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 C-反应蛋白脂蛋白 a 及D-二聚体在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及D-二聚体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敏 c . 反应蛋白、 脂蛋 白 a 及D . 二聚体在冠心痛诊 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 关键词】 冠心病; 超敏 c 一 反应蛋 白; 脂蛋 白a ; D 一 二聚体; 诊断 【 中图分类号】 R 5 4 1 .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2 5 3 — 4 3 0 4 ( 2 0 1 3 ) 0 l 一 0 0 5 8 . 0 2
DoI : 1 0 . 1 1 6 7 5 / j . i s s n . 0 2 5 3 — 4 3 0 4 . 2 0 1 3 . O 1 .硬 化 造成 冠 状 动 脉狭 窄 或 阻塞 , 导 致患 者发 生 心 肌 缺血 、 缺 氧 而 引起 的一 种 心脏 疾病 。随着 我 国人 口老 龄 化进 程 的加 快 和人 们 生活 习惯 的改变 , 我 国冠 心 病 发病 率 逐 年 升高 , 严 重 威胁 人类 的健康 j 。冠 心 病 是 多种 因素 共 同作用 的 结果 , 在冠 心 病 发 生 、 发 展 中涉 及 患 者 血 脂 异 常 、 凝 血一 纤溶 系统 失 调 、 炎 症 反 应 等 多种 因素 。本 文 旨 在探 讨超 敏 c 一 反应 蛋 白、 脂 蛋 白 a及 D . 二 聚体 在 冠 心病 诊 断 中的价 值 , 现报告 如下 。
2 结
果
2 . 1 不 同临床 类型冠 心 病 患者 超敏 C 一 反 应蛋 白、 脂
影确诊 。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 3 0 例为对照组 , 其 中男 1 7例 、 女1 3 例, 年龄 ( 6 4 . 2± 6 . 7 ) 岁。所有 入选对 象均排除肝 肾功 能异常 、 凝血 功能异 常 、 恶性 肿瘤及 其 他血栓 l 生 疾病 等。患者入组 前 3个 月 内未服 用可 能影 响超敏 c 一 反应蛋白、 脂蛋白a 及D 一 二聚体水平的药物。 1 . 1 . 1 1 0 4例 冠心 病 患者 根 据 冠 心病 的临 床类 型 分 组: 急性心 肌梗 死 ( a c u t e 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e t i o n , A MI ) 组 3 8 例, 其中男 2 6 例、 女1 2 例, 年龄( 6 6 . 6 ± 5 . 2 ) 岁; 不 稳定型心绞痛 ( u n s t a b l e a n g i n a p e e t o r i s , U A P ) 组4 0例 , 其 中男 、 女各 2 0例 , 年龄( 6 4 . 8± 7 . 2 ) 岁; 稳定 型 心绞 痛( s t a b l e a n g i n a p e c t o r i s , s a p ) 组2 6例 , 其 中男 1 2例 , 女l 4例 , 年龄( 6 3 . 7±5 . 8 ) 岁 。A M I 、 U A P 、 S A P、 对 照 组 4组性别 、 年 龄 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
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及D-二聚体检测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冠 心病 作为 一种 严 重危 害 人类 健康 的疾 病 , 到人 们 的 受 广 泛 重视 , 对冠 心 病 危 险 因 素 的研 究 中 , 多 生 化指 标 日 在 诸 益 受 到 重 视 。 笔 者 对 2 0 年 3月 ~ 0 8年 4月 在 我 院 住 07 20 院 的冠 心 病 患 者 的 超 敏 C 反 应 蛋 白( s C P) 脂 蛋 白 ( ) 一 h— R 、 a 『P()、 二 聚体 ( L a ]D一 DD) 进行 系统 检 测和 研究 , 探讨 其在 冠 心 病 中 的诊 断价值 。
『 键 词 1 心 病 ; 敏 c一 应 蛋 白 ; 蛋 白 () D一二 聚 体 关 冠 超 反 脂 a;
【 中图分 类号】R 4 . 5 14
[ 献标 识 码】B 文
[ 文章 编号】 1 7 — 2 0(0 0 0 c 一 2 — 2 6 3 7 1 2 1 ) 3( ) 0 5 0
a o sb e o s p s i l n CAD.
