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猪生产课程教案

合集下载

《猪生产学》教学大纲

《猪生产学》教学大纲

《猪生产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名称:猪生产学;英文名称:swine science课程编码:201013学分:3分总学时:5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2学时;实验学时:10学时适应专业: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本科各专业先修课程:动物解剖学、动物营养学、动物育种学、动物繁殖学、生物化学执笔人:黄廷华审订人:杨军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猪生产学》属于学科专业核心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国内外猪生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猪品种资源及其利用、猪营养及饲料配合、猪各阶段饲养管理及各类群产品及其流通等。

要求学生在学习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饲养学。

家畜繁殖学、家畜育种学等课程基础上,系统学习有关猪生产的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猪生产过程的问题。

引导学生树立经济意识、生态意识和市场观念,在掌握常规生产技术知识的同时,树立现代有机猪养殖业的基本概念。

同时将安全肉质性能评价。

无公害猪等内容充实进去,以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理论教学基本要求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内容。

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应当结合各专业特点,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克服死记硬背个别名词概念和条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上应贯彻少而精、启发式和形象化等原则,通过实物、挂图、幻灯、录象、课堂演示及课外实验等各种途径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授课教师除应吃透教材内容外,还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材料,注意本学科的发展,随时修改教材中已过时的内容,并适当介绍一些重要的新进展。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 (2 学时 )本章重点 : 世界养猪生产的基本状况,其中包括猪肉在肉食品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生猪存栏头数,猪肉产量,地区分布特点以及生产特点,世界猪生产贸易情况,我国猪生产的基本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

第一节悠久的养猪历史一、提供肉食;二、提供肥料;三、提供工业原料;四、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五、出口换取外汇。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猪生产课程教案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猪生产课程教案
1、观看老师所展示的图片
2、查看课本等资料
3、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
45、回答老师的问题
1、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学习课程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5分钟
任务五:猪猪细小病毒如何进行诊断
任务六:猪细小病毒如何进行防治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猪细小病毒病对初产母猪危害如此之大,如何进行防治?
1、播放猪细小病毒造成危害的文字内容
2、提出相关问题
1、播放文字内容
2、提出问题
1、观看
2、思考
3、回答
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新知识
合作探究深入重点(10分钟)
任务一:猪细小病毒的病原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任务二:猪细小病毒的流行病学有什么特征?
1、给学生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对所提出问题的思考
2、对任务一、任务二的问题进行提问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猪病防治》教学设计
课题
猪细小病毒病
授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
理论课、讲授法
教学对象
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二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通过案例、图片、视频一步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中完成教学
内容分析
猪细小病毒病是一种重要的母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
学情分析
所教授学生已初步学完动物解剖、动物微生物、动物病理等基础课程,具有了一定的畜牧兽医知识
3、激发了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全体学生热情参与进课堂。
4、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
不足:
1、学生的基础较差,老师对各内容时间的控制有一定的难度
2、要求学生积极配合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1、查看课本和资料里有关任务一、任务二的内容,并思考

浅析畜牧兽医专业《猪生产》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落实

浅析畜牧兽医专业《猪生产》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落实

浅析畜牧兽医专业《猪生产》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落实摘要: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

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猪生产》作为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通过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实现课程思政要求。

关键词:猪生产;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猪生产》课程思政通过课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进行课程思政实施,将课程思政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实现教书育人的结合,为《猪生产》课程教学的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一、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一)畜牧兽医专业教师没有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传统专业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

教师比较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但很少涉及到课程思政内容。

大多数专业教师在教学思想上还没有树立思政教学理念,多数以为专业课程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认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

另外,由于专业课程多数没有显性的思政内容,如果教师没有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很难融入思政目标。

(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教材中显性思政元素较少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适应岗位工作能力为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检查,所选用的教材符合国家的政治要求,但是教材中直接显示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很少,如果教师就教材而进行教学,则很难融入思政元素。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猪生产课程教案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猪生产课程教案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猪生产课程教案模块项目模块五猪的饲养管理项目三(一)母猪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授课时数理论2节实训2节考核2节课型理论教学对象二年级中职生授课时间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母猪发情鉴定的方法2.根据母猪发情征状,准确判断配种时间3.掌握人工输精技术教学重点1.根据母猪发情征状,准确判断配种时间2.掌握人工输精技术教学难点1根据母猪发情征状,准确判断配种时间教学方法现场教学、引导教学。

