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作品的特点
金庸先生作品特点

1.金庸的武侠小说之所以能称得上中国现代新武侠小说的代表,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能表现出鲜明的个性。
在题材的选择、人物的塑造和展现社会时代风貌方面特色鲜明,在创作技法上独树一帜。
这与他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有很大关系。
2.金庸的人物刻画,轻表面、重实在,没有正面的长篇大论的描写,却依然塑造出一个个精彩绝伦的形象,香香公主、黄蓉、小龙女、张无忌、令狐冲等,如:梅超风蓬头垢面的长发也会被人用来做形容词。
描写小龙女“杨过抬起头来,只见一只白玉般的纤手掀开帷幕,走进来,那少女披着一袭轻纱般的白衣,犹似身在烟中雾里,看来约莫十六七岁年纪,除了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绝俗,只是肌肤间少了一层血色,显得苍白异常。
”看这一段,估计大家心里便有了一个模糊的神仙般的小龙女。
3.金庸小说的结构艺术,大有大的宏伟,小有小的玲珑,大小均宜。
传统的章回体小说有一个固定的秩序,按着时间、按着帝国的秩序,讲究一个社会逻辑。
而五四以后,西方文学架构的手法深入了中国文学的创作,倒叙、插叙、省略或者将之融合交叉的手法都出现在小说里,并在金庸小说中达到一个高峰,如:《射雕英雄传》三部曲的宏大、《越女剑》的小巧、《天龙八部》中有三个男主人公4.金庸小说的语言艺术,通俗,浅显,流畅,灵活生动。
5.金庸的小说风格,比较阳刚,除了“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属于非常另类之外,其他角色,无论正邪,都有一股子很刚强的气质。
女性角色虽然写得色彩斑斓,个性丰富,但一般处于陪村的地位。
笔锋上,金庸有明写,有暗藏。
绝对不把人物心理写透,让读者自己去猜测去想,是比较典型的东方小说的笔法。
金庸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1. 金庸的武侠小说之所以能称得上中国现代新武侠小说的代表,就在于它们表现出鲜明的个性。
简而言之,金庸的武侠小说在题材的选择、人物的塑造和展现社会时代风貌方面有鲜明特色,它们在创作技法上独树一帜,具有范式意义。
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
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
2. 金庸的人物刻画,轻表面、重实在,没有正面的长篇大论的描写,却依然塑造出一个个精彩绝伦的形象,香香公主、黄蓉、小龙女、张无忌、令狐冲……举不胜举,甚至梅超风蓬头垢面的长发也会被人用来做形容词。
如描写小龙女的“杨过抬起头来,只见一只白玉般的纤手掀开帷幕,走进一个少女来。
那少女披着一袭轻纱般的白衣,犹似身在烟中雾里,看来约莫十六七岁年纪,除了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绝俗,只是肌肤间少了一层血色,显得苍白异常。
”看了这一段,估计大家心里便有了一个模糊的神仙般的小龙女。
3. 金庸小说的结构艺术,大有大的宏伟,小有小的玲珑,大小均宜。
传统的章回体小说有一个固定的秩序,按着时间、按着帝国的秩序,讲究一个社会逻辑。
而五四以后,西方文学架构的手法深入了中国文学的创作,倒叙、插叙、省略或者将之融合交叉的手法都出现在小说里,并在金庸小说中达到一个高峰。
比如《射雕》三部曲的宏大、《越女剑》的小巧。
《天龙八部》中有三个男主人公,一开始是段誉的故事,不知不觉转入了乔峰的故事,然后又变成虚竹的故事,篇幅都很长,最后三兄弟结拜,三个故事交融到一起。
一般的武侠小说总会贯穿着的一条感情线,而金庸小说往往其他的结构特色,乔峰的身世问题,一个丐帮版主忽然成了契丹人,在乔峰探究自己身世的一系列事件中,他找到谁,谁就被提前杀了,留下的线索还是直指他的?这便是侦探小说的构造。
