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高中培训机构:生命的物质基础

合集下载

普陀区中学生命科学(生物)教学常规实施要求(1)

普陀区中学生命科学(生物)教学常规实施要求(1)

普陀区中学生命科学(生物)教学常规实施要求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

它旨在培养全体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它以观察、实验、探究作为主要的学习手段,使学生在获得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相关方法的同时,接受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初中阶段课程选择人与自然为主题,即从人体生命活动的平衡与调节到身心健康;从人类周围的生物世界到人与生存环境的协调统一。

高中阶段课程选择生命活动本质为主题,即从物质、能量和信息三个方面探讨生命活动的本质,探索生命延续和进化的内在规律,揭示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在中学生命科学课程实施中,应以“提高学生生命科学素养,关注全体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倡导科学探索,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科学、技术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同时还应关注生命科学的最新发展以及关注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兼顾上海大都市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特点,使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更具时代气息。

为了推进我区生命科学新课程的实施,特提出以下教学常规要求:一、中学生命科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随着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推进和深化,生命科学教师应认真落实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积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从而更好地提高生命科学课堂教学质量。

具体要求如下:(一)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生命科学教师应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确定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进程,合理制定学年、学期、单元和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中学生命科学的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总体设计,具体制定目标时应注意到:◆应提高目标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制定的目标应体现教学活动的内容、过程和结果;◆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和认知能力,兼顾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和思维发展的水平,逐步提升各阶段课堂教学的目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目标应有所侧重;◆每一课时的目标既要与学期及计划相统一,又要突出重点;◆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发展性的分层目标,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细胞工程

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细胞工程

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细胞工程
冯美
【期刊名称】《中学生数理化(尝试创新版)》
【年(卷),期】2009(000)007
【摘要】@@ [复习建议]rn本专题内容是整个生物学的基础,在近几年高考中考查概率非常高,复习备考时请特别关注以下热点问题.
【总页数】16页(P173-188)
【作者】冯美
【作者单位】(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高考题赏析 [J], 李雪
2.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新陈代谢复习检测 [J], 柯勉
3."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和物质基础"专题的复习建议 [J], 胡虹;傅燕
4.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专题总复习 [J], 张明爽
5.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新陈代谢复习检测 [J], 柯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9-2020学年佛山市南海区太平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佛山市南海区太平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佛山市南海区太平高级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图中序号代表不同的化合物,面积不同代表含量不同,其中Ⅰ和Ⅰ代表两大类化合物。

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Ⅰ和Ⅰ分别代表蛋白质和脂质,则Ⅰ代表核酸B.上述物质中氧原子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ⅠC.医用生理盐水和糖溶液中的溶质分别属于Ⅰ和ⅠD.细胞干重和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分别是Ⅰ和Ⅰ2. 细胞内贮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A. 核糖核酸B. 脱氧核糖核酸C 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D. 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3.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长期记忆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B. 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C. 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D. 在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4. 下列有关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单链中氢键将脱氧核糖和磷酸连接起来B.判定核酸的种类可依据五碳糖或碱基的种类C.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都储存在DNA分子中D.核苷酸链中一定含有磷酸二酯键和肽键5. 反兴奋剂工作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其中基因兴奋剂的工作耗费了大量精力,基因兴奋剂是注入运动员体内新的基因,以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从变异角度分析此方式属于(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细胞癌变D.染色体变异6.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噬菌体复制扩增时,利用细菌的遗传物质指导合成外壳蛋白C.用含有32P或35S的大肠杆菌来培养普通噬菌体,从而使噬菌体被标记D.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搅拌离心后在沉淀物中一定检测不到放射性7. 目前已知的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现在发现的神经递质都是蛋白质B. 都能够引发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C. 由突触前膜释放,消耗能量D. 神经递质不会出现在内环境中8. 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A. 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B. 胃粘膜起保护作用C.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D. 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9.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

