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杂志
医学类核心期刊有哪些

医学,是通过科学或技术的手段处理生命的各种疾病或病变的一种学科,促进病患恢复健康的一种专业。
它是生物学的应用学科,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从生理解剖、分子遗传、生化物理等层面来处理人体疾病的高级科学。
它是一个从预防到治疗疾病的系统学科,研究领域大方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等。
那么关于医学类的核心期刊有哪些呢?《中华医学杂志》由中华医学会主办,为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
创刊于1915年11月。
是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医学科技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为周刊,报道内容以创新,基础与临床结合,学科交叉融汇为主。
本刊特点:时效性强,报道范围广,覆盖面宽,影响力大,权威度高。
目前被19个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检索系统收录。
《实用医学杂志》是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综合性医学学术类期刊,创刊于1972年,目前为半月刊。
为原创性学术期刊,旨在传播医学新理论,交流医学新技术,为推动学术进步服务。
按照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着重报道具有创新性和临床转化前瞻的基础研究论文、临床创新科研论文及医学新研究成果、医学新技术、新动态等。
《上海医学》(月刊)创刊于1978年,由上海市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本刊宗旨为:反映上海地区的医学发展水平。
介绍上海地区及全国医学卫生领域医学、教育、科研的新成果、新经验和新方法,并介绍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新进展。
不仅有助于专科人员及时了解本科的发展动态,而且有助于专科人员在学科分支越来越细的今天,及时了解医学的整体发展状况。
主要栏目:述评、专论、论著、综述、讲座、临床经验交流、会议纪要、学术动态。
《循证医学》(双月刊)创刊于2001年,由广东省循证医学科研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办。
以广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者为读者对象,立足临床医学,介绍循证医学的理念、方法及相关知识,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循证医学实践,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
中华医学会杂志稿件授权书

兹有我方(以下简称“授权方”),系中华医学会(以下简称“医学会”)正式会员,鉴于我方需要将其撰写的学术论文《》(以下简称“论文”)在《中华医学会杂志》(以下简称“本刊”)发表,现授权如下:一、授权内容1. 授权方特此授权本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纸质版、电子版、网络版等)全文或部分转载、摘录、复制、发行、传播、展示、引用、翻译、汇编、改编等使用本论文。
2. 授权方同意本刊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编辑、修改、润色等处理,以确保论文符合本刊的出版要求。
3. 授权方同意本刊在发表本论文时,无需支付稿酬。
4. 授权方同意本刊在发表本论文时,可在论文首页注明“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表于《中华医学会杂志》”。
5. 授权方同意本刊有权将本论文纳入中华医学会相关数据库和学术资源库。
二、授权期限本授权书自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自本论文首次发表于本刊之日起五年。
三、授权限制1. 授权方不得在未经本刊同意的情况下,将本论文或其内容以任何形式发表或传播于其他出版物、媒体或网络平台。
2. 授权方不得将本论文或其内容用于商业目的。
3. 授权方不得将本论文或其内容用于任何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
四、授权撤销在授权期限内,如授权方认为本论文的发表可能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本刊提出撤销授权申请。
本刊在收到撤销授权申请后,应立即停止使用本论文,并采取措施保护授权方的合法权益。
五、其他1. 本授权书未尽事宜,可由授权方与本刊另行协商解决。
2. 本授权书一式两份,授权方和本刊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授权方(盖章):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箱:本刊(盖章):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签订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中华医学会杂志审稿流程

中华医学会杂志审稿流程稿子一嘿,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中华医学会杂志的审稿流程呗。
你知道吗,当一篇稿件投到中华医学会杂志那儿,就像一个小宝宝出生,开始了一段充满挑战和期待的旅程。
编辑们就像是细心的“保育员”,会对稿件进行初步筛选。
看看格式对不对呀,主题合不合适呀。
这就像是第一关,得先有个基本的样子才能往下走。
然后呀,如果专家们觉得有些地方不太清楚,还会要求作者修改补充。
这时候作者就得加油努力,把专家指出的问题好好解决。
等到修改得差不多了,又会进入下一轮的审核。
这一轮就更严格啦,要确保没有任何漏洞。
如果一切都顺利通过,那恭喜作者,稿件就能在杂志上和大家见面啦!这一路走来,真不容易,但是也特别有成就感。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这个流程还挺有趣的?稿子二亲爱的小伙伴们,咱们来聊聊中华医学会杂志的审稿流程哟!一开始啊,当作者把稿件投出去,就像是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送出去一样,满心期待。
编辑们收到后,会快速地瞄一眼,看看有没有明显的错误或者不符合要求的地方。
这就像是在门口先检查一下礼物的包装有没有破损。
然后呢,真正厉害的专家们开始“拆礼物”啦!他们会从各个角度来审视这份“礼物”,看看是不是真的有价值,是不是够新颖,方法是不是科学。
要是专家觉得有些地方不太完美,就会给作者发回修改意见。
这时候作者可不能灰心,要认真对待,就像给礼物重新装饰一样,让它变得更漂亮。
改好了再送回去,又会有新的一轮审查。
这一轮就像是的把关,要保证这个“礼物”完美无缺。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考验,如果稿件成功通过,那简直太棒啦!就像是礼物终于被大家认可,能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展示一样。
所以说呀,中华医学会杂志的审稿流程虽然有点复杂,但也是为了给大家呈现最精彩、最靠谱的内容呢!你觉得呢?。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各核心期刊收录情况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各核心期刊收录情况
1. 《中华内科杂志》:创刊于1953年,是中国内科领域的权威期刊之一、目前被SCI、MEDLINE、Embase等国际数据库收录。
2. 《中华外科杂志》:创刊于1953年,是中国外科领域的重要期刊之一、目前被SCI、MEDLINE、Embase等国际数据库收录。
3. 《中华儿科杂志》:创刊于1953年,是中国儿科领域的著名期刊之一、目前被SCI、MEDLINE、Embase等国际数据库收录。
4.《中华皮肤科杂志》:创刊于1968年,是中国皮肤科领域的重要期刊之一、目前被SCI、MEDLINE等国际数据库收录。
5.《中华神经科杂志》:创刊于1975年,是中国神经科学领域的重要期刊之一、目前被SCI、MEDLINE等国际数据库收录。
6.《中华眼科杂志》:创刊于1987年,是中国眼科领域的重要期刊之一、目前被SCI、MEDLINE等国际数据库收录。
7.《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创刊于1989年,是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的重要期刊之一、目前被SCI、MEDLINE等国际数据库收录。