[ ywo d]C rn r r r ies; g e s ieC ra t npoen Lp poe a; — i e Ke r s oo a at ydsae Hi sn iv —eci rti; io rti )D dm r y e h t o n(
d n e c r nateoc rs , s C Pa dL ( aec nc l i icn epee t nade r i n s ser ag r at s r rsl oi h — R n Pa r l ia ys nf a tot rv ni n al da oi a al f o o h e s ) i l g i th o y g s y
D— i ri 2 c s so A a e t a d 5 e l y c n rl w r m au e . e u t: h e eso s C P L a a d dme n 8 a e f D p t n sn 0 h at o t s ee e s rd R s l T e lv l f — R , P() C i h o s h n
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的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1 2 1 标本 采 集 : .. 患者 人 院后 , 即使 用含 促凝 剂和 枸橼 酸钠 的 真空 采 血管 分别 采 取静 脉 血 3m1 2 和 m1 含 有枸 橼酸钠 的 真空管 用 30 0rmi 心 1 。 0 / n离 5 mi , 于 测 量 D 另 一 管 则要 求 25 0rri n用 D; 0 / n离 a
3 讨 论 急性 脑梗 死 是 老 年人 常 见病 之一 , 病 发 率、 致残 率都很 高 , 已成 为严 重的社 会经济 问题 。 脑
梗 死 的病 理基 础是 动脉 粥样 硬化 , 同时在疾 病发 展
染等 患者 , 有 病例采 血前 2w 内未使用 抗 凝及纤 所 溶 药 物 , 中 男性 5 其 3例 , 性 2 女 9例 , 龄 为 5 士 年 9 1. ; 2 8Y 健康 对 照组 4 0例 , 性 2 男 8例 , 性 1 女 2例 ,
维普资讯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第 2 2卷
第 3期
20 0 7年 5月
JM o a d Ma . 0 7Vo. 2 No 3 dL bMe y 2 0 , 12 .
15 0
超敏 C 反应蛋 白、 一 脂蛋 白()同型半胱氨酸 a、 和 D一 二聚体 的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年 龄 为 6 ± 1 . . 6 2 5Y
1 2 方 法 .
过 程 中存 在 着凝血 和纤 溶系 统的功 能失调 , 以对 所 于 脑 血管 病 的预 防和 早 期 诊 断 十 分 重要 。而 h — s C P, Y, P a 分别 是 动 脉 粥样 硬 化 的独 立 危 R HC L ( ) 险因素 [ , D是 观察 纤溶效 果最 有价值 的指 标 。 2D ] ] 3 1 h— R . sC P是 环 状 五 球 体 蛋 白 , 由炎 性 淋 巴因 子刺 激肝 脏 和上 皮 细胞合 成 , 是炎性标 志物 。 目前 认 为动 脉 粥 样 硬化 的形 成 和 发展 是 一低 级水 平 的 慢 性 炎症 过 程 L , sC 4 h — RP给 我 们 提供 了测量 非 常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清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化型低密度脂蛋 白, 转化为泡沫 细胞 ; ② 与单核 细胞 结合 诱 导组织 因子表达 , 激 活Ⅶ 因子使 组织纤溶失 衡 ; ③ 激活补 体 系统 , 促进血栓形 成 ; ④ 导致 粥样 斑块 不稳 定。结果 显示 ,
A C I 组h s—C R P水平与 正常对 照组有 明显差 异 , 说明 h s — C R P通过各 种途径参与 了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 综上所述 , D— D, h s —C R P的水平增高都 与急性脑梗 死 的发生 、 发展密切相 关 , 说 明其通过各种 途径参 与脑梗死 的 发 生和 发展 的病 理 过程。检 测急 性脑 梗死 患者 血清 h s— C R P和 D—D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疾病 的严 重程度 、 观察 预后 均有重要 的临床价值 。 参考文献
附分子表达及释放 , 导致 白细胞黏 附及穿过 内皮 , 促 进动脉 粥样硬化 的发展还可 以激活补体系统 , 参与炎症反应和组织 损伤 , 促进血栓 形成 , 且其水 平增 高的程度可作 为判定 患者 病情轻重 的判断之一 。高水平 h s —C R P可 以使 A C I 发生几 率上升 1 倍 J 。其致病机制可能是 : ① 调节巨噬细胞摄取氧
2 0 1 1 年1 2月至 2 0 1 2年 9月在我 院住院 的急性 脑梗死 患者 6 4例 , 其中男 3 5例 , 女2 9例 , 年龄 4 5—8 9岁 , 经临 床 明确诊断 , 包括体征 、 C T 、 部分患者经磁共振 ( M R I ) 证 实和实 验 室凝血系列指标检测 , 诊断均符合全 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制定 的诊 断标 准… 。正 常对照 组 9 5名 , 男5 8名 , 女3 7名 , 年龄 4 0—7 l岁 , 均为 身体健 康 、 体检 各项 指标 正常 , 无心、 肝、 肺、 肾等重 要脏 器疾 患 , 肝、 肾功能试验正常 , 既往 均无心
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α)和脂联素集成检测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Vaue o e r t d d t c in fs r l fi g a e e e to o e um g s n iiiy C- e ci e p o en, nt hih-e stv t r a tv r t i
