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

合集下载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构建服务型政府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构建服务型政府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摘要: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党针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所提出的目标和要求,这也是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对于我国政府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各级政府极其公务人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都具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关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

”并指出,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这也是温家宝总理第一次正式提出服务型政府的改革目标。

此后,国内一些地区进行了创建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构建服务型政府也逐渐在全国形成了共识,并成为政府行政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1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特征我国服务型政府的研究与实践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的逻辑基础之上的,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必须植根于现有的治理结构。

(1)服务型政府的涵义。

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实现服务职能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

(2)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①服务型政府是为民政府。

“为民”是服务型政府的前提和逻辑基础。

服务型政府构建于现代民主、法治理论基础之上,并直接借鉴了现代公共行政学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强调“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强调必须用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新公共服务模式来代替当前的那些基于经济理论和自我利益的主导模式,强调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

关于服务型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关于服务型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关于服务型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思考作者:张珊朱建芳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34期摘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近年来理论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对于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和它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关系在学术界还存有不少争论。

笔者认为两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无论是其提出背景还是其研究视角都是有区别的。

在这两个概念中,公共服务型政府涉及的仅仅是政府职能结构的调整,而服务型政府才是整个政府管理模式从管制向服务的根本性转型。

关键词:服务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目前国内关于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方兴未艾,但对于服务型政府这一概念本身,包括服务型政府这一提法是否恰当、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关系、服务型政府与其他政府模式的关系等,在学术界仍存在着许多争论。

一、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关系公共服务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是同样流行的两个概念,但对于服务型政府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关系,学术界仍然存在着分歧,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1、两者是平行关系。

持此种观点的研究者在自己的相关著述中都是采用两个概念中的一个,并未有意识地将服务型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这两个概念进行对比分析过,研究者们各自表述、平行而动。

如谢庆奎认为,这两个概念并不是对立的,矛盾的,可以同时使用,只是它们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2、两者是等同关系。

此种观点认为服务型政府就是公共服务型政府。

比如,陶学荣等就在引用刘熙瑞关于服务型政府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讨论了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途径问题,事实上也就是将两个概念等同起来了。

程倩在对服务行政理论的历史发展进行考察时就同时收录了服务型政府理论和公共服务型政府理论,且没有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它们都属于服务行政的范畴。

3、公共服务型政府优于服务型政府。

此种观点认为政府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呈单线历史发展趋势,是一个从统治型政府、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并最终向公共服务型政府逐步转变的过程,认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才是服务型政府的发展趋势,是更符合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政府模式。

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文献检索作业

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文献检索作业

《当代信息检索技术》实习报告学院:商学院班级:2013级4班姓名:李蓉蓉学号:201306140418报告完成日期:2015年11月2日一、实习目地练习使用校内主要订购数据库和互联网资源查找专业学习资料,熟悉它们的查询范围和检索方法。

二、实习内容1.单库使用练习。

在CNKI中,我校学报哲社版从2010年至今共刊登论文( 739 )篇,其中校内作者( 377 )篇,校内作者论文中被引次数最多的前三位是(谷声然、王大明、冯开甫)。

查你所在学院的一位老师(牟进洲),写了论文( 15 )篇,其中以( CSSCI )核心期刊为标准,查得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 3 )篇。

截取检索过程图及结果粘贴在此处)。

这位老师的一篇论文的篇名(信息不对称中的政府职能),发表刊名为(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是(2005年04期),分类号是(F123.1 ),关键词(市场经济;信息不对称;政府职能;),摘要(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双方拥有的信息存在差异。

信息不对称在市场经济中是广泛而经常存在的。

信息不对称会产生一系列市场结果。

尽管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才能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更多还原);用文后参考文献标准著录表示为(牟进洲.信息不对称中的政府职能[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

打开阅读全文,同时截取一幅含有全文第一页的图粘在此处。

目前,含有该老师文章所用主要关键词内容的文章在CNKI学术趋势图表显示中,学术关注度最高的一篇文章篇名是(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作者是(刘熙瑞)。

