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委领导节前慰问治淮建设者
加快淮河进一步治理步伐 努力推进“十二五”治淮事业大发展——在淮委2011年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势, 安排部署 “ 十二五” 2 1 年治淮 近期工程 、临淮岗洪水控制 工程等 4 过 中咨公 司评估 ,前坪水库项 目建议书 和 0 1
工作 , 往开来 , 时俱进 , 快淮河 项工 程荣获 中国建筑 工程鲁班 奖 、 继 与 加 土 经过水规 总院审查 ,淮河重要 支流蓄滞 进一步治理 ,为流域经济社会更好更 木工程詹 天佑奖 ,淮河入海水道近期 洪区建设可研基 本完成 ,淮河人 海水道
快发展提供坚实 的水利支撑 。
一
工程还 荣膺新 中 国成 立 6 0周年百 项 二期工程完成 规模方案论证 。目前 , 已完
经典 暨精品工程。 成可研 的项 目投 资约 4 0亿元 ,已经 国 3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不断推进 。十 家发展改革 委立项批复 的项 目投 资约 7 “ 8
一
村工作会议 、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 和 工程质量最好 的时期 ,也是获得重大 浮 山段可研 通过水利部审查 ,安徽省西
有近 2 0项工程获得 淝河等沿淮 洼地应急治理 可研 已报 国家 全 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 , 面总结“ 全 十 奖项最多 的时期 。
一
五” 治淮工作 , 深入分析 当前治淮形 部 、 省级 以上 表彰 , 中淮河人海水道 发展改革委 ,出山店水库项 目建议 书通 其
( ) 一 步 治理 淮 河迈 出坚 实 二 进 国务 院先后批 复淮 河流 域防 洪规划 、 水
扎实工作 , 锐意进取 , 建设 、 、 步伐 治淮 管理
资源综合规划 ; 水利 部批复淮河 流域重
按照 温家宝 总理 2 0 0 7年视察 淮 点 平原洼地除涝规划 , 联合 江苏省 、 安徽
( ) 汛抗 旱 减 灾取 得 显 著 成 效 三 防
充分准备 慎重决策 切实做好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建设安全度汛工作

到实处 , 资金管理工作 程序化 、 使 制度 确提 出, 直属治淮 工程要做实践 “ 三个 确责任 目 ,面对工 程施 工单位较 多 标
安全” 的表率 。为确保临淮 岗工程落实 的特点 ,与中标单位 签订施工合 同的 “ 三个 安全 ” 施 , 关职 能部 门多 次 同时签订廉 政协议 ,对双方特别是 建 措 相
1 深入 开展 廉 政 宣传 教 育 、
局财务报 销 制度 》等 一系 列制度 、 办 安 全
检查和总结 ,进 一步促使各 项制度落
化、 规范化。
2积 极 适 应 财 政 “ 、 三项 ” 度 改 革 制
淮委在 “ 三个 安全” 活动之初 就明 设任务 目标 分解 到 各部 门与 个人 , 明
用 ,同时有利 于加强财政 收支管理 和 意识 。“ 三个 安全” 在临淮 岗工 程工地 管理 ,对保持治 淮事业健 康发展具有
监督 ,将财政 部 门对资 金使用 的事 后 生 根 、 花 、 开 结果 , 工程 建设 管理 面貌 决 定性 的作用 。淮委将继续 弘扬求真 监督 , 变为事前 和事中监督 , 从根本 上 焕然一新 。 保证工程建设资金运转 的安全 。 通过健 全的制度 和有效 的控 制手
极配合支持 工程建设 ;各参 建单 位 日 有关防汛部 门和淮 委临淮岗洪水控制 了流域性 大洪水 对工 程 建设 的袭击 ,
任期经济责任 审计制度 、 廉政 定了 《 利部淮委 临淮 岗洪 水控制工 建设 的顺利进行 提供 了坚强 有力 的保 究制度 、 水
程建设 管理 局财 务管 理办 法》 《 、 水利 证 。
维普资讯
为保证 工程建设 任务 的顺 利完 成做 出 两个行洪区抢险的难度和压力。
了突出贡献。
在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建成仪式上的汇报

一 7 一
在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建成仪式上胭汇报
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 钱 敏
