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轨道检测及维修技术的分析探讨

合集下载

轨道检测方法与线路维修的关系研究

轨道检测方法与线路维修的关系研究

轨道检测方法与线路维修的关系研究发布时间:2022-06-08T03:55:32.80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4期作者:孟祥宇[导读] 轨道检测车(简称轨检车)是检测轨道在动荷载作用下动态质量、检查轨道隐性病害孟祥宇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230000摘要:轨道检测车(简称轨检车)是检测轨道在动荷载作用下动态质量、检查轨道隐性病害、指导轨道养护维修的大型检测设备,是实现轨道科学管理、提升轨道动态质量、提高乘坐舒适度的重要手段。

本文主要介绍轨检车在轨道质量管理中的科学运用及轨检超限病害的查找方法和成因分析。

关键词:轨测车;轨道质量管理;轨检超限1 概述轨检车是采用惯性基准法检测原理,应用光电、陀螺、电磁、电子、伺服、数字处理、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在动态情况下反映线路状态的一种检查工具,利用轨道检查车对线路轨道进行动态检测是掌握线路在列车实际动载作用下轨道几何尺寸偏差和相关的各项参数及相应的轨道质量指数。

轨道检测车不但能使检查结果真实可靠,而且还能对线路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提供整修指导意见,是一种高科技的检测设备。

2 轨检车检测分析内容轨检车检测分析内容应包括:(1)当月轨道动态检测总体情况;(2)管辖线路超过1条或管辖工班超过1个的车间需提报管内线路动态检查质量排名及各委外工班动态质量排名;(3)轨检I级超限情况汇总及原因分析;(4)轨检II级及以上超限情况汇总及原因分析(如当月无轨检I I 级及以上超限,则无需进行原因分析);(5)当月轨检I超限处所与上月对比及分析;(6)轨距出分统计及分析;(7)轨道动态局部不平顺检查项目及分析;(8)上月轨检超限处所整治情况;(9)当月轨检重点地段分析或针对当月轨检出分整治具体措施。

3 轨检出分复查及整治标准(1) I级出分由相应轨道班组进行现场复查;(2)I I级出分由轨道副工长现场复查;(3)I I I级及以上出分由车间轨道工班工长组织复查;(4)各班组应建立轨检病害处理专项检查记录簿,用于轨检出分、动态添乘晃车处所的复查及处理;(5)轨检车出分处所现场复查时,必须对病害点前后50m 范围内的线路进行精细检查,并将检查及处理情况记录在专项检查记录簿中;(6)动态出分处所现场检查后,应对病害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整治方案,并按线路检修作业验收标准进行整治。

轨道检测及维修技术的探讨

轨道检测及维修技术的探讨

轨道检测及维修技术的探讨作者:刘方来源:《科学与技术》2018年第12期摘要:为了做好线路检测与维修工作以达到提高线路质量的目的,通过介绍工务部门使用的轨道静态检测和轨道动态检测两类设备及其方法,阐述了工务部门检测工作现状,从轨道检测需求与实际效果存在差别、检测设备之间并未有机结合、数据信息管理存在不足、工务部门人员整体认识不足4个方面分析了目前轨道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科学分析合理利用、合理分工配合使用、数据管理信息化与科学化、加强培训以提高知识和技术水平5点改进轨道检测工作的建议,供工务部门检测人员参考。

指出在“检、养、修”分开的管理模式下,利用轨道检测数据信息资源更好地指导线路养护维修,是工务部门广大技术人员不断努力、尝试和探索的方向。

关键词:线路养护;线路维修;线路检测;轨道检测1 概述多年的发展使得我国的铁路系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加系统的管理铁路,一直以来铁路部门就在探索的过程中,摸寻着高效的管理模式,以期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最大化管理职能与管理作用,实现铁路系统的稳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作为铁路系统最重要的管理部门,工务部为铁路的舒适、安全运营提供着各种各样的支持。

