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筑电气设计之我见

合集下载

建筑电气设计常见问题之我见

建筑电气设计常见问题之我见

建筑电气设计常见问题之我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带动了建筑电气的发展;但建筑電气设计中的不当也会阻碍电气系统的发展。

我国当前电气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电气系统的建筑者应该加大对它的关注度。

只有合理的设计指导施工的高质量的电力系统,才能够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提高用户的生活水平。

一、建筑电气设计1、建筑电气建筑电气是以电气技术为手段,在有限空间当中为创造人性化的生活环境的一门应用学科。

2、设计设计是构思表达、再构思表达、反复推敲、不断深入发展和进行评价的过程。

通常可以概括为博览、创意、构思、表达这几个阶段。

3、建筑电气的分类传统建筑电气设计通常只包括供电和照明,而如今将其设计的内容形容为强电和弱电。

其中将供电、照明以及防雷归类在强电,而其余的部分,例如电视、电话、消防和楼宇声控等部分归于弱电。

这种分类方法是以电压的高低为划分依据,较为容易理解,所以能够被人们所广泛的理解和接受。

二、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建筑电气设计思路不合理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很多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建筑的设计存在着问题。

例如,在设计电路回路的过程中选择不合适的电气线路材料,这样就会使家用电路产生许多问题。

第一,在设计家用电路过程中,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就是所设计的配电回路太少,回路太少会加大电路的负荷,使得电路的横截面减少,大大加大了危险系数。

第二,在设计建筑电气的过程当中,最好是使用较为安全的铜芯电线,因为铜芯电线的熔点较高,不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节省成本使用铝电线,虽然这样会节省一部分资金,但是同时存在着较大的火灾隐患。

2、设计方案不符合国家标准国家针对建筑电气设计方面有相关的规定,但是设计者在编制电气设计方案的过程中,有时往往会只凭借着自己的经验来编制与设计。

并没有严格遵守国家的规定要求。

比如,低压配电线路在选择截面面积的过程中,因为建设工程中采用的电力负荷属于单相负荷,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三相负载,从而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建筑电气供配电设计之我见

建筑电气供配电设计之我见

建筑电气供配电设计之我见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电气供配电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建筑电气;供配电设计建筑低压配电系统防电击保护,仅简单地采取接零或接地措施是不够的。

在其配电设计过程中,只有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和教训,才能使设计更加成熟、完善,以确保建筑物内人员的人身安全。

1 配电线路设计耐热配线可用常用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穿钢管、硬质或半硬质塑料管暗敷,也可用耐热温度大于105℃的非延燃性材料绝缘的导线或电缆穿钢管或非延燃性的硬质或半硬质塑料管暗敷,且应满足其氧指数在30以上。

若采用非延燃材料作护套的导线或电缆,在弱电专用竖井内敷设时,可不穿金属保护管。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型的线路不应共管敷设。

当同一系统的不同电流类别或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置于同一配电箱内汇接时,应分别接在不同的接线端子板上,各端子板应有明显标志和隔离。

建筑物内横向敷设的穿管线路,不同防火分区不应共管布线。

若在公共走廊、大厅处的管线可以跨越一个防火分区。

总线制信号线路可不受此限制。

供电母线一般采用埋地电缆进入,楼负载较小时,可直接采用380v/220v 低压母线供电。

负载较大,则采用3000v~10000v高压母线供电,再通过变压器变压后配电。

实验楼内负载种类多,且各种负载对电源及接地要求各不相同,设计时应考虑分路供电。

照明线路中的荧光灯等一些非线性负荷,产生的谐波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应设计独立的供电回路,并且在回路内最好加设交流不间断电源,以防意外停电对设备的影响。

又如实验设备用电线路、照明线路与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用电线路因功能不同,应该分路供电,配电室位置应靠近用电量大的区域,以减少线路的电能损耗。

2 变配电所及其系统变配电所是各级电压的变电所和配电所的总称。

在具体民用建筑项目的设计文件中不宜笼统使用“变配电所”这一名称。

10kv及以下变电所,具体到某一类别均有各自不同的含义。

关于建筑电气设计的思考

关于建筑电气设计的思考

关于建筑电气设计的思考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用电量大增,规范住宅电气设计已迫在眉睫,既关系着经济与社会效益,又关系着企业的未来发展。

