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比赛总结
电气比赛工作总结

电气比赛工作总结
在电气比赛中,我们团队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收获,我想通过这篇文章总结我们
的工作,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我们团队在比赛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我们对比赛规则和要求进行
了详细的了解,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时间表。
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模拟,以确保我们的电路设计和控制系统可以正常运行。
我们还进行了团队讨论和合作,确保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在比赛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意外情况和问题。
有时候电路出现了故障,有
时候控制系统出现了bug,这给我们的比赛带来了一些困难。
但是我们团队保持了
冷静和团结,我们迅速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它们。
我们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迅速做出决策,以及如何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
最终,我们团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们的电路设计和控制系统都运行良好,
我们成功完成了比赛的所有任务。
我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们每个人都收获了很多。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挑战时保持
冷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将对我们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的来说,电气比赛是一次宝贵的经历,我们通过这次比赛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为未来的比赛和工作做好准备。
我们相信,通过团队合作和努力,我们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成功。
电子技能大赛活动总结

电子技能大赛活动总结电子技能大赛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本次电子技能大赛是由学校举办的,共有50个参赛队伍参与其中,我所在的队伍经过两个月的准备和实践,最终获得了优秀奖的好成绩,我想在这里分享我们参赛的经历。
第一部分:准备工作作为参赛队伍的成员,我们首先要明确比赛的要求和评分标准,通过分析往年的比赛和相关资料,制定参赛策略和方案。
然后,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技能水平选择了一项比较适合我们的课题——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制作。
在确定方案后,我们分别负责不同的工作,由队长负责整个项目的进度和协调。
第二部分:实践过程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是我们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团队协作克服了这些问题。
具体来说,我们的实践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硬件设计:我们首先对小车的底盘、电路和电机等硬件进行设计和制作,这需要我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例如电路设计、焊接技术和机械组装等。
2. 软件编程:随着硬件制作的完成,我们需要通过编写程序将小车进行智能化控制。
这也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编程技能,例如C语言、汇编语言、控制理论等。
3. 调试和优化:在完成软硬件的设计和编程后,我们需要对小车进行调试和优化,以达到最佳性能。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团队之间有着非常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我们互相帮助和鼓励,共同迎接每一个挑战和困难。
第三部分:比赛经历在比赛当天,我们通过演示和答辩的方式向评委和观众展示了我们的小车设计和制作。
虽然在过程中我们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但是我们仍然表现出了我们的实力和自信。
评委在评分时也给予了我们非常高的评价,并称赞了我们的设计和制作过程。
最后,我们并没有获得第一名,但是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且我们也从中学到了非常多的知识和经验,这对我们的学习和发展都非常有帮助,我们也希望这次比赛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激发更多的创新灵感和潜能。
电子技能大赛活动总结

电子技能大赛活动总结电子技能大赛活动总结(通用5篇)不经意间,一个活动就结束了,我们一定都增加了不少生阅历,这时候做好活动总结是十分重要的。
一起来参考活动总结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电子技能大赛活动总结(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电子技能大赛活动总结1从元件清单已经能猜到题目的大体轮廓,电子设计大赛活动总结比如烟雾传感器热释电等可能是跟家居环境监测有关。
万用电桥测电容电阻等。
经过3、4个小时的商讨我们决定做e题——三相多功能电表。
任务是设计并制作一个能同时对三相工频交流电(频率波动范围为45—65hz)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三相有功功率、三相无功功率、总有功功率、总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网频率、有功电能和无功电能进行测量的数字式多用表。
对于这题首先要把很多概念性的东西搞懂,然后进行设计。
我和大头感觉选这题真的很幸运,每当在某个技术问题上卡住的时候,我们总能有意或无意间解决问题,就像《人在囧途》中的那位——福将(“猴哥”,我是福将吧,硬件我可是没有出现问题哈,还算满意吧?哈哈)从早上7、8点起来,到晚上2、3点睡觉,就这样8、9天始终是这样的作息时间。
饭的问题,由“海夫卡卡”解决,他每天到饭点就去帮我们买饭,这次海夫卡卡做的真不错,论文写的很有质量,我们基本没有修改,在制作过程中也帮了很多。
睡觉就在隔壁实验室,有人问道睡在哪里?我说在试验台上,哈哈。
我们真是睡在试验台上的,那种比较大的试验台。
在这些天感觉快乐要大于辛苦,“男人海洋”的搞笑头像以及言谈,我和大头(猴哥),在说话的时候,当提到他的时候,总是很难想到他的真实名字,而是他的网名——男人海洋。
当大头调程序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会说“找男人(海洋)问问去”。
猴哥也很搞笑,看着猴哥,你不得不开心,他脸上分明就写着一个字“笑”。
与猴哥合作那么多次了,每一次,感觉都是很成功,即使有些时候成绩不是很好,但是总是收获很多快乐。
言归正传,说说我们的设计制作——我们采用att7026c作为电能采集及数据处理芯片,由继电器组成控制电路对3个电压等级(100v/220v/380v)进行切换,对att7026输出数据由58单片机构成的主机进行处理,实现掉电存储、液晶显示、键盘控制以及485通信和红外传输等功能控制,从机负责信号的接收,实现远程抄表。
电赛工作总结

