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好用 14、我要的是葫芦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14 我要的是葫芦》 优质课导学案_5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14 我要的是葫芦》 优质课导学案_5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14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悟葫芦前后变化的句子,质疑、激发探究的兴趣。

3、抓住种葫芦人的言行,邻居的劝告进行感情朗读,了解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明白葫芦凋落的原因。

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叶子与果实的关系,体会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初读课文。

1、同学们齐读课题。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开火车读、齐读。

3、回想课文,然后试着用屏幕上红颜色的词语说一说课文里讲了一件什么事?(生反馈)二、读文感悟,交流感受。

1、感受葫芦的可爱:出示书上的插图,观察葫芦的长势。

指生反馈。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出示学习要求,生按要求学习。

反馈,交流。

指导朗读。

2、呈现结果,对比质疑。

小葫芦长得这么可爱,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生反馈。

出示书上的两幅插图,找不同,说感受。

指导朗读第四段。

3、细读探究,品味语言。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学习课文的第2、3自然段,找出答案。

生反馈,交流。

指导朗读。

指读,男女生分组读,师生配合读。

认识反问句,体会反问句表达的语气。

探究原因: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三、感悟道理:了解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师扮演种葫芦的人,生扮演邻居,演一演。

想想: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四、拓展练习: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他最终有没有品尝到丰收的喜悦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五、布置作业:1、写一写:把自己想的写下来。

2、画一画:配上插图。

五、板书设计: 14 我要的是葫芦蚜虫叶子葫芦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要听从别人的劝告。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葫、芦、藤”等11个汉字,会写“棵、谢、想”等8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你见过葫芦吗?大家说说它是什么样子吧!生:教师给学生呈现课件内容,结合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葫芦的相关知识,为本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与葫芦有关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那么题目中的“我”是谁啊?他得到葫芦了吗?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讲读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师可以结合PPT资源,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初步感知与思考。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三、学习生字,了解词语1.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呈现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词:葫(葫芦)(西葫芦)芦(芦苇)(芦荟)藤(草藤)(藤蔓)谢(感谢)(谢谢)哇(好哇)(对哇)蚜(蚜虫)(棉蚜)盯(盯住)(盯着)赛(比赛)(决赛)感(感觉)(感受)怪(怪事)(奇怪)慢(缓慢)(快慢)2.学生自学(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

放声朗读,要求想办法把音读准。

(2)自学检查师:抽4位小朋友每人读一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第1篇】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生字新词,学写部分生字;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通过人物的对话,结合看图体会人物的心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预习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葫芦、蚜虫等知识。

二、检查预习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三、提问1、学生提问,“通过预习,你有什么问题想知道?”根据学生的问题相机介绍葫芦藤、蚜虫等知识。

2、教师提问: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讨论、讲解,指导朗读1、讨论:那个人喜欢葫芦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1)“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指导看图:葫芦长的怎么样?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2)“他盯着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指导看图,理解“盯”、“自言自语”的意思;指导朗读那个人说的话。

2、讨论:那个人这么喜欢葫芦,他最后得到葫芦了吗?为什么?(1)不懂得“虫——叶——葫芦”之间的联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2)不听邻居劝告。

指导分角色朗读。

3、小结、扩展练习这个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不管叶子上有没有虫,他不懂虫-叶子-葫芦之间的联系,也不听邻居的劝告,结果小葫芦一个一个地都落了。

(看图)这时,他会怎样想呢?大家想一想,一棵葫芦从发芽到成熟,还会遇到哪些危害,还需要为它做些什么呢?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续编故事)五、练习1、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习生字,练习书写。

六、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表演这个故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学习较为深入地看问题。

2.认识7个生字教学重点:认识7个生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学习较为深入地看问题。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人物的语言朗读体会,读出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感悟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时设计】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葫芦丝同学们都知道吧!知道它的主要制作材料是什么吗?(生:葫芦)2、板书“葫芦”,认读“葫芦”,讲述葫芦的用途。

