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房:谁要住“扬灰层”啊!
18层楼选几楼最好

•18层楼选几楼最好我是做房地产策划,我给伱说说我看法:1、1-5层:视野最差,楼下出入汽车噪音大,看不到户外景观,地漏容易返味,1-2层还能潮,尤其是头2年.(从风水讲人是要接地气,所以1层最好,农村人比较讲究这个,它们愿意住1层,认为不接地气身体不好)2、6-9层:视野一般,看得到户外景观但不是最佳观赏高度.3、10-12层:浮沉层,最好不要选择.4、13-14层:一般二次加水压機器容易在中间楼层,18层房子9-14层都有可能,买前要问清,一般销售也不是很清楚这个到底放在哪层,入行浅可能就根本不知道,最好能实地看一下,而且这2个数字都不吉利.5、15-16层:我认为这是最佳楼层,视野好,越过浮沉层,数字也吉利.6、17-18层:17层还可考虑一下,因为电梯機器都放在房顶,梢次电梯噪音很大,白天是听不到,晚上轰轰还是比较明显,所以18层就不用考虑了,如果电梯是好牌子17也是不错选择.18层就不用考虑了,夏天热,防水不好话还漏.7、首选南北通透房子,通风好,夏天也凉快;纯南向房子热,空气流通性差;其次选纯东房子,然后是纯西,西房晒,如果厨房在西食物容易坏;千万不要买西北向,冬天呜呜灌风!8、虽然好朝向好楼层稍贵一些,但是伱要住一辈子呢,或者将来伱儿孙还要住呢,干吗委屈自己,平摊到70年,每年没多多少钱.我家楼就是18层,我住16层,我家18层就说每天4-5点时候都会被电梯轰轰声吵醒,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家是一梯二户,电梯24小时运转,可能是电梯不太高级缘故吧;我家隔壁单元18层住户房顶漏水,都被泡好几次了,物业赔了点钱,老修不好,太闹心了;我家窗外就是小区中心公园,大飘窗,采光好,无楼遮挡,景观好,住比较舒心,也没有什么问题十八层房子应该总层高在54米左右.如果对面那栋楼也是同样高度,那么楼间距应该38米以上.如果考虑采光可以百分之百不受影响,那么最低楼层也是13层以上房屋.因为13层房屋地面层高是36米左右.屋顶层高39米左右.这样,伱房子不会受到对面楼层采光影响,会非常理想.这是最理想房子里最低价位了.13层.如果想采光、通风、扬尘以及噪音都不受太多影响,那么选择10层以上房屋就可以了.因为楼高已经基本上超过了三十米,可以保证较好居住效果.而且一般来说,十层房价性价比比较高 .如果经济实力不是很雄厚,可以选择十层房屋.如果条件很好,可以选择12、13层 .如果条件非常好,那么就选择16 标准层或者17、18层复式吧说实话,您这一句(综合考虑)还真让人为难.这样吧,我先说一下(综合考虑)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再一一给您详解吧.考虑因素有:空气湿度、空气污染指数、该楼是否临街、该楼是否有阁楼或阳光室、一体几户、小区楼间距、小区是否有露天停车位、老人、孩子、宗教信仰和习俗、风水等等.接下来我给伱列举属上述因素所对应最佳楼层或最差楼层,当然会简单说明一下.1.空气湿度.您所在城市如果相对潮湿话,6~8层最佳.首先空气湿度较大,浮尘会比较低,上不来;其次潮湿气候下5层以下会潮,9~13层会腥,至于14层以上嘛,祈祷您城市别临海,否侧高气压刮海风时候云会飘进来.如果是内地干燥气候话,3~6层和13层以上都不错.本条所指当然是单纯气候因素2.空气污染指数.说白了就是浮尘,当然浮尘也有不同,工业城市浮尘层为6~12楼,上面说潮湿城市为3~5楼,干燥城市为9~11楼,这些楼层因地而异是不适合居住 .3.该楼是否临街.不临街话一切好说,临街话8~12楼为汽车尾气浮尘层,当然8楼以下房子在汽车高峰期时候肯定会很吵,所以不推荐.4.如果您这栋高层有(顶加阁)话当然要顶层,心情好时候可以去阳光室晒晒太阳、吹吹小风、喝喝小茶,美哉!如果没有阁楼话顶层打死也不要,除非您想5面围墙(剩一面是地板),来个夏暖冬凉.5.一体几户,指就是一个单元一层楼有几户,如果是普通“对门”式就无所谓了,如果是一体三户甚至一体多户话楼层就越高越好.您想想,单层户数越多,您公摊面积就越大,您每个月物业费里面水分也就越多,要是我话就要个高楼层,原因很简单:让我多交物业费,我就让伱电梯多跑腿!6.小区楼间距.很简单,原则只有一个:楼间距越小,那么您楼层就要越高,别让伱们家南面那栋楼档了伱们家阳光!7.小区如果有露天停车位话6楼以下就别考虑了,一是车子点火时候尾气是最脏也是最重,根本不像公路上尾气会飘那么高,一般来说就近就被6楼以下邻居们消化掉了;在一点就是汽车发动会有声音啊,就算伱邻居们座驾再怎么轻快也是会影响到老人孩子们休息 .8.老人.不考虑其它最佳就是1.2.3楼,毕竟人老了腿脚不方便,还有就是太高怕吓出病来.9.孩子.不考虑其它因素就是尽可能低或者尽可能高,也就是说要么尽可能安全,要么尽可能安静.什么?想要个既安全又安静楼层?我推荐花园式别墅!唉,为人父母啊~~~ 10.宗教信仰和习俗.