电赛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有幸参与了公司的电赛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许
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电赛工作不仅是一种工作,更是一种挑战和学习的机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电赛工作中所学到的一些经验和心得。
首先,电赛工作需要团队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合作,如何有效地沟通和协调工作。
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优势,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完成任务。
其次,电赛工作需要耐心和毅力。
在电赛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
问题和困难,需要不断地尝试和调整。
有时候,解决一个问题可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但是只要有耐心和毅力,最终一定能找到解决方案。
另外,电赛工作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
如何更好地利用各种工具和软件,如何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是电赛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电赛工作是一种挑战和学习的机会,通过参与电赛工作,我不仅学
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合作,如何克服困难,如何不断提升自己。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这些经验和心得一定会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电赛工作,不断提升自己,迎接更大的挑战。
电力竞赛工作总结

电力竞赛工作总结经过数月的紧张筹备和激烈竞争,我们团队终于在今年的电力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这次竞赛中,我们不仅取得了团体奖项,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此,我要对我们团队的工作进行总结,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收获。
首先,团队合作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整个筹备过程中,我们团队成员密切配合,相互协助,共同克服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团队的成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不仅取得了更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和信任感,这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是非常宝贵的。
其次,创新能力也是我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竞赛中,我们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探索。
我们团队不断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设计和方案。
正是这种创新精神,使我们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最后,问题解决能力也是我们团队的一大优势。
在竞赛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技术和实践上的问题,需要我们迅速找到解决方案。
我们团队成员都表现出了非常强的问题解决能力,迅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保证了我们的项目顺利进行。
这种能力的培养和展现,对我们未来的发展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这次电力竞赛对我们团队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
通过这次竞赛,我们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我们将继续保持团队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的竞赛和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电工电子技术总结5篇

电工电子技术总结5篇电工电子技术总结1本人在多年的工作中,根据变电所实际情况,发现各变电所的缺陷及整改之处,注意到有不少故障是各种低压电器经期使用其元件老化并缺乏经常性维护而产生的。
以下是通过本人在检修工作中的一些实例来说明低压电器的故障检修及要领。
一、常用电压电器故障的几个检修实例1、电压断路器故障触头过热,可闻到配电控制柜有味道,经过检查是动触头没有完全插入静触头,触点压力不够,导致开关容量下降,引起触头过热。
此时要调整操作机构,使动触头完全插入静触头。
通电时闪弧爆响,经检查是负载长期过重,触头松动接触不良所引起的。
检修此故障一定要注意安全,严防电弧对人和设备的危害。
检修完负载和触头后,先空载通电正常后,才能带负载检查运行情况,直至正常。
此故障一定要注意用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2、接触器的故障触点断相,由于某相触点接触不好或者接线端子上螺钉松动,使电动机缺相运行,此时电动机虽能转动,但发出嗡嗡声。
应立即停车检修。
触点熔焊,接“停止”按钮,电动机不停转,并且有可能发出嗡嗡声。
此类故障是二相或三相触点由于过载电流大而引起熔焊现象,应立即断电,检查负载后更换接触器。
通电衔铁不吸合。
如果经检查通电无振动和噪声,则说明衔铁运动部分沿有卡住,只是线圈断路的故障。
可拆下线圈按原数据重新绕绕制后浸漆烘干。
3、热继电器故障热功当量元件烧断,若电动机不能启动或启动时有嗡嗡声,可能是热继电器的热元件中的熔断丝烧断。
此类故障的原因是热继电器的动作频率太高,或负级侧发生过载。
排除故障后,更换合适的热继电器、注意后重新调整整定值。
热继电器“误”动作。
这种故障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整定值偏小,以致未过载就动作;电动机启动时间过长,使热继电器在启动过程中动作;操作频率过高,使热元件经常受到冲击。
重新调整整定值或更换适合的热继电器解决。
热继电器“不”动作。
这种故障通常是电流整定值偏大,以致过载很久仍不动作,应根据负载工作电流调整整定电流。
电工技能比赛总结

