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三下信息技术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全册教案江西科技版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全册教案江西科技版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全册教案江西科技版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小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江西科技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全册教案融合了实用性、趣味性和创新性的教学内容,旨在提供给学生充实、全面的信息技术知识。

第一课:计算机基础知识本课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等内容。

通过观看图片、实物模型等多种方式,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方式。

第二课:Windows操作系统本课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示例,引导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打开、关闭、以及使用操作系统的常见功能,如文件管理、软件安装等。

第三课:文字处理软件Word本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进行文字的输入、编辑、排版、以及打印等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掌握Word的基本功能,提高文字处理的效率。

第四课:电子表格软件Excel本课重点讲解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功能和应用。

学生将了解如何创建、编辑表格,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和图表制作等操作。

通过实际练习,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第五课:多媒体应用软件PowerPoint本课通过多媒体应用软件PowerPoint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幻灯片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学生将学会如何设置幻灯片样式、插入图片和音乐、添加动画效果等,提高他们的演示能力。

第六课:网络和互联网本课主要介绍网络和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历史、以及应用。

学生将了解网络的构成和作用,学会使用浏览器进行网页的浏览和搜索。

同时,他们还将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和安全。

第七课: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本课以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为例,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通过实际操作和示范,学生将学会如何撰写邮件、附加文件、以及与他人进行实时沟通。

第八课:网络安全和信息伦理本课将学生引入网络安全和信息伦理的世界。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上网查找资料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上网查找资料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上网查找资料在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中,上网查找资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上网查找资料已成为学习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有效地上网查找资料并将其应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

首先,为了能够顺利上网查找资料,学生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网络操作技能。

他们需要了解如何打开和关闭电脑或其他上网设备,如何连接到互联网,以及如何使用浏览器进行搜索等。

这些基本的操作技能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来培养和强化。

其次,对于小学生来说,上网查找资料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

市面上有很多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必应等。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搜索引擎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以便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

同时,学生也需要了解如何使用关键词进行搜索,并学会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和判断。

在上网查找资料时,确保获取的信息准确可靠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学生需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他们应该学会从多个来源获取信息,并比较和验证不同的观点和结论。

同时,学生还需了解如何识别和避免虚假信息、误导性信息和广告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会如何有效地浏览和阅读网络资料。

网络上的资料种类繁多,有时候一篇文章可能包含大量的信息,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学生所需要的。

因此,学生需要学会通过阅读标题、摘要和目录等来迅速判断一篇文章的内容和重要性。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会提取关键信息和重要观点,并能够就所读文章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针对上网查找资料的练习和任务,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上网查找能力。

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查找相关资料,并提取出一些重要观点或结论。

同时,老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小组或班级中分享自己找到的资料,并对别人的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这样的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上网查找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另外,为了加强安全意识和保护个人隐私,学生还需要学会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帮助三年级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 研究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操作;-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创建和编辑文档;- 研究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课时1: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等;- 解释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如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演示计算机开机和关机的基本操作;- 提供相关练和小组讨论。

课时2:操作系统入门- 解释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展示如何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基本操作;- 指导学生打开、关闭应用程序;-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文件操作。

课时3:文字处理软件- 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作用和基本功能;- 指导学生打开文字处理软件,并创建新文档;- 教授文本输入、格式设置、保存和关闭文档的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文本编辑和格式调整。

课时4:互联网基础知识- 解释互联网的概念和作用;- 指导学生打开浏览器并访问网站;- 展示如何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查询;-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书签收藏感兴趣的网页。

教学方法- 以案例和实例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互动;- 结合图像、动画和实物展示进行讲解;- 制定小组合作活动,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配备计算机实验环境,让学生实际操作。

评估方式- 课堂小组讨论和互动表现;- 文字处理软件实践任务的完成情况;- 互联网使用技能的掌握程度。

参考资料- 《信息技术教程》三年级下册-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相关图书和资源。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复习教案新部编本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复习教案新部编本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复习教案新部编本一、教学目标1. 复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的核心知识点及技能。

2. 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复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功能。

2. 复文字处理和排版:文本输入和编辑、字体和样式、段落格式等相关知识。

3. 复图像处理和编辑:图片文件的导入、编辑和保存,如调整大小、剪切、旋转等操作。

4. 复多媒体应用:音频和视频文件的播放和编辑,如调整音量、剪辑、添加特效等。

5. 复互联网应用:浏览器的使用、网页的浏览和搜索等操作。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与示范:通过讲解和示范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学生实践与练: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实践并巩固所学内容。