只要伱是个中国人,6.8.16.18都是不错选择,但同时4.14也不会要.如果伱信佛(因为我信,所以国内其它宗教我就不知道了),9和13也很好,如果伱”崇洋媚外”(可能有点过激),3和13就不能要了.11.至于风水嘛,那就太多了,不过这玩意儿信则有不信则无.我这里一时半会也说不完,您要有兴趣话可以找一个风水先生或给我留言,我也有一定研究呦!我这边脑瓜子都爆了也就这么多了,以后还想到什么我会及时补给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既然是高层,哪么一定要买高,而且空气污染层在27~32米,所以不宜选择9~11层,13不吉利,14层=要死,18层等于18层地狱而且顶楼晒很,所以只剩15.16.17都可以,建议选17层,高但不是最高,俗话说七上八下,所以就17层最好了!!总就18楼?那15楼位置是最好!没有回音(高层顶层和底下一层是噪音最大,因为声音到上面会有回音,就象一根长尺,伱震一下,它尖端是震最厉害),阳光又好,通风就更不用说了不用怕没电,毕竟这是少数情况!如果出現,就当是锻炼身体了,有人还要花钱去健身房呢!买房子,不看地段情况下,伱就注重通风,采光和安静了.高层切忌买低了和买最顶层.高层住宅选房提示:1、在环境学上,高空30米左右被称为”扬灰层”,空气中尘埃、有害物质在这个高度有个停留过程,而小高层、高层8至11层大致上处于30米高度,因此这些楼层并不是您最佳居住选择.2、高层建筑多采用变频供水,这种方式也属于二次供水,购房者要关注供水系统因二次供水可能带来污染隐患,需要督促物业部门及时清理供水系统,同时,供水設备正常运转和维护,都需要业主们再掏钱.3、客观上讲,高空风大,空气比较稀薄,氧气量减少,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疾病人,不适合长期生活在高空中.4、一般小高层选楼顺序为:六楼最好,依次为五楼,四楼、二楼、三楼,再次是七楼以上最后是一楼.火眼金睛挑选高层住宅目前苏州高层住宅项目从楼层上区分,大致有10—12层小高层住宅,13—24层高层住宅.具体来说,为了确保安全居住,在挑选高层住宅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向开发商咨询楼层供水、水压、供电、应急电源等多方面情况.一般高层住宅在顶层都建有水箱,先将水抽到顶层再往下供,使高层住户不会因压力不足用不上水;应急发电機组配置也很重要,保证市内停电时,电梯也能暂时运行.二、高层住宅物业管理不能忽视,尤其是监控保安措施.大楼底层是否設置值班警卫室,是否有保安在楼内巡视,以及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安全等问题.三、注意整幢楼总户数与电梯数量,电梯质量与运行速度也很重要.一般情况下,24层以上住宅应做到1梯2户或2梯4户.四、在对高层住宅安全性确认以后,再考虑户型、朝向、通风等居住要素.此外,所以在挑选此类高层单位时,要充分考虑入住后舒适程度,关键是要让自己住得舒服、满意.其次,住宅密度和观景非常重要.高层品质如何,密度是关键,密度越低,居住品质越高;在低密度基础上,还要注意观察景观,尤其是在挑选顶层或较高楼层时,不仅要特别注意朝向景观,还要考虑周边地区未来规划,如果現在风景不错窗前还要再建几幢高楼,风景就会被遮挡.链接伱家高层住宅安全吗以下要素是考察高层物业是否可以安全居住几大必备要素.您在购房时,可以对着参考,并进行实地踏看.◎楼梯疏散楼梯穿越裙楼时,应与裙楼各层空间有防火隔离措施;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米;楼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并不得小于1.1米,楼梯平台结构下缘人行过道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米;辅助疏散楼梯不应小于0.25米;若設大于0.20米宽梯井,应加設安全防护設施.◎电梯住宅层数在12层以上,18层以下,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必须有一台兼具消防电梯功能;纯住宅功能层楼在19层以上,33层以下,服务总户数在150户至270户之间者,电梯不应少于3台,其中必须有一台兼具消防电梯功能.◎出入口住宅楼首层公共出入口位置垂直上方不宜有住户阳台及窗户.若避开有困难,出入口应加設防止高空坠物安全防护措施;内天井首层設有公共通道,应加設防止高空坠物防护上盖.◎避难层高层住宅裙楼屋顶层,宜做火患时安全避难层;有裙楼高层住宅综合楼,裙楼屋顶层不宜設住宅,宜作为住宅設备转换层、结构转换层、住户屋顶室外公共休闲活动空间和绿化空间.这层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控制指标.