高三生物考点1生命的物质基础

高三生物考点1生命的物质基础

考点1 生命的物质基础[高考考点]: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B) 2.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C)3.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I或II)一、选择题1.沙漠中的仙人掌和海洋中的鲸,组成他们的化学元素()A.数量完全相同B.含量无差别C.种类大体相同D.毫无联系2.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B.在同一种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同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D.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的元素是C3.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的特征元素依次是()A.Cu、g 、I B.I 、Fe、Mg C.Ca 、g、Fe D.Fe 、g、I4.下列物质合成时,不需要氮源的是()A.三磷酸腺苷B.酪氨酸酶C.脂肪酸D.核酸5.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6.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元素,可以用来合成下列哪种物质()A.葡萄糖B.淀粉C.脂肪D.蛋白质7.丙氨酸的R基为—CH3,赖氨酸的R基为C4H10N,在它们缩合成的二肽分子中含有的C、H、O、N原子数分别为()A.9,21,4,3 B.9,19,4,3 C.9,19,3,3 D.9,19,3,28.当细胞内新陈代谢由微弱到旺盛时,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一般会()A.升高B.降低C.无变化D.波动无规律9.显色反应是鉴定是否含有某种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不能出现显色反应的是()A.用斐林试剂处理淀粉B.用苏丹III处理脂肪C.用碘液处理淀粉D.用双缩脲试剂处理蛋白质10.下列都属于蛋白质的一组是()A.K+的载体、抗体、性激素、维生素B.肾上腺皮质激素、酶、抗体、胰高血糖素C.胰岛素、抗体、脂肪酶、Na+载体D.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11.下列有关糖类生理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B.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C.糖元是所有生物体储备的能源物质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12.维持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物质属于()A.核酸B.糖类C.蛋白质D.脂类13.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这说明()A.青苹果中含淀粉不含糖类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D.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14.右图为一条肽链的分子结构简式,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这条肽链中的肽键数是2B.构成肽链的氨基酸数目是2C.合成肽链的细胞器是核糖体D.在合成肽链时决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顺序的是信使RNA上碱基排列顺序二、简答题15.下表是人体及大肠杆菌的元素组成情况,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元素人体大肠杆菌总组成干重(%)总组成干重(%)氧65 18 69 20碳18 54 15 50氢10 8 11 10氮 3 9 3 10磷1.0 3.0 1.2 4.0硫0.25 0.75 0.3 1.0其他2.75 7.25 0.5 5.0 (1)组成生物体的这些元素,没有一种是无机自然界所没有的,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浦东金桥补习班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共18页word资料

浦东金桥补习班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共18页word资料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Ⅰ走近生命科学《齐民要术》的作者是北魏农学家;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著作是;德国的和提出了“细胞学说”;英国博物学家发表了《物种起源》;奥地利遗传学家被誉为遗传学的奠基人;美国遗传学家在孟德尔遗传定律基础上进行的实验遗传学研究,进一步揭示了遗传机制;和于年提出了D NA的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和。

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采用和对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和记录,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逐渐成为主要研究手段。

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是_ 。

Ⅱ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是的放大而不是的放大;显微镜成的是像。

注意事项:a、换成高倍镜前,要;b、高倍镜下只能使用调焦。

C、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d、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大,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相同/不同),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大,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代表长度(增大/减小/不变)。

Ⅲ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无机物一、水生物体内含量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有两种存在形式和,二者可以。

越多,,越多,。

水的作用1、;2、;3、。

二、无机盐绝大多数以形式存在,Fe、Mg、Zn、I分别是构成、、、所必须的。

无机盐的作用1、;2、;3、。

有机物一、糖类(主要能源物质)(1)元素组成:,化学通式:。

(2)糖类分为;单糖有;双糖有;多糖有。

单糖都有性,双糖除了外都有性,多糖都没有性。

(3)检验方法:检验还原糖用,在条件下,出现;检验淀粉用,出现。

二、脂质(主要储能物质)(1)最常见的脂质有、和。

脂肪由和构成;磷脂分子结构中有头部和尾部。

(2)除了脂肪的元素组成为外,其他脂质的元素组成都为)元素组成:主要是。

(2)基本单位:,结构通式:,共同特点;氨基酸以连接,肽键的结构:(3)检验方法:与蛋白质反应会出现反应。

(4)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5)相关计算:a、脱下水分子数= = -(链状)b、至少含有的氨基数=至少含有的羧基数= (链状) c、形成多肽或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元素组成:;分类:分为和(2)核酸的基本单位:;DNA的基本单位;RNA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的结构通式:(3)分布:DNA主要存在于中,少量存在于和中;RNA 主要存在于中,少量存在于中。

