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戏曲报灯名

合集下载

报灯名

报灯名

三阳开泰灯
图案一般由由松树、 羊、太阳组成。羊与阳 同音双关,三羊寓三阳。 民间喜此,因它既表示 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也 寓指兴旺发达,诸事顺 遂。
四季平安灯
灯笼上画四季花的图案, 寓意“四季平安”;四季康 泰,安居乐业。
五子夺魁灯
古代有个姓窦的人,很会教育子 女。他要求子女学习刻苦勤奋,并为 子女聘请名师,且让子女遍读家中万 卷藏书。他的五个儿子整日耳濡目染, 后来个个都有成就,被人称为“燕山 窦氏五龙”。画中表现的是兄弟们嬉 戏的情景。

打 唱 念
艺术特征——(2)写意性
舞台布置的写意──一桌二椅
现代京剧: 广义地说,五四运动之后直至今天的所有反映现实 生活的京剧都可视为现代京剧。狭义地说,在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双百方针指导下,通过戏 曲改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作的反映社会现实 生活的新京剧就是现代京剧。
现代京剧曲目
七擒孟获
古代著名的军师诸 葛亮,在一次战役中 七次抓住对方的大将 军孟获,诸葛亮为了 达到“攻心为上”的 目的,又七次放走了 他。最后,这员大将 终于真心实意的归顺 了诸葛亮这边的军队。
八仙过海
八仙过海是一种流传最广的汉族民间传说。相传白云仙 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来庆贺。回程 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 海、各显神通” 的起源。后来,人们把这个典故用来比 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
六国封相灯
七擒孟获灯
八仙过海灯
九子十成灯
十面埋伏灯 天雷击死张继保
吕布戏貂蝉
昭君打马和北番
报 灯 名
大宋:大宋天子坐龙庭,包相回朝转,午门办花灯。
我办的是 :一团和气灯,和合二圣灯,三阳开泰灯, 四季平安灯, 五子夺魁灯,(是)六国封相灯, 七擒孟获灯 ,八仙过海灯,九子十成灯, (是)十面(的)埋伏灯。

《报灯名》教学设计

《报灯名》教学设计
2.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具有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意识,提升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玩游戏、情景创设的方式,让学生在视听、讨论、模仿、表演等过程中快乐学习。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识记丑角的分类;数板的定义。
2.能模仿完成丑角身段动作(垫步、前后移颈、骑马)
3.能有韵味地念诵《报灯名》。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PPT 响板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1.师生问好
律动《木瓜恰恰恰》。
2.游戏:小脸儿告诉你
引导学生表现(高兴、悲伤、生气)的情绪
3.PPT展示
⑴九宫格表情
(无妆到有妆)
⑵丑角剧照
设问:表情从生活中汇聚到舞台上,就变成了生动的表演,有同学知道这是哪种戏剧类型吗?属于哪个角色呢?
1.PPT 研学案
巧妙设计题目,让学生自主思考,答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习模仿,进一步激发对京剧的喜爱之情。
结束阶段
1.总结
丑角的分类;
什么是数板;
表演好“小灯官”需要怎样做;(引导从表情、声音、身段分析)
2.推荐剧目《卖水》,进行课后延伸。
3.下课
研学案
回顾课堂内容,加深记忆;推荐新的剧目,希望学生课后更加关注京剧,成为京剧艺术的小小传播者。
以此段作为学习和了解京剧的切入点,非常恰当。
教学策略
基于对作品的分析以及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爱表现的特点,选择《灯灯名》这段京白数板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以学唱《报灯名》、学做“小灯官”、活化“丑角”的思路串联教学内容,运用引导、游戏、模仿、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音乐材料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认知规律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结合声音、动作、表情表现《报灯名》,体验京剧丑角的魅力。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2课观看京剧丑角的念白《报灯名》花城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12课观看京剧丑角的念白《报灯名》花城版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在三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和简单的京剧唱段。他们对音乐的基本节奏、旋律和表演有一定的了解,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根据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他们对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音乐课程比较感兴趣。在学习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的听觉分辨能力和音乐表现力。在学习风格上,学生们喜欢通过观看视频、参与互动和集体演唱等方式进行学习。
- 《京剧史话》: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
- 《京剧表演艺术》:深入介绍京剧的表演技巧和舞台艺术。
- 《京剧音乐教程》:让学生学习京剧的唱腔、曲调和乐器知识。
- 《京剧脸谱与服饰》:解析京剧中的脸谱意义和服饰文化。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学生可以在家中观看其他京剧表演视频,加深对京剧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 课堂提问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京剧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京剧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京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京剧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京剧剧目或角色,编写一段念白,并尝试用京剧的唱腔演唱出来。例如,可以编写一段丑角的念白,表现其机智和幽默。
2. 设计一个京剧表演场景,包括角色、动作和唱词。
答案: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个京剧表演场景。可以选择一个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并确定角色、动作和唱词。例如,可以设计一个皇帝和官员的场景,表现皇帝的威严和官员的忠诚。