◎消防电源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难层(间)設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做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分钟;高度超过100米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高层如何选房1、1-5层:视野最差,楼下出入汽车噪音大,看不到户外景观,地漏容易返味,1-2层还能潮,尤其是头2年.(从风水讲人是要接地气,所以1层最好,农村人比较讲究这个,它们愿意住1层,认为不接地气身体不好)2、6-9层:视野一般,看得到户外景观但不是最佳观赏高度.3、10-12层:浮沉层,最好不要选择.4、13-14层:一般二次加水压機器容易在中间楼层,18层房子9-14层都有可能,买前要问清,一般销售也不是很清楚这个到底放在哪层,入行浅可能就根本不知道,最好能实地看一下,而且这2个数字都不吉利.5、15-16层:我认为这是最佳楼层,视野好,越过浮沉层,数字也吉利.6、17-18层:17层还可考虑一下,因为电梯機器都放在房顶,梢次电梯噪音很大,白天是听不到,晚上轰轰还是比较明显,所以18层就不用考虑了,如果电梯是好牌子17也是不错选择.18层就不用考虑了,夏天热,防水不好话还漏.7、首选南北通透房子,通风好,夏天也凉快;纯南向房子热,空气流通性差;其次选纯东房子,然后是纯西,西房晒,如果厨房在西食物容易坏;千万不要买西北向,冬天呜呜灌风!8、虽然好朝向好楼层稍贵一些,但是伱要住一辈子呢,或者将来伱儿孙还要住呢,干吗委屈自己,平摊到70年,每年没多多少钱.一般情况下,根据楼盘用途不同可分民用和商用,根据楼房高度不同又分为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和超高层.通常人们把1—3层称低层、3—7层为多层、8—12层为小高层、12层以上为高层、总高度为100米以上为超高层.按规定8层以上必须配电梯,所以小高层属于配电梯范围之内,它特点是方便同时又能给生活带来一种新高度.小高层属于目前市場上比较时尚一种住宅类型,选择小高层,并非是人们仅追求一时时髦.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人们追求高品质住宅意识提高,小高层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小高层生活便利性、舒适性将赢得更多购房者喜爱.土地资源因它不可再生性及其开发成本越来越高,在今天,城市建筑向高空延伸已然成为大势所趋,多层由此越发稀缺.小高层如何选房一、选小区小区规模大小直接影响到小区档次,最好在15万m2以上、30万m2以下.小区配套齐备,关系着住户生活便利程度,如超市、会所、交通、银行、教育、医疗等越全越好;小区园林绿化,牵连着未来生活一点一滴.既要美观,更要实用,以免日后维护成本过高,小区地段不要太远,宜在二环内.二、选单体要看是联排式还是独幢式,一般来说,独幢式才能充分享受270°三个面开扬舒适.要看小高层群体,是小高层加高层,还是小高层加多层群体?具体来说,小高层加多层群体才能更显小高层尊贵.是一梯二户、一梯三户还是一梯四户也很重要.最好选一梯二户,它能更好地实現南北对流,采光通风较好.三、选户型1、南北完全对流,进深小.2、客厅与餐厅功能分区明确,动静合宜,视觉畅通,但不干扰.3、餐厅与厨房近,且明亮,就餐方便舒适.4、主卧有一个小阳光室,可驻足观赏270°风景.5、无任何黑房黑卫,全明采光.6、客厅与两房(三房)朝南.7、电梯均可观景四、选电梯一看电梯品牌:较好品牌有奥斯(OTIS)、三菱(MITSOB)、日立(HITACHI)等.二看电梯开间:大小要适中,乘坐才能舒适,若能观景则再好不过.三看电梯载重:每台载重宜在800kg以上.四看电梯速率:最好在1米/秒以上.五、选风格不同购房者会喜好不同风格,古典或現代、西式或中式,无论是哪种风格,只有做得非常到位,才可以保持经典,使物业增值保值,否则只能是昙花一現,容易过时.这里先说说小高层益处,首先,从建設质量上看,一般情况下,高层建造标准、建造质量要高于多层.普通多层住宅一般为砖混凝结构,而高层住宅由于它为钢筋混凝現浇,地基深而结实,墙体厚实,不渗水,抗震性能好于多层,整栋大楼不会下沉变形;而且折旧年限长.还有双路供水,供电系统,可提供更有保障供应、集中安全住宅环境、规模化管理服务、以及良好采光通风条件等优势.随着小高层普及,近些年挑选楼层争论又多了起来,一说到选小高层楼层,一些人肯定会说,这还用争论?!既然是小高层,当然是越高越好了,其实不然,同一套户型,所在楼层不一样,居住感觉也会大不相同,每层楼都有自己小气候.楼层不同,对我们生活影响也不同.这里先介绍各楼层利弊让大家自己斟酌.先说说一般不被购房者尤其是年轻购房者看中低楼层吧,一楼到三楼,人们通常生活在树冠下,离地面很近,常常能倾听到树枝敲打窗户;要说心理上舒适,这里是最好;同外部世界保持現实联系,不用朝下瞧人.但接近地面生活也有不足:一层到三层离地面很近,虽然得到心理上舒适感,但是低层空气循环减缓、阴影和湿度大、通风不好楼区污染也比较严重.一般人会认为,三楼是最理想,而恰恰正是这里集结了大量有害物质.四楼、五楼有害物质就少得多,因为它们开始下沉或水平方向消散.-----------------------------以下无正文----------------------------------------。
