入更进一步加剧了岩体的破碎, 形成了相对不均匀的岩石地基 。对暗挖段的影响主要
· 106·
路 基 工 程
Subgrade Engineering
2012 年第 6 期 ( 总第 165 期)
新建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铁路的影响研究
1 1 2 王小林 ,李冀伟 ,刘砚鹏 ,李 1 1 岳 ,寇永照
( 1. 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西安 710054 ; 2. 中交水规院京华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北京 100101 )
表1
名称 填土 强风化粗 粒花岗岩
图2
隧道计算模型
3. 2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为控制铁路路基沉降量,左、右线隧道采取台阶
法施工 。根据地勘资料对底层进行了仿真建模 。 在隧 道施工过程中,既有铁路是正常运营的,因此,在对 铁路路基竖向变形的分析中,必须考虑车辆荷载的影 响。根据不同的注浆半径模拟所得到的地层竖向变形 结果如下: ( 1 ) 当未采用注浆加固措施时 ( 图 3 ) ,隧道下 穿既有铁 路 所 引 起 的 地 表 最 大 沉 降 量 为 21. 93 mm, 隧道拱顶最大沉降量为 35. 15 mm。
要: 隧道施工时势必会引起周围地层移动,当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时,就会引起既有铁路 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影响铁路正常运营 。以某新建地铁区间隧道下穿铁路的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利 用 MIDAS GTS 数值模拟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 。 重点分析了隧道利用半断面深孔注浆时,不 同的注浆半径对地层所起到的加固效果 。在保证施工及运营安全又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注 浆加固范围 ( 半径) ,并提出保证铁路正常运行的针对性措施 。 关键词: 下穿施工; 沉降; 注浆半径; MIDAS GTS 中图分类号: U455 0 引言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 - 8825 ( 2012 ) 06 - 0106 - 04 既有铁路是几大城市之间的运输大动脉,是煤炭 运输及沿海众多港口的重要疏港通道 。 新建地铁区间 隧道下穿既有铁路,隧道断面为马蹄形断面,内净空 为 6. 3 m ( 宽) × 6. 6 m ( 高) ,均采用暗挖法施工, 线间距约为 13. 0 m,隧道埋深约 10. 0 m。铁路每日列 车上行 68 列,时速为 95 km / h ,下行 69 列,时速为 90 km / h ; 钢轨 60 kg / m 标准轨,轨枕 ⅢA 型轨枕,弹 条Ⅱ 型扣件,道床为一级道碴 。区间隧道与铁路位置 关系如图 1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本文以某新建地
铁区间隧道下穿某既有铁路的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 [5 , 6 ] ( 利用小 为确保线路安全,设计应采用超前支护 导管及大管棚进行超前支护) 。 并且根据地质情况及 工程的重要性,对该隧道半断面进行深孔注浆堵水并 加固地层,浆液选用水泥 - 水玻璃双液浆 。 然而注浆 加固地层的费用较高,所以在保证施工及运营安全又 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确定出合理的注浆加固范围就显 得尤为重要 。 本文针对某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某既有铁路的工程 实例,运用 MIDAS GTS 数值分析软件进行了数值模 拟,研究不同的注浆半径 ( 注浆半径为隧道开挖轮廓 线至注浆边缘的尺寸) ,对地层的注浆加固效果,以 确定合理的注浆加固半径 。 1 工程概况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