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机局扶贫产业开发工作方案
农机新机械引进与研发项目实施方案

农机新机械引进与研发项目实施方案近年来,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引导支持下,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生产对机械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特别是特色产业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尤为突出。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根据市财政资金分配方案和我区农机化发展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项目紧紧围绕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快解决农业机械全面化、全程化进程中薄弱环节机械化作业短板为主攻点,本着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和引导作用的原则,重点引进和研发产业急需、农业生产急需的作业机械,促进农机装备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二、主要内容(一)引进农业生产和产业急需的新机械围绕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柠条生产机械化薄弱环节引进3种新型农业机械。
1、制种玉米去雄机完成制种玉米的去雄作业。
自走式,发动机为4缸,80马力,高扭矩,无添加物;轮距调整范围1.6m-2.4m,液压式;前端去雄头架为6行,切割方式为刀片;父本去除2行,简单切割或粉碎系统;驱动为液压控制,四轮驱动;离地间隙为车架下方1.70m;驾驶室有翻车保护杆、有工作照明灯、双侧倒车镜、可调整角度的方向盘;四轮悬架系统为液压式, 高度及硬度可调整。
2、柠条揉搓粉碎机完成柠条揉搓粉碎更利于饲喂,揉丝长度3-8cm,揉搓效率8-12t/h,粉碎效率3-5t/h,配套主机电机一仓37KW以上,二仓90KW以上。
3、螺丝菜自走式收获机完成螺丝菜的挖掘和收获,自走式动力设备,作业幅宽1.4m,有效挖掘深度15-20cm,作业效率1.5-3亩/h,配套动力大于100马力,起净率≥90%。
(二)研发农业生产和产业急需新机械围绕特色产业研发2种新型农业机械。
1、林果自动捡拾碎枝机配套动力40马力以上,工作幅宽140cm-200cm;碎枝长度5cm,碎枝直径2cm以下;工作效率8-10亩/h,挂接方式为悬挂式。
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

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三秋〃农业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中极为重要时节。
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三秋农业生产中高质高效保障作用,力争做到秋粮颗粒归仓、秋种按时种足种好,根据上级主管部门部署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全县XXXX年〃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如下:-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文件、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粮食产能,充分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主力军作用,加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强化农机抗灾救灾保障,持续抓好机收减损,努力提高秋收秋种机械化生产质量,为我县秋粮丰收归仓,秋种种满种足提供农机化保障。
二、目标任务〃三秋〃期间,全县计划投入各类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联合收割机等3500台(套)。
力争中晚稻机收水平达到99%,机收损失率控制在国家相关标准内;小麦、油菜机播水平分别达到94%(小麦机条播率84%)、55%;农机抗灾救灾应急保障有力。
三、重点工作(一)抓好秋收农机化生产1.优化调配机具,保障作业机具充足。
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农用机械保有量、农作物分布和收获时间,开展全面细致摸底统计,利用微信群、QQ群等形式及时发布机具供需、收种进度、作业价格、气象变化等信息,加强机具与田块有效对接。
机具缺口乡镇要通过农机购置、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引导机手购置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作业机具,与周边乡镇进行对接,加大机具引进力度,畅通跨区服务,科学设立跨区作业接待站,引导跨区机械有序作业、顺利转场。
促进供需平衡,满足秋粮机收需求。
要搭建服务桥梁,搞好农机服务中心的新建、整合、提升。
引导农机服务中心等服务主体创新经营模式,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加快秋收秋种进度,提升作业质量。
2.保障防灾减灾,建立应急作业服务队。
按照《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农机防灾救灾应急作业队伍建设及调度工作的意见》(皖农机函[x x×x)682号)要求,推进常态化应急作业服务队建设,依托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组建6个县级应急作业服务队,签订应急合作协议,由县农业农村部门统一调度。
扶贫驻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三篇)