8.《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是中国口腔医学领域的重要期刊之一、目前被SCI、MEDLINE等国际数据库收录。
此外,中华医学会还有其他一系列的学科专业杂志,如《中华护理杂志》、《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等,它们都是各自领域的权威期刊,并且也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总的来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核心期刊收录情况相对较好,被国内外多个重要数据库收录,这也说明这些期刊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医学研究者可以选择这些期刊来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获得学术界的认可和推崇。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一览表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Aesthetics and Cosmetology
双月Hale Waihona Puke 199511-4657
彭庆星
杜太超
北京市安外黄寺大街9号
100120
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42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Arrhythmias
9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月
1953
11-5330
韩德民
魏均民
北京市东四西大街42号
100710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10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Stomatology
双月
1981
11-5259
程伯基
郭立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100191
中国科协技术协会
45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Nursing
旬
1995
11-5682
沈宁
何成伟
北京市宣武区宣武门外大街香炉营东巷2号院1-7-301
100052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46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Orthodontics
100710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
中华医学杂志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周
1915
11-2137
高润霖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Management
中华糖尿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abetes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1 Chinese Edition of BMJ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2 China Medical News 23 健康世界 Health World
邱贵兴 胡永成 王
022- 28334734
生 杨德一 022-24333581 021- 62531885 021- 62670744 021- 64315587 021- 62487907 021- 81883312
中华消化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43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44 45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erinatal Medicine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Nursing
010- 杨慧霞 郎素慧 835722113248 010- 沈 宁 何成伟 83191170 蒋朱明 钟紫红 010-65105895 阮长耿 董文革 022- 27304167
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刊 期 半 月 周 月 月 半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季 月 月 月 双 月 双 月 双 月 半 月 月
创刊 年 1887 5 1950 1950 1951 1953 1953 1953 1953 1953 1953 1953 1955 1955 1955 1973 1978 2002 2007 2009 1998 1986 1993
《中华医学》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医学》杂志投稿须知《中华医学杂志》简介《中华医学杂志》(ISSN 0376-2491, CN 11-2137/R)创刊于中华医学会成立的1915年。
创刊之初是中、英文双语期刊,英文刊名为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1932年,《中华医学杂志》的英文部分与中国博医会的英文杂志China Medical Journal (博医会报)合并,以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为刊名出版;中文部分仍称《中华医学杂志》继续出版,并继续保留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的英文刊名,现在,在中华医学杂志的论著类文章中依然保留英文的作者姓名、通讯地址和严格的英文摘要。
作为中国卫生部中华医学会的会刊、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一木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中华医学杂志创刊90年来始终坚持以服务广大会员和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事业发展为宗旨,全面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紧密跟踪世界医学科技进步的潮流,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与普及并重,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大力普及医学科技新知识,为提高中国广大医药卫生人员的思想和职业道德修养、医学科学理论和业务技术水平,推动中国医学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以及繁荣中国医学科技出版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经数代人的努力,《中华医学杂志》形成了科学性强、权威度高、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刊物特色,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在中国医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均把中华医学杂志列为核心期刊。
