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学案: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2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2: 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教学设计2: 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课标要求1.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2.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课标解读1.通过实例简述旅游资源的价值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2.针对某一实例学会评价旅游地的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和其他条件。

●新课导入建议通过看图片,了解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鸣沙山的崖壁上。

这里全年日照充足、干燥少雨、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

石窟南北长1600余米,上下共五层,最高处达50米。

莫高窟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与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那么把它开发成旅游资源,我们如何进行开发,是否具备开发条件。

通过学习本课我们就可以解决!导入新课——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教学流程设计1.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

2.科学价值: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在地学上往往都具有某种典型性,因而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3.历史文化价值: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4.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1.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资源价值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提示】不完全相同。

它们都具有经济价值,自然旅游资源侧重于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人文旅游资源侧重于历史文化价值。

客源市场1.地位: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

2.评价:主要指标有客源地、游客人数、游客量的季节变化、停留时间、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

3.基本指标(1)客源地:当前国际上客源地多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2)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2.为什么客源市场集中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提示】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是人们在满足了吃、穿、住、行等多种基本需要之后才产生的。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利用具备观赏性、娱乐性、研究性等特点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相关的配套设施,提供给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场所或场所组合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对于一个地区而言,是否有适宜的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

下面将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硬件条件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首先,自然环境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可以吸引游客,形成旅游吸引力。

自然资源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海洋、森林、动植物等,这些资源能够为旅游者提供独特的体验和景观。

例如,世界上著名的旅游胜地马尔代夫正是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闻名于世。

当地的美丽海滩、清澈海水和丰富的海洋生物成为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

而如果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如缺乏独特的地理景观、气候恶劣或自然资源稀缺等,就难以吸引游客,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景较为不明朗。

其次,社会环境也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等因素。

政治稳定性是社会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政治稳定的地区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

此外,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到旅游资源开发的成果。

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可能缺乏投资和资源来进行旅游开发。

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也会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

例如,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成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热点。

此外,法律的健全性和规范性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至关重要,合理的法律制度有助于保护旅游资源的环境和文化,维护旅游者的权益。

最后,硬件条件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条件之一、硬件条件主要包括交通设施、酒店住宿、旅游设施等。

交通设施的便捷性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至关重要。

只有交通便利的地区,才能够更好地吸引游客,提高旅游收入。

酒店住宿和旅游设施的完善也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游客在旅游期间需要有合适的住宿和用餐条件,同时,一些旅游设施如景区、博物馆、植物园等也能够提供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

学案14: 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学案14: 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基础知识]一、旅游资源的价值1.美学价值(1)地位:自然风景名胜区吸引旅游者的①原因。

(2)表现:水文景观与②景观的组合,可产生动与静、刚与柔、旷与幽的美感;变化万千的气象与气候上的季节变化使自然美③而不同。

2.科学价值(1)地位:风景名胜区在④上具有某种典型性。

(2)表现:泰山、庐山为高大的断块山,桂林山水、路南石林是典型的⑤地貌,黄山为典型的高山花岗岩地貌,长江三峡为典型的⑥地貌。

3.历史文化价值(1)地位:文物古迹具有⑦价值。

(2)表现:我国历史悠久,众多文物古迹不仅是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如⑧、摩崖石刻、书画题记,以及名人活动的⑨等。

4.经济价值(1)地位:是世界重要的⑩之一。

(2)开发条件:单项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以及景观的状况。

二、地理位置与交通1.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直接影响其⑫。

2.评价:优越的位置和方便的交通——提高旅游区的⑬性;地理位置较偏——到达的游客较少;交通条件得到改善:游客量一般都会⑭。

三、客源市场1.地位: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⑮。

2.评价指标:最基本的指标是客源地以及客源地与⑯的距离。

其他指标还包括游客人数、游客量的季节变化、停留时间,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⑰、文化水平等。

3.客源地:游客的来源地,世界主要的客源地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如⑱、北美和日本。

4.旅游地与客源地的距离: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原因是旅游地的⑲是有限的。

四、基础设施1.地位: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2.内容:公共设施——主要包括⑳、电、交通、邮政、通信等;设施——住宿、餐饮、购物、健身、文化娱乐等。

[重难要点]重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一、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要从旅游资源的价值、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四个方面进行。

1.资源价值(1)旅游资源的质量:开发旅游资源时,首先要评价资源的质量,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高二地理选修3学案:2.2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的评价

