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环太湖入出湖河流水量及污染负荷通量
自动监测在太湖流域河流污染物通量计算中的应用

自动监测在太湖流域河流污染物通量计算中的应用王军敏钟声郭蓉摘要:本文通过引用国内计算污染物通量的5种主要方法,探索建立了基于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核定太湖流域典型河流氮、磷等主要污染物通量的估算方法。
相比传统手工监测方法,自动监测由于增加了数据频次,大量增加了水文条件和水质情况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样本数量,使估算结果更具代表性。
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自动监测的太湖流域各项主要污染物年通量分别为:高锰酸盐指数为2923.37t/年、氨氮为640.08t/年、总氮2777.69t/年、总磷109.91t/年。
关键词:太湖流域河流;污染物通量;自动监测准确掌握河流污染物通量是落实总量控制制度、减少环境污染跨界纠纷的重要前提,可为跨界污染举证和污染治理决策提供依据。
在断面通量监控技术方面,Webb[1]等人构建了多种时段通量计算方法,富国[2]对5种河流污染物通量估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国内学者们将通量计算方法应用在对淮河干流水质断面污染物年通量估算、九龙江污染物入海通量估算、洞庭湖水质及出入湖主要污染物通量估算等领域[3-5]。
目前国内外主要借助人工监测进行河流污染物通量计算。
太湖流域河网密布、闸坝众多,水文复杂,范围广阔等特征,污染物汇入量的核定工作量巨大,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
由于人工监测频次较低,在对工业污染物的汇入量、河流主要污染物总量的监测之后,仅以一次值来推算污染物的月排放总量、年度排放总量,或以一个地区的监测数据来推算整个流域的排放量,大大地忽视了水文条件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时间阶段性和空间差异性和随机性影响,使估算值与实际污染物总量相差悬殊,数据来源的代表性不足,通量计算结果科学性无法满足当前环境管理需求。
因此,探索通过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来核定区域氮、磷等主要污染物入湖总量是今后水质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
1.研究方法污染物通量计算常用方法有以下6种,如表1所示。
表1 污染物通量计算的6种方法比较[2](1)方法A:计算公式:K表示将通量换算成单位为年的换算量;n表示Ci/Qi测量次数;Ci可为COD、氨氮、总磷、总氮等各种瞬时浓度;Qi为测定以上各种浓度时水流瞬时流量。
环太湖河流进出湖水量及污染负荷(2000-2002年)

环太湖河流进出湖水量及污染负荷(2000-2002年)翟淑华;张红举【期刊名称】《湖泊科学》【年(卷),期】2006(18)3【摘要】通过对环太湖水文巡测资料水量统计方法比较入手,计算分析2000-2002年环太湖河流进出湖水量、水质、污染负荷量变化.结合太湖水质变化分析,得出自2000年后环太湖进出湖河流的水质污染恶化趋势总体得到初步遏制,湖州、苏州地区环太湖河流水质保持稳定并呈一定改善趋势,但无锡、常州地区的环太湖河流水质浓度仍呈升高趋势,尤其是常州地区入湖河流的TP、CODMn浓度升高较快.与此相对应,太湖水质在总体保持基本稳定中有所好转,水质总体恶化趋势已经得到初步控制,但位于西北部的竺山湖各项水质指标进一步恶化,明显劣于梅梁湖水质,应当引起当地有关部门重视,加大治理力度.环太湖河流的入湖和出湖污染负荷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但从净入湖污染负荷量分析,CODMn呈波动性减少趋势,TP和TN呈增加趋势.【总页数】6页(P225-230)【作者】翟淑华;张红举【作者单位】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200434;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2004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相关文献】1.环太湖主要入湖河流污染负荷量对太湖水质的影响及趋势分析 [J], 谢艾玲;徐枫;向龙;徐彬;林琳琛;王春雷2.2009年环太湖入出湖河流水量及污染负荷通量 [J], 燕姝雯; 余辉; 张璐璐; 徐军; 王振平3.2009年环太湖入出湖河流水量及污染负荷通量 [J], 燕姝雯; 余辉; 张璐璐; 徐军; 王振平4.2015-2016年环太湖河道进出湖总磷负荷量计算及太湖总磷波动分析 [J], 翟淑华; 周娅; 程媛华; 蔡杰; 胡燕雯5.环太湖各水资源分区入出湖河流总磷浓度与负荷变化分析 [J], 李琼芳;许树洪;陈启慧;贾小网;严方家;朱玉婷;林鹏;皋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苏省入太湖污染量分析(1998—2007年)

展, 保护太湖已列为国家重点治理项 目. 本文根据 19 20 9 8— 0 7年环太湖水文巡 测资料及 主要入湖河道水质监测成果 , 分 析入湖水量、 人湖河道水质 、 人湖污染物量及其变化趋势 , 为太湖地 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供技术支撑 和决策依据.