众所周知工务部负责着桥隧、路基、轨道的管理与养护工作,可以说线路的维修与养护是完全离不开公务部门的。

与之对应的是工务部有着各种各样的轨道检测设施,这些设施与装备为线路维修提供着不可或缺的支持,且这些设备所提供的轨道检测数据还未线路的维修与养护提供着各种各样的资料参考,提高了线路修护的质量与效率。

2 常用轨道检测法2.1 静态检测所谓的静态检测就是在检养修工作结束后进行工区探伤与检查的活动。

近些年国内许多工务段均组建了检查车间,比如线路检查和隧道检查这两类车间就是其中的代表,以此建立了十分专业的检测团队。

借助于轨道检测设备与钢轨探伤仪,用人工检测的方式对管辖线路做周期检测,用于掌握线路设备状况,并建立信息化数据平台,负责为车间与工区提供线路检测状况。

沪昆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质量检测及控制探讨

沪昆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质量检测及控制探讨
王开 民, 常永波 , 赵 强 , 刘春 阳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 院 铁道 建筑研究所 , 北 京 1 0 0 0 8 1 )
摘要: 板 式 无砟轨 道 结构 已成 为 高速铁 路 的主要 轨 道 结 构形 式 。本 文针 对 沪 昆客 运 专 线 无砟 轨 道 施 工 中遇 到 的桥 梁上底 座 板 范 围防水层 的 平整 度检 查标 准 问题进 行 了探 讨 , 结合 监 理施 工 , 提 出应 对桥 梁 上
2 . 2 CR T SⅡ型 无砟 轨道 施工 中的几个 问题
1 ) 桥梁 底座 板范 围 防水层 的平 整度 验收 标准 无 砟轨 道 施 工 对 桥 梁 平 整 度 要 求 很 高 , 《 高 速 铁 路 轨 道工程施 工技术 指南 》 ( 铁 建设 [ 2 0 1 0 ] 2 4 1号 ) 规 定: “ 梁端 1 . 4 5 I T I 范 围内梁 面平 整 度允 许 偏 差 2 mm /
2 沪 昆 客运 专 线 无 砟 轨 道 施 工
沪 昆客运 专线 路基 上 C R T S 1 I 型板式 无 砟 轨道 结
定性 和 平顺 性好 ; 建筑高度低 , 自重 轻 , 可减 小桥 梁 二 期荷 载 和 降低 隧道净 空 , 轨 道变形 缓 慢 , 耐久 性好 。因 此, 在铁 路 客运专 线 中板 式 无 砟轨 道 结 构 已成 为现 在
中 图分类 号 : U 2 1 3 . 2 4 4 文献 标识 码 : B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1 9 9 5 . 2 0 1 3 . 0 7 . 3 5
板 式无 砟轨 道 是一 种 由混 凝 土底 座 、 C A砂 浆 层 、 轨 道板 、 扣件 和 钢 轨组 成 的一 种 新 型 的轨 道 结 构 。稳

高速铁路轨道病害分析与修理方法

高速铁路轨道病害分析与修理方法

高速铁路轨道病害分析与修理方法现在高速铁路飞速发展,大规模修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发展了各种类型的无砟轨道、有砟轨道、无砟道岔等,运行速度达到350km/h,最高速度达到了394km/h,在修建高速铁路技术方面已列居世界首位。

但是,我国自首条350km/h 高速客运专线京津城际开通运行以来,陆续开通了石太、武广等多条客运专线,工务设备的养护维修问题就成了当前首要研究项目。

特别是晃车问题的整治,更是需要探索的问题。

一、定位法整治线路病害在轨道上人工查找各种动态检测仪器检查发现的晃车地点,如车载、便携式添乘仪的重复二三级超限处所及轨检车二三级病害超限处所时,仪器的检测报告中只提供了病害里程和超限值,而仪器提供的超限里程往往与现场实际里程有一定的差距,个别处所的差距甚至达到200米,因此准确定位仪器报警地点的现场位置至关重要。

