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北滦河第三中学八年级政治学案:1(人教版上册)

合集下载

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教案(全期)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一课爱在屋檐下一. 我知我家<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爱自己的家、热爱父母的情感和厌恶不孝行经的情感。

2.能力目标: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一般概况;家庭关系的确立;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准备:和父母一起回忆在你们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祸、比赛成功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三>.教学重、难点:如何理解家庭既是亲情组织,也是个法律概念。

<四>.教学过程:1、【导语】: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家。

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为我们绘制宏伟的蓝图,编制美丽的理想甚至为我们早早起好了名字。

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名字的含义呀?(请2—3名同学介绍。

)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长深切的爱。

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

“什么是家呢?”2、【情景故事】:教材P4两则故事说:“那……不是我的房子”“我又有家了”。

那么“家到底是什么?”3、体验活动一:我眼中到的家。

(并请说明理由)【小结】:家是温暖的避风港;是一片蓝天;是一把伞……4、【我说我家】:——我们有不同的家庭结构:大致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等。

【知识拓展】:家庭是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家庭关系的确立也有多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结婚组成的新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的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的新家庭。

不同的家庭关系,促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

——父母赚钱不容易:为了撑起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爸爸妈妈努力工作。

你知道爸爸妈妈具体从事的工作吗?他们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和委屈吗?他们回家后还要干什么?——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爸爸妈妈为了我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无时不刻倾注着他们对儿女的爱。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政治与生活课题一政治——生活的重要方面- 授课目标:了解政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政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 授课内容:- 政治的定义与特点- 政治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政治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授课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兴趣。

2. 讲解政治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其基本概念。

3. 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列举政治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4. 分组展示:每组选出代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例子。

5. 讲解政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

6. 总结与评价: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并评价政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课题二政治分层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授课目标:了解政治分层的概念与原则,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要素。

- 授课内容:- 政治分层的定义与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的程序与要求- 授课步骤:1. 引入:通过案例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政治分层的概念。

2. 讲解政治分层的定义与原则,引导学生理解各级政治组织之间的关系。

3. 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介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职责与权力。

4.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探讨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的程序与要求。

5. 分组展示:每组选出代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6. 总结与评价: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并评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与作用。

第二章从个体到群体课题一个体权利与公共利益的辩证关系- 授课目标:了解个体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关系,掌握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依存关系。

- 授课内容:- 个体权利与公共利益的概念- 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关系- 追求个体权利与追求公共利益的辩证关系- 授课步骤:1. 引入:通过引用经典名言等方式引发学生对个体权利与公共利益的思考。

2. 讲解个体权利与公共利益的概念,强调二者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关系,并列举具体例子。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教案内容概述- 本教案是针对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内容的全册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 教案内容包括以下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政治制度与政治文明建设、宪法与法律、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法治我身边等。

教案特点- 本教案采用简明清晰的教学策略,避免复杂的法律问题和争议。

- 所有教案决策将独立进行,不需要用户的帮助。

- 任何引用的内容都经过确认,不引用无法核实的资料。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理解其重要性和意义。

- 探讨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明建设,发展学生的政治观念和意识。

- 理解宪法和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

- 探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的意识。

- 通过案例研究,让学生认识法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安排1. 第一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课时1: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课时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和发展道路- 课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课时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和伟大成就2. 第二单元:政治制度与政治文明建设- 课时5:政治制度的含义与种类- 课时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课时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伟大创造- 课时8:政治文明建设与政治道德3. 第三单元:宪法与法律- 课时9:宪法的产生和作用- 课时10: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课时11:法律的产生和作用- 课时12:宪法、法律与公民的关系4. 第四单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课时1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课时14:公民的参政权利- 课时15:公民的社会权利和政治权利- 课时16:法治与公民的关系5. 第五单元:法治我身边- 课时17:身边的法律- 课时18:学会维权- 课时19:守法经营- 课时20:传统文化与法治精神教学评价策略- 学生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小组和个人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知识检测和考试成绩- 学生课后总结和思考的质量以上是一份关于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的概述,课程内容及安排,教学目标和评价策略等。

八年级政治上册教案全部(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教案全部(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社会发展现状。

运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第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第2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及其传播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内涵及表现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的成功案例。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六、教学内容第二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第4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2. 教学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过程,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