3、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就与葫芦有关——(补充板书:我要的是葫芦!)4、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这个课题很有意思,是用一个人说的一句话做的课题!那这个人要到葫芦了吗?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2、课文主要内容填空。

谁能借助老师的提示,把课文说得既简单又明白!从前有个人__________,葫芦长得___________。

有一天,叶子上_____________,邻居提醒他____________。

可他却觉得_________。

没过几天______,小葫芦____________。

3、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学习生字词(1)带拼音认读(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3)交流识字方法(4)开火车(5)游戏认读生字三、对比图片,找出不同细读感悟1、师:观察课文的两幅插图,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2、葫芦长的什么样?划出描写葫芦的句子读一读3、那个人喜欢葫芦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葫芦一开始长得好吗?(好)你从哪里看出来?(指生答,课件出示: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①谁能带领大家读好这几个词。

(指导认读“藤”)除了“细长的葫芦藤”你还看到过细长的什么藤?(生答,多媒体出示葡萄藤、丝瓜藤。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教学关键: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反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感悟人物的心理。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准备:生字魔方、课件。

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新课。

1、出示实物标本——葫芦,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它?对,葫芦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

它结出的果实就叫“葫芦”。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寓言故事就跟它有关,题目是:14、《我要的是葫芦》。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从题目中你看出了什么?(他只要葫芦,不要其他。

)5、从哪个词看出来的?(要的是)怎么能读出这个意思?6、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读完课文,再把课文中预习时画出的生字词好好地读一读。

(1)谁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指名接读课文。

(2)谁想把你书中划的生字词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书中的词语。

(3)他画得对不对?读得准不准?就像他这样,同位互相检查一下,看谁画得对,读得准!2、出示带拼音词语课件:(1)指名认读。

(葫芦藤哇邻居盯着)说说哪几个字的读音容易错?给大家提个醒。

练习读,找生读。

(2)词语去掉拼音,还会读吗?(3)去熟字读生字,同桌互相考一考。

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3、指名汇报。

加一加:葫芦藤;改一改:冷——邻;洼——哇;形声字:葫芦藤哇邻盯4、出示生字魔方,指名读字组词。

5、检查读文,指名分段读课文,看谁读得准确。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第1篇】教师的说、谈、问、讲等课堂语言要字斟句酌,该说的一个字不少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能说,要做到恰当的安排。

下面是关于《我要的是葫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了解!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葫、芦、藤、哇、盯、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叹句的语气。

3、学写“挂、哇、每、慢”这四个字。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挂、怪”。

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图画--葫芦,这是什么?葫芦可以入药,能治病。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

想一想怎么记?3、范读课文。

认真听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自学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把树叶里的生字读正确,并想一想该怎么记。

2、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指读课文,评议。

我在每个组请一个同学读每人读一节其他同学当一当小评委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四、学习课文,知其意1、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人的葫芦园去看看吧!自由读课文第一节,思考:葫芦一开始长得好吗?你从那里看出来?(细长的葫芦藤“藤”藤字怎么记:这长长的顺着竹竿爬上去的就是葫芦藤。

点雪白的葫芦花绿色的葫芦叶可爱小葫芦)你知道可爱的小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吗?你能用先……再……最后……来说一说吗?绿色的葫芦叶和可爱的葫芦有关系吗?看课件葫芦的叶、果的关系。

葫芦根葫芦茎和葫芦叶向小葫芦输送养分小葫芦渐渐长大了。

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这么可爱,他从心底里发出感叹。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记“哇”字这是什么句?应该怎么读。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第【1】篇〗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开头和结尾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对比。

针对这个特点,教学中采用了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再让学生带着“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了呢”这个问题学习中间两个自然段。

在自主探究中感悟这个问题,在朗读、想象中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在讨论交流中领悟故事说明的道理。

教师始终扮演引导者、点拨者的角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与葫芦相关的工艺品、图片、视频。

2.生字词卡片,句子训练的课件。

学生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借助插图,谈话揭题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一件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葫芦实物,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葫”“芦”二字)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芦”在词语“葫芦”中读轻声。