电工技能比赛总结第一篇:电工技能比赛总结电工技能比赛总结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维修电工技能训练,在九号终于迎来了比赛的考验。
总结自己比赛的经过,虽然成绩可能没有预想到那么好,但这样一个过程才是我所需的。
在理论方面,理论其实并不是很难。
很多内容很多题都有映像,所以做起来不是很困难。
然后在技能操作考试的时候,所接的线路是非常简单的,接线的速度也很快,在线路的使用情况和安全问题方面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问题都出在一些细节方面,特别是在老师提问的时候,一些问题训练中都没怎么注意,就比如热继电器整定值的调节,接线反圈的问题,还有就是指针试万用表的读数,主要是平常没用过。
总的来说;本次技能大赛的参加还是挺正确的,能了解很多学习很多。
还是要感谢老师们的付出。
对于下次技能大赛我还是很想参加的,鉴于这次出现的一些问题,我想下次要做好首先是元器件和工具的熟悉,特别是一些有很多种类的元器件和工具。
其次对接线的要求要了解清楚。
再者就是要选择一个最正确的最有把握的接线方法。
最后就是在接线的时候要读清要求,要冷静,有一个好的思路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篇:叉车技能比赛总结仓库管理第一核心总所周知,”安全”,而库房现场最大的安全隐患更是涵盖了叉车和化学品两大元素,如何真正的做到预防为主,除了不断地教育、宣导,加强意识以外,同样还包括自身能力的锻炼与提升,这样才能做到双保险。
在实际的工作中,除了平时工作的经验与积累外,也需要更多的技能比拼,这样才能把好的经验传播下去,把经验中需要精炼的部分再度深化,避免事故的发生。
随着紧锣密鼓的筹备,在本届劳动技能大赛中,叉车技能的比拼也如期而至。
本次叉车比赛的规则是在外库划分比赛区域,设定比赛起点与终点,赛道单独划线,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将托盘呈S路叉到指定位置叠放,来回两次,返回时需以倒车返回,期间压线、胶带落地、碰撞障碍物、托盘超线均会进行扣分,以一百分为起始分,分数可为正、负,比赛时间为两分钟,规定时间内得分最多者获胜。
带学生参加电工电子技能竞赛的经验总结