关键 词 : 染 物量 ; 析 ; 湖 ; 苏 省 污 分 太 江
tep t tnoL k ah a be s da aoa kyt a n r et ae ntet r y r tcgu n aa n e h r e i f ae iuhs enlt s nt nl e et t o c.Bsdo u do r ag gdtadt o co T ie a i r me p j h o h me i i h
江苏 省入 太 湖 污染 量 分析 ( 9 8—2 0 19 0 7年 )
马 倩, 刘俊 杰 , 高明远
( 苏 省 水文 承 资 源勘 测 局 , 江 南京 20 2 109)
摘
要 :近年来 , 太湖水体受 到了严重污染 , 水环境质量逐年下降 , 太湖水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了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
J Lk c ( .a e i 湖泊科 学) 2 1 ,2 1 :93 S. ,0 0 2 ( ) 2 — 4
h p #w w j k s r. — a : a e@n l .c n t : w . a e. g E m i j k s i a a . t l o ll gs c
@ 2 1 yJunlf k c ne 00b ora o Si cs e
c ag d i t k ,a e l st erv ra in te d ,w ih w l p o i e tc n c l u p r a d d c s n ma i gb sst h a e n h e no l e sw l a h i a it r n s h c il rv d e h ia p o tn e ii ・ k n a i ot e w tre — r a o s o v r n n o rh n ie t a me to k ah a i . i me tc mp e e sv r t n fL e T i u b n o e a s
太湖水质现状与主要污染物分析

A bstract: The analysis sam ples of w ater chem istry and aquatic biology w ere co llected quarterly in T a ihu L ake from Novem ber 2007 to August 2008. W e eva luate the actua l condit ion o f w ater quality and the m ain po llu tion sources of T a ihu L ake by w ays of w ater po llu tion index and com prehensive analysis o f eutroph icat ion. Eva luation o f w ater pollution index ana lysis revealed that the m ain po llutants in T a ihu Lake w ere nitrogen ( N ), phospho rus( P ) and organic oxygen consum pt ion( CODM n ). To ta l phospho rus( TP ) shared the largest po llut ion load index( 34. 34% - 54. 34% ) , w ith the average po llution index of 48. 36% . TN, TP and CODM n had a sign ificant positive co rrelat ions w ith Chlorophy ll a( Chl a), Pearson correlat ion coefficients w ere 0. 715 ( P < 0. 01) , 0. 666 ( P < 0. 01) and 0. 740( P < 0. 01) respect ively. A ccord ing to com prehensive analysis of nutrit iona l status indicators, it also show ed thatTLI ( ) va lues o f T a ihu L ake w ere betw een 60 and 70 in four seasons, w ith a m ean value of 65. 54. T he seasonal changes o f w ater quality w ere sm al.l In a wo rd, T aihu L ake was in a m oderate ly eutroph ication, and som e o f the reg ion had shown a serious eutroph ication. K ey words: T aihu L ake; eutroph icat ion; eva luation index o f w ater po llution; com 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2009年太湖治理目标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表2 化妆品样品测定结果(n =6)样品该方法测定值w /(μg ・g -1)测定均值w /(μg ・g -1)AAS 法测定值w /(μg ・g -1)RS D /%加标量m /μg 回收率/%护发素0.153 0.155 0.156 0.158 0.160 0.1620.1570.161 2.1 1.097.8粉饼0.223 0.225 0.227 0.228 0.230 0.2320.2280.2231.41.096.83 结语采用DBONAA 分光光度法测定汞(Ⅱ),不仅拓宽了变色酸偶氮类试剂在金属测定中的应用,而且该体系采用S DG 分离样品中的共存离子并富集汞,在微乳液介质中测定,提高了方法选择性和灵敏度,是目前国内外报道的测定汞的超高灵敏体系之一。
将该方法用于水、牛奶、化妆品中微量汞的测定,与冷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测定结果相吻合,且等量存在的常见离子包括很多贵金属离子均不干扰测定。