住宅建筑电气设设计好坏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的切身利益,在设计阶段,就要求电气设计人员从安全的角度出发。

本文对建筑电气设计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1 概述随着现代建筑设备智能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弱电系统设备的数量不断的增加,弱电设备所占建设投资数量的比重也越来越高。

基于此,建筑电气设计工程师们如何设计好弱电的各个系统,同时对节约投资、用电节约以及提高智能化水平,意义非常重大。

为了保障居民电气安全,在施工阶段,一定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器材,包括线路开关、电缆线路、断路器、高低压开关柜等等。

在施工结束后,要对所有的回路进行测试,绝缘检查,进行出厂试验。

并且与下一步的施工工人及时沟通,防止在房间接下来的装修过程中对线路有损坏,2建筑电气设计相关问题2.1 系统供配电分布我国现在系统供电分布是以每个房子单个设计的三相电源,虽然在国家的规定当中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但是基本上每家都有独立的电气仪表箱,在这当中电源的线路都是三回路的,仪表箱也不是封闭放置的。

所以应该根据电气线路的要求合理的安排电器在使用的时候所处的位置,让每个居民安全的使用电器。

2.2对系数、所需系数以及功率因数进行明确,以确保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可靠性。

变压器自身的容量大小,以及其选择,也直接影响系数的取值,若取值系数选择偏大的范围,导致选择大容量变压器时,结果电气设备在运行时会增大变压器运行功率损耗,时间长久会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更为严重的话会出现供电设备过负荷运转,出现停电现象,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因此,电气工程师在设计电气参数前一定要对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与同类电气设备参数、应用状况及发生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并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参数。

建筑电气设计的思考

建筑电气设计的思考

建筑电气设计的思考了自己的见解,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思考在我国城市建设与改造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建筑电气设计关系到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用电安全、关系到建筑物使用中用电需求的满足。

在现代建筑电气设计现状的调研与分析中发现,建筑电气设计中前瞻性不足、设备使用不合理、线路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等造成了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建筑物使用中电气使用目标的实现。

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中必须加强设计内容规范性的遵循。

以设计工作基本原则为基础,针对建筑物功能及电气需求开展设计工作,满足建筑物设计功能的是吸纳。

1. 高层建筑供电系统设计1.1 电力负荷的确定电力负荷是供电设计的主要依据。

电力负荷预算时应分别计算动力电和照明电。

电力负荷预算正确与否,对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置,保证电气设备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对整体工程的经济分析和相关设计,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层建筑的电力负荷计算,基本上采用负荷密度法和需要系数法。

1.2 电源及电压的选择至少设两个独立电源,采用10kV标准电压双回路供电。

两变压器各带一半负荷同时供电、互为备用。

10kV双回路供电电源分别来自不同的变电站,或来自双回路超高压变电站的两段独立母线。

某些超高层公共建筑可选择10kV三回路电源引入,采用两路使用一路备用的运行方式。

针对高层建筑中存在大量的一级负荷,还需备用柴油发电机组,要求在15s内自动恢复供电,应付意外情况的发生。

1.3 变配电所的布置对于高层建筑的用电设备来说,它们的负荷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很大的一部分是一、二级负荷,所以常常变电所的规模一般来说会比较的大。

总配电所最好是设置在地下层内,因为变配电所应靠近用电负荷。

对于高层建筑的总变配电所来说,管线进出的程度会比较多,有高压也有低压的电缆。

1.4 高低配电系统的设计1.4.1 高压配电系统:现代高层建筑基本是采用两路独立的10kV电源同时供电。

一般高压采用单母线分段,自动切换,互为备用。

新形式下建筑电气设计问题探讨

新形式下建筑电气设计问题探讨

新形式下建筑电气设计问题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国际上有着广泛的技术交流。

国际上许多先进的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人中国建筑市场,使建筑电气行业迈出了新的一步。

因此,建筑电气已经成为现代电气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也成为现代电气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下文对建筑电气相关要点分析,电气设计应满足现代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自动化、节能化和智能化等方面最为突出,要提高这几方面的电气技术措施,应提出电气设计的新的要求,并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建筑电气设计水平不断地改善及提高,从中达到电气设计节能目的及合理的应用.一、建筑电气设计基本内容的描述现代化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强电和弱电两方面。