高二地理选修3学案:2.2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的评价

2.2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的评价课程标准:1。

结合实例,简述资源开发条件的基本内容。

2。

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复习旧课:1. 旅游资源的内涵2. 旅游资源的类型(重点)3. 旅游资源的特性讲解新课:1. 从哪些方面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2. 试对风穴寺的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当堂练习下图为庐山1997年旅游客源地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各客源地人数占总游客数的百分比(t o为庐山所在位置)。

据此回答1~2题。

1。

对庐山旅游消费市场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客源数量规模大,占来庐山旅游总人数的50% ②从t0→t1再由t1→t2,来庐山旅游的人数总体上随经济距离增加而衰减③庐山以东地区的客源市场范围大于庐山以西地区④庐山旅游消费市场均匀的分布在以1000千米为最优吸引半径的范围内A.①②B.②③C。

③④ D.①④2。

与黄山风景区相比较,庐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有()①山上地域开阔且地势较平坦,夏季接待避暑疗养人员的能力大②“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大旅游景观的知名度大③临长江干流、赣江和鄱阳湖,景区的水路通达度高④周边广泛分布花岗岩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地质地貌景观的集群度高A。

①② B.②④C。

③④ D.①③二、综合题分析下表(某年来苏州游客统计)有关数据资源,回答问题.来源人数比例平均逗留天数上海45万45%2天江、浙两省25万25%3天华东其他省份20万20%3天其余省份10万10%4天总记100万100% 2.65天(1)到苏州旅游的人主要来自周围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的是有限的。

(2)来自上海、江、浙的旅客占绝大多数,这说明是旅游的主要消费市场。

(3)从时间和距离来看,赴苏州旅游的游客中,主要以途和期为主。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4)可见,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大小,有时不一定与其旅游价值成正比,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的距离。

学案10: 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学案10: 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表现,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2)理解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3)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对旅游资源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

2)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3)形成健康、科学的审美观。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2)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2.难点: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影响资源价值的是哪三个方面?2.资源质量通过哪些价值来体现?3.在资源价值相同的情况下,孤立的景点与景观群中的景点比较,哪一种旅游价值大?(二)即时巩固1.读张家界景区风景图,张家界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游览,主要是因为它的( )。

A.美学价值B.科学价值C.历史文化价值D.经济价值2.下列有关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不影响其开发价值B.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C.优越的位置和方便的交通,能增加旅游者的心理顾虑D.偏远的地理位置,游客相对较多3.某旅游点要具备较高的游览价值所必需的条件是( )。

①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②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孤立存在③具备较突出的个性④在一定地区范围内能与其他不同景观的旅游点协同存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影响旅游客源市场的最重要因素是( )。

A.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B.旅游资源的价值C.游客人数D.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三)要点理解1.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等方面,结合下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其他条件包括投资条件、施工条件、现有的开发条件和旅游服务设施条件等。

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旅游资源是指具有一定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能够吸引人们积极参与旅游活动的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

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与否,往往与其所处的地理、经济、社会等条件密切相关。

以下将对旅游资源开发的22个条件进行评价。

1.地理位置: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对旅游资源开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一个地方交通便利,靠近大城市或重要景点,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明显的优势。

2.气候条件:气候是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重要条件之一、宜人的气候条件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

3.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

一个地方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独特美丽,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4.文化遗产: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地方可以吸引到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

5.人文景观:人文景观包括建筑、风俗、民俗等,是旅游资源开发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独特的人文景观可以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6.水资源:水资源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依托。

水质优良、风景秀丽的地方可以进行水上运动、观光游船等旅游活动。

7.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要素。

优美的生态环境可以提供游客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机会。

8.历史底蕴:历史底蕴是一个地方的独特优势之一、具有较长历史文化、古迹众多的地方可以吸引到对历史感兴趣的游客。

9.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条件。

交通、通信、酒店、餐饮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可以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

10.旅游设施:各类旅游设施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景区门票、导游服务、旅游交通等。

11.旅游宣传:旅游宣传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环节。

只有通过有效的宣传手段,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12.政府支持:政府的支持和管理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保障。

政府在政策和财力方面的支持,可以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

13.安全保障:旅游资源开发必须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加强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2.2学案: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2.2学案: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高二地理导学案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基础梳理旅游资源开发,是指人们为了发挥、__________和__________旅游资源的__________而从事的建设活动。

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本身。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相关方面。

(一)资源价值开发旅游资源时,首先要对旅游资源本身进行评价,即要_________________,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1.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________价值。