[参考文献][1] 陈素兰,陈卫兵.双道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砷和汞[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9,11(2):30-31.[2] 翟翠萍,张海峰,陈佩玲,等.冷凝回流消解-双向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电子电气产品铜合金中铅、镉、铬和汞[J ].冶金分析,2007,27(7):42-45.[3] 赵延庆.微型氢化物发生装置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汞中的应用[J ].岩矿测试,2008,27(1):69-73.[4] 邹欣平.新试剂2-对亚氨基偶氮苯噻唑与汞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研究[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3(10):28-30.[5] 李松,黎国兰.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汞的改进[J ].光谱实验室,2005,22(6):1280-1283.[6] 黄运瑞,黄豪.N -邻甲苯基-N -(对氨基苯磺酸钠)硫脲光度法测定痕量汞[J ].光谱实验室,2003,20(60):836-838.[7] 陈昭国,陈曦.去磺化邻苯二酚紫的性能及其在汞(Ⅱ)的光度测定中的应用[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1,37(11):490-492.[8] 吴玉萍,王东丹,徐照丽.对磺酸基苯亚甲基硫代若丹宁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烟草添加剂中的汞[J ].分析科学学报,2005,21(1):60-62.[9] 张春牛,郑云法.1-偶氮苯-3-(3-硝基-5-氯-2-吡啶)-三氮烯的合成及其与汞的显色反应[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8,44(2):146-148.[10] 李在均,潘教麦.新试剂偶氮胂HCS 用于海产品中微量钍的测定[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2,38(2):55-56.[11] 潘教麦,潘旭红.新显色剂二溴邻硝基偶氮胂的合成及其与钍显色反应的研究[J ].化学试剂,1991,13(3):153-155.[12] 徐国想,马卫兴,周洪英,等.二溴邻硝基偶氮胂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铂[J ].冶金分析,2007,27(4):55-58.[13] 徐国想,马卫兴,周洪英,等.二溴邻硝基偶氮胂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钯[J ].分析试验室,2006,25(9):38-40.[14] 李艳辉,孙吉佑,陈文宾.巯基葡聚糖凝胶分离富集2-氯-4-澳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光度法测定汞[J ].冶金分析,2004,24(5):14-16.・简讯・2009年太湖治理目标“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太湖水质有所改善,实现主要入湖河流劣V 类水体数量下降,污染物入湖总量下降和湖体富营养化指数下降。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2.25•【字号】苏政发[2009]36号•【施行日期】2009.0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09〕36号)各有关市、县人民政府,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08〕45号)要求,省政府组织编制了《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切实增强做好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太湖是苏南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摇篮,加强太湖水污染防治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紧迫任务,是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共同建设美好江苏的具体体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太湖治理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江苏把太湖治理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下决心根治太湖水污染问题,努力让这颗“江南明珠”重现碧波美景。
温家宝总理多次亲临太湖检查指导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环保优先方针,不断加大太湖水污染防治力度。
省各有关部门、沿湖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行动,做了大量扎实深入的工作,推进太湖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但是,太湖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太湖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太湖治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坚持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铁腕治污、科学治太,深入推进太湖水污染防治,确保到2012年太湖水质有所改善,湖体富营养化趋势得到遏制;力争到2020年太湖水质明显好转,富营养化程度有所改善,恢复山青水美的自然风貌,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2009年度苏州市环境状况公报

2009年度苏州市环境状况公报苏州市环境保护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经苏州市环境保护局局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发布《2009年度苏州市环境状况公报》。
苏州市环境保护局局长: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八日目录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水环境状况 2 空气环境状况 4 声环境状况 6 生态环境状况 8 污染物排放控制状况 9 环境综合整治 10 生态市建设 12 循环经济建设 13 环境监督管理 14经济社会发展概况苏州市下辖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吴江市和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吴中区、相城区以及苏州高新区(虎丘区)、苏州工业园区。
全市总面积8488.42平方公里,其中丘陵面积占2.65%,水域面积占42.52%。
市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