强电设计部分主要包括供电系统计计、照明设计、防雷设计等几方面,而弱电设计部分主要包括电话、网络和消防等。

两个部分的设计内容划分主要以电压的高低为设计标准,主要强调了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中所增加的消防、电讯和自控等内容,这样很容易被人们所理解与接受。

然而,在高低配电中,按电压的高低来划分这种方法显得不全面,比如,对动力配电的设备二次回路控制时,出现电压低的现象;以及消防的联动控制与配电箱不能完全地分开。

而在建筑工程的人防设计、防雷设计中,不仅包括弱电报警信号,而且包括动力与照明的联锁反应等等,实际上其设计内容很难去区别与分开。

二、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2.1供配电系统的节能技术(1)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中,应根据负荷容量,供配电的距离,用电设备的特点等要点进行供配电系统的合理设计,不仅要使供配电系统设计简单,而且操作要方便。

建筑的变配电所的位置的选择主要以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线路的消耗,从而提高配电的效率。

(2)应对变压器的型号、容量及数量合理地选择,旨在为了适应季节性的变化和长时间的工作造成的负荷过大,并且能够自动地切换变压器,以减少增大负荷造成的电能消耗与实现节约用电目标。

(3)提升建筑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

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从中可以减少线路无功功率的损耗,对整个配电系统来说,有很大的节能作用。

建筑电气设计之我见

建筑电气设计之我见

建筑电气设计之我见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in the civil building electric design, for your reference.Key words: building; electric design中图分类号:TU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 配电级数1.1 国家规范对配电级数的规定《供规》GB 50052-2009“4.0.6 供配电系统应简单可靠,同一电压等级的配电级数高压不宜多于两级;低压不宜多于三级。

”《民规》JGJ16-2008”7.1.4 条第1 款 1 项变压器二次侧至用电设备之间的低压配电级数不宜超过三级;”1.2 配电级数的定义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2003 年版条文说明第2.2.3 条解释:低压配电级数不宜超过三级,不应理解为保护级数不超过三级。

配电级数与保护级数不同,不按保护开关的上下级个数(保护级数)作为配电级数,而是按一个回路通过配电装置分配为几个回路的一次分配称作一级配电。

对于一个配电装置而言,总进线开关与馈出分开关合起来称为一级配电,不因它的进线开关采用断路器或采用隔离开关而改变它的配电级数。

因此,笔者认为《建筑电气常见问题分析及图示》05SDX006 序号3.3的提法或表述不妥。

2 备用电源的负荷严禁接入应急供电系统2.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以下简称《供规》)对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的规定(部分):3.0.1 电力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对人身安全、经济损失上所造成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视为一级负荷。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之我见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之我见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之我见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问题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建筑的供配电系统的节能降耗问题则更显得重要。

本文介绍了建筑的现状,阐述了建筑电气节能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全性;节能型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energy problem is mentioned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architecture of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energy saves and consumption reducing problem is more importa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situation, expounds some measures for building electrical energy saving.key words: electrical construction; safety; energy saving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们收入的增加,建筑智能化、自动化使建筑用电量猛增。

城镇一体化建设的加速,我国的建筑面积以每年十几亿平方米的速度递增。

据建设部和国家建材局的统计,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7%。

建筑节能在建筑行业势在必行。

这些都要求建筑电气工程师发挥才智,既要满足建筑功能要求,给居民提供舒适、方便的生活空间,还要尽可能的做到减少建筑耗能。

一、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1、建筑电气设计严格遵守相关的设计规范。

设计规范是国家或地方制定的设计准则,它体现了国家的政策和对建筑的质量和功能等的要求,是建筑电气设计者设计的标准。

2、建筑电气设计应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保证建筑的各项功能稳定连续运行,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方便、快捷。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探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建筑的设计已经越来越复杂和精确。

而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电气设计,它关乎到整个建筑的安全和性能。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建筑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现代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规划不足。

在建筑设计之初,电气设计往往被忽视或者被简单化,导致后期难以扩展或者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建筑的功能和使用需求在不断变化,而电气设计不能满足这些新需求。

建筑设计团队需要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将电气设计纳入考虑范围,充分了解建筑的使用需求并进行合理的规划。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安全隐患。