方法一:人工乘车感觉法。

对于峰值较大的车载及便携式添乘仪报警点(当峰值达到0.08及以上时),乘车人体就能够感觉到,当峰值达到0.10及以上时人体就能感觉到明显的晃动,因此对于惯性晃车地点,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上车,感觉和观察晃车的具体地点和晃动的形式,定位病害的地点和特征。

方法二:对于便携式添乘仪,人工进行里程校核。

带添乘仪添乘机车,每10公里根据现场公里标对仪器里程进行校核,根据报警里程与实际的差距定位报警点现场实际的位置方法三:根据轨检车图纸进行确定。

首先根据轨检车图纸上的道岔、护轨锁头等地面标志和曲线位置信息核对轨检车图纸里程与现场实际里程的差距,将轨检车图纸里程修订为现场实际里程。

其次将仪器的报警点在轨检车波形图上相应的地点附近去比对,轨检车、动检车检测项目均有水平加速度和垂直加速度,根据报警点的里程去查看轨检车波形图,两者虽然数值上会有差异,但一般车载及添乘仪报警地点在近期的轨检车波形图水平加速度或垂直加速度波形上会有相应的反映,因此可以通过轨检车波形图来确定报警点的准确位置。

轨道检测及维修技术的探讨

轨道检测及维修技术的探讨

轨道检测及维修技术的探讨摘要:下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针对轨道检测及维修技术在保持客运专线轨道平顺状态中的重要性、国内现有轨检技术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轨道维修的内容及方法等进行了阐述,仅供同行参阅。

关键词:检测技术;维修技术;重要性;维修内容1 、轨道检测技术在我国,最早采用弦测法来检测高低、轨向,后来则采用先进的惯性基准法。

目前4型轨检车已在国内推广使用。

4型轨检车代表了国内轨检车的最新技术,其技术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1)采用惯性基准检测原理,符合轨检车发展趋势。

惯性基准检测原理可以检测出实际的轨道不平顺,可以根据需要换算为各种弦长下的结果,便于与静态检测结果相比较。

2)采用轨距吊梁的机械结构形式,传感器安装位置比较集中,方便维修、检查。

3)用工控微机代替小型机,具有价格较低、维修方便等优点。

4)测量项目多,精度比3型轨检车提高。

4型轨检车可以测量高低、水平、轨距、三角坑、轨向、曲线超高、曲线半径等轨道几何参数,车体垂直加速度和水平加速度、轴箱振动加速度等振动参量,速度里程及地面标志等便于查找线路病害的位置,其精度满足了线路养护的需要。

5)在检测系统硬件、软件和传感器等方面基本实现了国产化。

2、客运专线的工务养护维修技术1)养护维修的内容综合考虑国外高速铁路的经验和国内的实际情况,客运专线应采用以下线路维修技术:以轨检车检测数据为依据,以大型养路机械为主、小型养路机械为辅,利用“维修天窗”进行线路设备检查、维修和保养,并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

客运专线的维修工作主要分为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

综合维修是根据客运专线线路变化规律和特点,采用大型养路机械联合作业,对线路进行全面起道、捣固和稳定等综合性修理;经常保养是根据线路设备变化情况和季节特点,在全年度和线路全长范围内对线路设备进行专项修理,以保持线路质量经常处于均衡状态;临时补修是及时整修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及其他不良处所的临时性修理,以保证行车按规定速度平稳、安全地运行。