楼层10-12层是扬灰层是真的吗

在城市高层建筑中,楼层10-12层通常被称为“扬灰层”。
这个概念一直存在于人们的日常谈论中,但是其真实性备受质疑。
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个概念。
扬灰层,顾名思义,指的是在火灾发生时,由于上层楼层的烟气和火焰向上蔓延,导致中间层的灰尘和烟雾被上升并扬散在空气中,这可能会对逃生造成影响。
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该层楼的安全性和逃生通道的设置。
然而,从建筑工程的角度来看,对于扬灰层的概念却存在着一些争议。
一些专家认为,楼层10-12层并不一定会成为扬灰层,这取决于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和消防设施的设置。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消防安全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楼层之间通风和烟气排放都被纳入了设计规范中,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
扬灰层的存在是否真的会对逃生造成影响也需要进一步验证。
一些实际的火灾案例表明,中间楼层的逃生并没有受到扬灰的影响,人们仍然可以通过楼梯或安全通道安全撤离。
我们需要对这一概念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评估。
在我看来,扬灰层的存在与否需要更多基于实际案例和科学数据的验证和讨论。
建筑设计和消防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凭楼层的高度就简单地划分是否为扬灰层可能是不够准确的。
我们需要更加全面地考量建筑结构、消防设施和实际逃生情况,以确保每一层楼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提供适当的安全保障。
总结而言,扬灰层这一概念在建筑安全领域中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其真实性和具体影响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验证。
在设计和建造楼宇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的安全。
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建筑工程领域,也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你对扬灰层这一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建筑安全与消防知识。
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安全、健康!扬灰层,作为建筑安全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然而,关于扬灰层的真实性和影响,还有许多需要深入研究和验证的地方。
在这个问题上,建筑工程和消防安全领域的专家们需要更多的科学数据和实际案例来支持他们的观点,以确保人们在高层建筑中能够得到足够的安全保障。
18层的楼房选几层最好十八层楼房选最佳楼层

18层的楼房选几层最好十八层楼房选最佳楼层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18层的楼房最好的是15--16层。
如果考虑城市污染较重,是否有扬灰尘,则可以考虑10层以上的楼层,因为一般临街住宅,10层以上灰尘基本沉降差不多了,不必有太多的担心和顾虑。
1. 我们从采光的角度来分析楼层
如果是有前楼遮挡的情况我们就要经过一番计算得出一个采光楼层了,遮挡高度=前楼高度-楼间距tan(90-23.26-当地纬度);这里我们计算的是冬至日正午前楼遮挡的高度。
一般来说对于18层的楼,选择10层以上就可以满足需求了。
2. 噪音角度
对于居住来说环境要求也是十分必要的,噪音就是一个重要的环
境因素。
如果是路边的沿街楼,那么选择的楼层可以尽量高一些。