一些建筑可能存在电气火灾风险,电路过载或者短路可能导致火灾发生。

地线和保护零线连接不良也是造成安全隐患的原因之一。

电气设计团队需要加强对建筑电气系统安全的考虑,使用高质量的电气设备和材料,并严格按照安全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还包括能源浪费和电气系统不稳定。

一些建筑的电气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能源浪费严重,同时电气系统的负载可能不稳定,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筑设计团队需要根据建筑的使用情况和能源需求进行合理的电气系统设计,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和节能设备,以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系统的稳定性。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还包括技术水平不高和维护成本过高。

一些电气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可能不符合最新的技术标准,导致设备性能不佳和维护成本过高。

为此,建筑设计团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电气设计的最新知识和技术,使用最先进的设备和系统,以降低维护成本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建筑设计团队不断努力和改进。

通过更加合理的规划、强化安全考虑、节能设备的使用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可以避免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建筑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是 在 内部 有 些设 备 都运 转 不 1利 用建筑 中 的结构 钢筋 进行 防 雷与 接 化 建筑 很 多 . 起来 , 是运 转 起来 也 不如人 意 。移动 通 信 、 就 1 . 面结构 与接 闪器 1屋 微 波通信 的发展 带来 微波 辐射 对 人们 身体 健 如 视 现代 建筑 艺术 除 了追 求立 面 上丰 富多 彩 康 危 害也 很 大 , 自 内障病 人增 多 . 网膜 病 的线 条外 . 筑物顶部 造 型也力 求变 化 。由 变 , 对建 头痛 、 头晕 , 心脏 血管均 有影 响 。 对 21对 电源污 染状 况及危 害 . 于新 颖 的薄壳 、 曲面 网架等 大量 运用 , 面 双 屋 21 .. 1电源 污染 情况 已 经不 能 再 简单 的 分为 平 屋 面和 坡 屋 面 , 这 给 防雷设 计带 来一 定难度 。在 设 计 中除 了应 某 工 程 大楼 , 采用 了中 央空 调 、 机 、 风 水 0W 0 按 《 筑 防雷设 计 规范 ) B 05 —4中附 录 泵 3 K 以上 有 10多 台 ,为 了减 小 变压 器 建 ( 507 9) G 二 要求 的在屋 顶外 沿和 突 出部 位 等易 受雷 击 容 量 ,降低 各 电动 机 的启动 电 流 ,因此选 用 处 设置 避 雷带 外 . 直接 将屋 面 结构 钢 筋作 为 lo多 台 晶 闸管 软启 动器 , 然起 动电 流 小 , 0 虽 避 雷网 的一部 分也 非常 必要 。 出于防 水抗 裂 变 压器 容量 减 小 了 ,可是 对 电源 污染 都很 严 考虑, 屋面 结构 一般 采 用现 浇混 凝 土板 . 钢 重 , 整 流 电路结 构简 单 , 是 输入 电流 中 其 这种 但 筋 由上部 钢筋 和下 部钢 筋组 成 , 配筋较 密 , 连 含 有很 高 的谐 波分 量 ,输入 电 流的 5次谐 波 接 点较多 ,并 且板 钢筋 均与 梁钢 筋绑 扎连 接 可 达 2 %, 次谐 波 可达 1%。由于 晶 闸管 的 0 7 2 形成 通路 。 突出屋 面的塔楼 、 间 等也均 通 快 速 换相 , 生一 定 的 高 次谐 波 , 楼梯 产 可达 3 5次 过 钢筋 混 凝 土柱 或 构造 柱 与 下层 结 构 相 连 。 以上 。高次谐 波 对 电话等 通信 线 路产 生一 定 因 此 , 用 建筑本 身 的钢筋 作 为接 闪器 时 , 的 干扰 。这种 整 流 电路总 的谐 波 电流 以失 真 当利 在结构钢筋连接的关键部位如柱内钢筋与梁 约 为 3 %。 0 钢筋 绑扎 点处 进行 焊接 ,即可 满 足形 成 电气 21 电源 污染 的危 害 .. 