全市户籍总人口633.29万人万人,其中市区户籍总人口240.21万人。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面对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三区三城”为目标,全力做好保增长、促转型、惠民生、创和谐的各项工作,经济运行经历了下降、企稳、回升三个阶段,逐步朝积极方向转化,经济触底回升的态势得到巩固和确立,经济社会呈现和谐共进的发展局面。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774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5%。
全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4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67.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农民人均纯收入12939元,比上年增长10 .0%。
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20元,比上年增长10.3%。
全市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圆满完成总量减排任务,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深入开展“蓝天工程”,有效解决一批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有序推进生态市建设,不断提升环境监管能力。
全年环保投入达到271.4亿元,占GDP 的比重达3.51%,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3.5%,农村地表水达标率达到82.0%,市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到329天。
太湖流域主要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研究

收稿日期:2004!06!1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0239030)作者简介:罗缙(1973—),男,湖南长沙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太湖流域主要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研究罗缙1,逄勇1,林颖2,罗升3,叶晓盈4(1.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2.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3.深圳市深供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1;4.南京市鼓楼区环境监理大队,江苏南京210009)摘要:利用经率定验证的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河道水量、水质计算模型以及太湖流域废水负荷模型,根据1995年(丰水年)、1988年(平水年)、1971年(枯水年)的水文资料,以及1995年太湖流域各主要河道纳污量资料,计算了各典型年不同季节入太湖河道的入湖水量和水质浓度,由此计算出太湖流域河网区各主要入湖河道污染物入湖量,并结合河网中水的流向,得出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的综合影响结果:直湖港最大,主要输送无锡地区的污染物.关键词:太湖流域;河网水流水质模型;入湖通量中图分类号:X8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980(2005)02!0131!05太湖流域地跨江、浙、皖、沪,拥有大小城市38座,人口335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4%;流域面积36500km 2,占全国总面积的0.3%.太湖流域的GDP 已占全国的10%,财政收入占全国的16%,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太湖流域苏南地区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激增,如何做到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太湖流域平原河网是苏南地区废污水的主要排放区域,废污水排放量约占江苏省的47%.太湖流域河网区感潮,潮水和径流之间的相互关系年内变化复杂,与一般水流相比,其携带污染物的水流不是简单向下运动,而是往复运动,在回落过程中污染物质逐渐向下游扩散.本文对如何准确计算出陆源污染物的入湖通量进行了研究和计算.!太湖流域河网水流数学模型及率定!.!河网水流运动的模拟[1]1.1.1水量模型"#非恒定流基本方程.描述明渠一维非恒定流的基本方程为一维Saint-venant 方程组!0!x +B W!Z !t=g!0!t +2U !0!x +(gA -BU 2)!Z !x -U 2!A !x+g I 2U 0R 4/3={(1)$#河道控制方程的离散.采用四点隐式差分格式离散方程组!(M )=!i +!i +12!!(M )!x ="(! +1i +1-! +1i )+(1-")(! i +1-! i )"x !!(M )!t =! +1i +! +1i +1-! i -! i +12"t(2)第33卷第2期2005年3月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I Of HOhai University (NaturaI Sciences )vOI.33NO.2Mar.2005采用式(3)进行阻力项的线性化:g I 20UR 4/3=0.5gI 2UR 4/()30 +1+I 2U R 4/()3+10 +1 +[]1(3)将式(2)代入连续方程得差分方程:! Z +! Z +1-0 +0 +1=D! =B ( +12)!x 2"!t D =1-""(0 -0 +1)+! (Z +Z +1)+g !x"(4)按照同样的方法,可得动量方程的差分方程E 0 +G 0 +1-F Z +F Z +1=H(5)1.1.2河网节点连接条件a.质量守恒条件!m=10 =# +1 -#!t (6)对于无调蓄节点,方程(6)可简化为!m=10 =0(7)b.能量守恒条件.汇集于节点的各河道相邻断面的水位相同.