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教学设计新人教版1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

综合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提高对读书的意义的认识,引导学生喜欢读书,力求养成勤于读书的习惯。

2、认识到读书要有选择,提髙对书籍的辨别能力,养成读书的良好趣味和读好书的习惯。

3、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和读书方法。

4、学会和同学们一起读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喜悦,共同提髙读书水平。

5、写作关于读书的作文,口头发表关于读书的意见,能达到一定水平。

教学重难点1、指导阅读活动,使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获得审美体验,写作关于读书的作文。

2、使学生能够自主组织活动,以多种方式交流展示读书体会,提高读书水平。

教学过程一、看名人怎样读书1.名人名言:各小组从图书馆,从网上或其他渠道搜集一些名人名言,分组交流。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名人名言。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一一刘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一一欧阳修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一一苏轼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一一李苦禅“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

”一一臧克家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一一高尔基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一一普希金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一一惠普尔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一一歌德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一莎士比亚2.名人与读书:同学们整理自己收集的名人读书经验,写上自己的评析和学习体会,办一期手抄报,比一比,看谁办得最精彩。

让我们看看一些名人怎样读书:朱熹“三到读书法”: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侣导“三到读书法”。

他说:“读书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是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不仅能加快阅读速度,而且记忆深刻。

孙中山博览群书:博览群书,确是中山先生的一大嗜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好读书 读好书》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好读书  读好书》教学设计

文中很多“人”的句子,具体分析:
5、埋头苦干的人:指:默默无闻、努力工作的 大劳动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知识分子 如毕升、祖冲之、李时珍、詹天佑等人。 6、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和外来入 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的人。如陈胜、吴广、 飞、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等人 7、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 伸张正义的人。如屈原、关汉卿、海瑞、王安 等人 8、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辛、英勇献身、 求真理的人。如商鞅、谭嗣同、玄奘、法显等
3、作者正面提出了什么论点?是怎么 证明正面论点的?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人 们……有 确信、不 自欺,前 仆后继、 被抹杀。
我们有并不失 掉自信力的中 国人在。
正面立论 间接反驳 论点。
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 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鲁迅心目中的中国的脊梁
• 鲁迅认为,代表中华民族的不是帝王将相、 状元宰相,而是被压迫的人民!对广大人 民充满深厚的民族感情和赞美之情。人民 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9、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 呢?
指:上面所说的‚埋头苦干的人‛等。
10、说中国人(A)失掉了自信力,用一部分 (B)则可,倘若加以全体,那简直是污蔑 A指:所有中国人; B指:国民党反动派和御用文人。 11、要论中国人,必须…… 指: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广大的中国人。
布置作业
1)结合本文你认为杂文在写法及取材上有什么特点? 2)按本文命题,以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友 谊、品德等为范围每人出两个命题。 例:
在驳论中,可以针对对方的论点、 据、论证进行反驳。
文章论证特点一
敌论据
论证
敌论点
由驳论证入手驳倒论点
文章论证特点二

九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好读书 读好书》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好读书 读好书》教案(新人教版)
理清梦境与现实,结合背景资料分析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指导学生齐读“可怜白发生”一句,读出壮志难酬的悲壮。
2、把握全词的感情基调,全班齐读本词。
3、回过头来回答课堂开头的问题:这首词的“壮”体现在哪里?
归纳:景状,志壮,情壮——壮词
当堂训练
1.名人读书的故事
2.名人读书名言
总结巩固
辛弃疾的一生,留给我们太多的思考,在那么艰难的历史环境下,遭受了那么多的不平、不公与坎坷,但他却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人的一生,难免会经历各种风雨,但是,只要我们始终以一颗饱满的心,去热爱生活,始终以昂扬的斗志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那么,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便会洒满阳光!
你能结合想象描述一下军营里面的情况吗?(将士们分食烤肉,奏响军歌…)你能猜想将士们此刻的心情吗?(欢欣鼓舞,跃跃欲试)“沙场秋点兵”该读出怎样的气势来?(雄壮之势)
朗读指导:读出热烈,雄壮之情
将军阅军结束后,早已摩拳擦掌的士兵了终于冲向了战场——画面三“杀敌”:
你认为这两句词该怎样读?(同学个别朗读)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通过对马和弓的描写,引导学生感受将士们英勇杀敌的激烈场面)
课题
好读书读好书
总课时
31
主备人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引导学生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从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塑造健康、美好的心灵。
2.借助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讨论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并通过活动的参与和成果的展示,使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
好读书,读好书
一看名人怎样读书
二说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书
三与书籍结伴同行
课后反思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综合实践-好读书 读好书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综合实践-好读书 读好书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好读书读好书写在前面: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多读书、读好书,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读书之风充盈我们的校园,丰盈我们的心灵。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求知和读书为主题,“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是与阅读部分相照应的,主题内容是“好读书,读好书”。