在CNKI中,含有该关键词外文文献共(309)条,其中一条的作者是(Horatio M. Morgan ),发表的刊名是和卷期是(10.1016/j.ribaf.2013.02.003)来源数据库是( Elsevier Journal ),截取含有以上括号内填写内容的页面粘贴在此处在CNKI 硕博论文数据库中, 含有该词在2010年以后的硕博论文总数为(945),下载次数最高的一篇文章用标准著录格式表示为(汪强. 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12 ),被引次数最高的一篇文章用标准著录格式表示为( 袁星侯. 中西政府预算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2 )。

构建服务型政府——中国行政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选择

构建服务型政府——中国行政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选择

实做到 以服务为宗 旨; 第三 , 崇尚法 治, 承担服务型政府所掌 府 。建 设和完善市 民社会 的意义在于 :个人独立性 的丰富生 总而言之 , 服务型政府将 以“ 公民本位” 代替“ 官本位” , 以 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机制) ; 增长财 富, 促进 经济的发展 ; 有利 “ 社会本位” 代替“ 政府本位” , 以“ 权利本位” 取代“ 权力本位” , 于文化 的传承与创新 ;对 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 的重要意义
调 了我 国行政改革的 目标 是建 设服 务型政府 。党 的十七大报 志在公共管理中居于决定地位 。
告又进一步强调要“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
( 2 ) 保证公 民权利维护社会公正 , 形塑身心健全的生活, 改革 , 建设服务型政府 ”为此 , 将我 国行政改革与构建和谐社 有必要建设好服 务型政府 。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的和谐 ,文 会 的 目标选择定位 于服务 型政府 的建 设,这 已经在我 国取得 章认为社会 的公平 正义其 最通 俗的理解就是 ,让每个公 民都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艰难 曲折的过程,需要全社会 的
是具有积极公 民资格的公 民而不是顾客 ;其服务社会和 公民 共 同参与, 即地方政府 的积极推动与探索、 知识分子 的倡导及 的行 为方式将更加公开和透明 ; 其决策将 以通过参与、 对 话、 献言建策、 公民和社会其他利益集团的强大支持与配合, 等等。 协商的形式而达成 ;其政府工作人员或公务员的服 务角色将 但是, 鉴于我 国先前的几次行政改革 , 在构建服 务型政府上, 得到实质性的升华 。
了共 识 。其 内涵 体现 为 : 第一 , 公 民利 益 最 大 化 和 公 民意 志 在 享有平 等的基本权利享受平等 的切 实有用 的服务。

探析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阻力因素及解决路径

探析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阻力因素及解决路径

探析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阻力因素及解决路径薛 栋 延安大学公管学院摘 要: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发生了一系列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管制型政府已经开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从近些年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来看,也取得了初步进展。

但是,在其实现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影响因素,使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实现之路进入了困难阶段,只有探析科学的路径才能保证顺利的进行服务型政府构建。

关键词:政府 阻力因素 路径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源于发达国家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政府重塑”运动,由此世界各国政府施政观念开始变革。

到今天,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政府发展完善的必然趋势,也成为了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必由之路。

由此,分析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内涵及其阻力因素和对策,对我国实现服务型政府有着深远意义。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服务型政府的含义,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实现着服务职能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有的学者认为服务型政府就是为全社会提供基本且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以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和利益需求。

还有的认为,服务型政府是针对“管制型政府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新思想,主张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从严治政的责任观。

还有的学者认为服务型政府就是服务为根本理念,就是以提供个人或社会不愿提供,或无力提供的公共产品为主要职能。

总体来看,“服务型政府”就是当政府管理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那么,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不是服务型政府呢?用政治学语言表达其实是为社会服务。

我们可以这样看,为社会服务、为公众服务是政府存在的、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

这也基于公民本位以及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

放眼整个社会民主秩序,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责任的政府就要用法定程序,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且按着公民意志组建起来。

二、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阻力因素分析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过程,不是一项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工程。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1)---优秀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可复制黏贴..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1)---优秀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可复制黏贴..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其特殊性在于多元社会形态并存,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特点成为共时态。

特别是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作用,我国的政府在很多方面仍然具有经济建设型政府的特征,这严重束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迫切要求政府从自身角度出发,调整结构、转变职能、实现政府转型,以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而政府转型的目标就是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构建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发育成熟和中国的成功入世,以及民主政治发展必然要求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创建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改革的主导趋向和目标模式选择。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下,政府也必须在角色和职能上进行新的定位,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路径选择。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有其客观必然性,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各级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力图从宏观角度,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出一些理论分析和对策。

