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氏IPO新政解读与投资策略20130615

合集下载

市场化改革将权利还给企业和投资者

市场化改革将权利还给企业和投资者

2013年第50期Fund ·Institutions基金·机构|基金视点11月30日证监会非同寻常地在周末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宣布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不但明确将重启停滞长达一年的IPO,更重要的是对目前的发行制度进行了基础性的改变。

《意见》的总体上顺应了三中全会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思路,向着完全市场化的发行方式迈进了一大步。

同时证监会还发布了关于《借壳上市审核严格执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标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优先股试点指导意见》等文件,均朝着保护投资者利益,引导市场规范发展的方向进行。

新股发行《意见》一文明确了新股发行机制将向注册制过渡的大方向。

注册制最大的优点是给所有企业开放平等的资本市场市场准入权利,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

今后,企业有平等的权利提出上市申请,是否能融到资,能融到多少资,则取决于企业是否得到投资者的认可。

这才是真正的现代资本市场。

纵观中国资本市场20多年的发展,改革举措不计其数,资本市场准入权的高度管制始终没有改变。

这次改革意义重大,是中国资本市场迈向彻底市场化的关键一步,在整体市场比较低迷的环境下监管层重启IPO,体现了市场化的坚定决心。

注册制的逐渐完善将根治中国资本市场的弊病。

IPO 中的寻租空间将被极大压缩,中国特色的买壳卖壳将成为历史,价值投资的时代将真正到来。

作为基金业的一员,我们热烈欢迎注册制的全面实施。

除了迈向注册制的重大决策,在新股发行规则上,本次改革也亮点很多。

《意见》规定监管部门的审核期不超过三个月,这实质上把“实质审查权“交还给了市场投资者,让他们来判断企业的投资风险、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

在对大股东的约束上,本次发行意见更加严厉,也更加合理。

例如,如果通过造假上市,性质严重的,上市公司要回购股票,把资金还给投资者。

其它如自动延长锁定期,在一定期限内的减持价格不得低于发行价等等,都将有力约束大股东的投机行为。

重开“IPO”之闸门 重振股市之“牛气”

重开“IPO”之闸门  重振股市之“牛气”

重开“IPO”之闸门重振股市之“牛气”——解读肖钢主席“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三月春分,万象更新。

新一届政府换届之际,瑞雪飘洒京城,风气一片清新,此新一届班子开年好兆头。

在此之际,证监会新主席肖钢先生履职第一天即表示“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让市场为之鼓舞。

凡关注股市者,只要将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一比较便知道两者表现上的差别了。

美国道指创历史新高。

中国作为当今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A股却没能走出熊态。

2010年到2011年A股连续两年“熊霸全球”。

30年来享受改革开放胜利成就的广大股民满怀热情地把资金投入股市,其结果却是伤痕累累。

作为全球新兴经济代表的中国,其股市表现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别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笔者认为政策不连续是其原因之一。