湖、河、_____、瀑、_____等水文景观,与以山石为主的地貌景观的组合,可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美感。

人们常说的“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就是山水在自然构景中_____________关系的充分体现。

在山水风景的基础上,___________不仅丰富了自然美的内容,而且是自然界焕发_________;变化万千的气象,以及气候上的季节变化,是自然美_______________而不同。

2.科学价值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在_______上往往具有某种典型性。

例如,_________________、东非大裂谷、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是形象高大的________;桂林山水、______________是典型的____________地貌;________是典型的高山___________地貌;________________是典型的______________。

教学设计5: 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教学设计5: 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要点:资源价值、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

2.知识与技能:了解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明确旅游资源的价值;学会评价旅游地的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与其他条件。

3.过程与方法:运用实例,比较不同景区的资源价值;针对某一著名景区,正确评价器开发条件的优劣,提出合理化建议。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兴趣;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方法;树立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观念。

教学重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客源市场、基础设施一、客源市场旅游经济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

与其他产业一样,旅游业也要考虑市场因素,由于旅游活动要耗费一定量的资金和时间,属于人们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后的较高层次的生活追求,因此经济发达地区是旅游业的主要消费市场。

与旅游业相关的市场因素,主要是旅游地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间的距离(市场距离)。

旅游目的地的远近,直接关系到旅游者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然后再返回出发地的费用和时间(即经济距离)。

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越低。

因而,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位于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价值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

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

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有客源地、游客人数、游客量的季节变化、停留时间、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

其中,客源地、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是两个最基本的指标。

1.客源地:⑴概念:游客的来源地;⑵客源地的形成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⑶客源地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

2.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

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学习目标
1.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表现,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2.理解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3.初步学会对旅游资源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

学习重点、难点
课前自主学习
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一)资源价值
1.美学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________价值。

湖、河、_____、瀑、_____等水文景观,与以山石为主的地貌景观的组合,可产生_____________、
2.科学价值
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在_______上往往具有某种典型性。

例如,_________________、东非大裂谷、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是形象高大的________;桂林山水、______________是典型的____________地貌;________是典型的高山___________地貌;________________是典型的______________。

许多名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区。

3.历史文化价值
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_______,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价值。

我国人们崇尚山水名胜,精于建设,留下了很多人文景观,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名人活动的遗迹和旧址等。

4.经济价值
旅游业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主要是因为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______________。

(二)地理位置与交通
1.优越的位置和方便的交通,能够提高旅游区的________,让游客来去方便,活动方便,使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________。

2.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前往旅游的人数少,开发价值________。

3.________和________是评价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客源市场
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________。

客源市场评价的两个最基本的指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客源地:指游客的________,国际客源地多是________国家地区,如________,北美、________。

2.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靠近________地区或国家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价值________,反之则低。

(四)基础设施
1.组成
公共设施:________、电、________、邮政、________等
________设施:________、餐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意义:基础设施决定了旅游地的________能力和________水平,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课堂合作探究
1.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包括哪些价值?
2.说明下面风景名胜区分别具有的主要价值:
夏威夷火山东非大裂谷泰山、庐山
课堂检测
1.下列各旅游景点及其最主要的资源价值匹配正确的是( )
A.张家界、九寨沟——美学价值 B.路南石林、莫高窟——地理科学价值
C.埃及金字塔、地道战遗址——经济价值 D.壶口瀑布、泰山——历史文化价值
2.安徽天柱山游人稀少的原因是( )
A.风景一般,游览价值不大 B.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较近
C.宣传力度不够 D.交通不便,地区接待能力不够
3.江西北部的庐山、云南的路南石林均为我国著名旅游景区,近年来,前往庐山的北京游客,前往路南的广州游客,比例都明显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
A.庐山、路南的旅游资源质量大为改善
B.庐山、路南的接待能力明显提高
C.铁路修建提高了庐山和路南的游览价值
D.铁路的修建改善了两地的交通状况,缩短了游客的出游时间
4.香港和新加坡旅游业发达的最主要的共同原因是( )
A.历史文化古迹,世界闻名 B.名山秀水,美学价值极高
C.少数民族繁多,民族风情独特 D.良好的旅游服务业,交通便捷,购物天堂
5. 关于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这些享誉世界的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的组合判断,正确的是( )
①美学价值②科学价值③历史文化价值④经济价值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下图为“台湾中部山区某乡村旅游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该地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

(2)根据图中所示乡村观光点,你认为旅游区内可以开展哪些参与性的旅游活动?
课后学习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