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涉江采芙蓉》课件(共27张) (共27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件:必修二 7 涉江采芙蓉 (2) (共26张PPT)

从内容上看,主要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之情, 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 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 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矢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如《今日良宴会》、《生 年不满百》
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如《西北有高楼》感叹知音 难逢。《明月皎夜光》写朋友离我而去。
拓展
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 是男性,“涉江”者和 “环顾”者都是男子; 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 是女性,“涉江”者是 女子,“还顾”者则是 “所思”的男子,你怎 么看?
板 书 设
意象 芙蓉 清幽 兰泽 芳草 高洁 意境
计
情感 欢欣 失落 思念
忧伤
背诵全诗
以荷入诗者,荷花更多被作为一种情感意象 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
2、你认为诗歌描写 “采芙蓉”“多芳草” 和“兰泽”有什么艺术 作用?
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
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
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所 思 在 远 道 。
采 之 欲 遗 谁 ︖
3.采之欲遗为谁?所思在远道。主人公表达的情感的方式是 什么?花送出没有?想象主人公情绪发生怎样的变化?使用 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涉 江 采 芙 蓉 , 兰 泽 多 芳 草 。
1、这句诗歌有哪些意象 ?
“芙蓉” “兰泽” “芳草”
,又称莲花,又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 (hàn dàn )、净友等。
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莲说》,“予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 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 范,且已成定说。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课件:第二单元第七课《涉江采芙蓉》课件共27张PPT(共27张PPT)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还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 不忧 亦不惧 谁人知我莲的心事 无缘的你啊 不是来得太早 就是 太迟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 菡萏、净友、芰荷等。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 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 范,且已成定说。以荷入诗者,有丁鹤年的《采莲 曲》,“莲开花复水,莲谢藕在泥。不学青萍叶, 随波东复西。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不学杨柳 枝,含颦送离别。”此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 以荷入词者,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 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以荷花喻意境之 静谧悠闲。由以上几例分析可以见出:荷花更多被 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 宁静的意味。
荷的意象
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
以荷花喻美好纯洁的女子。
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
由以上几例分析可以看出:荷花更多被作为 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达一种纯洁、坚贞 与宁静的意味,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 境。
佳人之花: 采莲曲二首(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女 子 所 想
(从对方写起)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虚写
“对写法”(落笔对方)的“悬想”
方 “对写法”法又谓主客移位,是我国 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 不忘自己。{虚写} (虚实结合 )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前两句写冬至之夜,诗人羁留他乡的孤独冷清 的生活画面。思乡之情,不言而喻。可诗人不说 自己思念家人,却想像家人于冬至节的深夜还坐 在一起念叨着自己。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 菡萏、净友、芰荷等。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 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 范,且已成定说。以荷入诗者,有丁鹤年的《采莲 曲》,“莲开花复水,莲谢藕在泥。不学青萍叶, 随波东复西。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不学杨柳 枝,含颦送离别。”此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 以荷入词者,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 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以荷花喻意境之 静谧悠闲。由以上几例分析可以见出:荷花更多被 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 宁静的意味。
荷的意象
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
以荷花喻美好纯洁的女子。
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
