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湾区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世界最牛八大湾区分析

世界最牛八大湾区分析
矶比弗利湾
位于美国好莱坞西南面的比弗利山是一座专为富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小镇。不到6平方公 里的比弗利山庄是名人家园和各类商店的汇集地。
纽约长岛和洛杉矶比弗利湾区都是以庄园的大尺度为主,发展住宅功能的富人聚居区。
3.1 世界八大湾区
3) 东京湾
日本本州岛南部海湾。为房总、三浦两半岛所环抱,以浦贺水道连太平洋。房总的洲崎、 三浦的剑崎连线以北的水域。南北长80公里,东西宽20-30公里,湾口仅8公里,里阔外狭, 为陷落海湾。沿岸深10-20米左右,填海造陆面积达1.3万公顷。引进了展示、博览、娱乐、 休憩等大型项目,强化文化、信息、商业、教育、居住等功能。
3.1 世界八大湾区
7)布里斯班鲁沙湾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Noosa湾,凭借湾区内宛如天堂般的自然美景及其绝无仅有的尊贵气 质,成为了世界上最适合人居的、顶级休闲生活之地。采用街区式规划,形成了独特的高端 居住文化,强调和谐的资源共享通过互有呼应的布局和集中式景观长廊的规划,为居住者建 立心灵想像空间和情感寄托场所。
3.1 世界八大湾区
8)马来西亚布茹拉湾
位于兰卡威城马六甲海峡与安达曼海之间的马泰边境交界,它的西海岸有一处幽静美 丽的海滩-Burau湾。这里不仅有条件超一流的现代化酒店,还有各种特色风情的惬意度假 村。
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度假湾区。
世界八大湾区总结
长岛 (美国) 浅水湾 (香港) 鲁沙湾 (澳大利亚) 比弗利湾 (美国)
布茹拉湾 (马来西亚) 双水湾 (澳大利亚) 东京湾 (日本)
霍克湾 (新西兰)
3.1 世界八大湾区
1) 纽约长岛
长岛是北美洲在大西洋内的一个岛,位于北美洲东海岸边,属于美国纽约州。长190千米, 宽约20~30千米,它从纽约港伸入北大西洋。

世界著名八大湾区

世界著名八大湾区

世界著名八大湾区当世界八大豪宅湾区生活成为世界富豪追求的极高生活境界和目标的时候,【湾区】这个词汇因此而被沾上“金钱与智慧并得”的符号,追求奢侈的湾区生活,是富豪更是普罗大众的梦想。

【湾区】要演绎为富人豪宅区往往需要一定时间的培育,直到周边的配套完善而成熟起来、居住的人群聚集生活丰富起来才有可能成形。

所以,有眼光的人,买房买在【湾区】发展初期。

这也是最划算又保值升值的。

现世界公认的八大成熟湾区大多指洛杉矶比弗利山庄、纽约长岛、东京东京湾、悉尼双水湾、香港浅水湾、新西兰霍克湾、马来西亚Burau湾以及布里斯班Noosa湾(下文将详细介绍)。

该八大湾区物业的共同点是不仅拥有一线的海景资源和核心地段,而且在时间的洗礼下造就了优质的人文氛围与人居环境。

在八大湾区里,由全球最高水平的建筑工艺造就的经典传世之作比比皆是。

湾区物业不仅是人类居住的梦想之地,也是投资房产保值增值的主流区域。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入住“世界湾区”,就意味着居住的品味与价值与世界顶级水准同步。

虽说要媲美世界八大湾区,尚需时日。

然中国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美国洛杉矶——比弗利山庄:作为好莱坞明星和洛杉矶豪富们等美国顶级知名人物居住的地方,比弗利山庄是美国洛杉矶临湾地带最有名的富人区。

这个方圆十多公里的居住区犹如人间仙境一般,林荫道花木葱茏,草坪鲜嫩欲滴,繁花争奇斗艳。

所以如果你去了好莱坞而不去比弗利山,就像到了中国北京不去长城一样。

这里别墅的价格令人瞠目结舌,平均价格在600万美元左右,最差的也有500万美元。

这里不仅拥有最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同时还是世界闻名的景点,很多国际会议经常在此召开。

