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统计公报--西安市

西安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2014年06月20日15:34 来源:西安市统计局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及中、省各项政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一、综合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58.81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40.98万人,占51.3%;女性人口417.83万人,占48.7%,性别比为105.54(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全年出生人口8.20万人,出生率为9.57‰;死亡人口4.60万人,死亡率为5.37‰。
全年净增人口3.52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20‰。
城镇人口618.77万人,占72.05%;乡村人口240.04万人,占27.95%。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806.93万人,比上年增长1.4%。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2](GDP)4884.13 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7.76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117.66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 2548.71亿元,增长9.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548.1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7%。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5%。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8%。
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上涨6.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5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0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61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
全年财政总收入90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1.98亿元,增长26.5%,其中,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2.2%、12.9%、12.1%和20.9%。
近似数习题

近似数习题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小亮用天平称得一个罐头的质量为2.026kg,用四舍五入法将2.026精确到0.01的近似值为( )A.2B.2.0C.2.02D.2.032. 5月18日,新华社电讯:我国利用世界唯一的“蓝鲸1号”,在南海实现了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的安全可控开采.据介绍,“蓝鲸1号”拥有27354台设备,约40000根管路,约50000个MCC报验点,电缆拉放长度估计1200千米.其中准确数是()A.27354B.40000C.50000D.12003. 如图为李小乐的答卷,他的得分应是()A.80B.60C.40D.204. 用四舍五入法将0.00519精确到千分位的近似数是()A.0.0052B.0.0051C.0.005D.0.005195.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32.4万是精确到十分位得到的B.2.40万是精确到千位得到的C.2.3×107是精确到百万位得到的D.1.52×106是精确到百分位得到的6. 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对0.05049分别取近似值,其中错误的是()A.0.1(精确到0.1)B.0.05(精确到百分位)C.0.05(精确到千分位)D.0.050(精确到0.001)7. 将2.96精确到十分位的近似数为________.8. 将数29601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的近似数是________,此时这个近似数精确到________位.9. 近似数2.35精确到________位.10. 2.16×104有________个有效数字.11. 以下是根据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绘制统计图的一部分(所有数据精确到个位)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类问题:(1)补全条形统计图;(2)请按照上述的统计数据,求西安2009−2013年平均每年拥有的私人轿车数量?(结果精确到个位)(3)请根据上述增长率统计图,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论?12. 某水厂为了了解A小区居民的用水情况,随机抽查了A小区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下表:30天计算)共用水多少立方米?(答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3. 对非负实数x “四舍五入”到个位的值记为<x >,即:当n 为非负整数时,如果n −12≤x <n +12,则<x >=n .反之,当n 为非负整数时,如果⟨x⟩=n 时,则n −12≤x <n +12,如<0>=<0.48>=0,<0.64>=<1.493>=1,<2>=2,<3.5>=<4.12>=4,…求解(1)填空:<π>=________(π为圆周率);(2)如果<2x −0.5>=3,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3)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2x +1≥−1,x −⟨a⟩<0的整数解恰有3个,求a 的取值范围.14. 已知:一个正方形花坛的边长为5米,扩建后的正方形花坛比原来的面积增加了65平方米,求扩建后花坛的边长比原来的边长增加了多少米(√10≈3.162,结果保留2个有效数字)?15. 小亮的体重为44.85kg ,精确到0.1kg 得到的近似值为 44.9 kg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近似数习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6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30分)1.【答案】D【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和四舍五入法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四舍五入法,精确到0.01,可得2.026≈2.03.故选D.2.【答案】A【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解析】利用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区别进行判断.【解答】27354为准确数,40000、50000、1200都是近似数.3.【答案】B【考点】立方根的应用平方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绝对值相反数【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③④⑤正确,①应为√2是2的算术平方根;②应为−8的立方根为−2.故选B.4.【答案】C【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解析】把万分位上的数字1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解答】解:0.00519精确到千分位的近似数是0.005.故选C.5.【答案】C【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解析】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A、132.4万精确到千位,所以A选项错误;B、2.40万精确到百位,所以B选项错误;C、2.3×107精确到百万位,所以C选项正确;D、1.52×106精确到十万位,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C.6.【答案】C【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解析】根据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对四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A,0.05049精确到0.1应保留一个有效数字,故是0.1,故本选项正确;B,0.05049精确到百分位应保留一个有效数字,故是0.05,故本选项正确;C,0.05049精确到千分位应是0.050,故本选项错误;D,0.05049精确到0.001应是0.050,故本选项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20分)7.