l o r ti ( i p oen )a da io et ig oi o o o a yh a t sae p n dp n ci i da n s fc r n r e r e s nn s i d
L Ja .o g , I i - n MI e , I e rn E X a —a / inh n LU Yn f g , Ufi JN W i og ,H iot n ge . i ( . eat e to ado g ,A fit h j n op a,Suh r dc nv r t,G aghu 1 D p r n fC ri oy fl e Z ui g H si l ote Me i U i sy u n zo m l ia d a t n l a ei 5 0 8 , un d n ,C ia 2 S ag a BohpC . L D, h n a 2 10 C i ) 12 0 G a go g hn ; . h n h i i i O , T S a g i 0 2 3, hn c h a
(. 1广州市南方 医科大学珠江 医院心血 管内科 , 广东 广州 5 0 8 2 上海生物芯片有 限公 司, 120;. 上海 2 10 ) 02 3
摘要 : 目的 探讨超敏 C反应蛋 白( sC P 、 h—R ) 脂蛋 白(t L (t ] O)[ p O) 和脂联 素联合 检测对冠 心病 的诊 断价值 。方法 对 11例疑诊 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 6 根据造影 结果分 为冠 心病组 和非冠 心病 组 , 收集 5m 无抗 l 凝全血标本 , 分离血清 , 利用悬浮芯片 同时检测 同一标 本 h— R L (t和脂联 素 3个 指标 。结果 s P、p O) C 冠心病组 h. s C P L (t测定值均显 著高 于非 冠心病组 ( 0 0 ) 而冠心病组脂联素测定值显 著低 于非冠心病组 ( 0 0 ) R 、p O) P< . 1 , P< . 1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测定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测定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在抗凝和溶栓治疗前后,联合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价值。
方法:本研究选取AMI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各50例,均取自2021年1月-2023年1月。
分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
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浆hs-CRP、Fib、D-D及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
结果:相较对照组,观察组入院时AMI患者血清D-D、Fib、hs-CRP、cT-nI、Myo水平明显升高(P<0.05);较入院时,治疗6h后,AMI患者血清D-D、hs-CRP、cT-nI、Myo水平明显提高,Fib明显降低(P<0.05);治疗24h后,D-D、Fib、Myo水平明显下降,hs-CRP、cT-nI达峰值(P<0.05);治疗48h后,患者D-D、Fib、hs-CRP、Myo、cT-nI水平均呈快速下降(P<0.05)。
结论:AMI患者发病后的凝血功能异常,同时可出现不同程度心肌损伤。
临床联合检测hs-CRP、Fib、D-D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可为早期诊治AMI患者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心肌损伤标志物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基于冠状动脉病变发展,因心肌缺血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由此引起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
以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和斑块破裂经病理生理改变后形成冠状动脉血栓,致使血流受限[1]。
而进一步诱发心肌缺血,最终造成心肌损伤和坏死。
AMI时会对心肌细胞造成明显损伤,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是其主要心肌损伤标志物[2]。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关键,炎性细胞中蛋白水解酶对斑块表面的纤维帽具有降解作用,继而造成血管不稳,是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诱因,极易形成栓塞和梗死[3]。
脂蛋白(a)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

脂蛋白(a)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海南省陵水县中医院检验科海南陵水572400)摘要:目的本文主要讨论脂蛋白(a)检测应用于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和应用。
方法应用胶乳浊度发测量实验组106例冠心病患者和95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脂蛋白(a)含量,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脂蛋白(a)含量差异做出结论。