方圆十多平方公里,美国洛杉矶临湾地带最有名的富人区,拥有完善的生活配套和包括私人飞机在内的豪华而便捷的交通工具,是好莱坞明星和洛杉矶豪富争相选择之地,也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新西兰——新西兰霍克湾区(HawkeCHR(39)s Bay):位于新西兰的霍克湾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崖岸曲折,形势险要,是世界另类游客探险的好地方。

世界十大海湾简介

世界十大海湾简介
名称
位置
描述
阿拉斯加湾
位于美国阿拉 斯加州南端
是世界9大著名海湾之一,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南端、介于阿拉斯 加半岛与亚历山大群岛之间,为北太平洋自然条件较好的海湾之 一,其沿岸分布着安克雷奇、西厄德、瓦尔德兹和科尔多瓦等良 港,是美国宣布战时必须要控制的海上航道咽喉的第一个。
世界十大海湾
名称 几内亚湾
位置
描述
,西非海岸外 赤道与本初子午线在几内亚湾交汇。几内亚湾——非洲最大的海
的大西洋海湾, 湾。几内亚湾西非海岸外的大西洋海湾。从赤道附近的洛佩斯角
是大西洋的一 (Cap Lopez)向西延伸至西经7°的帕尔马斯角(Cape Palmas)。西
部分
起利比里亚的帕尔马斯角,东止加蓬的洛佩斯角。沿岸国家有利
世界十大海湾简介
世界十大海湾
名称 孟加拉湾
位置 印度洋北部
面积
描述
217万平方公 里
是世界最大的海湾。孟加拉湾,在赤道之北,西 临印度半岛,东临印度海外领地安达曼群岛—尼 科巴群岛,北临缅甸和孟加拉国,南在斯里兰卡 至苏门达腊岛一线与印度洋本体相交,通过缅甸 海的马六甲海峡与暹罗湾和南中国海相连。
波斯湾
是阿拉伯海西 波斯湾,是阿拉伯海西北伸入亚洲大陆的一个海湾,位于伊朗高
北伸入亚洲大 原和阿拉伯半岛之间,西北起阿拉伯河河口,东南至霍尔木兹海
陆的一个海湾, 峡,长970多千米,宽56-338千米,面积24.1万平方千米。平均水
位于伊朗高原 深约40米,最大深度104米。
和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人称这一地区为阿拉伯湾,但按亚洲地理学的国际性外海
西比岛等。大陆架平均宽不到20海里,其西部急剧下降到深4,
000米的几内亚海盆,最深处达6,363米。地处赤道带,有几内

世界三大湾区发展对中国湾区的经验启示

世界三大湾区发展对中国湾区的经验启示

世界三大湾区发展对中国湾区的经验启示1. 引言1.1 概述湾区经济是指三大湾区,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三大湾区分别是美国的旧金山湾区、日本的东京湾区和韩国的汉城湾区。

这三大湾区以其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创新能力,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在近年来陆续成立了一系列的湾区,如珠三角、杭甬湾、京津冀等。

这些湾区正在逐步崛起,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

与世界三大湾区相比,中国的湾区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优势。

本文将探讨世界三大湾区发展经验对中国湾区发展的启示,分析湾区发展的背景和意义,分享三大湾区发展的经验,探讨中国湾区发展的现状与挑战,提出借鉴三大湾区发展经验的启示,并给出加快中国湾区发展的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希望能为中国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湾区发展的背景和意义湾区发展是指以湾区为核心地带,建设一体化、高效率的城市群,是全球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湾区地处海陆交通便利的位置,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具有发展成为国际化都市群的潜力。

湾区发展的意义在于,可以有效整合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建设湾区,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的协同发展,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湾区发展还可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人才流动和交流。

湾区发展不仅可以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推动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增长。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湾区发展可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湾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长远发展价值。