教具教材、多媒体、输精管等参考资料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教学环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复习(5min)2.提问引出本节课内容(3min)提出上次课的主要内容:猪精液品质检查项目及检查法提问:1.那怎么样才能用好高品质的精液呢?2.精子和卵子在什么状态下结合的效果才最好呢,什么时候给母猪配种最合适呢?教师给学生播放猪发情时的视频,为学生掌握发情鉴定技术奠定基础。

讲出采精和精液稀释过程学生观看视频,思考本节课内容13.观看母猪发情视频(20min)4.讨论分析过程(30min)5.抽查提问(10min)新内容讲授(20min)6.布置实训报告(10min)教师带学生到猪场,现场观看,并对比发情猪与不发情猪的状态。

指导学生对看到的现象进行总结;并提出最佳配种时间。

多媒体演示和辅助讲解最佳配种时间抽查学生来讲述猪发情特征及最佳配种时间的确定。

配种方法的介绍布置实训报告[多媒体演示和辅助讲解精液稀释过程]猪发情鉴定与配种一、母猪发情与排卵规律1.发情的定义2.发情特征:兴奋不安,有时鸣叫,食欲减退主动接近公猪,外阴潮红、水肿并有黏液流出接受公猪的爬跨3.排卵规律:一个发情期内排卵20~35个,一般学生在猪场观看猪发情视频,学习发情鉴定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猪发情征状及确定最佳配种时间的初步了解讲述猪发情特征学习不同的配种方法就写实训报告2在发情开始后24~36h二、母猪的发情鉴定(一)外部观察法;(二)试情法(三)阴道检查法(四)静立反应检查法三、母猪的配种(一)适时配种时间(二)配种方式1.单次配种2.重复配种3.双重配种4.多次配种(三)配种方法1.人工辅助交配2.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教师、学生讨论概括本次课主要内容、重点及难点]⒈主要内容:A.了解母猪发情鉴定的方法B.根据母猪发情征状,准确判断配种时间C.掌握人工输精技术⒉重点:A.根据母猪发情征状,准确判断配种时3间B.掌握人工输精技术⒊难点:根据母猪发情征状,准确判断配种时间4。

畜牧兽医班《畜禽生产》电子教案

畜牧兽医班《畜禽生产》电子教案

畜牧兽医班《畜禽生产》电子教案第一章猪的生产第一节猪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学特性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猪的生物学特性及行为学特点,掌握猪的生物学特性及行为学特点的表现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2.技训目标:猪行为特性的观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猪的生物学特性及行为学特点的表现2.教学难点:猪的生物学特性及行为学特点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4课时五、教学内容(一)猪的生物学特性1.繁殖力强:性成熟早、妊娠期短(只有114天)、繁殖率高、世代间隔短2.生长强度大,代谢旺盛:增重快、周期短3.猪的食性:杂、广、利用率高4.灵敏的嗅觉和听觉、迟钝的视觉:猪并窝、假猪台采精5.猪具有多相睡眠性6.有群居性:但不随意并圈7.对温度要求的两重性:小猪怕冷、大猪怕热(二)猪的行为习性1.猪模仿性强:仔猪开食、训练公猪采精2.猪好清洁:吃、睡、拉三定位3.猪拱地性强4.猪的采食行为:喜甜、颗粒料、湿拌料5.猪的体温调节机能低6.猪的性行为7.猪的母性行为:做窝、分娩、哺乳、对仔猪的保护第二节猪的经济类型和品种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猪的类型及特点及国内外主要猪种的外形和性能特点。

2.技训目标:猪种识别及猪种的选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地方品种猪及引入品种猪的特点。