由以上几例分析可以看出:荷花更多被作为 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达一种纯洁、坚贞 与宁静的意味,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 境。
佳人之花: 采莲曲二首(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女 子 所 想
(从对方写起)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虚写
“对写法”(落笔对方)的“悬想”
方 “对写法”法又谓主客移位,是我国 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 不忘自己。{虚写} (虚实结合 )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前两句写冬至之夜,诗人羁留他乡的孤独冷清 的生活画面。思乡之情,不言而喻。可诗人不说 自己思念家人,却想像家人于冬至节的深夜还坐 在一起念叨着自己。
(优质课件)人教版必修2语文《涉江采芙蓉》(23张ppt)

• 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 心情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 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 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 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 ”之“忧伤”。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两句表 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天地之间 一声幽叹
不思量 自难忘
名家观点
Ø 我选择了第二个注解(注:“还顾”者就是 所思者,不是“涉江”者)。这其中有两点 理由。头一点:“远道”与“旧乡”是对立 的,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多 为男子,说话的人应该是女子,而全诗的情 调也是“闺怨”的情调。
Ø 其次,把“还顾”借“所思”,作为女子推 己及人的一种想象,见出女子对于男子的爱 情有极深的信任,这样就衬出下文的“同心 ”不是空话。而“忧伤”的也就不是女子一 个人。照这样的解释,诗的意味也就深刻些 。 ——朱光潜
对写手法
• 特定情境下,诗人在抒发 自己某种情思时,不直接 从自身写起,而是想象对 方此时此刻的情形,或先 描述自身情形,突然调转 笔墨,描述对方情形,以 便更深一层地表达自己情 感,并形成含蓄曲折的艺 术效果。
谢谢观赏
诗歌讲究“起、承、转、合”, 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 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 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 垫。
3.手法—效果—情感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还顾”“漫浩浩”这两个 词含蓄的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 苦的心情, 不直写,给读 者留下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 尽的艺术效果。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4、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 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 么?
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 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 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 “终老”之“忧伤”。
问题探究
有人认为抒情主 人公是男性,“涉江” 者和“还顾”者都是 男子;也有人认为抒 情主人公是女性, “涉江”者是女子, “还顾”者则是“所 思”的男子,你怎么 看?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两句表 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天地之间 一声幽叹
不思量 自难忘
名家观点
Ø 我选择了第二个注解(注:“还顾”者就是 所思者,不是“涉江”者)。这其中有两点 理由。头一点:“远道”与“旧乡”是对立 的,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多 为男子,说话的人应该是女子,而全诗的情 调也是“闺怨”的情调。
Ø 其次,把“还顾”借“所思”,作为女子推 己及人的一种想象,见出女子对于男子的爱 情有极深的信任,这样就衬出下文的“同心 ”不是空话。而“忧伤”的也就不是女子一 个人。照这样的解释,诗的意味也就深刻些 。 ——朱光潜
对写手法
• 特定情境下,诗人在抒发 自己某种情思时,不直接 从自身写起,而是想象对 方此时此刻的情形,或先 描述自身情形,突然调转 笔墨,描述对方情形,以 便更深一层地表达自己情 感,并形成含蓄曲折的艺 术效果。
谢谢观赏
诗歌讲究“起、承、转、合”, 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 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 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 垫。
3.手法—效果—情感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还顾”“漫浩浩”这两个 词含蓄的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 苦的心情, 不直写,给读 者留下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 尽的艺术效果。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4、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 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 么?
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 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 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 “终老”之“忧伤”。
问题探究
有人认为抒情主 人公是男性,“涉江” 者和“还顾”者都是 男子;也有人认为抒 情主人公是女性, “涉江”者是女子, “还顾”者则是“所 思”的男子,你怎么 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涉江采芙蓉课件PPT

看法二
“还顾”者就是“所思”者,不是“涉江” 者,照这样看,说话的人是留在“旧乡”的女 子,是她在“涉江采芙蓉”,心想自己在采芳 草寄给“所思”的男子;同时那位“所思”的 男子也在“还顾望旧乡”,起“长路漫浩浩” 欲归不得之叹。