2.2 三大湾区发展的经验分享1. 旧金山湾区的成功经验:旧金山湾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湾区之一,其成功经验包括先进的科技产业和创新生态、发达的金融服务业、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等。

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旧金山湾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世界三大湾区发展对中国湾区的经验启示

世界三大湾区发展对中国湾区的经验启示

世界三大湾区发展对中国湾区的经验启示
世界三大湾区包括美国的旧金山湾区、日本的东京湾区和德国的莱茵-鲁尔湾区。


些湾区在经济、文化和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为中国湾区
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启示。

首先,三大湾区都是由多个城市或地区组成的。

例如,旧金山湾区包括旧金山市、奥
克兰市、圣何塞市等多个城市,这些城市在经济和文化上都有不同的亮点和优势。

因此,
中国的湾区应该加强多个城市的协同合作,让每个城市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共
同促进湾区的发展。

其次,三大湾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

例如,旧金山湾区拥有世界上最大
的科技公司集聚地——硅谷,这里孕育了苹果、谷歌和Facebook等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

因此,中国的湾区应该重视科技创新,建立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鼓励科技公司
的发展,并吸引全球范围内的科技人才。

最后,三大湾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例如,东京湾区致力于减少空气
和水污染,通过绿色能源的使用来保护环境。

因此,中国的湾区应该重视可持续发展,加
强环保工作,减少污染,推广绿色能源等可持续发展措施。

总之,世界三大湾区的发展对中国湾区具有很多启示,包括加强多个城市的协同合作、重视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只要中国湾区能够在这些方面做出精准、有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迅速成为国际一流的湾区。

国外著名湾区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著名湾区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著名湾区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湾区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引擎和增长极。

本文旨在探讨国外著名湾区的发展经验,并深入分析这些经验对我国湾区发展的启示。

我们将首先概述国外著名湾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状况,然后详细分析这些湾区在规划、政策、创新、人才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将揭示我国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旨在为我国湾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湾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和协调发展。

二、国外著名湾区概况全球范围内,著名湾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经济实力和创新活力,成为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以下是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外著名湾区的简要概况。

旧金山湾区(San Francisco Bay Area):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被誉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摇篮。

这里汇集了硅谷等高科技产业聚集地,孕育了众多世界知名企业,如谷歌、苹果、脸书等。

旧金山湾区不仅科技产业发达,还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多元的文化氛围,吸引了全球人才汇聚。

纽约湾区(New York City Bay Area):位于美国东海岸,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和商业枢纽之一。

纽约湾区拥有华尔街等世界著名的金融机构,以及众多跨国公司的总部。

同时,这里也是文化艺术和时尚的中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投资者。

东京湾区(Tokyo Bay Area):位于日本本州岛东部,是亚洲最具影响力的经济中心之一。

东京湾区聚集了大量的制造业、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同时拥有世界级的港口和航空枢纽。

这里的教育资源丰富,科研实力强大,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伦敦湾区(London Bay Area):位于英国东南部,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伦敦湾区拥有世界顶级的金融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同时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和国际贸易的重要中心。

这里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为湾区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粤港澳大湾区系列课4 对标世界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系列课4 对标世界湾区

世界四大湾区对标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世界四大湾区对标分析
纽约湾区:以“金融+文化”产业数字化为牵引的科创湾区
文化+金融助力,造就了纽 约湾区独特科创内核
1
2
数字+科技融合,推动金融与 文化都会华丽转型
世界四大湾区对标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推动科技金融创新
旧金山湾区建立以发达的风险投资为主体的金融环境,实现高新科技与金融资本之间 良好的结合,为湾区的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金融资源,发达的科技金融体制也为硅 谷的高新技术及创新科技提供充足和必要的资金保障。
• 创新孵化体系 • 鼓励科技企业金融创新 • 成立专门科技银行 • 建立深圳版的SBIC
颠覆科技创新底层逻辑,科 研与资本的良性循环提供澎 湃动力
生物科技成为旧金山湾区重要 增长极,也是湾区竞争中第二 章科创王牌
1
2
3
信息科技与数字科技的“高速 列车”助力旧金山湾区引领全 球科创中心
世界四大湾区对标分析
世界四大湾区对标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世界四大湾区对标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东京有东京股票交易所,纽约 有华尔街,旧金山硅谷地区则有 一千多家风投公司,而粤港澳地 区则有深交所和港交所。
世界四大湾区对标分析
• 重要的制造业中心: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乃至全世
界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像是东 莞、中山等。 • 科研机构或院校源源不断的
人才输送: 高校林立,科研所众多,完全具 备世界级湾区的水准,不过目 前科研水平相对于硅谷东京稍 落后。