十年前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一度给股市带来无限美好风光。

2007年出现6000点大牛市,无数股民为之疯狂。

2008年金融危机,全球股市走熊,A股也不例外。

中国广大股民在上涨指数6000点时被套,或4000点时止损,周围一些股民是在2000点附近断臂出局甚至销户。

2008年底在上证指数出于2000点附近IPO随之关闸,国家出台4万亿人民币财政刺激计划。

大盘跌至1664点止步逆转,在2009年短短一年时间里大盘指数强势翻倍。

可惜大多数在2008年底断臂出局的股民在2009年的小牛市中并没有赚到钱。

股市一路上涨,股民一路犹豫。

股民不知道IPO什么时间开闸,也不知道后面股市供应和货币政策持续性情况如何。

2012年下半年股市跌至2000点附近时,个别人士还在强调股市下跌与IPO没有关系。

股民不知道IPO之闸门停与不停。

后来闸门悄悄的关闭了,但是权威人士还在解释说IPO 没停,只是节奏放缓。

不知道外资知道不知道政策,他们已经在2000点附近抄底了。

目前IPO何时开闸,广大股民心中一片云雾。

突然有点关于风吹草动时,市场就剧烈震动。

IPO政策不透明。

IPO成为调节股市涨跌的工具,但是这个工具的使用很不透明。

《证券投资学》实验报告书

《证券投资学》实验报告书

《证券投资学》实验报告书目录一、实验概述 (2)1. 实验目的 (3)2. 实验背景 (3)3. 实验任务和要求 (4)二、证券投资环境模拟分析 (5)1. 模拟环境搭建 (6)1.1 软件工具选择及安装配置 (7)1.2 数据准备与初始化设置 (8)2. 市场行情分析 (10)2.1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11)2.2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2)2.3 上市公司基本面研究 (14)三、投资策略制定与实施 (15)1. 投资策略类型选择 (17)1.1 成长投资策略 (18)1.2 价值投资策略 (19)1.3 宏观对冲策略 (21)2. 投资组合管理实践 (22)2.1 资产分配与风险管理 (23)2.2 个股选择与买卖操作 (24)2.3 绩效评估与调整优化 (26)四、模拟交易过程记录与分析 (26)1. 模拟交易流程梳理 (28)1.1 行情分析与策略制定阶段记录 (29)1.2 交易执行与监控阶段记录 (30)1.3 绩效评估与调整优化阶段记录 (31)2. 模拟交易结果分析 (32)一、实验概述证券市场的基本概念和功能:介绍证券市场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不同类型证券的特点和交易方式的分析,使学生了解证券市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证券投资的基本原理:阐述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如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投资观念和价值取向。

通过对投资组合理论的研究,使学生掌握如何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等因素进行合理的投资组合选择。

证券投资的具体操作:介绍股票、债券、基金等各种证券的投资策略和方法,包括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量化投资等。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如何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进行有效的投资决策。

证券投资的风险管理:分析证券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因素,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并探讨如何通过各种手段降低这些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ipo规则解读

ipo规则解读

ipo规则解读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即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是指一家公司第一次将其股票公开销售给公众,以筹集资金并进行股权融资的过程。

以下是对IPO规则的解读:1. 发行股票:公司通过IPO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公众投资者,以换取资金。

通常情况下,公司会通过证券交易所或其他市场进行股份销售。

2. 法律法规:IPO涉及到许多法律法规的遵守,包括证券法、公司法和证券交易所的规则。

公司必须确保其IPO过程符合相关法规,并履行相关披露和公告的义务。

3. 披露要求:在进行IPO之前,公司需要向公众披露大量的信息,包括财务状况、业务模式、风险因素等。

这些信息通常被收集在文件中,如招股说明书或上市申请文件,并提交给证券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用于评估公司的投资价值和风险。

4. 投行承销:公司通常会聘请投行担任其IPO的承销商。

投行有责任协助公司筹集资金,并推动IPO进程。

投行还会提供市场分析、估值和投资建议等服务。

5. 配售方式:在IPO过程中,公司可以选择通过公开发行或定向配售等方式来销售股票。

公开发行是指将股票面向所有公众投资者销售,而定向配售则是基于特定条件向特定投资者销售。

6. 定价和申购:在IPO过程中,公司会与投行合作确定股票的发行价格和申购方式。

投资者可以通过向证券公司申购股票来参与IPO,通常会遵循一定的配售规则。

7. 上市交易:一旦IPO完成,公司的股票将开始在证券交易所或其他市场上市交易。

公司须遵守市场规则,并承担披露和信息披露义务。

总之,公司通过IPO可以融资并实现股权公开交易。

IPO规则涉及到多层面的法律法规和流程要求,公司需要与投行合作并履行披露和公告义务,以确保顺利完成IPO过程。

IPO新政解读

IPO新政解读

IPO新政解读在经历了长达13个月的IP O“冰冻期”后,11月30日,证监会《关于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终于面世。

业内专家认为,在新股发行从审核制向注册制的过渡中,此次《意见》旨在建立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发审体制,同时考虑到现状和基本国情,在包括信息披露、发行定价、配售、减持等诸多环节全面强化了对于包括发行人、中介机构等市场主体的约束。

对于像英威这类拟上市企业,此次证监会发布的《意见》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从总体上看,此次《意见》的出台无疑对中小型拟上市企业是一种利好。

首先,经历了16个月的IPO停发后,《意见》从另一方面表明了未来暂停IPO的可能性降低,特别是出于政治考虑、政绩因素等非市场化原因造成行政干预暂停IPO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其次,此次《意见》发出了中国证券市场将有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的信号。

具体的变化有:监管转型《意见》明确提出“以信息披露为中心,不再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作出判断”,并明确了证监会的责任在于“发现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内容存在违法违规情形的,严格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中介尽责经过2013年的财务大核查,《意见》也对中介机构的义务与责任进行明确划分。

