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43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合集下载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4.3 交通和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学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4.3 交通和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学案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学习目标】1.结合自己的体会,举例说明近现代交通、通信的发展对促进全球化的重大推动作用。

2.了解在不同时期聚落空间形态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通过案例(特别是所在地的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发展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3.调查自己所在社区的商业网点,理解交通发展对商业网点的分布和密度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1.结合自己的体会,举例说明近现代交通、通信的发展对促进全球化的重大推动作用。

2.了解在不同时期聚落空间形态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通过案例(特别是所在地的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发展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是()下面四幅城市形态图是在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下形成的。

请据图回答2~3题。

2.图中所示形成最早的城市形态是()A.①B.③C.②D.④3.有关上述四幅图所处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火车—电车时期B.③是汽车时期C.②是高速公路时期D.④是步行—马车时期4.在下图所示三个地点,最先发展成商业中心的是()A.A点B.B点C.C点D.都不能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运输方式分布形态水运古代陆运近代现代分小组进行,通过查阅资料进行总结归纳,最后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评判。

【达标检测】1.读A城市“我国城市区位示意图”,回答:(1)图中A城市为,其优势区位是。

(2)图中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在我国与A城市区位类型一致的还有长江沿岸的、等城市。

(3)是古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因此,对城市的选择影响很大。

2.图为某省轮廓图,判断:(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的一些著名的城市大多是沿分布,说明与城市区位的关系极为密切。

(2)图中属于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是,其快速发展与该城市地处、、、等铁路与(河流)的交汇处不无关系。

2022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教案:4.3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徐飞) Word版含答案

2022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教案:4.3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徐飞) Word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扬州高校附属中学徐飞【课程标准要求】标准活动建议●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设置一些生活中可能消灭的运输情境和相应问题。

●收集资料,调查本地交通线路和站点的布局状况。

第三节交通与通信进展带来的变化【设计思路】交通与通信进展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极大的变化,这部分内容与同学日常生活联系比较亲密,高一的同学已具备肯定的地理基础学问、读图力量、分析力量以及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的力量。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同学搜集的丰富资料,使同学理解交通运输对人类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特殊是在平原和山区交通运输网形成的差异。

从教学方法看,可利用观看法、比较法、争辩法、案例分析法。

【学问构建】课程标准关于本课的“标准”其具体要求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结合实例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二是结合实例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从教材的学问内容看,各个版本教材对本“标准”的阐释既基于其基本要求,又各有不同的理解与拓展,因此不同版本教材在文字表述、案例选用、图表设计等方面均存在着肯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应当以求同存异的心理品质,淡化差异,并依据“标准”的本质特征进行学问建构,其框架结构结构如图1所示。

【教学目标】1、结合自己的体会,举例说明近现代交通、通信的进展对促进全球化的重大推动作用。

2、了解在不同时期聚落空间形态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通过案例(特殊是所在地的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进展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3、调查自己所在社区的商业网点,理解交通进展对商业网点的分布和密度的影响【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本节的重点是交通进展对聚落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鲁教版地理必修2《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word教案

鲁教版地理必修2《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word教案

鲁教版地理必修2《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word教案【镇定说课】在前两节的教学中,师生共同学习和研究了“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要紧方式”和“交通运输布局”两大内容。

在“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要紧方式”一节中学生了解了交通运输五种方式及选择依据、交通运输的进展方向;邮政通信、电信通信的要紧业务及自然障碍;还有商业贸易。

在“交通运输布局”一节中,学习了阻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的要紧因素;交通运输站点和交通枢纽;港口的区位条件和都市交通网等内容。

所有这些,差不多上本节课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从那个意义上来说,本节内容是前两节的连续和进展。

本节教材内容共三目,即交通运输和通信进展与全球化、交通进展与聚落形状、以及交通进展与商业网点布局三个方面。

教材第一目简要分析了交通和通信进展与全球化的相互关系。

教学时能够通过对学生周围事例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交通和通信的进展对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联系所产生的庞大作用,明白得交通和通信的进展对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因此,在操作时既可让学生列举周围事例自由发言,也可由教师自己举例说明。