因为十八层的楼不是特别高,周围还会有高楼,所以18层的高楼层不会出现像其他高层一样顶层噪声更嘈杂的现象。
3. 经济角度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我们不该选择太高的楼层,因为高楼层的价格更高一些。
对于经济考虑就不是很合适。
买房子,楼层选择很重要,选错了小心一辈子翻不了身!

买房子,楼层选择很重要,选错了小心一辈子翻不了身!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装修,注意事项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如今人们买房子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因为很多地方的房价还是不高的,有的人为了投资会买几套,也有的人为了居住会买几套,其实无论你选择的房子大小怎样,只要楼层选好了,你的好运就来了,楼层选不好,那你就要倒霉了,不仅钱财全无,可能一辈子都只能这样了。
买房时如何选择风水旺的楼层?1.六七层是首选。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选择空间的话,我们最好选择6层或者7层,这个楼层即没有达到扬灰层,而且又不至于太低而导致阴暗潮湿。
2.三到五层次之。
如果实在选不到6层和7层,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下3层到5层,这部分房屋如果光线好,离马路比较远的话,也可以是不错的选择。
3.坚决不要顶楼。
在选择楼层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记住一点,就是坚决不要顶楼,因为,顶楼冬冷夏热,随着房屋的老化,迟早有一天会出现漏雨的情况。
4.不是越高越好。
有的人喜欢高楼层,不仅感觉视线好,而且认为越高的地方空气越好,离地面越近空气越不好,所以,争相抢购高楼层,其实高层一旦停水停电也有很多的不方便。
5.不要选择一楼。
除非你想要开一些小商店之类的,否则,我们在选择楼层的时候,最好不要选择一楼,因为,一楼容易被过路行人窥探,而且吵闹又潮湿。
6.尽量不选二楼。
我们如果细心一点,不难发现,很多盗窃案件往往发生在二楼,因为,一楼的用户往往比较注意,都安上了护栏,这就导致二楼比较容易被爬上去行窃。
7.不选十层左右。
这个楼层的范围,看起来好像很不错,其实,如果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这段楼层正好处于扬灰层,空气相当不好,脏空气特别多。
买房什么楼层不能买?1、极端层。
极端层一般指的是顶层和底层的房屋,低层住宅采光不好,容易受潮,而且如果离马路较近,灰尘和噪音影响较大。
而顶层容易遭受“冬凉夏暖”的困扰,一旦电梯出现故障更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2、设备层。
有的开发商会专门选择一层堆放设备,像厂家的供暖设施、供水、供电区域等都在这一层。
请问扬灰层是哪几层

请问扬灰层是哪几层2003年,网络中出现了一个很时髦的名词:扬灰层。
听说是一个地产销售经理撰写的一篇网文中创造的。
结果造成市面上的九至十一楼销售掉个百分点,一些已经买了九至十一楼的业主估计也正在郁闷之中。
生活中的扬灰有很多种,包括了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沙石、土方、石灰、灰土等,灰尘到了九到十一楼就会停顿?这种说法实在是太不科学了。
除非到了离地球表面10至52公里高的平流层(底层约为3333层楼高度),否则灰尘根本就不会停止。
如果灰尘到了九到十一楼(折算约为27米至33米高度)就停顿的话,那么会有一种很直接的后果,那就是那个地区永远不会再下雨了,因为下雨必须水汽遇上凝结核,这些凝结核就是飘浮在空中的灰尘粒子,没有这些灰尘粒子的话,雨滴根本就不会形成,没有雨滴的形成,自然就不会下雨了。
如果灰尘到了离地27至33米的高度就停顿的话,推论起来也就是说即使下雨也很难淋到离地33米以上的楼层了。
换一种说法就是,十二楼以上的楼层不会淋到雨,你信不信?当然,由于“峡谷效应”的影响,眼下很多小区密集区高层住宅的中间位置有一个“污染物高密度区域”。
说白了,这些楼宇的9-11楼之间灰尘会逗留其间,稍事休息,然后再慢慢“叶落归根”,在此过程中,居住者会与灰尘“同呼吸共命运”一段时间后再“吻别”。
所谓的“峡谷效应”指的是周边有公交干道或工厂、以及高楼密集的住宅。
在街道风的作用下,含有灰尘的气流不是平稳移动,而是在高楼之间的某个区间上下“徘徊”。
近地面的污染物随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
这个“高度”,大概在30米左右。
也就是9-11层之间。