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旧乡”“长路”. “旧乡”在“漫漫”长 路的那头,看不到也 望不着,“旧乡”的 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 望吗?相爱却不得相 见,浓浓的相思之情 溢于言表。这两句将 “远道”意思说尽。
这两句里“还顾”“漫浩浩”两词运用巧妙,请简要分析,谈 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古诗十九首》之一 ❖ 写一段赏析的文字,可以从意象的内涵,手法的
运用,以及如何体现对人生的反思等角度来写你 的理解。字数300左右,多则不限。
❖ 相去:相距,相离。 ❖ 阻:艰险。 ❖ 胡马:北方所产的马。 ❖ 越鸟:南方所产的鸟。 ❖ “胡马倚北风,越鸟朝南枝”,是当时习用
的比喻,借喻眷恋故乡的意思。 ❖ 已:同“以”。
1、奇树:犹“嘉木”,美好的树木。 2、滋:当“繁”解释。“发华滋”,花
开得正繁盛 庭3、中4、荣有致:奇:犹树送“花达”。。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 庭院裏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 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我攀着枝 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 思念的亲人。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 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地手 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 无可奈何。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 久,想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人教版必修2 《涉江采芙蓉》 课件(共25张PPT)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疏通诗意
• 1.遗(wèi):赠。 • 2.远道:犹言“远方”。 • 3.还顾:回顾,回头看。 • 4.旧乡:故乡。 • 4.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
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 • 5.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
《古诗十九首》
其文继承了《诗经》和《楚辞》 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不但 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 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是五言诗成 熟期的代表作。
《古诗十九首》
评价
刘勰《文心雕龙》中评价其为: “实五言之冠冕也。”
钟嵘《诗品》中评价其为“文温 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一 字千金。”
诗歌两个画面不是先后 的,而是分隔、同时显 现的:
一边是痛苦的妻子,
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 身后是密密的荷叶,红 丽的荷花,衬着她飘拂 的衣裙,显得那样的孤 独凄清;
一边是云烟缥缈的
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 返身回望的丈夫的身影, 那一闪而隐的面容,竟 是那般愁苦!
❖“对写法”,或称作想象写法, 是主人公有所思念,却并不直接 描述,而是通过想象,设想被思 念者在思念主人公,以达到让思 念加倍浓重的效果。 虚写
什么是“诗眼”?找出本诗“诗眼”并 根据“诗眼”概括主旨。
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 (形式有二)
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 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 的主旨所在。
本诗的“诗眼”是“忧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问题探究
抒情主人公是男子还 是女子?说出你的看法和 理由。(小组讨论)
问题探究
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涉江采芙蓉课件PPT

——柳永《八声甘州》
【注】顒(yóng)望:抬头凝望。
恁(nèn) :那样。
莫言共采莲,莫言独采莲。 莲塘西风吹香散,一宵客梦如水寒。
1、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行行重行行》) 2、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行行重行行》) 3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4 、不惜歌声苦,但伤知音稀。(《西北有高楼》) 5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 (《西北有高楼》)
不到下一秒自己的老师会往哪里走。
实践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请特别留意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请离开你已经习
惯的舒适区域,你越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就越能提高自己的技能,也就越能高效 地掌控课堂。
我们的老师无处不在 53%
老师在教室里四处走动 她无处不在。
85%
下一步会去哪儿?我不知道 她在这儿、在那儿,无处不 在 她一刻不停地四处走动。
情到深处宁可孤独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 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
——钟嵘《诗品》
同还采涉 心顾之江 忧而长望所欲兰采 伤离路旧思遗泽芙 以居漫乡在谁多蓉 终,浩,远?芳, 老浩道草 。。。。
九江市同文中学刘钰娟
附赠材料
怎样掌控你的课堂
1
目标
– 如果你现在走进教室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 的老师平时般都站在哪儿?”他们能回答出来 吗?是不是有些班级的学生,他们可以精确地指 出自己的老师平时所在的位置?回想一下,每次 参加会议时,你是不是都习惯坐在同样的地方呢? 也许你喜欢坐在后排靠近过道的位置;也许你喜 欢坐在房间里靠近正中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 前排。不可否认,大多数人总喜欢房间里某个特 定的位置。
念武陵人远,烟锁重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注】顒(yóng)望:抬头凝望。
恁(nèn) :那样。
莫言共采莲,莫言独采莲。 莲塘西风吹香散,一宵客梦如水寒。