如通过13世纪时马可·波罗从意大利的威尼斯来到中国元朝的大都用了3年半的时刻,到1784年,“中国皇后号”商船从美国纽约来到中国黄埔港,用了6 个月零7天的时刻,再到现在,从美国旧金山坐飞机到中国上海,只要13个小时就行了,如通过互联网进行联系,可实现面对面的交流。

等等事例,均能关心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交通进展对聚落形状、商业网点布局的阻碍既是本节的重点,以是本节的难点。

这两部分内容,教材表述言简意赅,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加以分析、说明且有必要进行延伸和拓展。

运用交通运输的进展对聚落形状和商业网点布局阻碍的有关理论,分析聚落形状和商业网点布局特点,让学生在明白得基础知识的同时又把握了差不多原理。

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图表,加以对比分析和归纳,还要补充一些有关交通进展与聚落形状、商业网点布局的案例,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带动知识的学习和依据原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的情境中运用有关原理进行分析和评判。

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2学案:4.3交通和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2学案:4.3交通和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交通和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课标及考点]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自主学习]一、交通发展与聚落形态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聚落形态及其扩展方向。

【重点难点】一、交通发展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表现为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例如,株州市就是沿铁路发展起来的,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日本著名的科学城筑波市,一条长达9千米的中轴路决定了城市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

2、交通线变化引起聚落空间形态变化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例如,浙江省嘉兴市的城市形态,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

同时,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例如,由于我国清末大运河的淤塞,加之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使得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例题】例1.二、交通发展与商业网点布局1.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交通便利的地方,因其通达性高,客货流量大,利于商业发展,容易形成商业网点。

2.交通枢纽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交通枢纽是周围各种产品的集散地。

、以及、沿线,水陆交通便利的地带或地理位置适中的附近,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这些地区,既有利于货物,也为其他提供了便利的场所,从而发展成为商业中心。

问题:读图4-3-4,比较分析唐代的商业城市分布和现代的商业城市分布各有什么特点?3.交通位置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交通位置是影响形成的重要区位因素。

便利的交通位置对商业网点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山区与平原商业网点分布比较商业中心—行使商业职能的城市或城市内的区域。

广义的商业中心包括全国性商业中心和地方性商业中心,狭义的商业中心包括商业街和商业小区等多种组织形式,是商业网点的一种比较高级的形式。

2020-2021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4单元第3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教案

2020-2021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4单元第3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教案

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交通和通信事业的主要作用及其发展对全球化的推动作用。

2.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和技术的发展对城市聚落的分布及形态的影响,了解不同交通时期聚落的形态特征。

3.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掌握交通位置对商业中心形成的重要作用。

4.运用图表分析交通与通信的发展变化带来的社会影响。

〖情感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地理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通过学习交通发展的变化对家乡经济、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树立优先发展交通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本节的重难点是交通发展对聚落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讨论法、小组研讨学习法【学习过程】导入1、同学们,课程标准对本节有两项要求:1.交通发展对聚落形态的影响2.交通发展对商业中心布局的影响本节的学习目标请大家朗读一下。

[学生朗读(略)],其中“了解交通和通信对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和“通过举例分析,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2、小故事公元前490年,希腊人和波斯人在希腊的马拉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结果希腊人取得了胜利。

为了把胜利的消息很快地送到首都——雅典,就派了一个叫菲利比第斯的战士,从马拉松一直跑到雅典。

当他到达雅典时已经筋疲力尽,传达了胜利的消息以后便死去了。

后来为了纪念这位战士,以后就把这个距离作为正式马拉松跑的距离,并列入了历届的奥运会比赛。

如果在现代,你会用什么方法把这个消息通知大家以及公告世界呢?[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 1519年,葡萄牙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了三年多的时间。

如今,一架时速800km/h的飞机,绕赤道转一圈仅需50h。

用电话交谈,从美国纽约到中国北京,只需几分钟或几秒钟。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单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单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课题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总课时数第节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近现代交通、通信的发展对促进全球化的重大推动作用。

2、了解在不同时期聚落空间形态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通过案例(特别是所在地的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发展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交通干线如何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难点:商业网点的区位分析。