3. 小组合作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和讨论,促进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4. 教材网站资源利用:利用教材配套网站提供的资源,进行在线研究和练。

四、教学步骤1. 复计算机基础知识:- 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复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常见操作。

- 组织学生进行操作系统功能的练,如文件管理、快捷键的使用等。

2. 复文字处理和排版:- 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复文字输入和编辑的基本技巧。

- 组织学生进行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练,如输入文本、插入图片等。

3. 复图像处理和编辑:- 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复图像文件的导入和基本编辑操作。

- 组织学生进行图像处理软件的操作练,如调整图片大小、旋转图片等。

4. 复多媒体应用:- 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复音视频文件的播放和基本编辑。

- 组织学生进行音视频编辑软件的操作练,如剪辑音频、添加特效等。

5. 复互联网应用:- 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复浏览器的使用和网页浏览。

- 组织学生进行互联网搜索和浏览网页的操作练。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研究情况、操作技能和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1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1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1一、总体目标1.简单认识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了解各部分的功能,学会正确的开机和关机。

2.掌握鼠标的操作方法,能够熟练的用鼠标进行各种操作。

3.初步认识画图工具,掌握简单的画图要领,能够进行基础的电脑绘画。

14.培养学生良好的坐姿。

5.培养学生良好的击键习惯。

6.以问题驱动的形式展开教学,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7.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上机习惯,形成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一、二年级的学生刚步入小学校门,对于很多事物都很陌生,尤其是对于电脑,他们既陌生,又有着浓厚的欲望,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这种求知欲望来带动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对信息技术学科有良好、积极的学习心态,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低,模仿能力较强,教学中应着重通过情景引导学生制作一个个鲜活具体的案例,从中获得相应的信息技术基本操作知识,以达到技能联系实际的目的,并深化学生对知识原理的理解。

三、教学措施1、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认真落实日常教学工作:(1)有针对性备课:根据学校电脑设备及学生学习基础,备好每一节课,做到有的放矢地教学。

(2)要灵活性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课堂教学,形成学生基本的电脑技能。

(3)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2、教师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媒体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

把操作步骤、过程展示给学生,学生依此为模仿的对象,进行初步操作的模仿,从而达到基本操作的入门。

3、教学中,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从“任务设计、任务布置、学生自主探求、任务的完成、任务完成评估”来来有序推进教学任务有条不紊地进行。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2一、学情分析本学期五年级共三个班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的也没有掌握,大部分学生都喜好计算机,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着重继续巩固和加深对word的学习,让学生能尽量熟悉和使用word,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认识电脑》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认识电脑》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认识电
脑》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电脑的发明和发展历程;
2.认识电脑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具备正确使用电脑操作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重点:
1.了解电脑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功能;
2.掌握一些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计算机内部三大核心部件CPU、内存和硬盘的功能和作用;
2.初步掌握电脑的操作技能。

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内容:
1.引入电脑——展示电脑的外观、形态、和可以完成的任务;
2.介绍电脑的产生过程;
3.介绍电脑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时间安排:1学时
第二课时:
内容:
1.进一步介绍CPU、内存、硬盘各自的作用;
2.介绍鼠标、键盘、显示器等外部组成部分;
3.操作演示:开关机、打开关闭软件等;
时间安排:1学时
第三课时:
内容:
1.体验使用电脑进行学科研究、娱乐等活动;
2.提供合理的使用电脑的方法;
时间安排:1学时
第四课时:
内容:
1.小测验:对电脑的基础知识进行检测;
2.答疑和总结。

时间安排:1学时
五、教学方法:
1.教师讲授;
2.课堂互动;
3.操作演示。

六、教学评价:
观察法,以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主要考核内容。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6篇)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6篇)

三年级信息技术优秀教案(6篇)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熟悉窗口的组成以及窗口的各种操作。

2、掌握鼠标的双击。

3、进一步练习鼠标操作。

教学重难点窗口的介绍。

进一步了解游戏规则,认识并学会“纸牌”窗口的基本操作,同时掌握玩纸牌的技巧。

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好学生本课应完成的作业一份,以及学生要用到的素材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1、复习进入“纸牌”窗口。

开始——程序——附件——游戏——纸牌2、认识纸牌窗口。

标题栏菜单最小化化关闭按钮3、窗口的基本操作:①最小化:单击最小化按钮,单击任务栏上的按钮②化:单击化按钮,单击还原按钮③窗口大小改变:没有化状态,拖放窗口的边界或角落。