普陀最好的高中生物补习班新王牌-微生物的探究历程_PPT幻灯片

普陀最好的高中生物补习班新王牌-微生物的探究历程_PPT幻灯片

与微生物学相关的诺贝尔奖获得
近百年来生命科学中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使生命科 学跃居自然科学发展的前列。由1901-1989年获诺贝尔 化学、生理和医学奖的杰出科学家及其贡献足见一斑。 在159位获奖者中,97%以上的研究工作与生命科学有关, 其中微生物学及与微生物学关系密切的学科的诺贝尔奖 获得者占到三分之一以上。
水溶液是细胞生活的
内环境与 环境。人体内环境稳 自稳态 态是生命活动的本质
特征。
微生物
遗传
遗传也是生命活动的 本质特征。遗传学一 系列规律正是通过对 微生物的研究发现的。
生物工程最早是从微
生物工程 生物发酵发展起来的。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看,四个专题都涉 导致了基因工程、细 及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涉及细胞的物质 胞工程和酶工程的诞 变化、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涉及基因 生和发展。
传染病的本质
病者
健康者 接触传染物
感染得病
科赫的有关实验—— 病原菌的发现
炭疽病——炭疽芽孢杆菌 肺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 霍乱病——霍乱弧菌
科赫法则
(证明某微生物是某疾病病原菌的四项要求)
1. 在患病动物中存在可疑病原有机体,而健康动物 中没有; 2. 可疑有机体在纯培养中生长; 3. 纯培养中的可疑有机体细胞,能引起健康动物发 病; 4. 可疑有机体被再次分离,并且和最初分离的有机 体一样。
微பைடு நூலகம்物学的建立
19世纪中期以后微生物学的发展主要是以生 理学研究为主;
建立了微生物的纯种分离、培养和无菌操作 等一系列独特的生物技术。
微生物学与生物学发展主流的汇合
微生物学与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的结合 “一基因一酶”学说——基因对控制特定的生化反

生命科学课程简介

生命科学课程简介
生命科学课程简介
普陀区中学教研室 2006.9
课程改革的理念:
重申人的全面发展 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强调自主建构式学习
《生命科学》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作用

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 课程,旨在培养全体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 它以观察、实验、探究作为主要的学习手段, 学生在获得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及相关方法的同时,接受科学精神、科学态 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尊重生命、 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人生态度。
运用、使用、制作、操作、进行
设计(C):能根据需要,确定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选 择实验器材,独立完成比较复杂的实验 任务。
设计、选择
教学目标界定
2、“过程与方法”要求 感受:是指感觉和接受相关的过程与方法。 认识:是指认得和识别相关的过程与方法。 其 行为动词包括:经历、描述、表达等 运用:是指选择和采用相关的过程与方法。
广角镜 想一想 做 一做 阅读思考
发现之路 本章提要 学习训练
教学要求界定
1、知识与技能 (1· )认知要求:
知道(A):是指识别、记忆和回忆学习内容,是对知识的初 步认知。要“知道”的知识,要求能说出要点、大意,或在 有关情景中加以识别。
描述、识别、列举、列出、说出、举例说出、指出、辨别、写出、排列
《生命科学》课程理念
4.实施生命科学与社会、技术相结合的教育 生命科学、技术与社会相结合的教育是引导学生 理解生命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认识生 命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强调生命科学、 技术为人类服务;重视生命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 让学生懂得怎样运用生命科学、技术改善人类生活 和促进社会发展,并对技术的双刃性能做出价值判 断。
《生命科学》课程理念

高二生物会考and自主招生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高二生物会考and自主招生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多糖
双糖
单糖
2020/9/30
2、脂类
脂肪:生物体的储存能源物质。主要了解其 存在部位,功能等.
磷脂:构成细胞膜和核膜的主要成分.
固醇:包括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物质
,参与调节人体和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 。 3、蛋白质
含量: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
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要默写得出来)
二、构成生物体的无机物(水和无机盐)
1、 水
含量:约65%-90%
存在形式:自由水(多)结合水(少)
作用: 1、组成生物体的成分。
2、物质运输的介质
3、良好的溶剂
4、直接参与生物化学反应
2020/9/30
5、调节体温
2、无机盐
含量:约1%-1.5% 存在形式:离子状态 作用:1、参与组成生物体内的重要化合物,
肽键的形成(主要掌握过程).
二肽、多肽和蛋白质的概念:
2020/9/30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多样化:
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的关系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多样化
2020/9/30
4、 核酸
存在部位: 种类:DNA(脱氧核糖核酸)
RNA(核糖核酸) 功能:具有遗传功能的生物大分子 核酸和蛋白质是细胞内生命物质的主要成分
第二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2020/9/30
晋元中学 周瑞山