据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提供的资料,中华医学杂志的被引频次连续数年在中国医学期刊中位居前十名(由《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3年是医学类第五名,2004年是医学类第三名),影响因子连续五年呈上升趋势,在综合类医学期刊中始终位居前五名(由《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1992年和1996 2003年是医学综合类第三名,2004年是医学综合类第四名)O年,中华医学杂志分别荣获首届和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9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2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04年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连续四年荣获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 (共有73种刊)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大学学报科学普及期刊英文版期刊在所有刊物中查询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国行为医学科学中国综合临床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中华儿科杂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中华核医学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理疗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中华烧伤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眼底病杂志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医史杂志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中华肿瘤杂志按省市分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电话:(010)88018116传真:(010)88018128 E-mail:wanfa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医学杂志办刊宗旨中华医学杂志[1]作为中国卫生部中华医学会的会刊、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90年来始终坚持以服务广大会员和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事业发展为宗旨,全面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紧密跟踪世界医学科技进步的潮流,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与普及并重,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大力普及医学科技新知识,为提高中国广大医药卫生人员的思想和职业道德修养、医学科学理论和业务技术水平,推动中国医学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以及繁荣中国医学科技出版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收录情况历经数代人的努力,中华医学杂志形成了科学性强、权威度高、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刊物特色,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在中国医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均把中华医学杂志列为核心期刊。
在国际上,中华医学杂志于1920年被美国Chemical Abstract 收录,1927年起就被美国医学会Quarterly Cumulative Index Medicus 收录,是中国最早被国外医学索引收录的中文版医学期刊;1960年起被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出版的Index Medicus 收录,其后被该馆的联机检索系统Medline/Pubmed 收录;1976年起被荷兰Excepta Medica 及其数据库(EM Base )收录;2004年起被俄罗斯РеферативныйЖурнал—РЖ收录。
目前被国内外35个数据库和检索系统收录,并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刊物建立了长期交换关系。
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的统计,中华医学杂志90年来发表的论文在1994-2004年间被国内1367种期刊引用了29117次;被SCI 的345种源期刊引用了785次。
获奖情况据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提供的资料,中华医学杂志的被引频次连续数年在中国医学期刊中位居前十名(由《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3 年是医学类第五名,2004 年是医学类第三名),影响因子连续五年呈上升趋势,在综合类医学期刊中始终位居前五名(由《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3 年是医学综合类第三名,2004 年是医学综合类第四名)。
1992年和1996年,中华医学杂志分别荣获首届和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9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2 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04 年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连续四年荣获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报道内容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由生物医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组成。
自1915年成立第1届编辑委员会,至今已历经25届。
现任总编辑巴德年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编委会的指导下,中华医学杂志的报道计划始终紧紧围绕中国医学科研攻关课题和严重危害广大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
例如2003年中国爆发SARS,中华医学杂志很快组织了多期SARS研究的重点报道(4月25日第8期,5月10日第9期,5月25日第10期,6月10日第11期,6月25日第12期等)。
同时,中华医学杂志也非常重视对影响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探讨。
例如,针对国内外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的棘手问题细菌耐药,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00和2002年分别组织召开了“细菌耐药与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专题学术研讨会”,会上报道了中国全国范围内的细菌耐药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大中城市细菌耐药的发展态势十分严峻,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中华医学杂志是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是为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坚强阵地。
收稿情况中华医学杂志自创刊以来,始终保持准期出版。
为了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中华医学杂志于1973年开始,在中国医学期刊中率先刊登论著类文章的英文摘要。
中华医学杂志为月刊时,每年收稿2000篇左右,刊用率约为15%左右。
2001年改为半月刊以后,每年收稿约4000篇左右,刊用率约为20%左右。
2005年改为周刊后,在2005年全年收稿4280篇,刊用率为28 %。
中华医学杂志实行审稿制。
依靠严格的专家审稿制度,刊物的学术质量在国内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中华医学杂志发表的论著类文章中,90%左右是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各专业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如今的中华医学杂志,论著类文章80%以上都受国家和省部级资金资助,其中70%以上都受国家级资金资助。
中国的很多创新性医学研究成果,都是首先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上。
例如,中国医生陈中伟等完成的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的报告,就发表于1963年10月出版的中华医学杂志。