【答案】3.0【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解析】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求解.【解答】解:2.96精确到十分位的近似数为3.0.答案为3.0.8.【答案】3.0×104,千【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解析】根据有效数字和近似数的定义,结合科学记数法即可解答.【解答】解:∵29601≈3.0×104.∴将数29601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的近似数是3.0×104,此时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千位.故答案为:3.0×104;千.9.【答案】百分【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10.【答案】3【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解析】根据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根据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故2.16×104有3个有效数字.故答案为:3.三、解答题(本题共计 5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25分)11.【答案】12年轿车拥有量是:80(1+20%)=96(万辆),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右图所示;≈82(万辆),西安2009−2013年平均每年拥有的私人轿车数量约为82万辆;09年到12年间西安私人轿车增长率逐年减缓,13年较之前略有回升.【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解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12年轿车拥有量,从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和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可以解答本题;(3)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解答本题.【解答】12年轿车拥有量是:80(1+20%)=96(万辆),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右图所示;≈82(万辆),西安2009−2013年平均每年拥有的私人轿车数量约为82万辆;09年到12年间西安私人轿车增长率逐年减缓,13年较之前略有回升.12.【答案】A小区居民每月(按30天计算)共用水约为7×103立方米【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用样本估计总体【解析】根据平均数的概念计算出平均数,并用样本平均数去计算该小区居民每月用水量.【解答】这10户家庭月平均用水=(10×2+13×2+14×3+17×2+18)÷10=14(m3),14×500=7000(m3).7000=7×103.13.【答案】3.(2)由题意⟨2x−0.5⟩=3,可得:2.5≤2x−0.5<3.5,≤x<2.∴32(3)解不等式组得:−1≤x<⟨a⟩,∵不等式组恰有3个整数解,即−1,0,1,∴⟨a⟩=2,∴ 1.5≤a<2.5.【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解析】根据题意可看出对非负实数x“四舍五入”到个位的值记为<x>,所以看看四舍五入后,个位数就是要求的值.(1)因为π≈3.14,所以四舍五入后的个位数就为所求.【解答】解:(1)因为π≈3.14,所以四舍五入后的个位数为3.故答案为:3.(2)由题意知⟨2x−0.5⟩=3,可得:2.5≤2x−0.5<3.5,∴3≤x<2.2(3)解不等式组得:−1≤x<⟨a⟩,∵不等式组恰有3个整数解,即−1,0,1,∴⟨a⟩=2,∴ 1.5≤a<2.5.14.【答案】解:设边长增加了x米,根据题意,得(x+5)2=25+65,即(x+5)2=90,∴x+5=√90=3√10≈3×3.162=9.486(负值舍去),∴x=9.486−5=4.486≈4.5m.故扩建后花坛的边长比原来的边长增加了4.5米.【考点】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算术平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解析】设边长应该延长x米,根据题意得到改造后花坛的边长长为(x+5)米,则其面积为(25+65)平方米,然后根据正方形的面积为(x+5)2=(25+65)平方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设边长增加了x米,根据题意,得(x+5)2=25+65,即(x+5)2=90,∴x+5=√90=3√10≈3×3.162=9.486(负值舍去),∴x=9.486−5=4.486≈4.5m.故扩建后花坛的边长比原来的边长增加了4.5米.15.【答案】44.9.故答案为44.9【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3.29•【字号】市政发[2013]19号•【施行日期】2013.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市政发〔2013〕1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按照省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陕政发〔2013〕12号)安排,现就我市经济普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普查的主要目的和意义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十八大后国务院决定开展的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实现十八大宏伟目标的基础性工程。
这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调查了解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了解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摸清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全面更新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
同时,通过普查,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健全统计工作的部门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国民经济核算、统计监测和统计预警制度,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科学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各区县、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此次经济普查的重大意义,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二、普查的对象和范围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具体范围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
西安市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分解意见

各区县、各开发区、市级有关部门
二、继续实施“工业突破”战略,不断强化工业支撑作用
全面推进渭北工业区建设牵头领导:岳华峰牵头单位:市工信委
12.加快渭北大横线、泾渭铁路专用线以及供水、供电、供气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西安兵器产业基地、中航工业园、中航重机产业园等重点产业园区发展,力争完成工业投资280亿元以上
29.强化科技服务业发展,重点培育50家技术研发、信息咨询、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机构
李婧
市科技局
问向荣
市级有关部门
30.全面提升会展业,启动欧亚经济论坛综合园区建设,全年举办规模以上展会活动150个
黄海清
市会展办
浐灞生态区
汪涛
杨六齐
有关区县、有关开发区、市级有关部门
着力提升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牵头领导:段先念牵头单位:市旅游局
岳华峰
市工信委
张新民
市级有关部门
18.继续实施“百户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落实加快区县工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
岳华峰
市工信委
张新民
各区县、有关开发区、市级有关部门
19.开展工业企业“退城入区行动”,年内完成主城区10户工业企业的外迁任务。大力实施“工业投资倍增计划”,抓好100个市级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力争全市工业投资增长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
、
市级有关部门
21.全年完成城市建设投资285亿元
钱引安
市建委
苗宝明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级有关部门、有关区县