(0 6年 1 月 6日 ) 20 1
尊敬的 回副 总理 ,各位领导 、各位来 告 。0 1年 水 利 部 批 复 初 步 设 计 报 方面地体现 了科技 的巨大推 动力 。新 20 宾、 同志们 :
都要求研究论证 临淮岗工程 ,历次冶 人制 、 招标 投标制 、 建设监 理制 和合 同
临淮 岗工程 的建成 ,为 当前 如 火
淮规 划 中都将 它列 为重 要 建设项 目。 管理制 , 实现 了对工 程质量 、 进度 、 投 如荼 的治 淮建设 添 上 _浓墨蘑 彩的一 『
期 问,淮 委组 织对淮河 中游 防洪标准 资等 目标的有效控制 。工程所 在地 党 章 。 0 3年汛后 以来 。 20 我委按 照国务院
对 工 程 方 案 作 了优 化 比选 。
程建设 的科 研 、 计 、 工 、 理等 单 目标 , 设 施 监 组织流域 四省水利部门 , 精心抓
1 9 年江淮大水后 ,国务院作 出 91 位, 以建设 临淮 岗工程为荣 , 出精 兵 好前期工 作, 派 切实 加快 建设步伐 , 强化 《 于 进 一 步 治 理 淮 河 和 太 湖 的 决 强将 , 关 重合 同守信用 , 坚持 把质基放 在 协调 监督管理 。 目前 ,9 骨干 工程 l项
和 防洪 方 案 进行 全面 系 统 的 分析 论 委 、 府和广大群众顾全 大局 , 政 为工 程 治淮 工作 会议精 神和 水利 部 的要求 , 证, 展开 了深入细致 的项 目前期工作 , 建设创造 了 良 的外 部环境 。参加 工 好 紧紧围绕 国务 院提 出的加快 治过 中, 已有怀洪新河 续建 、 人海水道 近期 定》 ,确定临淮 岗工程 为治淮 l 9项重 首位 ,
淮河水文化

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典型文化村落遗址分布图
24
贾湖遗址也是中原地 区最早种植水稻的代 表。贾湖遗址是淮河 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 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 提供了连接黄河中游 至淮河中下游之间新 石器文化关系的一个 连接点。
其最重要的发现除世界上最 早的酿酒坊外,还有世界上 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乐 器——骨笛,多数有7个音 孔,音孔旁钻有调音的小孔, 有的还刻划等分符号,是中 国竖吹的管乐器的祖型。据 测试,它们已具有音阶结构, 可吹奏旋律,且发音准,音 质好。这些发现,为研究中 国音乐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 标本,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推翻了“中国笛子西来说” 和“七声音阶外来说”。
石器时代的声音
27
2. 在淮河中游 (1)宿州小山口遗址。小山口村落遗址位于安徽 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小山口村北1公里处,其文 化分为若干期,早期文化距今约8000-7650年,面 积约3万平方米。小山口古村落遗址周围低矮残丘 环绕,遗址略高于周围地区,南部是海拔l00m以 上的高丘,西北部是东北流向的倒流河,东部、 北部是平原,从古村落选址的位置看有取水、避 洪、渔猎、采集、种植之。
19
曹会长还给予说明:“这个定义包括这 么几层含义:首先,淮河流域文化是以流域 文化为特质的;其次,淮河流域文化是以水 利文化为核心的;再次,淮河流域文化是以 淮河干流区域文化为代表的;最后,淮河流 域文化是千百年来生活在本流域的人们日积 月累形成的,强调说明没有人类的活动作用 过的事物无所谓文化。”这里,他认为“淮 河流域文化是以流域文化为特质的”,充分 强调了水文化在淮河文化中的地位。
10
对一个区域来说,文化是该区域经过千百年 的积淀所形成的,是当地所特有品格和魅力。 如今,重视地方文化、研究地方文化、争夺 历史文化遗迹、事件和人物已成为改革开放30余 年后的中国大地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 为新一轮治淮建设提供政治保障——在2010年淮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深 入 推 进 反 腐 倡 廉 为 新 一 轮 治 淮 建 设 提 供 政 治 保 障