扶贫驻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为做好____年度“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切实加大帮扶力度,结合农机工作实际,特制定____年度工作计划。
一、深刻认识开展“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市委市府号召开展的“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的重要载体,是推进“走基层”活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保障,是深化新时期扶贫攻坚行动、推进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农机局党组高度重视“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在帮扶工作中以贫困村、贫困农户为工作对象,以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和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为目的,以“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为基本要求,拓宽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方式,完善扶贫机制,着力壮大帮扶村集体经济,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下派干部作用在阆委办(____)____件中确定我局____年度“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乡镇为金子乡后,局领导班子立即召开党组会议,成立了以局长黄安光为组长,分管副局长马新建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双联”和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积极落实人员、经费,及时给予工作指导,并由主要领导坚持深入金子乡麻石垭村开展帮扶工作,充分了解社情民意,跟踪了解工作情况,帮助协调解决突出问题。
同时选派了工作作风好、业务能力强、熟悉热爱农村工作的青年干部赵会玲同志到帮扶村开展帮扶工作。
要求帮扶干部要扎根基层,切实履职尽责,做好上下沟通联系,及时反映情况,真心真意与群众交朋友、结对子、认亲戚,增进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积极帮助村“两委”规划脱贫致富项目,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
三、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在摸清帮扶村基本情况后,局领导迅速明确了帮扶思路,制定了帮扶措施,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优惠政策到位、项目实施到位、经费投入到位、帮扶措施到位。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精准扶持政策策划方案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精准扶持政策策划方案一、政策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振兴已成为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然而,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人才匮乏等。
为了加快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制定精准扶持政策势在必行。
二、政策目标1、促进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3、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三、扶持对象1、从事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的企业和合作社。
2、发展特色种养殖、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的经营主体。
3、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军人。
四、扶持内容1、资金扶持(1)设立乡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
(2)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降低贷款利率,简化贷款手续,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3)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乡村产业,对投资乡村产业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
2、技术扶持(1)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
(2)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3)支持企业和合作社开展科技创新,对取得科技成果的给予奖励和补贴。
3、人才扶持(1)加强乡村人才培养,选拔一批有潜力的农民进行专业培训,培养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2)鼓励大学生和退役军人到乡村创业就业,给予创业补贴和生活补贴。
(3)建立乡村人才激励机制,对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
4、市场扶持(1)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渠道,降低流通成本。
(2)组织开展农产品展销活动,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3)支持企业和合作社开展品牌建设,对获得知名品牌的给予奖励和补贴。
五、扶持方式1、项目申报制符合扶持条件的经营主体可以向当地政府部门申报项目,经过审核批准后给予扶持。
村产业扶贫实施方案

3.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接受群众评议,确保产业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七、实施步骤
1.调查研究,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2.制定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目标、具体措施等。
3.组织实施,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4.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措施。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实施合规、高效。
-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合规使用。
五、组织保障
1.成立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推动产业扶贫工作。
2.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3.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政策落地生根。
六、监督评估
1.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对产业扶贫工作进行全程跟踪、督促、评估。
-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
五、监督评估
-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对产业扶贫工作进行全程跟踪、督促、评估。
-定期对产业扶贫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接受群众评议,确保产业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二、总体目标
1.通过产业扶贫,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实现稳定脱贫。
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村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贫困村的内生增长动力。
三、产业发展方向
1.特色种植产业
-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条件,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种植,如中药材、特色果蔬等。
-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提高产品质量,打造特色品牌。
(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村域经济持续发展。
2023年关于扶贫工作计划范文七篇