2.教学难点:猪种识别及猪的选择。

三、教学方式:讲授四、教学课时:6课时五、教学内容(一)猪的经济类型1.脂肪型品种:瘦肉率<45%2.瘦肉型品种:瘦肉率>56%3.兼用型品种:45%<瘦肉率<56%(二)猪的品种1、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民猪、金华猪、太湖猪、内江猪、香猪地方品种的优点:地方品种的缺点:2、我国的引入品种: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皮特兰、汉普夏引入品种的优点:引入品种的缺点:3、我国的新培育品种:三江白猪、翼合白猪、哈尔滨白猪、北京黑猪、山西瘦肉型猪SD—I系第三节猪的选育及杂交利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选配的概念和一般选配的方法;了解杂种优势的概念、类型和产生的规律;掌握猪的繁殖性能、生长或育肥性能和胴体性状的遗传与选择;掌握猪选种的方法。

《猪生产》教学日历

《猪生产》教学日历
明志楼E22D→养猪场交替
20
任务9.判定母猪发情及实施配种(下)
2
任务驱动、教学做评
明志楼E22D→养猪场交替
21
任务10.诊断母猪妊娠(上)
2
任务驱动、教学做评
明志楼E22D→养猪场交替
22
任务10.诊断母猪妊娠(下)
2
任务驱动、教学做评
明志楼E22D→养猪场交替
23
任务11.接产及处理初生仔猪(上)
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在畜牧兽医专业中培养学生在猪方面的饲养与管理能力。按照职业岗位标准对学生知识和职业能力的要求,通过学习,掌握养猪场家畜饲养员、家畜繁殖员、动物疫病防治员及管理人员的应知理论和应会的技能,主要有肉猪的饲养、仔猪的饲养、后备猪饲养、种猪的饲养等生产过程中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
授课
顺序
课程单元、学习单元名称
明志楼E22D→养猪场交替
5
任务3.育肥肉猪(上)
2
任务驱动、教学做评
明志楼E22D→养猪场交替
6
任务3.育肥肉猪(下)
2
任务驱动、教学做评
明志楼E22D→养猪场交替
7
情境二
仔猪饲养
任务4.护理哺乳仔猪(上)
2
任务驱动、教学做评
明志楼E22D→养猪场交替
8
任务4.护理哺乳仔猪(下)
2
任务驱动、教学做评
明志楼E22D→养猪场交替
9
任务5.养育断奶仔猪(上)
2
任务驱动、教学做评
明志楼E22D→养猪场交替
10
任务5.养育断奶仔猪(下)
2
任务驱动、教学做评
明志楼E22D→养猪场交替
11
情境三

《猪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

《猪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

猪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HOG PRODUCTION学时数:40其中:实验课学时:10学分:2.5适用专业:饲料与动物营养(专科)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猪生产学是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的一门任选类专业课程。

它是研究猪的生物学特性、经济学特性、遗传育种、营养与饲养、生产管理和产品处理加工等理论和实践过程的一门科学。

近年来,养猪业在广东发展十分迅速,养猪生产的专业化、工厂化程度较高,现代科学技术应用较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有关家猪生产的各环节及相关知识是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学生在以后的教学、生产、科研工作中所必备的知识,同时《猪生产学》也是推动广东畜牧业发展的一门重要课程。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养猪业的发展概况及发展特点,熟悉国内外主要猪品种的特点,掌握现代养猪业的育种方法、猪繁育体系的建立、猪的繁殖技术、幼猪的培育条件、生长育肥猪和种猪的饲养及管理基本知识,掌握猪场场址选择和布局基本原则。

本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30学时、实验10学时。

课程的总成绩按理论课占75%、实验内容占25%。

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见附件一。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概述(4学时)基本内容:养猪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国内外养猪业的概况和我们对发展养猪业所肩负的责任;猪的生物学特性及对指导生产的现实意义。

基本要求:1.了解国内外养猪业概况、掌握现代养猪业发展特点。

2.理解猪的生物学特性、我国养猪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绪论第二章猪的类型和品种(5学时)基本内容:猪的经济类型、地方良种、我国培育的新猪种、引进的国外良种基本要求:1.了解猪的不同经济类型的特点。