在21 0 0年淮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淮 委党组 副书记 、 主任 、 检组长 肖 幼 副 纪 ( 0 0年 3月 2日) 21
同志们 :
求 ,将反腐倡廉理论作为党组 中心组 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的意见》等 中央 四个
不断增强 健康有序推进做 出新 的贡献■ 各级主要领 导干部要切实履行第一责 效 的反腐倡廉建设责任体系,
特 稿l
推动执 法监察工作深入开展。 从政( 从业 ) 教育贯穿党员干部教育 的 促 检查 ,
贯彻 中央 《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 防腐
082 1 始终。将反腐倡廉教育列人 干部教育 部党组成员 、驻部纪检组组 长董力 出 败体系 2 0 — 0 2年工 作规划》和水利 培训计划 , 同领导 干部 的培养 、 选拔 、 席 20 0 9年 治淮 工 程 执 法 监 察 工 作 总 部《 实施 办法》 按 照淮 委《 , 工作方 案》 的 对我委的“ 三 要求 , 组织 完成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 印发 管理 、 任用相结合 。 以庆祝新 中国成立 结交流会并作重要讲话 , 6 0周年 为主题 , 积极 开展 示范 、 示 个安全”和治淮工程执法监察工作给 了淮委政府采购管理 、机关 经费支 出管 警
委党组 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 《 于实贯彻落实中央和水 规定》 《 、 国有企业领导 人员廉洁从业
利部党组关于反腐倡廉工作部署和要 若干规定》 《 、关于开展 工程领域突 出 性 教育 的意见 》将党性党 风党 纪和廉 洁 , 和质量安全管理 ,物资采购和资金安 任人的政治责任 , 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 反腐倡廉工作的合力 。 要进一步加强对基 排使用管理 ,监督整改和案件查处工 认真抓好职责范 围内的反腐倡廉建设 层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指导 , 及时发 党委 ) 统一领 现 和妥善处理倾 向性 、 苗头性 问题 , 善于 作 等 四 个指 导 性 意 见 ,进 一 步 规 范 治 工作 。坚持和完善党组( 有效保障基 淮工程建设领域重点部位 和关键环节 导 、 党政齐抓共管、 纪检监察组织协调、 从体制机制上解决源头问题 ,
治淮水安澜福泽万千民众浅析

本文共计2170字
治淮水安澜福泽万千民众浅析
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治淮高潮,淮河两岸的面貌已发生深刻变化。
下面的是小编带来的治淮水安澜福泽万千民众浅析,有需求的可以看一看。
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淮河不根治,安徽无宁日”。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治淮高潮,淮河两岸的面貌已发生深刻变化,奏响了淮水安澜的美好篇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是安徽省治淮投入力度最大、解决问题最多、治淮效果最为显著的时期。
盛夏时节,记者来到****踏着平整的柏油路,沿着仿古城墙漫步,便能远眺壮美的淮河风光。
城墙内,黛瓦白墙的农家小楼整齐排列,村民杨侠在自家小院里开起了农家饭店。
她告诉记者,这两年,****环境大变样,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都和她一样陆续回到村里生活:“家里搞了旅游村,我就回来了。
生意还好,收入一天二三百。
以前的时候,一涨水四周都包围水,成夜都不睡。
现在好多了,变化太大了,环境也好,一切都好。
”
杨侠也许不知道,****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离不开近年来国家和省里对行蓄洪区的水利投入。
今年,我省在分解安排投资计划方面,对行蓄洪区主要支流治理、农村饮水安全等公益性项目予以重点倾斜,其中行蓄洪区重大水利工程落实中央和省级投资5.84亿元,占全省规模的23%。