④窗口位置的移动:没有化状态,拖放窗口的标题栏。

4、玩纸牌的技巧:在堆牌区,当有两张牌可以移动时,应先移动有较多牌的牌堆中的那张。

应先考虑堆牌区牌的移动。

只有当所有可能的移动方式都考虑过了,才考虑移动发牌区的牌。

在堆牌区,尽可能留出空白堆,以便放K牌。

将可以从发牌区或堆牌区放到接牌区的牌快速地放入接牌区。

我们可以先将鼠标指针指向这张牌,再用食指快速连续地按鼠标左键两次,这个动作称为双击。

5、练习:打开纸牌窗口,调整窗口的大小。

双击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

玩纸牌,并观察纸牌窗口底部的得分。

板书设计玩好纸牌双击:鼠标指向这目标后,再用食指快速连续地按鼠标左键两次,这个动作称为双击。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篇二【教学目标】·认识键盘的分区,掌握主键盘区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的名称和分布情况·能够输入字母和数字·学会几个常用的控制键【教学内容】·键盘的分区·主键盘区的字母键、双字符键和控制键·编辑区内的光标方向控制键【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的键盘操作姿势和主键盘区的四个控制键;Enter、Backspace、Shift和Caps Lock。

难点:双字符键、Shift 和Backspace键。

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一课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

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第一课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

第一课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教学目标1·感受生活中的信息,认识普遍存在的信息,体验信息对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2.了解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的过程:3.了解计算机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4。

了解计算机常见的输人、输出设备;5.认识光盘和u盘并了解各自的作用;6.学会使用光盘和u盘;7.了解Windows xP系统的软件。

教学重点1.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表达等;2.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3.能够从外观上判断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作用{4.熟悉计算机常见的输人、输出设备,并能够加以区分; 5.认识并熟悉光盘和U盘;6.学会使用光盘和u盘,并了解注意事项:7.能够了解并区分计算机的各类软件。

教学难点1·感受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信息的一些过程;2·通过从计算机的外观上观察,能够说出其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3·灵活的掌握并能够熟练的判断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 4.掌握正确使用光盘和u盘的步骤。

教学建议‘1.硬件要求·教学环境:自带光驱并能够正常启动系统的计算机教室,学生用机和教师用机均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

·需要校冈网支持。

2.软件要求Windows XP操作系统3.教学资源·为了方便学生能够快速理解掌握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教师可以制作一些课件,更形象具体的介绍信息世界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前准备·制作梢关内容课件·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知泌的掌握度和操作的熟练度。

‘计算机的各部分硬件:键盘、鼠标、话筒、显示器、音响、打印机、机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储器、硬盘等等。

·存有数据的光盘和u盘。

·每一位学生或者教帅分组后的每…-组都准备存有数据的光盘和u盘。

教学建议本课是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理沦部分,主要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深刻理解信息技术含义和作用之后,意识到信息技术重要性,学牛了解为什么要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作川,让学牛从硬件方面了解计算机,并能够熟悉计算机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消除学生对计算机内部构造的陌生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初识画图教学目标:1、学习启动和退出“画图”程序的方法。

2、了解“画图”窗口的组成。

3、初步认识绘图工具箱。

4、在欣赏画图作品和初步认识绘图工具箱的过程中,感受“画图”程序的强大功能。

教具准备: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出示几幅作品这些都是同学们用计算机画的作品哦,同学们你们想学“画图”软件的使用方法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画图”软件二、启动“画图”1、教师通过广播演示,学生观看。

2、学生自己启动。

3、交流汇报。

4、小结:启动“画图”有几种方法。

三、认识“画图”1、介绍组成部分:“画图”窗品除了标题栏、菜单栏和状态栏外,还有工具箱、颜料盒和画图区等。

2、学生打开“画图”,认识它的组成部分。

3、学生完成“实践园”提示:将鼠标移动对应工具上,会出现提示信息,根据提示信息可以很快地找到对应关系。

学生完成后请两个学生汇报,教师适时小结。

4、完成“探究园”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到位置上适当指导。

5、阅读“知识屋”根据里央的内容学生自主完成“知识屋”的内容,教师相机辅导。

并请两个学生演示。

四、退出“画图”1、教师讲解退出“画图”的方法,教师讲两种方法,只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种。

2、学生自主完成退出程序。

3、请学生演示退出的过程。

4、学生阅读“探究园”的内容。

5、讨论:还有哪些计算机软件能帮助我们画图?学生交流教师提示:还有如photoshop等。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请学生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第8课画圆教学目标:1、学习“椭圆”、“刷子”等工具的使用。

2、能用“椭圆”、“刷子”等工具绘制简单的图形。

3、在绘制基本图形的过程中掌握“椭圆”、“刷子”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4、通过绘制椭圆和线条,使学生切身感受使用“画图”程序带来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画图”程序的热爱。