2003年,我国内地第一篇关于非典型肺炎病原学的论著文章在4月份的中华医学杂志上刊出,这是国内学术期刊对非典型肺炎病原学研究的首次报道。
主要栏目为了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快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中华医学杂志自2001年1月起已经由月刊改为半月刊,2005年开始改为周刊。
并对杂志的栏目和内容作了较大更新与调整。
在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读者来信等栏目的基础上,又开辟了一些新栏目,如医学动态、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短篇论著、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等。
[2]出刊周期报道时差也进一步缩短,经审稿可以刊用的稿件多数可以在收稿后3 ~ 6个月内刊出,最快的可以在收稿后1个星期内刊出。
[2]办刊目标90年,“弹指一挥间”。
回首往事,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充满激情和信心。
90年的辉煌凝聚成新的历史使命,中华医学杂志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飞速发展时期。
掌握和利用信息成为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向。
我国的科技期刊现已达到一定的数量规模。
实施精品期刊工程,打造国际一流科技期刊,已成为我国“科教兴国” 战略的重要举措。
办精品、并争取早日跻身世界先进医学期刊的行列,是中华医学杂志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华医学杂志会用智慧和汗水去书写新的一页,创造自己更加美好的明天!1.来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
要求资料真实当报道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地区、国家)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
论著、综述等一般不超过4000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短篇论著、技术交流、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1500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
2.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
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项。
3.来稿要求按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要求中华医学杂志从2010年起一律实行网上投稿。
同时将原稿拷贝一份(注明稿件编号)及单位介绍信邮寄到本刊编辑部(北京市东四西大街42号,1000710)。
作者随时可上网查询稿件的处理情况。
4.来稿首页请标明以下内容:题名,每位作者的姓名、最高学历及工作单位,负责与编辑部联系的通讯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电话号、传真号和电子信箱。
5.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并脚注于文题页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102-10-02-03)。
6.本刊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或国际首报论文开辟“快速通道”。
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说明(并附加两份不同单位的专家审议单)和查新报告。
符合标准可快速审核,随时刊用。
7.若作者在接到本刊回执后满两个月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表明稿件仍在审阅中。
作者若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
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两年内拒绝以第一作者身份的任何来稿。
对于所退稿件允许作者就退稿提出申诉的文字意见。
8.来稿一律文责自负。
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
修改稿逾1个月不返回本编辑部者,视作自动撤稿。
9.来稿决定刊用后,由作者亲笔签署中华医学会论文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和独家代理授权书。
未经中华医学会书面许可,不再授权他人以任何形式汇编、转载、出版本文的任何部分。
10.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
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
版面费和彩图印制工本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
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并赠送当期杂志。
11.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每篇50元。
不要寄给每个人。
地址:北京市东四西大街42号(邮政编码100710)。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1.题名: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
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
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
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2.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写在题名下,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作者单位名称、邮政编码及通讯作者的姓名、单位名称、邮政编码、电子信箱等脚注于题名页。
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
以上3条均需具备。
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通讯作者,通讯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和邮政编码脚注于论文题名页;整理者姓名列于文末;协作组成员在文后、参考文献前一一列出。
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并应用其本国文字和中文同时注明其通讯地址,地名以国家公布的地图上的英文名为准。
3.摘要:所有论文均需附中、英文摘要,论著类论文摘要采用结构式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
述评、专家论坛、技术交流、综述等采用指示性摘要。
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
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5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稍详细一些(400个实词左右)。
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题名,全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的每个字母均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第一作者工作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和国名。
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单位名称前加“*”。
有通讯作者时,在单位名称后另起一行,以“Corresponding author”字样开头,注明通讯作者的姓名、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若通讯作者与第一作者单位相同,则无须写出单位名称,仅列姓名即可)。