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一个有心人的性情书写
从笔迹看一个人的性格范文

从笔迹看一个人的性格2010-01-07 18:59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笔迹反映人的性格。
笔相学就是有关笔迹的学问。
笔相特征依据的共同特点:1.笔迹轻重决定人的性格和工作能力。
2.字母大小,如大写字母过大,字体过大或过小,证明个性表现的意图和愿望。
滥用弧线,花字尾表明自我感觉、精神状态有某种局限性。
办事一丝不苟和有条理的人在笔迹中通常有这些特点--字母清楚完整,标点符号准确。
3.字行高低不平是机智和狡猾人的笔迹。
4.字迹有棱有角,说明观点和意图坚定,喜欢加剧冲突;字迹圆滑表明办事老练,性格随和。
根据上述特征来判断人的性格。
首先从下笔的轻重看,笔画轻重均匀适中,说明稳重,有自制力,对所喜欢的事情能达到如醉如痴的程度。
笔画不匀称的人则喜欢破坏,脾气暴躁,因琐碎小事就会伤心。
笔画很重的人敏感;笔画过轻的人则自信程度差,喜欢自责。
字行也能说明问题。
行直说明稳重,起伏不平说明有外交手腕,善于发现别人的弱点。
越写越往上斜,说明自尊心强;往下斜,说明性情沉郁。
字体大表明在极端条件下能够表现自己,过于自信和举止随便;字体小则表明克制、会计算、有观察力。
字迹紧凑的人吝啬、谨慎。
从笔迹看心理关于笔迹与心理的关系问题,我国古代及西欧国家许多学者早有研究。
提出“字如其人”之说,即:一个人的笔迹与个性和心理状态有一定的关系。
例如:北京抗金名将宗泽见到岳飞龙飞凤舞的手迹时说:“此非凡品也”,于是提拔岳飞于行伍之中。
近年来,在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中,“笔迹学”已被公认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不少名牌大学已把它定为选修课。
一些学者在继承古代“笔相学”及西欧现代笔迹学理论中合理成份的基础上,又从生理学、语言学、社会学以及书法艺术等不同角度对笔迹和书写活动仍加以探索和研究,又提出笔迹的心理分析的观点。
笔迹心理分析的有关理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例如:美国已有300多家公司聘请了笔迹学家担任顾问。
他们认为,通过笔迹分析可了解应聘者心理状态,把笔迹分析法应用于公司的招聘工作和管理工作中,可使员工做适合于自己性格的工作,做到人尽其才。
螃蟹写一个人的神态和语言 表现人物的某种品质

螃蟹写一个人的神态和语言表现人物的某种品质在我的身旁有许许多多的榜样,勤劳的工人伯伯,辛勤的教师……很多很多,在我的心目中最令我敬的还是我们无私奉献的清洁工了。
有人叫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我也是。
为什么呢?当然理由有很多很多种,但我认为他们就是我心中的榜样!我们市区起的最早的肯定是当清洁工的叔叔阿姨们了。
大清早,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听见宽阔的马路上有沙沙的声音了,是什么声音呢,是小虫,不;是有人在叫卖,不对。
是清洁工阿姨正在扫地。
他们上班的时间是全市最早的工作的人了,他们早上三四点就到了我们的大街上,为我们的街道做“免费的美容”。
等到我们床了,他们便隐身在清晨的阳光里,留下的仅有美丽的街道和一阵花的幽香。
他们在无声无息的为我们的城市做贡献,我们如果没有他们的功劳能住上美丽的城市吗?此时,我想要,无数位在这个职业上艰辛数十年的人,风雨无阻,早出晚归把大街打扫得一尘不染,但他们却没有听见一句称赞引导的话语,仅有憎恶的表情。
他们没美味的午餐,他们没华丽的衣着,但他们却十年如一日的默默无闻的工作着,这种精神就是永远应该我们自学的。
让我们学习无数名人、伟人的同时,也不妨学习一下,不引人注目的清洁工们……我爷爷就是一个正直忠义的菜农,他的信誉很高。
他卖菜秉持三个原则,一是刚擦过农药的蔬菜赔本。
二是不把坏菜缠在不好菜里买。
三从不短斤少两。
菜贩子都讨厌卖我爷爷的“安心菜”。
一次,一个菜贩子买了我爷爷元的大白菜。
菜装车后,他掏出一沓钱数好扔给我爷爷开车就走了。
我爷爷拿起钱来一数发现多了100元,笑嘻嘻地说:“这混小子。
”我高兴地说:“爷爷,你今日发大财了,白白多赚了100元。
”爷爷突然严肃地对我说:“这钱能拿吗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不能拿人家的昧心钱。
”过了几天,那个菜贩再来的时候,爷爷把钱还给了他说:“小伙子,以后注意点,别再毛手毛脚的了。
”那个菜贩子深受感动,到处宣传我爷爷的好人好事。
我决心向爷爷学习,做一个诚信守法的好公民。
人教版五下七单元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丑八怪”其实不丑嘛!在他平凡的外表下面 有着一颗乐于助人的心,还挺美的,告诉你们一个 小秘密,“丑八怪”是不打女生的。
★“林妹妹”的故事讲完了,你们说她是不是 一个爱哭的女孩子啊?希望以后她能够变得坚强起 来。
★我不禁感叹道:周爷爷真是人老心不老,他 浑身上下都充满着“音乐细胞”,洋溢着生命的激 情!