2023年关于扶贫工作计划范文七篇扶贫工作计划篇1一、基本情况乡位于东北部,距县城29公里、海拔700-1500米,辖区内9个行政村,35个农业合作社。
全乡共三个贫困村,共有贫困户134户388人。
我乡通过产业扶持、就业培训一批贫困户58户190人。
群众只要收入都是外出务工,在家的都是依靠种植玉米、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人均年收入偏低,返贫现象严重。
二、发展目标按照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五个一批的扶持政策,以促进产业增效,贫困户增收为目标,我乡主要以高山蔬菜和巴山土鸡、黄羊、优质生猪、猕猴桃、袋装木耳为主导产业。
附加配套产业优质肉牛、稻田养鱼、羊肚菌等。
计划到,贫困村共新种植高山蔬菜166亩;发展巴山土鸡2.01万只;黄羊600只;优质生猪140头;优质肉牛10头种植优质牧草52亩,各样圈舍2280平方米,新植猕猴桃73亩,栽植袋装木耳7.5万袋,新植羊肚菌8亩。
三、分村实施计划(分户计划见附表)1、产业扶贫计划村:种植猕猴桃73亩;羊肚菌8亩;发展黄羊160只,种草15亩,发展养殖优质生猪20头,修建养殖圈舍170平方米。
栽植袋装木耳7.5万袋。
村:发展养殖优质生120头,修建养殖圈舍670平方米。
优质肉牛10头。
村:新种植高山蔬菜60亩。
饲养巴山土鸡6700只;修建养殖圈舍970平方米;稻田养鱼2亩。
2、产业扶贫计划村:饲养黄羊370只种草20亩,修建养殖圈舍340平方米。
村:种植高山蔬菜60亩;饲养巴山土鸡6700只;发展黄羊100,种草7亩,修建养殖圈舍100平方米。
3、产业扶贫计划村:种植高山蔬菜46亩;饲养巴山土鸡6700只。
扶贫工作计划篇2针对我镇的贫困现状,抓住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机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精心组织实施扶贫项目,扎扎实实地搞好扶贫开发工作,努力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群众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支柱产业逐步形成。
(一)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开展扶贫工作。
2023年有关农机局工作计划四篇

2023年有关农机局工作计划四篇农机局工作计划篇1全市农机化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后,区农机局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局班子会议进行专题研究,认真学习了市局下发的《农机化科技创新工作要点》,并根据区工作实际,全面部署了全区农机化科技创新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机化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分工,全面加强落实农机化创新工作。
二、全面实现农机化科技创新要切实搞好省级项目区收获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项目建设。
努力把我区建成建设收获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示范区,积极培训收获机操作人员,工业滤布搞好机械收获示范演示。
实现五项重点内容:种植农艺规划;收获机试验、改进、定型;研究机械收获的技术路线,形成初步的技术规范;机械收获技术示范和技术培训;项目区机械收获。
超额完成推广10台以上收获机的任务目标。
要结合农机购机补贴,积极推广新机具、新技术,引进2台以上臭氧发生器的使用推广工作。
三、按照上级安排部署,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农机展览工作滤布通过各类农机展、农机化信息网等平台,积极宣传新机具、农机新技术,搞好科技应用和推广工作,搞好农机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积极创建“兴机富民”服务品牌,做大做强农机现代服务业。
四、积极开展农机化科技普及和科技下乡活动积极搞好农机科技下乡活动。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机科技三下乡活动。
全年计划组织科技下乡、赶科普大集6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以上,通过卓有成效地农机技术服务,普及农机技术,加快农机事业发展步伐。
农机局工作计划篇2,我局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围绕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这条主线,突出重点,狠抓难点,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巩固了我县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为农业抗灾减灾夺丰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农机化工作成效(一)农机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68万千瓦,比上年增加6万千瓦。
产业扶贫提升实施方案