结果正常组血清脂蛋白(a)含量在71.9到323.5mg/l之间,实验组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含量在140到600mg/l之间,正常对照组的脂蛋白(a)含量明显低于实验组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含量。
结论血清脂蛋白(a)的含量与冠心病密切相关,测量血清脂蛋白(a)对于冠心病诊断是一个不错的测量指标和方法。
关键词:脂蛋白(a);冠心病;危险因素;诊断中图分类号:r764.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157-01 1引言作为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的冠心病,迄今为止发病原因还不明确。
而且影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很多,截止目前已经发现二百多种,这些危险因素包括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年龄、性别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吸烟高血压等。
虽然部分人控制了这些因素,但是发病率依然很高,且部分冠心病不能根据这些预测和判断,但是脂蛋白(a)是冠心病的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很多科学研究表明脂蛋白与冠心病是正相关。
本文研究通过测量患病者的脂蛋白(a)含量从而得出脂蛋白(a)与冠心病具有关系。
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大价值。
2资料和方法2.1一般资料选择106例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平均年龄61岁,年龄在42到80之间,其中男患者60例,女患者46例,对照组95例,平均年龄60.5岁,年龄在43到78之间,其中男患者53例,女患者42例,此组人员体检均为健康人群,两组在年龄、性别及人数上具有比较性。
两组在吸烟、饮食等其他危险因素相互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2病症观察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心绞痛型,也包括猝死、心力衰竭型,心肌梗死型和隐匿型,心绞痛主要症状为:胸部有闷胀感,伴有剧烈疼痛,一般持续时间为一到五分钟,有时也会达到十五分钟,症状会自行缓解。
超敏c反应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脂蛋白(a)联合检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量, 有 助于判断肝损坏程度 , 而且动态观察 B : . MG水平变化 ,
[ 3 】 田庚 善. 传染病 学. 3 版. 上海 : 上海 科学技术 出版社 , 1 9 9 8 :
2 4 8 — 2 5 2 .
对 判断疗效 和估 计预后有重要 意义 , 为判 断肝脏损害程度提 供参考 , 但B r M G水平增加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超敏 c反应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脂蛋白( a ) 联合检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浙江省 台州市 中心医 ̄( 3 1 8 0 0 0 ) 陶丹丹 陈慧红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冠心病 ) 是一种常见的心血 管疾病 , 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 。大量研究表明 , 冠心病并不是
参 考 文 献
[ 4 ] 丁其 杨 , 王钧镕 , 郁 启生 . 慢 性 乙型肝炎 1 3 r M G水平 与 H B V D N A滴度的关系. 世界感染杂志 , 2 0 0 5 , 5 ( 4 ) : 3 5 1 — 3 5 2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0 . 0 9 )
・
1 6 8・
塞旦医垫盘查垫 生 旦箜 2 0 鲞箜 塑 婴 £ 壁墼
! 盟 n i 墅!
垫
Q ! . ! Q ! l 2
文献『 2 1 报道 6 5例慢性 乙型肝炎 患者血 8 r M G水平显著 高 于乙型肝 炎病 毒携 带者或正常人 , 认为 8 MG可作为无症 状 携带 者演 变成慢性肝炎 的预测值 , 可作 为及早期抗病毒 治 疗 的指标 。随着对 8 : . MG研究 深入 , MG不但对 估计慢性 乙型肝炎患者病情 , 而且 对指导抗病毒治疗 , 预警 病毒突变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态 的影 响[ J ] .现代 中西医结合杂志 , 2 O 1 4 , 2 3 ( 4 ) : 4 1 3 — 4 1血 栓 与 止 血 — — 现 代 理 伦 和 临 床 实 践 [ M] .南 京: 江 苏 科 学 出版 社 , I 9 9 4 : 2 3 0 . [ 3 ] 耿 朝晖 , 郭竹 英, 胡晓波 , 等 .血 小 板 活 化标 志 物 : 血 小 板 与 单 核 细胞 聚 合 物 的 I 临床 应 用 [ J ] .检 验 医 学 , 2 0 1 I , 2 6 ( 6 ) : 4 l 9
E 5 ] 王朝辉, 鞠 文博 , 黄竞 妍 , 等 .脑 血 栓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血 小 板 膜 糖 蛋 白 CD 6 2 p水 平 的 比较 [ J ] .中 国 老 年 学 杂 志 , 2 0 l 3 , 3 3 ( 5 ) : 1
1 5 2 - 1 1 5 3 .
p r o t e i n k i n a s e J】 . Mo l e c u l a r Me d i c i n e Re p o r t s ,2 O 1 4 , 1 0 ( 3 ) :
1 3 8 3 — 1 3 8 8 .