同时,《课标》中在“综合性学习”部分提出“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又明确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活动目标:1.提高对读书的意义的认识,引导学生喜欢读书,力求养成勤于读书的习惯。

2.认识到读书要有选择,提高对书籍的辨别能力,养成读书的良好趣味和读好书的习惯。

3.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和读书方法。

4.学会和同学们一起读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喜悦,共同提高读书水平。

5.写作关于读书的作文,口头发表关于读书的意见,能达到一定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通过有指导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获得审美体验,写作关于读书的作文。

2、使学生能够自主组织活动,以多种方式交流展示读书体会,提高读书水平。

三、活动指导:本次综合性学习包括四项活动内容,多数活动又包括若干小项,不要求每项都做,可以由各小组自行选择活动项目。

但写作和口语交际的项目,至少各做一项。

1.关于“看名人怎样读书”。

这一活动主题包括三项具体内容。

第一项是编辑《名人读书名言》。

首先是搜集,其次是编辑,再次是仿写。

要求学生动手,参与全过程。

第二项是出有关“名人读书经验”的墙报。

上边是关于读书名言的,这里是关于读书经验的,内容不一样。

学生搜集,还要写出对读书经验的评析和体会,这就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有现实意义。

2023年综合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设计方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_1

2023年综合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设计方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_1

让知识带有温度。

2023年综合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设计方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一、活动目标1.提高对读书的意义的熟悉,引导同学喜爱读书,力求养成勤于读书的习惯。

2.熟悉到读书要有选择,提高对书籍的辨别力量,养成读书的良好趣味和读好书的习惯。

3.查找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和读书方法。

4.学会和同学们一起读书,沟通读书心得,共享读书喜悦,共同提高读书水平。

5.写作关于读书的作文,口头发表关于读书的意见,能达到肯定水平。

二、活动创意老师提出活动的主题,语文科代表组织同学确定活动的主要内容。

按爱好和条件,把同学划分为若干活动小组,由各组选出负责人,向负责人布置任务、提出要求。

本次综合性学习包括五项活动内容:名人读书名言收集、名人读书阅历介绍、名人读书故事叙述、我的读书生活感言、我的读书观论坛,每项活动又包括若干小项,不要求每项都做,可以由各小组自行选择活动项目。

但写作和口语交际的项目,至少各做一项。

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整个活动支配三周时间(11月13日至12月4日),在各个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展活动,12月4日下午其次节课集中展现。

展现课上由田虹同学和王爱琳同学担当主持(自荐的形式产生)三、活动过程:1、老师提出活动的主题,语文科代表组织同学确定活动的主要内容。

2、11月13日--12月3日,依据活动的内容按爱好和条件将同学分为12个学习小组,由各组选出负责人,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根据任务和要求开展活动。