相机介绍葫芦自古以来的功用、葫芦文化。

(课件出示相关葫芦制品、葫芦工艺品图片)2.揭题: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葫芦,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葫芦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我要的是葫芦”。

(教师板书题目,学生读题目)3.质疑:读了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谁要的是葫芦?他得到葫芦了吗?)设计意图:图片与生字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将字形与字义联系起来,提高识字效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预习时圈画的生字多读几遍。

(2)引导学生和同桌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生字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教师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1)鼓励学生举手对老师、同学大声说说自己识记生字的金点子。

(2)学生汇报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激励、指导。

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字的偏旁,判断该字的字义与什么有关,如:“盯”和眼睛有关;“棵”和树木有关;“怪、慢”都是竖心旁,跟心里的想法、感受有关。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4我要的是葫芦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使学生懂得不能忽略一些细小的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葫芦吗?能把你知道的有关知识说给大家听吗?2、师出示葫芦图片,补充简介葫芦。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葫芦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生自由发言。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本课。

开放性问题的提出让学生畅所欲言,从整体上感知本课。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自读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

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义,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分段朗读课文。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三、小组讨论。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派代表说一说。

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通力合作。

给学生更多的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

四、汇报交流。

(一)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生汇报时师注意适时指导一下几个重点:1、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了解葫芦长的什么样子?重点理解在“藤上挂了几个葫芦”这句话中,为什么用“挂”而不用“看”或其他的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我要的是葫芦(教师版)
主备人:许春花审核人:
学习目标:
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

会写“言、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吸取种葫芦的人的教训,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句,感悟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学习生字词“葫芦”。

3.师:你们见过葫芦吗?谁能说说葫芦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课件出示葫芦)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交流记字方法。

3.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

并找出带生字的句子来读,要求读通顺。

4.分自然段读课文,想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读懂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
1.说给同桌听听;
2.指名说。

(结合学生回答,屏幕显示相应自然段,并进行板书。


(一)、教学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文中图2:
指名说:这棵葫芦一开始长得什么样?
(具体说说藤、叶、花、果实的样子)
2.指导朗读:
⑴你喜欢这棵葫芦吗?能把这段话读好吗?
⑵课件出示: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自由读、指读、齐读。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种葫芦的人正美滋滋的看着它呢。

那么结果怎样呢?
2.自读课文,想一想:种葫芦的人最后得到葫芦了吗?请你找出课文中的句子。

3.课件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

齐读。

第二课时
一、自学2、3段课文
那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一个一个全都落了?学生自由回答。

二、教学第二自然段:
师:叶子有了什么变化?(结合学生回答出示课件。

)这些蚜虫会怎样?可他怎么想?
⑴指名读第一句话。

⑵指名表演那个人说话的样子。

⑶齐读该段。

三.教学第三自然段:
⑴同桌分角色朗读邻居和种葫芦人说的话。

⑵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⑶学生自由组合并表演。

⑷师:你们觉得他们俩谁说得有道理?
学生讨论,指名答。

四.课件演示:
小葫芦和绿叶的对话──葫芦藤每天向叶子输送养料,叶子再将养料输送给小葫芦。

蚜虫吃绿叶,使它无法输送养料。

小葫芦因没有养料供给,随即变黄落下。

你认为种葫芦的人错在哪儿?
学了本课,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答:懂得事物直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看问题。

五、我会写
1.课件出示要会写的字:
言、每、治、棵、挂、哇、怪、慢
2.自己把生字读一读。

3.小组能互相说一说每个字的偏旁、笔画、哪个笔画在横(竖)中线上、你认为应该注意的地方。

4.师生交流,交流过程中学生练写。

学生练写,互相评价。

重点讲解:“挂、哇”二字右边的“圭”,是由上下两个“土”字组成的;“言”字第一横长,下面两横短;注意“每”字的笔顺。

课堂检测
我会读,
课件出示: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课后作业
1.续讲故事: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
2.在课外找几个成语送给这个种葫芦的人。

如:瓜熟蒂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