教具准备: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图”,来学习上面这幅图是怎么画出来的。

二、画白云图上的白云是两个椭圆。

我们可以用“椭圆”工具来画。

1、单击“椭圆”工具。

2、按住左键,拖动画出大小合适的椭圆。

3、重复上面的两个步骤,画出二片云。

教师示范学生自主练习画云。

学生演示作品。

提示:如果发现画得不好,可以使用撤消命令来取消刚才的操作。

单击“编辑”、“撤消”。

注意撤消命令只能连续使用三次。

三、画气球和太阳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画出五颜六色的气球。

1、单击,选择需要的颜色。

如果没有颜料盒的依次点击“查看”、“颜料盒”。

2、用“椭圆”工具画出彩色气球。

3、选择“刷子”工具。

4、用“刷子”工具画出气球的线。

教师示范。

学生自主练习演示学生作品让学生再画二个气球。

太阳是圆的,不是椭圆的,怎么办?让学生阅读“知识屋”。

让学生画出太阳。

四、保存作品一幅画画好以后,我们要把它保存起来。

1、单击“文件”2、选择“保存”3、输入作品的文件名4、单击“保存”学生保存作品。

四、练习1、自主完成P38“探究园”。

2、自主完成P40“实践园”。

3、展示部分学生作品。

五、总结。

第9课填充颜色教学目标:1、学习选择合适的填充模式画图。

2、掌握设置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方法。

3、学习“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

4、学习两种画彩色气球和太阳的方法。

5、在学习两种画彩色气球和太阳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计算机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画图”程序的兴趣。

教具准备: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画圆,这节课我们要给画好的图像加上美丽的颜色。

二、画气球、太阳我们知道点击“椭圆”工具以后,会出现三种填充模式,选择合适的填充模式,可以画出彩色的气球和太阳。

教师示范:1、单击“椭圆”工具。

2、单击第二种模式。

3、右击,设置背景色为红色。

4、拖动,画出一个黑色边线的红色气球。

5、用“刷子”工具画出气球的线。

学生自主练习。

学生演示。

请学生自己画出另外两只气球。

教师示范画太阳:1、单击“椭圆”工具。

2、单击第三种模式。

3、单击,设置前景色为红色。

4、拖动,画出一个实心的红色太阳。

5、用“刷子”工具画出太阳的光芒。

学生自主练习。

学生演示画好的太阳。

学习设置前、背景色。

1、自主学习P43“知识屋”。

2、学生交流。

3、请学生汇报。

三、涂出彩色气球和太阳。

选择“用颜色填充”工具,也可以给图形涂色。

教师示范:1、打开上节课画好的图。

2、单击“用颜色填充”工具。

3、选择前景色。

4、在气球内部单击,给气球涂上颜色。

学生自主练习。

提示:这个工具只适用于封闭的图形,如果不封闭是不能进行涂色的。

学生演示作品。

四、练习。

自己完成P44页“实践园”演示学生完成的作品。

五、总结。

第10课画矩形教学目标:1、学习“矩形”、“圆角矩形”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2、能用矩形和圆组合成一些基本图形。

3、通过画大卡车,让学生感受一个整体图形的完成过程。

4、让学生了解图形组合的奥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具准备: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出示图片,看看图中的大卡车,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你能把它画出来吗?二、画车身。

1、教师示范。

(1)单击“矩形”工具。

(2)选择第二种填充模式。

(3)选择背景色。

(4)画出一个长方形。

(5)重复步骤,画出第二个长方形。

2、学生自练。

3、展示学生作品。

三、画车窗。

1、教师示范。

(1)单击“圆角矩形”工具。

(2)选择第二种模式。

(3)选择背景色。

(4)拖动,画出一个圆角矩形。

2、学生自练。

3、展示学生作品。

4、让学生再次完成车身、车窗。

四、画车灯和车轮。

1、教师示范。

2、学生自己画。

3、展示好的作品。

4、展示部分不好的作品,让学生评不好在什么地方。

五、完成“实践园”1、让学生在画图中完成4幅图形。

2、展示部分学生作品。

3、评选出优秀小画家。

六、总结。

第11课画线教学目标:1、学习“直线”、“曲线”等工具的使用。

2、学会在图形中需要的地方画出线条。

3、通过画洗衣机,让学生了解整体图形的完成步骤。

4、让学生在画洗衣机的的过程中,感受图形的整体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感。

教具准备: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我们家里都有洗衣机,你能在“画图”中画出洗衣机吗?二、画机身。