轨道检测及维修技术在保持轨道平顺状态中的重要性与应用

轨道检测及维修技术在保持轨道平顺状态中的重要性与应用

轨道检测及维修技术在保持轨道平顺状态中的重要性与应用摘要:轨道的检测与维修技术是对轨道保护的重要措施,所以利用检测与维护机械对轨道进行检测与维修是对与保证轨道平顺状态十分必要,本文介绍了检测与维修技术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轨道检测;轨道维修;平顺状态;发展趋势1 轨道检测与维修对保证轨道平顺的重要性分析在实际的运行中,如果车辆的性能与路线、通信管理等方面都完备的情况下轨道的平顺状态就将成为制约车辆速度与运行稳定的重要因素,即保持轨道的良好平顺性才能在安全的情况下提高车辆速度。

而要保持轨道的平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轨道的建设应保持高标准,即线路、轨道、施工等都应满足高质量要求;其次采用新材料与新工艺来保证轨道建设与使用的稳定性,保证寿命;最后是建立科学养护与维修机制,制定严格的轨道管理制度与标准,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前面的两个要素与设计施工有直接关系,而第三点则涉及到管理与维护,可见轨道的检测与维护技术对既有轨道的平顺度是十分重要的。

2 铁路轨道的检测技术分析1、检测车的应用综合检测车辆是集中和各种检测车辆的优势,使用集成化的检测方式,获得的数据可以实现共享,并可利用计算机进行综合性分析,成为分析、检测轨道状态与设备状态的主要参考依据。

在检测中可以在以此检测中完成多个检测项目的测量与分析,并输出有价值的图表为维护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

目前我国采用的轨道检测车是gj-4型,检测车辆的系统采用的是惯性测量原理,应用多种检测技术,如电磁、光电、激光等,实施而准确的对轨道进行轨距、轨向、水平度包括曲线超过、高低、曲率、三角坑、车体振动加速度、轴向振动加速度等进行检测,集成项目多,且检测准确。

车辆采用了陀罗、激光传感器、光电编码器、位移计、伺服加速度器等先进的传感器,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调制与放大,并进行模拟滤波使其可以进行a/d转换,采样量化后输入到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并转换为轨道几何参数,并计算加速度,完成超限摘取、统计、保存、图形输出等,将超限数据和速度里程信息等绘制成图表,由计算机输出设备显示与打印,作为维护的资料。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与维护技术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与维护技术分析

1绪论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轨道交通产业的制造水平和科技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车辆保有量和技术含量也得到了提高。

明显改善。

然而,轨道交通车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是不可避免的,目前新建地铁线路数量不断增加,一旦轨道交通建成,故障率随着轨道线路的增加而提高将是不可避免的。

一旦轨道交通车辆出现故障,不仅会对乘客的乘车舒适性造成影响,车辆故障严重时也会对车辆性能造成影响,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于轨道交通车辆进行有效的检修和维修尤为重要。

城市轨道交通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因其自身的运行环境的特殊性,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始终是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

因此,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故障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检修与维护技术,对提高车辆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2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2.1 车辆的检修分类车辆检修有以下几种分类:按检修制度分,可分为预防性检修和故障性检修。

预防性检修又分为计划修、状态修和均衡修三种形式。

按检修作业方式分,分为现车修和互换修两种。

按检修制式分,分为厂修段修分修制和厂修段修合修制。

2.1.1 车辆检修制度(1)预防性检修预防性检修是在车辆故障率没有超过事先确定的指标之前,为了限制故障的产生面对设备采取的维修措施。

其判定标准主要为车辆的使用时间和走行公里数。

预防性检修有以下三种。

①计划修是根据事先确定的计划,当达到预计时间周期或者车辆运行公里数时,对相关设备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

各城市的计划修的标准往往大同小异。

比如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分为厂修架修、定修月修;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厂修架修、定修、双月修、双周修和列检等。

②状态修是根据设备的实际技术状况来确定维修时机。

主要通过对车辆实际运行状态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控制故障的发生。

具体来说,它检查车辆的运行状态,并定期监视和监视车辆。

采用基于状态的维修技术可以显著降低维修成本,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和灵活性。

高速铁路轨道检测与维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高速铁路轨道检测与维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高速铁路轨道检测与维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高速铁路网络的不断发展,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顺畅成为一项首要任务。