全球湾区经济比较与综合评价研究

全球湾区经济比较与综合评价研究

全球湾区经济比较与综合评价研究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湾区经济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全球各大湾区在经济发展、政策措施、贸易往来等方面各具特色,然而,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共性和可借鉴之处。

本文将对全球主要湾区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研究。

全球湾区经济在近年来实现了快速的发展。

例如,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它们都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科技、金融、制造业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其中,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以其科技创新能力和金融实力著名;东京湾区则以先进的制造业和科技产业为优势;而粤港澳大湾区则以其强大的制造业和内地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的外资。

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全球各大湾区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吸引外资。

例如,纽约湾区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提供研发资金支持等措施来吸引外资;旧金山湾区则以其优质的科研资源和创新环境吸引着大量外资投入;东京湾区则通过优化企业融资环境、提供用地支持等措施来吸引外资。

全球各大湾区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其中,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之间的贸易最为紧密。

这两个湾区都位于美国西海岸,地理位置相近,产业互补性强,因此贸易往来十分活跃。

东京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则分别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贸易,尤其是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日益增加。

全球各大湾区都具有各自的优势。

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具有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环境,能够吸引大量的科技创新企业和金融机构;东京湾区则以先进的制造业和科技产业为基础,是全球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则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和内地市场潜力,是世界上最具有活力的湾区之一。

然而,全球各大湾区也存在一些劣势。

例如,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的房价居高不下,影响到企业的成本和员工的居住环境;东京湾区的土地资源有限,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过于依赖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未来,全球各大湾区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著名湾区对比分析湾区(Bay Area)拥海、抱湾、合群、通陆,是区域的一种表现形态,它并非只是自然地理上的概念,而更多的是作为经济地理上的概念,并且具有区域经济的特定内涵。

因湾区衍生而来的经济效应被称为“湾区经济”。

优越的经济地理条件、产业结构的高度开放和合理分工、要素资源的丰富多样和自由流动,促进了湾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从全球湾区的实践来看,目前最重要的国际一流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相继形成并崛起,分别以金融、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主要特点。

这三大湾区发挥着引领创新、集聚辐射、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作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和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在中国,相对于环渤海湾区、杭州湾区、北部湾区等知名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更为成熟,具备建成世界一流湾区的基础和条件,未来有望成为第四个国际一流湾区。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的走向,本文采用PEST分析方法,即从政治(Politics)、经济(Economy)、社会(Society)和技术(Technology)四个维度对比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的异同,并基于世界湾区的经验,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PEST分析本来是战略咨询顾问用来协助企业检阅其外部宏观环境的一种方法,它是对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因素进行的宏观环境分析。

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对宏观环境因素所做的具体内容分析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本文借助于PEST法,将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做多个维度的对标。

一、政治视角的比较市场机制在湾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推动湾区城市群的产业集聚和扩散。

同时,基于整体效益考虑的协调区域利益、避免各自为战的湾区规划亦发挥着重要引导作用。

世界三大湾区均由政府部门定期出台发展规划,推动其健康发展。

(一)三大湾区1.纽约湾区1929年,纽约区域规划协会(RPA)发表世界上第一个关于大都市区的全面规划——《纽约及其周边地区的区域规划》;其后,纽约区域规划协会于1968年制定了第二次规划、1996年制定了第三次规划(《危机挑战区域发展》)、2014年制定了第四次规划(《脆弱的成功》)。