要求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遵守业务规范与行业规范、确保信息披露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市场定价《意见》将发行定价交给了市场与投资者,提出“投资者应当认真阅读发行人公开披露的信息,自主判断企业的投资价值,自主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股票依法发行后因发行人经营与收益变化导致的风险。

”但是我们也应从《意见》中发现新出台的IPO制度对拟上市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从13年上半年财务核查的结果来看,原先的审核体系是存在较大漏洞,部分中介机构未能尽到勤勉尽责的义务,今后证监会将重点关注信披的真实、准确、完整,加强对中介机构的追责力度,无疑提高了审核的标准。

其次在缩小了审核范围、简化审核流程,发行节奏加快,发行核准文件有效期延长等因素共同的影响下,IPO数量将随市场起伏呈周期性波动,发行价格也将普遍下降并更大程度上体现投资人对发行人投资价值的认可。

中资入美应对CFIUS审查六原则 晨哨研究部

中资入美应对CFIUS审查六原则 晨哨研究部

中资入美应对CFIUS审查六原则分析师付尚近年来,中国企业对美投资逐渐增多,除中化集团17亿美元投资美国页岩气、万科6亿美元投资房地产以及双汇70亿美元购买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等成功案例外,同时还有诸如中海油收购优尼科、鞍钢在美建厂以及华为收购美国加州的三叶公司等失败案例。

回顾这些案例,从中我们看到一个以前不为人所熟悉的机构——“CFIUS”(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译成中文即为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

目前,中国对外投资已遍布全球178个国家,涵盖农业、工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多个领域,投资存量接近4000亿美元,跃居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国家的第5位。

然而,中国对美投资的比例并不高,且现下滑迹象。

美国商会会长多诺霍在2012年举行的“中美企业投资与合作论坛”上给出的数据是,截至2011年,中国对美投资230亿美元,占对外投资总额的1%。

这与“CFIUS”的审核不无关系。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在国外对美投资成败中的审核起着关键作用。

中国企业进军美国时应牢记“磨镰不误割麦”的古训,要“先磨镰”,即认真研究该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和职能,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应对它的审核。

然后“再割麦”,即总结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教训,站在其肩膀上,力争多快好省地达成投资目标。

晨哨网为此专门梳理了近年来CFIUS针对中国投资进行的审批案例,为读者总结出为降低审批风险,与CFIUS打交道时必须遵循的六大原则。

认清自身“东方国籍” 战略领域投资三思后行CFIUS承担着保护美国国家安全及其重要基础设施的任务,并且要经得起来自美国国会和总统的检查。

在实践中,CFIUS对来自与美国关系密切国家的投资项目的审核相对较松(如澳大利亚、英国等),而对来自中国或中东某些国家的投资项目通常会进行更加严格的调查。

其中,收购方是否受到外国政府的控制更是影响CFIUS审核结果的重要因素。

解密中国版注册制

解密中国版注册制

解密中国版注册制作者:暂无来源:《企业观察家》 2018年第11期近日,中国证监会在京召开“2015 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作了题为《聚焦监管转型、提高监管效能》的讲话。

他强调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2015 年资本市场改革的头等大事,是涉及市场参与主体的一项“牵牛鼻子”的系统工程,也是证监会推进监管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在肖钢的讲话中,“中国版注册制”轮廓尽显,特色鲜明,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准确解读。

一、中国版注册制针对核准制缺陷而创设只要提到IPO 注册制,就有人觉得很神秘、高不可攀,甚至有人认为只有美国的注册制才是唯一标准或模板。

这种观点是形而上学的本本主义。

很显然,中国推行注册制,不能机械模仿、照搬照抄,我们需要的是合乎国情的中国版注册制,其实质可概括为8 个字,那就是“市场决定”、“依法治市”。

具体地讲,中国版注册制就是要针对现行核准制的主要缺陷对症下药,进行重大改革。

换句话说,针对核准制的缺陷寻找对策,正是构建中国版注册制的亮点或特色。

肖钢将现行核准制缺陷概括为三点:1. 政府对新股发行人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的“背书”,降低了市场主体风险判断与选择,证监会的责任和压力不断加重,同时弱化了发行人、保荐机构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等方面的责任。