其中,轨道检测与维护是高速铁路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主要探讨高速铁路轨道检测与维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介绍其中的关键技术和现有的实践经验。

一、高速铁路轨道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 轨道几何缺陷检测技术轨道几何缺陷是高速列车行驶过程中的重要安全隐患。

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轨道几何缺陷,许多高速铁路线路都采用了先进的激光测量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

这些技术能够快速生成轨道几何的数字化模型,并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准确检测轨道异物、断轨等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2. 轨道表面缺陷检测技术轨道表面缺陷对列车的正常行驶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及时发现并修复轨道表面缺陷至关重要。

近年来,红外热成像技术、超声波探测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轨道的表面缺陷检测。

这些技术能够迅速识别出轨道表面的破损点,并利用无损检测方法实现缺陷的定位和评估,从而为及时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3. 轨道强度检测技术轨道强度是决定铁路运载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对轨道强度的检测也成为高速铁路轨道维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高速铁路轨道强度检测主要采用应变测量技术和振动检测技术。

这些技术能够准确测量轨道的拉伸、弯曲等性能,及时发现轨道的强度变化和损坏程度,从而为有效维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高速铁路轨道维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 轨道维护机械装备轨道维护机械装备是高速铁路轨道维护的重要工具,能够提高维护效率和质量。

目前,高速铁路轨道维护机械装备主要包括动力型剪修车、磨削车、修复车等。

这些机械装备具备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能够进行轨道的切割、磨削和修复,提高轨道平整度和强度,延长轨道使用寿命。

2. 高技术材料在轨道维护中的应用高技术材料的应用对于提高轨道维护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高强度钢纤维混凝土在轨道维护中被广泛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轨道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40921作者简介:储孝巍(1970—),男,高级工程师,1992年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铁道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客运专线轨道检测及维修技术的分析探讨储孝巍(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4)摘 要:主要介绍轨道检测及维修技术在保持客运专线轨道平顺状态中的重要性、国内现有轨检技术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轨道维修的内容及方法等。

关键词:客运专线;轨检车;轨道检测;维修;大型养路机械中图分类号:U273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954(2005)02002903Analysis of T rack Detection and Maintenance T echnology for P as 2senger Dedicated R ail w ay Chu XiaoweiAbstract An introduction is given to the importance of track de 2tec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in keeping the evenness of track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urrent track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and development trend ,and scope and method of detection.K eyw ords passenger dedicated railway ;track detection car ;track detection ;maintenance ;large track maintenance equipment Author ’s address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1 概述国内外研究成果及经验表明,在机车车辆性能、线路平纵断面、通讯信号等满足要求的条件下,轨道平顺状态的好坏是列车速度能否提高的制约因素,也就是说,只有保持良好的轨道平顺状态,才有可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列车运行速度。

要保持良好的轨道平顺状态,必须考虑3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采用高标准的线路、轨道、土工、桥隧等设计标准;二是采用新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如:分层压实路基,完工后的基床表面不得有任何缺陷;一次铺成无缝线路,不用短轨过渡;钢轨铺设后用打磨列车打磨钢轨表面,消除钢轨焊接接头初始短波不平顺以及钢轨表面由于施工中造成的钢轨表面微小缺陷和钢轨的原始表面微小裂纹……;三是建立科学的轨道养护维修体制,制定严格的轨道不平顺管理标准,保障列车安全、快速、舒适地运行。

很显然,前2项措施是与设计、施工有关的,在客运专线建设之前、之中设计院、工程局就应充分考虑;而第三项措施则与铁路工务部门有直接关系,其担负着客运专线在长期运营过程中保持轨道平顺状态的艰巨任务。

因此,在快速客运专线大量建设、运营的时期,如何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来保持轨道的平顺状态是铁路工务部门面对的一个新课题和挑战。