3、12月4日第六节集中展现:A、老师引言B、主持人登台C、名人读书名言收集:展现形式:小手册、解说词。

D、名人读书阅历介绍:展现形式:手抄报、解说词。

E、名人读书故事叙述:展现形式:叙述F、我的读书生活感言:展现形式:黑板报、解说词;我的读书生活感言沟通;向同学们推举我心目中的好书。

G、我的读书观论坛:展现形式:读流行作品还是读古典名著好:电视访谈形式;读图与读文的关系:街头采访形式。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 好读书 读好书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 好读书 读好书
布置作业
话题设计:香港文坛著名的专栏作家岑逸飞曾说:一本好书在手,犹如饮啜上好香茗,回味无穷。阅读之道,贵能变化气质。书的作者恰如亲密挚友,与他们作炉边闲话。书中并无黄金屋,书中也无颜如玉,仅字里行间,便弥漫一种活现的性灵,便能提供持久的愉悦。
读完这段话,你可曾想起自己在读书中体悟到的乐趣?你可曾思考过读书带给人的快乐?请以“书中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可叙事,可议论,可抒情。
学生活动
问题最佳
解决方案
组织准备
教师准备:(提前一周)
1.明确本次活动的学习任务,向学生介绍本次综合性学习中需阅读、理解和搜集的资料,活动的目的,学习的程序。给出例子,回答学生的质疑。
2.有效合理的分组,进行任务分配。
(1)划分七个合作小组,每组人数为6~8人,确定组长,明确组长的职责。
(2)任务分配:七个合作小组的任务分别为搜集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交流名人读书经验、展示名人读书故事、调查班级读书状况、调查课外阅读的利弊、搜集好书进行推荐、调查网上阅读的利弊。
主持人总结:听了好书推荐组的精心推荐,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茫茫书海,巍巍书山。让我们在书海扬帆奋进,胜利达到彼岸;让我们在书山努力攀登,成功地登上顶峰!
“书海导航”环节三:读书大家谈
参与小组有课外阅读利弊谈小组和网上阅读利弊谈小组。
主持人总结:听了课外阅读利弊谈小组的调查讨论,希望同学们多读一些有意义的书籍,少看一些索然无味的作品,要多读书,更要读好书。
······
学法指导: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利用多媒体)。
2.各活动小组讨论本课的活动目标。
(1)认识读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喜欢读书,勤于读书的习惯。
(2)了解名人读书的方法,形成自己的读书方法。

《好读书读好书》(人教版九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好读书读好书》(人教版九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好读书读好书》(人教版九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P127)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范文,学生课前收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教学目标:1、以激发学生习作的情趣,引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感情。

2、丰富文化积累,提高文化素养,增强语言积淀,提高写作能力。

3、学习借鉴别人的习作方法、提高作文技能。

教学过程:一、热身运动1、交流体验你平时读什么样的课外书?为什么喜欢读这样的书?你又有什么体会?2、抛砖引玉⑴购物A:看看下面那些成语是自己喜欢的,说说理由。

废寝忘食手不释卷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凿壁借光韦编三绝目不窥园焚膏继晷鸡鸣而起磨穿铁砚勤学苦练学而不厌圆木警枕幼学不厌幼学壮行朝乾夕惕只争朝夕坐以待旦手不释卷苦心孤诣囊茧照读悬梁刺股仰屋著书映月读书凿壁偷光熟读深思徒读父书映雪读书⑵购物B:看看教材P132“书的比喻”是收集的名言,看看自己最喜欢那一句,然后背诵起来,并谈谈喜欢的原因。

3、名人读书:根据自己的了解,谈名人的读书故事。

二、运动要领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句话一百人有一百人的看法,一个故事一百人有一百人的感悟,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故事,把自己的读书心得与大家交流,说一说自己读书的故事,也是件乐事啊!1、开启思路师: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怎样来介绍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开头:喜欢什么书,中间:怎样喜欢的;结尾:为什么喜欢。

师: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如果让你介绍你的读书故事,您应该怎样来写。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起因(为什么喜欢读书)→经过(读书的趣事)→结果(感悟)。