22.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民生工程用地
岳华峰
市国土局
田党生
2013年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国外形势,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及中、省各项政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一、综合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58.81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40.98万人,占51.3%;女性人口417.83万人,占48.7%,性别比为105.54(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全年出生人口8.20万人,出生率为9.57‰;死亡人口4.60万人,死亡率为5.37‰。
全年净增人口3.52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20‰。
城镇人口618.77万人,占72.05%;乡村人口240.04万人,占27.95%。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806.93万人,比上年增长1.4%。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2](GDP)4884.13 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7.76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117.66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2548.71亿元,增长9.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548.1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7%。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5%。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8%。
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上涨6.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5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0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61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
全年财政总收入90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1.98亿元,增长26.5%,其中,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2.2%、12.9%、12.1%和20.9%。
2013年陕西省城镇居民收入情况

2013年陕西省城镇居民收入情况2013年,陕西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民利民措施,推动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确保全年各市(区)城镇居民收入实现平稳增长。
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平稳增长201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58元,较上年增加2124元,增长10.2%。
从绝对值上看,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延安、榆林和杨凌示范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其中最高的西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三万元。
从增速上看,汉中市最高,增速达到11.8%,较全省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
图一:2013年陕西省各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因素2013年,全省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环境与市场环境明显改善,服务业和非公产业蓬勃发展,就业增收渠道有效增多等有利因素的积极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了平稳增长。
其中工资性收入达到人均16441元,同比增长了5.7%,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达到68.2%,成为城镇居民增收的最主要的拉动力。
转移性收入紧随其后,达到人均6431元,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达到26.3%,比去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相比上年有了一定的提高,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改善。
经营性收入人均1004元,财产性收入323元,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2%和1.3%,分别提高了0.3和0.1个百分点。
图二:2013年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图三:2013年陕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1、政策性增资有效带动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一是受去年各市(区)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社区增资的翘尾影响。
带动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
二是今年各市(区)普遍上调2012年考核奖励标准并全部发放到位。
三是今年中秋国庆等传统节假日,部分企业工资和过节费等福利待遇增长,有效带动工资收入同步增长。
四是陕西省最低工资标准于2013年1月1日再次提高,各市(区)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于今年全部落实调整到位。
2013年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3年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13年,是近年来陕西省经济发展困难最大的一年。
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国内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
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形势和经济下行的压力,始终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审时度势,突出重点,综合施策,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力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省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前列,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全年经济运行情况(一)从运行轨迹看: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增速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发展仍处上升通道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2013年,受国内外经济增速普遍下行的影响,全省经济增速较上年也呈回落态势,但总体运行平稳,全年在11%—11.2%之间运行。
一季度增长11.2%、上半年增长11%、前三季度增长11.1%,全年依然保持11%的增速,全年上下波幅仅0.2个百分点,为历史年度最小波幅,经济稳定增长特征明显。
发展仍处上升通道。
2013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6045.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较2012年回落1.9个百分点,但仍领先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26.05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8911.64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5607.52亿元,增长9.9%。
11%的增速,从横向看,增速居全国第6位,依然位居经济增长第一方阵;从纵向来看,与改革开放以来1979-2012年11%的年均增速持平,发展仍处上升通道。
人均生产总值位次前移。
2013年,陕西人均GDP为42692元,较上年增加4128元,接近 7000美元,在全国的位次超过湖北,前移一位,居第13位。