化学元素:C、H、O、N等

的 物 质
无机物
水 无机盐

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化合物
糖类:单、双、多糖
有机物
脂类:脂肪、磷脂、固醇 蛋白质:氨基酸、肽键
核酸:DNA和RN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生物的物质基础总复习
1.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
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
2. 下列关于植物体内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
B.水是构成叶肉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之一
C.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D.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和休眠种子的相同
3. 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的是()
A.丙酮酸B.核苷酸C.氨基酸D.脂肪酸
4. 下列关于生物体与水分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贮藏中的种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状态
B.水从根系向地上部分的运输与细胞壁无关
C.适应高渗环境的动物可排出体内多余的盐
D.缺水时,动物体的正反馈调节能促使机体减少水的散失
5. 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B 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
C 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
D 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N
6. 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含有镁元素B.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
C.脱氧核糖含有磷元素D.胰岛素含有碳元素
7.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B. 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
C. 主动转运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
D. 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8. 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填“C”、“N”或“O”)。

(3)实验第11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
和。

考点2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 下面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量不尽相同
B 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
C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
D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
2. 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B.酶在催化反应前后,其分子结构不变
C.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 关于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量最大的氨基酸是甘氨酸
B.有些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
C.氨基酸分子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
D.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引起的
4. 胰岛素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
B.沸水浴加热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
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
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
考点3 核酸糖类脂质
1. 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 正确的是()
A.tRNA 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B.每个ADP 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D.DNA 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3. 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
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
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及高尔基体上合成
4.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B. 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C. 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D. 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5. 甲(ATGG)是一段单链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是转录过程中的一种底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
B.甲、乙共由6种核苷酸组成
C.丙可作为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
6. 关于糖分解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甜菜里的蔗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果糖
B.乳汁中的乳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
C.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
D.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7. 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B 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碱基一定能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C 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
D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SARS病毒可观察到DNA和RNA的分布
考点4 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和观察
1. 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量取2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mL量筒而不用10mL量筒
B.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
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
D.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2. 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合成B.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
C.纤维素由葡萄糖组成D.胰岛素促进糖原分解
3. 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
显微镜观察。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
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线粒体
D.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
4.分析下表,可推测()
A.甲溶液含有淀粉酶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5. 下列食物营养成分与鉴定试剂及显色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蛋白质:双缩脲试剂,橘黄色
B.还原糖:斐林试剂,紫色
C.脂肪:苏丹IV染液,砖红色
D.淀粉:碘液,蓝色
6.某兴趣小组将豆腐块灭菌,接种微生物后培养2天,加入适量食盐,经密封放置10天后制得豆腐乳。

(1)在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低,短肽和氨基酸含量越高。

为探究其原因,该小组取适量豆腐乳制成样液,等量加入各试管,进行了以下实验。

如上表。

实验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后,样液的颜色将____________________。

处理④中,100℃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处理③与处理④相比,显色较________________,且处理③与处理②相比,显色较________________。

则表明豆腐乳中蛋白质被微生物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

最终使短肽和氨基酸等含量增加,因此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越久风味越佳。

(2)食用豆腐乳后,其中的氨基酸可以在人体内通过_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还可以由氨基酸产生的不含氮部分合成________________。

7.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种生物细胞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相同,它们的代谢强度也相同
B.癌变细胞和衰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C.给水中毒患者注射质量分数为1.8%的盐水,是为了降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D.血浆pH能维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8. 有关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中氮原子的数目与肽键的数目相等
B.含有两个肽键的化合物称为二肽
C.在m个氨基酸参与合成的n条肽链中,至少含有m+n个氧原子
D.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中
9.某五十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2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
如下图)得到几种不同的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


列有关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中有关原子、基团或肽键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肽键数目减少4个B.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4个
C.氢原子数目增加8个D.氧原子数目增加2个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