1、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行行重行行》) 2、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行行重行行》) 3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4 、不惜歌声苦,但伤知音稀。(《西北有高楼》) 5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 (《西北有高楼》)
不到下一秒自己的老师会往哪里走。
实践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请特别留意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请离开你已经习
惯的舒适区域,你越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就越能提高自己的技能,也就越能高效 地掌控课堂。
我们的老师无处不在 53%
老师在教室里四处走动 她无处不在。
85%
下一步会去哪儿?我不知道 她在这儿、在那儿,无处不 在 她一刻不停地四处走动。
情到深处宁可孤独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 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
——钟嵘《诗品》
同还采涉 心顾之江 忧而长望所欲兰采 伤离路旧思遗泽芙 以居漫乡在谁多蓉 终,浩,远?芳, 老浩道草 。。。。
九江市同文中学刘钰娟
附赠材料
怎样掌控你的课堂
1
目标
– 如果你现在走进教室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 的老师平时般都站在哪儿?”他们能回答出来 吗?是不是有些班级的学生,他们可以精确地指 出自己的老师平时所在的位置?回想一下,每次 参加会议时,你是不是都习惯坐在同样的地方呢? 也许你喜欢坐在后排靠近过道的位置;也许你喜 欢坐在房间里靠近正中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 前排。不可否认,大多数人总喜欢房间里某个特 定的位置。
念武陵人远,烟锁重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精品课件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精 品课件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精 品课件
筛意象析手法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离骚》
---屈原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精 品课件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精 品课件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浓丽的春日画面,以乐景写哀情。如此 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 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 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精 品课件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精 品课件
古 诗 十 九 首
❖目标 ❖ 1手法 ❖ 2情感
背景
不惧千里, 负笈往从
读书人的漫漫长路
古诗十九首
1 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
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 2 被誉为“五言之冠冕” 3 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 4 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1、矢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 ❖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 ❖3、游子思妇离别相思之苦。
解题
忧同长还所采兰涉 伤心路顾思之泽江 以而漫望在欲多采 终离浩旧远遗芳芙 老居浩乡道谁草蓉 。,。,。?。,
《 古涉 诗江 十采 九芙 首蓉 》
1.通大意 2.找诗眼 3.筛意象 4.析手法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
-----木心《从前慢》
❖能代表爱情的,不仅仅是玫瑰
❖能寄托相思的,不仅仅是红豆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精 品课件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精品课件 人不起故园情。 出自唐代李白的《春 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 城闻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诗三首涉江采芙蓉课件PPT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王夫之《姜斋诗话》
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 一倍增其哀乐。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人塑造的抒情主人公 是男子还是女子? 谈谈你的观点和依据。
涉江 采芙蓉 环顾望乡
• 采莲的是少 年的女子, 她们是荡着 小船,唱着 艳歌去的。
静女其娈①, 贻②我彤管③ 。
①娈:luán美好。 ②贻:赠。 ③彤管:红色的管状植物。
理解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 不仅虚拟的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助思妇口吻 “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这样的诗情抒写,就不 只是“婉曲”,简直是奇思了!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此诗的抒情主人公应该是位女子,全诗所抒写的,乃是故乡 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但倘若把此诗的作者也认定是这位女 子,那就错了。马茂元先生说得好:“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 思妇词也出于游子的虚拟”,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 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词” 的“虚拟”方式。在穷困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 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同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 来。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王夫之《姜斋诗话》