4. 金庸小说的语言艺术,通俗,浅显,流畅,灵活生动。
金庸小说的语言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他在各种语言中努力找着一个平衡点,用一句话概括便是“浑然不可句摘”。
金庸和古龙的作品和对比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金庸作品集
侠─《侠客行Βιβλιοθήκη (1965年) 1\楚留香系列桃花传奇.txt
1\楚留香系列午夜兰花.txt
1\楚留香系列新月传奇.txt
1\楚留香系列血海飘香.txt
1\剑气严霜.txt
1\剑玄录.txt
古龙合集2包括以下
2\白玉雕龙.txt
2\白玉老虎.txt
2\碧血洗银枪.txt
2\边城刀声.txt
2\边城浪子.txt
古龙合集6包括以下
6\枪手手枪.txt
6\情人箭.txt
6\三少爷的剑.txt
6\失魂引.txt
6\天涯明月刀.txt
6\铁剑红颜.txt
6\武林外史.txt
6\湘妃剑.txt
6\萧十一郎.txt
6\血鹦鹉.txt
6\英雄无泪.txt
6\游侠录.txt
6\圆月弯刀.txt
金庸作品如蜜汁,入口甜蜜蜜,回味有些腻。
11、古龙的武林,弱者能胜强者,武功等级变幻不定;
金庸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金庸的作品比较注重整体的架构,比较严谨。
小说情节的时间跨度较长,很多从上一代写到下一代,甚至下几代,如射雕三部曲等。
小说的主角一般都会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或者年龄,或者武功、或者江湖阅历等,最后才功成身就。
如《射雕三部曲》、《笑傲江湖》等。
还有金庸的作品绝大多数是涉及到真实的历史,将自己的想象加到历史之中,而且经常涉及政治,如国家存亡、民族冲突、政权争夺等,如《书剑恩仇录》、《鹿鼎记》、《碧血剑》、《射雕三部曲》、《天龙八部》、《雪山飞狐》、《飞狐外传》等等,实在太
多,或者可以说《笑傲江湖》是例外,是只涉及到江湖恩怨,而且没有牵扯到真实的历史,但是其中也充满了权力的争夺。
另外,金庸的作品少而精,中长篇只有十四部,但是几乎部部是经典。
金庸和古龙的作品和对比

金庸和古龙的作品和对比对比:1、古龙热血;金庸柔情。
2、古龙重友情;金庸重爱情。
3、古龙作品有种孤独感;金庸作品有种空虚感。
4、古龙作品更有深度;金庸作品更有厚度。
5、古龙作品容易让读者反思;入。
金庸作品容易让读者代6、古龙视女子如衣服;金庸视女子如宠物。
7、古龙作品,多“少年”;金庸作品,多“老者”。
8、古龙主角,多是隐士;金庸主角,多是明星。
9、古龙的武打描写注重精神交锋;金庸的武打描写注重神功奇招。
10、古龙作品如烈酒,入口不爽口,回味很悠长;金庸作品如蜜汁,入口甜蜜蜜,回味有些腻。
11、古龙的武林,弱者能胜强者,武功等级变幻不定;金庸的武林,强者宰杀弱者,武功等级极其分明。
12、古龙的文字,让人痛快;金庸的文字,让人沉迷。
14、古龙如亦舒;金庸如琼瑶。
金庸武侠作品大合集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见《鹿鼎记?后记》和“金庸作品集序”)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雪?《雪山飞狐》(1959年)连?《连城诀》(1963年)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笑?《笑傲江湖》(1967年)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金庸作品集侠?《侠客行》(1965年)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碧?