师: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如果让你介绍你的读书故事,您应该怎样来写。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起因(为什么喜欢读书)→经过(读书的趣事)→结果(感悟)2、他山之石⑴读一读下面的佳作,说一说你的理解和感悟。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书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启示,在我痛苦的时候给我欢乐;在我空虚的时候给我陪伴。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教案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教案

综合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引导学生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从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塑造健康、美好的心灵。

2.借助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讨论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并通过活动的参与和成果的展示,使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3.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搭建课内外学习的桥梁,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并形成长期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和负责学习机制。

4.通过对收集资料的分析,学生对照自己的读书实践,找出自己在读书习惯、方法和对书籍的选择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写出参加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活动准备:成立合作小组1.教师明确本次活动的学习任务:向学生介绍本次综合性学习中需阅读、理解和搜集的资料,活动的目的,学习的程序。

给出例子,回答学生的质疑。

2.有效合理的分组。

(1)小组人数:4~6人(2)小组成员的构成:由师生共同参与决定。

原则上应包容好、中、差三个层次与男女生两个层面的学生。

(因为在学生能力差别大的小组内更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和多样化的思考,能给出并接受更多的理解)在空间位置上应以彼此距离接近最好,以便于沟通交流。

(3)任务分配:让小组中的每个组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通过承担互补或互联的任务,使小组成员间形成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

3.调查小组成员读书情况,撰写相关调查报告。

(学生可参照第五单元调查报告写作方法的介绍)活动步骤(一)课外合作学习部分活动一:名人与读书1.由小组内各成员依据自身优势和特点,通过图书馆、书店、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古今中外名人关于读书的名言、经验和趣闻轶事。

同时,鼓励学生注意利用社区资源访问身边的有关人士,如图书馆馆长、书店经理、政府官员、学校校长等,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2.小组根据组员的特长和资料搜集情况,选择其成果展示的方式(“名人读书名言”的集子、“名人读书经验”的墙报和手抄报等),并由学生动手制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提高对读书的意义的认识,引导学生喜欢读书,力求养成勤于读书的习惯。

2、认识到读书要有选择,提高对书籍的辨别能力,养成读书的良好趣味和读好书的习惯。

3、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和读书方法。

4、学会和同学们一起读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喜悦,共同提高读书水平。

5、写作关于读书的作文,口头发表关于读书的意见,能达到一定水平。

教学重难点1、指导阅读活动,使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获得审美体验,写作关于读书的作文。

2、使学生能够自主组织活动,以多种方式交流展示读书体会,提高读书水平。

教学过程一、看名人怎样读书1.名人名言:各小组从图书馆,从网上或其他渠道搜集一些名人名言,分组交流。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名人名言。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欧阳修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禅“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普希金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惠普尔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2.名人与读书:同学们整理自己收集的名人读书经验,写上自己的评析和学习体会,办一期手抄报,比一比,看谁办得最精彩。

让我们看看一些名人怎样读书:朱熹“三到读书法”: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倡导“三到读书法”。

他说:“读书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是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乎?”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不仅能加快阅读速度,而且记忆深刻。

孙中山博览群书:博览群书,确是中山先生的一大嗜好。

他早年随兄长孙眉去檀香山上学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华盛顿、林肯等几位美国著名总统的传记。

回国后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专心致志攻读正课外,利用点滴时间,广泛涉猎中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书籍,同学们赞赏他见多识广,给他取了个“通天晓”的雅号。

恩格斯读原著:恩格斯的读书方法之一是重视读原著,一般不轻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

恩格斯主张系统地读原著,因为“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

”从其阅读过的书目来看,他虽然也读过大量的通俗小册子,报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读得最多的还是那些经典原著。

他认为,系统读原著是从事研究的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

这样,可以了解一个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仅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发展过程,了解这一理论的全貌。

3.名人读书故事:同学们收集名人读书故事讲给大家听,比一比,看谁讲得最好。

让我们看看一些名人的读书故事: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周恩来写道:“我今年十九岁了,想起从小到今,真是一无所成,光阴白过。