教学参考教辅、网络授课方法自主探究、学案导学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无专用教室无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二次备课【新课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一、交通和通信发展的全球化提问:电子邮件和普通邮件的差别,了解近200年来由于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带来的人与人之间、地区间、国家间交往形式的变化,并填充。

项目传递网络通信方式电子邮件______网络(因特网)是从人到人的通信方式,收件人所用地址与具体地点无关普通邮件邮政网络是从地址到地址的通信方式,离开特定场所就无法收到邮件、交通运输布局变化与聚落形态讲述:重温有关聚落的基本知识和重温聚落的形式和空间形态的知识解释:交通干线的“分布”与“扩展”的区别。

小结: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交通线的变化会带动聚落形态的变化。

分析课本相关资料。

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分析在交通线变化时所带来的影响。

通过分析商业网点的分布和密度而得出异同点。

教学教学二次备课过程设计工具步行——马车火车——电车汽车时期高速公路城市形态城乡聚落形态分为块状、带状、星状等,交通运输布局和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聚落的聚落形态和扩展方向。

【过渡】从日常的商店中看商业活动的客源和货源与交通线的密切关系。

三、交通运输布局变化与商业网点说明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身边的实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交通运输布局所带来的种种影响。

1、交通对商业中心形成的影响:商业中心往往与交通枢纽结合在一起,沿江、沿海以及铁路、公路沿线,水陆交通便利的枢纽地带或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线附近地区,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发展成为商业中心。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4单元第3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教案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4单元第3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教案

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节为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第三节,主要介绍了交通和通信方式对全球化、聚落的分布及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交通和通信所产生的作用和意义;能够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同时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是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内容,也是对前面所学城市区位因素、城市功能区等一些内容的补充,在本单元乃至整册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力已大大加强,不满足于了解简单的地理现象,但不能全面认识知识内在联系,无法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对社会对人生有自己一定的见解,不满足于接受一个现成的答案,但对问题的本质把握能力仍有欠缺;独立性格初步形成,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仍有不足。

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读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资料、课本的地图等,加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和通信事业的主要作用及其发展对全球化的推动。

2、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和方式的发展对城市聚落的分布及形态的影响,了解不同交通时期聚落的形态特征。

3、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掌握交通位置对商业中心形成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交通发展对聚落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看到今天的课题,你们能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者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情来谈一谈交通与通信带来的变化吗?[学生]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展示预设的图片,归纳学生的发言。

【设计意图】以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导入新课,学生各抒己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展示预设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历史,扩大学生的视野。

高中地理 4.3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教案 鲁教版必修2-鲁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 4.3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教案 鲁教版必修2-鲁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教案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课题
第三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的体会,举例说明近现代交通、通信的发展对促进全球化的重大推动作用。
2、了解在不同时期聚落空间形态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通过案例(特别是所在地的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发展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3、调查自己所在社区的商业网点,理解交通发展对商业网点的分布和密度的影响
讲述:重温有关聚落的基本知识和重温聚落的形式和空间形态的知识
解释:交通干线的“分布”与“扩展”的区别。
资料分析:分析课本相关资料。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分析在交通线变化时所带来的影响。
小结: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交通线的变化会带动聚落形态的变化。
过渡:从日常的商店中看商业活动的客源和货源与交通线的密切关系。
读图分析:通过分析商业网点的分布和密度而得出异同点。
比较
类型
相同点
不同点
山区
商业网点都是在交通便捷的地方
分布密度小
平原
分布密度大
原因
交通最优原则
地势等自然条件的差异
思考:读中国铁路图和中国公路图,分析商业中心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总结:说明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身边的实际,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交通运输布局所带来的种种影响。
重点
交通干线如何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难点
商业网点的区位分析。
教法及教具
师生互助式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
时间
[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ZXXK][来源:]
2019 年 4 月8 日上课时间
第周周月日
班级节次
课题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总课时数第节教学
目标
1、结合自己的体会,举例说明近现代交通、通信的发展对促进全球化的重大推动作用。

2、了解在不同时期聚落空间形态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教学
重难

交通干线如何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商业网点的区位分析。

教学
参考
网络、教辅
授课
方法
启发讲授、读图分析、学案导学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
专用教室
教学教学二次备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