对于m 个相邻河道,可近似为Z =Z ( , =1,2,…,m )(8)1.1.3方程的求解用三级联合解法[2]求解平原河网水力特性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单一河道—连接节点—单一河道”,即先将各单一河道划分为若干计算断面,在计算断面上对Saint-venant 方程组进行有限差分运算,得单一河道方程组———即以各断面水位及流量为自变量的差分方程组;然后根据节点连接条件辅以边界条件,形成封闭的各节点水位方程组,求解此方程组得各节点水位,再将各节点水位回代至单一河道方程,最终求得各单一河道各断面水位及流量.1.2河网水量模型率定和验证模型率定和验证主要是确定模型中的一些参数,如降雨径流模拟的汇流曲线、河网水流运动模拟的河道糙率和河网概化的合理性等.选取太湖流域江苏区域部分代表水位站和部分代表性断面1995年的实测资料用于率定;1996年实测水位资料和14个流量站资料作为模型验证的依据.经过率定和验证可知,所建立的太湖流域河网水量模型能较准确地模拟该流域水流流态.代表断面率定和验证结果见图1.图1宜兴断面水位、流量率定验证Fig.1Calibr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water level and discharge for Yixing section2太湖流域废水负荷模型a.废水负荷模型的建立[3].水质模型输入条件有边界条件、污染源源强.对边界条件,可由监测资料分析得到;对污染源源强,必须建立污染负荷模型进行分析计算.b.废水负荷模型参数的率定与验证.率定验证了废水负荷模型所需要的各项参数,从下面水质模型验231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3卷证结果可知,废水负荷模型参数基本适合太湖流域.3太湖流域河网水质模型建立3.1通用控制方程描述河网中单一河道污染物质运动及浓度变化规律的控制方程为!(A !)!t +!(AU !)!x =!!x AE x !!!()x-KA !+S(9)3.2各种污染因子的控制方程3.2.1BOD 5控制方程BOD 5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重要指标,其降解主要是通过生化反应进行的,控制方程为!(A !)!t +!(0!)!x =!!x AE x !!!()x-K B A !+W B(10)式中:K B ———BOD 5的衰减系数;W B ———BOD 5的污染源强.3.2.2NH 3-N(硝化过程)控制方程NH 3-N 水质过程符合一阶动力学,控制方程为!(A !)!t +!(0!)!x =!!x AE x !!!()x-K N A !+W N(11)式中:K N ———NH 3-N 的衰减系数;W N ———NH 3-N 的污染源强.3.2.3COD 的控制方程COD 水质变化符合一阶动力学,其控制方程为!(A !)!t +!(0!)!x =!!x AE x !!!()x-K C A !+W C(12)式中:K C ———COD 的衰减系数;W C ———COD 的污染源强.3.3模型求解方法[4]根据顺流向(由首断面流向末断面)和逆流向(由末断面流向首断面)对水质方程(9)进行离散:(a )求得河网中各断面的三对角矩阵系数值;(b )根据河网节点方程,利用求得的各断面三对角矩阵系数值,求得河网中各节点的水质浓度值;(c )利用矩阵回代公式,求得河网中各断面的水质浓度值.3.4模型参数的率定与验证根据河流污染状况和重点研究区域,将太湖流域分成重点区、一般区和非重点区,在3个区域内选择11条河流、17个断面进行野外实测、室内模拟试验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典型研究.将典型研究得到的结果作为模型参数的初值,进行水质模型的率定和验证,并验证模型在太湖流域的适用性,从而确定太湖流域各主要河段的参数值.表1太湖流域水质降解参数Table 1Water guality degradation parameter for Taihu Lake Basin d -1流域片K B K N K C 湖西片、锡澄虞片、阳澄片、淀泖片0.05~0.200.05~0.150.07~0.10苏南运河、太浦河、望虞河0.200.150.10采用1995年太湖流域的实测水质资料进行水质模型率定,经过多次模拟调试,得到最终确定的参数值[5],见表1.采用表1的参数和1996年太湖流域的实测水质资料进行水质模型验证,率定和验证相对误差情况的统计见表2.表21995年资料率定和1996年资料验证的相对误差统计Table 2Relative error statistics for data calibration of 1995and data verification of 1996%水质指标1995年资料1996年资料率定误差<20%者所占百分比率定误差<35%者所占百分比验证误差<20%者所占百分比验证误差<35%者所占百分比!(BOD 5)28.357.227.260.3!(NH 3-N )19.950.522.655.0!(COD Mn )34.262.532.069.2由表1、表2知,用于率定和验证的计算结果与大部分实测值符合较好,可用于太湖流域水质的预测331第2期罗缙,等太湖流域主要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研究计算.4入湖污染物通量计算研究4.1计算方法[6]首先,根据l995年(丰水年)、l988年(平水年)、l97l 年(枯水年)的水文资料,以及l995年太湖流域各主要河道纳污量资料,将经率定验证的河网水量、水质模型以及废水负荷模型计算出的主要入湖河道3个典型水文年丰、平、枯3期逐日平均流量值乘以相应的水质浓度,得出各入湖河道的入湖通量值.考虑平原河网地区往复性河流的特性,往复性河流河段入湖通量按逐日正向流入湖通量减去负向流出湖通量计算.4.2入湖通量计算结果分析由入湖通量计算结果可知:枯水年直湖港和太鬲运河入湖通量最大,其次为殷村港、太浦港、武进港和骂蠡港,再次为官渎港、雅浦港、漕桥河、湛渎港—社渎港和蠡河,梁溪河无入湖通量,见图2;平水年为直湖港和太鬲运河入湖通量最大,其次为殷村港、太浦港、武进港和骂蠡港,再次为官渎港、雅浦港、漕桥河、湛渎港—社渎港和蠡河,梁溪河仍无入湖通量,见图3;丰水年枯水期为直湖港和太鬲运河入湖通量最大,而平水期和丰水期太浦河和殷村港入湖通量较大,骂蠡港和蠡河仅枯水期有入湖通量,平水期和丰水期骂蠡港、蠡河和梁溪河无入湖通量,见图4.典型年内一般丰水期入湖通量最大,其次是平水期,枯水期最小,但丰水年平水期入湖通量最小.总的来说,枯水年入湖通量最大,平水年次之,丰水年最小.图2枯水年各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值Fig.2Pollutants discharged into Taihu Lake through different inflow river channels in dryyear图3平水年各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值Fig.3Pollutants discharged into Taihu Lake through different inflow river channels in normalyear图4丰水年各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值Fig.4Pollutants discharged into Taihu Lake through different inflow river channels in wet year43l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3卷从河网中水的流向来看,江南运河以南区域,溧阳、宜兴河道的污染物主要由太浦港、殷村港流入太湖;常州、武进河道的污染物主要由太鬲运河、武进港流入太湖;无锡市河道的污染物主要由直湖港流入太湖.