《碧血剑》(1956年)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古龙合集1包括以下1\楚留香大沙漠.txt1\楚留香系列蝙蝠侠.txt 1\楚留香系列鬼恋传奇.txt 1\楚留香系列画眉鸟.txt 1\楚留香系列桃花传奇.txt 1\楚留香系列午夜兰花.txt 1\楚留香系列新月传奇.txt 1\楚留香系列血海飘香.txt 1\剑气严霜.txt1\剑玄录.txt古龙合集2包括以下2\白玉雕龙.txt2\白玉老虎.txt2\碧血洗银枪.txt2\边城刀声.txt2\边城浪子.txt2\彩环曲.txt2\残金缺玉.txt2\苍穹神剑.txt2\大地飞鹰.txt2\大旗英雄传.txt2\大人物.txt2\赌局系列.txt古龙合集3包括以下3\多情剑客无情剑.txt 3\飞刀,又见飞刀.txt3\风铃中的刀声.txt3\孤星传.txt3\古龙传奇.txt3\古龙简介.txt3\古龙妙论精选.txt3\古龙作品创作年表.txt 3\护花铃.txt3\欢乐英雄.txt3\浣花洗剑录.txt3\剑?花?烟雨?江南.txt 古龙合集4包括以下4\陆小凤系列凤舞九天.txt 4\陆小凤系列剑神一笑.txt 4\陆小凤系列决战前后.txt 4\陆小凤系列陆小凤传奇.txt 4\陆小凤系列绣花大盗.txt 4\陆小凤系列银钩赌坊.txt 4\陆小凤系列幽灵山庄.txt 4\名剑风流.txt4\七种武器之霸王枪.txt 4\七种武器之碧玉刀.txt 4\七种武器之长生剑.txt 4\七种武器之多情环.txt 4\七种武器之孔雀翎.txt 4\七种武器之离别钩.txt 4\七种武器之拳头.txt 古龙合集5包括以下5\剑毒梅香.txt5\剑客行.txt5\九月鹰飞.txt5\菊花的刺.txt5\绝不低头.txt5\绝代双娇.txt5\流星?蝴蝶?剑.txt 5\那一剑的风情.txt 5\怒剑狂花.txt5\飘香剑雨.txt5\飘香剑雨续.txt5\七杀手.txt5\七星龙王.txt古龙合集6包括以下6\枪手手枪.txt6\情人箭.txt6\三少爷的剑.txt6\失魂引.txt6\天涯明月刀.txt6\铁剑红颜.txt 6\武林外史.txt 6\湘妃剑.txt 6\萧十一郎.txt 6\血鹦鹉.txt6\英雄无泪.txt 6\游侠录.txt 6\圆月弯刀.txt 6\月异星邪.txt。
金庸作品特点

我国传统武侠小说是在我国文化土壤上生存下来的艺术形式,不仅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也借鉴了西方文艺的创作思想,金庸的武侠小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金庸先生吸取了中西方的文化精髓,给武侠小说赋予了新的生命。
传统文化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体现1.道家与儒家思想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有着丰富的佛学思想,虽然佛教并非我国本土宗教,但是在社会的传承下,佛教与儒家思想实现了融合,演变成为富有中国特色的佛学思想。
以《笑傲江湖》为例,其文本中蕴含着深刻的佛学思想,给作品营造出了淡泊的风格,其中,佛学思想最浓厚的部分即独孤九剑,独孤九剑强调“活学活用”、“行云流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只有从内心深处摆脱束缚,才能够实现心灵的孔明。
而风清扬的只言片语可以让主人翁豁然开朗,这就是顿悟,要真正学习剑法,光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必须要了解剑法的内涵才能够施展自如。
此外,独孤九剑习得之人,不仅需要有聪慧的天资,心底里还要可以一尘不染,令狐冲正是凭借这一点,达到了最后的高度。
儒家思想非常注重等级制度和礼法思想,金庸小说中很多主人翁都是追求逍遥、洒脱、自由的归宿,在完成自己肩负的使命之后选择急流勇退,摆脱尘世的喧嚣。
《笑傲江湖》就是其中的代表,江湖的险恶与令狐冲的自由和洒脱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向往自由的生活,不愿意卷入任何一派的斗争,他最后的归隐并非对现实妥协,而是代表无声的反抗,希望追求自己理想中的自由。