2.了解地方猪种的分类、特点。

3.熟悉国内外优良猪种的特点。

第一节猪的经济类型第二节我国地方优良猪种第三节我国培育的新猪种第三章猪的育种(5学时)基本内容:猪的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种猪的选择方法,猪的繁育体系的建立。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教学设计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教学设计
2.教学过程中,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比较两种育肥方式的应用及分析肉猪的适时出栏时间,可以增加学生参与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难点
育肥猪的营养需要及日粮。
方法手段
现场教学、讲授法、课堂内调查、实训。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复习7min
复习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
提出复习内容:
保育猪培育技术。
讲出:
保育猪饲养管理要点。
复习加深记忆
2.问题与引入
3min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
什么叫育肥猪?
3.3育肥猪的饲养技术
饲喂方法:可采用
限制饲喂及自由采食;
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式:可采用直线肥育及前高后低肥育。
讲解及引导学生分析:
1.限制饲喂及自由采食两种饲喂方法的饲喂效果。
2.直线肥育及前高后低肥育方式的概念、优缺点及在什么情况下选用。
讨论,对比、分析两种肥育方式。
能正确选择适宜育肥方式,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把握好肉猪适时出栏。
4.实训巩固30min
参观调查及参与育肥猪饲养管理。
1.组织学生到现场观看育肥猪饲养管理。
2.布置实训,要求学生填写育肥猪饲养管理及检查任务单。
3.辅导学生完成实训任务。
1.观看任务单内容。
2.到育肥猪生产线进行参观调查或参与饲养管理。
3.讨论、咨询,参看教材、课堂笔记等,填写实习任务单。
3.4育肥猪管理技术
圈舍的维修、清扫和消毒;
合理组群,密度适宜;
加强调教,搞好卫生;
驱虫、去势和免疫接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在猪场观看猪发情视频,学习发情鉴定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猪发情征状及确定最佳配种时间的初步了解
讲述猪发情特征
学习不同的配种方法
就写实训报告
[教师、学生讨论概括本次课主要内容、重点及难点]
⒈主要内容:A.了解母猪发情鉴定的方法
B.根据母猪发情征状,准确判断配种时间
C.掌握人工输精技术
⒉重点:A.根据母猪发情征状,准确判断配种时间
B.掌握人工输精技术
⒊难点:根据母猪发情征状,准确判断配种时间
讲出采精和精液稀释过程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本节课内容
指导学生对看到的现象进行总结;并提出最佳配种时间。
多媒体演示和辅助讲解最佳配种时间
抽查学生来讲述猪发情特征及最佳配种时间的确定。
配种方法的介绍
布置实训报告
[多媒体演示和辅助讲解精液稀释过程]
猪发情鉴定与配种
一、母猪发情与排卵规律
1.发情的定义
2.发情特征:兴奋不安,有时鸣叫,食欲减退
主动接近公猪,外阴潮红、水肿并有黏液流出
(10min)
新内容讲授
(20min)
6.布置实训报告
(10min)
提出上次课的主要内容:猪精液品质检查项目及检查法
提问:1.那怎么样才能用好高品质的精液呢?
2.精子和卵子在什么状态下结合的效果才最好呢,什么时候给母猪配种最合适呢?
教师给学生播放猪发情时的视频,为学生掌握发情鉴定技术奠定基础。
教师带学生到猪场,现场观看,并对比发情猪与不发情猪的状态。
接受公猪的爬跨
3.排卵规律:一个发情期内排卵20~35个,一般在发情开始后24~36h
二、母猪的发情鉴定
(一)外部观察法;
(二)试情法
(三)阴道检查法
(四)静立反应检查法
三、母猪的配种
(一)适时配种时间
(二)配种方式
1.单次配种
2.重复配种
3.双重配种
4.多次配种
(三)配种方法
1.人工辅助交配
2.猪的人工授精技术
2.掌握人工输精技术
教学难点
1根据母猪发情征状,准确判断配种时间
教学方法
现场教学、引导教学。
教具教材、多媒体、输精管等 Nhomakorabea参考资料
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教学环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5min)
2.提问引出本节课内容(3min)
3.观看母猪发情视频
(20min)
4.讨论分析过程
(30min)
5.抽查提问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猪生产课程教案
模块项目
模块五猪的饲养管理
项目三(一)母猪的发情鉴定与配种
授课时数
理论2节实训2节考核2节
课型
理论
教学对象
二年级中职生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了解母猪发情鉴定的方法
2.根据母猪发情征状,准确判断配种时间
3.掌握人工输精技术
教学重点
1.根据母猪发情征状,准确判断配种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