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的综合影响结果是:(a )直湖港的污染物通量值最大,主要输送无锡地区的大量污染物入太湖;(b )太鬲运河、武进港的污染物通量值次于直湖港,主要输送了常州武进地区的大量污染物;(c )再其次为太浦港、殷村港,主要输送溧阳和宜兴的大量污染物;(d )其他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值相对较小,但也输送了一定通量的污染物.5结论太湖流域苏南片主要入湖河道为太浦港、官渎港、湛渎港—社渎港、殷村港、漕桥河、太鬲运河、武进港、雅浦港、直湖港、梁溪河、骂蠡港和蠡河等.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的综合影响结果是:直湖港的污染物通量值最大,主要输送无锡地区的大量污染物入太湖;太鬲运河、武进港的污染物通量值次于直湖港,主要输送常州武进地区的大量污染物;再其次为太浦港、殷村港,主要输送溧阳和宜兴的大量污染物;其他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值相对较小,但也输送了一定通量的污染物.另外典型年内一般丰水期入湖通量值最大,其次是平水期,枯水期最小,但丰水年平水期入湖通量值最小.总的来说,枯水年入湖通量值最大,平水年次之,丰水年最小.参考文献:[1]韩龙喜,陆冬.平原河网水流水质数值模拟研究展望[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2):127—130.[2]张二俊,张东升,李挺.河网非恒定流的三级联合解法[J ].华东水利学院学报,1982,10(1):1—13.[3]丁训静,姚琪,阮晓红.太湖流域污染负荷模型研究[J ].水科学进展,2003,14(2):189—192.[4]逄勇,姚琪,濮培民.太湖地区大气—水环境的综合数值研究[M ].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92—107.[5]罗缙,逄勇,罗青吉,等.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区往复流河道水环境容量研究[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2):144—146.[6]袁宏任,魏开湄,吴国平.水资源保护管理基础[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104—106.Study on flux of pollutants discharged intoTaihu Lake through main inflow river channelsLUO Jin 1,PANG Yong 1,LIN Ying 2,LUO Sheng 3,YE Xiao-ying 4(1.College of Enu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ohai Uniu.,Nanjing 210098,China ;2.College of Ciuil Engineering ,Hohai Uniu.,Nanjing 210098,China ;3.Shenzhen Shen-gong Power Seruice Co.Ltd.,Shenzhen 518001,China ;4.Enuironment Bureau of gulou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Nanjing 210009,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hydroIogicaI data for a wet year(1995),a normaI year (1988),and a dry year (1971)and the data of poIIutant receiving capacity of main river channeIs in the Taihu Lake Basin ,the water guantity and guaIity modeI for river channeIs in the pIain river network area of the Taihu Lake Basin and the wastewater Ioad modeI for the river basin ,which had been caIibrated and verified ,were empIoyed for caIcuIation of the Iake infIows through different river channeIs and their poIIutant concentrations for different seasons of each typicaI year.Based on the caIcuIated resuIts ,the fIux of poIIutants through main infIow river channeIs of the Taihu Lake was caIcuIated.In combination with the fIow direction in the river network ,it is concIuded that the fIux of poIIutants through the Zhihu Harbor is of the greatest infIuences ,which mainIy transfers poIIutants from Wuxi City.Key words :Taihu Lake Basin ;water guaIity modeI for river network ;fIux of Iake infIow531第2期罗缙,等太湖流域主要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研究太湖流域主要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研究作者:罗缙, 逄勇, 林颖, 罗升, 叶晓盈, LUO Jin, PANG Yong, LIN Ying, Luo Sheng , YE Xiao-ying作者单位:罗缙,逄勇,LUO Jin,PANG Yong(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林颖,LIN Ying(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罗升,Luo Sheng(深圳市深供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1), 叶晓盈,YE Xiao-ying(南京市鼓楼区环境监理大队,江苏,南京,210009)刊名: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年,卷(期):2005,33(2)被引用次数:26次1.