4、跟妈妈去北京路逛街,手里拿着psp,妈 妈买完衣服叫他走了,他边走边打,把妈妈 跟丢了,等着妈妈回过头来找他。( )
5、会玩十几种电游,每一种都能打通关, 有一次我玩《无双大蛇》有一关打不过,还 是他帮忙打过的。 ( )
选好典型事例
1、从早晨起床开始打电游,不洗脸刷牙, 衣服都没穿好,打到中午还不肯出来吃饭。 ()
开头要精彩
5、直接描写人物特点开头: 我有一个好伙伴,她是我班的语文
学习委员,叫她对工作认真负责,从不马 虎,老师布置的任务都一丝不苟地去完成。 最特别的是,她非常爱护集体的财物。
我们班有个出了名的“捣蛋鬼”——陆 峰。在我们的同龄人中,他是个中等个儿, 很爱说话,嗓门又很大,像高音喇叭似的。
描写 人物
我正在聚精会神地做作业,忽然, 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 慢地向上抬起,原来是冯老师。 她的一双眼睛望着我,好像在说 “ ‘三个一’怎么又忘了”?
“典型事件” 示 例 爷爷是个“老糊涂”。一天,他急匆匆地在屋子里
找东西,我问:“爷爷您找什么呢?看您着急的样子。” 爷爷一边找一边皱着眉头说:“找剪刀,刚才还在这儿, 怎么一会工夫就不见了?莫非长腿跑了?”我也帮着爷 爷找,可是,橱柜里没有,窗台上没有,抽屉里也没有 ……忽然,我看到爷爷的手里正拿着一把剪刀,原来剪 刀就在他手里,他却骑马找马,唉,真是个“老糊涂” 啊!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语言描写人的性格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语言描写人的性格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语言描写人的性格「篇一」我有一个爷爷,它有扎人的胡子,头发像一把白刷子,天天戴一顶乌毡帽,一想到爷爷拿一把破扇子时,我就想笑,因为这样很像“活佛济公”别人的爷爷都比较和蔼可亲,但我的爷爷却很冷漠,还带着一点耳背。
真是搞笑而又冷漠。
这几个星期,我几乎都要去爷爷家,都快去腻了。
爷爷的耳背真是让我受不了,我的一句话要说上三四遍,他才会明白,简直快无语了。
有一次我吃完中饭了去爷爷家,他问我吃过饭了没,我说吃过了,“什么?”“吃过了。
”“什么?”“吃过了。
”奶奶帮我在爷爷耳朵旁大声说道。
爷爷的耳背有时还让我感到搞笑,就那这是来说吧。
早晨爷爷带我去吃早饭,他问我要吃什么,我就说要吃馄饨,可他就是听不清,结果我让他把头低下来,告诉他。
吃完早饭后他还问我要吃什么我就说要吃橘子,他知道了以后,就带我去买了。
“小伙子,这橘子多少钱一斤?”爷爷带着非常正宗的绍兴话说,但那卖主是个外地人,他听不懂,爷爷又不会说普通话,也听不懂。
爷爷的声音很大,我又插不进去,只能看着他们的交流。
他们开始用手势交流,“是不是两斤?”边说边摆手势,还摇一摇。
这动作太萌了,我就忍不住笑了出来。
那店主看到了我就问我:“小妹妹,他说什么?”然后我就跟他说价钱,一边用绍兴话跟爷爷说,一边用普通话跟卖主说,跟个翻译官似的,累死了。
看来学普通话还是很重要的。
我有一个这样搞笑的爷爷也挺开心的。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语言描写人的性格「篇二」不知何时起,我已经有了个不一样的朋友。
她那范儿,跟有的一拼。
看起来挺淑女的她,其实是个疯癫娃儿。
所以,我们班的同学都叫她“疯癫涔”,也叫“涔爷”。
“那边的男孩清新爽气,这边的女孩妖娆魅丽!”一大清早,她就把作业本卷成筒状,对准嘴四处吆喝,整栋教学楼仿佛都要被这超高分贝给震塌了。
走廊上打扫卫生的值日生都投去既嫌弃又好奇的目光。
跟在旁边的我巴不得地下有个洞钻进去,也想当我不认识这个人。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优秀课件

胳膊一抬,屁股一扭,来了个360度大转弯。 此刻,这操场似乎是属于他一个人的舞台。 我们都用诧异的眼神看着小林,他都浑然不 觉,一直跳啊跳啊。直到广播体操的音乐响 起,他才忽地回过神儿来。瞧,他跳起舞来 的样子多专注啊,像一个舞王!