2.具有中国古典特色的修辞手法为了让人物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和饱满,金庸用了大量独具古典特色的修辞手法,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古诗词,很多人物的起名就是借鉴古诗词,金庸曾经说过,他的小说中有西方文学和“五四新文学”的影子,在语言的表达收集整理达上,主要借鉴古典白话小说。
例如,《天龙八部》中阿朱和阿紫的起名就借鉴了“恶紫之夺朱也”的文化意蕴,阿紫与阿朱的性格是截然相反的,阿朱是一个贤妻良母,阿紫则阴险凶恶,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出了小说的思想内涵。
金庸先生作品的特点

金庸先生作品的特点金庸小说的承袭了武侠小说这一文类的特点,它保持了武侠小说复杂的文学、文化、社会、历史内涵,典型的创作了繁复多变的武侠文学,并袭用了旧小说在行文时夹用诗词、歌赋、联句,在回目中使用对联、诗词,在语言上使用白话、夹用韵文等特点。
它借鉴了一些中国式的传统手法,如说书艺术、插科打诨角色的引入、全知叙述和次知叙述的运用、戏剧舞台的架设、假全知状态下的视觉与心觉的堂皇运用等。
而其超凡的功力在于他通过浪漫叙事构造的侠谱。
杰出的武侠小说家,写武侠,写出的是人世的众生相;敏锐的读者,读武侠,读出的是人间的沧桑和百态金庸世界的最大魅力在于,它不仅拥有一个建立在表层的故事链上的深刻的思想天地,同时还拥有一个被包裹在深层的主题曲里的真挚的情感空间。
这才是金庸先生的“写意大手笔”。
金庸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主要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个在于栩栩如生的人物,这个不多说,想必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乔峰阿朱、令狐冲、张无忌赵敏、韦小宝、独孤求败这些形象都已经是深入人心了,不再赘言。
第二个原因则是跌宕起伏的故事。
金庸的小说创作,吸收了很多西方文学的特点,比如郭靖黄蓉密室疗伤的片段模仿了西方戏剧的特点、黄蓉铁枪庙中杀死杨康那一回明显模仿了西方推理小说的写作方式、金庸特别喜欢用人物口述回忆的形式描述情节,创造活泼和紧张的感觉,比如梅超风的回忆、温仪回忆金蛇郎君、仪琳回忆令狐冲。
这一方面是电影剧本是写法,另一方面也来自于西方文学(特别是俄国文学)的传统。
金庸对于各种文学的借鉴让人佩服。
但是,金庸小说本质上继承了传统文学的写作手法与传统文化,这才是金庸长盛不衰的原因。
关于这点就不多赘述了,看过金庸小说的自然明白。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一个作家可以传承本国的文化财富,实在让人佩服,金庸比当代某些只会崇洋媚外的文人不知道高了多少。
第三个方面,是同样重要的一个方面,却往往为人所忽略,这就是金庸文字的古典韵味。
当代作家里,只有少数作家的文笔具有中国文字的古典美,金庸是其中的一个。
金庸作品特点

金庸作品特点
1、武功方面
【乔峰叫道:“我来领教领教聚贤庄游氏双雄的手段。
”
左掌一起,一只大酒坛迎面向游骥飞了过去。
游骥双掌一封,待要运掌力拍开酒坛,不料乔峰跟着右掌击出,嘭的一声响,一只大酒坛登时化为千百块碎片。
碎瓦片极为峰利,在乔峰凌厉之极的掌力推送下,便如千百把钢镖、飞刀一般,游骥脸上中了三片,满脸都是鲜血,旁人也有十余人受伤。
只听得喝骂声,惊叫声,警告声闹成一团。
】——选自《天龙八部》
【不料这人勇悍绝伦,肋骨一断,奇痛彻心,反而激起了狂怒,着地滚进,张开双臂便抱住了岳不群的左腿。
岳不群吃了一惊,挥剑往他背心劈落,旁边两柄单刀同时伸过来格开。
岳不群长剑未能砍落,右脚便往他头上踢去。
那人是个擒拿好手,左臂长出,连他右腿也抱住了,跟着一滚。
岳不群武功再强,也已无法站定,登时摔倒。
顷刻之间,单刀、短枪、链子锤、长剑,诸般兵刃同时对准了他头脸喉胸诸处要害。
岳不群一声叹息,松手撤剑,闭目待死,只觉腰间、胁下、喉头、左乳各处,被人以重手点了穴道......】——选自《笑傲江湖》