正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现状,界定了相应的核心概念,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第二部分,分析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概况;第三部分,分析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存在问题和当前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进行对策分析,提出要稳固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着力进行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建设,大力进行服务型政府的公务员队伍建设,发展与改进服务型政府所需的方法,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的环境建设;最后是结束语,主要介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关键词: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国IAbstractAt present,China is in the economic,social transition,its uniqueness lies in the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social forms,agricultural society,industrial socie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has become tense. In particular,due to the inertial role of the traditional system,Chinese government still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al government in many respects,which has severely constrain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n these circumstances,it is the urgent requests that the government from its own point of view adjusts the structure,changes in the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in transition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tability,health,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goal of government's transition adap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to build the requirements of a people-oriented public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As Chines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maturity and success of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as well a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for the building of democratic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public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to create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reform,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become the dominant mode selection trends and goals.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under the historical task, the Government must carry out the roles and functions of the new lo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s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ese political path to choose.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has its objective necessity for improving the party's ability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to solve deep-seated contradictions in society,improve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civil servants at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and insist on serving the public interests and governance for the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ublic. In this paper,from a macro perspective, trying to building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to make som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IIThe text includes four parts: Part I,Introduction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of subjects,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to define the core of the corresponding concepts,and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his article and structural arrangements;the second part of analysis of the basic situation of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third part of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and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n China there is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the fourth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n China to carry out response analysis, proposed to establish a solid concept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focus fo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system, and vigorously carry out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civil service building, development and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to improve the methods needed to go all out to promote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Finally, concluding remarks, mainly to introduce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n China construction of long-term and arduous.Key words: government building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ChinaI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 研究现状综述 (2)1.3 基本概念界定 (3)1.4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9)第2章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概述 (11)2.1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提出与发展 (11)2.2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做法 (12)2.3 我国公共服务建设已经取得的初步成绩 (16)第3章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8)3.1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8)3.2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 (22)第4章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路 (25)4.1 稳固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25)4.2 着力进行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建设 (28)4.3 大力进行服务型政府的队伍的建设 (34)4.4 发展与改进服务型政府所需的方法手段 (36)4.5 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的环境建设 (37)结束语 (39)参考文献 (42)致谢 (4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46)IV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世界行政改革的浪潮,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塑造和构建服务型政府作为政府改革的主要目标。

法制化_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最终归宿

法制化_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最终归宿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课题成果专报弄清服务型政府本质是法制化建设的前提研究服务型政府法制化建设,首先要弄清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因为这决定着服务型政府的方向,也构成了法制化的灵魂。

笔者曾撰写《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一文,为服务型政府下了这样的定义: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通过法定程序并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实现着服务职能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这里从五个方面规范了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即理念、产生、宗旨、职能、责任。

其中,理念是首当其冲的,因为它决定了服务型政府的指导思想。

承认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吗?承认自己是实现人民意志并服务于人民利益的“公器”吗?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仍然时时、处处以公民的主人自居,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动则使人、训人,压制民主,甚至欺上瞒下,专横跋扈,那么,这不仅建设不成服务型政府,还会走到人民的反面。

其他四个方面则包括了它的产生过程必须是“通过法定程序并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产生之后它必须把正确的政民关系转化为自己正确的服务宗旨;还要把这个宗旨落实在政府的职能上并予以具体履行;而服务不好时还要承担责任并被追究。

从这五个方面,我们把它和我国旧有的在计划经济时代实行的那种以高度集权为特征的政府模式区别开来,从而表明了它是一种全方位的变革。

为了进一步明确服务型政府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强调它与西方民主理论的渊源关系以及对后者的超越。

首先,服务型政府与西方民主理论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这一点,从洛克和卢梭所阐述的社会契约论就可看清。

我们知道,社会契约论直接推演出了人民主权论,并为政府的服务性打下了一定基础。

比如洛克就曾强调,政府权力是民众为了共同利益而交出的一部分权力,而“主权”仍然掌握在民众手中;政府的这种权力不是绝对权力,而是“有限的”;在必要时,人民得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形式。