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小林有什么特点? 他爱跳街舞,跳舞时十分专注。 作者把小林的特点写具体了吗? 作者抓住小林的动作、神态,将小林的 特点写得细致、具体。
——《我的堂弟》
看完这个句子,你有什么感受?
我感受到一个“嬉皮笑脸”这 个词把堂弟的调皮表现得淋漓尽致。
自习课上,我在做数学作业,前桌心怡转 过身来问:“刘思琪,这道题怎么做?”“别 吵,没看见我正忙着吗?”我朝她翻了个白眼, 接着埋头计算。“拜托啦,就一题。”她满脸 堆笑,“不会耽搁你太多时间的。”“哎呀, 你可以去问别人呀!”我叹了口气说。
这段话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了吗?
这段话详细描写了人物的外貌, 并写出了唐老师性格乐观、爱读书 的特点。
有一个同学描写了他的好朋友。 大家仔细读一读,看看这个同学是抓 住了人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我的好朋友小林是一个“街舞狂”,只要 一听到音乐,他就忍不住跟着节奏跳起来。记 得有一次做课间操之前,老师放了一段《最炫 民族风》的音乐,本来在操场上立正站好的他, 身体如同注入了无穷的力量,剧烈的扭动着。 只见他眯着眼睛,紧闭着嘴巴,头发一甩,
这段话中作者是怎样把人物的特点 写具体的?
为了表现小守门员尽职尽责的特点, 作者把小守门员的外貌、神态和动作都 写得细致、具体。
小结:为了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我 们要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 心理活动,将其写得细致、具体,也可以 把周围人的反应描述得细致、具体。
巧妙构思
写出人性格动作特点的好词好句

写出人性格动作特点的好词好句人们的性格动作都各有不同,细心观察的人会将这些不同的性格动作写出来,作为人类观察学说的理论支撑,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写出人性格动作特点的好词好句,让大家能了解一下,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好词聪明伶俐患得患失外向开朗瞻前顾后乐天达观务实实际幼稚调皮情绪多变见异思迁水性扬花重色轻友刚正不阿胆小怕事风趣幽默宽以待人活泼可爱少言寡语积极进取不屈不绕足智多谋循规蹈矩脾气暴躁文质彬彬温柔体贴好句1、两只玻璃珠似的大眼睛里,闪动着青春、热情的光芒。
2、她那道浓厚而且长得异样的花白眉毛,是卷起的和倒立的,筒直像是两撇搁错了位置的髭须。
3、她的细长的跟睛是那样天真、那样纯洁地望着这整个的世界,哪怕有什么肮脏的东西,有什么危险的东西,她一定也不曾看见。
4、她两条腿又粗又短,活像老式沙发的支座,身子简直像个大圆桶。
5、雪峰似地高耸的双眉,更使他有一种锐不可挡的威势。
6、李先生脸上少了那副黑眼镜,两只大白眼睛像剥掉壳的熟鸡蛋。
7、黄色绣着凤凰的碧霞罗,逶迤拖地粉红烟纱裙,手挽屺罗翠软纱,风髻雾鬓斜插一朵牡丹花还真有点:黛眉开娇横远岫,绿鬓淳浓染春烟的味道。
8、严老师是我们班主任,一位和蔼可亲、温柔甜美的好老师。
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长长的、卷卷的头发,圆圆的脸蛋,笑起来特别得可爱,特别得美丽。
9、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
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
10、微微翘起的下巴,长着乱蓬蓬的胡子,像是用火燎过似的又卷又黄。
11、有一头像猪鬃一样粗硬的黑头发太硬,怎么也弄不倒,只好留个寸头,任它们像鞋刷子毛一样立着。
12、十个手指头也都是肉鼓鼓的,只有每节周围才凹进去。
好像箍着一个圈圈。
颇像是几串短的香肠。
13、风磨前站着一个矮个的、整个身子活像用铅捶成的人。
14、做惯了生意,他的脸上永远是一团和气,鼻子上几乎老拧起一旋笑纹。
15、面孔小而圆,一副很大的近视眼镜。
差不多遮住了他的半个面孔。