下面就请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地画出洗衣机。

我们先画机身。

1、教师示范。

(1)单击“直线”工具。

(2)选择合适的线宽。

(3)拖动,画出长短合适的线条。

(4)重复步骤,画出机身的其他部分。

2、学生自己练习。

3、展示部分学生作品。

4、请学生试试在画线的时候,按住shift键会有什么效果。

5、如何画粗一些的圆或矩形。

三、画波浪线和排水管。

下面我们来画洗衣机的排水管。

1、教师示范。

(1)单击“曲线”工具,画出一条直线。

(2)按住左键向上拖动,形成第一个弧度。

(3)按住左键向下拖动,形成第二个弧度。

2、学生自己练习。

提示:画得不好的同学,可以使用撤消的方法重画。

3、展示学生的作品。

四、画开关和把手。

1、下面请同学们使用“矩形、椭圆、圆角矩形”等工具画洗衣机的开关和把手。

2、展示学生作品。

3、让学生着色。

4、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让学生评价,说出好的理由和不好的理由。

5、完成“实践园”。

教师相机指导。

学生可以同桌帮助。

展示教师的示范作品。

展示部分学生中好的作品,并让学生评价。

五、总结全课。

第12课修改图形(1)教学目标1、学习“橡皮/彩色橡皮擦”、“选定”、“放大镜“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2、能够对图形进行合理的修改。

3、在画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过程中,学习选择合适的方法修改图形。

4、通过画太阳、月亮和星星,让学生了解修改图形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具准备: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光芒四射的太阳吗、见过弯弯的月亮吗,见过闪闪的星星吗?(出示三幅图)我们能不能用我们的双手把它们在画图中画出来呢?这节课教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修改图形。

二、新授1、光芒四射的太阳请小朋友们按照课本的步骤来完成太阳的制作。

学生练习请画好的小朋友演示,老师给予指导。

步骤:(1)先画好一个合适的太阳。

(2)单击“橡皮/彩色橡皮擦”工具,并选择合适的大小。

(3)按下左键,擦去不要的部分。

[注意点]教师在此出示一幅背景色和“画图区”背景颜色不一致的图,请同学上来演示,用橡皮擦掉多余的部分。

学生在演示的过程中发现怎么擦都不干净,教师在此讲解在用橡皮的时候应注意背景色和“画图区”背景颜色是否一致,如果不一样的话,应更换背景色。

2、弯弯的月亮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画月亮。

学生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会遇到困难,就时候教师讲解如何用简单一点的方法来画月亮。

步骤:(1)先用“椭圆”工具画了两个重叠的椭圆(2)单击“选定”工具(3)拖动,选定要擦除的部分(4)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清除选定内容”命令(5)用“颜色填充”工具涂上合适的颜色学生再次操作如何用“选定”及“编辑”中的“清除选定内容”命令来画月亮。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注意背景色和画图区中的背景色要一致)[探究]“选定”工具只能选中矩形区域,如果要选定不规则的区域,怎么办呢?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经过讨论探究,得出结论,可以用“裁剪”来选定不规则的区域。

教师讲解如何使用“裁剪”工具。

三、小结在画太阳和月亮有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用“橡皮”、“选定”、“裁剪”工具来修改图形,并且还知道了在修改图形的过程中要注意背景色和画图区中的背景颜色是否一致,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定能画出更加完美的图形。

第12课修改图形(2)教学目标1、学习“橡皮/彩色橡皮擦”、“选定”、“放大镜“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2、能够对图形进行合理的修改。

3、在画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过程中,学习选择合适的方法修改图形。

4、通过画太阳、月亮和星星,让学生了解修改图形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具准备: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会了用“橡皮”、“选定”、“裁剪”等工具完成了对图形的修改,现在老师想看看你们对上节课知识掌握的怎么样。

请同学们完成“实践园”中的图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通过刚才的练习,看出小朋友们对上一节课的知识掌握的比较好,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修改图形。

二、新授闪闪的星星学生尝试画闪闪的星星学生尝试,教师指导学生演示如何用“放大镜”工具来画小星星,教师讲解步骤。

步骤:(1)单击“放大镜”工具(2)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3)在画星星的位置单击(4)用“直线”工具画星星,并涂上喜欢的颜色(5)单击“放大镜”工具,星星恢复原来的大小学生再次画星星学生操作,教师指导三、练习完成“实践园”中的图形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四、小结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选定”、“裁剪”、“放大镜”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对不同图形我们应该选择不同的方法去修改它,希望小朋友们用你们的智慧创造出更加漂亮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