[ 6 ] 刘远智 , 黄 春 秀 .急 性 脑 梗 死 患 者 血 小 板 活 化 状 态 及 参 数 的 变 化及临床意义[ J ] .实 用 医 学 杂 志 , 2 0 1 1 , 2 7 ( 9 ) : 1 6 7 3 1 6 7 5 . [ 7 ] 杨海贵 , 高永开, 张永 兵 , 等 .不 同术 式 对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患 者 血 小 板 活 化 指标 及 脑血 管 痉 挛 状 态 的 影 响 i - j ] .中 国实 用 神 经 疾
8 6 9 — 8 7 2 .
[ 9 ] 马丽丽 , 张津华 , 刘辉 , 等 .急 性脑 梗 死患 者 血 浆 同 型 半 胱 氨 酸 与血小板活化的相 关性研 究[ J ] .中华 老年心脑 血管 病杂 志 ,
2 O 1 1, 1 3 ( 1 2 ): 1 l O 2 一 l 1 O 4.
病杂志 。 2 0 1 3, 1 6 ( 1 3 ) : 1 3 — 1 5 .
[ 1 2 ] 王 国瑜 , 周 广 喜 .大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性 卒 中 与 脑 小 血 管 病 患 者 血小板 P AC 一 1 、 C D6 2 P阳性 率 和 血 清 血 小 板 因 子 4水 平 的 差 异[ J ] .国 际脑 血 管 病 杂 志 , 2 0 1 i , 1 9 ( 2 ) : 9 5 — 1 o o . [ 1 3 ] 姚平波 , 聂亚雄 , 赵红 , 等 .血 小 板 活 化 状 态 在 急 性 脑 梗 死 中 的 意 义 及其 与 预后 的相 关 性 [ J ] .广 东 医学 , 2 o 1 3 , 3 4 ( 5 ) : 7 0 4 —
・7 6 ・ 史旦实 用神经
杂志 2 0 1 5 年5 月第 1 8 卷第 1 0 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1 o f P r a c t i c a l N e r v o u s D i s e a s e s Ma y .2 0 1 5 , V o 1 . 1 8 N o . 1 0
7 0 6 . ( 收稿 2 O 1 4 — 0 7 一 ¨)
[ 8 ] 张敏, 段 惠玲 , 朱 美婕 , 等 .脑 梗 死 患 者 血 清 抗 心 磷 脂 抗 体 a 一 颗
超敏 C 一 反 应 蛋 白 脂 蛋 白 a及 D一 二 聚体 在 脑 梗 死合 并 冠 心 病 患 者诊 断 中 的价 值
粒膜蛋白 、 血小板 、 血脂水平及临床意 义[ J ] .中 国 实 用 神 经 疾
病杂志 , 2 O 1 1 , 1 4 ( 1 1 ) : 4 1 4 2 .
4 参 考 文 献 [ 1 ] 刘 弱, 张京 春 , 史大卓 , 等 .波 动 性 高 血 压 与 血 小 板 活 化 及 其 中 西 医结 合 干预 策 略 [ J ] .中 国 中 西 医 结 合 杂 志 , 2 O 1 3, 3 3 ( 7 ) :
[ 4 ] 赵通武 , 汪 升 学 .左 卡 尼 汀 对 维 持 性 血 液 透 析 患 者 血 小 板 活 化
g a l l o c a t e c hi n g a l l a t e s e l e c t i v e l y i n h i b i t s a d e n o s i n e d i p h o s p h a t e s t i mul a t e d h u ma n p l a t e l e t a c t i v a t i o n: S u p p r e s s i o n o f h e a t
4 2 1 .
[ I O ] 沈明强 , 石冬敏 , 程庆璋 , 等 急 性脑 梗 死患 者 的 血 小 板 活 化 、 聚集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J ] 临 床 神 经 病 学 杂 志 , 2 0 1 3 , 2 6 ( 2 ) :
1O5 1o7 .
1 1
Yu k o I i da , To mo a k i Do i , Ri e Ma t s u s h i ma — Ni s h i wa ki . ( )Ep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