16、人们可以从她的脸部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象――严峻的深灰色的眼珠,细长的鼻子,苍白的脸庞带着沉思的表情。
五下园地七习作《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选好典型事例
1、从早晨起床开始打电游,不洗脸刷牙, 衣服都没穿好,打到中午还不肯出来吃饭。 ()
2、为了研究怎样破解《赛尔号》,把妈 妈给的吃早餐的钱省下来去买攻关秘籍的书。 ()
3、跟妈妈去北京路逛街,手里拿着psp,妈 妈买完衣服叫他走了,他边走边打,把妈妈 跟丢了,等着妈妈回过头来找他。( )
爸爸“嘿嘿”地傻笑两声,一边脱下上衣拧水,一 边陪着笑脸说:“厂里进口的两袋原料放在窗口旁, 我猛然想起下班时没有关窗口,幸好及时赶到,要 不然,要不然……哎——亏你还是个党员呢!是我 这个千把人的厂重要,还是你那盆豆酱重要?这可 是个原则问题啊!”“原则是什么问题?”我心里 小声嘀咕着。
现在,我才知道爸爸一点也不傻。有同学说我 傻。他哪里知道,我跟爸爸比起来,还差得很远。 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像爸爸那样,做一个大大的傻 瓜。
• ◇起初,他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 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 占了上风。
•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 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 孙女。”
•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 紧了。
•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 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 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 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
审清题意
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总是给人留
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偶然见上一面, 他(她)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也 会留在心中挥之不去。这次习作,我 们就来写这样一个人,可以是身边熟 悉的人,也可以是偶然见到的陌生人。 写的时候,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 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写 完以后,同学之间互相评一评,改一 改,让人物特点更加突出。
五年级下册七单元习作《一个特点鲜明的人》(修改)

选好典型事例
1、从早晨起床开始打电游,不洗脸刷牙, 衣服都没穿好,打到中午还不肯出来吃饭。 ()
2、虽然年纪比我小,但和我一起玩电游时, 水平比我还高。( )
3、为了研究怎样破解《赛尔号》,把妈妈 给的吃早餐的钱省下来去买攻关秘籍的书。 ()
4、跟妈妈去北京路逛街,手里拿着psp,妈 妈买完衣服叫他走了,他边走边打,把妈妈 跟丢了,等着妈妈回过头来找他。( )
修改:
终于下水了,可不像岸上,两腿发 软,身体好像飘来飘去。我急忙紧紧地 抱住爸爸的脖子,两腿夹住爸爸的腰部。 口里直喊着“我要回家”。爸爸说: “别害怕,一步一步地学,总是能学会 的。”过了一会儿,我才壮着胆,两脚 稍微向后伸了一下,觉得没事,接着两 脚再用力一前一后地伸了几下,好像后 半身浮了起来。反反复复,终于学会了 用脚游水。这时,我脸上露出了笑容。
看漫画猜猜他们是谁?