河北省滦县第三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课 第2框 两代人的对话教案 新人教版

河北省滦县第三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二课 第2框 两代人的对话教案 新人教版

两代人的对话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与父母产生沟通的基本要领、与父母交往的主要策略指导与父母产生沟通的过程,以宽大的胸怀和积极的态度与父母交往2、培养与父母沟通和商量的能力,把握与父母交往的诸多策略的思考和应用能力。

方法情感目标 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心情和期待,正确对待父母教育的情感。

重点 怎样与父母架起理解的桥梁难点 我们与父母交往要有那些艺术教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法辅之以教师必要的点拨。

学法 预习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导学屋 情境导入引出主题:怎样与父母沟通交流 (多媒体出示知识点) 1.在家中,父母与我们之间容易成生矛盾和冲突,对此,不能否认,不能漠视,但也不能夸大,积极的做法是 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 。

2.有效沟通要掌握基本要领,其中, 彼此了解 ,是前提, 尊重理解 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 换位思考 ,沟通的结果要 求同存异 。

预习提纲: 1.怎样与父母架起理解的桥梁? 2.我们与父母有效沟通要掌握哪些基本要领?3.我们与父母交往要有那些艺术? 我的质疑:预习后,不懂得地方请记录在这里,课堂上我们共同讨论 二、展示台:(各小组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 三、拓展室:学生互学㈠、教师精讲㈡ (一)材料分析题:一个男孩与父母吵架后,离家出走了。

他四处流浪,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

一次饥寒交迫的她在一家馄饨店门口徘徊着,热心的老板给了他一碗馄饨。

狼吞虎咽之后,他含着泪真诚的感谢老板。

老板猜测到了他的经历,说“我只给了你一碗馄饨,你就如此感激,而从小到大,你的父母又给了你多少碗馄饨,你感激过他们吗?”男孩的泪顿时流 四、训练场 单选(学生抢答) 1、由于年龄差异,青少年容易与父母产生矛盾和代沟。

对此我们应( C ) A, 发现矛盾,否认代沟 B , 夸大代沟,认为不可越过 C , 架起沟通的桥梁 D 敢于顶撞 落下来。

1、离家出走带给男孩及其父母的是什么? 男孩既惩罚了自己又伤害了父母(知识点:逆反心理的危害)2、这件事告诉我们,当我们与父母发生了矛盾时应该怎么办?(P23—25考点:怎样与父母架起理解的桥梁) 3、请你告诉这位男孩与父母交往有哪些艺术,使他摆脱苦恼?(P26—27考点:与父母交往的技巧有哪些?) (二)(变式训练)某市中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就中学生与父母的沟通情况对388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部分数据统计如下:⑴根据你的分析造成调查中出现的情况的原因有哪些?父母子女间相互不了解;缺乏沟通技巧;不能理解对方的真实用意 (需教师点拨)⑵怎样改善与父母的沟通情况呢?请你想出一些沟通好方法,写在下面。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初中政治教案
概述
本文档提供了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的全册教案。

该教案结合了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的内容,旨在帮助初中八年级学生全面研究和理解政治知识。

目标
-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掌握八年级政治上册的全部内容。

- 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分析与政治相关的概念和理论。

- 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到政治实践中。

教案内容
该教案包含了八年级政治上册的所有单元教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单元一:初识政治
2. 单元二:同一份力量
3. 单元三:政权机构
4. 单元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基层民主
5. 单元五:共和国的旗帜
6. 单元六:进行时——中国的民主建设
7. 单元七:评价与表彰
8. 单元八:全球变革与中国的发展道路
9. 单元九:建设美好家园,从我做起
使用指南
教师可以根据教案的内容,结合课程安排,进行教学活动的策
划和组织。

教案中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步骤、
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详细信息,有助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学生可以根据教案提供的教学材料和指导,进行研究和复。


案中的重点知识点和思考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注意事项
本教案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教师
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
生的研究效果。

> 注意:本文档为机器生成的文本,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格式请以实际教材为准。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是中国人课时1:认识中国- 目标:了解中国的基本情况,认识中国的人口、面积、首都等重要信息。

- 教学内容:- 中国的位置和国界- 中国的人口和面积- 中国的首都和省会城市- 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位置,并提问学生。

2. 介绍中国的人口和面积,并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

3. 展示中国的首都和省会城市,并让学生发言介绍自己熟悉的城市。

- 课堂作业:编写一篇小短文,介绍中国的基本情况并列举3个省会城市。

- 教学反思:通过活动让学生对中国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培养其地理意识和表达能力。