花城版音乐三下第12课《报灯名》ppt课件1

花城版音乐三下第12课《报灯名》ppt课件1
Biblioteka 京 剧 的 行 当生



京剧的表现手段: “唱” “念” “做”“打”
大宋:大宋天子坐龙庭,包相回朝转,午门办花灯。 我办的是 : 安灯, 一团和气灯,和合二圣灯,三阳开泰灯,四季平
五子夺魁灯,六国封相灯,七擒孟获灯 ,八仙过海灯,九子十 成灯, (是)十面(的)埋伏灯。这些个灯,那些个灯,灯官我一时报 不清, 往后瞧又一层:吕布戏貂婵,(是)大闹凤仪亭 往后瞧又一篇:昭君打马和北番,(是)要过雁门关 瞧又一套又套,清风亭,天雷打死了张继保
这个唱段选自传统京剧《打龙袍》。是京剧丑角的一段念白(京白)。讲述的是 包拯回朝,趁元宵节请仁宗在午门观赏花灯,灯官报灯名,巧施妙计教育宋仁宗 认母的故事。 丑行的人物角色都是小人物,但性格开朗、乐观,从扮相到表演滑稽幽默, 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这段念白里包含了很多民间传说、历史故事 和传统典故,非常生动有趣,是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观念的很好素 材。 京剧中的念白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韵律化的“韵白”,一种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接近于生活语言的“京白 ”。 《报灯名》是一段经典京白, 内容通俗,语音、语调接近生活,很有节奏感和音乐性,读起来铿锵悦耳,比 较易于一年级学生学习。 所以这一内容编排在一年级音乐教学中作为学习和了解京剧的起点,非常恰当。

报灯名 京剧《打龙袍》选…1

报灯名 京剧《打龙袍》选…1

《报灯名》教学设计冀少版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京剧《打龙袍》选段教材分析:本课内容设计通过音乐活动—欣赏、唱歌、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学唱国粹京剧《打龙袍》选段——《报灯名》。

并通过音乐实践——模唱、模仿、表演体验京剧丑行的特点。

本堂课充分发挥多媒体视觉、听觉的作用,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直观了解京剧打龙袍选段《报灯名》的相关知识,从京剧简单的念白开始学习,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习念白并了解其中内容典故,传承历史文化精髓,弘扬中华民族美德。

教学目标:1、学习新知识念白,感受“数板”的节奏特点。

学习并了解丑行的分类。

3、带点儿京腔、模仿选段中的动作表演念白《报灯名》。

教学重点:学唱《报灯名》。

教学难点:表现出京腔念白的韵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丑角行头、电子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元宵节是哪一天?元宵节都有哪些习俗?你们是怎么度过元宵佳节的?生:吃元宵,去看灯会……师:那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灯?生:……师:你们看到的灯可真不少,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灯的名字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吧(播放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元宵节花灯的图片后,教师敲板鼓学生读报灯名)生:兔子灯,荷花灯。

金鱼灯,许愿灯。

孔雀灯,老鼠灯。

鸳鸯灯,猴子灯。

老虎灯,娃娃灯。

平安灯,吉祥灯……2、新课欣赏分析——《报灯名》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说的都是现代的灯名。

元宵节古代大宋年间就有了,每到元宵佳节来临,家里的老老少少纷纷走出家门,结伴去看花灯。

那时候大宋皇帝的文武百官当中,就有专门为皇帝报灯名的灯官。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灯官是怎么报灯名的?在观看后请同学们说出这段《报灯名》和你们刚读得那段灯名有什么区别?(初次播放灯官《报灯名》视频,生答,师评价)生:有节奏感。

师:同学们你们的听力真是好,那我们刚观看的视频,并没有咿咿呀呀的唱京剧,而是只念不唱。

这样的表现形式在京剧当中叫做念白。

京剧中的念白又分为:京白和韵白两种。

京白基本上就是北京话。

小学二年级音乐-京剧《报灯名》教案

小学二年级音乐-京剧《报灯名》教案

天帝知道后十分生气,立即传旨让天兵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财
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
危险,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了这个消息,吓得不
知道怎么办才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想出个办法, 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赞,便分头 准备去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 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 以为是大火把人们都烧死了,心中大快。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 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会京剧《报灯名》,了解京剧数板节奏 带用京腔,带上动作表演《报灯名》
教学准备
音乐教学课件、视频、音频
教学过程
教学复备


传说在很久以前,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打死了。
教学内容
京剧《报灯名》
课 型 √唱歌课 √欣赏课 □器乐课 √ 综合课
全册备课人 教学目标
常月
复备人
1、初步了解京剧四大行当,重点认识丑行,激发学习京剧的兴趣从而喜爱京 剧艺术。 2、在听、看、读、演的活动中感受数板的表演方式及丑的特点。 3、学习京剧《报灯名》,能用京腔,带上动作表演。
教材分析
《报灯名》是教育部指定的 15 首京剧教学曲目之一,它选自传统京剧《打 龙袍》,为包拯回朝,趁元宵节请宗仁在午门观赏花灯,灯官报灯名时的数板。 数板是突出节奏的作用。将节奏相对自由的语言纳入固定节奏的规范之中。 数板是丑角念白的一种形式,字音强弱分明,节奏性强。它可以用打击乐伴 奏,从而使语言的节奏更为强烈,鲜明。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京剧《报灯 名》,教学难点是带用京腔,带上动作表演《报灯名》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观看京剧丑角的念白《报灯名》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观看京剧丑角的念白《报灯名》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观看京剧丑角的念白《报灯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观看京剧丑角的念白《报灯名》》选自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下册。