韩龙喜;陆冬平原河网水流水质数值模拟研究展望[期刊论文]-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2.张二俊;张东升;李挺河网非恒定流的三级联合解法[期刊论文]-华东水利学院学报 1982(01)3.丁训静;姚琪;阮晓红太湖流域污染负荷模型研究[期刊论文]-水科学进展 2003(02)4.逄勇;姚琪;濮培民太湖地区大气-水环境的综合数值研究 19985.罗缙;逄勇;罗青吉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区往复流河道水环境容量研究[期刊论文]-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6.袁宏任;魏开湄;吴国平水资源保护管理基础 19961.蒋咏.孙淑云.Jiang Yong.Sun Shuyun直湖港水环境综合整治探讨[期刊论文]-中国水利2009(23)1.龚蕾婷.蔡颖.刘华.於梦秋.冷欣.安树青生态治理工程对太湖入湖河道水环境改善效果的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2(28)2.曹卉.朱雪诞.李巍.左倬.闫红飞.吴巍巍贡湖环湖带河网污染物负荷及输移规律[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11(23)3.周燕.朱晓东.尹荣尧.孙翔太湖流域水环境长效管理研究[期刊论文]-环境保护科学 2010(3)4.尹荣尧.周燕.朱晓东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对策措施[期刊论文]-环境保护科学 2010(3)5.毛桂囡芜申运河引江济太问题初析[期刊论文]-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1)6.程炜.刘洋.孙卫红.崔云霞入太湖河道水质达标研究——以无锡新区伯渎港为例[期刊论文]-水资源保护2008(6)7.王水.屈健.李冰.刘伟.柏立森太湖流域典型区域纺织行业污染特征分析[期刊论文]-环境科技 2012(5)8.颜润润.程炜.逄勇.刘洋.鲍春晖苏南运河污染特征及治理对策研究[期刊论文]-人民长江 2009(21)9.曹飞凤.陆芳.张李青基于ADCP测量的钱塘江主要断面污染物通量研究[期刊论文]-浙江水利科技 2007(1)10.庄巍.逄勇西太湖湖滨典型河网区与太湖水量的交换[期刊论文]-湖泊科学 2006(5)11.程炜.颜润润.刘洋.孙卫红基于控制单元的流域水污染控制与管理——以京杭运河苏南段为例[期刊论文]-环境科技 2010(1)12.陈亚男.逄勇.赵伟.罗缙望虞河西岸主要入河支流污染物通量研究[期刊论文]-水资源保护 2011(2)13.颜润润.程炜.逄勇.崔云霞.陈亚男苏南运河水质影响区污染负荷研究[期刊论文]-水土保持研究 2009(5)14.万晓凌.马倩.董家根.高鸣远江苏省入太湖河道污染物分析[期刊论文]-水资源保护 2012(3)15.陈雯.禚振坤.赵海霞.崔旭水环境约束分区与空间开发引导研究——以无锡市为例[期刊论文]-湖泊科学2008(1)16.王书航.姜霞.金相灿巢湖入湖河流分类及污染特征分析[期刊论文]-环境科学 2011(10)17.燕姝雯.余辉.张璐璐.徐军.王振平2009年环太湖入出湖河流水量及污染负荷通量[期刊论文]-湖泊科学2011(6)18.何虎.于谨磊.章铭.刘正文.李宽意太湖不同湖湾中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的氮稳定同位素特征[期刊论文]-湖泊科学 2012(2)19.胡开明.逄勇.余辉.李喆.王民太湖水环境功能区调整方案[期刊论文]-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5)20.胡开明.逄勇.王华太湖湖体总氮平衡及水质可控目标[期刊论文]-水科学进展 2012(4)21.张大伟.李杨帆.孙翔.张方山.朱红兴.刘毅.张英.庄敏.朱晓东入太湖河流武进港的区域景观格局与河流水质相关性分析[期刊论文]-环境科学 2010(8)22.寇晓芳太湖流域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科技资讯 2010(5)23.WANG Xiao-long.LU Yong-long.HE Gui-zhen.HAN Jing-yi.WANG Tie-yu Exploration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phytoplankton biomass and relate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 analysis in a eutrophic shallow lake: a 5-year study[期刊论文]-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 2007(8)24.吴浩云大型平原河网地区水量水质耦合模拟及联合调度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6引用本文格式:罗缙.逄勇.林颖.罗升.叶晓盈.LUO Jin.PANG Yong.LIN Ying.Luo Sheng.YE Xiao-ying太湖流域主要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研究[期刊论文]-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将之与前期文献资料数据进行对 比. 结果表明 ,0 9年环太湖河道人 出湖水量分别为 8 .0x1 9 .7X1 入 20 8 4 0 m 、3 2 0 m . 湖水量超过 5x1 0 m 的依次 为陈东港 、 大浦港 、 梁溪河 、 太漏 运河 、 望虞河. 出湖 水量最大两条 河为太浦河 、 兜港 , 长 水量 超过 2 0×1 宜兴地 区人湖污染物负荷较大 , 0m . 应加强治理; 浮颗粒 物出湖通量大 于人湖通量 , 悬 且绝大多数从太湖南部 地 区出湖 ; 总氮滞留率在下降的同时入湖通量在逐年增加 ; 引江济太对太湖总体水质改善有积极作用 , 与湖 内污染数据对比 分析表明出入湖河流水质对太湖影响较大. 关键词 :太湖 ; 水量 ; 污染物通量 ; 留率 ; I 滞 弓 江济太
W ae u ni n olt n lx s o nlw n uf w ie s o a e Tah 2 0 t rq a ty a d p l a t u e fif t u f o a d o to r r fL k iu, 0 9 l v
YAN hu n S we ,YU i Hu ,ZHA NG u Lul ,X U u W ANG e pi Jn& Zh n ng
.