其实扬尘究竟会在哪一个高度,我们只能说是那个高度相对集中,它不太可能是停顿的,毕竟我们是生活在大气对流层内。
而且扬尘的集中高度,与尘粒的颗粒大小、比重大小,也与该地区的空气质量、风力、温度、湿度等诸多因素有关。
有一些灰尘会在一些高度相对集中,例如含铅的污染空气,它会在离地一米以内的高度相对集中,但是一米以上的高度仍然是存在的,只是含量比例会急剧下降。
unit 5 Howto celebrate holiday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Alex Haley
His first major work The Autobiography of Malcolm X (1965), was an authoritative and widely read narrative based on Haley's interviews with the Black Muslim spokesman. The work is recognized as a classic of black American autobiography.
Native Traditions of Giving Thanks
Giving thanks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elebrations, called Nickommo, which are still held by the Wampanoag. Give-away ceremonies, feasting, dancing and sports and games were common features of these occasions. Give-away ceremonies show gratefulness to the Creator who provides for the people and makes possible the blessings celebrated. The act of giving away material things shows respect and caring for others, while reminding the participants that material objects are only secondary to one’s spiritual life.
18层楼选几楼最好

•18层楼选几楼最好我是做房地产策划的,我给你说说我的看法:1、1-5层:视野最差,楼下出入汽车噪音大,看不到户外景观,地漏容易返味,1-2层还能潮,尤其是头2年。
(从风水讲人是要接地气的,所以1层最好,农村人比较讲究这个,他们愿意住1层,认为不接地气身体不好)2、6-9层:视野一般,看得到户外景观但不是最佳观赏高度。
3、10-12层:浮沉层,最好不要选择。
4、13-14层:一般二次加水压的机器容易在中间楼层,18层的房子9-14层都有可能,买前要问清,一般销售也不是很清楚这个到底放在哪层,入行浅的可能就根本不知道,最好能实地看一下,而且这2个数字都不吉利。
5、15-16层:我认为这是最佳楼层,视野好,越过浮沉层,数字也吉利。
6、17-18层:17层还可考虑一下,因为电梯的机器都放在房顶,梢次的电梯噪音很大,白天是听不到的,晚上轰轰的还是比较明显,所以18层就不用考虑了,如果电梯是好牌子17也是不错的选择。
18层就不用考虑了,夏天热,防水不好的话还漏。
7、首选南北通透的房子,通风好,夏天也凉快;纯南向房子热,空气流通性差;其次选纯东的房子,然后是纯西的,西房晒,如果厨房在西食物容易坏;千万不要买西北向的,冬天呜呜的灌风!8、虽然好朝向好楼层稍贵一些,但是你要住一辈子呢,或者将来你儿孙还要住呢,干吗委屈自己,平摊到70年,每年没多多少钱。
我家楼就是18层的,我住16层,我家18层的就说每天4-5点的时候都会被电梯的轰轰声吵醒,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家是一梯二户,电梯24小时运转,可能是电梯不太高级的缘故吧;我家隔壁单元18层住户房顶漏水,都被泡好几次了,物业赔了点钱,老修不好,太闹心了;我家窗外就是小区的中心公园,大飘窗,采光好,无楼遮挡,景观好,住的比较舒心,也没有什么问题十八层的房子应该总层高在54米左右。
如果对面的那栋楼也是同样的高度,那么楼间距应该38米以上。
如果考虑采光可以百分之百不受影响,那么最低的楼层也是13层以上的房屋。
扬灰层一般在几层

扬灰层一般在几层
扬灰层一般在9-11层,扬灰层的存在是指:“由于气流和建筑微环境的影响,建筑物在一定高度范围内的部分灰尘密度较大”,而这个高度大概位于地面30米左右,也就是在10层左右。
但实际上,灰尘能被飘起,是受到大气的气流运动的影响,也就是我们所讲的风。
灰尘也有重量,没有风的作用,它们最终也会落下。
每一粒灰尘的运动,都受到风速、风向、地形、气温、湿度等因素的多重影响。