一双丹凤三 角眼,两弯柳叶 吊梢眉,身量苗 条,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启笑先闻。
两弯似蹙非蹙 笼烟眉,一双似喜 非喜含情目。态生 两靥之愁,娇袭一 身之病。泪光点点, 娇喘微微。闲静似 娇花照水,行动如 弱柳扶风。心较比 干多一窍,病如西 子胜三分。
找准人物特点
5、会玩十几种电游,每一种都能打通关, 有一次我玩《无双大蛇》有一关打不过,还 是他帮忙打过的。 ( )
选好典型事例
1、从早晨起床开始打电游,不洗脸刷牙, 衣服都没穿好,打到中午还不肯出来吃饭。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有心人的性情书写——王玉水散文集《云之南河之北》随议阚小琴[摘要]王玉水的散文集《云之南河之北》,是作者慧眼察识生活的结果,表达了他对生活由衷赤诚的热爱,闪现的是物质疲惫中的心灵之光。
散文集也是作者真情相拥人生的结晶,描绘着作者满腔的英雄情结,捧献出精神浮泛中的真挚之心。
散文集更是作者智性感悟生命的深切思考,勾画作者执著的家园追寻路程,书写出人文浮躁中的沉静人格。
[关键词]《云之南河之北》;心灵之光;英雄情结;家园追寻如篇名所导引,王玉水的散文集《云之南河之北》,让我感受云之南的秀美和神妙,领略河之北的崇高与豪情。
集子篇什并不多,共计14篇,但随作者一路走来,我深深为作品所吸引。
说出心中所感,和大家一起分享。
慧眼察识生活第一点感受是,散文集《云之南河之北》,是作者慧眼察识生活的结果,表达了他对生活由衷赤诚的热爱,闪现的是物质疲惫中的心灵之光。
《西双版纳行》中传达给我们的首先是作者对美的喜爱之心。
他欣赏傣族少女的美丽,称赞景洪市是一个秀美的小城。
《洪洞有棵大槐树》中认为对苏三有情有意的王景隆,成就了一段千古良缘,可敬可佩!在这些只是作者很随意的笔触中流淌出的是极自然的誉美之情。
《三晋名院数王家》表达的是作者对文化的热爱。
《涌动的岱海》激荡的则是炽烈的家园之爱。
《蛮汉山风姿》,更是一曲让天下都要听得见的高歌:蛮汉山是一座古老雄浑的山!是一座英雄的山!对故乡的情意,让作者在《古虢崤函听鸡鸣》里那么骄傲地向人们娓娓讲述中原的故事。
……为什么作者所行之处都能够这么充溢地表达着他对生活不尽的赞美之情?作者称自己“是一个‘自然主义’者,只要有隙,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哪怕是蓝天上的一抹云彩都能勾起一丝遐想。
”[1](p1)作者就是这样一个敏感、多情、心中有梦的人。
同时,这也是作者对生活只有怀着欣赏的眼光才能拥有的情怀。
这种欣赏的眼光随处拂照着我们,你听作者对蛮汉山的介绍就会有切实的感受:“人们在走近蛮汉山,面带微笑地亲近和审视,怀着敬慕希冀去欣赏和解读她的每一条纹理和褶皱。
”[1](p342)怀有这么平易亲和的心态去接触和体会人生和大自然,流露的能不是溢美之言!当然作者不只是一味地、一厢情愿地赞美。
人们都有感觉,今天的我们享受着文明发展带来的一切成果,尤其是物质成果,但疲惫了的身心常常麻木漠然。
作者则给我们活跃的、反省的机会。
比如,对人间避之不开的爱情故事,作者推崇“那些充满人情真味和对情感进行美化和虚化”[1](p333)的内容。
对故园家乡,作者有自己的一种开阔豁达的看法。
[1](p247)作者让我们扪心自问:在真情基因的链条上,对家园的热爱达到一种文化酷爱的高度,这是该做什么样的努力才能达到的境界!而对大自然,作者的雄健开朗又让我们为之一振。
他说:“蛮汉山的巍峨雄姿,使他脚下一泓岱海,显得温柔、平静和渺小,她的每一条沟沟岔岔都印着从远古走到今天的英雄们的足迹”[1](p311)……这哪里是自然景致,分明是作者心中的家园之歌,历史在这里注入了活力,远古和今天的英雄们在这里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作者所到之处,尤其是岱海、蛮汉山、凉城县的抒写,打开了一扇向外的窗户。
让世人,尤其是内蒙古人自己,了解内蒙古。
突然生发一种感觉:原来内蒙古还有这么美的地方,还有这么有文化的地方,还有这么英雄的人们,因而更加热爱内蒙古。
因为转了地球,访了世界,所以作者心情复杂起来:“带着几分苦涩,带着几分骄傲,带着几分反省,甚至还夹带着几分神往和说不清道不明的殷切之情。