轨道养护维修体制包括养护维修、检测方法和手段、维修基地和检测基地的设置及天窗设置等内容,而轨道不平顺管理标准则分为若干等级,包括:作业验收目标值、舒适度目标值、预防性计划维修管理值、紧急补修管理值、慢行管理值等,目的在于对轨道不平顺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上进行控制,保证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

由此可见,轨道管理与控制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最终的表现形式是:采用检测手段定期对轨道实际状态进行检测,然后用各级轨道不平顺管理标准进行评估,对超限地段制定维修计划,用各种维修机具对轨道进行维修,再检测,再维修,直到满足标准为止。

这个过程中,有效的检测手段、高效的维修机具对修理、维护轨道,保持其平顺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2 轨道检测技术211 国内大型轨检车评述在各国铁路上(包括我国),大型轨检车一直是检查轨道几何状态、指导线路养护维修、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最早采用弦测法来检测高低、轨向,后来则采用先进的惯性基准法。

在我国轨检车发展历史上,曾有两次较大的技术飞跃。

一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研制的3型轨检车,其特点是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惯性基准原理应用到轨检车上,可以检测高低、水平、三角坑、车体垂直和水平振动加速度,轨距、轨向则无法检测。

计算机直接采集超限等级和数量计算扣分,其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笔式绘图仪记录不平顺波形;仪器电路采用分离元件,稳定性差,元器件类型、接口也不尽相同,造成了备件选择和维修上的困难,目前全路3型轨检车已经逐步淘汰或升级。

二是我国在成功引进、消化吸收美国ENSC0公司T 10轨检车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于1997年研制成功了4型轨检车,目前已在国内推广使用。

4型轨检车代表了国内轨检车的最新技术,其技术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1)采用惯性基准检测原理,符合轨检车发展趋势。

惯性基准检测原理可以检测出实际的轨道不平顺,可以根据需要换算为各种弦长下的结果,便于与静・线路/路基・态检测结果相比较。

(2)采用轨距吊梁的机械结构形式,传感器安装位置比较集中,方便维修、检查。

(3)用工控微机代替小型机,具有价格较低、维修方便等优点。

(4)测量项目多,精度比3型轨检车提高。

4型轨检车可以测量高低、水平、轨距、三角坑、轨向、曲线超高、曲线半径等轨道几何参数,车体垂直加速度和水平加速度、轴箱振动加速度等振动参量,速度里程及地面标志等便于查找线路病害的位置,其精度满足了线路养护的需要。

(5)在检测系统硬件、软件和传感器等方面基本实现了国产化。

4型轨检车在全国铁路干线常规检查、5次提速试验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随着提速形势的发展,4型轨检车也出现了以下问题。

(1)轨距吊梁的安全问题。

因为轨距吊梁悬挂在轴箱上,受到的冲击和振动很大,工作环境恶劣,加上国内材料和工艺技术水平的制约,吊梁容易出现裂纹和断裂等问题。

1999年和2000年,有几个铁路局的轨检车都出现了吊梁螺栓断裂、吊梁纵梁及横梁断裂问题。

(2)吊梁上的设备故障率高。

东北寒冷地区雨雪结冰、西北地区风沙导致的伺服机构移动失常问题难以避免,伺服电机和吊梁上传感器的故障率远远大于安装在其他部位的传感器。

(3)吊梁在检测速度比较高时出现周期性振荡导致检测失真。

当三大干线检查中检测速度为140km/h以上及陇海、兰新线为115km/h以上时,轨距、轨向波形都出现典型的谐波波形,无法进行正常的检测。

(4)随着电气化铁路的日益增多,采集系统抗干扰问题更加突出。

在郑武线提速试验、三大干线例行检查中都出现过由于接触网与受电弓之间产生电火花而导致的检测系统死机问题。

实践证明,3、4型轨检车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尤其是在提速线路上使用,距离期望和实际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