淮河行蓄洪区居民迁建工程累计落实中央和省级投资8.96
- 1 -。
坚定信心 扎实工作 确保按期完成国务院确定的治淮任务——在2006年水利部治淮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深切关 怀 。现在 距 2 o o 7年底 不 到两 同心协力 , 克服 了种种困难 , 目前 治淮 淮河行 蓄洪 区调整 、 扩大淮河下游泄洪
年。 加快治淮建设进入 了攻坚阶段。今 前期工作取得 较大进展 ,工程建 设全 能力 、 淮河流域 重点平原洼地治理 等治
天 , 利部在这里 主持召开 2 o 水 o 6年治 面加快 , 总体进展顺利。
淮新 3项的前期 工作 已全面启动 。 这些
战取得胜利奠定 了 实的基础 。
淮 建 设 工作 会 议 ,主 要任 务 是 总 结 淮工程建设面 临的形 势 ,研究 加快治 淮 目标如期实现。
一
汾 大型病 险水库 除 各部门的共 同努力 。加快 了治淮骨 干 程 、 泉河初步治 理 、
、
燕 稳 步推进 。 近年来治淮 工作成 工程的前期工作 ,保证 了骨干工程 均 险加 固等 4项 工程基 本完成 。去年 ,
维普资讯
山水 库 、白莲崖水库 和涡河近期 治理 经济总量 的增 加 ,对流域 的 防洪 安全 出 了重大贡献 。我们必须 以只争朝夕 早 早 工 程先后开工建设 ;沂沐泗河洪 水东 提 出了新 的更高的要求 ,治淮 的任务 的精神加快 实施 , 日建成 , 日发挥
维普资讯
坚 定 信 心 扎 实 工 作 确保按期 完成 国务 院确定 的治淮任 务
在 20 年水利部治淮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06
水 利部 副部 长 矫 勇
2o o 3年淮河 大水过后 ,国务院 即 绩 显 著 召开治淮工作会议 ,对加快治 淮建设
治淮初期规划及治理成效

治淮初期规划及治理成效王先达【期刊名称】《治淮》【年(卷),期】2017(000)010【总页数】3页(P12-14)【作者】王先达【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编者按: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把治理淮河当作治国安邦的大事,淮河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60多年来,按照“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进行了五轮淮河规划(治淮初期规划、1956年淮河流域规划和1957年沂沭泗流域规划、1971年规划、《淮河流域修订规划纲要(1991年修订)》以及《淮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
前四轮规划已经实施,第五轮规划经国务院批复后正在实施。
原淮河水利委员会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王先达撰写的《新中国治淮五轮规划及实施概况》,记录了新中国历次治淮规划的背景、编制过程、主要成果、实施情况及工程效益等。
本刊将陆续刊出,以飧读者。
治淮初期淮河水系治理由淮委负责,沂沭泗水系治理由华东局领导。
治理规划也分别进行。
淮河水系治理规划以《关于治淮方略的初步报告》(简称《方略》)为代表,还包括《1951年度治淮工程计划纲要》(简称《纲要》)和《关于进一步解决淮河流域内涝问题的初步意见》(简称《意见》)等。
沂沭泗水系规划包括“导沂整沭”“导沭整沂”和《沂沭汶泗洪水处理意见》等。
新中国成立前,黄河夺淮对淮河流域的破坏基本上没有得到治理,淮河处于“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局面。
新中国十分重视淮河治理。
1949年4月南京市军管会接管了国民政府的淮河水利工程总局。
政务院任命了总局领导,健全了组织机构,1950年组织了淮河干支流水库查勘、淮河中游和入海水道查勘。
通过查勘选择了16处水库坝址、17处调蓄湖泊,利用洪泽湖拦洪蓄水和开辟入海水道等。
这些水库坝址、调蓄湖泊和洪泽湖均列入其后提出的《纲要》和《方略》。
由于采用的防洪标准偏低,没有开辟入海水道。
1950年6~7月,淮河大水,洪水决堤漫溢,灾情严重,受灾面积达4687万亩,灾民13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