卢梭则强调,国家作为公共人格,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主权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不可限制,它通过立法权得以实现;立法权要高于其他权力,而不能平分秋色;政府只是人民的委托者,人民能够监督政府,而政府成员却是人民的“公仆”。

政务流程再造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政务流程再造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政务流程再造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摘要:服务型政府是把服务作为社会治理价值体系核心和政府职能结构重心的一种政府模式,其核心价值是公共服务,它强调公民参与,注重自身效率,重视回应能力。

我国当前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受社会发展阶段的限制,条件尚不完备,还存在办公效率低下、回应能力弱等问题;由于公民信息搜寻成本高,政府与公民互动也较少。

政务流程再造能在减少官僚层级,简化信息传递,降低信息搜寻成本,提高回应性方面为服务型政府构建提供平台。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政务流程再造;后工业社会当前,学界与政府都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张。

但服务型政府究竟是什么?有什么特征?当前我国是否具备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条件?实现这些条件的具体路径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理论界进行深入研究。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与特征1.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服务型政府的概念与实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英国的公共行政改革运动。

同时,西方理论界又提出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这些理论与实践为服务型政府概念的提出与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起源于西方,但“服务型政府”概念却是我国学者的创造。

①对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我国学术界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但各种不同的定义都从某种角度阐述了服务型政府的特征与内涵。

刘熙瑞将服务型政府定义为: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政府责任的政府。

②张康之教授从政府的治理模式角度认为:服务型政府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统治型和近代管理型政府的新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就是为公众服务的政府。