课时2:中国人的民族魂- 目标:了解中国人的民族魂和民族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 教学内容:- 中国的56个民族- 民族魂的内涵- 教学活动: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展示他们编写的小短文。

2. 介绍中国的56个民族,重点介绍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特点和贡献。

3. 讨论民族魂的意义和内涵,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 课堂作业:访问一位长辈,了解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并写一篇短文表达你的观点。

- 教学反思:通过讨论和作业,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同时提升学生的调查和写作能力。

课时3:中华文化宝库- 目标:了解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 教学内容:- 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 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代表性项目- 教学活动:1. 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介绍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和丰富内涵。

2. 以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代表性项目为线索,展开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3. 分享小组成果,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 课堂作业: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中华文化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展示。

- 教学反思: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第二单元:探索历史的真相课时4:历史的洪流- 目标:了解世界历史的长河,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观。

- 教学内容:- 历史的发展过程- 历史的作用和地位- 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讨论历史的重要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的重要性。

河北省滦县第三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课 第2框 我爱我家教案 新人教版

河北省滦县第三中学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一课 第2框 我爱我家教案 新人教版
五教学反思
预习很好,讨论时间稍短,小组探究环节由于引导到位,效果比预期好。
2,秀怡的父母嫌弃她是个女孩子,出生后就将她寄养在外婆家,很少过问,也不负担抚养费。随着秀怡一天天长大,外婆家的生活越来越困难。秀怡长大懂事了,自己向父母要抚养费,可他们总是搪塞推诿。秀怡只好到法院起诉,法院判决父母补偿外婆多年的抚养费,并定期支付秀怡的抚养费(含教育费),直至她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为止。
家是温馨的
3,十月怀胎娘遭难,坐不稳来睡不安,儿在娘腹未分娩,肚内疼痛实可怜。一时临盆将儿产,娘命如到鬼门关,儿落地时娘落胆,好似钢刀刺心肝。赤身无有一条线,问爹问娘要吃穿,娘坐一月受满罪,如同罪人受牢监。把屎把尿勤洗换,脚不停来手不闲,白昼为儿受苦难,夜晚怕儿受风寒。。。。。。。这告诉我们(D)
A父母抚养子女天经地义
B父母对子女的爱会得到回报
C子女不可能向父母那样付出爱心
D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含辛茹苦的抚育我们成长。
4,陶行知为了让儿子弃虚务实,特写了一副对联:‘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他履行了()
A,抚养子女的义务B,教育子女的义务C,保护子女的义务D,扶助子女的义务
批注:收集整理课堂反馈情况,一边复习时能有的放矢
我爱我家
知识技能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感受家庭中亲情的温暖。知道抚养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
2、技能目标: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
方法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自己的家,热爱父母的情感。
重点
为什么我爱我家
难点
怎样理解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
教法
学生自主探讨活动法辅之以教师必要的点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父母最亲
大人讲我小时候享受家庭亲情和温暖
父母之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滦县第三中学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科目:思品课题:1.4第一课复习
课型:复习
知识技能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家庭的定义、结构类型;懂得父母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知道孝敬父母的具为实践能力。
方法情感目标
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重点
为什么要我爱我家?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①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己②父母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子女③父母引导子女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④父母教育子女如何做人
A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有人说父爱如山,母爱如灯。山在远处巍峨,灯在近处温暖。山在远处巍峨是指(D)A,父母对子女不抚养B父母对子女不教育C父母对子女没有爱D,父亲辛勤劳作,总是无怨无悔
(1)结合材料请你说说:"他是我爸爸,这一切不都是应该做的吗?”这句话体现刘桢身上有一种什么美德?