历次规划都始终关注城市之间的整理联动和空间协调,促进了纽约湾区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2.旧金山湾区1961年旧金山湾区政府协会(ABAG)成立,由湾区的101个城市和9个县作为成员组成,属于半官方性质的联合政府规划咨询机构,负责推进区域综合规划。

每5年做一次城市规划,既高密度开发城市用地,又保留农田、林地,以优质的自然、文化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及一流企业。

2013年旧金山湾区政府协会与其他机构联手启动湾区规划2040区域战略修编。

3.东京湾区1956年日本国会制定了《首都圈整备法》,成为东京湾区最早的统一规划,在法律层面为东京湾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保障。

类似的专门性、补充性法律还包括:1958年的《首都圈市街地开发区域整备法》、1959年的《首都圈建成区限制工业等的相关法律》、1966年的《首都圈近郊绿地保护法》以及1986年的《多极分散型国土形成促进法》等。

在构建湾区法律保障体系的同时,日本分别在1960年、2006年、2011年和2014年相继推出了《东京规划1960——东京结构改革的方案》、《10年后的东京——东京将改变》、《2020年的东京——跨越大震灾,引导日本的再生》以及《创造未来——东京都长期愿景》等专项湾区规划,通过具有延续性、可调整的统一规划实现经济的深度融合。

(二)粤港澳大湾区2019年2月18日,酝酿已久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成为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提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构建极点带动(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轴带支撑网络化空间格局。

规划纲要将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二、经济视角的比较(一)三大湾区其一,经济规模方面。

如表1所示,2016年东京湾区GDP达到1.8万亿美元,是当今世界GDP最高的湾区,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的GDP分别为1.4万亿美元和0.76万亿美元。

三大湾区中,就人均GDP而言,旧金山湾区最高,接近10万美元,纽约湾区其次,为69307美元,东京湾区最低,仅有41070美元;就地均GDP而言,纽约湾区最高,为4.6亿元/平方米,东京湾区紧随其后,达到3.44亿元/平方米,旧金山湾区则为3.09亿元/平方米。

表1 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的比较三大湾区在人均GDP上有所分化,以科技创新为主的旧金山湾区人均GDP遥遥领先,以金融业为主的纽约湾区位列其后,而主攻工业制造的东京湾区排在第三,并且三者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这意味着创新与金融在增长潜力上大于工业制造。

其二,产业结构方面。

东京、纽约、旧金山三大湾区的GDP增长已经以服务业或信息产业为主导,完成了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的过渡。

三大湾区的产业主要由第三产业构成,三大湾区第三产业的比重均在80%以上,第一产业接近0,其中纽约湾区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最大,达89.4%;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的第三产业占GDP 比重相近,分别为82.8%、82.3%。

其三,拥有的世界500强企业。

在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东京湾区的上榜企业最多,达到39家;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的上榜企业分别为23家和12家。

其四,金融业发展。

强大的金融业是湾区经济的重要支撑,也是湾区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

纽约湾区汇聚了世界市值最大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和市值第三的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旧金山湾区科技金融和科技银行尤为发达,硅谷的风投资本非常丰富;东京湾区是日本最主要的银行集中地,拥有日本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

(二)粤港澳大湾区从经济规模指标上看,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的GDP为1.36万亿美元,接近纽约湾区(1.4万亿美元),而高于旧金山湾区;但在人均和地均GDP上,粤港澳大湾区与三大湾区相比,明显落后。

从产业结构来看,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产业比重仅为62%,仍处于工业经济阶段。

第二产业占比高,主要发展工业、进出口贸易、批发和零售业等,不少产业仍是劳动密集型,处于价值链较低端位置。

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拥有港交所、深交所,广州南沙商品期货交易所、深圳成熟的风险投资中心、广州的银行体系、珠澳的债券市场及“深港通”、“债券通”,澳门亦开始试水成立中华(澳门)金融资产交易股份有限公司。