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 一倍增其哀乐。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人塑造的抒情主人公 是男子还是女子? 谈谈你的观点和依据。
涉江 采芙蓉 环顾望乡
• 采莲的是少 年的女子, 她们是荡着 小船,唱着 艳歌去的。
静女其娈①, 贻②我彤管③ 。
①娈:luán美好。 ②贻:赠。 ③彤管:红色的管状植物。
理解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 不仅虚拟的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助思妇口吻 “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这样的诗情抒写,就不 只是“婉曲”,简直是奇思了!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此诗的抒情主人公应该是位女子,全诗所抒写的,乃是故乡 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但倘若把此诗的作者也认定是这位女 子,那就错了。马茂元先生说得好:“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 思妇词也出于游子的虚拟”,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 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词” 的“虚拟”方式。在穷困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 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同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 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幽幽的荷香中, 醉倒在流年旧忆 里……
身在“远道”的 游子。“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涉江采芙蓉 纵使江水溅湿了衣裳,我依然要采得江中那最美丽 的莲。这淡雅的莲花,挺拔的枝叶,像极了你呀,我远 方的爱人。花开花落,等在季节里的容颜日渐凋零,却 依然不见你那熟悉的脸。 为何我回望故乡的双眸这样湿润?归家的路途遥遥 无尽,时光仿佛在这条路上设下了重重陷阱 。对你的 思念,一天又一天,我远方的爱人啊,什么时候才能回 到你的身边? 沧海桑田,蜡炬成灰。今生,无法执子之手,就让 我们在彼此的思念中忧伤终老吧。 思乡曲.mp3
开创了许多诗歌创作中会用到的意象 承袭并发扬了《诗经》中流传下来的部分创作主题
为后代文人诗的创作提供了母题
2004年浙江高考试卷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 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 “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 人”, 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 请简要说明理由。
(2)粗读诗歌
学习目标:
1.多角度解读诗歌主旨 2.探究诗歌艺术魅力
芙蓉:又名荷花、莲花、芙蕖、 菡萏等。 君子之花: 周敦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 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佳人之花:
采莲曲二首(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沙扬娜拉一首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背景: 在游宦成风而希望渺茫的汉末,战争频仍,社 会动乱。 宦官外戚专权,上层人士垄断仕途,中下层士 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
画面一 在幽幽的荷香 中,醉倒在流年旧 忆里……
画面二
身在“远道”的 游子。“还顾望旧 乡,长路漫浩 浩”……
画面三
一边是痛苦的妻子, 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 身后是密密的荷叶,红 丽的荷花,衬着她飘拂 的衣裙,显得那样的孤 独凄清; 一边是云烟缥缈的 远方,隐隐约约摇晃着 怅然回望的丈夫的身影, 那一闪而隐的面容,竟 是那般愁苦!
多角度解读
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 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 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 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 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 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 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终日厮守的情侣,令人羡慕。遥遥相望却始终 如一的爱人,让人疼惜。在这个喧嚣的世界,后 者更显珍贵。国学里的爱情,同心离居最忧伤!
不着一奇字,璞玉未琢光蕴蕴。
美在母题 花朵、思念、远方、故乡、忧伤
文化源头上的东西,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几个字几个 词,平平淡淡,就能把人的集体无意识勾起,睹物思人, 推物及人,这般伤心,不与人说。
爱 情 之 花
《西洲曲》(南朝乐府)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莲子青如水。
荷的意象
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 以荷花喻美好纯洁的女子; 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
荷花更多被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达一种纯洁 坚贞与宁静的意味,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讨论
有人认为诗中抒情主人公是男性,也有人认为 抒情主人公是女性,你怎么看?
涉江采芙蓉
一朵朵小花也许可以弥补空缺。
也许 杏黄色 的郁金 香花可 以唤起 你的情 感。
杏黄色郁金香
花朵、情感
因思念而绽放的花朵
远方、思念
远方,有多远,唯有思念能丈量。在肆意滋长的思 念里,远方,成了梦里永恒的地方。
远方、故乡
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
说说你的阅读发现和疑惑 (1)猜读标题
小结诗歌主旨1.游子思念来自人 2.少妇思念游子 3.两者兼有
它美在哪里?
美在音韵
蓉(平声)草(仄声) 谁(平声)道(仄声) 乡(平声)浩(仄声) 居(平声)老(仄声)
平仄错综,形成一片宫商,谐和动听。
美在词句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馨香祷祝
旷远气息
美在名句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