既无脸见死去的父母于地下,又对不起现在爱我教我照顾我的几位伯父、师长、朋友;若大着说,什么国家、社会,更是没有尽一点力了。

俗语说得好:‘人要有志气’。

我如今按着这句话,立个报恩的志气,做一番事业。

”当时他怀着爱国济世的心,有着找不到真理的苦闷.于是下定决心,远渡重洋,谋求先进的科学知识,以图报效祖国。

匡衡凿壁偷光: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

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

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

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

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

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王亚南的“三脚床”:王亚南(厦门大学原校长)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

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

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二、你说我说说读书试分组讨论下列问题:1.怎样处理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①应该多读流行作品.流行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的语言,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有兴趣,吸收快.②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名著是经时间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他们和一般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是不相等的,有以一当十的价值.你认为这两种看法是否有道理?你倾向哪一种?是否另有看法?支持读流行作品的理由:流行作品内容通俗易懂,情节引人入胜,表现手法简单,具有休闲型和娱乐性,包括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

言情小说主要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武侠小说则主要描写充满神奇色彩的武林豪杰的故事。

流行作品通俗易懂,容易被年轻一代接受。

流行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有兴趣,吸收快.而经典名著往往艰深难懂,离现实生活较远,因此少读为妙。

支持读名著的理由:名著是经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他就不在话下.名著为很多人反复阅读,成为当代人共同的文化素养,不了解名著,就会在文化沟通中产生严重障碍。

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精神宝库中最灿烂的组成部分,凝聚了作家对人生、社会、时代的思考,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阅读名著,不仅能提高理论修养和写作能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和领悟人生,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愉快体验,从而为走向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我看“读图”有人说,我们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似的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尚.读图的好处多多;持批评态度的人认为,还是应该以读文为主,读图只能放在第二位,尤其是中学生,读图会降低阅读水平,得不偿失。

你认为这两种看法是否有道理?你倾向哪一种?是否另有看法?支持读图的理由: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文字让人厌倦,让人不过瘾,需要图片不断刺激我们的眼球,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和触动我们麻木的神经。

图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读图的好处多多。

社会进入“读图时代”,这是科技进步的表现。

反对读图的理由:读图对作品理解的难度降低了。

读者只需被动接受就可以了,失去了对文字的主动思索,再造想象的乐趣也消失了。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然而读图则会使观众头脑中只有一个哈姆雷特。

文字变成了图像,再创造者选定了其中的一种理解,而读者想象中的其他种种可能都被舍弃了,埋没了。

因此,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读图上,很容易造成全民族阅读水平的低下。

三、与书结伴而行英国哲学家培根这样谈读书:“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苏轼认为“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一起来“好读书,读好书”。

制定出自己的读书计划,养成终身读书的好习惯。

推荐书目:古典名著。

唐诗宋词。

其他:鲁迅《朝花夕拾》,茅盾《子夜》,巴金《家》,曹禺《雷雨》,钱钟书《围城》,曲波《林海雪原》,姚雪垠《李自成》,罗广斌、杨益言《红岩》,路遥《平凡的世界》,雨果《巴黎圣母院》,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海明威《老人与海》,思陀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等。

四、作文指导同学们,你一定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了吧,但是我们不仅要学会读,还要会用所学知识来写哦。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动笔墨不读书。

由此可见,读书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而写读后感则更是与读书密不可分的事了。

读后感的突出特点即“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结果,“感”因“读”而来,所以首先得在“读”上下功夫。

一般说来,我们可以从读懂词句了解内容入手,进而理解文章的难点、疑点,掌握文章的中心,理清文章的思路。

为写好读后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切记:认真、仔细地读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读后感写作的一般结构是:引——议——联——结课后习题请在以下题目中自选一个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1.你读过哪些好书?读了以后是否也有一些感想呢?请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本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读后感,自拟题目。

2.读书让我________________(可填充实、快乐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