③张成福、党秀云在其《公共管理学》教科书中认为:服务型政府意味着政府的角色由管理者转变为服务的供给者,并且视公众为顾客。

④崔运武、高建华认为:服务行政是政府公共部门在运行和发展中遵循“顾客至上”理念以回应“公民”需求、实现“公民”公共利益为目标的新型治理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旨。
当然,各种剥削阶级的政府,为了更好地统治社 会,有时也必须做一些为民众服务的工作。这正如恩 格斯深刻指出的:“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 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 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这里说的社会职能,就 是对社会管理和为民众服务的各种工作。但这各种工 作(包括服务工作),却与服务型政府的服务完全不同。 其区别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出发点不同。前者是为了更好地统治而服 务,就象封建皇帝认识到“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道理 后,为了让民众更好地“载”而不是“覆”舟对民众做些 好事一样;后者却是完全从人民需要出发,以为人民谋 幸福为宗旨。第二,实现过程不同。前者是一种居高 临下的“恩赐”过程,民众只有俯首贴耳接受的份,并没 有拒绝的余地;后者则是人民与服务者一种互动的过 程,双方可以交流信息,相互协商,达成一致。“被服务 是一个享受过程,而不应该是一个在屋檐下低眉俯首 的过程。”L21第三,行为成立的机制不同。从本质上说, 服务的成立,必须以被服务者的同意为基准。这实际 上是服务的合法性问题。但前者的服务,往往是服务 者单方面意志的行为,而后者则一定是出于被服务者 的要求和愿望。“违背被服务者的意愿去推行‘服务’, 往往会使服务变成强迫;不经被服务者同意而承担服 务,哪怕再‘全心全意’,也不免使服务渐成压制。”p 第四,被服务者的选择权力不同。被服务者是否具有 主体身份,决定了他能否对服务及服务者进行选择。 一般情况下,前者对服务内容、类别、服务机构与人员 都没有选择权,而后者则有这种选择权。就是说,他可 以在他有所要求时,得到他选择的服务者提供的他期 望的服务,也可以在他没有要求时,拒绝任何服务者提 供的他不期望的服务。以上四条,从出发点到实现过 程,从成立机制到选择权力,还可进一步归结为强制性 问题。服务中强制性的有无是管制型政府与服务型政 府的根本区别。在管制型政府模式下,一切服务都不 排斥强制性(包括出于好心的服务);而服务型政府模 式下,服务的成立条件则是被服务者的要求与自愿。 因此,杜绝强制,是服务型政府的服务所实现的根本变 革。这是服务的性质问题,而不是服务的内容问题,更
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当世 贸组织所有成员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 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等方面作到一 视同仁(外外平等),当国外的与国内的产品、服务、知 识产权、投资作到一视同仁(外内平等),当国内的不同 所有制企业、不同法人也一视同仁(内内平等)时,政企 不分还怎么可能!至于世贸组织体现的其它原则,如 市场开放原则、公平竞争原则等,也同样提出了政企分 开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去服务还能干什么? 从这个意义上说,w1"o的基本精神,或者说WTO的灵 魂,就在于强调政企分开,强调在政企分开前提下体现 的一种社会本位、公民本位、市场本位、企业本位精神。 把这种新的“本位”精神确立起来,自然也就是对我们 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彻底否定。L5 WTO所体现的一整套成熟的市场经济规则,是人 类的文化成果。因为它是许多国家、许多有志于国际 经济贸易发展的政府官员与专家呕心沥血,在几十年 间经多轮讨论,反复研究、切磋,所达成的共识。尽管 W’i,O规则制定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起了主导性作用, 正象一个美国教授说的:“不仅理念是美国式的,连措 辞都是美国式的”,但它毕竟是在总结世界多边贸易经 验基础上,对多边贸易实践中的通行做法给予了肯定, 在不少问题上考虑了多数成员包括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成员的利益。更主要的是,W'TO规则为国际交往中由 靠强权办事情转变为以规则办事情提供了可能,并在 一定程度上对国际经济强权构成一定的制约。它是目 前各国之间实现共赢的唯一可能的渠道。在目前情况 下,我们接受这一套规则,应该说是我们的进步。按照 W'I'O规则要求的方向改革我们的政府管理体制,应该 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在这里,就有一个入世的“对 策”与“顺策”关系问题。我们近一两年来,报刊上讨论 最多的,恐怕就是人世的对策是机遇,又是挑 战,而机遇常常是潜在的,挑战则是现实的。、比如,我 们刚刚人世才几个月,就发生了针对我国的一系列反 倾销、反补贴、紧急保障措施等事件,还有什么DVD专 利权纠纷,优质客户从中资银行流失,大量人才向外资 企业转移,一些实行特许经营的跨国公司对中国合作 伙伴提高合作门槛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研 究对策显然不行。但进一步思考后我们发现,只研究 对策远远不够,还必须研究“顺策”,即与世贸组织规则 接轨,把我们的管理体制“顺”过来。这是因为,我们在 竞争中最没有力量的地方,我们的“软肋”,我们的问题 和毛病,往往是我们旧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造 成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也必须从改革这些旧的管 理体制入手。不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我们提高竞争 力的愿望就永远是愿望。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顺 策”才能减少导致对策事件的发生,只有“顺策”才能 解决对策中的问题。更何况我们已经认识到世贸组织 规则体现的是人类共同的文化成果。而这种“顺策”的
矾ONGGuoxI心GzHENGGU^Ⅻ亿Hc)NGGuox制HG翻ENGGUA啡la●0NGGUOxINGzHENGeU^ⅫI刁HO№UOXI恻E№GUAM I器loNGGUOxl№翻ENGGl l^NU烈OⅫ∞U0硝¨G
本刊特稿
服务型政府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
刘熙瑞
[摘要]本文讨论了何谓服务型政府,管制型政府 与服务型政府的根本差别,并上升到两种管理理念、两 种管理哲学、两种管理体制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强调 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的改革目标必然是服务 型政府,分析了入世对中国的影响。作者的结论是,成 熟市场经济所体现出的政府理念、政府管理体制、政府 管理方式和方法都将逐步地然而又是不可改变地在中 国得到落实。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政企分开,以及在社 会本位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配置政府职能,使其从根本 上转到为社会服务上来。最后,作者又讨论了如何处 理好服务型政府条件下服务与管制的关系,以分清为 服务而管制与为管制而管制的差别。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目标选择 一、服务型政府所实现的变革 何谓服务型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 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 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 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它和过去人们经常谈论的政 府服务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纵观人类的政治文明史,其基本线索就是从管制 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发展的历史。这里面充满着矛盾 和斗争。根本一点就在于,统治者为了自己私利而建 立的政府体系,决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而人民所期 望的服务于自己的政府体系,也决不会自动建立。 管制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政府 体系,其差别的核心之点在于:究竟是官本位还是民本 位?究竟是政府本位还是社会本位?究竟是权力本位 还是权利本位?当然,这里还会发生其他变异情况,表 现为计划本位与市场本位、精神本位与物质本位的斗 争。但不管如何,它总是表现为两种管理理念、两种管 理哲学的对立,表现为两种根本不同的管理体制。、 各种剥削阶级的政权都是为统治而建立的。由于 它处在与人民利益根本对立的位置上,不可能得到人 民的拥护,必须以控制社会为己任,一切从管制出发。 而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由于本质上是人民手中的工 具,它必然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一切以服务社会为宗
须提出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纳入自己的管制范围。第四,在管制程序上,前者的管 制有固定的程序和方式方法,一切“循规蹈矩”,后者的 管制却没有固定的程序,常常体现出随意性。第五,在 管制的后果上,前者承担着后果责任,并且有一套纠错 机制、补救机制和后果追究机制。就是说,当公民受到 不应有的管制时,公民还有说话的地方,并讨得公平; 后者则没有严格的后果责任机制,纠错机制与补救机 制也不完善,当公民受到不应有的管制时,常常处在无 能为力的状态。 从以上服务型政府的管制与管制型政府的管制的 差别可知,两者表面尽管有相似之处,但实际上根本不 是一回事,可谓“貌合神离”。弄清了这一点,既可以使 我们正确处理服务型政府中服务和管制的关系,把管 制纳入服务当中去,并以服务为依归;又可以使我们在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同时,大胆进行必要的社会管理,不 至于处在软弱无力的状态。我们呼唤着一种“小政府,