产业扶贫提升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决胜阶段。
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对于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产业扶贫提升实施方案,对于加快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业扶贫提升实施方案。
1. 确定产业扶贫重点。
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产业扶贫的重点方向。
可以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选择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等产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2. 强化产业扶贫资金支持。
加大对产业扶贫的资金投入,确保扶贫资金的有效利用。
可以通过设立专项扶贫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扶贫项目的金融支持等方式,为产业扶贫提供资金保障。
3. 提升产业扶贫技术支持。
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提升贫困地区群众的产业发展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等方式,提升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
4. 拓展产业扶贫市场渠道。
加强对贫困地区产品的市场开拓和营销,拓展产品销售渠道。
可以通过建立产销对接平台、开展产品推介展销活动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产品打开市场,增加销售收入。
5. 加强产业扶贫监督评估。
建立健全产业扶贫的监督评估机制,确保产业扶贫工作的有效推进。
可以通过建立扶贫项目绩效考核制度、开展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产业扶贫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评估。
三、实施方案的意义。
产业扶贫提升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实现可持续脱贫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可以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可以推动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产业扶贫提升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
通过确定产业扶贫重点、加强资金支持、提升技术支持、拓展市场渠道、加强监督评估等措施,可以有效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农机局扶贫产业开发工作方案
根据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产业开发专责小组的工作部署,为加快我市贫困户的自力更生能力,促进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结合农机部门职能,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充分发挥农机部门职能作用,合理创设农机化扶贫机制,整合农机部门各项强农惠农资金政策,向贫困户、贫困村实行项目优先、政策倾斜,从人才、资金、技术、项目、信息、协调和技能培训等方面为贫困户、贫困村提供扶持,提高贫困村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支持扶贫对象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切实保障贫困农民早日脱贫致富。
二、扶贫措施
全市组织市、县区、镇三级农机干部400多人,每县区组成5个以上扶贫工作服务队,深入贫困村、户,大力开展农机扶贫开发工作。
(一)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上门
各级农机部门要充分发挥扶贫工作服务队作用,要深入贫困村、户,充分调动贫困农民购买使用农机的积极性,推进贫困户思想认识的转变,通过经营农机来实现早日脱贫致富。
一是送政
策上门。
到贫困村、户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张贴补贴政策、办理流程,公开办理、咨询和举报投诉电话等,确保补贴政策家喻户晓;二是送服务上门。
对有意向购买补贴农机具的贫困户,要主动送服务上门,现场办理补贴手续、机具核验等,尽量减少贫困户办理成本。
(二)送农机培训技术上门
各级农机扶贫工作服务队要组织精干力量、技术骨干,深入贫困村、户开展送农机培训技术上门活动。
一是组织农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帮助和指导贫困农机手保养、调试和检修各类农机具,确保在各耕季前全面完成检修任务,提高在用农业机械的技术性能状态;二是在贫困村设置农机技术服务点,动员农机生产企业、销售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力量、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积极参与,在贫困村集中开展农机具的检修、保养服务工作;三是要做好贫困农机手培训工作。
农机培训及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农机生产销售企业要深入贫困村免费开展农机化技术培训,引导贫困农民应用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逐步成长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三)创建农机合作社+贫困户的脱贫致富模式
将贫困地区带动能力较强的农机合作社优先评定为示范社,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给予重点支持,大力鼓励引导贫困户与合作
社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从而创建农机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使贫困户以各种方式加入农业规模经营,实现早日脱贫致富:一是引导贫困户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给农机合作社集中经营;二是引导贫困户以田地、农机具等为资本加入合作社共同经营;三是合作社与贫困户互相建立农作物管理、收购和提供生产技术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销、管理服务最大利益化。
(四)开展“服务三农比贡献,创先争优作表率”为主题的党员服务活动
充分发挥农机干部、党员农机手和农机合作社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开展“服务三农比贡献,创先争优作表率”为主题的党员服务活动:一是我市各级农机党员干部要通过送农机补贴政策下乡、送农机技术培训、农机维修保养、农机补贴办理上门等活动,免费为贫困农民送技术、送服务上门,切实减少农机维修保养和农机补贴办理成本,切实减轻贫困农民负担;二是积极引导党员农机手在农业生产的农机作业服务中,为贫困户实行“三优五代”的农机作业服务。
各县区农机部门要组织引导辖区内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中的党员农机手,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免费为贫困户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三优”农机作业服务和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代烘干的“五代”农机作业服务,切实解决贫困户的农业生产问题,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3-
三、保障措施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确保我市农机扶贫产业开发工作顺利开展,市农机局成立XX市农机扶贫产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XX波市农机局局长
副组长:李宏杰市农机局副局长
黄振军市农机局副局长
成员:劳式义市农机局科教科科长
谭倩市农机局正科长级干部
黄贵市农机局管理科负责人
陈殷市农机局秘书科负责人
陈科市农机监理所所长
廖毅强市农机推广站站长
(二)高度重视,迅速推进。
各县区农机部门和市农机局各二层单位要高度重视,把农机扶贫产业开发工作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及时制定实施方案,特别是各县区选调精干力量成立5个以上农机扶贫工作服务队,同时落实专项经费,明确职责,周密部署,迅速推进农机扶贫开发工作。
(三)强化监管,确保实效。
各县区农机部门和市农机局各二层单位要严格按照市农机局的四大扶贫措施抓落实,同时对各
镇农机站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我市农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实效,市农机局适时组成督查组开展督促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四)创出亮点,做好总结。
各县区农机部门和市农机局各二层单位要积极挖掘和培育农机扶贫工作典型,认真总结亮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形成书面总结和填写附件统计表分别于6月30日和12月30上报市农机局科教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