.
r . e
s e t ey h a g s i f w trfu e r n t e o d ra h n o g a g> Da u a g> Lin x v r >Tag v r > W a - p ci l .T e5 lr e t n o wae x swe e i r e sC e d n g n v l l h pgn a g iRie i eRi e n g u Rie d t e2 l g s o t o wae u e r ap v ra d C a g o g n . An ls s a s h w d t a h v r p l t n y v ra h a e t u f w tr f x s we e T i u Rie h n d u a g n r l l n a y e o s o e h tt e f e ol i l i uo fo Yi i g a e r e v e t n h u d b r e t mp o e .Alo t eo t o s s e d p ril u e r x rmey l g r h n r m x n a we e h a i s ,a d s o l e u g n l i r v d r y s h Uf w u p n atce f x swee e t l l e l a e a r t t a fi f w n s o u p n atce wa u fo n t e s u h p r o h a e u te mo e,t e tt lnto e n o a h s h to n o a d mo t fs s e d p ril sO tlw i h o t at ft e lk .F r r r h o a i g n a d t t p o — l h r l
4 0 7 P R C ia 30 2, . . hn )
( Ja gi r utrl nvri , a ca g3 0 4 ,P R. hn 3: inx i l a iesy N nh n 30 5 . C i Ag c u U t a)
Ab ta t s rc :Bytes n ho o se vrn na n trn f 9 ifo a do to vr fL k ahu hssu ya aye h a h y c rn u n io me tl mo i igo n w n uf w r eso a eT i ,ti td n lzd tew - o 4 l l i trq a tya d p l tn u e ft s v r n 2 0 e u ni n ol a tf x so t u l hoer esi 0 9,a d c mp rd te wi h i rtr aa o rvo sy as An lss i n o ae h m t telt au ed t fpe iu e r. h e aye
20 0 9年 环 太 湖入 出 湖 河流 水 量 及 污染 负 荷通 量
燕姝 雯 余 , 辉 , 张璐璐 徐 , 军 王振 平 ,
( :中国环境科 学研究 院湖泊生 态环境创新基地 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 京 1 0 1 ) 1 北 00 2 ( :中国科 学院水 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 系统试验站 ,武汉 4 07 ) 2 30 2 ( :江西农业大学 , 昌 3 04 3 南 3 05) 摘 要 :通过对 2 0 0 9年环太湖水文巡测及 同步水质监测数据整理 , 到 2 0 得 0 9年环太湖河 流人 出湖水量 以及 污染负荷 ,
_ L k c ( , a e i 湖泊科学) 2 1 , 3 6 :5 —6 . S. ,0 1 2 ( ) 8582
ht : w .ae.r. — i: ae@n lsa.l t ∥w w j ksog Ema j ks i a.ce p l ll g i ⑥ 2 1 yJunlfL k c ne 0 1b o ra a eSi cs o e
s o dt a wa e l x s0 t e/ i w a d 0 t 0 rv r wh n o n u f w i e u l l s r 8 4 0。m a d9 2 0 n 3 7 X1 。m s c e s evi h e r2 0 u c si l nt ey a 0 9 v
( : tt E vrn et rtco e a oaoy o k olt nC nrl R sac etr aeE oevrn n , h- 1 Sae n i m n oet nK yL b rtr rL eP l i o t , eerhC ne L k c — i met C i o P i f a uo o f o n o ns eerhA a e ni n na c ne B On 00 2, . . hn ) eeR sac cdmyo E v o metl i c , e ig10 1 P R C ia f r Se ( Dog u E p r na tt n o 妇 E oyt ,Istt o y rbooy C i s cd m cecs 2: nh x ei tlSai f me o css ms ntue f H do ilg , hn eA a e y o S i e ,Wu a e i e f n 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