”[1](p78)因此也就有了这天问:“我们这些后来人,在前辈与后人,历史与现实,今天与未来的对话中,我们该想点什么,该说点什么,该做点什么呢?”[1](p75)真情相拥人生读《云之南河之北》的最突出感受是,散文集是作者真情相拥人生的结晶,描绘着作者满腔的英雄情结,捧献出的是精神浮泛中的一颗真挚之心。
其实从西双版纳开始,就有这种感觉,只是从西柏坡便清晰明朗,又经虎头山,洪洞,王家大院,中原大地,一直到岱海,凉城,作者豪情满怀一路唱响,让你的心也跟着受到激励,一同震荡。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
”作者一路走来,高歌的是他那铭心刻骨的英雄之歌。
《走上西柏坡》,作者说:来到心中期盼的拜谒之地,却是朴实无华的院落,“让我们这些清一色的共产党员不由产生一缕浓重的对精神家园的朝觐,那种前所未有的庄严和肃穆,那种精神深处的返回和回归,时时在胸中蒸腾和升扬。
”[1](p58)为何能有如此虔诚的感受?因为就是这些“土包子将军们,却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演绎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武装革命和世界军事史上都罕见的战争烟云。
”[1](p59)也因为就是他们,这些让蒋介石都胆战心惊的大人们,和“平头百姓之间居然亲如一家。
他们是伟人,但他们的言谈笑语,举手投足却都那样真切实在,那样的普通平常,那样的和村里人相差无几,因而平民百姓们也就从伟人们一笑一颦,一举一动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动力,当然也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和希望。
”[1](p69)作者感叹:“在西柏坡,你每到一处都会感到心灵的震撼和净化。
”[1](p70)这是发自内心的真诚讴歌!《虎头山绝唱》是那个特殊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一首英雄之歌。
作者倔强地认为:陈永贵,“这是个标标准准的中国北方庄稼汉子,一个特殊时代的杰出代表和不乏畸形的产儿。
但他却鼓舞着中国一代农民,用最原始的劳动方式,与自己头顶上的那片苍天摽劲,与自己脚下的那块热土叫板。
”[1](p79)作者满怀豪情地说:大寨人,“他们给中国人,也给中国历史留下来古铜色面目,划满褶皱的额头,还有那贫瘠的山头上一柄柄沉重的镢头和那力抗千钧的脊梁,留下来整齐的梯田和那一排排巍然不倒的玉米和高粱。
也留下了一曲千古绝唱。
”[1](p80)作者动情地强调:这是一首贴心贴肺的英雄赞歌!《涌动的岱海》等篇目,则表达了作者对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地方的无限深情,特别是作为地方父母官的雄心壮志。
[1](p2)满怀英武豪情,化作笔底历史风云,在作者看来,“每一处战斗遗址都是一个气壮山河的故事,都是一幅血与火的图画,都是一首让凉城子孙后代永远铭记的史诗,包括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平民百姓。
”[1](p286)而刚劲有力的笔锋,让我不由想起梁衡一篇散文《西北啊西北》中的一段话:“这几年旅游之风大盛,有人向往国外的现代文明,有人留恋江南的名山秀水,我却愿中华儿女都到西北一行,那里会给你思考,给你鼓舞,催你奋进。
”[2]为什么?因为那是一条英雄之路!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云之南河之北》的作者也在追寻,面对社会发展过程自然相伴的躁动心气,他找到了神魂所在,并坚信和守卫着她。
作者不懈努力的是一种英雄精神的弘扬!智性感悟生命读《云之南河之北》,再有的一个感受是,散文集是作者智性感悟生命的深切思考,勾画作者执著的家园追寻路程,书写出人文浮躁中的沉静人格。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感叹:“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