本节课通过欣赏京剧丑角的念白《报灯名》,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教材以富有童趣的图文结合方式,向学生介绍了京剧的角色、脸谱、唱腔等元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一定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但对京剧的了解相对较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初步认识京剧,了解其基本知识,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角色、脸谱、唱腔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模仿、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欣赏京剧的艺术魅力。

2.难点:学生能理解京剧的唱腔特点,感受京剧角色的韵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模仿、实践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道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趣味小故事引入京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播放《报灯名》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魅力。

3.讲解:介绍京剧的基本知识,如角色、脸谱、唱腔等。

4.模仿:学生模仿京剧念白,体验京剧的角色扮演。

5.实践:分组进行京剧唱腔练习,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6.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京剧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角色:生、旦、净、末、丑•脸谱:红、黑、蓝、绿、黄•唱腔:高、亮、脆、柔、媚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能熟练说出京剧的基本知识。

2.学生能欣赏并简单分析京剧的艺术特点。

3.学生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展示京剧唱腔。

报灯名

报灯名

-
十面埋伏
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与汉王刘 邦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 展开最后的大决战,刘邦起用以30 万汉军的绝对优势把十万楚军紧紧 包围在垓下楚营内。
夜间,刘邦让会楚国方言的汉兵 用箫吹楚曲,唱楚歌,以此动摇楚 军军心。楚军听到乐声克勾起思乡 之情,斗志瓦解,纷纷逃散,楚国 将领 项羽身边仅剩下千余人,于是 决定黎明突围,带领剩余的 800余 骑兵杀出重围,与汉军冲战数次, 最后逃到乌江边,只剩他一人一骑, 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
四季平安灯
灯笼上画四季花的图案, 寓意“四季平安”;四季康 泰,安居乐业。
“五子夺魁”借 历史上五个名人并 列的习惯,画五个 童子争夺头盔,以 示子孙个个贤能, 积极向上。
-
五子夺魁灯
古代有个姓窦的人,很会教育子 女。他要求子女学习刻苦勤奋,并为 子女聘请名师,且让子女遍读家中万 卷藏书。他的五个儿子整日耳濡目染, 后来个个都有成就,被人称为“燕山 窦氏五龙”。画中表现的是兄弟们嬉
-
-
-
-
选自传统京剧《打龙袍》
宋朝时候,丞相包拯到陈州救济灾民,遇 失明老妇人告状。此妇实为当今皇帝的母亲 李宸妃,当年因被坏人陷害,流落民间。包 拯回朝,告诉的仁宗皇帝,仁宗知情后,惩 处了坏人并亲迎李宸妃回朝。李宸妃责备儿 子不孝,命包拯行罚,包拯请仁宗脱下龙袍, 打袍示警。
-
你觉得我们听到的这段《报灯名》 是京剧中的那个角色表演的吗?
戏的情景。
-
六国封相灯
六国封相讲的是战 国时候苏秦的故事。 战国七雄中,秦国仗 着强盛不断进攻邻国。 其它六国都很害怕, 想方设法去对付它。
苏秦提出“合纵”抗 秦的主张,结果他成 功了。第二年,六国 诸侯订立了合纵的联 盟。苏秦挂了六国的 相印,成了显赫的人 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 剧 的 行 当




京剧的表现手段: “唱” “念” “做”“打”
大宋:大宋天子坐龙庭,包相回朝转,午门办花灯。
我办的是 : 安灯, 一团和气灯,和合二圣灯,三阳开泰灯,四季平
五子夺魁灯,六国封相灯,七擒孟获灯 ,八仙过海灯,九子十 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是)十面(的)埋伏灯。这些个灯,那些个灯,灯官我一时报 不清,
往后瞧又一层:吕布戏貂婵,(是)大闹凤仪亭
往后瞧又一篇:昭君打马和北番,(是)要过雁门关 瞧又一套又套,清风亭,天雷打死了张继保
这个唱段选自传统京剧《打龙袍》。是京剧丑角的一段念白(京白)。讲述的是 包拯回朝,趁元宵节请仁宗在午门观赏花灯,灯官报灯名,巧施妙计教育宋仁宗 认母的故事。 丑行的人物角色都是小人物,但性格开朗、乐观,从扮相到表演滑稽幽默, 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这段念白里包含了很多民间传说、历史故事 和传统典故,非常生动有趣,是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观念的很好素 材。
京剧中的念白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 一种是韵律化的“韵白”,一种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接近于生活语言的“京白 ”。 《报灯名》是一段经典京白, 内容通俗,语音、语调接近生活,很有节奏感和音乐性,读起来铿锵悦耳,比 较易于一年级学生学习。 所以这一内容编排在一年级音乐教学中作为学习和了解京剧的起点,非常恰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