总结:描写过程相当详细,且中间穿插心理描写和背景描写。
2、人物性格
丰满,每个角色都有明显的缺点。
例如提起郭靖,很多人会想起[侠之大者、忠厚老实]、,提起杨过则是[桀骜不驯、狂傲不羁]。
3、文本特征
旁白少,多是直接描述人物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语言偏古朴,渗透较多佛教思想。
4、思想内涵
创作目的比较含蓄,承载更多浩瀚的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庸作品的特点
金庸的武侠小说之所以能称得上中国现代新武侠小说的代表,就在于它们表现出鲜明的个性。
简而言之,金庸的武侠小说在题材的选择、人物的塑造和展现社会时代风貌方面有鲜明特色,它们在创作技法上独树一帜,具有范式意义。
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
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
金庸的人物刻画,轻表面、重实在,没有正面的长篇大论的描写,却依然塑造出一个个精彩绝伦的形象,香香公主、黄蓉、小龙女、张无忌、令狐冲……举不胜举,甚至梅超风蓬头垢面的长发也会被人用来做形容词。
如描写小龙女的“杨过抬起头来,只见一只白玉般的纤手掀开帷幕,走进一个少女来。
那少女披着一袭轻纱般的白衣,犹似身在烟中雾里,看来约莫十六七岁年纪,除了一头黑发之外,全身雪白,面容秀美绝俗,只是肌肤间少了一层血色,显得苍白异常。
”看了这一段,估计大家心里便有了一个模糊的神仙般的小龙女。
金庸小说的结构艺术,大有大的宏伟,小有小的玲珑,大小均宜。
传统的章回体小说有一个固定的秩序,按着时间、按着帝国的秩序,讲究一个社会逻辑。
而五四以后,西方文学架构的手法深入了中国文学的创作,倒叙、插叙、省略或者
将之融合交叉的手法都出现在小说里,并在金庸小说中达到一个高峰。
比如《射雕》三部曲的宏大、《越女剑》的小巧。
《天龙八部》中有三个男主人公,一开始是段誉的故事,不知不觉转入了乔峰的故事,然后又变成虚竹的故事,篇幅都很长,最后三兄弟结拜,三个故事交融到一起。
一般的武侠小说总会贯穿着的一条感情线,而金庸小说往往其他的结构特色,乔峰的身世问题,一个丐帮版主忽然成了契丹人,在乔峰探究自己身世的一系列事件中,他找到谁,谁就被提前杀了,留下的线索还是直指他的?这便是侦探小说的构造。
金庸小说的语言艺术,通俗,浅显,流畅,灵活生动。
金庸小说的语言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他在各种语言中努力找着一个平衡点,用一句话概括便是“浑然不可句摘”。
严家炎先生曾指出“金庸小说的语言是传统小说和新文学的结合,兼容两方面的长处,通俗而简练,传神而又优美。
”金庸语言不仅借助白描和心理刻画,还常随心所欲地运用各种修饰手法。
《雪山飞狐》中描写胡一刀夫妇的那句话:“这一男一女啊,打个比方,那就是貂禅嫁给了张飞……”在这里,人物形象借助语言的勾勒而显得如鱼得水,它唤起的想像与联想让读者再也抹不去对这一对夫妻的记忆。
金庸的小说风格,比较阳刚,除了“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属于非常另类之外,其他角色,无论正邪,都有一股子很刚强的气质。
女性角色虽然写得色彩斑斓,个性丰富,但
一般处于陪村的地位。
笔锋上,金庸有明写,有暗藏。
绝对不把人物心理写透,让读者自己去猜测去想,是比较典型的东方小说的笔法。
金庸的小说结构宏伟,大气磅礴,挥洒自如。
人物、历史、武功、情节交错有致,人物情节之中,融合了很多中国古代儒、道、释的思想,武打场面精彩纷呈、瑰丽无比,因此逐步被看成新派武打的掌门人。
不少小说也被一次次拍成了电视系列剧。
当年梁羽生比较自己和金庸,说金庸是“洋才子”,其实从金庸小说来看,他的中国风还是占了主导地位,思想上,金庸小说人物中,不少最后以出家了结冤孽,这是非常典型中国士子的心态。
金庸的一些西风写法不占主要地位。
其实他的一些西派文字风格,只是为了更加迎合当代读者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