在城市中,各种高低建筑林立,人车攒动,风速、风向、地形等因素要受到建筑和人流车流的影响。
不同的街道,灰尘运动的模式都不尽相同。
加上灰尘颗粒大小、形状的差异,它能飞到多高的高度也是复杂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房:谁要住“扬灰层”啊!
文/苦咖啡
2003年,一篇《售楼小姐真情自白》的网文让“扬灰层”这个词汇成了压在购房者心上的又一块重石,这位“业内人士”表示,高层建筑的9至11楼是“扬灰层”,脏空气到这个高度就会停顿。
这里的污染物密度最高。
买了这几层的房子,就只能一辈子吃灰了。
“扬灰层”究竟可不可信?到底哪一层才是“扬灰层”呢?首先我们来看看关于大气中灰尘的知识。
灰尘的颗粒有大有小
我们平时所说的“灰尘”,属于大气污染中的颗粒物污染。
按照这些颗粒的类型、大小,我们把它们分为粉尘(dust),烟(fume),黑烟(smoke),飞灰(fly ash),雾(fog),炭黑(carbon black)等等。
有些颗粒物比较大,直径(本中的“直径”均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可达几十、上百微米,粘在衣服上、打在脸上都很明显。
有些颗粒物很小,只有几微米,肉眼看不到。
小颗粒往往对健康更有害。
因为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PM10)会被人吸入体内,而且颗粒越小,被吸入后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
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直径5微米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直径2.5微米以下的(PM2.5),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
灰尘会悬浮在大气中
灰尘颗粒也是有重量的。
如果没有其它外力影响、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
的话,它们终究会落到地上。
但是由于空气中时时刻刻都存在着气流(也就是风),灰尘在下落中总会不断受到气流影响。
一些小颗粒的粉尘,极有可能在重力和风力的不断作用下,长期漂浮在空中。
即使一部分灰尘顺利降落,也会有另一部分灰尘重新启程,不断进行着“扬尘—沉降”的循环。
气流可以引起地面扬尘、让灰尘保持在空中。
但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把灰尘送走,起到稀释作用。
因此气流对灰尘浓度的影响是复杂的,与风速、风向、地形等有密切关系。
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风速、风向、气温等很多气象条件都受到了建筑的影响,同时城市中的车流人流也进一步扰动了气流。
因此,城市中的气流特点与平坦地势的气流特点差别很大。
不同的建筑街道布局,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气流模式。
因此,灰尘在大气中的运动和浓度分布会呈现复杂、瞬息万变的特点,很难把握其规律。
影响灰尘浓度的因素很多、很复杂
除了气流以外,灰尘在大气中的浓度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
颗粒物的性质(组成,粒径,比重,电荷,pH值等)。
直径大的颗粒易于沉降;直径小的更容易受到外界扰动而悬浮在空气中。
气温的变化。
热空气可以把灰尘向上提起。
同时,气温升高也可以加速颗粒物的扩散,降低污染。
其影响同样是复杂的。
空气湿度。
大气中的小颗粒容易吸附水汽,凝结形成雾,悬浮在空中。
这种情况下不利于颗粒物的扩散,其浓度会增大。
但是当空气湿度继续增大时,颗粒重量增加了,沉降加快;还可能形成降雨,冲刷大气中的颗粒物,使其浓度迅速
降低。
上述因素都会对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产生影响。
相关论文《城市街道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和《北京市秋季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研究》特别指出,气象因素对颗粒物分布的影响是在大范围内的作用,起作用的区域远高于楼房的高度,也远大于若干个小区的面积。
具体到某一栋楼、某几层的高度,就必须考虑具体建筑布局、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小颗粒物最大浓度区的高度不能确定
所谓“扬灰层”,一般的理解就是在这个层高周围,大气中的灰尘浓度最高,超过上下方的其它层。
这个现象是否存在呢?