2 通路 的要 求 。 21 . ..1功率 因数 大为 下降 2 1 利用 混凝 土柱 、墙 主筋 作 为 防雷 引 . 2 21 . 功 率 因 数 补 偿 的 电力 电 容 器 由 ..2 2 下线 于 高次谐 波 电流 ( 电容对 高频 是 低阻 抗) 因 而 不 同结构 形式 的各类 建筑 中均设 有一 定 流 人 , 致 电容 器 发 热 , 导 以致 绝 缘 破 坏 , 发 在 数量 的 钢筋 混 凝土 柱. 在 砌体 结 构 中设 置 生 共振 时还有 爆 炸的 可能 。 如 的构造柱 , 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的框架柱、 剪 21 _ 对 于 变 电 站 各 种 保 护 由 于 高 次 ..3 2 力墙等, 中钢筋直径按《 柱 建筑物抗震设计规 谐 波导致 过热 。过压使 得保 护误 动作 . 护 及保 范 )B 0 1一 0 l 7 . 规 定 砖 混 结 构 性变 坏 。 至高频 引起 振动 使整个 系统 解列 。 G 50 l 20 第 .2条 3 甚 中构 造 柱纵 向钢筋 最小 为 4 — 2 q l ,在 框 架 结 21 . 对 于显示 平均值 的 仪表 ,由于 高 .2 .4 构 中框 架 柱配 筋 通 常采 用 中 1 4以上 螺 纹 钢 次谐 波影 响 , 误差 较大 , 示有 效值 的仪 表影 显 筋 均 可 满 足 G 5o7 9 B o5 - 4中 第 3 . 421 响不 大 。 .5及 . 3 . 对电 钟影 响较大 。 条要 求 。柱 中钢 筋 的连接 形式 通 常采用 绑 扎 21 . 对通 讯 、 .2 .5 电话 、 算机 均有 影响 。 计 连接 、 焊接 和 机械 连 接 , 照《 按 = 装 置 安 装 电气 2 . 间 污染状 况及危 害 2空 工程 接 地装 置施 工及 验 收 规范) B o6 二 2 ( 5 l9 9 ) c 空间 电磁 场 辐射 情况 ,以某金 融贸 易 区 规定 , 雷 引下线 的 连接 为搭 接 焊接 . 接 长 为例. 避 搭 在信息枢纽大的 1 、 层、 1 层 8 2 层分别测 度为 圆钢 直径 的 6 , 此 。 倍 因 不允 许用 螺纹 钢 得 电磁场 在空 问 场强 值都 很大 ,测 量 当时信 代替 圆钢作 搭接 钢筋 。 息枢 纽大 楼 的高 压线 ,变 电间及 工业 设 备都 1 . 用基础地 梁作 为接 地装置 3利 未进 入安装 . 屋还是 一个 框架 。这 只能 说 明 房 建筑 物地基的形式 可分为无筋扩展基 其 存 在的 外界 电 磁环 境 ,不 能说 明大楼本 身 础 、 展 基 础 、 下 条 形 基 础 、 形 、 形 基 的 电磁 场 辐射 情 况 ,从 中可 看 出 3MH 扩 柱 筏 箱 0 z以 础 、 础 以及复合 地基 。按 G 5 07 9 第 上 .特 别是 电视广 播 、微 波 及移 动通 信在 空 桩基 B0 5— 4 3 . 第 3 . 第 3 .条 、 4 . .4条、 .5条、 .3 第 .3条规 中电磁 场是 很 高的 ,高 出 9— 0d 2 3 4 4 0 10 B以上 。 其 定 , 装置 应在地 面 5ea 接地 0r 以下 , 43 条 它 城市 也不 会例 外 。 第 .5 . 还规定 :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 出 23对策 . 入 1或人 行道 不应 小于 3 : 3 m,当小 于 3 时水 m 建筑 电气设 计把 防止 电磁污 染要 列上 议 平接地体局部埋深不应小于 l 或采取绝缘 事 1程 , 是要 进 行 电磁兼 容设 计 , 建 Ⅱ I 3 也就 从选 保护 措施 。建 筑物 基础埋 深 通常 由基 础 自身 筑 物地址 开 始 到施 工 图设 计 、施 工监 理到 最 高 度 、地 面下 预埋 管线 高度 及防 冻防 腐蚀 深 后 测试 鉴定 , 进 行 电磁兼 容管 理 , 到 主要 贯穿 度等 因素 决定 , 均大 于 0 m。 一般 . 5 整个 设计 过 程 。要 有 下述对 策 : 2电磁脉冲危害及防护 2. .1建筑物地址 , 3 离机场 、 电视广播 电 目前 高楼 大 厦遍地 矗立 , 现 代化 , 十分 建 台 , 移动 微 波通讯 台 、 用雷 达 、 军 电子 对抗 、 高 筑 电气增 添 了不 少的新 内 容 ,某 些地 区智 能 压 变 电站之 问 的距离 。
中国新技术新产 品
一 9— 17
建 筑技 术
Ca wcoiUPU1 国团圜 团 ■ h hosdIc 嵋 Ⅱ ■■ 幽 iN T ng/—N 棚 ne e — ds l a r. en o1 I u U t ■
新形势下建筑 电气设计之我 见
杨 静
( 十四冶建设 云南勘察设计有限公 司, 云南 昆明 6 0 3 ) 5 0 1