(二)从实体经济看:农业灾年实现“十连丰”,工业增速位居全国第五,为经济平稳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业灾年实现“十连丰”。
2013年,陕西省出现了50年不遇的持续干旱等自然灾害,在夏粮减产的情况下,省委省政府适时出台以秋补夏措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年粮食喜获“十连丰”,为历史第二个高产年。
西安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西安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月度同比月度环比2012年,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下,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全力以赴稳增长,多措并举惠民生,真抓实干促和谐。
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GDP)4369.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5.59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1893.79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2279.99亿元,增长12.2%。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245.75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51.4%,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图1 2008-2012年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2%。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9%,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上涨0.5%。
图2 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表1 2012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指标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 2.8食品 5.2其中:粮食 4.7烟酒 3.8衣着 2.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2.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4.2交通和通信-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居住 1.3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4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32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3.49%。
全年财政总收入75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6.96亿元,增长24.6%,其中,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18.8%、0.3%、13.8%和-6.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及中、省各项政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一、综合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58.81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40.98万人,占51.3%;女性人口417.83万人,占48.7%,性别比为105.54(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全年出生人口8.20万人,出生率为9.57‰;死亡人口4.60万人,死亡率为5.37‰。
全年净增人口3.52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20‰。
城镇人口618.77万人,占72.05%;乡村人口240.04万人,占27.95%。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806.93万人,比上年增长1.4%。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2](GDP)4884.13 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7.76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117.66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 2548.71亿元,增长9.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548.1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7%。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5%。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8%。
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上涨6.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5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0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61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
全年财政总收入90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1.98亿元,增长26.5%,其中,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2.2%、12.9%、12.1%和20.9%。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29.81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1.4%,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0.7%,教育支出增长5.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5.0%,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下降1.9%,节能环保支出增长30.9%。
二、农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67.87万亩,比上年下降0.8%;油料播种面积7.67万亩,下降0.4%;蔬菜播种面积99.89万亩,增长2.1%;棉花播种面积2.57万亩,下降51.4%。
全年粮食产量183.12万吨,比上年下降4.9%,其中,夏粮83.60万吨,下降12.7%;秋粮99.52万吨,增长2.8%。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484.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65.64亿元,增长15.4%。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299.44亿元,增长14.7%;重工业增加值966.20亿元,增长15.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1%,汽车制造业增长20.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3.2%。
六大高耗能行业[3]增长16.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1.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4.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5.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9%,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0.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7.14,比上年提高25.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011.73亿元,增长14.8%。