”[3]梁衡在他的《散文美的三个层次》指出:描写美的艺术力是暂时的,意境美才有长久的艺术力,哲理美则会使人们永远地折服。
《云之南河之北》在慧眼察识生活、真情相拥人生中,致力于追求的是在历史文化的氛围中,挖掘生命的哲理之美。
作者说:“在近年来的创作中,笔者有意识地从儿时的乡野情怀中走出来,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写城市喧嚣的纷扰,写山川原生态的壮美,写文化层面的思考,写现代文明的遐想,当然免不了谈古论今。
在古今文化、东西文化的比较和抑扬中去寻觅撞击后的火花,而不仅仅是山水游记和单纯的名胜随感之类。
”[1](p1)于是在理性的层面上,作者“走出了乡野童趣的天地,闯入了另一片沉重冷寂的原野。
”[1](p2)这就是这个散文集!“整部著作都是对自然的崇尚和尊重,对原生态困扰的担忧和疑虑,以及对古今文化力所能及的甄辨和思考,意在表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的文化意蕴,让文化不仅成为自然的灵性,也让文化成为整部著作的灵魂和统帅。
”[1](p3)因此,旅行时的所见所闻所想,就像作者所言:“茶道与文化,人类与自然,古往与今来,意象和心灵似乎都在发生碰撞,都在得以净化,都在相依相存,都在进行前所未有的对话。
”[1](p3)作者执迷地是精神家园的找寻。
他说:“浓郁的故乡情结,让我寻觅我这个多年漂泊于塞外漠南的中原之子的“根”之所在。
”[1](p193)作者不仅有着个人之根的情结,更扩展为对华夏子孙根之所在的关注。
作者认定“大槐树祭祖园,是华夏移民根之所在,是那些迁至五湖四海的流民及其后代的牵挂和念想,是他们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
”[1](p136)找寻的过程作者有着清醒的问题意识。
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尖锐地指出:人类活动,总是以牺牲动植物的生存秩序为代价,连原始古朴的西双版纳动植物也不能幸免。
对于人妖现象,作者明确倡导:“作为一个正常人,我们真该给他们以善意和尊重。
”[1](p24)对于阿诗玛景观,作者不无担忧,因为当地人“她们以阿诗玛为荣和自诩,也把阿诗玛的形象涂上了五颜六色和粘着金钱气息的现代化色彩。
”[1](p39)同时,作者也愤慨,在《帝王之乡——凉城县》、《与佛有缘话凉城》等篇子中,作者慨叹:无知和愚昧造成了多少历史的、文化的、人生的悲剧!冷静思考的结果,作者给我们建议:“大寨,的确是一个值得一看的地方,不是为了猎奇,而是去感受那些与其他农村相同又不同之处;不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向前,看大寨的过去和今天,那将不仅仅是一种对大寨风光的领略,而是对历史的一种感悟,是对续写中国农村历史的一种启迪。
”[1](p107)而对陈永贵,作者说:“直到今天,我们这些经历了划时代变迁的人,无论谁都没有资格去诋毁、去嘲笑那曾经最实诚、最厚道、最肯干的庄稼汉,何况那个曾一度是全国八九亿农民的领军人物呢?”[1](p82)而对于中原文化,作为一个地道的河南籍的作者,他骄傲地说:“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河南人该是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族群之一。
……一部中国历史,几乎就是一部以中原文化为核心,以神州大地为主轴的文明发展史。
”[1](p175)对于历史古迹,作者在王家大院看出的,是“王家并非仅要表达王家大院的神秘和那大自然以外神力的护佑,更重要的是要向世人宣示王家对生活和人与人之间作为准则的一种理解,一种人生的超拔自然的洒脱和心境,”[1](p1742)虽然作者也困惑“是衰老的见证,是幼年生活的向往,还是精神家园的又一轮回?稀里糊涂,说也说不清楚。
”[1](p1)实则就是人心灵的永恒向往和不倦追求。
也正如此,感受到了作者所承载的太多的使命和责任。
因为作者不止一次地告诫自己要做一名好官,一个百姓拥护的好官,一个平民意识十足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