2 . 厂 房之 间 内部 的 电磁间 距 , .2 3 如距离 工 、 、 设备 厂 房 . 算机 房 、 科 医 计 电话 通讯 等 之
间 电磁 防护 间距 。
2 . 架空引下线 , .3 3 防雷 引 下线 , 合 布 综 线 , 讯 线 等线 间 防护 间距 。当前 , 究 出一 通 研 种低 价格 电磁 防护 涂 料 ,对 电磁 场 防护效果 可达 4d 0B以上 。 之要求 我们 的 电源要保持 总 清 洁 , 波 电压 畸 变率 不要 超 过 国家标 准. 谐 最 好把 电源 电压 畸 变率 控制 在 2 %以下。 间电 空 磁场 分 布不 使 人身 受 到伤 害 ,电气 电子设 备 之 间能互 相 电磁 兼容 . 、 正常 安全 、 稳定运 行 。 3 电气管 线 的预 埋与结 构布 置 电 气 管 线 的 敷 设 方 式 分 明敷 和 暗敷 两 种 。明敷 是将 管 线 安装 于墙 壁 、 棚 的表 面 , 顶 对结 构 影 响不 大 ,而 暗敷则 完全 不 同。暗 敷 中 ,电气 管线 的预埋 是 建筑 安装 工程 中的 重 要部 分 。 电气预 埋管 线 的特 点 是根数 多 , 面 平 布置 复杂 ,特 别 是在 墙体 中的垂 直预 埋管线 和在 楼板 中的水 平预 埋 管线 由于 削弱 了结构 构件 截面 , 结构 构 成一 定影 响 , 对 下面 将从几 个方 面加 以讨 论 : 31垂 直 预埋 管线 在结构 墙体 中的敷设 . 当垂 直预 埋 管线 埋设 于 在钢 筋混凝 土柱 或者 钢筋 混 凝 土剪 力墙 中时 ,敷 设方 法相对 简单 , 将 线路 套 管改 为钢 管 , 仅需 并与结 构钢 筋绑 扎 固定 , 防止 在 浇筑 振捣 混凝 土时 偏位 。 由于 电气 管线 直 径较 小 , 凝土 墙 、 影响 对混 柱 不大 , 可根 据需 要灵 活 布置 。 3 . 平预 埋管 线在 结构 楼板 中的埋设 2水 预制装 配 式楼 盖 包括 预制 双 向预应力 大 楼 板 和预 制预 应 力空 心板 。通 常使 用 的是预 应 力 混凝 土空 心 板 。虽然 按板 的受 力钢筋 种 类 分有 冷拔 低 碳 钢丝 、 轧带肋 钢 筋等 区别 , 冷 但 板 的截 面形 式及 受 力钢 筋排 布形 式基本 相 同。在 预制 板楼 盖 中布置 管线 需要 预先 向结 构 专业 了解 预 制板 的 布置 方式 使管 线沿 预制 板 中 圆孔或 板缝 布 置 。 需要 注意 的是 , 圆孔 在 中布置 管线 时 引 出凿孔 要 避开 板受力 主筋 位
置。 4结 论
在实际设计中. 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 方 。我 们 应该 在完成 本 专业设 计 的同时 . 意 注 与其 它专 业 的配 合与 协作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