带学生参加电工电子技能竞赛的经验总结
卢梓江
(广东省国防科技技校 广东 广州 510515)
摘 要 笔者多次带领学生参加电工电子技能竞赛,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总结:确定选手、集训要求、 选手 心 理素 质培 养 、讨论 教 学法 等,希望 能与 大 家共 同探 讨 。
实 践 证明 , 校园 网 的建 立 和建 成 后的 成 败得 失 ,绝 不 能只 看 校园 网 的档 次 高低 ,而 是 应该 看 它提 供了 多 少 服务,吸引 了多少学生、教师,家长, 对教育科研起 了 多 大 的推 动 作 用 ,对 人 才 培 养发 挥 了 多 大的 作 用 。
教 育者们必 须明白,现 今的教育 不仅是要 坚守住 教育 这 块前沿 阵地 ,更需 要不断 进取 ,跃上 一个 个新的 台阶 ,
五、采 用讨论 教学 法有利 于选手 赛前学 习 比赛 按 一般 理 解是 比 知识 , 比 能力 ,大 多 数 忽视 了 选 手的团队 精神对比 赛的重要性 。正如球 队比赛一 样,一 个 球队搞分 裂,不团结 ,这个球队 有再好 的球员也 不见得 能 拿到好成 绩,作为 集训教练 ,笔者发挥 各位选手 的强处 来指导、教育其他选手。如上面所提及的 2002 年竞赛中有 一 位选手拆 焊速度快, 我就让这 位选手向其 他选手介 绍经 验 ,使得其他 选手向他 看齐接近 ,使得他们 互相学习 ,取 长 补短 ,从而 节约集 训时 间、提 高效率 。 讨论教学 时以学生 为中心 ,学生处于主 体地位, 其信 息 交流是多向 的,它不 仅能使学 生互相启 发开阔思 路,加 深 知 识理 解 ,而 且 能培 养学 生 独立 分 析问 题 和辩 论 的能 力 ,这样老师 的主导作 用与学生主 动性的配 合,使学生 轻 而 易举地突 破问题的难 点,充分 理解好各 个知识点 。比如 在 讲解收音 机电路图 原理及各个 元件的作 用时,笔 者先让 每 个选手自 己讲一遍, 然后我再 指出每人讲 的正确性 与否 及 不足,让他 自己改正 过来,再以 作业形式 让他们把原 理 及 每 个 元 件 的作 用 记 下 来 。 比赛能否 取得好的 成绩,与很 多因素 有关。以上总 结 的 五个要点, 是笔者的 管窥之见 ,笔者很愿 意与各位同 行 进 行交流与探 讨,以期 在今后的 教学工作中 能够不断 得到 提 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电子比赛总结
天津市电工电子大赛于2012年12月28日进行完毕,从现在已知的情况来看,我从每个赛项的角度做一总结:
一.机电一体化装配与调试项目
从比赛现场看,我们两组选手都在上午进行比赛,康飞飞和乔亚欢一组现场发挥的比较好,康飞飞安装的速度在上午一场当中一直领先,乔亚欢编程的速度也很快,在规定比赛时间内基本完成。
王海旭和赵宇一组发挥的不是很好,王海旭安装的速度较康飞飞要慢,但是在上午的赛场中还算是中上水平,赵宇编程不是太好,在规定比赛时间内没有完成。
从结果看康飞飞和乔亚欢总体成绩还是比较靠前。
但是还是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康飞飞画图的图像符号出现错误,主要是没不符合新标准。
乔亚欢变成当中没有看清楚或是看全试题的要求,将没有要求的断电保护功能给编进去了,同时没有或是影响了复位的程序功能,致使在评判调试过程中出现功能体现不完全的情况,影响了比赛成绩。
而王海旭和赵宇总体成绩比较靠后。
主要的问题是王海旭安装速度较慢,到最后操作规范部分成绩丢的比较多,而且同时影响整体的调试。
赵宇编程速度也较慢,到最后许多功能没有实现。
客观看,
1.本次机电一体化项目比赛的形式变化很大,参赛选手大部分都不适应,而且比赛时间较短。
2.集训时间较短,集训设备只有一台,造成选手总体训练时间变得更短。
主观看
训练当中没有专门训练两位选手的默契配合,以至于造成两位选手之间互相影响,降低了比赛进度。
改进目标
1.增加一台训练设备。
2.改进训练方法。
具体讲:负责安装的选手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训练。
一是对所要安装的部件要在比赛装置之外的地方(比方这次比赛时,赛场提供了一个办公桌)按照比赛的要求整体组装好,这样操作有很多的方便之处,在装配过程中可以随意翻转部件,使得装配过程变得操作容易,速度可以提高很多,然后在安装到比赛装置上。
二是将需要安装的部件、导线、器官安装和连接完毕,先不要进行固定和绑扎,此时可以先进行画图的任务。
这样编程序的选手可以进行下载程序进行功能调试,当遇到某个部件的位置不合适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微调。
微调的操作任务可以由编程的选手去做。
当调试任务也完成的时候,负责安装的选手也将图纸画好了,最后在进行器件的紧固、线卡的安装及线路和气管绑扎。
二.电气安装与维修项目
从比赛现场看,我们这组选手丁盛和王韶鹏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任务。
主要出现在丁盛身上,他负责根据施工图纸,进行三个箱体、灯口、开关、插座、线槽、线管和电动机模块的安装。
丁盛没有完成线槽的安装,以至于影响到最后电气功能的实现。
王韶鹏配盘的进度发挥的正常。
从结果看,今年的成绩不如去年,目前了解排在第三,为二等奖。
客观看,
训练时间短。
我们训练本来安排的就比较晚,前期又没有设备和耗材,当设备来了以后,还由于线槽和线管等没有买来,而空闲三天,致使训练期间只训练
了7个完整的课题。
尤其是对于丁盛来讲更为至关重要,因为丁盛是新手。
而劳保的选手魏少博是参加届全国大赛的选手,另外一名选手去年也已经开始本项目的训练。
南洋学校的选手也是去年的两名选手。
三.智能电子产品项目
四.后期计划
到目前为止,已经得到比较可靠的消息:电工电子的五个赛项即:单片机、电子产品、机电一体化、电气安装和空调制冷明年仍将进行国赛,比赛地点仍在南洋,唯一的变化是电气安装由原来每个省市派一个代表队改为派两个代表队。
我们就目前知道的本次天津市大赛的成绩,机电一体化有一组即康飞飞和乔亚欢、电气安装与维修可以参加天津市电工电子集训队训练,智能还不知可否。
因此我计划下学期开学起就对这两个项目的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机电一体化将要使用YL-235设备进行强化训练;电气安装仍使用YL-156A设备进行强化训练,同时增加故障排除和安装金属桥架的训练。
使得他(她)们在进入天津市集训队后的选拔过程中能够保留到最后作为正选队员代表天津市参加国赛。
在训练他(她)们的同时,能否在12级学生中挑选几名新生作为后备队员一起训练。
五.设备问题
1.可否增加一台机电一体化设备。
2.可否购买YL-156A电气安装设备。
六.训练常规化
能否把训练分为常规训练和强化训练。
常规训练以老师推荐和学生自愿的原则挑选一批选手,在平时上实习课轮次中集中一起训练,这样可以比较系统和多种内容的训练。
每轮选手在10名左右。
强化训练在大赛前一个月到一个半月进行强化训练,对20名左右的选手进行对抗比赛,筛选出更优秀的选手进行强化训练,然后参加天津市的比赛。
不知此方法是否合适,请领导指示。
张长勇
2012年12月30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