孝敬父母的美德
(知识点: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2)谈一谈: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去传承和发扬这一美德?
P15—17①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②.。③。。④我们不仅要孝敬父母还要孝敬父母的长辈
3,小丽今年13岁,父母离异,小丽随母亲生活,爸爸答应每月给小丽500元生活费,但从来没给过。小丽爸爸的行为(B)
A,这是不道德的行为,因为扶老携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B,是违法行为,因为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C,情理之中,因为小丽与父亲不在一起生活D,是小丽家的私事,别人无权干涉
4,家庭不单是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寄托处。这句话表明(B)
A,家就是居住的地方,
B家既是物质生活的后盾,也是情感的栖息地C家就是寄托感情的地方D,家是束缚个人发展的地方
5,“鸟自爱巢人爱家”,我们热爱自己的家是因为(A)
①家是我们情感的栖息地②父母对我们寄予厚望③家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的保障④父母激励我们创造精彩的人生⑤家是我们的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材料二孝敬父母乃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的义务。一味“啃老”、“吃老”,孝敬父母就无从谈起,这样的人纯粹是社会"寄生虫"青少年要提高认识,端正态度,从现在做起,拒当”啃老族”争做”孝老族”
结合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⑴谈谈你对”啃老族”“寄生虫”的看法.(至少回答两个方面)
①缺乏自理自立能力②缺乏责任感(或生活不独立,过分依赖父母;或家长过分溺爱等)
⑴我说:家是蓝天,我是在蓝天飞翔的小鸟
有人说,:”家"就像一个成熟的橘子,那颜色让我想到了夜晚回家时的灯光,温馨舒适
有人说:”家”就像一个石榴,,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相互滋养,丰满充实.
⑵我说:家就像一个苹果,很普通,但营养很丰富(学生探究)
四、训练场(变式训练)
单选(学生抢答)
1、我们常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这是因为(B)
5、如何理解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行为?
(父母应承担的道德与法律责任?)
6、什么是孝敬父母?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7、怎样孝敬父母?
二、展示台:教师提问各小组抢答,或指定学生展示自己的复习成果。
三、扩展室:
1有人说:家是一棵大树,我是树上的一颗果实.
有人说:家是一个港湾,我是停留在港湾的一艘小船
根据自己的体会,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你心目中的家
(此处需教师精讲,点拨学生答题技巧)
⑵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拒当"啃老族",争做”孝老族”的三件事.
独立完成作业;自己整理房间;帮父母做家务等(学生探究即可)
7,在学完<难报三春晖>后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下列这些名言,你认为与孝敬父母无关的是(C)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A⑵⑶⑷B⑴⑵⑷
C⑴⑵⑶D⑴⑶⑷
材料分析(学生互学,教师讲评)
有这样一位女孩,当她只有5岁时,就要撑起贫困的家庭,就要学会勇敢和坚强.生活让她10年让她10年磨练成"超级女孩",背着残疾的父亲,在困难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她,就是刘桢-----株洲的洪战辉.瘦弱的身影中,立起来的是一位新时代的道德楷模.当别人问起她,她回答说:"他是我爸爸,这一切不都是应该做的吗?”
(此题涉及考点:怎样孝敬父母)
教学反思:提醒学生审题要仔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教师寄语:思路严谨,积极发言.
难点
家庭的定义?家庭的类型?怎样孝敬父母
教法
生自主探讨活动法辅之以教师必要的点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
学法
预习讨论,小组合作探究
一、多媒体展示复习题纲(指导学生按照题纲快速记忆10分钟)(自学知识点)
1、家庭的定义及特点
2、简述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形式。
3、简答家庭结构的类型
4、为什么要我爱我家?
⑴在“家的味道”中,你认为什么最重要?为什么?
亲情最重要.因为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考察家的特点这一知识点)
⑵家对我们的人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P8—10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热爱自己的家(涉及考点:为什么要爱自己的家?)
3,材料一“啃老族”又叫“吃老族”赋闲在家。衣食住行的花销全靠父母。“啃老族”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已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③D,③④⑤
6,父母和我们同吃同住同生活,时刻影响和教育我们,关心我们的学习,关注我们的品行和未来发展.这表明我们感受到的家的温暖是( D )
A,家是我们情感的栖息地B家是我们的娱乐天地C家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D家是一所天然学校
2、每当我在想起,家里温馨的味道,胸中力量熊熊燃烧,家的味道是爸爸戒不掉的烟,烟气弥漫缠绕熏黄了指尖,你那不够宽广的双肩,也能撑起我的一片天;家的味道是妈妈编织的毛衣,针针线线连着儿女的暖。。。
C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
D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8、在世上的多种爱中,至深至纯的爱是父爱和母爱.作为子女的我们,要回报父母的爱应该做到(D)⑴敬重和爱戴父母,理解和关心父母⑵一切听父母的话,一切顺从父母的安排⑶多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父母分忧⑷乐于付出感情,乐于赞赏父母,让父母精神愉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