2. 证监会对新股发行“管价格、调节奏、控规模”,不利于市场自我约束机制的培育和形成,甚至造成市场供求扭曲,对中长期股市发展不利。

3. 行政干预过多且主观色彩浓,市场主体难以作出稳定、明确的预期,造成了市场主体与监管机构的博弈,代替了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不利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稳定运行。

为此,肖钢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因此,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讲,中国版注册制就是中国特色的注册制,它是专门针对A股市场IPO 核准制的重大缺陷的一场制度革命,也是符合中国股市实际情况的改革。

二、IPO 不是少数精英企业的专利或特权这是注册制最重要特征之一,即包容性。

投行小兵逐条解读ipo预披露新政

投行小兵逐条解读ipo预披露新政

@投行小兵: 逐条解读ipo预披露新政@投行小兵:328号文整体看下来,不论从逻辑上还是行文上都要比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文件要缜密和顺畅的多,这至少说明了两点:①该文件所提到内容证监会早先均已经多次强调表明已经深思熟虑,因为思考的多所以出问题少,反之亦然。

②该文件提到的内容都在证监会的权限之内,规范起来得心应手,而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相关意见虽然也是出自证监会之手,不过谁都知道很多意见只是过了过证监会的手而已,字里行间都是意见争锋和不统一的痕迹。

各保荐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证监会公告[2013]42号)(以下简称《意见》)有关要求,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和提高审核工作透明度,严格审核秩序,现就预先披露等问题通知如下:一、保荐机构应当按照下列时点要求提交用于预先披露的材料,包括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和承诺函(具体格式要求见附件)等。

中国证监会审核部门收到上述材料后,即按程序安排预先披露。

1、保荐机构应在向中国证监会提交首发申请文件的同时,一并提交预先披露材料。

@投行小兵:对于在该文件之后第一次申报材料的企业,在申报材料同时提交预披露文件,按照以前报上会稿的规矩,应该是单独刻一张盘。

2、发行人及其中介机构按要求回复反馈意见后,审核部门将通知保荐机构提交用于更新的预先披露材料,保荐机构应在收到通知后5个工作日内将更新后的预先披露材料提交至审核部门。

@投行小兵: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还是要按照以前的老办法把反馈意见回答完毕并根据要求修改招股说明书,如果审核部门认为反馈意见回答已经没有问题了再去通知发行人预披露。

如果有问题,可能还需要多次的反馈意见(主要是口头反馈),那么就等全部反馈意见都问完之后再预披露。

3、遇其他需更新预先披露材料情形的,审核部门可通知保荐机构提交用于更新的预先披露材料,保荐机构应在收到通知后5个工作日内将更新后的预先披露材料提交至审核部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投资策略:
该来的迟早会来,IPO的开闸也算是靴子落地,但是能够在 落地之前,出台相关的政策,对市场来说,未必是利空。
IPO带来的投资机会: a.参与新股; b.参与持有新股原始股的个股:
鲁信创投、星湖科技、复星医药、东华软件、 大众交通、锦龙股份
4、苹果产业链:
电 源 触 摸 屏 元 器 件 德赛电池(000049) 电源管理 比亚迪(002594) 电池供应 代工 超声电子(000823)宇顺电子(002289) 莱宝高科(002106) 欧菲光(002456) 安洁科技(002635) 功能性器件,48%收入 锦富新材(300128) 零部件 歌尔声学(002241) 声控器件 立讯精密(002475) 连接器 博瑞传播(600880) 乐视网(300104)
软 件
终 端
爱施德(002635)亚太区最大的授权经销商
分析过去是为了解市场,预测未来式为了把握机会。
谢 谢
黑色星期四-2.83%
2、五剂猛药:
(1).关键词:责任连带 首年净利降超50%保荐机构业务将被冻结; (2).关键词:稳定股价 股价“破净”发行人须备自救预案; (3).关键词:减持受限 两年内减持价不得低于发行价; (4).关键词:发行定价 大盘股机构配售提至70%; (5).关键词:信息披露 预披资料需动态更新;
欢迎来到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肖氏IPO新政解读与投资策略
叶密林 2013-6-15
1、暴跌导火索:
证监会于端午小长假期间颁布了《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 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宣告新一轮的IPO 改革正式启动。这也是新任证监会主席肖钢在上任三个月之际, 启动的尺度最大的一次市场改革,是肖氏新政的集中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