第6次提速速度目标值为200km/h,新建客运专线的速度不低于200km/h,有的甚至达到300 km/h,而3、4型轨检车检测速度均在160km/h以下,显然国内现有的轨检技术不能适应进一步提速和客运专线建设的需要,所以,应不断跟踪世界上先进的轨检技术,引进、研制新一代高速轨检车。

212 高速轨检车发展趋势为了适应时速200km及以上客运专线的轨道检测需要,综合分析各国轨检车现状可知,下列检测技术是我国高速轨检车发展方向。

(1)综合检测技术。

将轨道几何状态、轮轨作用力、接触网、通信信号、环境监视等检测系统集成在一列检测列车上,实现信息同步、共享、补偿,消除不同专业单独检测对正常行车秩序的干扰;同时,可以减少检测仪器重迭、检测信息不共享、无法同步综合评价,因而工作效率低的缺点。

(2)图形、图像实时采集处理技术。

国外已采用激光光源、高速CCD的摄像技术进行高低、轨向、轨距、钢轨垂直磨耗、侧面磨耗、波浪磨耗等项目的测量。

(3)光电检测技术。

光电检测技术已成为高速轨检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光电检测技术已在轨距的测量中应用,将来还可以用在位移、速度、角度及角速度等参数的测量中。

(4)长波长及短波长不平顺检测技术。

在高速铁路中,长波长不平顺直接影响旅客乘车舒适度;短波长不平顺对车轮、钢轨产生巨大的冲击荷载,影响机车车辆、轨道部件的使用寿命。

应对二者加强检测。

(5)里程精确定位技术。

当检测车的速度高达200km/h及以上时,应采用车上及轨道间的应答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来精确定位检测数据的里程位置。

(6)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

将检测数据与电子地图、线路设备数据库、维修计划决策等集成到一个系统,对线路进行科学化的维护和管理。

(7)检测数据及时传输技术。

采用现代通讯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将检测结果及时地传送到地面调度中心或工务部门。

3 客运专线的工务养护维修技术311 养护维修的内容综合考虑国外高速铁路的经验和国内的实际情况,客运专线应采用以下线路维修技术:以轨检车检测数据为依据,以大型养路机械为主、小型养路机械为辅,利用“维修天窗”进行线路设备检查、维修和保养,并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

客运专线的维修工作主要分为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

综合维修是根据客运专线线路变化规律和特点,采用大型养路机械联合作业,对线路进行全面起道、捣固和稳定等综合性修理;经常保养是根据线路设备变化情况和季节特点,在全年度和线路全长范围内对线路设备进行专项修理,以保持线路质量经常处于均衡状态;临时补修是及时整修超过临时补修容许偏差管理值及其他不良处所的临时性修理,以保证行车按规定速度平稳、安全地运行。

线路设备检查和各种线路作业必须利用固定的“维修天窗”时间进行。

大型养路机械综合维修作业应・线路/路基・储孝巍—客运专线轨道检测及维修技术的分析探讨有3h以上的“维修天窗”时间;设备静态检查应在日间的1h以上的“检查天窗”时间内进行,以确保检查数据准确无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把下载的轨检车结果及维修指令传达到实施作业部门,并跟踪作业情况;同时,建立轨道质量信息数据库,分析线路质量状况,指导维修保养工作。

312 养护维修的方法综合维修的主要作业手段是采用起拨道捣固车、动力稳定车、配碴整形车等大型养路机械联合作业。

目前,国内大量使用的是起拨道捣固车、动力稳定车,而配碴整形车很少使用,这样一来,大机作业完成后,需要大量的人工回填、整平道碴,降低了作业效率。

为了发挥大机作业的功效,大机作业机具应配套使用,如组成大机作业机组:配碴整型车、捣固车、配碴整型车、动力稳定车。

另外,采用综合作业机械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综合作业机械系指将两种或多种功能作业装置安装在一起,一次能完成多种作业的机械。

如:Plasser &Theurer公司生产的09Dynamic线路维修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