万方数据
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7期
ZHONGGuo湖NGZHENGGUANLlZHONGGUOXINGZHENGGUANUZHONGGUOⅫNGzHENGGUANL亿Hot婚GUO)aNGZHENGGUANLIZHONGGUOXINGZHENGGUANLIZHONGGUOXING
不是服务量的多少问题。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的改革目标必然 是服务型政府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政府改革的影响是深远的。经 济全球化的含义是:经济活动,包括经济资源的配置、 生产活动的开展、交换行为的实现,总之,一切经营活 动,都在全球范围内按经济规律统一考虑,并在较少限 制的条件下进行。它体现的是成熟市场经济的原则, 是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发展的最好机制。它对政府 的影响深刻而巨大,甚至是决定性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 筑。恩格斯在分析上层建筑变革与发展的原因时曾睿 智地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 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 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 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 寻找,而应当在有关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H1盖房子 要有图纸,而图纸要有设计,设计需要理念;盖房子要 有地基,而地基的机制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机制,地基的 架构决定了上层建筑的架构。同样,经济的运行方式, 也将从文化、观念、组织机构、行为方式、工作方法上影 响着政府的变革。就是说,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基础之 上,必将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政府理念、政府组织模式与 工作模式。 入世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关键性一步。世界 贸易组织,从本质上说,是监督世界贸易和使世界贸易 自由化的国际组织。这里包括几层意思:第一,世界贸 易组织是世界范围内公平有序的自由竞争规则的守护 者,它通过一整套的审查、监督机制对其成员违背规则 的行为进行检查;第二,它是以强制性规则为基础的 “带牙齿”的国际组织,当它发现其成员有不执行规则 的情况,或成员间发生争执时,它可以通过其解决争端 机制与制裁机制,迫使其成员就范。第三,它是促进各 国贸易自由化和使各国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包括通 过组织双边、诸边、多边谈判进一步降低关税,消除贸 易壁垒,逐步取消其它非关税保护措施,为世界提供一 个开放、公平、有序的多边贸易体制框架。 在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们的政府管理体制 将深受世贸组织规则的影响。总的趋势是:在世贸规 则制约下,成熟市场经济所体现出的政府理念、政府管 理体制、政府管理方式和方法都将逐步地然而又是不 可改变地在中国得到落实。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政企分 开,以及在社会本位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配置政府职能, 使其从根本上转到为社会服务上来j因为在世界贸易 自由化的前提下,在国际范围内的竞争必须有企业的 高度积极性,而积极性又必须以主体性为前提,这是政 府控制下的企业根本不能具备的;竞争的结果又呼唤 政府服务水平的提高,没有好的政府服务,企业的竞争 力与主体牲就确立不起来。我们不是常强调与世贸组 织规则接轨吗?世贸组织规则中最基本的,就是非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