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打造为中国的“纳斯达克交易所”和创新金融中心。

三、社会视角的比较(一)三大湾区1.湾区内部城市发展定位鲜明国际湾区实质上是世界级城市群,一是有起到带头作用的核心城市,二是各城市分工协作,三是获得整体效益。

纽约湾区是以纽约为核心,由纽约州、康涅狄格州等州的31个县市组成的区域,各主要城市均有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城市之间形成了紧密分工的协作关系。

旧金山湾区呈现多中心格局,湾区内城市多达101个,旧金山、奥克兰和圣何塞三大城市形成格局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中心。

其中,旧金山重点发展旅游业、服务业和金融业,奥克兰侧重港口经济建设,圣何塞主要发展电子业和加工工业。

东京湾区包括东京都、神奈川县、埼玉县、千叶县等一都三县(这里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湾区内有东京、横滨、川崎、船桥和千叶5个大城市,以及市原、木更津、君津等工业重镇。

东京既是日本首都,又是日本重要的经济金融中心及工业城市,因此东京湾区也有着浓厚的首都型经济特征,千叶是日本国内货物吞吐量最大级别的国际贸易港,君津拥有世界最大的钢铁企业。

2.湾区基础设施配备完善三大湾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大规模投资,推动基础设施海陆空一体化高效运行,全方位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了湾区的整体运行效率。

纽约湾区通过高速公路、城际铁路、高铁以及港口群与机场群协同发展,构建立体复合式交通网络,改变了区域时空结构,促进了湾区要素的不断集聚与对外扩散;旧金山湾将高度发达的交通运输业与信息产业融合,极大地推动湾区经济的发展;东京湾区积极鼓励私营资本投资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和地下轨道交通,形成了便捷完善的交通网络,推动湾区的产业空间演化。

3.湾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湾区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在经济增长、产业选择时需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纽约湾区在早期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美国政府签署了《国家环境政策法》,成立了国家环保局和环境质量委员会,并在普通市民、社区组织以及律师团体等利益相关者的多方监督下,共同保护湾区的生态环境。

旧金山湾区发展之初,因农业和军工业的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湾区遂成立“保护发展委员会”,终止危及湾区环境的项目,并制定流域管理规划,及时修复湿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东京湾区颁布多项法律法规,将环境管理纳入行政管理范畴,制定企业排污标准,整治地下水污染,修复水生态环境。

4.湾区建设重视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指人的知识、经验、制度与习惯等,具备这些资本的劳工,拥有更高的生产能力,并将这些资本转换成经济价值。

人力资本可以经过教育和培训等投资手段来增长。

三大湾区均拥有强大的人才和科教资源。

纽约湾区内有三所常春藤联盟高校(Ivy League):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旧金山湾区拥有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旧金山大学等著名高校;东京湾区拥有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等高水平大学。

(二)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是个多中心的区域格局,香港、深圳和广州为核心城市,加上澳门的“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定位,其他城市分工各具特色,共同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中心和重要创新中心、特色鲜明的国际金融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外交通运输网络逐步形成。

从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机场客/货运量等指标上看,粤港澳大湾区并不逊于三大湾区的平均水平,甚至在某些指标上还处于领先地位。

世界级跨海工程港珠澳大桥通车,穿梭港珠澳三地的交通时间节省了很多,由此形成三地的“一小时生活圈”。

另一项跨海工程深中通道也已正式开始工程桩基施工。

粤港澳大湾区覆盖广东省9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陆域面积约5.6万平方千米,大陆和岛屿海岸线总长3201千米,形似中国传统瑞兽麒麟,地质条件优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但区域差异较大,局部存在一些地质问题。

根据英国泰晤士报发布的2017年世界大学综合实力前200名的排名数据,粤港澳大湾区共有5所大学上榜,均在香港,分别为香港大学(第43名)、香港科技大学(第49名)、香港中文大学(第76名)、香港城市大学(第119名)、香港理工大学(第192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