有学者对“灰尘在空气中的分布规律”做过模拟,他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经过公式推算发现: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中的灰尘浓度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也就是说对于某一直径大小的颗粒物,可能会在某个高度上浓度最大。
初听之下,这和“扬灰层”的说法很接近。
不过还不能就此定论。
首先,这个模型在建立时忽略了灰尘的重力,因而并不适用于重力作用明显的、直径较大的颗粒物。
其次,即使对于小颗粒物,想要根据这个模型来推算其浓度最大值具体出现在什么高度,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正如前文所述,城市中由于建筑物的影响,空气的无规则“湍流”加剧,气流变化很复杂。
在建筑物附近,灰尘分布与建筑物密度、高度、几何形状、门窗朝向、街道宽度和走向、绿化面积、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等许多人为因素关系很大。
这就必然导致了每个地区、每个小区,甚至每栋楼的情况都是不同的。
再加上不
同直径大小的灰尘颗粒,浓度最大值出现的高度也不相同。
因此,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扬灰层”推算公式。
实践检验:相比其它层,差别并不大
理论推导的结果是就算“扬灰层”存在,其影响因素也过于复杂,难以确定其高度。
那么实际测量的结果又如何呢?
《新闻晨报》曾报道上海一小区的业主们在自己的住宅楼内进行了一次为期3天的小实验,在3楼、10楼和23楼的主卧飘窗位置观察积灰情况。
结果显示,三个楼层积灰程度并没有明显差别。
当然,这个实验非常粗浅,不过这种实验的精神是值得鼓励的。
科学家也做过类似的实验。
在石家庄某高层建筑附近的颗粒物监测结果显示,空气中直径在0.5微米以下的小颗粒物在高度24米处(相当于8层上下)呈现最大值;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在高度7米处(相当于3层上下)呈现最大值;而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随高度增加而减少。
总体来说,近地面处灰尘的浓度较高。
随高度增加,灰尘总量(总悬浮颗粒物)减少了,而其中微小颗粒物所占比例则越来越大。
这一观测结果验证了理论推论:不同直径的颗粒物,其最大浓度区的位置也不同,彼此相隔很远。
不可能有哪一层汇聚了所有颗粒物的最大浓度区。
而对于某一种颗粒物的最大浓度区,情况又能有多严重呢?我们来看一下上面这个监测结果的具体数字:
直径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在它的最大值处(3层上下)的浓度为0.3毫克/立方米,其它层高处为0.25毫克/立方米,只多出了25%;直径0.5微米以下
的变化幅度更小,从0.11毫克/立方米增至0.12毫克/立方米,增加了不到10%。
(关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国家规定,请见附表。
)这样的浓度变化值并不算很明显,也难怪上海那几位业主没有看出来积灰程度的差别了。
所以前面所谓的“内幕”,建筑物的9至11楼是扬灰层,这是不科学的。
大气中的大颗粒物通常越靠近地面浓度越高;只有对于小颗粒物,在外力的作用下,有可能在某一高度存在一个最大浓度区。
但是由于影响因素过多,并不一定所有楼房周围都存在这个最大浓度区;即使存在,对于不同建筑物和不同大小的颗粒,最大浓度区的高度也各不相同。
更重要的是,不同高度间颗粒物浓度只是略有差别而已。
如果“扬灰层”真的有那么多灰,一看每个楼都像套了个游泳圈一样,也就没有必要讨论了,绝对不会有人去那几层住的。
空气动力学直径:又称气体动力学当量直径(aerodynamic equivalent diameter)。
表述粒子运动的一种假想粒子直径。
总悬浮颗粒物 (Total Suspended Particicular,TSP):即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
摘自果壳 著《过日子要有技术含量》,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