实现利润总额181.82亿元,增长42.7%。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633.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16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34.56亿元,比上年增长2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0.0%。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55.23亿元,增长21.3%;农户投资79.33亿元,增长2.4%。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73.15亿元,比上年下降26.4%;第二产业投资983.09亿元,增长46.3%,其中,工业投资868.57亿元,增长50.2%;第三产业投资3998.99亿元,增长17.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595.64亿元,比上年增长24.5%。
房屋施工面积10454.27万平方米,增长5.1%,房屋竣工面积795.35万平方米,下降25.2%。
五、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4.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
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473.74亿元,增长14.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4.28亿元,增长8.1%。
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2324.18亿元,增长15.4%;餐饮收入额 223.84亿元,增长0.7%。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2.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8.6%,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 0.9%,书报杂志类增长28.2%,日用品类增长2.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7.6%,通讯器材类增长8.0%,家具类增长44.8%,金银珠宝类增长17.0%,汽车类增长13.2%。
六、对外经济全年进出口总额179.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2%。
其中,出口84.76亿美元,增长16.1%;进口95.06亿美元,增长66.3%。
在进出口总额中,加工贸易进出口73.93亿美元,增长82.5%,占进出口总额的41.1%;一般贸易进出口66.80亿美元,下降2.9%,占进出口总额的37.1%。
主要进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63.33亿美元,增长28.3%;进口71.19亿美元,增长68.2%。
农产品出口4.80亿美元,下降10.5%;进口0.95亿美元,增长56.4%。
矿产品出口2.46亿美元,增长0.02%;进口8.22亿美元,增长16.8%。
纺织服装出口1.88亿美元,下降 44.5%;纺织服装进口578万美元,增长19.3%。
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52个,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5.1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0.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1.30亿美元,增长26.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全年货物运输总量5.01亿吨,比上年增长11.6%。
货物运输周转量647.15亿吨公里,增长8.6%。
旅客运输总量3.83亿人次,增长5.9%。
旅客运输周转量363.49亿人公里,增长7.3%。
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86.2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4.0%,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41.24万辆,增长20.3%。
全年邮政业务总收入17.71亿元。
电信业务总收入131.64亿元,增长13.3%。
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304.51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2160.67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4]666.36万户。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1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0%;旅游总收入811.44亿元,增长24.0%。
八、金融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89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人民币存款余额13763.19亿元,增长13.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357.05亿元,增长11.9%。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0214.78亿元,增长16.0%。
人民币贷款余额10023.63亿元,增长 16.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326.63亿元,增长21.3%;中长期贷款余额7385.37亿元,增长15.8%。
全年证券市场各类证券交易总额12845.45亿元,比上年增长45.8%。
年末全市拥有上市股份公司29家,上市总股本236.96亿股,总市值1909.29亿元。
年末股票市场累计开户数174.76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8%。
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48家,其中,财产险23家,人寿险25家。
保险专业中介机构119家。
全年保费收入20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2.99亿元,增13.1%;人身险保费收入139.41亿元,增长15.1%。
全年支付各类赔款给付66.49亿元,比上年增长 34.0%,其中,财产险、人身险分别为34.49和32.0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2%和62.7%。
九、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全市普通高校63 所,在校学生87.21万人,毕业生22.35万人,另有研究生培养单位46个,在学研究生8.7万人,毕业生2.48万人;普通中学418所,在校学生 43.73万人,毕业生15.24万人;小学1291所,在校学生51.95万人,毕业生8.51万人。
小学、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99.98%和 99.71%。
全年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408项,其中,高新技术专项27项。
支持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14家,实施区县工业科技引导项目8个。
全年技术市场交易额415.67亿元。
申请发明专利量23534件,发明专利授权量3708件。
全市博物馆100个,公共图书馆15个,群众艺术馆2个,文化馆14个,文化站181个。
地市广播电视台2座,县级广播电视台6座,电视人口覆盖率和广播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8.85%和99.46%。
全年举办各类群众体育展示表演和竞赛活动共计260项次,体育社团举办和承办体育赛事300项次,其中,国际性和全国性赛事40项次。
新建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器材配送工程45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1个,社区全民健身路径50个。
全市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1089名。
已有晨晚练点1600个,健身气功站点 167个,在册练功人数6118人。
2013年,我市培养输送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内各项比赛获得金牌14枚、银牌11枚、铜牌13枚。
十、卫生和社会服务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计生机构569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81个。
各类卫生计生技术人员7.16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40万人。
卫生计生机构床位4.79万张。
全市社会福利收养类单位81个,共有床位1.5万张,年末在院人数9468人。
年末城市低保对象4.7万户、9.2万人,发放低保金4.4亿元;农村低保对象5.4万户、17.2万人,发放低保金3.2亿元。
4522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5],发放供养金2725.4万元。
全年救助城市医疗困难群众4.1万人次;救助农村医疗困难群众20.2万人次。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00元,比上年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930元,比上年增长 1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